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整合视野下的湘西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是指在改土归流政策实施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在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下所发生的变化。
改土归流政策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旨在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农耕经济和生活方式,促进现代化进程。
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对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政策要求土家族人民离开山区,聚居在平原地区,土家族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山地生活方式被改变,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也受到了影响。
许多传统的土家族音乐形式,如山歌、乌夜啰等开始逐渐消失。
改土归流政策导致土家族人口流失,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
随着大量土家族人民离开家乡,土家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许多传统的音乐家和音乐家族也失去了传承和发展的土壤。
改土归流政策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土家族人民在离开家乡后,与外界接触更加紧密,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化和音乐形式。
这些新的音乐元素和创作技巧对土家族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土家族音乐开始吸收外来的音乐元素,融合了更多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土家族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到了提升。
改土归流政策也加强了对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对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加,通过各种形式的扶持和保护政策,积极推动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许多土家族的音乐家和团队得到了资金和资源的支持,音乐创作和演出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改土归流政策对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传统的土家族音乐形式逐渐消失,传承面临困境。
政策带来了新的音乐元素和创作技巧,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到提升。
政府的保护和扶持政策也为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也会继续发展和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改土归流”是指土地改革和水利建设的政策,在湖南湘西土家族地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革,同时也对土家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土家族音乐文化经历了许多的变迁,从传统到现代,从原生态到商业化,体现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生生不息。
在“改土归流”前,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土家族音乐文化主要以民间音乐为主,包括土家族山歌、芦笙、板胡和竹筒鼓等传统乐器。
土家族山歌是土家族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歌颂着土家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芦笙是土家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它既可以作为独奏乐器,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
板胡是一种拨弦乐器,是土家族音乐中的独特乐器之一。
竹筒鼓则是土家族音乐中的鼓类乐器,被广泛应用于歌舞表演和庆典活动中。
这些传统的土家族音乐乐器和曲目,是土家族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带来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新变迁。
一方面,土家族音乐文化在这一时期受到了现代音乐的影响,引入了更多的外来元素。
土家族音乐文化也逐渐走向商业化,成为了旅游景区和演艺表演中的一项特色文化产品。
这种变迁使得土家族音乐文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而开始走向了更加多元化和商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土家族音乐文化不仅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变革,同时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上展现出了新的面貌。
传统的土家族山歌不仅延续了其原生态的表演形式,还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如电声乐器和合唱团等,使得其音乐风格更加多元化。
土家族音乐文化也开始融合了更多的外来元素,如摇滚、流行等音乐类型,赋予了土家族音乐文化新的活力和魅力。
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上,土家族音乐文化通过新的发展形式和机制,为土家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在商业化的背后,土家族音乐文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商业化的过程中,土家族音乐文化可能受到商业化利益的影响而失去了原生态和纯粹性,甚至可能受到一些不良的商业行为和竞争的冲击。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改土归流政策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策,旨在促进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
