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以信息性阅读为关键能力的“实用类文本”备考策略
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语文高考试卷重要板块,涉及的阅读内容和形式多样,经历了从选考到必考、从连续性文本到非连续性文本等重大变化。
近年来全国卷虽呈现较为稳定的趋势,但在新课标、新高考的背景下,考试将突出以信息性阅读关键能力作为重要内容。
考生准确把握考题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试题考查角度并针对性复习,有助于提高做题的效率。
一、从“类文本”到“关键能力”的新变化1.高考全国卷2017~2020年“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特点纵观2017~2020年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可以发现全国卷已经连续多年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形式对实用类文本进行了考查,这种形式依旧是复习的重点。
但要注意材料组合结构已从过去碎片化走向聚焦融合,主题的时效性更强,涉及的领域变得更广,文本类型更为多样,如2020年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文章材料选自《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文本分析的是我国的“新基建”和抗击疫情的关联性。
再如全国Ⅱ卷材料主题则体现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2.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卷)所呈现的新特点(见表2)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中可以发现,新高考试题淡化文体,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合二为一,统称为“信息性阅读”,阅读材料减少,强调关注信息化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分析、论证、推断、评价,主观题表达增加。
3.新高考试题带来的新变化(1)内容变化:2017年新课程标准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中,对“实用性文本”以例举的方式作出了说明:“具体学习内容,可选择社会交往类的,……也可选择新闻传媒类的,……还可选择知识性读物类的……”,据此文本内容可划分为社会交往、新闻传媒、知识读物等,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关键能力”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高考、中考的脚步也越走越近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小编会为广大迎考生推送一些有关备考的文章,以帮助大家更加轻松应对考试!下面为正文:通过近年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及备考实践,笔者总结出这类文本的备考策略:抓住一根红线、坚持两项原则、掌握三种方法、遵循四个步骤。
一、抓住一根红线:信息筛选。
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共设4题,无论是关乎文本总体感知、理解能力考查的第1题,还是基于文本分析、概括能力考查的第2、3题,以及侧重文本探究能力考查的第4题,试题题干上总会有“结合材料”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说,都有一根红线贯穿,这根红线就是“筛选文中信息”。
从全国卷考查情况看,“筛选文中信息”主要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第1题属于浅层、快速、综合性的信息筛选,5选2多项选择题,赋分规则借鉴了国际上的PISA法(“分层级给分”),即完全正确、不完全正确和完全不正确三种,不完全正确又包括大部分正确和小部分正确。
完全正确、大部分正确、小部分正确、完全不正确依次给分为3、2、1、0,题目设计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同时也引导考生注意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考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是对文本理解层级的全面考查。
第2、3题属于归纳、概括性的信息筛选,需要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筛选能力要求上了一个台阶,第4题属于鉴赏评价性的信息筛选,要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但要求深入筛选,还要有知识的迁移能力。
总之,四题25分的文本阅读,“筛选”这根红线一以贯之。
二、坚持两项原则: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
对于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无论是设置问题还是拟订答案,命题人总是会依据文本呈现的内容以及呈现的方式“量体裁衣”,所以考生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忠于原文,要善于运用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回答;同时文中相关信息的呈现又不可能是显豁的,更多则是隐性的暗示,所以考生又不能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转向及备考策略——以近两年高考全国卷为例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转向及备考策略——以近两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近年来,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向更加综合和实用的方向转变,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以近两年高考全国卷为例,探讨这种命题转向的原因及备考策略。
一、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转向的原因1. 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中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文学类和科普类文本虽然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理解能力,但对于他们未来进入现代社会所需的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相对较少。
现代社会对于高中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够理解和运用语言,还要求他们能够理解并应用各种实用文本,如说明书、合同、广告等。
因此,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转向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于高中毕业生的需求。
2. 培养综合素质高中毕业生需要拥有一定的综合素质,例如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实用文本的过程中培养这些素质。
同时,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二、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1. 提升阅读能力高考实用类文本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提升阅读能力,考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实用类的文本,扩大词汇量,提高对各种文本的理解能力。
此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用文本中的信息。
2. 积累实用文本知识高考实用类文本的题目常常涉及到实用文本的内容和特点。
考生可以通过积累和学习实用文本的知识,了解实用文本的类型和结构,例如说明书、合同、广告等。
熟悉实用文本的特点和常见表达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
