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合集下载

面积和面积单位大单元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第九单元信息窗1—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及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在空间形式的认识上是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一次质的飞跃。

同时也是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基础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作为本单元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难点是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在面积的测量过程中初步感受面积就是面积单位的累加,培养学生的量感,为面积计算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确定1、在直观体验面大小的过程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探究面的大小比较及面积测量的过程中,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感知它们的实际大小,并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在面积的测量过程中初步感受面积就是面积单位的累加,培养学生的量感。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发展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概括的能力。

在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历史中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的正确表象。

难点:在测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面积就是面积单位的累加,培养学生的量感。

4.教学设计一、线与面关系认识面1、图形的面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同时它也充满了神奇和乐趣,一起来感受一下吧!(PPT播放)这有个点动起来形成一条什么?我们用手指一指它的运动轨迹。

生:线段。

师:这条线段的长度是1cm,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还有那些?生:分米、米...........(板书)师:点的移动还可以形成长度不一的线段(ppt播放),如果不用尺子,你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吗?生:用长度1cm的小线段去测量。

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面积(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面积(人教版)
9 总复习
2 空间与图形 第2课时 面积
一 整体回顾
面积的意义
面积
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 知识梳理
面积的意义: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面积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m²)、平方分米(dm²)、 平方厘米(cm²)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 率是 100 。
42 米
面积
60 平方厘米 98 平方米
边长 正 方 7 分米 形
8米
周长
28 分米 32 米
面积
49 平方分米
64 平方米
五、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分米)
11
周长:11×4 = 44(分米)
11
面积:11×11 = 121(平方分米)
15 14
周长:(15 +14)× 2 = 58(分米)
① 16 米
② 16平方米
③8米
3.一扇窗户的面积约为 2( ③ )。
① 平方厘米
② 平方分米
③ 平方米
4.8张长 10厘米,宽 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拼在一
起,面积是( ① )。
① 4 平方分米
② 8平方分米
③ 50 平方厘米
四、填表。



方 10 厘米 6 厘米

14 米 7 米
周长
32 厘米
(8+4)×2 = 24(分米) 24÷4 = 6(分米) 6×6 = 36(平方分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36平方分米。
4.如图,这块绿化地的长是 16米、宽是 8米,中
间留了两条 2 米宽的小路。这块地的绿化面积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周长、面积的实际应用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周长、面积的实际应用
8×8 = 64(平方厘米)
答: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64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 形的周长一样长。
8厘米
铁丝的长度就是长方 形的周长。
20厘米
12.一幅长方形美术作品,宽是20厘米,它的周长是112 厘米。这幅作品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112÷2=56(厘米) 56-20=36(厘米) 答:这幅作品的长度是36厘米。 112÷562-=2506=(36厘(米厘)米)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已知条件
长28cm,宽 13cm
边长12cm
周长
82cm
48cm
面积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
40厘米
60厘米
给枕套加上花边,花边的 长度是枕套周长的2倍。
做这个枕套需要多长的花边?
求花边的长度,就 是求花边的周长。
枕套的周长:(60+40)╳2=200(厘米)
答解决实际问题时,什么情况下 要求面积,什么情况下要求周长?你能结 合实例说一说吗?
求物体四周的长度, 就是求周长。
求物体占地的大 小,就是求面积。
比如求环绕池塘四周小路的 长度就是求周长;求池塘有 多大就是求面积。
课堂练习
1.
求篱笆的长度就是 求长方形的周长。
60厘米
(2)制作这个镜框需要多少厘米的装 饰木条?
(60+90)╳2=300cm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答:制作这个镜框需要300厘米的装饰木条。
求装饰木条的长度就是 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6、一个长方形植物园依山而建,如图。
(1)这个植物园的围栏长多少米?
400+(200×2)=800(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面积的含义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面积的含义

★这篇《⼩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积的含义》,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本课程要引导学⽣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积的含义,初步学会⽐较物体表⾯和平⾯图形的⼤⼩,在学习活动中,要体会数学和⽣活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发展空间概念,激发进⼀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74-77《⾯积的含义》2、说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第九单元《长⽅形和正⽅形的⾯积》的第⼀课时,是学⽣学习了长⽅形和正⽅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教学的。

