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则下太极拳技术发展分析
竞技太极拳发展现状与对策
竞技太极拳发展现状与对策作者:侯楠楠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5期[摘要]太极拳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习练人数也最多,因为它不仅集竞技、技击、健身于一体,还在技术技法中传达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拳术博大精深的精髓。
然而当前竞技太极拳的发展却出现了许多问题,阻碍了竞技太极拳的发展,本文就目前太极拳发展的现状予以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
[关键词]竞技太极拳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15-01一、竞技太极拳在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武术被列为奥运项目对太极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如何继承发展太极拳技术上,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动作上重视优美,忽略攻防严谨的倾向全国武术专题研讨会上曾把追求形象美作为套路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是符合套路的运动规律的。
但是不应偏解,在太极拳运动中最为突出的,如有些运动员单纯追求姿势上的好看,而导致上肢动作一味展开,下肢动作经常出现虚步、上大弓步等,力求低而身体倾斜,有些腿法由收胯变为开胯等等。
看上去似乎形象美了,但忘记了怎么有力表现具有武术形态特征的本色美。
太极拳的动作形象应当是攻防严谨、饱满而有力的形象,一味追求舒展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二)竞赛中动作技术雷同例如:运动员的太极拳动作空架势多,传达的拳术拳意不清晰,大动作多,小动作少等。
而追究其本质原因,在于拳术的规则制定上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导向,运动员之间在交流学习时,谁是冠军,就模仿学习谁的套路,缺乏独立创造的钻研精神。
武术不同于体操等项目,它的技术源泉在民间、传统套路中有很多可以汲取的技术方法,经过学习和钻研,结合竞技运动的特点进行改进和再创造,以丰富充实技术内容。
由此,竞技太极拳才会更有生命力和展现力。
(三)训练准备中技巧难度关注过大,丢失了太极拳本质的精髓竞技太极拳的起源也是以技击性为主的攻防套路动作,在习练上讲求人体的上下、内外、形神的配合,动作要舒展飘逸,充分展现柔中带刚的劲力。
当代太极拳发展的文化审视:竞技与传统的分疏
在 追 寻技击 的路 径选 择 上走 出了与 健 身优 化 融 合 的 蹊 径 .所 以也 迅 速地 成 为 国外 人们 进 行健 身 非 常 好
行 . 们看 比赛并 不 是 为 了进行 精 细 的技 术 分析 , 他 他 们 需 要 的 是 运 动 员 通过 比赛 表 现 出来 的 ‘ 快 、 更 更 高、 强’ 更 的强 者 之 竞 争 , 由此 而 产 生 的激 情 和 刺 并
是其 必 须竭 力 消解 的对 象 。无论 是 取 消这 种 对 立关
收稿 日期 : 0 1 1 - 0 修 回 1期 : 0 1 1 — 5 2 1 - 13 ; 介 : 伟(9 3 )男 , 苏新 沂人 , 王 17 一 , 江 副教 授 , 士 , 要 从 事 武 术 文化 研 究。 博 主
分 别 呢?作 进 一步 引 申 , 以分 解 为 : 可 传统 因何 固守 ?
竞技 又作何 突破 ? 面存 着什 么样 的争论 ? 又喻示 里 它
着什 么 呢? 本 着 这样 一 些 问题 .本 研 究从 社 会 学 的视 角 进 行解 析 .将 当代太 极 拳发 展 过程 中 出现 的 一 系列 社 会 冲突 进行 梳 理 . 时呈 现碰 撞 之后 的 发展 途径 . 同 并 提 出一些 建议
的现象 :竞技 太 极拳 与 传统 太极 拳 这 两个 称谓 同时
流 行起 来 。不 难 看 出 , 是 一个 类别 的分疏 , 这 既有 联 系也有 区别 从 字 面上可 以理解 为 。 系在 于 同属 太 联
极拳 , 区别在 于 一个 叫传统 , 个 叫竞 技 。 由此 引 出 一 所 要讨 论 的问题 的 中心 :为 何 会 出现 竞技 与 传统 的
个 年龄 阶段 人 的性 格 和 能够 承 接 的运 动量 .意 外 地
太极浅析及武术套路比赛规则及裁判法ppt
一、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一)、太极拳的起源:
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 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 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 ·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天地之间,世界 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 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 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中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 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 ,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 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 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 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 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皆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 。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 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 有创见的武术家。
⒍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 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⒎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 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⒏得分相等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
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 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 者顺序排列名次。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 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6、裁判长的加分与扣分:裁判长执行对比赛中被确 认完成的创新难度的加分,执行对比赛中套路时间不足 或超出规定的扣分。
二)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法
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是以规则为准 绳,以运动员现场技术发挥为依据,采用减分、 给分和加分的办法进行的。由于武术套路的评 判内容多,要求裁判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快速、 准确的评判工作。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 的基本规律,只要我们在熟悉规则的基础上, 进一步总结经验,有层次地对武术套路内容认 真进行观察和比较,评判工作完全是可以做好 的。