湘西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在改土归流政策之后,其音乐文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改土归流政策以土地为核心,将原本散布在各地的农户并集起来,重新规划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益阳市的马回岭地区,当地政府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将播种土、裸露土与荒山垦成水田、旱田,形成了一片肥沃的农耕土地。
然而,这一政策不仅仅改变了地形地貌,也对土家族音乐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
改土归流前,土家族人们以农耕为生,他们的音乐文化和农业生产环境相对应,主要以农耕歌曲、种田曲、锄禾歌、收割歌等内容为主。
但改土归流后,农业生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面积减少,生产方式和模式也有所改变,导致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与之前的环境脱离,出现断层。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创新,土家族人们开始创作新的音乐作品,以反映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
一些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稻草人》,《表演舞蹈》,《田野上的太阳》等等,这些作品抛弃了过去的农业主题,融合了当代社会的时尚和艺术元素,大大拓展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宽度和深度。
同时,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也催生了各种类型的农业赛事和颁奖典礼,这些活动为土家族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促进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例如,土家族音乐家韦迪斯就是在改土归流以后应邀参加各种农业文化活动,从而迅速崭露头角并受到高度认可。
总体来看,改土归流政策虽然给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带来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土家族人们通过创作和演出,不断向外推广和传承自己的音乐文化,也为整个区域的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改土归流_一场对湘西影响深远的政治变革
[关注・聚练/~…q,5,r’《毒立垒。
&彝气.H≯监兰女,一j专题]神秘独特悠远深邃的湘西文化TIONALITIE¥FORUM…。
…。
…?j:I?■,oj=: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以《翦除夷官,清查出土,以增租赋,以靖地方事》一折上奏清世宗,提出了“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献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的改土归流方法,建议。
以用兵为前锋治其标,以根本改制治其本”的原则,采取计擒、勒令投献、兵剿三种模式实行改土归流。
建议得到了雍正皇帝的首肯,一场旨在“在一时须尽服其心,计百年须常慑其胆,然后可绥靖一方,永远宁贴”的“改土归流”,在西南地区迅速开展。
地处西南与内地交界处的湘西土司,在形势压力下,自然交出了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于中央。
“改土归流”并非是“拯土民于水火,救土民于倒悬”的民族解放,而是中央王朝以直接统治取代间接统治的一次政治制度改革。
在我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尚未成熟的封建专制制度,既无能力也没必要将深山僻野的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其直接统治范围。
“欲揭上腴之征以取不毛之地,疲易使之众而得梗化之氓,诚何益哉。
”就是当时统治者心理的真实写照。
因而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授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长官等武职或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文职,世代相袭,“以土官治土民”,形成了土司制度。
但当封建制度发展到其顶峰时,既无法征税,又不可驻军,只能以世袭土司实行间接统治的土司制度,显然是不能被强化的。
大一统”专制制度所容忍。
明朝建立后不久,封建统治者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就以湖广思南、思州两个宣慰司因争地积怨仇杀为口实,出兵镇压,废两土司,改其地为思南府。
朱棣成为实施改土归流的第一个皇帝。
但明朝改土归流因有明一代北部边境始终不靖,仅在局部进行,土司制度仍实行于西南绝大部分地区。
清朝在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稳固了北方边境,解决西南地区土司割据一方的问题,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关键词〕湘西地区;土家族;音乐文化“改土归流”是湘西地区历史上的分水岭,历史“改土归流”前后整个湘西的社会制度、经济生产方式以及人民的文化信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将“改土归流”这个作为本文研究的节点,可从中探索出土家族音乐文化变迁与湘西地区“改土归流”后社会文化变化之间的某些相关联系。
对于“改土归流”后土家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当今制定相关的文化开发与发展政策的实践层面上都有着相当的研究价值。
一、研究的相关定义及历史背景为了研究的范围清晰与规范,将本研究的主要概念及背景做以下定义。
土司制度的背景:土司制度源于唐宋时期,以羁縻州县制为基础发展而来,其核心思想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地方少数民族首领的地位与特权,授予其相应的官职,以进行间接地管理与统治。
建立之初,由于朝廷在边疆地区的实力有限,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理与约束的效果。
因此,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中央政府实质上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制度属于失控状态,很多土司区域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甚至开始挑战中央权威,“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