教材通过学⽣观察,⽐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的⼤⼩来帮助理解⾯积。

⾯积的学习,是学⽣第⼀次接触,相对较难,学⽣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形、正⽅形、圆形等平⾯⼏何图形的⾯积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标:(1)结合实例,认识图形⾯积的含义。

(2)经历⽐较两个图形⾯积⼤⼩的过程,体验⽐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知识缘于⽣活,⽣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认识⾯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较物体表⾯和平⾯图形⾯积的⼤⼩。

⼆、说教法、学法:学⽣在⼆年级已经认识了物体的⾯,真切感知过⾯是什么,也认识了长⽅形正⽅形平⾏四边形这样的平⾯图形。

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认识“⾯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积⼜是学⽣进⼀步认识平⾯图形或物体的⾯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三年级学⽣具有⼀定的动⼿操作能⼒,新旧知识迁移的能⼒,这些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教法:本节课主要运⽤了⽐较法,通过不同物体的⾯或平⾯图形的⽐较,使学⽣认识到⾯积是有⼤有⼩的。

使学⽣在⽐较中理解⽐较⾯积⼤⼩的⽅法,教师引导与学⽣⾃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学习的主动性。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测试卷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测试卷

2020-2021学年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A.长×2+宽B.(长+宽)×2C.长×宽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周长是( ).A.1米B.4米C.4平方米3.从一张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A.周长:7厘米;面积:6平方厘米.B.周长:9厘米;面积:5平方厘米. C.周长:8厘米;面积:4平方厘米D.周长:6厘米;面积:7平方厘米. 4.学校操场跑道一圈长400 ( )A.千米B.米C.分米5.一个面积是80平方米的长方形,宽是5米,长是16( )。

A.厘米B.分米C.米二、判断题6.一块长2000米,宽600米的长方形草坪,面积是120公顷(_____)7.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64平方厘米.(______)8.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_______)三、填空题9.边长是________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米;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________.10.10张纸摞起来厚1毫米,100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厚________厘米.11.农场有一个长500米、宽400米的长方形实验田,共产小麦120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________千克小麦.12.填写下面的表.13.有一个长方形超市,占地约1.5公顷.已知超市东西长150米,那么这个超市南北宽约________米?(用计算器计算)四、解答题14.三年级4 个班的教室共有8扇大小相同的门,每扇门高2m,宽9dm,做这些门大约需要多少平方米木板?15.一幢公租房所占地是一个长方形,长90m,宽60m,8幢这样的公租房占地多少平方米?16.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每块8元每块5元(1)如果用边长30厘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要花多少钱?(2)如果用边长40厘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要花多少钱?17.一个房间长8.1m,宽5.2m.现在要铺上边长为0.6m的正方形地砖,100块够吗?18.学校门前有一块长20m、宽10m的空地,要在里面建一个最大的水池,剩下的空地种花,种花面积有多少m2?参考答案1.C【详解】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2.B【解析】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分析】定义需记忆.3.C【详解】略4.B【解析】高度的单位应该是:米、厘米、分米等,再从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分析】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区分清楚5.C【解析】【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六课时-面积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六课时-面积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9 总复习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1厘米
面积是1平方厘米( cm2 )。 1厘米
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一个面的面 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大拇指手指甲的面 积接近1平方厘米。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dm2 )。 用手比划1平方 分米的大小。
3.花园的面积是150平方米。 ( √ )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无论拼成什么图形, 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 √ )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填空。
根据单位进率来进行做题。
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平方米=( 10000 )平方厘米
8平方分米=( 800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500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3 )平方分米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解决问题。 一幅长方形的宣传画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合多少平方分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0×4=8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80平方米=8000平方分米
答:面积是80平方米,合8000平方分米。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6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6
面积:6×6=36(平方厘米)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9 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面积:9×2=18(平方厘米)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面积的含义说课稿

面积的含义说课稿

面积的含义说课稿面积的含义说课稿1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

”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将以教材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把学生带出教室,带进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此前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中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新课标中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当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以知识技能为主线,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两点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基于此,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区别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经历比较平面图形大小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探索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平面图形大小。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关键: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概念的表象。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设计中我主要采用:①观察法:通过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面,体会面积的含义。