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建议
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建议陈式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建议陈式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建议[摘要]太极拳是一门武术,一种养生方法,一种修养术,,一种艺术,是中国传陈式太极拳作为中国太极拳统文化的活化石,同时也是一部身体文化的书籍。
而之首,为杨式、孙式、吴式、武式等中国各个门派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广大奠定了基础。
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陈式太极拳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本文主要讨论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历程、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陈式太极拳,陈家沟,传承,发展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在古代和现代,在各个时期之间,总有互相贯通的灵魂性的东西,这些东西一定是负载了人类精华的智慧成果,它的价值不随时间[1]和空间的变化而消退。
因为它体现的是人类发自内心的自然需求,太极拳就是这些灵魂性的东西之一。
陈式太极拳是陈王廷整理并继承了戚继光、俞大猷、唐顺之等民间武术的优良传统,吸取了导引、吐纳、五禽戏及少林武术之所长,研[2]究各家拳法之特点,根据太极图学说原理,参照内经,推陈出新,创编而成的。
1 陈式太极拳简介陈式太极拳由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最初有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后又增新架路二套。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整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但是经过各代拳师精心编排后,两种套路的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是不同的。
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捧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列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
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
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而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列肘靠”为主,以“捧捋挤按”为辅。
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
刚中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
武术套路新规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新规则对原规则进行了大调整,其分值 中的动 作质量分和难度分都有很大的变化。 1 )2 0 0 3年 新 规 和 1 9 9 6年 规 则 相 比 ,动作 质
1 9 5 8 年到 1 9 9 6年期间,国家对规则的界定先 2 0 0 3 年试用规则进行了对 比分析。 后进行 了多次修改,但每次规则的出台都是针对原 2 结果与 分析 规则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完善和问题的补充 ,并 2 . 1 武术套路新规则的主要特点 没有对规范武术项 目 规则和界定武术技术动作的标 准作 出合理的改变。而 2 0 0 3 年新的规则出台表 明, 新规则对规范和促进武术运动正态发展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 作用 ,正 逐步 引导着 武术 向科学 化和规 范化 方向靠拢 ,预成为国际化的运动项 目。不仅要在比 赛评分中不断创新 、高难度动作不断创新 ,更要在 观赏价值上不断创新。同时,在竞技武术水平同一 层 次 的运动员 中拉开在 技术 动作层 面上 的差距 ,引 导武术运动评判内容和武术技术内容向更高层次的 方 向发 展 。
Ab s t r a c t :Wi t h t l 1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s k i l l s o f ma r t i a l a r t s .t he r u l e s o f ho t s e c o mp e t i t i o n s h a v e b e e n r e —
Z HA0 L o n g
( L i a o n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Z B u s i n e s s a n d E c o n o m i c s ,D a l i a n l 1 6 0 5 2 ,C h i n a )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引言概述: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太极拳的普及,太极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然而,太极拳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太极拳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太极拳发展现状1.1 太极拳的普及程度太极拳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学习太极拳。
不仅在中国,太极拳在许多国家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和平衡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1.2 太极拳的应用领域除了作为一种传统武术形式,太极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太极拳的招式和动作可以应用于健身保健、医疗康复、心理调节等方面。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太极拳对改善身体健康和提升心理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
1.3 太极拳教育和培训体系太极拳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在一些地方,太极拳教育已经被纳入学校的体育教育课程,成为学生们学习的一部份。
然而,在一些地方,太极拳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仍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二、未来发展策略2.1 推广太极拳文化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份,应该加强对太极拳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通过举办太极拳文化节、展览和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太极拳的价值和魅力。
2.2 加强太极拳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太极拳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太极拳教师和专业人材。