3. 培养应用能力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要求考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为了培养应用能力,考生不仅需要掌握语文知识,还需要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例如购物、旅游、办公等。
通过实践和模拟练习,考生可以提高应用能力,更好地应对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
高考语文备考必备阅读策略分享
高考语文备考必备阅读策略分享备战高考,语文备考是每个学生都需要重视的重要环节。
语文的阅读部分是考试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因此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分享一些备考高考语文阅读的必备策略,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能够有所帮助。
一、审题技巧阅读理解作为高考语文阅读的重要考点,审题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应首先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明确自己需要从文本中获取什么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问题关键词快速定位答案的位置,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二、略读与精读结合针对阅读理解的长篇文章,略读与精读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实用的阅读策略。
略读是指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脉络。
而精读则是在略读的基础上,重点阅读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或句子,深入理解文章的细节和含义。
通过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准确找到答案。
三、积累背景知识阅读理解中,有时候会涉及到一些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
可以通过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关注时事新闻,积累更多的知识储备,以应对高考阅读中的各种题型。
四、解题技巧在高考语文阅读中,除了对文章进行理解外,解题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掌握各种解题技巧,如推理判断、细节理解、观点态度等。
通过多做题,了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难点,提高解题能力。
五、刷真题备考阶段,刷真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
通过做真题,可以熟悉高考阅读理解的题型和难度,了解出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
同时,还可以通过真题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
六、多练习阅读速度高考语文阅读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多练习阅读速度。
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增加阅读的速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做一些速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备考高考语文阅读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策略。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策略和教学有效性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策略和教学有效性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策略和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复习策略和教学有效性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广大高三学子和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一、复习策略1.系统性复习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包括古代文章阅读、现代文学阅读和古诗词鉴赏三个部分。
学生在复习时要有所分清,并且要有系统性地进行复习。
可以以时间线索、文学流派或者文本主题为线索,逐步深入,由浅入深地掌握不同文本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要注意对文学常识、历史背景、作者风格等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分类整理。
2.多练笔记、摘抄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多练笔记、摘抄,把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将各个文本的重点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形成文本核心摘录,有助于在考试时回忆和应用。
3.阅读辅助工具在复习时,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提高效率。
可以使用文学辅导书、文学分析软件、音频讲解等来加深对文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参加一些文学兴趣小组、讨论会,与他人交流讨论,增加文学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4.模拟考试复习的收官阶段要多进行模拟考试。
可以找一些真题试卷进行模拟练习,了解考试形式和题型,并逐步提升解题速度和答题技巧。
二、教学有效性1.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丰富文学课堂的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2.情境教学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营造出文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情景和氛围。
可以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
3.开展讨论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
可以安排一些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们就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背景、人物形象等展开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情。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策略与答题技巧
2020摘要:本文通过对近些年全国语文高考试卷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型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总结出针对该题型的相关复习方法与答题的技巧,以期能够运用到教师培训学生相关能力的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对提高江苏考生的实用类文本的解题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实用类文本策略技巧高考纵观2008-2018年这十多年的时间内,江苏高考小阅读都是论述类文本的天下。
