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检验检疫

合集下载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1.前期准备在生猪屠宰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卫生,并对可能存在的疫情进行控制。

2.屠宰前检疫在生猪屠宰前,需要对待宰的猪进行检疫。

这一项工作通常由专业的检疫人员或兽医进行。

检疫的目的是排除有潜在传染病风险的猪,从而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和行动能力,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检查猪只皮肤的状况,观察是否有病斑、疮疖等病变。

-检查猪只的体温,异常体温可能是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

-检查猪只的耳朵和尾巴,观察是否存在疥癣或剪耳剪尾的情况。

-检查猪只的肛门和外生殖器,观察是否有病变或分泌物。

3.屠宰环节检疫屠宰环节是确保生猪肉安全卫生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屠宰环节的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设备无污染、无生锈、能正常运转。

-检查屠宰设施内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保证屠宰过程的适宜性。

-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检查是否有疾病病变、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检查猪只的肉质状态,观察其颜色、弹性、水分等,确保产品质量。

-进行瘦肉精检测,排除猪只体内是否有残留禁用药物。

4.屠宰后检疫屠宰后的检疫是为了确保生猪肉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

-对屠宰后的生猪肉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能够追溯。

-对肉类进行质检,检查是否存在疾病病变、污染物等情况。

-进行微生物检测,排除肉类是否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对屠宰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总结: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屠宰前检疫、屠宰环节检疫和屠宰后检疫四个环节。

前期准备包括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屠宰前检疫主要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皮肤状况、体温等;屠宰环节检疫主要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并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屠宰后检疫主要对肉类进行包装和标识,以及进行质检和微生物检测。

生猪屠宰检疫

生猪屠宰检疫

生猪屠宰检疫屠宰检疫: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宰前检疫的意义:1.及时发现病畜,实行病畜、健康畜隔离,防止疫病散播。

2.宰前检验能够发现许多宰后难以发现的疫病。

3.有些恶性传染病(局部炭疽、马鼻疽、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气肿疽、恶性水肿等)生前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在宰前检验中多能发现,如能在进入屠宰加工车间之前及早发现,及时剔除,及时处理,则对于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病原菌扩散,减少损失,都是大有好处的. (发现特定传染病)。

4.防止宰杀国家禁宰的牲畜。

生猪宰前检疫项目与方法:查证验物:(1)县境内的动物:查看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经运输的还应查看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是否完备和有效,证物是否相符等。

(2)县境外的动物:查看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是否完备和有效,证物是否相符等。

临床检查:1.群体检查:临床群体检查就是对待检动物群体进行的现场临诊观察。

2.个体检查:指对群体检查中发现的异常个体或抽样检查的个体进行的系统的临诊检查。

群体划分方法:群体划分:同一来源、同一批次、或同一圈舍的动物化为一群。

禽、兔、犬还可以按笼、舍划分。

运输检验是可以按车、船、仓等批次进行。

群体检查方法:1、静态检查:深入圈舍检查动物自然静态下的表现,精神、外貌、营养、卧姿、呼吸、反刍状态、髻、羽等情况,注意有无昏睡、咳嗽气喘、呻吟流涎等反常现象。

2、动态检查:检查运动时的头、颈、腰、背和四肢状态。

注意有无跛行,麻痹、弓背弯腰、步态蹒跚和离队掉队等现象。

3、食态检查:检查进食、吞咽和反刍时的反应状态。

注意有无少食、吞咽困难等情况。

个体检查方法:1.看:观测外部表现,精神、行为、姿态、被毛;皮肤、口蹄、趾间有无肿胀、水疱、脓泡及溃疡等;可视粘膜是否苍白、潮红、黄染,有无分泌物或炎性分泌物等。

2.听:直接听动物的叫、咳;听诊器听心、肺、和胃肠蠕动声音。

3.摸:脉搏,耳、皮温度,淋巴结大小、形状、硬度和有无肿胀,皮肤有无结节和出血点。

生猪屠宰检疫实施方案

生猪屠宰检疫实施方案

生猪屠宰检疫实施方案一、前言。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控疫情传播的关键措施。

为了规范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提高检疫工作效率和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的。