同时,其内部纷争不断,土司家族内部发生械斗或是战争,康熙三十八年,东川彝族禄氏家族因争夺土府继承权,互相残杀。
“改土归流”的定义:为了巩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就必须解决地方土司割据这个积弊。
明清两朝的中央政府都在采取一定的措施以解决这个问题。
主要方法有两种:其一,“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
其二,抓住一些偶然性机遇,如土司绝嗣或家族内斗,土官之间互相仇杀,土司叛乱或犯罪等。
中央政府抓住机会,改派流官管理。
至清雍正时期,中央政府实力增强,解决“土司积弊”的历史机遇逐渐成熟。
本着“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的思想,对于阻碍“改土归流”政策的地方势力,中央给予严厉打击,例如:广顺长寨土司向官兵挑衅,竟遭到清军毁灭性的打击,设长寨厅(今贵州省长顺县)。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改土归流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促进土地资源整合和农村产业发展,以推动乡村振兴。
随着改土归流政策的落实,湘西土家族的生活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音乐文化也受到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就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进行探讨。
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量土地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利用,农村民生得到了改善,但也伴随着土地的流失和转移,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对于土家族音乐文化而言,这一政策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许多土地的流失和农村人口的外出务工,使得土家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遭遇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村落文化逐渐淡化,土家族音乐传承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以往村落中的聚会、祭祀等活动是土家族音乐传承的主要场所,但随着村庄的凋零和流失,这些场所和活动也在逐渐减少,土家族音乐传承的基础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音乐的创作和演出方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土家族音乐多以口头传唱和地方表演为主,如今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土家族音乐也逐渐融入了现代的创作和演出形式。
一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土家族青年开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音乐创作和制作,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土家族音乐。
一些传统的土家族音乐也经过改编和现代化处理,适应了更广泛的舞台和受众,土家族音乐的演出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和现代化。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音乐的题材和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村落文化的淡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传统土家族音乐的题材和风格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和原生态。
一方面,土家族音乐的创作题材开始涉及更广泛的社会和生活内容,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和现实生活状态;土家族音乐在现代音乐元素的影响下,融入了更多的外来风格和元素,出现了新的音乐风貌和风格特色。
改土归流政策对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土家族音乐传承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改土归流
浅论“改土归流”的政治意义摘要:为了维护边境的稳定和中央的统治,中国封建王朝对西南民族地区先后采用了羁糜政策、土司制度、流官制度三种统治模式。
羁糜政策是一种松散的统治,土司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央统治者实现了从松散统治到间接统治的转变。
随后,通过“改土归流”在西南民族地区建立的流官制度,封建王朝最终实现了对西南民族地区直接全面的统治。
关键词:羁糜政策、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中华文明的形成是中原地区和周边民族地区相互融合的过程,随着中原政权的扩张,更确切的说,是随着中央政权的扩张,如何对新加入地区尤其是新加入民族地区实行有效地控制,一直以来是中央政权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西南民族地区是中央政权较晚纳入的地区,直到近代的明清时期,中央政权才对西南民族地区实行了有效地统治。
一、从“羁糜政策”的松散统治到“土司制度”的间接统治我国西南各省,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
由于与内地发展不平衡,其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化外”。
由于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生活习惯诸因素所限,汉以后的统治者对这些地区的态度是“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
可见还不能同内地一样来管理这些地方。
对此,封建统治者采取的是一种羁糜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羁縻制度是一种松散的统治制度。
西南的广大地区尽管已纳入封建政权的版图之内,但实际上封建政府对那里的管理极其有限。
以云南为例,直到唐宋,附属于中原王朝的南诏、大理政权,仍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
至宋朝时,各羁縻州与宋王朝实际存在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到宋王朝衰微、统治力量削弱时,各羁縻地区酋长开始不服从宋王朝的控制,趁宋朝衰弱而纷纷崛起,各据一方。
