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物理基础知识网络
高三物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加速度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2. 运动学-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公式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与公式4. 动能与功- 动能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动能定理- 功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功与能量的转化5. 万有引力- 引力的特点与计算方法- 开普勒三定律- 行星运动的规律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定义与计量单位- 热量的概念、计量单位与传递方式2. 热能与热传导- 热能转化与能量守恒- 热传导的方式与热传导率的影响因素3. 热膨胀与热力学定律-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膨胀特性-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4. 理想气体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摩尔定律- 德尔塔热力学定律5. 热力学循环- 卡诺循环与热机效率- 热泵与制冷循环三、光学1. 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与折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与镜面反射- 光的折射定律与透射现象2. 光的干涉与衍射- 干涉的条件与光程差- 双缝干涉与杨氏实验- 衍射的现象与衍射光栅3. 光的色散与光的光谱- 光的色散现象与原因- 白光的分光与光谱的特点4. 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 薄透镜的成像原理与公式- 光学仪器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显微镜、望远镜、光谱仪的原理与应用四、电学1.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的概念、性质与电场强度- 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规律2. 电势与电势差- 电势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电势差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3. 电流与电阻- 电流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电阻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欧姆定律与功率定律4. 电路与电源- 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方法 - 电源的种类与特点- 电路中的电功率与能量转化5.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安培环路定理与电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感应电动势以上是高三物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力学1. 力的概念和性质1.1 力的定义1.2 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1.3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2. 牛顿运动定律2.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2 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2.3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3. 物体运动的描述3.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与关系3.2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计算3.3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4. 物体的力学性质4.1 质量、重量与密度的定义 4.2 物体的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4.3 物体的惯性与质量的关系5. 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5.1 平抛运动的特点与公式推导 5.2 斜抛运动的特点与公式推导 5.3 平抛和斜抛运动的应用第二章:热学1.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1.1 温度的定义与测量1.2 热量的概念和传递方式1.3 物质的热平衡与热容量2. 理想气体定律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达式与应用2.2 理想气体温度与压力的关系2.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理想气体的内能变化3. 热传递3.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3.2 热传导的导热定律与应用3.3 热功定理与功率的计算4. 相变与焓变化4.1 相变的概念与分类4.2 相变热的计算4.3 焓变化与物质的热力学性质5. 热力学循环5.1 热机的基本原理与分类5.2 卡诺循环的特点与效率5.3 热力学循环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三章:电磁学1. 电荷与电场1.1 电荷的性质与电量守恒定律1.2 电场的概念与性质1.3 电场强度与电场线的表示2. 电势与电势能2.1 电势的定义与计算2.2 电势能的概念与计算2.3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3. 电容与电容器3.1 电容的定义与计算3.2 并联电容和串联电容的等效电容3.3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应用4. 电流与电阻4.1 电流的定义与计算4.2 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4.3 欧姆定律与电阻的影响因素5. 磁场与电磁感应5.1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5.2 安培定律与磁场强度的计算 5.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应用第四章:光学1. 光的传播与反射1.1 光的传播的直线性与速度 1.2 光的反射定律与镜面成像 1.3 镜子的种类和应用2. 光的折射与透镜2.1 光的折射定律与介质的折射率 2.2 透镜的种类与成像规律2.3 光的色散与光谱的产生3. 光的衍射与干涉3.1 光的衍射现象与衍射角的计算 3.2 光的干涉现象与干涉条纹的解释 3.3 杨氏双缝干涉与薄膜干涉4. 光的偏振与光的波动性4.1 光的偏振现象与偏振角的计算 4.2 德布罗意波与电子的波粒性4.3 光的波粒二象性与波粒对应5. 光学仪器与光的应用5.1 显微镜与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5.2 光的衍射与干涉在实际中的应用5.3 激光与光导纤维的应用结语:以上便是高三物理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都是物理学的基础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篇一静电场电场线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弱度。
高三物理课本全部知识点
高三物理课本全部知识点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高三物理课本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对高三物理课本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整理。
本文将涵盖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声学等几个主要的物理学分支。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通过了解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我们可以描述和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
1.1 运动的基本概念- 位移:描述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
- 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路程。
- 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1.2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物理量间的关系。
-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与分析。
1.3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重要参数。
- 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和分析。
1.4 斜抛运动- 斜抛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轨迹。
- 斜抛运动的图像和分析。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核心理论之一,涉及力、质量和加速度等概念,详细阐述了物体受力和力的作用所导致的运动情况。
2.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
-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一个力平衡时的运动特点。
2.2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 物体的质量与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3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要点。
- 受力物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和反作用。
第三章:机械能与动能守恒机械能与动能守恒是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和分析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和能量变化。
3.1 动能和动能守恒定律-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
- 动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2 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重力势能的定义和计算。
-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第四章:功和能量守恒功和能量守恒是力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在描述物体受力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1 功和功率- 功的定义和计算。
-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4.2 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的内容和应用。
物理高三知识点天体变轨