②比较法:通过对不同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比较,认识面积是有大小的,在比较中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9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 1一、教学构思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

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

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

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

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2.联想:(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3.归纳引入新课: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4.教学例2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1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1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青岛版(五四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信息窗二的内容。

【前置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后继地位】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起始课,即“种子课”,是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面积计算的基础。

【核心知识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思想方法阐释】本课设计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设计了层次分明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利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中,在问题的引领下,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实际操作中主动观察思考,寻找联系,从而打通了一维到二维的空间联系,让空间观念的想象与建模自然生成。

在此基础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则是利用迁移类推自然生成,整个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并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质含义,并进行抽象应用。

让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问题引领下逐步深入,在操作探究中合理抽象。

【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迁移类推、抽象、建模的能力。

3.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学具袋(红色长方形、蓝色长方形、绿色长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黄色小正方形)【教学过程】(一)复习构建,引入新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图形,你能快速的说出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吗?课件出示:生1: 4平方厘米生2: 5平方厘米生3: 6平方厘米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的?生:可以数一数这些图形里面有几个小正方形。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40—42页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

2、学习目标:⑴、知识技能: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①、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并尝试克服困难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5、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疑难引入,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二、说教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自主学习任务单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自主学习任务单
观看视频,倾听讲解,动手操作,跟进练习。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首先请学生观看微视频,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相关练习,如在练习中遇到困惑,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到学会;最后记录自己的疑惑,准备课堂交流。
二、计算方法;
2、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达成目标:
(1)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完成《练习与测试》中的自测试题
3.学习方法建议:
三、困惑与建议
(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xiǎoxué)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fùxí)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小学(xiǎoxué)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知识(zhī shi)框架一级知识点数与代数二级知识点数的运算(yùn suàn)三级知识点1、列竖式计算除法。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3、一步计算的问题4、两步计算的问题1、质量单位千克、克数与代数常见的量2、千克、克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3、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图形的认识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期末知识点第一单元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根底上安排的。

1.计算:列竖式计算除法。

2.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

3.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用乘法验算〕。

4.估算: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5.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6.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练习:〔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2÷266÷672÷347÷7〔2〕口算:36÷360÷268÷290÷3〔3〕列竖式计算:39÷389÷467÷274÷3〔4〕你能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十多吗?64÷584÷395÷481÷3〔5〕王老师用72元买笔记本,如果每本单价是2元,那么能买多少本?李老师用60元买了20本笔记本,那么每本笔记本多少钱?〔6〕一副乒乓球拍26元,一个乒乓球2元,用50元买一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钱能够买几个乒乓球?第二单元认数1.认数、读数、写数。

09 第九单元 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09 第九单元 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3米
21米
4.解答下面各题。 (1)一块长方形地,长65米,宽40米,后来这块地 的长和宽都增加了15米,又形成了一个更大的长方形, 扩大后的面积比扩大前的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 (2)压路机滚筒长2米,1小时能压路1500米,这台 压路机1小时能压多大面积的路面?
挑战奥数
下图是由5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的图形。
求出扩大前和扩大后的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差;
方法二巧妙地把扩大部分分成了两个长方形, 先计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和。
2016/3/1
3.如下图一个长方形,在这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 正方形种菊花;在剩下的长方形中再画一个最大的正 方形种月季;之后剩下的再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种 百合,最后剩下的种太阳花,种太阳花的面积是多少
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答: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知道小长方形的长是25厘 米,再观察知道40厘米是一个小长方形的长 和3个小长方形宽的和,根据上面这些已知 条件我们就可以求出三个小长方形宽的和是: 40-25=15厘米,一个小长方形的宽就是: 15÷3=5厘米。
三个小长方形宽的和:40-25=15(厘米) 一个小长方形的宽:15÷3=5(厘米) 1个小长方形的面积:25×5=125(平方厘米)
理解题意,在正确理解题意的
基础上,灵活地解决一些求长 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 法,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灵活解决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问 题。
2016/3/1
基础知识
填表:
长 长 方 形 15米 45分米 9厘米 宽 12米 18平方米 459平方厘米 面积
2016/3/1