即使是2008年和2009年均出现了实用类文本,也只不过是两种文本任选其一而已,而且实用类文本类型均是人物传记(2008年《晚清学人杨守敬》,2009年《画家黄永厚》),文本类型选择较为单一。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江苏将于2021年再次使用全国卷,这就要求江苏考生熟悉全国语文新课标试卷的内容,而这其中变化最大的就属实用类文本阅读了!因此,江苏考试院在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就明确提出了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要求,并在2019年高考中出现了科技说明文阅读《天津的开合桥》。
想要在实用类文本上拿到高分,笔者认为必须研究2007年至2016年这十年间全国语文新课标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这一题型所涉及的题材以及命题的特点。
这十年间全国语文新课标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几乎每一年都被人物传记、科技说明文和非连续性文本所囊括,命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
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举例说明,基本以科技说明文和非连续性文本为主。
笔者认为,想要更全面地探究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复习策略与答题技巧,须从两个角度出发,即着眼于命题人的角度以及答题人的角度,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语文高考中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思路的相关分析根据2019年所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可以知道,对文章的理解(B )、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 )以及探究(F )能力,是实用类文本阅读针对考生所主要考察的能力,这部分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考生熟悉各种题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策略和教学有效性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策略和教学有效性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要一环,也是决定考生高考成绩的关键之一。
为了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效果,以下提供了一些复习策略,并探讨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复习策略:1. 多读多练: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和解析能力,在复习阶段,考生应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高考范围内的作品。
通过多读多练,可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 系统学习: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按照高考大纲的要求,系统学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知识点和技巧。
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题材和主题,熟悉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多角度分析:对于给定的文学作品,考生应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可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这样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4. 整体把握:考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保持整体把握的能力。
即了解作品的整体结构、主要情节和主题思想等,而不仅仅停留在局部细节。
5. 频繁练习:考生应多做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练习题,掌握解题技巧和策略。
可以选择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二、教学有效性: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1.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和思考。
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析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可以使用讲授、讨论、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定期反馈:教师应定期进行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
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小测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总结归纳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总结归纳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总结归纳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目占据较大比例。
这类题目以生活、科技、文化、社会等实用性强的文本材料为依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阅读策略、解题技巧两方面总结归纳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考。
一、阅读策略1.快速浏览全文针对实用类文本的特点,考生在阅读时要把握全文架构,快速浏览全文,获取文章结构、内容框架、主旨意义等信息。
在实际操作中,考生可以先阅读文章的题目或导语,然后浏览段落开头和结尾,最后全文迅速扫视。
2.单独分析每个段落在快速浏览全文后,考生需单独分析每个段落,较为深入地理解段落的中心思想、论述方式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实用类文本,考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比如,针对传记类文本,应该分析人物的成就经历、人物性格、对社会的贡献等,反映人物的快乐痛苦、挫折与希望;针对科技类文本,应该精读具体实验方法、结果、结论等细节,理解科学原理,为自己的答案提供坚实依据。
3.重点敏感词汇标注在较为深入地理解每个段落后,考生要注意标注文章中的重点敏感词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考生在解答问题时快速定位有关信息,并且方便考生回顾整个文章。
二、解题技巧1.审清题干实用类文本的题干常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现出来,考生应该仔细理解题干,找到答案所需寻找的范围和方向。
我们在回答问题前,可以进行逆向思维,首先了解、确定题目所要求的答案,针对答案的特点和要求,再去搜索文章中的内容和细节,这样能够更好地对问题较为准确地定位答案。
2.关注语境和修辞语境是指运用语言时的情景和环境,也是思维和行为的背景。
在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目时,考生要注意理解文章中的语境,把握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呈现形式。
同时,修辞也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过程中的重要考点。
比如,有些问题会针对某一段文字的具体修辞手法进行提问,这时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修辞学课程理论和实践运用经验,才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阐述思路。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复习备考策略