物理高三知识点天体变轨天体变轨天体变轨是指天体在天空中移动的过程,包括太阳、月亮、行星、彗星等天体的运动。
高三物理教学中,天体变轨是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天体变轨的基本概念、规律以及对地球上的影响进行论述。
一、天体的运动规律天体的运动可以用开普勒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来描述。
1. 开普勒定律开普勒定律是描述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
根据开普勒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太阳在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上。
2.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这个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靠引力来实现的。
天体的轨道是由引力决定的,引力使天体绕着另一个更大的天体运动。
二、天体变轨的影响天体变轨对地球上的人类和自然界都有一定的影响。
1. 对人类的影响天体变轨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月亮的变轨引起了潮汐的形成,对海洋渔业和航运等产生影响。
太阳的变轨则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决定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对这些变化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开展相应的活动。
2. 对自然界的影响天体变轨对自然界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共同作用下,引起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
这种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的繁衍都有重要作用。
另外,彗星的变轨会给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其他天体带来影响,有时甚至会引发天文事件。
三、天体变轨的研究和应用天体变轨的研究对天文学和航天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1. 天文学的研究通过观测和分析天体的变轨,科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中的天体运动规律和演化过程。
这对于研究宇宙的形成、发展和未来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认识宇宙提供了重要线索。
2. 航天技术的应用天体变轨的研究也对航天技术的应用有一定帮助。
例如,通过研究行星的变轨规律,可以为航天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确保航天任务的成功。
此外,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和彗星的变轨研究,对于预测它们的轨道和运动是重要的,有助于制定地球防御系统以及资源勘探等方面的应用。
高三物理核心知识点汇总
高三物理核心知识点汇总高三物理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的一个综合考验。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对之前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和总结。
下面将对高三物理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汇总。
1. 力学1.1 运动学1.1.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1.1.2 一维运动中的速度、位移与加速度的计算1.1.3 自由落体运动1.1.4 平抛运动1.2 力和牛顿定律1.2.1 牛顿第一定律1.2.2 牛顿第二定律1.2.3 牛顿第三定律1.2.4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1.3 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1.3.1 动能与功的转化1.3.2 势能的概念与计算1.3.3 动量的概念与计算1.3.4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2. 热学2.1 温度和热量2.1.1 温度的测量2.1.2 热平衡与热传递2.1.3 热量的传递方式2.2 热力学定律2.2.1 热力学第一定律2.2.2 热力学第二定律2.2.3 热机和热效率2.2.4 熵的概念与计算2.3 热传导和热辐射2.3.1 热传导的特点和计算2.3.2 热辐射的特点和计算3. 光学3.1 几何光学3.1.1 光的直线传播3.1.2 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3.1.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3.1.4 光的全反射和光纤通信3.2 光的波动性3.2.1 光的波动模型3.2.2 干涉和衍射现象的解释3.2.3 光的偏振和光的干涉4. 电学4.1 电荷和电场4.1.1 电荷的性质和电荷守恒定律4.1.2 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4.1.3 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和电场中电势能的计算4.2 电路和电流4.2.1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计算4.2.2 电阻、电压和电阻定律4.2.3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计算4.2.4 电功和电功率4.3 磁学4.3.1 磁场的概念和磁感应强度4.3.2 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3.3 核磁共振和电磁波的产生以上是高三物理的核心知识点的汇总,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将有助于学生在物理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物理知识点大纲
高三物理知识点大纲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了我们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因此掌握物理知识对于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系统地学习和复习物理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份高三物理知识点大纲,以供参考和学习。
一、力学部分1. 运动的描述与研究方法2. 牛顿运动定律3. 匀速直线运动4. 平抛运动5.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6. 圆周运动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 热转化过程与功5.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绝热过程三、光学部分1. 光线的传播和反射2. 光的折射和色散3. 光的干涉与衍射4. 光的波粒性质四、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2. 电势与电势差3. 电容与电容器4. 电流与电路5. 磁场与电磁感应五、原子物理部分1. 原子的结构与元素周期表2. 原子核的结构和放射性核反应3. 核能与核能利用六、相互作用部分1. 引力与行星运动2. 分子间力与物质状态3. 电磁感应与发电机原理4. 电磁波与无线通信以上是高三物理知识点大纲的主要内容,每个知识点都是物理学习中的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建议学生采取以下方法:1. 阅读和理解教科书中的知识点,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完成课后习题,并查漏补缺。
3. 多做实验,通过实践感受物理现象,加深理解。
4. 借助各种学习资源,如视频教程、网上论坛等,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5. 经常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总结,不断强化记忆和理解。
在备考阶段,学生可以参考以下复习方法:1.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2. 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思维框架。
3. 制作复习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整理归纳,便于快速回顾。
4. 多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方法。
5. 参加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总之,高三物理知识点大纲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物理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合理的学习和复习方法,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掌握物理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物理电场电流知识点
高三物理电场电流知识点电场电流是高三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有关电场电流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内容。
电场电流是指电场中因电子受到电场力而移动形成的电流,下面将逐一介绍。
1. 电场电流的概念:电场电流是指在电场中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电流现象。
当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时,会沿着电场的方向移动,从而形成电场电流。
电场电流的大小与电场强度、电子电荷量、电子受力方向等因素相关。
2. 电场电流的性质:(1)电场电流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反,即电子从高电势区移动到低电势区形成电场电流。
(2)电场电流遵循欧姆定律,即电场电流的大小与电场强度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电场电流会产生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与电场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电流的距离成反比。
3. 电场电流的计算方法:(1)电场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流公式来计算,即电场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流量。
其中,电荷流量的计算公式为电荷流量等于电荷的时间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
(2)电场电流的大小也可以通过电场强度和导线截面积的乘积来计算,即电场电流的大小等于电场强度乘以导线截面积。
4. 电场电流的应用:(1)电场电流在电子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路中的导线中就存在电场电流的现象。
(2)电场电流也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元件中的电子流动过程中产生电场电流。
(3)电场电流还在电磁学和电磁感应中起到重要作用,电磁感应的现象就是由于电场电流的产生。
综上所述,电场电流是指在电场中电子受到电场力作用而产生的电流现象。
电场电流的性质包括方向相反、遵循欧姆定律以及产生磁场等。
电场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流公式或者电场强度与截面积的乘积来计算。
