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PPT

合集下载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教学课件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教学课件
——老子.《道德经》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 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南、北纬 90°
B.南、北纬 23.5°
C.赤道
D.南、北纬 66.5°
【答案】C
4.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
昼极夜现象的是( )
A.南纬 67°
B.北纬 21°
C.南纬 37°
D.北纬 80°
【答案】C
5.(2010 年广东深圳模拟)图 1-3-22 为某地某日内太阳 高度变化示意图,该日太阳高度最大时物影朝向正南,当该地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A.整个北半球 B.南北回归线之间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答案】D 2.北京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B
3.下列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2)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 际的是( )
【名师点拨】第(1)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着眼点为经度判断。 当北京时间 2010 年 4 月 30 日 20 时的时刻,美国纽约位于西 5 区, 时间为 4 月 30 日 7 时,新加坡位于东 7 区,时间为4月30日 19时, 伦敦位于中时区,时间为 4 月 30 日 12 时,巴西利亚位于西 3 区, 时间为 4 月 30日 9 时,故正确答案为C。第(2)题,考查正午太阳高 度的年变化规律,着眼点为纬度判断。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春分 和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接近 90 度,故 A 错。巴西利亚位于南 纬 15 度,一年有两次最大值 90 度,时间位于秋分到冬至之间和冬 至到春分之间,夏至日为最小值,故 B 错。伦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但不能为零,因为冬至日时北极圈 正好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正好为 0 度。纽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夏至日最大,故 D 对。

第一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

第一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
阳高度)。如图所示:
(2)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的角度及一年内调整的幅度: ①安装的角度: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纬度差(即 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例如,北纬40度在夏 至日时,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应该是40°-23°26′,
在冬至日时,倾角应该调整为40°+23°26′。
②一年内调整的幅度:南北回归线、北回归线至北 极圈和南回归线至南极圈的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 相差46°52′,所以一年内热水器调整的幅度也是46°52′;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直射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为
例如,某地昼长9小时,则该地7点30分日出,16点30 分日落。如下图所示:
反过来,知道某地的日出(或日落)时间(地方时),也可以
求出该地的昼长(或夜长)。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例如,某地地方时5点日出,则该地昼长为14小时。如 下图所示:
2.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造成了各地昼夜长短的 变化。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中能反映上海 地区白天最短的是 ( )
短 越长,夜越
极昼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范围达到最
大,北极圈及其以内有 极昼 现象。冬半年(9月23日前后
至次年3月21日前后)相反。春、秋分日,全球各地 昼夜平 分 ,均为12小时。
1.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时空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结果之一是形成了地球上昼夜长短的 变化。 夏半年(北半 球) 春、秋分 冬半年(北半 球)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 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1.“最值法”记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直射点所在纬线“最大”;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一年中“最大”,南半球一 年中“最小”;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年中“最大”,北半球一年 中“最小”。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PPT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PPT2
夏至日,太阳直射 于北回归线
秋分日,全球 昼夜等长,各 为12小时
夏半年(春分 日到秋分日), 太阳直射北半 球,北半球昼 长夜短。
秋分日,太阳 直射于赤道
冬至日,北半 球,昼长达到 一年中的最小 值,北极圈及 其以北地区, 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太阳直射 于南回归线
春分日,太阳直 射于赤道
北京位于北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规律,北半球在冬至日 H 达到最小 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答案: A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已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求 任意 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H=90°-纬度差
思考 3
冬至日时,求下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43008/
北极圈____
阅读课文P21页最后两自然段,思考什么 叫太阳高度角?什么叫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
地平面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在正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 叫 正午太阳高度角 用“H”表示。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 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的变化
•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及以 北地区,H 达到最大值;南半球 H 达到 最小值。 •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及以 南地区,H 达到最大值;北半球 H 达到 最小值。 •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两次太阳 直射。(有两次达到最大值)
思考 2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小值时(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太阳直射赤道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我国盛行东南季风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90°´N
66°34´ N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ppt课件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ppt课件