本方案旨在规范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确保生猪屠宰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全过程,包括生猪屠宰前的检疫、屠宰过程中的检疫和屠宰后的检疫。

四、实施方案。

1. 生猪屠宰前的检疫。

(1)检疫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对待宰生猪进行体温、粪便和呼吸道症状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

(3)对生猪进行血清学检测,排除传染病病原体携带者。

2. 屠宰过程中的检疫。

(1)屠宰场应当配备专业的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全程监控。

(2)屠宰过程中如发现生猪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停止屠宰并进行检疫处理。

(3)屠宰场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卫生条件符合要求。

3. 屠宰后的检疫。

(1)对宰后的猪肉进行检疫,排除传染病病原体。

(2)对猪肉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五、监督管理。

(1)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2)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严格执行。

六、总结。

生猪屠宰检疫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确保生猪及其制品的安全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的食品。

生猪屠宰检验检疫规程(可编辑Word版)

生猪屠宰检验检疫规程(可编辑Word版)

生猪屠宰检验检疫规程(最新可编辑Word版)一、总体检疫计划(一)适用范围规定了生猪进入屠宰场(厂、点)监督查验、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同步检疫、检疫结果处理以及检疫记录等操作程序。

(二)检疫对象口蹄疫、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猪Ⅱ型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丝虫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

(三)检疫合格标准1.入场(厂、点)时,具备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畜禽标识符合国家规定。

2.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按照农业农村部规定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或者快速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4.履行本规程规定的检疫程序,检疫结果符合规定。

(四)入场(厂、点)监督查验1.查证验物。

查验入场(厂、点)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佩戴的畜禽标识。

2.询问。

了解生猪运输途中有关情况。

3.临床检查。

检查生猪群体的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及排泄物状态等情况。

4.结果处理(1)合格。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证物相符、畜禽标识符合要求、临床检查健康,方可入场,并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场(厂、点)方须按产地分类将生猪送入待宰圈,不同货主、不同批次的生猪不得混群。

(2)不合格。

不符合条件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5.消毒。

监督货主在卸载后对运输工具及相关物品等进行消毒。

(五)检疫申报1.申报受理。

场(厂、点)方应在屠宰前 6小时申报检疫,填写检疫申报单。

官方兽医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相关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

受理的,应当及时实施宰前检查;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2.受理方式。

现场申报。

(六)宰前检查1.屠宰前2小时内,官方兽医应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中“临床检查”部分实施检查。

2.结果处理(1)合格的,准予屠宰。

(2)不合格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1)发现有口蹄疫、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等疫病症状的,限制移动,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动物疫情报告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和《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处理。

生猪屠宰检验检疫

生猪屠宰检验检疫
5.3 对检出的病害猪应当按照其危害级别,按 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销毁、化制、高温等无 害化处理。
5.4 对病害猪的运送,应当采用密闭、不渗水的容 器运送,每次盛装病害猪后,应当进行消毒处理
5.5 对每次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应到现场进行监督, 并留影像资料或打开监控设备进行监控
5.6 每次无害化处理后,应当立即填写无害化处理 的相关登记表,保存相关影像资料
生猪屠宰检验检疫标准化操作规 范及病理变化要点
张天路 二0一五年六月一日
为加强我省生猪屠宰企业的监管,保证 畜食品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 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的相关要求,根据国 家相关标准,特制定生猪屠宰厂标准化屠宰 检疫检疫要点,供各地生猪屠宰厂动监所
日 月 如 梭 , 光阴似 箭,人 生如梦 ,岁月 无情, 蓦然回 首,年 过五十 ,往事 历历, 感 慨 万 千 。 曾经有 位伟人 说过: “人生 易老天 难老” ,这真 是:“ 人生一 世,草 木 一 秋 ” 也 !弹指 一挥间 ,五十 年过去 ,不知 不觉中 ,没想 到一下 子就步 入了老 年 的 行 列 , 真是日 月不饶 人!人 生之短 暂,生 命之宝 贵,更 应好好 珍惜, 只有善
12、 结合内脏检疫结果, 对猪胴体进行综合判定。对 可疑病猪做上标记,推入病 肉岔道,通过复检做出处理。
13、去头蹄
14、复检
15、出章出证
1、入场(厂、点)监督查验 (由厂方负责监督查验,由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监督)
1.1 查证验物:
1.2 询问了解生猪运输途中有关情况
1.3 临床检查 1.4 结果处理
挫 折 。 失 败 一次
1.4. 1 合格
1.4. 2 不合格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屠宰场内屠宰的猪只进行检疫和审查,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以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动物入场检查:在生猪进入屠宰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入场检查。