电场电流在电子技术、电子元件和电磁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三物理中的电场电流知识点。
高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框架图
高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框架图物理是一门关于物质和能量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和理论基础。
高三物理总复习是学生在完成高中物理学习的最后一阶段,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制作一个有机结构的框架图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一、力学基础知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包括质点系与刚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运动学研究质点系的运动状态、运动轨迹和速度等相关问题,动力学研究质点系的受力、加速度和动量守恒等问题。
1. 运动学基本概念及公式-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计算方法- 速度与位移的图像表示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惯性参考系- 牛顿第二定律: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使用受力分析图解题-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运用合成力、分力和平衡条件解题二、电学基础知识电学是关于电荷、电场和电流等电现象进行研究的领域,是物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高三物理总复习中,电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1. 静电学- 电荷的性质和守恒定律- 电场的概念与电场强度- 电势能和电势差的关系2. 静电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和运动规律- 电场线的特点和使用- 质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3. 电流和电阻-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 电阻、电阻率和电阻的串、并联关系三、光学基础知识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的学科。
对于高三物理总复习来说,光学基础知识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和特点- 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 光的全反射和光纤的应用2.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干涉现象和双缝干涉- 杨氏实验和干涉条纹的特点- 光的衍射和单缝衍射3. 光的光学仪器和光学现象- 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光焦度的计算-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光的色散和彩色光四、其他重要知识点除了上述的力学、电学和光学知识点外,高三物理总复习还应包括以下重要内容:1. Modern物理基础- 光子假说和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相对论质能关系2. 热学基础知识-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基本规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3. 声学基础知识- 声波的传播规律和声音的特性- 振动的特征和共振现象以上是高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的一个大致框架图,通过这个框架图的梳理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逻辑。
高三物理第六章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第六章知识点梳理高三物理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电磁学。
其中第六章是一项关于电磁现象的研究。
本章主要包括了三大部分,分别是电磁感应、电磁波和电磁场。
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这些知识点。
一、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通过导体中的电荷运动形成的磁场的变化引起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常用的电磁感应规律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通量的变化率产生感应电动势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和变化率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有关。
而楞次定律则说明在感应电流中,电流方向所产生的磁场的反方向,使得磁场的变化的总效果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二、电磁波电磁波是一种能量通过电磁场传播的现象。
电磁波可以分为有线电波和无线电波两类。
有线电波是通过导线传播的电流产生的,而无线电波则是通过电磁振荡产生的。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299792458米/秒。
电磁波具有一系列特征:1. 电磁波是横波,传播方向和电磁波的振动方向垂直。
2.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而在介质中则会改变。
3. 电磁波具有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两者的振动方向垂直且相互垂直。
三、电磁场电磁场是电荷和电流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电磁场可以分为静电场和恒定磁场。
静电场是指没有电流存在时的电场,根据库仑定律可知,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而恒定磁场则是指没有电荷运动时的磁场,根据安培定律可知,磁场的强度与电流成正比,并且与电流所形成的回环的半径成反比。
在电磁场中,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是通过电荷和电流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电子的运动会产生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感应出电场。
因此,电磁场是电荷和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高三物理第六章主要涵盖了电磁感应、电磁波和电磁场三个方面的知识点。
电磁感应是指通过导体中的电荷运动形成的磁场的变化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波是一种能量通过电磁场传播的现象,其特点包括横波、光速传播等。
高三物理每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每章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物理是学生们面临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大学入学考试的必修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门学科,我将对高三物理每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本文将按照章节顺序,系统地介绍和总结每章的重点知识,供同学们在备考时参考。
第一章: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其他物理学科的基石。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了解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表示方法以及力的运动学应用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力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后续章节的内容至关重要。
第二章:运动规律这一章主要介绍运动的规律和运动学的应用。
我们将学习到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相关的公式和运动图像,以便计算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三章:牛顿定律与平衡本章中,我们将学习到牛顿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牛顿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原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学习到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四章:力的作用和能量转化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了解到力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能量转化的过程。
具体内容包括功、功率和动能定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变化。
第五章:力学质点运动这一章主要介绍质点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我们将学习到质点的运动状态、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以及加速度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描述质点的运动特性。
第六章:万有引力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和地球引力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质点的引力、行星运动的规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天体运动的规律和原理。
第七章:静电场本章中,我们将学习到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电荷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线和电势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场的形成过程。
第八章:电流和电阻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电流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在备战高考阶段,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复习和应对高考。
1. 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参数。
高三物理中常见的运动学内容有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需要掌握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解题并分析运动问题。
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后果,涉及到力、质量、加速度等概念。
高三物理中的重要内容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性力等。