1.探究题之能力要求:见前述考纲相关内容。 2.探究题之特点 (1)开放性──一般不设定标准答案,鼓励独立 思考,积极探索,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2)综合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 力来分析疑难问题。 (3)辐射性──问题可适当拓展至阅读的文本以 外的内容。 3.探究题之分类主要有:封闭型、半开放、开放 型三类。
2014年乌市一模: (3)朱光潜先生的课,受人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6分)
①学问深厚:是一个纯粹的学者,授课外籍教授 也难以企及;②讲课有吸引力:语言精练清楚, 举例妥帖易懂,深入浅出;③学术品格受人景仰: 学术上勤奋执著、诚实本分。(6分)
有学生回答:一、①人品好;②学品好;③授课 好 二、①治学真;②做人实;③授课好 三、①治学严谨;②做人本分;③授课清晰
一、考查之要旨 (二)从考试大纲看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 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 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 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综合课标和考纲,关键句:准确把握和筛选主要 内容和关键信息(理解B,分析综合C ) 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 和判断(分析综合,评价探究,C、D、F)
5.探究题之答题思路
第一:有明确观点;第二:分点或分层列 出事实依据;第三:结合文本做合理分析;
第四:结合现实生活,结合自我谈谈自己 的看法。第五:表述规范,书写工整,语 言流畅。 关键: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6.探究题之答题方法 (1)观点+结合文本分析 (2)一方面的观点(或有利)+原因分析+另 一方面的观点(或有弊)+原因分析。 (3)观点+结合文本分析+结合现实分析 (4)观点+现实事例/生活实际 7.探究题之答题层次 (详见印发资料)
秘籍02 实用类文本阅读抢分秘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抢分秘籍(全国通用)原卷版
秘籍02 实用类文本阅读抢分秘籍(适用于全国甲、乙卷考区)选材特点①紧扣“实用”,选择现实社会中的现象或热点话题,有较强的时代感。
②多则材料,大都选自主流媒体。
③文字与图表相结合。
题型特点两道选择题一道简答题,分值12分,考查方向集中在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对文本内容的归纳概括、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分析预测①在读文与读图的基础上考查信息筛选、分析与归纳综合能力;②在分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考查概括中心、分析与评价能力;③在结合文本信息的前提下考查归纳概括与推断探究能力。
选择题的命制方式与论述类文本相似,其设误角度也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实用类文本有梳理文本内容框架图、理解分析图表等题型。
要想快速解决此类题目,需要根据题目设置特点,灵活运用比对的方法。
1.理解或概括分析文本内容同论述类文本(略)2.理解分析图表图表材料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常见的图表主要有如下四种:1.柱状图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长方形条柱表示数据分布的情况,用来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数值的变化。
对柱状图的观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①柱状图代表的数据;②柱状图与坐标联系后体现的意义。
2.曲线图曲线图是用一组曲线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变化关系,比较直观地显示量的变化趋势。
其特点是以纵、横坐标为主轴,有关数据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
曲线图中的关键数字,往往是曲线变化的端点、高点、低点。
抓住这些关键数字,可看出原因及变化。
3.扇面图图形显示的是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的大小与各项总和的比例,一般为整个圆形的百分比。
解答此类题目,往往要求据图写出结论或分析原因,尤其对原因的分析,要结合题目和相关数据进行。
4.统计表由一行或多行单元格组成,用于显示数字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
表格一般由表头、纵栏、横栏组成。
表头一般指表格的第一行,指明表格每一列的内容和意义。
思维秘籍——“三步法”筛选图表信息第一步:标准敏感点仔细阅读选项,体会选项的表述,圈画出“值得怀疑”的词语,这些词句一般是表明增长、下降趋势的词语,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
解题意识
4、关键词意识 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考生要有一双善于 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 要点。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考生要学会从文 中寻找,并利用其提示作用提炼出答案。
5、术语意识
二、传记类文本阅读
1、传记的文体特点 2、传记的阅读要求
传记类文本阅读
2、 传记的阅读要求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 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 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 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训练时, 建议按照以上五点要求分点训练。
访谈类文本阅读
(2)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 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①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 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②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③对比: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 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 行对比提问。
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2)主体 ① 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 件发生的先后过程来写。 ②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 述和说明。 ③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对象加以对比写。从自始至 终的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会 产生不同的结果。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策略教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策略教案的实用类文本,内容涉及科技、政治、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把握题意。
实用类文本的题目往往与文中的信息紧密相关,需要学生仔细分析题目,确定答题方向。
2、注重细节,抓住关键。
实用类文本中的信息往往非常丰富,学生需要注重细节,抓住关键信息,避免遗漏或误解。
3、结合图文,综合分析。
实用类文本中常常伴随着图表、图片等多媒体信息,学生需要善于结合图文,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4、注意语言特色,把握作者意图。
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色与作者意图密切相关,学生需要注意语言特色,理解作者意图,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分析。