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可编辑课件PPT
3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 1、概念:
黄赤交角
可编辑课件PPT
4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90 °-黄赤交角的度数
66°34′N 23°26′N
北极圈
23°26′S 66°34′S
可编辑课件PPT
北回归线
12:00
12:00 6:00
同一条纬线上正午太 阳高度相同
可编辑课件PPT
21
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夏至日
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可编辑课件PPT
22
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冬至日
可编辑课件PPT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公转特征:
1、围绕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致(北逆
时针)
可编辑课件PPT
1
3、周期:
①恒星年:真正公转360°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②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可编辑课件PPT
2
近日点
远日点
4、速度:
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
线南 回 归
赤 线北 道回

②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一年中最大值可,编辑南课件半PP球T 达最小值。
26
日冬 至
春夏 秋至 分日
线南 回 归
赤 线北 道回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的地理意义

23°26′N 0° 23°26′S
66°34′S 90°S
夏至日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0°N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90°S
冬至日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
太阳高度角(h)
白天 h>0
晨昏线上 h=0
地面
h
晚上 h<0
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正午太 阳高度角最大,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
极点上太阳一天中太阳高度不变化 ,始终等于当天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春秋分日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0°N 66°34′N
3. 21 ~ 9. 23 :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南半球较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距太阳直射点最 远的一天
冬至日(12月22日)
9.23~ 次年3.21: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北半球较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90°
46°52 ′ 23°26 ′ 0°
夏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0° 23°26 ′
46°52 ′ 90° 66°34 ′
43°08 ′ 0°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 时00 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共23张PPT[可修改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共23张PPT[可修改版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四季更替
(一)、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根据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划分
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季:冬、夏季的过渡季节
我国:四立为四季的起点 欧美:二分二至为四季的起点
区别:欧美四季较我国迟1个
秋分日
赤道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赤道与南回归线间,向南移
冬至日
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与赤道间,向北移
春分日
(次年)
赤道
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纬度越 高,昼越长;北半球相反;赤道昼夜平分。
南半球昼达最大值,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 极昼,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纬度越 高,昼越长;北半球相反;赤道昼夜平分
3、21(春分日) 9、23(秋分日)
3、21(春分日)
23°26′S
12、22(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季节更替 五带的划分
(一)太阳高度角概念: 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即太阳在当 地的仰角,又称太阳高度。

90°

(二)太阳高度角的分布:
晨昏线 0°
月,更接近 实际气候的变化
2)气候四季
北温带地区的国家根据气温的变化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
(二)、不同纬度地区的季节变化情况
(1)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原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终年变化不大。
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较大。 (2)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夏季特点
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降水较 多,植物生长茂盛。
冬季特点
气温低,日照时间短,降水较 少,植物进入休眠期。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夏至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
位于北回归线。
冬至日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
位于南回归线。
春分日和秋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太阳 直射点位于赤道。
季节对生物圈影响
生物生长繁殖
春季和夏季是植物生长繁殖的主要时期, 秋季和冬季则是植物休眠和落叶的时期。
动物迁徙和冬眠
一些动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或冬 眠,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人类活动
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如农业种植、渔业捕捞、旅游出行等。
03
地球形状和重力作用
地球椭球形状及其原因
地心坐标系
以地球质心为原点,以地球自转轴为极轴,以地球赤道面为 基面的坐标系。在地心坐标系中,地球公转表现为地轴在空 间的摆动,地球自转表现为地面点的周日旋转。
02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现象
昼夜交替产生原因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导致太阳光线 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交 替现象。
太阳直射点变化
直接影响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可能直接排入海 洋,对洋流造成污染和破坏。
对洋流的影响
人类活动可能对洋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 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行为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系 统,进而影响洋流的流动特征;而气候变化也可 能导致洋流系统的改变。
间接影响
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可能改变风场和温 度场等物理环境,从而影响洋流的流动和分布。
公转导致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非常好)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非常好)

(春分3.21前后)
23°26′S (冬至12.22前后)
地球公转自转共同作用下 产生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季节更替 五带的划分
[情境创设]

去年6月,家在北京(40°N)的 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 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 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 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 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 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 能帮赵亮分析原因吗?