需要理解力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质点系和刚体的运动规律。
在高考中常见的题型有力的合成、平衡条件等。
需要熟悉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能够灵活运用于复杂的问题求解。
4. 热学热学研究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以及热现象的规律。
高三物理中常见的热学内容有温度、热量、热传导等。
需要理解热学基本概念,能够解决涉及热量传递和热平衡的问题。
5. 电学电学是物理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的性质以及电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
高三物理中常见的电学内容有电场、电流、电阻等。
需要掌握电学的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6.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现象的学科,涉及到反射、折射、光的干涉等内容。
高三物理中的光学知识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定律等。
需要熟悉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光学器件的使用。
7. 声学声学研究声波的传播和声音的产生和感知。
高三物理中常见的声学内容有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
需要了解声学的基本概念和声波的特性,能够解决与声音有关的问题。
8. 原子物理原子物理研究原子及其核结构、放射性衰变等现象。
高三物理中常见的原子物理内容有原子结构、放射性核变等。
需要理解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以上是高三物理必备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理解,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物理科目。
高三复习有效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策略-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结构-
高三复习有效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策略银川唐徕回中冯国庆高中物理有其内在的科学体系,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建立了理论体系,才能深入把握各个知识点并运用它们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因此,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结构是不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一、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结构纵向:力、电、光、原横向:必修71个考点,选修3-4有23个考点、3-5有13个考点网络:现象、概念、规律、思想、方法新考纲的整体框架和考点内容、能力要求、题型示例都没有太大变化,根据近三年的高考命题分析,理综试卷的物理部分试题仍然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为主,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场与磁场、电路、电磁感应定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对选修的3-4、3-5的内容继续以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在选择题中,重点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的理解,计算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题侧重考查仪器的使用和考纲中规定的某个实验的操作以及对实验原理的迁移和探究能力。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难度较为稳定。
二、一轮复习要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的整体框架一轮复习应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结构,总结规律形成的方法,帮助学生弄清局部知识与整体内容的关系,每一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块与知识块之间内部的本质联系与区别。
通过梳理,使过去分散和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地有机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记忆和贮存,又不易遗忘,也便于在使用时快捷地提取。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写出各章小结,主要总结物理量、物理规律、物理方法、典型习题、存在问题等。
知识经过梳理后,使学生加深了对某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全面、深刻的理解,容易掌握它们的本质特征,便于学生发现和掌握获取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手段,既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品质,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的整体框架。
高三物理知识点有哪些
高三物理知识点有哪些
高三物理是学习中的重要阶段,涉及的知识点繁多而且复杂。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物理学习中的主要知识点。
一、运动和力学
1.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 运动的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惯性等。
3. 经典力学中的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斜抛运动等。
二、能量和势能
1. 动能和功的关系:动能定理、功的概念等。
2. 势能和功的关系: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3.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的转化等。
三、电学
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性质、电场强度等。
2. 电流和电阻:欧姆定律、电阻的特性等。
3. 电能和电功:电电能定理、电功率等。
4. 电路和电路分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四、光学
1.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的传播、折射定律、反射定律等。
2. 光的成像:薄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等。
3. 光的干涉和衍射:干涉现象、衍射现象等。
五、热学
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热量的传递等。
2. 热传导和热辐射:热传导的特性、热辐射现象等。
3.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
六、原子物理学
1.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原子模型、元素周期表等。
2. 放射性衰变:α衰变、β衰变等。
3. 核能的利用:核反应、核能的转化等。
以上只是高三物理学习中的一部分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包含了更加详细的内容和公式推导,需要深入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可以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网络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网络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导言:高三物理是高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大多数学生认为较为困难的科目之一。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门科目。
一、运动学1. 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公式及图像解析2. 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与图像解析4. 平抛运动:水平抛体的运动规律和最大平抛距离的计算方法5. 斜抛运动:斜抛体的运动规律和斜抛体的最大飞行距离计算等二、力学1. 牛顿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原理和应用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法则、力的分解法则的应用3. 动量与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的概念与计算方法4. 力的作用点与力矩:力的作用点的判断方法、力矩计算公式5. 弹性力学:胡克定律、杨氏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等三、热学1. 热与温度:热与温度的区别与联系、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2. 热传导与热导率:热传导的基本规律、热导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热膨胀:线膨胀、面膨胀和体膨胀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功、热量的关系式、热容等概念和计算方法5.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熵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等四、光学1. 直线传播:光线的反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2. 光的干涉与衍射:杨氏实验、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的规律和应用3. 透镜与光学仪器:薄透镜的成像公式、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等4. 波粒二象性: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的基本概念和实验验证5. 物体的颜色和光谱:颜色的成因、光的复合色和光谱的性质及应用等五、电学1. 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库仑定律和电场的计算方法2. 电场中的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规律3. 电路基本概念: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及电路中的欧姆定律4. 电阻与电功率:电阻的计算方法、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5. 磁学与电磁感应:磁感应强度、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电磁感应定律等六、原子与核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核心结构及其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2. 核能与核反应:核能的释放和转化、常见核反应及其应用3. 放射性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的概念和特点4. 电磁辐射:电磁波谱、电磁波的特性及其应用5. 核技术应用:核电站、核磁共振成像等核技术的应用及安全问题结语:本文对高三物理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包括运动学、力学、热学、光学、电学以及原子与核等方面。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梳理归纳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梳理归纳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梳理1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年,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