为了加强封建政府对边远地区的进一步统治,土司制度开始逐渐取代部落酋长制度。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改土归流”是指1950年代初期开始全国范围内对土地改革运动的整顿和改变,使农民地位得到提高的过程。
在湘西地区,这一运动也同样引发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其中包括土家族音乐文化。
在“改土归流”前,湘西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以地方性的乡村民歌为主,打击乐器如锣、鼓、板、钹也是常用的乐器。
这些音乐作品往往是伴随农民劳动活动和宗教仪式的进行而存在的。
但是随着土地改革的进程,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也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土家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开始多样化。
与传统的农耕习俗和民间祭祀有关的音乐作品仍然存在,但同时民间歌曲、小调和舞蹈等新形式的音乐也开始涌现。
这些新形式的音乐在音乐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乡村民歌有所不同,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个性和地方性特色。
其次,音乐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在以往,土家族音乐的传承往往依赖于家族内部的口传心授,缺乏系统和科学的培养。
但在“改土归流”后,大力推广普及群众音乐基础知识,促进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科学的钢琴、小号等乐器也开始进入农村学校,普及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另外,音乐产业的发展也为土家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湘西地区的多元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使得音乐市场不断扩张。
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家族音乐和音乐人也得到了更多的曝光和商业推广的机会。
这让湘西的人们不仅对土家族音乐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总之,随着“改土归流”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推进,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旧有的音乐形式和文化基础被推翻,新的音乐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改良。
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不仅人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得到了提高,同时土家族音乐文化也得以传承和丰富发展。
论改土归流前后湘西土家族饮食习俗的变化
革。 它对于土家族人 民的政治 、 经济 和文化的发展 , 都有 着极大 的促进 作用 . 土家族地 区的社会 生活发生 了重 使
大 的变 化 . 中饮食 习俗上的变化也较为 明显 。 其
改 土归 流前 . 西地 区土 家族 的农 业 生产 技术 与 湘 内地 大不 相 同 . 了原 始 的渔 猎 外 . 们 主要 的生 产 除 他
收 稿 日期 : 0 1 9 2 2 1 —0 —0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 点 实验 室 ) 研 项 目( j z 2 ) 湖 重 科 1 d b 1。 0
改 土归流是 中央王 朝对少数 民族地 区 的一 次政 治 制度 和经济制度变革 . 在土家族 的历史 上有着深远 的意 义 . 土家族 的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生 活的发展 以及 多 民 对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 0 0 第2期 1
Ju a o hnq g U i rt o c neadT cnl ySc lSi csE i n N .0 2 1 or l fC ogi nv syf Si c n eho g(oi c ne di ) n n e i e o a e t o o2 0 1
改 土归流前 . 湘西地 区 山多 田少 . 土家族 人 民在 土 司的统 治下 . 农业生产 相对粗放 ,刀耕火种 , “ 日食 杂粮 ,
以小米 糁子为食 . 稻谷甚少 。” 主要 粮食作物 多为小米 、
方 式是 “ 耕火 种 ” 牛耕 并不 普 遍 . 些地 区还 “ 刀 . 某 不通 牛犁” 。乾 隆 的《 永顺 府 志》 十 《 卷 风俗 》 载 :土 民 于 记 “ 二 三月 间雉 草伐 木 . 纵火 焚之 , 雨锄 草撒 种 . 时摘 暴 熟 穗 而归 ” 物产 》 。《 中载 :山多 田少 , 耕火 种 , 以小 “ 刀 食
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及其社会历史差异
52
州 、湖南三省兵 ,直逼镇竿苗巢 ,勒令归城 ,设立州县 。”① 同年十一月礼部尚书席尔达等人率兵进入镇竿兵分四路进 攻 ,湘西苗族改流开始 。康熙四十三年 ,镇竿地区设立凤凰 厅 ,移辰 、沅 、靖驻此 ,又于四里苗地设立乾州厅 ,裁镇溪千 户所 。康熙四十六年 ,裁竿子坪长官司和五寨长官司 。苗 区编户造册 ,缴税纳粮 ,新设百户寨长征收 。凤凰乾州改流 基本结束 ,六里苗地改流开始 。康熙四十九年 “, 六里苗民 麻龙得等有拾死投生之控 ,自愿改土归流”“, 清令土弁约 束 ,乾州同治管辖”“, 布政司辰沅靖道 、辰州府查仪 ,委命土 弁宋纯汉 ,清查各寨户口 ,约束编营”“, 乾州同知管辖 ,辰沅 靖道统辖”。② 雍正八年 ,辰沅靖道王柔率永顺府同知李询 和保靖县游击王进昌带兵进入六里苗地 ,全面进行改土归 流 。六里苗地设立永绥厅 ,在吉多坪建造城署 ,设分防同 知 。苗民地区征收杂粮七十二石八斗四升 ,编造户口 ,逐户 均摊 ,至此苗民集中居住地区改土归流结束 。
① 清刘彬《: 永昌土司论》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② 蓝鼎元《: 鹿洲全集》《, 鹿洲初集》卷一《, 论边省苗 蛮事宜书》旷敏本评 。 ③ 《朱批谕旨》第十一册 ,朱批雍正二年八月十三日 韩良辅奏 ④ 《朱批谕旨》第十一册 ,朱批雍正三年五月十三日 韩良辅奏 。 ⑤ 《清世宗实录》卷七十九 ,雍正七年三月戌申 。 ⑥ 《清史资料》第二册《襄勤伯鄂文端公年谱》。 ⑦ 魏源《圣武记》卷七《雍正西南夷改流记》。 ⑧ 《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六《改土归流疏》 ⑨ 《先正事略》卷十三 。 瑏瑠 《魏源集》下《湖南苗防全录叙》。 瑏瑡 《永顺县志》其社会历史差异
杜成材