5、反复推敲,磨练思维。
实用类文本阅读需要学生反复推敲,磨练思维,培养细致入微、全面综合的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实用类文本的特点、命题意图、答题技巧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要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年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点和常见题型,引导学生理解命题意图,提高答题得分率。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评估】1、课堂练:通过课堂练,检测学生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2、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让学生在考试环境下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提高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3、作业评估:通过作业评估,检测学生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研究效果。
近5年新课标全国卷实用类文本考查主要包括科普文章、论文和新闻类等,重点考查考生的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概况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包括读图,议论、说明、图表和记叙。
人物传记类主要考查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概况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分析传主的事迹和人格魅力,探究文本蕴含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对问题的理解。
此外,还有文物保护、大桥建设、志愿服务、量子技术、知识产权、互联网+图书出版、频道运营和垃圾分类等考查内容。
高考实用类阅读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实用类阅读答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实用类阅读答题技巧(篇1)结构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由结构表现的;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思路是结构的内在联系。
所以,要想把握*思路,就必须分析文本结构。
而实用类文本,除新闻多用“倒金字塔”结构外,一般是按照时空顺序或事情发展或性格逻辑来安排的。
从答题思路来说,不外乎三点:首先是总览全篇。
带着题目,通读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力图基本把握*结构,大体了解文本思路。
其次是归纳段意。
回味总览情况,准确划分段落;然后归纳每段段意,排列核心词语,形成文本框架,呈现*思路。
末次是明确关系。
找出关键句和关键词,把握前后之间的关系。
而关键句主要是指起始句、过渡句、照应句和收束句等,关键词主要是指表转折的“相反”、表总结的“总之”、表递进的“而且”和表强调的“尤其”等。
例如,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第21题第2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浏览全文,略加回顾,获得初步感知:全文共用了四个段落,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可再生能源。
深入一步,划分段落,归纳每段段意:第一段说明可再生能源无用武之地的现状,第二段从两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无用武之地的原因;第三段引用事例说明新能源亟需世人理解和社会支持,第四段从立法高度提出用一部专门法律来解决问题的措施。
显然,从“原来”“原因”“推广”和“保护”可知,全文是从现状谈到原因,从推广谈到措施;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整个科技*是按照递进思路,采用了层进结构。
高考实用类阅读答题技巧(篇2)一般说来,含义题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含意题是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如此说来,无论是含义题,还是含意题,考查的都是理解,或者说,其实质都是理解。
既然是考查理解,那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领会意思并简单解释。
就答题思路而言,主要有三点:其一是确定对象。
仔细阅读题目,确定是理解概念含义,还是理解句子含意。
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解题的方向,找到答题的钥匙。
其二是寻找区域。
无论是理解概念含义,还是理解句子含意,都要寻出概念或句子的位置,找出与它们相关的区域。
“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的策略与操作
“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的策略与操作现代文阅读选考是应新课标精神出现的新事物,但也带给我们不少的困惑和思考,尤其是其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及探究题型的设置,可供参考的资料和题型还不是很多,就更需要我们加以研究。
下面简单谈谈我们备课组的一点备考体会和做法,以求得广大同行的不吝赐教。
一、备考总原则:全面备考、重点突破;明确策略,“有效”“实在”怎么有效安排选考内容的复习,可能各间学校做法不一。
我们还是以“稳妥、全面”为基础,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指导。
(一)坚持全面备考的原则为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对两类文本均作了基本的阅读指导,我们相信这种“全面”不仅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对他们整体提高阅读能力,甚至做好其他题目,有一定帮助。
同时,为让学生及早确定自己的选考方向,让备考复习更有效率,我们有意识从高二下学期起就开始作好选考阅读的复习安排,如:在高二后段时间及假期补课期间,结合选修模块《现代散文》《短篇小说》,指导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高三10月份,指导了实用类文本阅读。
这样就让学生在切实了解两类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作好取舍。
(二)根据学情指导学生选择考试的文本类别学生的选择还需要老师的一定指导。
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如:思维特点、阅读表达能力、学习层次等)给学生提出合理建议。
去年的高考数据,对我们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启发:文学类占31%,平均分为7.08,难度0.47,满分率为0.02,零分率1.09实用类占69%,平均分为7.57,难度0.5 ,满分率为0.02 ,零分率0.46目前来看,我任教班是理科班:三分之二以上都表示选实用文。
也促使我对实用文阅读备考作出更多的思考,并将之作为选考备考的突破口。
(三)立足“考情”“学情”,“有效”“实在”制定备考策略高三备考,说到底就是要思考四个问题,即“考什么、怎么考”“教什么、怎么教”,明确考点考题,能帮我们确定备考方向;把握好教学内容与方法,能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答题模式和技巧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答题模式和技巧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指传记、新闻、报告科普。
以下是整理的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答题模式和技巧,希望对大家复习有帮助!一、命题角度1.关键牲语句理解题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段的“意”。
