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 第1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含解析
最新-2018年高考化学 第1节 物质的分类课件 精品
• 答案:B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直径介于1nm~100 nm之间的粒子称 为胶体
•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电解质溶液
• 答案:A
• 对化学物质常用树状分类法:
• [例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 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 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 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一次能源
相同,相互排斥;
• b.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
• D.聚沉
•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 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做聚沉.使胶体 聚沉的方法有:
• a.加加热入电;解质 • b.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 c.
.
• E.电泳
• 胶体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 中作 定向移动
•
.
•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变荷深,. 在电场作用 下,向阴极移动,因此阴极附近的颜色逐 渐
• 答案:D
• 2.(2009·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蚕丝、羊毛和淀粉分别属于纤维素、 蛋白质和多糖
• B.乙醇、氯化银和乙酸分别属于电解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C.FeO、Al2O3、NO2分别属于碱性氧化 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 D.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 化、物理变化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讲义 新人教版 精品优选公开课件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2)同素异形体。 ①由 同种元素 形成的 不同单质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
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 O3 ;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物理 性质上,同素 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化学 变化。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 的化 合物。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8)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 ) (9)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 × ) (10)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属于物理变化 ( × )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1.氧化物的分类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图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3.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合反应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 分解反应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三类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 许多分子或离子的 巨大数目分子或 子或离子 集合体或高分子 离子的集合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1 nm 能否透过滤纸 能
1~100 nm 能
>100 nm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外观
性 质
稳定性
鉴别
均一、透明 均一
稳定 无丁达 尔效应
体的性质 ⑨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解析:①利用了胶体的聚沉;③胶体不带电,是胶粒带电,错误;④胶
体粒子和溶液中的溶质均能透过滤纸;⑤有色玻璃是固溶胶(将固
体作为分散剂所形成的溶胶),属于胶体;⑥制取的是Fe(OH)3沉淀, 错误;⑧利用了胶粒带电、能产生电泳现象的性质。⑨明矾净水是
2018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2讲
• (2)误认为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如NaHSO4是一 种盐。 • (3)误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 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而且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 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为不成盐氧化物等。 • (4)误认为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 性氧化物,Na2O2属于过氧化物。
A • 2.(2018·江苏·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 是( ) •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 B.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 [解析] A错:Fe3+遇SCN-溶液显红色。
• 1.(2017·北京·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 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 A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 [解析] 瓷器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无机物,A项正确 。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物,B项错误;茶 叶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属于酚类)、生物碱、氨基酸、有 机酸等,属于有机物,C项错误;中草药成分复杂,通常 含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有机酸、生 物碱等,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D项错误。
• 3.辨析比较 • “四同”辨析
四同
研究对象 相同或相似
不同 化学性质 实例
同位素 核素(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单质 元素
结构
有机物 结构 分子式相差n (n≠0)个CH2
化合物 分子式
结构 可能相似, 也可能不同 乙醇与二甲 醚;正丁烷 与异丁烷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性质的分散系
第1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性质的分散系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含义。
2.掌握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理解常见不同类型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4.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组成⎩⎪⎨⎪⎧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物质组成成分的判断(1)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 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2)Na 、NaCl 、SiO 2、H 2SO 4都称为分子式( )(3)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4)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5)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答案(1)√(2)×(3)√(4)×(5)×解析(3)MnO-4、AlO-2均为阴离子。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解读] 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构成的。
(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 的纯净物。
化合物: 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同素异形体(1)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____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2018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
成的金属钠(属于金属); Na 和 Cl 组成氯化钠(属于盐); 由 Na 和 O、 H 组成氢氧化钠(属于碱); Na 和 O 组成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故D 正确。
考向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
[思维深化]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4)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 ) ) )
(5)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 不同的离子( )
2.识记常见混合物 (1)气体混合物
(2)液体混合物
(3)固体混合物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1.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硫黄 ②次氯酸 ③NH3· H2O ④铜 ⑤硫酸氢钠 ⑥NO2
[对应学生用书P12]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或 离子 构成的。