公元前468-前376,中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
(注意其测量方法)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高三物理知识点大全电子版人教版
高三物理知识点大全电子版人教版导言:高三学生是高中阶段最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将面临着重要的高考挑战。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不仅在高考中有较大的分值,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
本文将以人教版为基准,总结高三物理知识点大全的电子版,希望对高三学生有所帮助。
第一章: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中物理的起点。
力学主要包括质点运动、运动定律、牛顿定律、运动的规律等内容。
质点与力的作用、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质点受力平衡等是力学的基础知识点。
第二章:物理光学物理光学是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光的成像、光的衍射和光的干涉等现象。
物理光学的知识点包括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光的波动性质、光的干涉和衍射等。
第三章:电学电学是研究电荷与电场、电场与电势、电流与电路等电现象的一门学科。
电学的知识点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位移、电势差、电流强度、电阻、电路等。
第四章:磁学磁学是研究磁场、磁力、磁测量等磁现象的一门学科。
磁学的知识点包括磁场的产生与性质、磁场的力学量、环流和布里奇因、电磁感应等。
第五章:热学热学是研究物质的热现象和能量转化的一门学科。
热学的知识点包括温度、热量、热传导、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第六章:原子物理原子物理是研究原子和分子内部结构、性质以及原子核的构成和性质的一门学科。
原子物理的知识点包括原子模型、元素周期表、放射现象、核反应、核能等。
第七章: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发现的一种描述运动物体的物理学理论。
相对论的知识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包括时空、物质-能量等相关内容。
总结:高三物理知识点大全电子版人教版包括力学、物理光学、电学、磁学、热学、原子物理和相对论等七个章节。
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高三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和实验,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高三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三物理网络知识点复习教案17
第二章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本章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直线运动入手,运用公式和图象两种数学工具研究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即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力学相关物理问题的工具。
知识网络:专题一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考点透析】一、本专题考点: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瞬时速度是I类要求,位移、路程、加速度、平均速度以及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率、位移公式是II类要求。
二、理解和掌握的内容1.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会有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在物体做平动时或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可将物体视为质点。
(4)位移: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它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线段长度。
(5)路程:是指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
位移、路程的联系与区别: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在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6)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即v = △s/△t(7)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8)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速率是标量。
(9)速度变化量△v = v t-v0: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它是矢量,△v可以与v0同方向、反方向。
当△v与v0同方向时,速度增大;当△v与v0反方向时,速度减小,当△v与v0不共线时改变速度方向。
(10)加速度: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2024年高中物理必修三—一知识点归纳高三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高三物理第一章知识点高中物理必修三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电场和电势的基本概念、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及电势与电场的关系等内容。
本文将对该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电荷与电场电荷的属性: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性相 repulsion,异性相attraction。
库伦定律:两个点电荷间的电场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之间的电荷的乘积成正比。
2.电场强度E电场强度的定义:电场强度是指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数学表示为E=F/q,单位是N/C。
均匀带电直线上的电场强度:E=kλ/r,其中k是电场常量,λ是直线上每单位长度的电荷量,r是测点到电荷的距离。
均匀带电面的电场强度:E=σ/2ε0,其中σ是面上的电荷密度,ε0是真空中的介质常数。
3.电势能和电势差电势能的定义:电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电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qV。
电势差的定义:电势差是指单位正电荷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时所具有的电势能的变化。
电势差的计算公式为ΔV=W/q。
电势差的计算:ΔV=Ed,其中E是电场强度,d是移动的距离。
4.电势电势的定义:电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其中一点所具有的电势能。
电势可以用电势差来表示。
电势的计算:V=kQ/r,其中k是电场常量,Q是电荷,r是测点到电荷的距离。
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E=-ΔV/Δl,其中ΔV是电势差,Δl是移动的距离。
5.电场线电场线的性质:电场线的密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的方向表示电场的方向,电场线不相交,电场线越密表示电场越强。
6.理想导体中的电场理想导体的特性:理想导体内没有电场,导体表面上的电荷都集中在表面上,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导体的内部是等势面。
理想导体中的电场:当导体与电源连接时,在导体表面形成等势面,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的电势恒定。
以上就是高三物理第一章中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整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三物理知识点电子版
高三物理知识点电子版一、力的概念与分类力是指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物理量。
根据力的来源和性质,力可以分为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多种类型。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变形产生的反向力,摩擦力则是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的阻力。
二、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描述了物体受力和运动的相互关系。
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或称为“物体在惯性参照系中保持运动状态的定律”。
2.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 F = ma,其中 F 表示受力,m 表示物体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成对出现。
例如,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作用力,那么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的合力等于它们的矢量和。
力的分解则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分力,这些分力的合力等于原来的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可以将复杂的力问题简化为更简单的情况进行分析。
四、机械能与能量守恒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表示为 K = 1/2 mv²,其中 m 表示物体质量,v 表示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在实际问题中,可以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物体运动问题,比如考察物体在滑坡上滑动的速度和高度变化等。
五、弹性碰撞与动量守恒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前后物体之间不发生能量损失的碰撞。