(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 :改土归流在明代永乐年间即已开始 ,但这时是一种被动举措 。清雍正年间 ,中央政府对西南民族地区 的改土归流大规模进行 ,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在雍正朝初期先后结束 。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的改 土归流在经济方式 、文化模式 、社会变迁和族际关系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凸现了两个族群的社会特征 。 关键词 :湘西 ;土家族 ;苗族 ;改土归流 ;差异 中图分类号 : K24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 - 4074 (2007) 03 - 0051 - 05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改土归流是指1950年代末期至196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一个阶段,这个政策要求农民集体化耕种土地,将个体耕地合并到村集体中。
在这个时期,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经历了深刻的变迁。
改土归流对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音乐表演形式的变化上。
在改土归流之前,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主要以家庭和村庄为单位进行表演,其中最为重要的形式是乐舞。
乐舞是土家族传统集体舞蹈,既有宗教仪式的性质,也有社会交往的性质。
但是在改土归流之后,土地集体化和农业合作社的成立导致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村庄集体的集会和文艺活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土家族音乐文化不再是以家庭和村庄为单位进行传承和表演,而是开始在更广泛的社会单位,如学校、农村文化站和集体农场进行组织和演出。
改土归流对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音乐内容和创作方式的变化上。
改土归流时期,湘西土家族音乐开始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结合,歌词内容更多地宣传社会主义道德和价值观,强调集体主义和劳动英雄主义。
音乐的创作方式也从传统的口传和即兴创作转向了书面创作和规模化的剧场演出,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政治需求。
改土归流对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影响还包括音乐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改土归流之前,土家族音乐的传承主要通过口传和实践传授给后代。
在改土归流之后,由于农村教育的普及和音乐教育的推广,土家族音乐开始进入正规的音乐教育体系,并有专门的音乐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
改土归流政策之后国家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民族音乐研究机构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改土归流对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改变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内容和创作方式,以及推动音乐教育和研究的发展,改土归流为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尽管改土归流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改变和和失去,但它也为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
改土归流时期的湘西开发及其社会历史变迁
改土归流时期的湘西开发及其社会历史变迁【摘要】湘西改土归流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背景复杂,同时也是湘西开发的开始。
本文将从湘西开发的历史演变、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湘西社会历史变迁的特点、湘西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湘西人文历史的传承等方面展开讨论。
湘西的开发对中国西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湘西改土归流时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留存下来的湘西文化遗产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这篇文章将探讨湘西改土归流时期对湘西及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影响,以及留存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
【关键词】湘西改土归流时期、湘西开发、社会历史变迁、改土归流政策、经济发展、人文历史传承、影响、意义、文化遗产、西南地区、历史演变。
1. 引言1.1 湘西改土归流时期背景湘西改土归流时期,即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是湖南省西部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清廷实行了一系列土地制度的改革,旨在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提高税收和军事管理效率。
而湖南省的湘西地区作为边陲重镇,自然成为改土归流政策的重点对象。
在改土归流时期,湘西地区实行了土地兼并制度,将原本散布在山间的土地整合为大片,由国家统一管理和征收税收。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这一政策也导致了许多农民丧失了原有的土地所有权,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湘西改土归流时期背景复杂多样,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深入了解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背景和影响,才能更好地理解湘西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和变迁。