同时,加强对太极拳教育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太极拳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3 创新太极拳教学方法太极拳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存在了很长期,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创新。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辟太极拳教学APP、在线课程等,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和灵便的学习方式。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3.1 太极拳国际比赛和交流活动举办太极拳国际比赛和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的国际太极拳爱好者参预,增进各国太极拳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武术规则的变化透视武术套路难度的发展趋势
男子B 组动作旋风脚70仍然列在C 2 2。 级难度动作0 分 , . 4 接跌叉
也是最高级别D级连接难度0 分 , . 合计06 。女子B  ̄ 计 为07 2 . 分 2H - . 分, 长拳指定 动作A 组合计最多为1 。 B 分 1 太极拳指定动作难 度分析 . 2
1 刀术指 定动作难度分析 . 6 按照新规则 , 九运会 刀术指定动作 中 , 子A组最大难度 是 男 旋风脚转体5 0和腾空摆莲5 0 , 获得 B . 。还可获得一 4 ̄ 4  ̄各 级03 分 个摆莲50接 马步01 4。 .的连接分 ,而旋风脚5 0接 马步未列入连 4 ̄ 接难度 内容。男 子B .的难度分 , 组05 一是旋子为A 级难度02 ; .分 二是前扫腿2 周半 为B 级难度03 。女子A 动作与男子A 基 .分 组 组
按 照新规则 , 会太极拳指定动作 中, 女A 九运 男 组中有 两个
腿法 为A 级难度动作 , .分 ; 各0 2 有一个“ 二起脚转体10" .分的 8 o0 3 B 级难度动作及落地接 “ 金鸡独立”平衡00分 的A . 5 级连接难度 分。男女B 只有一个 “ 组 前举腿 十字手全蹲 ” 级难度 动作内 属A 容。 分值0 分。 . 2 13 南 拳指定动作难度分析 - 按 照新规则 , 九运会南 拳指定动作 中 , 男子A组仅有一个B 级难 度动作03 , . 女子A 动作 与男子相 同, 分 级 只是腾 空右后摆腿 转体4 0 , 5 。在新规则难度等级 中无此 内容 。 男子B 组仪有一个0 . 2 分的A 级动作旋风脚3 0 。而女子B 6。 组由于旋风脚接提膝独立则
比男 子组 多了01 . 分的连接难 度分。
竞技太极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搏击武术科学【武术套路研究】竞技太极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赵蕾(河南1:业大学体育教学部,河南郑州450052)摘要: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太极拳的发展做了相关研究。
目前竞技太极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偏重难度动作,淡化太极拳的风格特色;套路编排质量有待提高;创新技术偏少、率先创新的技术动作相对更少;音乐选择有待重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包括:基本动作和难度动作要协调发展;套路编排要体现充实性、严谨性及合理性;鼓励技术创新;套路演练与音乐要有机融合。
关键词:竞技太极拳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8)09—0050---031引言竞技太极拳是近现代以来,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以两方体育为参照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太极拳项目。
随着竞技武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在“武术进奥”目标的指引下。
人t fl X,t竞技武术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太极拳作为竞技武术比赛项只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严峻,那么竞技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
这无疑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竞技太极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偏重难度动作,淡化太极拳的风格特色新规则在修改和制定过程中突出了难度动作的分值地位。
我们通过比较1996年和2004年规则中的分值分配与比例丌『以看出,2004年规则巾难度分值大幅度增加,分值为2分。
2004年规则的这些变化对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和消极的影响,致使一些运动员片面地认为,只要完成难度动作就可获取高分,其它方面不是得分的父键,从而导致了一些运动员为了获取高分,片面注蕈动作难度、连接难度以及创新难度动作的完成,而忽视了基本动作的动作质量,从而导致太极拳风格特点不突}f:的现象:应该值得强调的是,新规则虽然加大了难度分值比重并增加r创新难度加分,但决不等于说运动员在套路演练过程中nf以忽视基本动作的完成,如果运动员仅仅为了得分。
太极拳的源流发展演变及功法套路
太极拳的源流发展演变及功法套路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太极拳的源流发展演变及功法介绍要知太极拳之来由,必先知太极之含意。
太极即太虚。
“太”者,有极其至大的意思。
“虚”者,空虚无物之意。
太虚为空空之境,真气所充,神明之宫府。
真气之精微无运不至,故主生化之本始,运气之真元。
太极乘气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这就是太极生阴阳之理。
“阴阳”是古代哲学理论的代名词,用来说明一切事物内部不同属性的相互对立统一与转化。
阴阳观念中具有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的特点,太极拳就是在符合阴阳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套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兼,形意结合,顺逆缠丝等阴阳相合的动作套路,阴阳相合而为太极,所以将这套拳称之为太极拳。
如按太极拳姿势要求去练习,持之以恒,日久就可以练到五阴五阳的功夫。
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
达到这种程度时,太极理气活跃,气机相通,真气充盛,阴阳平衡,周身上下内外形气一体,如太极之象,混然一圆。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温县城东的青风岭上,600年前叫常杨村。
据温县县志记载:“明洪武初年,因元铁木耳守怀庆(怀庆府管辖八县,温县在内),明兵久攻不下,急于统一天下。
太祖迁怒于民,大加屠戮,时温民死者甚多……..。
”相传有三洗怀庆之言。
人烟几绝,乃迁民填补,屯田垦荒。
十有八九由山西洪桐迁来,当地至今尚有“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桐大槐树”的说法。
陈氏始祖陈卜,原籍山西泽州郡(今晋城),后来由泽州搬居山西洪桐县。
明洪武7年(1374年),迁居河南怀庆府(今沁阳)。
因始祖陈卜为人忠厚,精通拳械,深为近邻乡民所敬重。
故将其居住的地方叫陈卜庄(解放后,陈卜庄并归温县,至今仍叫陈卜庄)。
先祖后因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又迁居温县城东十里的常杨村。
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着陈氏人丁繁衍,常杨村易名陈家沟。