此时,检疫人员会细致检查猪只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和携带情况等,以排除明显有疾病的动物。

2. 屠宰场环境卫生检查:在猪只进入屠宰场后,需要检查屠宰场的环境卫生状况,确保屠宰环境卫生达标,避免污染猪肉。

3. 麻醉和宰杀:在确保入场检查和环境卫生合格后,使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对猪只进行麻醉,然后进行宰杀。

宰杀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旨在快速、安全地完成。

4. 屠宰后检查:在宰杀完成后,会对猪只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屠宰过程中无肉类污染和内脏病变现象。

检查内容包括内脏、肠道、结核病灶、寄生虫感染等。

5. 标记追溯:检疫人员会在猪只的耳朵上标记进行追溯,以便跟踪和溯源。

6. 肉品质量检查:经过屠宰和检查的猪肉会进行质量检查,包括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

生猪屠宰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控疾病传播:屠宰场应当加强对外界病毒和细菌的防控,避免疾病在屠宰场内传播。

猪肠道内脏器官和尿液是一些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小心处理这些物质,确保不污染猪肉。

2. 麻醉和宰杀操作:麻醉和宰杀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猪只在屠宰过程中不受伤。

3. 检查内脏和肉质:屠宰后,对猪只的内脏和肉质进行检查,以排除疾病和污染现象。

特别是肉质方面,需要检查其颜色、气味和质地等指标,确保出品的猪肉质量符合标准。

4. 标记和追溯:屠宰后,猪只的耳朵上需要标记并做好追溯工作,以便跟踪和溯源,确保猪肉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5.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屠宰场应建立起完善的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管理责任和操作规范,加强屠宰检疫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化的生猪屠宰场,有着严格的检疫流程和要点,以确保屠宰过程中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未宰检疫在生猪被屠宰前,需要进行未宰检疫。

未宰检疫是指对将要屠宰的生猪进行身体状况、疫病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只有通过未宰检疫的生猪才能被送到屠宰场进行屠宰。

未宰检疫可以通过目视检查、体温测定、抽血检验等方式进行。

2. 屠宰前准备在生猪到达屠宰场后,需要对生猪进行登记和分拣,确定生猪的来源和目的地。

同时要对屠宰场设施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屠宰环境卫生。

3. 屠宰过程生猪被送到宰杀间后,需要进行电击麻醉和宰杀。

在宰杀过程中,需要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对生猪进行肢解和处理。

4. 屠宰后检疫在生猪被宰杀之后,需要进行屠宰后检疫。

屠宰后检疫是指对已经宰杀的生猪进行外观检查、内脏检查和器官检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同时需要对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清理和处理。

1. 动物健康状况在未宰检疫和屠宰后检疫中,需要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情况、步态和皮毛等外观特征。

对于出现异常状况的生猪,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疫和处理,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2. 疫病监测在未宰检疫和屠宰后检疫中,需要对生猪进行疫病监测。