1.2 湘西开发的重要性湘西开发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湘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区域,其开发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湘西地区的开发能够促进当地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湘西独特的人文历史。
湘西作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其开发能够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
湘西的开发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阈下改土归流的历程、原因及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阈下改土归流的历程、原因及作用作者:李良品祝国超廖钰来源:《民族学刊》2020年第03期[摘要]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实施的改土归流,不仅彻底废除了土司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特权,将国家版图内的人事权、财政权、军事指挥权、行政管理权、文化教育权等悉数收归中央,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自在”向“自觉”过渡的关键环节。
明清改土归流经历了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土司利益与王朝利益的矛盾、各地土司与辖区民众的矛盾,也有中央王朝通过改土归流以增加税收、朝廷命官与乡村民众要求改土归流等现实动因。
改土归流实现了国家“大一统”的目标、凸显明清国家治理能力的进步、加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速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由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四者构成的命运共同体。
改土归流的实施,不仅是推动共同体由“自在”向“自觉”迈进的关键步骤和重要举措,而且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发生巨大变化。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改土归流;历程;原因;作用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0)03-0021-07作者简介:李良品(1957- ),男,重庆石柱人,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祝国超(1971- ),男,四川合江人,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廖钰(1990- ),女,重庆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重庆涪陵 408100在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在彻底废除西南、中南及西北土司的各种特权的同时,将各地土司辖区内的人权、财权、军权等悉数收归中央,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自在”向“自觉”的迈进。
改土归流之后,王朝国家加速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等方面一体化的进程。
在实现国家“大一统”的目标、强化对改土归流地区国家治理的基础上,加速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向“自觉”实体发展的建设速度。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摘要】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承载着土家族人民的历史、生活和情感。
改土归流对土家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音乐风格、传统器乐和民族意识的变化。
新生活方式催生了音乐风格的变化,传统器乐逐渐消失,但民族意识复兴促进了传承。
电子科技的融合带来了创新,同时流行音乐的兴起也对传统音乐提出挑战。
改土归流对音乐文化的双重影响,推动了土家族音乐走向多元化发展,呼吁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促进土家族文化的繁荣。
土家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唯有坚守传统,创新发展,才能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改土归流、新生活方式、传统音乐器乐、民族意识、电子科技、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土家族文化繁荣。
1. 引言1.1 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是湖南省土家族特有的音乐艺术形式,承载着土家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土家族音乐包括歌唱、器乐和舞蹈等形式,是土家族人民表达情感、传承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土家族歌曲多为情歌、婚礼歌、悲凉歌和祈福歌,歌词真挚感人,旋律悠扬动听。
土家族的音乐器乐更是独具特色,如木鼓、二胡、簧管等器乐常用于演奏土家族的民间乐曲,传承了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
土家族音乐文化不仅是土家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方式,也是湖南省民族文化的瑰宝。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土家族的风土人情、信仰习俗和民族精神。
保护和传承土家族音乐文化对于弘扬土家族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2 “改土归流”对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影响"改土归流"是指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对农村展开的一场政治运动。
在湘西地区,土家族是当地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改土归流对土家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土家族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改土归流是指在中国国土整治工程中,对种植在陡峭山坡上的树木进行清理,使得水土得以保持,防止水土流失。