(2)元素:具有 相同核电荷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单质 ②化合态: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形式存在的状态。
2.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
①纯净物 ②混合物 ③单质 ④化合物 ⑤金属 ⑥非金属 ⑦酸 ⑧碱 ⑨盐 ⑩氧化物 A.①③⑤⑦⑨ C.①③ B.②④⑥⑧⑩ D.全部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课件: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高招1从两个角度准确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1)从组成、熔沸点及其他性质角度进行判断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固定的熔、沸点
无固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各成分物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答案】 C 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将NH3通入饱和食盐水, 然后通入CO2,会析出溶解度较小的NaHCO3,NH3+NaCl+H2O+CO2
NH4Cl+NaHCO3↓,加热NaHCO3得到Na2CO3,2NaHCO3 Na2CO3+CO2↑+H2O,利用低温时NH4Cl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向 母液中加入NaCl粉末,使NH4Cl析出,得到化肥NH4Cl,A项正确;氨气 可以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白烟状的NH4Cl固体颗粒,故可用蘸浓盐酸 的棉棒检验输氨管道是否漏气,B项正确;微量元素不宜过多摄入,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2.(2013课标全国Ⅰ,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法;2016 年全国卷Ⅲ第
★★★☆☆ 5年3考
27 题第(1)问考查 NaClO2 的化学名称 等。预计 2018 年考查
2018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2物质的分类课件
)
2.明矾溶于水产生 Al(OH)3 胶体:Al3 +3H2O=== Al(OH)3↓+3H 区别。(
4.含 0.1 mol FeCl3 的饱和溶液配制成胶体后,将得到胶体粒 子 0.1 mol。( )
5.FeCl3 溶液和 Fe(OH)3 胶体都呈红褐色。( 6.可用过滤的方法将胶体粒子与分散剂分开。(
1.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 2.5×10 有关 PM2.5 说法不正确的是( )
-6
m 的颗粒物,下列
A.PM2.5 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 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 PM2.5 污染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在某种程 度上可以减少 PM2.5 污染
答案 1.(1)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液 胶体 浊液 (3)气固 气液 液固 固固 带相反电荷 (4) (2)溶
2.(1)一条光亮的“通路” 不能 3.饱和 FeCl3 溶液 体)+3HCl 红褐色
(2)电解质溶液
△ FeCl3+3H2O=====Fe(OH)3(胶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考点二 分散系、胶体
基础知识再巩固01
精讲精练提考能02
课时作业
基础知识再巩固 01
夯实基础 厚积薄发
1.分散系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6.氢氧化铁胶体中的胶粒不是指 1 个 Fe(OH)3“分子”, 而是 很多 Fe(OH)3“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直径在 1~100 nm 之间的 集合体。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不能搅拌也不能加热时间过长,否 则会导致胶体聚沉。 8.不是所有的胶体都有电泳现象。有些胶体因胶粒不能移动 而没有电泳现象,如固溶胶;还有些胶体因胶粒不带电而没有电泳 现象,如淀粉胶体。 9.加入电解质使胶体聚沉时,电解质中的阴、阳离子所带电 荷越多,聚沉效果越好。
2018届全国卷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基本概念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
2.熟记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的“三馏”“四解”“十一
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解
潮解
电解、水解、裂解
熔化、汽化、钝化、裂化、酯化、煤的气化、 十一化
液化 煤的液化、碳化、硝化、老化
3.“1 图”“6 式”的规范使用和书写
结构示
意图 S2-:
;Al3+:
电子式
Na2O2:Na+[··O······O······]2-Na+; H2O:H··O······H
A.将该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丁达尔 效应
B.该材料的基本微粒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该材料在 2000℃的高温下,还可以保持结构完整,可正 常使用 D.该材料在航空航天高温热防护、有毒化学物质吸附和清 除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解析] 该材料的基本微粒的直径为 1~100 nm,将该材料 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A 项不符合题意,该材料的基本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B 项符合 题意;氮化硼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可耐高温,结构稳定,C 项不 符合题意;该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性,D 项不符合题意。
专
题
基本概念
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把脉考向] 一、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 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 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共55张PPT)
高考帮·化学
考情精解读
2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考点 物质的组成、
2015全国
知识体系构建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溶液的含义。 6.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7.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 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8.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目 录 Contents
考情精解读 A.知识全通关 B.题型全突破 C.能力大提升
考点1
考点2
考法1
考法2
考点3
考点5
考点4
考法3
考法4
考情精解读
高考帮·化学
考情精解读
1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考点 物质的组成、 性质及分类
2016全国 ·全国Ⅰ,7,6分
命题趋势
体【15%】
高考帮·化学
考情精解读
4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
考点
自主命题地区 ·2016江苏,3,2分 ·2016天津,1,6分 ·2016四川,6,6分 ·2015北京,6,6分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知识体系构建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 的概念。 物质的组成、 性质及分类 【7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后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2018·新余联考)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干冰、冰水共存物、烧碱、小苏打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C80、石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大理石解析:选C。
干冰、冰水共存物、烧碱、小苏打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活性炭、C60、C80、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氯气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大理石都含有两种以上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2.胶体与溶液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和本质区别分别是( )A.能否透过滤纸,是否有丁达尔效应B.是否无色透明,是否稳定C.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D.是否稳定,能否电泳解析:选C。
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鉴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3.(2015·高考重庆卷)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解析:选D。
A.胆矾炼铜就是“湿法炼铜”,其原理是将胆矾溶于水,再将铁放入胆矾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是化学反应。
B.铁矿石炼铁是将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加入高炉中,在高炉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铁单质,是化学反应。
C.黏土烧结制成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
D.四氧化三铁常称作“磁性氧化铁”,是磁石的主要成分,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磁石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