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特征量,定义为动量 p = mv,其中 m 表示质量,v 表示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网络力 学§.1 第一章 力 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1.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注意]:①受力物和施力物同时存在,受力物同时也是施力物,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 ②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产生力,例如:重力等. 2.[注意]: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而是改变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②物体的受力(不)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合力改变,运动状态才跟随改变,如一运动物体只摩擦力至静止]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叫做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力的方向,作用点.[注意]: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能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能相同.4.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力叫做重力.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简称物重.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为9.8N/kg.含义:质量每千克受到重力9.8N. [注意]:①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物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②重力不一定严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但近似相等. ③重力大小:称量法(条件:在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 ④重力不一定过地心.5.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注意]:①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形规则的重心,在它们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②采用二次悬挂法可以确定任意薄板的重心.③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质心也是一样).④物体的重心和质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物体远离地球而不受重力作用时,重心这个概念就失去意义,但质心依然存在,对于地球上体积不大的物体,重心与质心的位置是重合的. ⑤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重心不一定改变.6.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注意]:①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两物体必须接触,与重力不同) ②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③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绳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④两物之间一定有弹力,若无弹力,绝无摩擦力.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但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⑤杆对球的弹力方向: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力的作用效果力积方向不沿杆的方向方向与杆同方向图B方向与杆反方向⑥胡克定律F=kx -,负号表示回复力的方向跟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⑦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应在弹性限度内]7.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且接触面上是粗糙的;接触面上要有挤压的力(压力);接触面上的两物体之间要有滑动或滑动的趋势.F =μ(动摩擦因数)F N (压力大小)[注意]:①摩擦力方向始终接触面切线,与压力正交,跟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不是阻碍物体运动)②相对运动趋势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互为参照物时所具有的一种运动趋势.③动摩擦因数是反映接触面的物理性质,它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和接触面上的受力无关.此外,动摩擦因数无单位,而且永远小于1.④增大/减小有益/有害摩擦的方法:增大/减小压力;用滑动/滚动代替滚动/滑动;增大/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⑤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与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 ⑥皮带传动原理:主动轮受到皮带的摩擦力是阻力,但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 8. 静摩擦力的作用:阻碍物体间的滑动产生.[注意]:①静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趋势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 ②静摩擦力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例:匀速圆周运动)③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也可能是静摩擦力.(例:相对运动的物体)④一般说来,F MAX 静>F 滑.⑤当静摩擦力未达到最大值时,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9. 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合成要遵守平形四边形法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10. 物体的平衡的状态:静止状态;匀速直线状态;匀速转动状态.1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一是合外力为零;二是所受外力是共点力.[注意]:①几个共点力在某一条直线的同一侧合外力不可能为零,物体受这样几个力的作用不可能平衡. ②三个等大而互成120°的合力为0. ③两个共点力F 1 和F 2的合力计算公式:F 1 和F 2的夹角为θ,则:F = F 和F 1的夹角α=arctan )sin arcsin(cos sin 2211θθθFF F F F =+;θθαθαcos sin tan ;)180sin(sin 2122F F F AC OA BCOC BC F F +=+==-= ④在F 1、F 2大小一定时,合力F 随θ角的增大而减小,随θ角的减小而增大.(θ=0,F Max = F 1+F 2;θ= 180,F =F F F ∆=-21; F 的范围F ∆≤F ≤F 1+F 2⇒力的矢量三角形)合力F 一定,随夹角θ减小而减小;随夹角θ增大而增大.若分力F 1一定,则F 2随夹角θ减小(增大)而减小(增大),合力F 随θ角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⑤F 有可能大于任一个合力,也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还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共点力最小合力为零,最大合力同向,即所有力之和).12. 一个力有确定的两个分力的条件:两个分力的方向一定(两个分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一定(两个分力一定要互成一定角度,即两个分力不能共线).θcos 221222F F F F ++C[注意]:①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没能唯一解(立体).②已知合力F 和分力F 1的大小及F 2的方向,设F 2与F 的交角为θ,则当F 1<F sin θ时无解;当F 1=F sin θ时有一组解;当F sin θ<F 1<F 时有二组解;当F 1≥F 时有一组解. 13.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⑴正弦定理:三个共点力平衡时,三力首尾顺次相连,成为一个封闭的三角形,且每个力与所对角的正弦成正比.即:332211sin sin sin θθθF F F ==即:332211sin sin sin αααF F F == [注意]:静止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即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2 第二章 直线运动1.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注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3.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4. 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标量).如果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这样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如果是曲线,就叫做曲线运动.[注意]:①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平行时,物体作曲线运动.②直线运动的条件: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方向共线.5. 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位移(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注意]:①在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路程就等于位移大小.(×)[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②物体的位移可能为正值,可能为负值,且可以描述任何运动轨迹.6. 速度的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公式:ts v =[注意]:①平均速度用v 表示.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之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之比值.(速率定义:物体的运动路程(轨迹长度)与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值)对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与时刻(位置)对应;平均速度与时间(位移)对应. ②速率是标量.③速度方向是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是位移方向.④瞬时速度是描述物体通过某位置或者某时刻物体运动的快慢. 7.