始祖陈卜居温县后,为奠定家业基础,偏重于垦种兴建。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健身效果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太极拳的发展现状进行浅谈,并提出未来发展的策略。
一、太极拳的发展现状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太极拳在国内外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太极拳在国内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和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普及不仅体现在传统武术学校和社区健身中心的开设,还在大学校园和企事业单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2. 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爱慕。
许多国际武术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中,太极拳成为了重要的项目之一。
3. 太极拳的教学和研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许多专业的太极拳教练和研究者开始投身于太极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他们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研究手段,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太极拳发展的未来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太极拳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加强太极拳的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需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理解。
可以通过举办太极拳文化讲座、举办太极拳文化节等形式,加深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了解。
2. 提高太极拳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太极拳的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传统技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可以通过培训太极拳教练员、建立太极拳教学标准等方式,提高太极拳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 推动太极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应该积极参预国际武术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
可以邀请国外太极拳教练来华交流,也可以派遣中国太极拳代表团赴国外参加比赛和展示。
4. 创新太极拳的表演形式和应用领域。
太极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在舞台表演、电影电视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规则引领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缺失分析
( )l9 年版 ,l%年版 .20 年版的规则 评分分值 比较如表 1 91 9 03
I 所示 由表l 所示 :套路的动作规格 由lo 年的n 91 分到2 年没有此I 容 洲B ^ I
为了完成武术 进入奥运会的梦想 ,围绕着武术奥运发展之路 ,众 多的专 家学 : 从竞技 武术套路的文化背景 ,技术 。规则 ,裁判等方面 进行 了大量 的学术探 讨 ,武术本 身也做了大量的改革与实践 。新规则 中 “ 出色 完成难度 动作和 创新难 度动作给 予加 分的奖励 ”这一项 规 I.鼓励 了教练 员和运动 员大胆 创新 ,敢于突破 ,但为了获得高分 . 『 i I J 追求高难度 ,速度怏 ,形象美 ,却出现 了偏离武 术本质 ( 5页 ) 转1n
一
新规 则较之 旧规则在评分上有 了很大的改进 ,山19 年前的裁判 96
() 4 创新难 度的加 分。在创新难度 的加分中明确规 定 :每顺利 完成一个刨新的B 动作包 括连接难度可Jo 分 ,每顺利完成—个创 级 J. l2 l 新 的c 级动作 包括连接可1o 分 ,每顺利 完成 一个c j. U3 级的 电新 动作包 U 括难 度连接 可加0 分。虽然新规 则鼓励运动 员和教练 员对难度动 作 . 4 的仓新 ,但 由于难 度动作 都是 旋风脚 ,腾空外摆莲 ,后空翻等消耗 体 q 力较大的难度动作 。因此 教练 员和运 动员往往 都将这些难 度动作编 排 在套路的前半部分 ,这 一结果 影响了整个套路 的美感 , 混淆了大众 也
17 ̄ 的 《 93 武术竞 赛规则 》中 ,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武术运 动要 向着 “ , ,新 ,美 ”的方 向发展 ,鼓励运动 员增 加难度 动作并 对 高 难
武 术竞赛 套路进行 创新 。2 ) f3 x 年新规 则实施后 .难 度分值增 加副 了 2 分.其 中难度动作分 为1 分 ,难度动作连接 J分为【 分 ,刨新难 度 . 4 J u I . 6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引言概述: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之一,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拳法技巧吸引了众多的拳友和爱好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太极拳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太极拳的现状出发,探讨太极拳的未来发展策略。
一、太极拳的现状1.1 传统太极拳的保护与传承传统太极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目前,一些太极拳团体和机构积极组织太极拳比赛、表演和培训,以促进太极拳的传播和发展。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太极拳的保护力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1.2 太极拳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太极拳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现代太极拳注重健身效果和实用性,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和城市居民。
一些太极拳教练也将太极拳与其他健身方式结合,创造出了更多的太极拳衍生项目,如太极拳健身操、太极拳减肥操等。
1.3 太极拳的国际传播太极拳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太极拳协会和学校,组织太极拳比赛和交流活动。
一些国际太极拳比赛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和观众。
太极拳的国际传播不仅促进了太极拳的发展,也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二、太极拳未来发展的策略2.1 加强太极拳的科学研究太极拳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运动方式,其内涵和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加强太极拳的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原理和效果,为太极拳的教学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2 推动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太极拳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政府可以加大对太极拳的宣传力度,鼓励学校和社区组织开设太极拳课程,提供更多的太极拳培训机会。