主要包括口蹄疫、瘟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丹毒等疫病的检测。

只有经过疫病检疫合格的生猪才能被允许进行屠宰和加工,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3. 屠宰环境卫生在屠宰前准备和屠宰过程中,需要对屠宰场的环境卫生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主要包括宰杀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废弃物的及时清理和处理,以及屠宰场周边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

只有保持屠宰环境的卫生和整洁,才能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4. 应急处理在未宰检疫和屠宰过程中,一旦发现生猪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生猪进入屠宰场进行屠宰前,对其进行检疫和检查,以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屠宰产品的安全卫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生猪进场检疫生猪运抵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进场检疫。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身体状况、行为举止、毛色等进行全面观察和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步态是否正常、有无呼吸困难等。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的耳标进行核对,确保生猪的来源和身份信息正确无误。

经过进场检疫后,符合要求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检疫。

这个环节是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检疫人员需要将生猪单独隔离,并进行定期观察和检测。

一旦发现生猪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警并进行处理。

3.生猪体检在隔离检疫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生猪进行体检。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体温、呼吸、心率、皮肤、粘膜等进行仔细检查。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血液检测、粪便检测等实验室检测。

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疾病并且身体健康。

4.生猪屠宰前检疫在生猪进行屠宰前,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的检疫。

确保生猪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保证屠宰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1.疫病防控生猪屠宰检疫的核心在于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疫病。

遇到有疫病症状的生猪需要及时隔离和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

2.检疫人员素质检疫工作需要严谨和细致,检疫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确保检疫工作的准确和可靠。

3.检疫设备和工具在生猪屠宰检疫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比如体温计、心率仪、血液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保持干净和消毒,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4.疫苗接种和防治生猪在进场前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保证生猪没有携带疾病。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定期的防治工作,确保生猪的健康。

5.合理的检疫流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需要合理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2.1 台帐包括各屠宰、检疫环节的各项登记
表;无害化处理记录表等。 2.2 台帐管理由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2.3 实行每天一报,当天生产情况当天报送。 2.4 台帐保管人应当对报送的各登记表格进 行审核后,进行存档。
2.5 台帐保管人及时上报屠宰检疫信息、无
害化处理信息等各项信息。 2.6 台帐的保管期限一般为2年,无害化处 理信息的台帐保管期限为5年。 2.7 台帐过了保管期限后,经批准,记录相 关重要数据后,实行销毁
12、 结合内脏检疫结果,
对猪胴体进行综合判定。对 可疑病猪做上标记,推入病 肉岔道,通过复检做出处理。 13、去头蹄 14、复检 15、出章出证
1、入场(厂、点)监督查验
(由厂方负责监督查验,由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监督)
1.1 查证验物: 1.2 询问了解生猪运输途中有关情况 1.3 临床检查 1.4 结果处理 1.4. 1 合格 1.4. 2 不合格 1.5 消毒 1.6 检疫申报
3.4 确认为无碍于肉食安全且濒临死亡的生猪,
视情况进行急宰。 3.5 对处理患病生猪的待宰圈、急宰间以及隔 离圈等进行消毒。 3.6 应当停食静养6小时; 3.7 赶猪时,应按顺序赶送,不得采用脚踢、 棒打等粗暴方式驱赶。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宰检疫
4.1 送宰前巡查,
每两小时进行一 次全面的检查
制度 6、屠宰厂日常消毒制 送制度 度。 3、台帐管理的登记表。 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项 7、不合格产品追溯制 度 登记记录 8、肉品品质检验证章 4、生猪屠宰检疫和肉 标志管理制度 品品质检验制度
1、进厂检查登记制度
1.1 质量部负责人为进厂检查登记制度的负



责人 1.2 入厂检疫员应24小时值班,不得漏检 1.3 入厂检疫应对生猪的整体状态 1.4 对入厂检疫验收合格的生猪,赶入待宰 圈 1.5 对入厂检疫中发现患有一般性疾病或伤 残猪的,签发《急宰证》
1.4 患有一般性疾病的生猪
1.5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生猪
1.6 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生猪销毁
2、病害肉、不合格肉的处理
2.1 放血不全
2.2 白肌肉(PSE肉)。一般认为是应激性