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4~77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理解周厂与面积的不同。

2.使学生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周长与面积的不同。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好如教材第75页的两张纸片;练习本、学具盒和三角尺。

老师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镜框,提问:求钉成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木条是求什么?(周长)2.如果要给这个镜框配一块玻璃,要求玻璃的什么?(大小)教师:要求玻璃的大小,就是求玻璃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新朋友——面积。

板书课题:面积的含义二、自主探究1.面积的含义。

(1)比较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的大小。

①看看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②教师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③黑板表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哪个比较大呢?(2)比较课桌面和椅子面的大小。

①学生先分别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

②比一比课桌面和椅子面,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3)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4)比较两个比较接近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①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②学生比较,说出理由。

③教师:除了用重叠的方法能比出它们的大小。

我还能用同一张分别去量,也能比出它们的大小。

(教师边说边演示)④教师小结:在比较两个面积比较接近的平面图形的大小时,直接观察不太可靠,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去比较,也可以用小纸条去量一量。

2.教学“试一试”。

(1)比较书75页“试一试”第1小题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学生比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各人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2)每人画一个平面图形,与同桌互相指一指它们的面积,并比比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

(1)学生摸米练习簿的封面,学具盒的面和三角尺的面。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教学反思《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教学反思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三年级第一学期几何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下面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几点课后感悟。

一、在数学学习中学猜想。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就如本节课上,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创造过程应该是鲜活、生动而有趣的。

探究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个结论并不很难,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比较容易发现。

怎样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波利亚的一段精彩论述启示了我,他是这样说的: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

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或搞小动作。

确实,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从心理学角度看,猜想又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

如今,它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引导参与探究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所谓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知识的过程,更不是一个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与自我发展的过程。

很显然,这个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不可能由别人来完成,它必须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经验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来完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上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作业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上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作业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上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作业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张报纸的面积约35()。

(2)一个脚印的面积约180()。

(3)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约88()。

(4)一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约是225()。

【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三上108页第10题【参考答案】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厘米、平方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3平方米=()平方厘米(2)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8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4)6000平方分米=()平方米【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三上133页第23题【参考答案】30000、2、8000、603.选一选。

(1)下列物体的面积最接近120cm²的是()。

A.一张100元人民币的正面B.数学书的封面C.单人课桌的桌面(2)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A.4倍B.5倍C.6倍(3)用3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周长为24厘米的长方形(如下图),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A.24平方厘米B.9平方厘米C.8平方厘米(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如果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则新正方形比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增加()。

A.4平方厘米B.20平方厘米C.36平方厘米(5)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正方形(如下图),剩下的图形()。

A.周长减小,面积不变B.周长减小,面积减小C,周长不变,面积减小【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参考答案】A、C、B、B、C4.分别求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北师大版三下95页第2题【参考答案】①周长:30×4=120(分米)面积:30×30=900(平方分米)②周长:(15+25)×2=80(米)面积:15×25=375(平方米)③周长:4+4+8+4+12+8=40(厘米)面积:4×4=16(平方厘米) 12×4=48(平方厘米) 16+48=64(平方厘米)5.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泉池呈长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

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

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

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从一年级(下册)就开始了。

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运算。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运算。

本单元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因此教学内容还包括面积的意义和常用的计量单位。

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认识并能使用常用的面积单位,探究并把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通过探究,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运算公式。

依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面积的意义、常用面积单位、面积运算公式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四部分编排,共编写了六道例题、五次“试一试”(“想一想”)、四次“想想做做”、一个练习和一次实践活动。

另外还有三道摸索题和两篇“你明白吗”。

1.初步建立面积概念。

(第74~77页)物体表面的大小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那个地点的“大小”不是有的大、有的小“相差”的意思,而是每个面各有确定的大小的意思。

第74页例题教学面积的意义。

结合教室里的实例,按照“物体有面——每个面都有大小——面的大小是面积”如此的线索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面积的意义,分三个层次展开面积意义的教学。

(1)第一层次安排了四个学习活动。

“看”——看黑板表面、课本封面,体会物体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与课本封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听”——听明白“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