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
2.句段作用(好处)类题目该类题目一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句段的表层含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深层蕴涵是什么,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提问方式:文中第几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析结构(思路)类题目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
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4、鉴赏形象类题目分析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社会环境等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等具体描写,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同时注意其思想性格的多重性人物形象常用的评价方法:首先总体评价,而后从不同侧面分别说明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规范回答: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5.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②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
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
方法:①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②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
③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
(2)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
因此,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词语,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3)把握传主形象:首先,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
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其次,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和“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总之,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把传主彰显出来加以理解。
(4)分析表现手法:A、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详写:读者陌生、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略写:读者熟悉、不符合主题B.人物描写方法: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的感染力。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总结归纳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总结归纳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也是考试中最考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环节之一。
在这个内容中,需要考生使用一定的策略和技巧来解答题目,以便更好地完成考试,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一、把握文章难点,重点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试中,考生需要特别注重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这对于答题有很大的帮助。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寻找与答题有关的关键词,这些词汇可能是答题中的干扰项,或是问题的核心部分。
例如,产品名称、概念定义、价格、运作方式等,这些词语应该是注意力放在的重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和考点。
二、根据问题寻找定位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回答试卷中的问题,定位技能必不可少。
定位的主要体现在寻找问题中的关键词,并在阅读文本时进行对应的标记和划线。
例如,如果问题涉及特定的城市、公司、人物等,可以在阅读文本时重点标记和查询相关的段落,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三、注意文本逻辑关系考生需要注意文本中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联,才能更好地完成答题。
逻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时间顺序、转折等,需要考生通过阅读和研究文章内容来掌握。
在定位时,考生可以尝试利用文本中的重复和强调来找到关键部分,以及快速确认答案。
四、熟悉题型类型在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答题过程中,需要熟悉常见的题型类型,这有助于考生快速理解题意,快速做出答案。
常见的题型包括信息提取、推理判断、综合分析等,考生需要了解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五、避免“局部思维”文本中的题目往往相互关联,考生需要在整体上认识到这点,避免被“局部思维”所限制。
在处理考题时,应该多角度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并比较答案的合理性,以确保最终答案真正符合文章要求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全貌。
六、注重时长管理在考试中注重时长管理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中。
在做题的时候要控制好时间,避免过度沉浸于一个问题中而耽误了其他问题的答题时间。
浅谈高考实用类文本的答题策略
撷英篇浅谈高考实用类文本的答题策略韩斌(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摘要:高考“现代文阅读”部分“实用类文本”的引入,是高考改革的大方向。
其目的之一是要让文学素养不佳的考生能有所选择,从而体现出考试的公平性,但最初的实用类文本过于浅显,命题方式也渐趋僵化,导致实用类文本难度较文学类文本低了不少,这就与最初追求的“公平性”背道而驰。
为此,近年全国卷高考的实用类文本难度不断加大,基于此情况,试图通过探讨实用类文本难度加大的原因,从而得出一点对考生有益的答题策略。
关键词:实用类文本;高考;答题策略一、文本本身的变化要求考生更快、更准地阅读并理解文章综观近年全国高考的实用类文本,文章本身的几点变化值得关注:1.文本字数增加2010年《杂交水稻之父》1353字,2013年《飞虎将军陈纳德》1757字,2015年《将军赋采薇》1777字。
阅读量明显加大,平均多了400余字的阅读内容,考生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阅读文本,导致难度加大,这也对基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非连续性文本,即“相关链接”的引入,让信息的筛选变得困难如2014年全国卷Ⅰ《科学巨人玻尔》第四小题问道:“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给出四条,其中第二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就出自“相关链接”第2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这样的文本构成,再加上高考特殊的环境和考生特殊的心理状态,使得考生极易忽略这一要点。
所以,必须强调“相关链接”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容忽视。