反应造成的 2.3 白肌病 2.4 黄脂、黄脂病和黄疸 2.5 骨血素病 2.6 种公母猪、晚阉猪
生猪屠宰检验检疫标准化操作规 范及病理变化要点
张天路 二0一五年六月一日
为加强我省生猪屠宰企业的监管,保证 畜食品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 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的相关要求,根据国 家相关标准,特制定生猪屠宰厂标准化屠宰 检疫检疫要点,供各地生猪屠宰厂动监所 (检疫站)参考使用。
申报受理
2 入栏群体检查
2.1 静态观察
2.2 动态观察 2.3 饮食状态观察
2.4 对活体疑似健美
猪进行尿样抽检
3、待宰检疫
3.1 检查待宰期间的停食静养是否达到3
的要求。 3.2 对待宰生猪进行“动、静、饮水” 观察,检查有无漏检病猪。 3.3 发现有口蹄疫、 猪瘟、高致病性猪 蓝耳病、炭疽等疫 病症状的,限制移动
5、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制度
5.1 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由经培训合格的无
害化处理工作人员负责 5.2 定点屠宰厂应当按照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 在厂区的下风口处设置无害化处理间,配备 符合规定的无害化处理设备。 5.3 对检出的病害猪应当按照其危害级别,按 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销毁、化制、高温等无 害化处理。
1.6 对待宰前已经死亡生猪,进行无害化处
理 1.7 对入厂检疫员不在岗的,一经发现,立 即给予开除处分 1.8 对入场检疫员漏检的,造成病猪染疫入 场,造成后果的追究刑事责任 1.9 对于相关登记记录未及时登记、妥善保 存的,给予警告处分;发现两次的,给予开 除处分。
2、台帐管理及信息报送制度
7、不合格产品追溯制度
对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追溯:对上市
销售的应当及时召回,对不合格产品产生的 原因进行分析,查出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原因 后,提出修改意见,以确保不再发生同样的 错误。
8、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管理制度
8.1 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包括《肉品品质
检验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 无害化处理印章、种公母猪晚阉猪专用印章、 《种公母猪晚阉猪专用检验证》 8.2 肉品品质检验证章应当有专人负责保管, 按照肉品品质检验结果,分别出具相关标志。
图,并上墙公示 4.3 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各个屠宰、检疫环节,制 定关键点规章制度,同时结合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 题,及时修改制度 4.4 应当明确各个屠宰操作及检疫环节的责任人及 职责,将各个屠宰及检疫环节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 来。
4.5 各屠宰、检疫环节工作人员失误,造成
影响畜品质量卫生安全的,应当给予警告处 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4.6 复检员负责填写《宰后检疫登记记录》 和《病害猪产品无害化处理登记记录表》 4.7 对在屠宰、检验检疫过程中,发现疑似 传染性疾病的,应立即报告负责人,进行会 诊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9、内脏检疫
9.1 心脏检疫
9.2 肝脏检疫 9.3 肺脏检疫
9.4 胃、肠、脾检疫
9.5 膀胱和生殖器的检查
10、 胴体检疫
10.1 一般检疫 10.2 主要淋巴结的检疫
颈浅背侧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母体上 又被称为乳房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和腹股 沟深淋巴结、髂下淋巴结、腘淋巴结、颈深 后淋巴结 10.3 腰肌的检疫 10.4 肾脏检疫
3、台帐管理的登记表。至少应当包 括以下几项登记记录
3.1 宰前检疫
3.2 宰后检疫
3.3 病害肉无害化处理
3.4做好《消毒记录》、《监督记录》
4、生猪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制 度
4.1 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应当上墙公示 4.2 按照生猪屠宰、检疫操作工艺,制定工艺流程
6、屠宰厂日常消毒制度
6.1 屠宰厂负责厂内的日常消毒管理
6.2 屠宰车间、急宰间、无害化处理间、运
肉车、病害猪产品运送车实行当日消毒 6.3 生猪验收门口应当设置与门同宽的消毒 池或喷淋装置消毒。冬天可用生石灰代替 6.4 对于屠宰车间、急宰间可采用碱性消毒 药品进行消毒 6.5 制定发生疫情时的消毒处理预案
5.4 对病害猪的运送,应当采用密闭、不渗水的容