同时,太极拳团体和机构也可以积极组织太极拳比赛和表演,吸引更多的人参预。
2.3 加强太极拳教师队伍建设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
政府可以加大对太极拳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太极拳教师的专业素质。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太极拳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太极拳的现状出发,探讨其未来的发展策略。
一、太极拳的现状1.1 传统与现代融合:太极拳作为传统武术,一直以来都注重传承和保护传统技艺。
然而,在现代社会,太极拳也需要与时俱进,融合现代元素,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
1.2 师资力量不足:太极拳是一门技艺繁复的武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传授。
但目前,太极拳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导致传承不畅,影响了太极拳的发展。
1.3 缺乏统一规范:太极拳的教学内容和标准并不统一,各地的太极拳流派繁多,导致学习者难以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也影响了太极拳的传播。
二、太极拳的未来发展策略2.1 弘扬传统文化: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应该继续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太极拳的精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太极拳。
2.2 提升师资水平:加强太极拳师资的培训和选拔,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保证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2.3 制定统一标准:建立太极拳教学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制定相关的考核体系,让学习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太极拳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三、加强太极拳的推广和宣传3.1 利用新媒体平台: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太极拳的推广和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太极拳的学习和传播中。
3.2 举办比赛和表演:组织太极拳比赛和表演活动,提升太极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太极拳的发展。
3.3 开展太极拳文化交流:与国内外的太极拳团体和组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太极拳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推动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发展。
四、培养太极拳人才4.1 开设太极拳专业课程:在学校和培训机构开设太极拳专业课程,培养更多的太极拳人才,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2 设立太极拳奖学金:设立太极拳奖学金,鼓励学习太极拳的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太极拳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浅谈大数据视觉下太极拳的发展
浅谈大数据视觉下太极拳的发展【摘要】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太极拳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从历史背景出发,探讨了太极拳在大数据视觉下的发展情况。
首先介绍了太极拳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接着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及优势。
然后探讨了大数据在太极拳传承中的作用,以及太极拳发展的未来趋势。
最后总结大数据视觉下太极拳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结合大数据推动太极拳发展的建议,同时也提出了太极拳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视觉下的太极拳发展将有助于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创新,推动太极拳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与传播。
【关键词】大数据视觉、太极拳、发展、历史背景、技术应用、优势、传承、未来趋势、重要性、推动发展、建议、机遇、挑战1. 引言1.1 大数据对太极拳的影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进行深入研究,为太极拳的传统传承提供更科学的支持。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太极拳的爱好者更好地掌握和学习太极拳的技术要领,提高练习的效率和效果。
大数据还可以为太极拳的比赛和表演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选手的动作和表现,为裁判和观众提供更客观的评判标准。
这将推动太极拳赛事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提升太极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大数据对太极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为太极拳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动力。
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太极拳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太极拳的发展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传说中,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是一位道家高人,借助太极哲学中阴阳平衡的思想,创造了这种独特的武术。
太极拳以其缓慢、流畅的动作和内在的呼吸运动而闻名,被视为一种兼顾身心健康的练习方式。
在历史背景下,太极拳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当代太极拳文化内涵及发展
当代太极拳文化内涵及发展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珍贵财富之一。
太极拳被誉为“气的美术”、“运动的哲学”、“医疗的艺术”等,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灵修养、社交交流都具有重要作用。
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太极拳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文化内涵也得到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发掘,同时其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太极拳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和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哲学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哲学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哲学思想。