3.文本内容精细化传记内容越来越侧重于传主在事业乃至性情品质、心理方面的细部。
如2010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2011年《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都是主要从传主的事业成就和性情人品两方面突出传主形象,是比较传统的人物传记。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文本表现手法的步骤
主标题: 分析文本表现手法的步骤副标题: 正确的解题步骤, 准确的术语是答题制胜的法宝。
关键词:文本, 表现手法, 解题步骤难度:3重要程度: 4内容:规范答题一、分析表现手法题1.审题实用类文本考查表现手法, 一般放在实用类文本的独特手法上。
因此, 它在命题上有明确的指向。
审题要审准这种指向。
如题干明确要求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另外, 注意题干的提示或暗示角度。
如“文章引用了文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这是提示从“引用”手法作答;又如“文章列举了数字, 有什么作用”, 这是提示从“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作答。
2.答题(1)一般与具体结合。
这主要是针对文体基本特征的分析而言的。
不管是传记还是通讯, 它们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征。
当我们要分析的是传记时, 就应该抓住传记的特征来分析。
另外, 具体到某一实用类文本, 它自身会有区别于其他同类文体的个性特征, 这个特征是“这一个”文本所具有的, 结合“具体”分析, 才是准确的。
(2)侧重一点突破。
这主要是针对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而言的。
表现手法是作者用来实现其写作意图, 表现其中心思想, 再现或表现生活的一切手段。
任何一个文本都难以单纯地依靠一种表现手法完成写作。
它有主要的表现手法, 也有次要的表现手法。
而对主要的表现手法, 我们抓住重点进行深入细致分析, 是能分析出来的。
这样, 我们分析的注意力就要集中, 笔墨也不能过于分散。
这种题目最忌蜻蜓点水式的分析, 如有其他主要的表现手法, 我们可以简略写出, 这样既可以保证答题的全面, 又可以使答案变得丰实。
(3)注意效果解读。
分析文体特征或表现手法, 不能仅仅停留在辨别认知的层面上, 还必须分析它们的“效果”。
分析“效果”:一是从作者的表达考虑, 看他这样做对他的表达会带来怎样的方便;一是从阅读者考虑, 看他这样做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效果。
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如传记的文学性特征与传记作者采用的传写方法是分不开的。
27039198_梳理信息——做对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俞燕42智慧少年•教育教学息——做对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Ⅰ卷上的实用类文本是说明“毛细作用”现象的一篇科普类文章,1400字左右,信息量大,阅读用时长。
且仅仅阅读一遍,做题的时候必然因遗忘大量信息而须重新阅读,又得耗费更多时间。
用梳理信息法解读高考实用类文本则省时高效。
“阅读实用类文本,能准确、迅速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实用类文本中的科普类文章需要梳理的信息主要有三个方面:主要对象及其特点,重要信息点间的逻辑关系,次要对象(比较对象)及其特点。
一、主要对象及其特点信息点1——一杯水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
信息点2——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
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信息点3——水具有“黏性”,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信息点4——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
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
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
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信息点5——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王磊
摘要: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中应紧紧抓住一根红线——筛选信息,坚持两项原则——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掌握三种方法——深耕细作法、高屋建瓴法和条分缕析法,遵循四个步骤——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善筛选、重视归纳整合,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
关键词: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
通过近年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及备考实践,笔者总结出这类文本的备考策略:抓住一根红线、坚持两项原则、掌握三种方法、遵循四个步骤。
一、抓住一根红线:信息筛选。
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共设4题,无论是关乎文本总体感知、理解能力考查的第1题,还是基于文本分析、概括能力考查的第2、3题,以及侧重文本探究能力考查的第4题,试题题干上总会有“结合材料”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说,都有一根红线贯穿,这根红线就是“筛选文中信息”。
从全国卷考查情况看,“筛选文中信息”主要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第1题属于浅层、快速、综合性的信息筛选,5选2多项选择题,赋分规则借鉴了国际上的PISA法(“分层级给分”),即完全正确、不完全正确和完全不正确三种,不完全正确又包括大部分正确和小部分正确。
完全正确、大部分正确、小部分正确、完全不正确依次给分为3、2、1、0,题目设计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同时也引导考生注意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考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是对文本理解层级的全面考查。
第2、3题属于归纳、概括性的信息筛选,需要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筛选能力要求上了一个台阶,第4题属于鉴赏评价性的信息筛选,要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但要求深入筛选,还要有知识的迁移能力。
总之,四题25分的文本阅读,“筛选”这根红线一以贯之。
二、坚持两项原则: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
对于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无论是设置问题还是拟订答案,命题人总是会依据文本呈现的内容以及呈现的方式“量体裁衣”,所以考生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忠于原文,要善于运用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回答;同时文中相关信息的呈现又不可能是显豁的,更多则是隐性的暗示,所以考生又不能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
事实上,在答题过程中,很多考生只是机械地摘录原文句子。
摘录的句子中固然含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往往不是从命题者提出问题的角度来回答的,如此,你的答案自然就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
一般说来,答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以这些重要的信息为抓手,结合题干要求进行有效的筛选、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就与标准答案接近了。