“想”——想“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再次体会面积的含义。

那个层次的教学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能仅仅比出黑板表面比课本封面大、课本封面比黑板表面小,更要让学生体会到“各个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的含义总课时:36电教课时:36 教学内容:p.74—77。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一些纸片。

教学过程:一、摸,认识物体“面”1、老师随手摸一些物体,如课桌、书本等的面,让学生也一起摸,一边摸一边感受:我们随时都在摸一些物体的表面,只是有的表面非常的光滑、平整,有的是不怎么规则的。

2、一起规范地摸课本的封面(摸完)问:现在老师请一个学生来摸一摸黑板的面,要求很快地摸完黑板上的每一块地方,你行吗?为什么?(发现:黑板的面太大了,一下子摸不完;而课本的面相对小很多,很容易摸完。

)指出: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那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谁能来完整地把这两个面积比一比、说一说?3、请你也从身边,选两个物体,一边说一边摸,说出什么是它的面积?比一比,哪个面积比较大?二、图形的面积: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图形也有大有小,也有面积。

1、出示p.75上的两个图形观察它们,你能估计哪个面积比较大吗?操作验证。

交流:(1)可以用重叠的方法。

(2)可以用尺分别去量它们相对应的边的长度。

补充书上的方法:老师取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兰色的长方形纸,以它为标准去量一量。

指出:有的时候对观察的结果没有很大的把握或是为了更肯定自己的猜想,我们需要一些操作来验证。

通过操作,我们发现确实是长方形比正方形大一点。

三、试一试:比较下面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图略)刚才我们介绍的三种方法,你觉得可以选哪一种?为什么?用尺去量一量,说说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为什么?四、完成“想想做做”:1、下面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

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简单介绍我们江苏省的一些情况。

2、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为什么?启发学生通过数格子来比较。

第四张图的三角形要2个算一格。

3、用兰色描出各图形的边线,用红色涂出它们的面积。

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目中要注意的地方。

指出: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全班交流。

5、用方砖铺满下面的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结果是多少?面积单位总课时:37电教课时:37 教学内容:p.78、79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事例,产生统一面积单位的需要。

2、通过画、剪、比等活动,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3、进行一些比较的简单的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练习。

教学准备:尺、纸、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的课上我们认识了“面积”,板书:面积谁来说一说关于面积你知道哪些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二、开始新课:1、用手摸课桌的面积,它有多大呢?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来量一量,说一说。

交流:(1)用数学书来量:大约是5本数学书那么大。

(2)用铅笔盒来量:答案很多。

在交流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说出有“几个”,还要让大家看清楚他的铅笔盒究竟有多大?再此基础上,选择比它小的或是大的铅笔盒继续:先让学生看清楚铅笔盒的大小之后,以刚才的结果为依据,进行简单的估计,再请那学生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

比较:我们两次测量的工具不同,为什么用数学书测量的时候结果都大约是5本那么大,而用铅笔盒的时候大家的答案却是不一样了?指出:由于测量的标准大小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同。

相对而言,你喜欢哪种测量方法?它的优点是什么?2、还有比用数学书测量更好的方法吗?先请大家听故事《小马过河》,听完后思考:为什么小马会不知所措?提个建议:如果它们都用数学知识来考虑,比如牛伯伯告诉小马河水究竟有多深,小马就能自己判断了。

看来不统一标准会给大家带来很多的麻烦,我们要用数学知识来统一标准,这样才能更方便。

3、面积单位:以前我们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有哪些?(板书)用手分别比画1米、1分米……感受长度其实都是“线”,它有长有短面积单位它研究的是一个面(做摸的动作),面是有大有小的。

(1)画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把它剪下来。

指出:这样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可用字母:1cm²来表示。

看着你手中1cm²的正方形,说说你觉得1cm²怎么样?cm²是一个怎么样的面积单位?身边有没有什么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cm²?(2)画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把它剪下来。

问: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在这个正方形里分别写:1平方分米(1dm²)比一比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你觉得平方分米是怎么样的面积单位?身边有什么东西的面积用它做单位比较的合适?是多少?(3)老师再请你剪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你行吗?为什么?那你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找一找,身边有什么东西的大小最接近1平方米?(教室黑板由3块组成,其中的每一小块都是1平方米)(4张课桌拼起来,也大约是1平方米。