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与改变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公式:tva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或速度的变化方向),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m/s 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注意]:①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运动在变化,无论速度的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大、小或零,物体的加速度大. ②速度的变化就是指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③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方向一致,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物体做加速度运动;方向相反,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物体做减速度运动;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随时间增大不变化,物体做匀速运动. ④在“速度-时间”图象中,113各点斜率 ,表示物体在这一时刻的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应为倾斜直线]). ⑤速度为负方向时位移也为负.(×)[竖直上抛运动] 8. 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0+at[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①连续相等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之差相等.△s =at 2②初速度为零,从运动开始的连续相等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或平均速度)之比为1:3:5….. ③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为s ,那么 2t v )2(0tv v +<2s v )2(220tv v +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 1:v2=t1:t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⑤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s 1:s 2=t12:t2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经历连续相同位移所需时间之比1:)12(-: )23(-…)1(--n n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⑦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连续相等时间内末速度之比为=n v v v v ...::3211:2:3…(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⑧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12n N S S n N -=(N S 表示第N 秒位移,n S 表示前n 秒位移) ⑵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20)(21t t v v v t s v =+==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 0t+1/2at 2[注意]:v t 2 -v 02=2as9.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匀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用g 表示.在地球两极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大,赤道附近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小. [注意]: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不同轻重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10. 竖直上抛运动: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 [注意]:①运动到最高点v = 0,a = -g (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max =v 0 2/2g ,所需时间t =v 0/g .③质点在通过同一高度位置时,上升速度与下落速度大小相等;物体在通过一段高度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t =2v 0/g ). §.3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注意]:①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力不是产生物体速度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或者方向的原因.③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速度方向的改变,只要其中一种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方向在变,有加速度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 一切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tvk ∆∆=性质叫做惯性.[注意]: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②惯性不是力,而是一种性质.因此“惯性力”或“惯性作用”的提法是不妥的.③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④物体越重,物体的惯性越大.(×)[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其重力是不同的,而质量是不变的,且物体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受力、速度大小等因素无关]⑤物体的惯性大小是描述物体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物体的惯性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亦然.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注意]: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②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是1kg 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 1 N.(kg·m/s2=N;kg·m/s2·m=J;1 N=105达因,1达因=1g·cm/s2)③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即只有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④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4.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合= ma[注意]:①a与F同向;且a与F有瞬时对应关系,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当F=0时,a=0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③若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斜角滑下,那加速度a=g(sinθ-μcosθ).(斜面光滑,a=g sinθ)④一个水平恒力使质量m1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a1的加速度,也能使质量为m2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a2的加速度,则此力能使m1+ m2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产生加速度a等于a1a2/ a1+a2或m1a1/(m1+m2)、m2a2/(m1+m2).⑤惯性参考系:以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为参考物.非惯性参考系:以具有加速度的物体为参考物.5.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注意]: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同之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大小,同性质;不同之处:方向相反,作用的物体不同.②二力平衡两个力的性质可相同,可不同;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直观区别:看它们是否因相互作用而产生.(例:重力和支持力,由于重力不是由支持力产生,因此这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6.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性质.7. ⑴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即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即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这种状态,叫做完全失重状态.即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 g时称物体完全失重,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例:处于完全失重的液体不产生压强,也不产生浮力.对P=ρgh和F浮=ρ液V排g只有在液体无加速度时才成立.若当液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时,g的取值是9.8+a当液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g的取值是9.8-a 当液体处于完全失重,g等于9.8-9.8=0)[注意]:①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没有发生变化.②匀减速下降、匀加速上升⇒F N-G=ma F N=m(g+a);匀加速下降、匀减速上升⇒G-F N=ma F N=m(g-a)③一只有孔且装满水的水桶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水由于完全失重而不会从桶中流出.§.4第五章曲线运动1. ⑴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⑵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所受合外力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⑷曲线运动的特点: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质点的路程总大于位移大小;质点作曲线运动时,受到合外力和相应的速度一定不为零,并总指向曲线内侧.[注意]:①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是变化的.(×)[此力不一定变化] ②两个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则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③已知两个分运动都是匀加(互成一定角度,不共线)则合运动是:1合合与v a 共线是匀加直线运动; 2合合与v a 不共线是匀变曲线运动.