太极拳强调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刚柔相济”等等哲学思想,让人们从太极拳中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养分。
2.身体养生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健康的运动,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太极拳练习,可以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增强心肺功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压力和疲劳等等。
3.文艺表现太极拳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技术规范上,都具有很高的文艺价值。
太极拳在表演时有着优美、流畅的动作,可以展示出自然、和谐、美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太极拳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展望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太极拳成为越来越受人们喜爱的运动。
未来,太极拳将面临以下发展趋势:1.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太极拳已经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在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地区,太极拳已经成为人们理想的健康运动和生活方式。
未来,太极拳在国际上的普及和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2.科技与传统的结合太极拳的发展不仅在于传统,也离不开现代化的科技支持。
未来,太极拳将会更加注重科技应用,如VR技术、智能监测等,将太极拳的传统与新技术的融合,推出更多更科技的太极拳健康产品。
3.文化创新成为重要趋势太极拳文化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属性的文化传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太极拳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文化形式和内容,提升其时尚元素和群众性,以保证太极拳文化的持续繁荣。
总之,太极拳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哲学、身体养生、文艺表现等多个方面,未来太极拳将会搭载更多的科技元素,融合传统与时尚,走向更加广泛和创新的发展方向,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太极拳技术的力学内涵(上)
刚柔太极拳理68一、重推轻撞重视推击,即粘连黏随。
轻视撞击,可避免用伤残手段。
一重一轻,将武德融于太极推手的力学原理中。
二、借势加势借势加势是有效的技术,即用对方的攻势来攻击对方。
注意,我们不用“借力打力”,因为一个攻势没和对方发生关系时并没有力的存在。
俗称打拳(没和对方接触时)时很有“力”,指的不是牛顿力学中定义的力,而是“势”。
这个“势”其实是速度、质量和支撑结构的组合。
力和势是两个概念,见图1。
两方接触,中间产生一对力——作用于对方的作用力和作用于我方的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力的大小和对方的势没有直接的关系,对方的势可大可小,作用力可太极拳技术的力学内涵(上)文/顾杰 郭振兴 李恩杰《武术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是最新的试行法。
“武术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分析”提出了“随圈”的概念,用现代科技来定义得分标准。
随圈需要用触摸屏,传感器阵列是另一种选择。
太极推手的技击目的是“在保持我方平衡的前提下破坏对方平衡”,现代科技可以在赛场上凸显太极推手的技击目的。
用现代科技来定义推手得分是太极拳走向奥运会的有效途径,同时得分制又将影响太极拳的训练。
本文将用力学原理来讨论太极拳的技击机理。
小可大。
例如,对方可以有很大的势,而作用力可能为零,相当于对方猛击我方,却被我方完全避开了。
什么是势呢?军事上攻势凌厉有三个方面——速度、素质和后援。
打拳的攻势在于速度、质量和支撑(简称这个组合为动量)。
攻势凌厉并不等于胜利,如赤壁会战,曹操几十万大军的大势被周瑜一把火烧了。
打拳时不管对方有多大的攻势,我们可以再加一些进去,使对方原来已经很大的速度加大,借势加势而令对方自取其败。
例如,对方掤势攻过来,我方将捋势加于其上,使对方向侧后向失稳。
对方捋势来拉我方,我方将挤势加于其上,捋挤都攻入对方重心。
对方挤势来推我方,我方用按势接招。
我方的按势有两个步骤:第一步用按势化解对方挤势,对方被化解后转攻为退;第二步我方将按势加于对方的退势,把对方抛出。
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含5篇)
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含5篇)第一篇: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太极拳,中国拳术之一,创始于清初。
乾隆年间,山西民间武术家王宗岳用《周子全书》中阐发《易经》太极阴阳的哲理来解释拳理,写成《太极拳论》,太极拳这名称才确定下来。
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个时期,在太极拳起源问题上,产生过一些附会和传说: 如说这拳是元末明初(14世纪)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创造的;也有人说是宋徽宗时(12世纪),武当山丹士张三峰夜梦玄武大帝授拳,创造了太极拳;又有人说是8世纪中期,唐代许宣平所创造;还有人说是明初河南陈家沟陈卜所创造,等等。
太极拳数百年来代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
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县东清风岭上,六百年前为常阳村。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立村陈卜庄,越二年,因嫌地势低洼,复迁常阳。
后因陈氏人丁繁衍,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之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久而久之,便易常阳旧名为陈家沟。
陈氏总结了许多拳术套路。
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一百单八式长拳以及别开生面的演练方法双人推手等。
又据此理,创编了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武术器械套路。
这些拳械套路均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都分阴阳(即虚、实、柔、刚、静、动等),形成了太极拳械的雏形,在陈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形成陈氏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
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为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大胆地打破门规限制,拳传外姓,收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杨福魁(露禅)为徒。
杨福魁艺成回乡后,后到达北京,经历了一段“闯天下、打天下”的传奇经历,并担当神机营总教习。