在湘西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工程不仅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土家族音乐文化带来了变迁。
改土归流前,湘西土家族地区山高坡陡,土地多为梯田和林地。
土家族人民依靠种植树木和农作物来维持生计,同时也保持着世代相传的土家族音乐文化。
土家族音乐文化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歌曲中常常涉及对山水、自然界的赞美和感慨,乐器则常常以竹子、树皮等自然材料制作而成。
土家族音乐文化是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感慨的艺术表达,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由于改土归流工程的推进,土家族地区的梯田和林地发生了巨大变化。
许多树木被砍伐,梯田被整理,导致了土地的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音乐文化。
以前丰富多样的树木和梯田景观消失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自然也会对他们的音乐文化带来影响。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音乐文化。
由于土地形态的改变,土家族人民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一些传统的农耕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机械所取代。
这使得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都发生了变化。
他们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也变得单调起来。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到了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他们的音乐文化。
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土家族人民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方式可能会受到影响,乐器的选择、音乐的主题等可能都会发生变化。
改土归流后,土地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使得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的感悟发生了变化,这自然也会反映在他们的音乐文化中。
土家族人民的音乐文化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歌曲常常赞美自然界的美好,歌颂山水之间的情感。
改土归流后,以前的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不复存在,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的感悟也必然发生了变化。
他们对自然的感悟可能会更多地体现在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中,这必然会在他们的音乐文化中得以反映。
改土归流的意义是什么
改土归流的意义是什么改土归流是明清时对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之地方行政制度的一次改革,那么你了解改土归流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改土归流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改土归流的意义我国明末清初时期,朝廷为了防止西南少数民族叛乱,把原来的土司制度改成了流官制,废除了原来的土司。
土司指的是当时少数民族的首领,而流官指的是朝廷指派的流动官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改土归流。
那么改土归流的意义是什么呢?实际上改土归流的意义非常大,在这个政策实行后,有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首领叛乱,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乌蒙土司叛乱。
改土归流是朝廷为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而做出的努力。
虽然这个政策实行的范围很小,但它的影响却极其重大。
从本质上讲,改土归流的实行,让朝廷更加巩固的统治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当地战乱的局面,让各个民族之间有了更加亲密的关系和更好的发展,国家更加安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实在是一个良好的制度。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改土归流坚持了朝廷对边疆政策的延续,对于清政府来说也是一种开明的行之有效的政策。
因此,改土归流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最直接的是对当时朝廷的贡献,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
然后它让祖国更加安定,有利于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传播到较为落后的西南地区,取消吐蕃、建立流官也让朝廷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有很大的加强,开发了边疆,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的联系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之间存在着联系,苗疆再造的实质上是在对西南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的延续。
改土归流政策是在国力日渐强盛的条件下驱使的,而苗疆位于西南边陲地区,自然被清政府纳入即将开拓的新的目标视野之中。
清政府想要实现大一统,就必须完全统治西南地区。
苗疆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气候环境中都极其重要。
此地甚为广阔,人烟稀少,很便于管理,而且此地河流纵横,物产丰富。
所以,苗疆再造自然环境成了一项重要决定。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不同,苗疆再造主要是以武力征剿,逼迫苗民屈服。
改土归流简介
●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 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狭义上指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滇、黔、桂、川、湘、鄂6省实行的 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的改革。