如果将文中的重要词句弃之不用,脱离文本,另起炉灶,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那无异于缘木求鱼。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防止过度答题。
一些考生因怕漏掉答题要点而坚持“多答总比少答好”的想法,天真的以为“漫天撒网”便可“重点捕鱼”,过度答题,写出的答案让阅卷老师“二次筛选”,这是不明智的做法。
它足以让老师怀疑你的筛选、归纳能力,你的答案即便有“真东西”,但它却淹没在“汪洋大海”中,这让阅卷老师情何以堪?正确的做法是抓住题干要求,根据赋分答题,分条答题,踩点答题。
关于踩点答题,下文有展开,这里不赘述。
三、掌握三种方法:深耕细作法,高屋建瓴法,条分缕析法。
1、深耕细作法。
很多考生感叹实用类文本阅读篇幅较长,读不透。
“读不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章本身的表达比较晦涩难懂,二是具体的语句虽然明白,但读完整篇却如坠五里雾中。
其实这两点都关乎考生的阅读策略。
但凡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必须坚持精读与细读,切不可游走在语言表面,听作者娓娓道来,这样你就被文章的细枝末节绑架了,从而碎片化了文本内容。
例如2015年课标卷Ⅰ《朱东润自传》,传主不仅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而且还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同时呈现了他自己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对于这些,考生如果不去“深耕细作”,就难悟个中三昧。
2、高屋建瓴法。
南宋学者陈善告诫我们,“读书须知出入法”,“入书”的关键在于“见得亲切”,“出书”的关键在于“用得透脱”。
读书之法如此,备考策略也当如此。
对于高考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我们要做高屋建瓴的观察。
首先,为体现高中新课改的选择性,全国卷在阅读题的设计上分必考题与选考题。
作为选考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二者可选其一。
但从考生实际选择看,选实用类文本的考生远远超过选文学类文本的考生。
为了平衡二者不相匹配的问题,国家考试中心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以“相关链接”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二是增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难度系数,这一点考生心里要有数。
其次,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导向性明显,就是希望考生“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增益和为人处世的教益,甚至在精神气质上也会受到传主的影响”(余闻,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乙卷试题分析[J].语文月刊,2015.9)。
因此,这类文本的选取往往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蓄着当下社会的正能量。
近年来全国卷选材,无论是正直学者朱东润、抗日名领戴安澜,还是科学巨人玻尔、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等等,无不体现这种导向。
再次,文体不同担当的任务也不同,对于实用类文本,当下命题多从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考生应该具备的阅读素养入手,题型相对实用,事实就在那里,客观呈现,没有太多“想象”,立足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综合、评价等能力,像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表现手法等知识点不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之列。
我们对此做高屋建瓴的观察、研判就能让备考更具针对性。
3、条分缕析法。
高考阅卷的基本原则是“给分有理,扣分有据”。
怎样在考试中做到“不该丢的分一分不丢,能得到的分一定得到”,这不啻关乎智商,情商也很重要。
层次分明、要点清楚、关键词突出是答题的最优选项。
但凡高考主观题,其答案常常都包含多个要点,每个要点对于考生就是得分点,对于阅卷老师就是踩分点。
阅卷老师阅读到你的答案相应要点就会给相应的分数。
这就要求考生答题合乎规范、条分缕析,分类分层作答。
每一类、每一点自成一段,用一个序号标出,主要的信息、关键词放在句首,然后再对该句做简要说明。
如此,既让阅卷老师能迅速找到踩分点,也让他感觉考生有良好的答题素养。
四、遵循四个步骤:①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
②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
③善筛选,重视归纳整合。
④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
第一步: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
题干往往引导答题方向,具有多种暗示。
比如区域暗示,思路暗示,要点暗示等。
领会暗示、提取关键词是答题要务。
例如2015年新课标卷Ⅰ第12题(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如何形成”就暗示传主朱东润文学观形成有一个过程,考生要重点答出这个过程,而不能简单的答出传主的传记文学观。
第二步: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
在明确题干的主要信息后,就要带着题干所涉及的内容到原文中寻找信息区间,看相关内容是在哪一段或哪几段,然后进行定位阅读。
例如2012年全国卷《谢稀德的诚与真》(3):“谢稀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考生抓住题干中的“在科学工作中”即可划出答题区间在第2段和最后一段。
第三步:善筛选,重视归纳整合。
划出答题区间后,要在相关阅读区间内对材料信息进行搜索阅读,逐句、逐段提取关键词,对相同信息进行整合,对不同信息进行归类,不得重复,不得遗漏。
例如2015年全国卷《将军赋采薇》(2)题:“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
”这个问题的答题区间就在第2段,该段4句话,除第2句是题干信息外,其他三句都是答题信息源。
第1句是说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交。
第3句说国共合作,共同抗战。
第4句说宗祺仁有卓越的见解,报道真实感人。
筛选归纳出这三点其实就是答案。
第四步: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
答题不踩点、东拉西扯、庞杂无序是考场上考生得分低的主要原因。
答题过程中要先仔细审读题目要求,再结合文本材料弄清楚该题应该包含几个得分点,然后踩点答题。
切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分条作答。
考生要有审题意识,要根据关键词确定踩分点的基本方向。
日常训练要养成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勾勾画画的习惯,以提高对试题中关键词的敏感度。
答案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阅卷教师总是寻找考生的得分点“见点得分”,而考生的得分点又与该题赋分紧密联系,如果一道题6分,对于考生来说得分点就有3个,8分的探究题应该有4个得分点。
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踩点答题,分条陈述。
基于踩点给分的考虑,我们提倡考生在答题范围之内尽量多答,因为多答不扣分、少答不给分,但多答不是庞杂无序的多,不是漫天瞎蒙的多,而是要求把得分点答全,把每个要点答充分。
因为高考阅卷中得分点大于踩分点的情况并不鲜见,例如命题者给定的答案要点是3个(即3个踩分点,答出3点即给满分),但根据文本我们可以归纳出4个甚至更多答题要点,这种情况不是没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总结备考策略,让考生熟悉答题规则是希望考生运用规则提升阅读实效,增强备考的针对性,虽属“取巧”之法,绝无“投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