杨氏祖孙三代在北京与人交手无数,授徒广众,流传甚广。
其拳架在不断的实践中日臻完善,最后由杨澄甫定型,成为目前流行最广的杨式太极拳。
竞技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的区别及训练对策
竞技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的区别及训练对策摘要:培养人的精气神,强健体魄,是太极拳健身的优势所在。
太极拳的类别主要有竞技型的太极拳和传统型的太极拳。
两者无论从内涵还是训练内容,都是千差万别的,各自有着不同的训练目的。
传统太极拳是集美与力为一体的健身运动,竞技太极拳更多的是为了取得胜利而进行的对抗性体育活动。
训练方式和内容也因目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竞技太极拳项目中,要求参赛者必须熟练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要拳手的身体素质方面、竞技技巧方面要求严格。
这些技能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学习太极拳首先要学习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把基础功打扎实,只有把基础功掌握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这样才能在水平上有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竞技太极拳;传统太极拳;区别;训练策略前言传统太极拳传承久远,不是简单的招式,而是富有东方美感、精神高度集中的体育项目。
在传统太极拳中,拳理实际上是一种普世的哲理和真理,蕴含于广阔的宇宙之中,在人的活动之中,在人的人体感悟之中,常常可以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一种潜藏在习者内心深处的辩证认识,在传统太极拳中,无论胜败,进退荣辱,都能显示习者的从容和淡定。
所以,在传统太极拳中,有一定的规律性,无论是行走间的美感,还是推手的功力,亦或道义与灵性,在竞技中都是如此。
竞技太极拳的发展方向是以竞技为目的的,它与传统太极拳的发展方向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它与传统太极拳的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
1竞技太极拳和传统太极拳的不同之处竞技太极拳更加注重在动作的规范性方面下功夫。
可以说,竞技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杨式太极拳。
以形架为基本动作的传统太极拳有明暗有致、化繁为简三个阶段。
在整体训练传统太极拳时,更多强调的是“内外兼修,兼收并蓄”。
既重“修”也重“养”,寓养于修行之中。
传统太极拳也是将灵性与形体完美结合的一种体育项目。
竞技太极拳在比赛过程中要以行为规则、表演规则为主,这是由于比赛规则的限制。
太极拳运动员难度动作编排特点探析——以2016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为例
太极拳运动员难度动作编排特点探析——以2016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为例陈泽彬;林小美【摘要】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来阐释优秀太极拳运动员的难度动作编排特点,对一般运用"定性"描述的套路编排特点,通过直观数据进行"定量"描述,以"定量"代替"定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研究和分析难度编排中的类别、顺序、布局,得出研究结论:①太极拳运动员难度动作的类别选择中,内容固化的特点十分突出.②太极拳运动员难度动作的顺序安排中,开始注意编排与演练风格的关系.③太极拳难度动作的编排分布中,场地分布过于集中,时间分布不够均匀.【期刊名称】《浙江体育科学》【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5页(P102-106)【关键词】太极拳;竞技武术;难度动作;编排特点;定量【作者】陈泽彬;林小美【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杭州 310028;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杭州 3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52.11自2003年全国武术套路最新竞赛规则出台后,武术项目更加清晰地朝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难度动作成为了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核心。
但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难度的分值差别已经很难成为运动员制胜的要点,高水平运动员与教练员不得不开始重视除难度成功率以外的其他方面,其中就包括难度动作在套路中的编排。
本次研究试图通过反映当前优秀太极拳运动员所演练的竞技套路中难度动作编排情况的各个特征群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现今自选太极拳中难度动作编排特点的内在联系规律同时找出不足,可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创编太极拳套路难度动作和科学合理地进行难度动作运动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数字参考。
1.1 太极拳动作难度的类别选择竞技太极拳中动作难度等级分为A、B、C三级,难度系数和相应分值随级别递增,运动员会根据自我条件和套路编排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动作。
浅谈大数据视觉下太极拳的发展
浅谈大数据视觉下太极拳的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太极拳这一传统的中国武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大数据视角出发探讨太极拳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大数据在太极拳领域的应用价值,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推进太极拳的发展。
太极拳是一种综合性的武术形式,它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艺术精髓,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养和提高。
太极拳最初是作为防御技艺出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化为一种强调内在修养和身体协调的健身方式。
在中国,太极拳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广泛的身心保健运动方式。
然而,随着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太极拳的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将太极拳发扬光大并吸引更多的人去参与,成为摆在太极拳爱好者和从业者面前的问题。
另一个大数据在太极拳领域应用的领域是运动的监测和评估。
太极拳目前还缺乏一个确切的、客观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很多太极拳从业者往往只能通过自我感受或别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表现和水平,这种方法显然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和误差,同时也限制了太极拳的发展和推广。
大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心率监测器等设备,对太极拳运动员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包括身体姿态、肌肉活动、心率变化等,从而得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使太极拳从业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表现和进步情况,推动太极拳的发展。