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没有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B.鲜花店的老板用浸泡了高锰酸钾的硅土延长鲜花的保存期C.用双氧水漂洗衣服上的污渍D.夏天超市用干冰给物质降温解析: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基础知识自查]1.物质的组成(1)构成粒子(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1)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物质的分类(1)分类方法①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②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2)几类物质的概念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③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④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⑤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⑥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应用体验]1.请根据交叉分类法说明NaHCO3是哪类物质?[提示]盐、酸式盐、钠盐、碳酸盐。
2.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如图的括号中:①氯气②HClO③苛性钠④铁⑤小苏打⑥过氧化钠⑦二氧化碳⑧氧化铝⑨氧化铜[提示](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②③⑤⑥⑧⑨⑦④①②③⑤⑦⑨⑧[考点多维探究]角度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粒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导学号:95812011】(1)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是原子或分子(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可以变化但原子不可变化(3)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4)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5)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6)CuSO4·5H2O中含有CuSO4和H2O,故CuSO4·5H2O为混合物(7)任何化合物均由原子构成(8)OH-和—OH属于相同的原子团(9)NH+4、OH-、H3O+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答案](2)(3)(4)2.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可能是()①纯净物②混合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金属⑥非金属⑦酸⑧碱⑨盐⑩氧化物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⑩C.①③D.全部D[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也可以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角度2物质的分类3.(2017·济南模拟)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iO2不能和水反应,所以它不是酸性氧化物B.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必然是纯净物C.烧碱、冰醋酸、石墨均为电解质D.海水、氯水、氨水均为混合物D[A项,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作酸性氧化物,SiO2虽然不与水反应,但Si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O2和O3的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氧,但属于混合物,错误;C项,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石墨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D项,海水为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氯水为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氨水为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正确。
]4.有下列氧化物①CaO②SO2③N2O5④Mn2O7⑤Na2O2⑥Al2O3⑦FeO⑧SiO2⑨CO⑩P2O5⑪NO2⑫Cl2O3请回答:(1)金属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两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④⑤⑥⑦(2)①⑦(3)②③④⑧⑩⑫(4)⑥物质分类辨析(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4)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如淀粉)。
(5)一个一元强酸分子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 +,电离出一个H +的不一定是一元酸(如NaHSO 4)。
(6)盐中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阳离子,也可能是NH +4。
(7)溶于水形成溶液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为电解质如SO 2、NO 2、NH 3等考点2| 分散系 胶体[基础知识自查]1.分散系(1)组成(2)分类①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标准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②若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如烟属于固气分散系;雾属于液气分散系; 悬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2.胶体(1)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_nm 。
(2)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①方法: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
②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3)性质与应用[应用体验]1.你知道哪些胶体?请举出。
[提示]①烟或雾②鸡蛋白的溶液③血液④淀粉溶液⑤豆浆⑥牛奶⑦墨水⑧Fe(OH)3胶体⑨硅酸胶体2.实验探究(1)饱和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生成Fe(OH)3胶体的反应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FeCl3溶液加入氨水中能形成Fe(OH)3胶体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备的Fe(OH)3胶体做电泳实验,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颜色加深,可证明Fe(OH)3胶粒带什么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FeCl3与H2O发生水解反应(2)不能;氨水中的c(OH-)较大,生成的是Fe(OH)3沉淀(3)正电荷(4)产生红褐色沉淀(NH4)2SO4为电解质使胶体聚沉(5)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开始加稀H2SO4,胶体聚沉生成Fe(OH)3胶体,当酸过量时,Fe(OH)3又溶于酸[考点多维探究]角度1常见分散系的比较1.(2017·石家庄模拟)“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⑥C[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为1~100 nm,满足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故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
]2.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导学号:95812012】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A项,因胶体可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正确;B项,X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Z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粒,错;C项,FeCl3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 Fe(OH)3+3H+,加入CaCO3时发生反应CaCO3+2H+===CO2↑+Ca2++H2O,从而促进Fe3+水解,正确;D项,该分散系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角度2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3.500 mL 2 mol·L-1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
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C[根据粒子直径大小可知甲、乙分别为Fe(OH)3胶体和Al(OH)3胶体,A 错;Fe(OH)3胶体加入NaOH溶液不溶解,B错;HI与Fe(OH)3反应时可生成I2,溶液为深褐色,C对;蒸干、灼烧FeCl3溶液主要得到Fe2O3,D错。
]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②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③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④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⑤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⑥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⑦明矾和FeCl3可用作净水剂⑧O3、H2O2均可用于水的净化杀菌[解析]①选项土壤胶体中胶粒带有电荷,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②选项中的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静置后分层,油层在水层的上面,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③选项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④选项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胶体的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的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铁发生酸碱中和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6H2O,沉淀消失;⑤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利用渗析净化血液胶体;⑥静电除尘的原理是电泳现象;⑦明矾、FeCl3净水的原理是生成胶体,胶体吸附杂质而净水;⑧O3、H2O2的净水是利用强氧化性氧化细菌蛋白质而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