●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 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整合 对 象 的 重 点 由 土 司 区转 向 了 苗 区 ; 二 是 整 合 的 目标 上 开 始 由传 统 的 民族 关 系向 近 代 民族 关 系转 变 。
关键 词 : 民族整合; 改土 归流 ; 湘 西
中图分类号 : K2 8 9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3 5 8 3 ( 2 0 1 7 ) . 0 0 1 4 . 0 4
( I n s t i t u t e o fT u s i Cu l t u r e , Z u n y i No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Zu n y i 5 6 3 0 0 6 , Ch na i )
Ab s t r a c t :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s t a t e g o v e na r n c e , t o d e e p e n t h e s ud t y o f T u s i s y s t e m a n d T u s i c u l t u r e i s t h e c o n s e n s u s o f ma n y a c a -
d e mi c c o l l e a g u e s . As o n e o f t h e i mp o r t a n t c o n t e n t s o f g o v e na r n c e i n mu l t i — e t h n i c c o u n t r i e s , n a t i o n a l i n t e g r a t i o n i s a l s o a r e l a t i v e l y n e w
首 先探 讨 “ 修 教 齐政 ” 与“ 因俗 而治 ” 的 对 立 统 一 关 系, 引 出土 司制 度 确 立 对 湘 西 民 族 整 合 的促 进 作 用 和 存在 的 E 怠 患: 其次 。 具 体 分析 改土 归 流对 湘 西 苗 区、 土 司区 不 同措 施 对 民族 整 合 的 影 响 ; 最后 说 明在 “ 后改土归流” 时代, 湘 西 民族 整 合 表 现 出的 新 特征 :
r a t i o n , t r e a t s Xi ng a x i r e g i o n a s t h e ma i n s ud t y o b j e c t . F i r s t o f a l l , i t e x p l o r e s he t o p p o s i t e nd a u n i i f e d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he‘ t 、 mi t y o f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o b s e r v i n g a n d s t u d y i n g T u s i s y s t e m’ s e s ab t l i s h me n t nd a Ga i t u g u i l i u . T h i s a r t i c l e , f r o m he t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n a t i o n a l i n t e g —
An An a l y s i s o f Xi a n g x i Ga i t u g u i l i u i n t h e Pe r s p e c iv t e o f
Na io t na l I nt e g r a io t n
ZHAN G Ch ua n 学报
J o ur n a l o f Zu ny i No r ma l Un i ve r s i t y
Vo 1 . 1 9 , N o. 6 De c . 2 0l 7
2 0 1 7年 l 2月
民族整合视野下的湘西改土归流
张传 跃
( 遵 义师范学院 土司文化研究院 , 贵州 遵义 5 6 3 0 0 6 ) 摘 要: 从 国家治理的角度, 来深化土 司制度与土 司文化研 究, 是许 多学界同仁的共识, 民族整合作为多民族国家治理 的重要 内
容之 一 , 也 是 考 察 土 司制 度 建 立 以 及 改土 归 流 中 的一 个 较 为新 颖 的 视 角。 作 者 从 民族 整 合 的 视 角, 以湘 西地 区 为主 要 考 察 对 象 ,
c u l t u r e nd a p o l i t i c s ' ’ nd‘ a ' g o v e n r b y c u s t o m" , he t n s a ̄s t t h a t t h e e s ab t l i s m e h n t o f T u s i s y s t e m p r o mo t e s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mi n o r i t y n a — t i o n a l i t i e s i n Xi a n g x i nd a i t s h i d d e n d a n g e r s ; s e c o n d l y , i t c o n c r e t e l y a n a l y z e s he t nf i lu e n c e o f Ga i t u g u i l i u ’ S d i fe r e n t me a s u r e s o n he t n a t i o n a l i n t e g r a t i o n i n Xi ng a x i Mi a o Di s t r i c t nd a T u s i Di s t r i c t ; i f n a l l y , i t i l l u s t r a t e s t h a t he t n a t i o n a l nt i e g r a t i o n i n J i ng a x i a l s o h a s n e w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he t e r a o f p o s t — Ga i t u g u i l i u : o n e i s ha t t he t f o c u s o f nt i e g r a t i o n i s s h i f t e d ro f m T u s i Di s t r i c t t o Mi a o Di s t r i c t ; s e c o n d i s t h a t t h e g o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i o n b e g a n t o s h i t f f r o m he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e t h n i c r e l a t i o n s t o he t mo d e m e t h n i c r e l ti a o n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