除此之外,大数据还可以应用于太极拳的推广和宣传。
如今,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通过社交媒体,太极拳从业者可以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播给更多的人。
大数据可以对社交媒体上的用户行为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制定更科学的宣传策略和规划,吸引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和从业者。
总之,大数据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大数据,太极拳从业者能够更好地优化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通过大数据的手段来推广和宣传太极拳,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加入到太极拳的行列中来。
相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太极拳一定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规则下太极拳技术发展分析
作者:刘洋
来源:《体育时空》2015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要 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进行了修改,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查询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内容,太极拳技术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新规则的指引下太极拳在比赛规则、内容编排、重点培养上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太极拳新规则技术发展
一、《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内容
21世纪,太极拳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其具有修身养性、益智健身的功能,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推广和普及太极拳,构建和谐社会,使太极拳健康的传承和发展,是值得人们研究的课题。
(一)评分机制
《武术竞赛规则》从2009年发展到2012年在评分机制上的变化不大,只是为了整顿武术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对评分机制上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微调,将A级难度的动作分值从0.10分调整上升到0.20分,B级难度的动作分值从0.20分调整上升到0.30分,C级难度的动作分值从0.30分调整上升到0.40分。
(二)技术内容
从2002年以及2003年的《武术竞赛规则》的武术内容一改往日单一乏味的动作内容,新增了太极拳常见的跳跃动作,增加了竞赛太极拳的可观赏性以及趣味性。
2012年的《武术竞赛规则》继续延续了2003年《武术竞赛规则》内容上的丰富性,针对“连接难度”又添加了“前举腿低势平衡+转体180度成提膝平衡”这一“静静连接”类型的连接难度动作[1]。
(三)竞赛配乐
从2009年的《武术竞赛规则》开始,竞赛内容就增加了竞赛配乐,并要求听觉(音乐的选择)与视觉(套路的编排)的和谐搭配,以期突出太极拳的艺术表现力[2]。
二、太极拳技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太极拳动作难度不断加大,弱化了太极拳特有的风格
从近些年来《武术竞赛规则》的比赛内容改动上来说,比赛的内容难度是在不断加大的,除了跳跃动作还在连接动作上加强了要求,但是《武术竞赛规则》作为正式比赛的规则对太极拳运动具有指引的作用,这些难度动作的增加难免使太极拳的选手以及教练将重点仅仅关注在单个生硬的动作上,而忽视了整套太极拳动作的流畅性与柔美性。
有人认为如果将太极拳内容中的难度动作去除,一些运动选手的水平将会大大下降,甚至与业余选手相比也没有较大的优势。
(二)太极拳比赛内容的整体编排缺少协调性与创新性
由于教练与运动选手过于关注太极拳的难度动作,为了顺利完成比赛内容,大部分的教练与运动选手就会将难度较大的动作安排在整个比赛的前半部分,使得后半部分的比赛较为平庸,整个比赛内容较多倾向于太极拳难度动作的展示,而不是整体编排的协调性。
同时,又由于将难度大的动作置于比赛前半部分这一“硬性要求”,使得整体编排的发展局限于狭小的空间,难以发挥选手的想象力与创新力。
(三)太极拳在音乐的选择与搭配上有待提高
自从2009年的竞赛内容中添加了配乐,配乐就成了太极拳比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音乐的柔美与太极拳动作的刚劲异曲同工,音乐的缓和与太极拳动作的刚柔水乳交融。
但是,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音乐的选择与动作与音乐的搭配至关重要。
从近年来的太极拳比赛录像上来看,选手在这方面有待提高,仅仅是完成了动作,而与音乐的配合上时草草了事。
三、太极拳的未来发展
(一)太极拳的比赛内容在难度动作与流畅协调性上应双赢
太极拳的高难度动作虽然是比赛内容的重中之重,但是太极拳本身的流畅性也构成了太极拳的精神支柱。
要想将太极拳打的行云流水,离不开基本动作的流畅以及基本动作与高难度动作之间的衔接。
在比赛过程中体现太极拳基本技术的刚柔相济、用力顺达、劲力充足、力点准确,在节奏上体现快慢相间、动静分明[3]。
再者,比赛规则除了在高难度动作上要提高要求,还要在基本动作上严格要求,并且应该加强在基本动作上分数的权重。
(二)太极拳的比赛内容在编排上要求科学创新
竞技太极拳的编排包括内容、结构和布局三大块,从整体上看,套路的编排须做到前后协调平衡,从整体出发,单个动作或是分段都是为整套动作效果服务的。
太极拳的整套动作是分阶段的,在整套内容的编排上除了要考虑整体的协调性,还要考虑太极拳各个分阶段之间的衔接性与流畅性。
再者,太极拳各个动作也要符合整个内容编排的风格,不能有突兀感,要首尾呼应。
在太极拳的内容节奏上,要避免前紧后松,在适当的时间点安排内容的高潮,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太极拳的比赛内容在配乐上要协调配合
在音乐的选编过程中,音乐的节奏要与太极拳运动员的套路演练节奏协调配合,即音乐节奏的强度、力度、重音、停顿要与太极拳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刚柔、虚实、轻重、缓急等动作的节奏和套路动作技术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快慢等特点相互吻合,才能在竞技太极拳演练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的艺术欣赏力。
从近年来的《武术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正可以看出《武术竞赛规则》对太极拳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并且《武术竞赛规则》本身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在未来,《武术竞赛规则》必然遵从太极拳本身的特性,彰显太极拳的气韵柔美,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章璐璐.竞技太极拳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从竞赛规则演变的视角[D].苏州大学.2013.
[2] 国际武术联合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D].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3] 温佐惠.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