器运送,每次盛装病害猪后,应当进行消毒处理 5.5 对每次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应到现场进行监督, 并留影像资料或打开监控设备进行监控 5.6 每次无害化处理后,应当立即填写无害化处理 的相关登记表,保存相关影像资料 5.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上报病害猪无害化处理 信息 5.8 严禁报送虚假信息 5.9 由于工作人员失误,造成损失的,应当追究相 关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品质检验合格证》,并加盖肉品品质检验合 格验讫印章;一猪一证或者一个片猪肉一证。
二、常见病害生猪及不合格肉病害肉 的处理
1、宰前检疫中病害生猪的处理
2、病害肉、不合格肉的处理
3、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方法
1、宰前检疫中病害生猪的处理
1.1 机械性死亡的生猪
1.2 伤残猪 1.3 灌水猪
一、各屠宰及检疫环节的具体操作
如对各屠宰及检疫检疫环节的具体操作规下:
1、入场(厂、点)监

9、内脏检疫 10、 胴体检疫 11、旋毛虫检疫
督查验 2、入栏群体检查 3、待宰检疫 4、送宰检疫 5、确认健康的签发 《准宰证》 6、头部检疫 7、统一编号 8、体表检疫
可以将头、蹄修割下来。修割下来的头蹄, 应当有专用的盛装容器,不得落地和随意扔 在地上。劈半。胴体修整。按顺序修整腹部, 修割乳头、放血刀口、割除槽头、护心油、 暗伤、脓疮、伤斑和遗漏的病变淋巴结。
14、复检
结合头部、体表、胴体、内脏进行全面复检。
15、出章出证
经检疫合格的商品猪产品,出具《畜禽肉品
必须采用统一编号的方法进行对照检疫。 7.2 在每头屠体的耳部、腿部外侧,用变色 笔进行编号,字迹应清晰。 7.3 不得漏遍、重遍。 7.4 在开膛后,也应当对内脏进行统一编号。
8、体表检疫
8.1皮肤检疫
8.2 检查颈部耳后有无注射针孔或局部肿胀、
化脓,发现后,应做局部修割 8.3 检查屠体脱毛是否干净
8.3 《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种公母猪
晚阉猪专用检验证》应当留有存根,存根数 应当与《宰后检疫登记记录表》相符。 8.4 严禁将肉品品质检验标志放任给屠宰业 户自行出具。 8.5 严禁买卖、租借、转让肉品品质检验标 志。 8.6 对于违反本制度有关规定的,将给予相 关责任人进行处分
2.7 脓毒症 2.8 急性慢性中毒
2.9 全身性肿瘤
2.10 过度脊瘦及肌肉变质、高度水肿。应当
销毁 2.11 部分组织器官修割
3、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方法
3.1 运送
3.2 销毁 3.3 化制
3.4 高温
3.5 复制
三、相关制度
1、进厂检查登记制度
2、台帐管理及信息报 5、病害肉无害化处理

11、旋毛虫检疫
打开腹腔并取出内脏后,采取两侧膈肌脚各
15g,编上与胴体相同的编码送检。通常采用 撕出肌膜肉眼观察后,剪取24 粒小片进行压 片镜检。
12、 结合内脏检疫结果,对猪胴体进行
综合判定
对可疑病猪做上标记,推入病肉岔道,通过
复检做出处理。
13、去头蹄
经过前面的肉品品质检验检疫,均无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