④一个分运动是匀速,另一个是匀加(初速度为零),则合运动:1合合与v a 共线⎪⎩⎪⎨⎧-=+=atv v at v v 00合合反向,同向, 2合合与v a 不共线:匀变速曲线运动.2. 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注意]:平抛运动性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 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结论一:y x tan tan 2=结论二:B 点坐标)0,21(x .3. 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圆弧的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注意]:①匀速圆周运动(性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是瞬时加速度、速度矢量方向不断改变的变速运动.(“匀速”指速率不变)②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线速度来描述. (v 为线速度大小,s 为弧长)线速度的方向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不断变化).③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角速度来描述.(国际制单位:弧度每秒,符号是rad/s )tϕω=(ω为角速度符号,ϕ为半径转过角度)④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周期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周期性的运动)符号:T (Nt T =,t 为时间,N 为圈数).周期长说明物体运动的慢,周期短说明物体运动的快.周期的倒数是频率,符号f .频率高说明物体运动的快,频率低说明物体运动的慢. ⑤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转速来描述.转速是指每秒转过的圈数,用符号n 表示.单位转每秒,符号..r/s ...(n 换成这个单位才等于f ). ⑥Tf1= n f T πππω222===r rf Trv ωππ===22 ⑦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的转动物体,其角速度大小、周期、转速相等.............(共轴转动);用皮带传动、铰链转动、齿轮咬合都满足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⑧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周期、转速不变的运动,物体满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有向心力、初速度不为零.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方向,不改变大小(向心加速度的作用: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 4. 向心力定义:使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合外力.[注意]:①向心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方向时刻在变化,是一个变力.②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的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③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F 向心= v =s tr n m r f m r Tm r v m r m 22222)2()2()2(πππω====5. 向心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r n r Tr f r v r m F a 22222)2()2()2(πππω======[注意]:①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②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但时刻在变化,是一个变加速度.③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是轨迹的切线方向,加速度方向是合外力方向)6. 匀速圆周运动实例分析:⑴火车转弯情况: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以减少火车轮缘对外轨的压力.①当火车行使速率v 等于v 规定时,F 合=F 向心,内、外轨道对轮缘都没有侧压力. ②当火车行使速率v 大于v 规定时,F 合<F 向心,外轨道对轮缘都有侧压力. ③当火车行使速率v 小于v 规定时,F 合>F 向心,内轨道对轮缘都有侧压力. ⑵没有支承物的物体(如水流星)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①当2Rv m mg =,即Rg v =,水恰能过最高点不洒出,这就是水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②当2Rv m mg ,即Rg v,水不能过最高点而洒出;③当2Rv m mg ,即Rg v,水能过最高点不洒出,这时水的重力和杯对水的压力提供向心力.⑶有支承物的物体(如汽车过拱桥)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①当v =0时,02=Rv m ,支承物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mg ,这就是物体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②当Rg v时,2Rvm mg ,支承物对物体产生支持力,且支持力随v 的减小而增大,范围(0~mg )③当Rg v =时,2Rv m mg =,支承物对物体既没有拉力,也没有支持力.④当Rg v 时,2Rv m mg ,支承物对物体产生拉力,且拉力随v 的增大而增大.(如果支承物对物体无拉力,物体将脱离支承物)7.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离心运动.反之,为向心运动.§.5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1.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要互相吸引,引力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注意]:①万有引力定律公式:221rm m G F =(G 为引力常数,其值为6.67×10-11N·m 2/kg 2)②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的测出了引力常量. ③天体间的作用力主要是万有引力.④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一质点的万有引力合力为零.⑤天体球体积:V =334R π;天体密度:3233rGT R πρ=(由R m RGMm 22ω= Tπω2= ρπ234r M =,r 指球体半径,R 指轨道半径,当R =r 时,23GTπρ=)⑥从牛顿做的“月—地”实验得出: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的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2. 重力和万有引力:物体重力是地球引力的一个分力.如图,万有引力F 的另一个分力F 1是使物体随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越靠近赤道(纬度越低),物体绕地轴运动的向心力F 1就 越大,重力就越小;反之,纬度越高(靠近地球两极),物体绕地轴随地球一起运动的向心力F 1就越小,重力就越大.在两极,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在赤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加上向心力. ⑴物体的重力随地面高度h 的变化情况: 物体的重力近似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即近似等于2)(h R Mm G+,可见物体的重力随h 的增大而减小, 由G=mg 得g 随h 的增大而减小.⑵在地球表面(忽略地球自转影响):22gr GM rMm G mg =⇒= (g 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r 为地球半径)⑶当物体位于地面以下时,所受重力也比地面要小,物体越接近地心,重力越小,物体在地心时,其重力为零.3.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叫做宇宙第一速度.(7.9km/s ) ⑴当物体速度大于或等于11.2km/s 时,卫星或脱离地球引力,不绕地球运行,称这个速度为宇宙第二速度.宇宙第三速度:大于或等于16.7km/s. ⑵卫星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关系:r GM v r v m r Mm G ==,22;322,r GM r m r Mm G ==ωω;GM r T r T m rMm G 32224,)2(ππ==;开普勒第三定律:32/r T =k=⇒24π中心天体GM k 由中心天体的质量决定.⑶地球的同步卫星轨道只有一条,它到地球的高度是一定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转速度r gR v /20=(R 0为地球半径,r 为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 min 85,km/s 9.7min max ==T v ⇒即轨地r R =时);人造卫星周期GMr T 32π=(M 为中心天体,r 为轨道半径),可见人造卫星的周期和自身质量无关,只和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圆周轨道半径有关.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等于重力,重力加速度等于向心加速度,在卫星里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因此,凡制造原理与重力有关都不能正常使用,比如水银气压计、天平、密度计、电子称、摆钟等.⑷“双星”问题:角速度相等. 2221ωR Gm r =、22121ωR Gm r =;212211Rm Gm r m =ω…①;212222R m Gm r m =ω…②;R r r =+21…③;由①②③解得. §.6 第七章 机械能1. ⑴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⑵功(符号w )是一个标量,W=Fs cos α(α是力和位移的夹角,F 应是恒力) ①如果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则s 为物体的位移. ②如果力是间接作用在物体上,则s 为作用点的位移.[注意]:①1J 等于1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 的位移时所做的功.②当α=π/2时,cos α=0,W=0;当α<π/2时,cos α>0,W >0(正功;力做正功该力是动力);当α>π/2时,cos α<0,W <0(负功;力做负功该力是阻力,例:重力对球作了-6J 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 的功,力对该物体做负功,通常说成物体克服力做了正功). ③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拉力F 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 ④向心力一定不做功(微元法).例如:摆钟重力做功,拉力不做功⑤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情况:可能一个正功,一个负功;可能一个负功,一个负功;可能一个正功,一个正功;可能一个不做功,一个不做功;可能一个不做功,一个负功(正功). 2. ⑴功与完成这些功的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