)1平方米比较大,我们说房子的大小时就说:*平方米分别用“摸”的方法,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进一步感受“面积是一个面的大小”,不同于长度。

三、看书消化:学生自己阅读书上的p.78、79学生质疑,互相帮助解答。

四、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在交流的时候,首先要注意: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混淆;再选择合适的,说明白选择的理由。

面积单位(练习)总课时:38电教课时:38 教学内容:想想做做第3~8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掌握一些简单求面积的估计方法;把周长与面积做适当比较,更好把握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复习(补充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本故事书的封面大小约是250()一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是3()课桌的长大约是1()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2()以上各题,要让学生逐一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第一步要判断是用面积单位还是用长度单位,第二步再考虑究竟具体用哪一个面积(长度)单位。

注意解决问题的策略,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一些具体的参照物。

二、解决书上的练习:1、用若干个边长1cm的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是9cm²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cm²的长方形。

解读“若干”:若干是什么意思?说说“要拼成9cm²的正方形”你该取多少个小正方形?为什么?拼成了一个怎么样的正方形?说说“要拼成12cm²的正方形”你该取多少个小正方形?为什么?交流:你拼成了怎么样的长方形?比较:我们用12个小正方形,分别拼成了3种形状的长方形。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面积相同,但形状可以不同。

)2、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图略)问:通过量一量,你知道了什么?3、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图略)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特别是图2,不满整格的都要当成半格来数。

同桌互相数一数。

4、估计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大约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图略)提醒:这题的图是用曲线画的,和上一题用直线画的是不能同样对待的,即不能把多出来的不满一格的当成半格来数。

学生估计,数一数,指名讲一讲数的方法。

5、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面积呢?(图略)说说求面积和是求周长分别用什么方法?6、下面每小格是1平方厘米。

在下面画两个面积都是8平方厘米的不同的有趣图形。

读清楚题目要求,让学生去设计。

再交流。

三、布置作业: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里大约可放入多少粒芝麻?大约可放入多少粒大米?自己在家里试一试。

面积的计算总课时:39电教课时:39 教学内容:p.82~84教学目标:1、通过摆长方形的活动,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进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通过不同形式,优化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提炼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电脑教学过程:一、电脑演示:1、用画图板画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复习:它的边长1厘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复制、粘贴之后得到若干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移动、拼合,得到一个长方形。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拼成这个长方形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学生用该方法,自己用电脑来拼并完成书上的表格。

3、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在交流的时候,还要让学生说说怎么求出小正方形的个数的?引导学生发现:长几厘米可以理解为一排有几个小正方形,宽几厘米可理解为摆成了几排。

这样要求一共有几个的时候就可以用长乘宽来算。

4、换图,改成只剩下下边和左边铺满小正方形的,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大?你会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达成共识:要求面积,只要知道长和宽就可以了。

5、演示长方形。

问:这个图形和刚才的都不一样,你怎么求它的周长?(可以用事先准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长方形去量,也可以用尺去量……)6、试一试:出示一个长6cm 宽3cm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7、小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s=a×b通常我们用字母s表示面积,用最熟悉的两个字母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

8、演示一个正方形,问:它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像长方形的面积那样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呢?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字母来表示:s=a×a比较两个公式,你可以怎么记?二、试一试:1、黑板的长4米,宽2米,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让学生计算后,与我们自己实际的黑板作一比较,想象一下8平方米是多大?)2、正方形手帕的边长20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三、完成想想做做1、看图计算面积。

(图略)2、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再测量计算。

在估计的时候要让学生有依据的估计,不要太盲目。

3、你能算出校园里跑道、篮球场、草坪和花坛的面积吗?指出:这跑道和篮球场属于标准场地,这些数据一般不变的。

4、一张电话卡的面积大约是46平方厘米。

你会用电话卡测量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动手试一试。

评价这种方法。

四、补充思考:出示图:思考切一刀,可以把它拼成一个正方形,怎么切?试一试?交流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思考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总课时:40电教课时:40 教学内容:p.85~86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正方形面积计算,使学生知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进而自己推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2、构建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之间的知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