房屋采光

2.从采光要求考虑,下列城市中高 度相同的楼房间距最小的是: A A 石龙 B 南京 C 北京 D 哈尔滨
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正午太阳变化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 90° 80° 70° 60° 50° 40° 30° 夏至日 春分秋分日 冬至日
20° 10°
0° 90°N
66°34′N
太阳高度角越大,房屋采光越少
正午太阳高度角
节气
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 点 赤 道
正午太阳高度 角的变化规律
达全年最大 值的地区
夏至日 冬至日
由赤道向两极 递减
由北回归线向 北回归线及 北回归线 南北两侧递减 其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 由南回归线向 南回归线及 南北两侧递减 其以南地区
今天,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正午 太阳高度最大是谁?最小是谁?
冬至日
春 秋 分 日
四 季 的 划 分
1.依据: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天文四季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 2. 春秋: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划 (2)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分 北半球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地理
(中图版 ·必修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读图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回答下列 问题。
第 一 章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北半球某地不同
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地理
(中图版 ·必修1)
(1)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什么时候达到一年之中 最大值?什么时候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 昼短夜长 ,且纬度越高,昼越短,
第 一 章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北极附近出现 极夜 现象。 3.春秋分日:全球昼夜 平分 。 4. 赤道 上全年昼夜平分。
三、季节更替
1.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全年 皆夏 ,季节更替现象不明显。 2.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 皆冬 。 3.中纬度地区: 四季 更替明显。
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北半球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达到 北半球 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一年中的最大值, (3)北半球二分日: 赤道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地理
(中图版 ·必修1)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越长 , 北极附近出现 极昼 现象。
要点(3)
[读图归纳]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 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地理
(中图版 ·必修1)
读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第 一 章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地理必修1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的地理意义

地理必修1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的地理意义

S纬度N(°)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 中最大,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 大,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
南半球各 地昼夜变 化情况
赤道上的 昼夜情况
昼渐长 夜渐短
昼渐短 夜渐长
昼夜等长
昼渐短 夜渐长
昼渐短 夜渐长
昼渐长 夜渐短
昼渐长 夜渐短
昼渐长 夜渐短
昼渐短 夜渐长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
(1)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
昼越长。
(2)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最长,夜
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
太阳高度角
• 演示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 用几何法求出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Н=90°-│φ+δ│ Φ表示太阳直射纬度; δ表示所求点的纬度。 同半球求纬差:太阳直射纬度与所求点 的纬度相减。 不同半球求纬差:太阳直射纬度与所求 点的纬度相加。
北半球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Leabharlann 太阳高度小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
弱多;照射面积大,强度小 弱少;照射面积小,强度大
大 气 上 界
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无极昼、极夜现象
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 夜渐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且范围向低纬扩大。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 短,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的。据此回答3~4题
3.元旦这一天,下列各地中白昼最长的是( D ) A.北京 B.上海 C.厦门 D.海口
解析 元旦为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在地球 上越靠南,白昼越长。四地中,海口位置最靠 南,所以其白昼最长。
4.厦门市在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是
分层训练
对点练习
考查点1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值的纬度范围是 A.23°26′N~90°N
() A
B.0°~90°N
C.23°26′S~23°26′N D.0°~
23°26′N
解析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在一年中距太阳直射点最
C.cΒιβλιοθήκη D.d解析 图甲的中心极点为南极点,a位于南回归线上,
为冬至日(12月22日),则b为秋分日(9月23日);图
乙的中心极点为北极点,d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
日(6月22日),则c为春分日(3月21日)。
2.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正值夏季
(C )
B.b地昼短夜长
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D.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
解析 天文四季是按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进行划
分的。获得太阳辐射最多时,即太阳高度角最大,
白昼时间最长,此时应为夏季;与之相反即是冬季。
课时作业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1~ 2题。
1.如上图,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a
B.b
( B)
(2)
(3)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 相反 。 (4)二分日前后:全球各地 昼夜平分,均为 12 小时。
2.昼夜、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产生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答案 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 体,向着太阳的一侧是昼,背着太阳的一侧是夜;昼 夜交替是指因地球的自转,昼夜状况不断发生周期性 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 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
生的地理意义
诱思导学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太阳高度角:①
与② 地平面 的夹角。一天
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现在③
。太阳直射点所在
纬 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④ 90°。
2.变化规律
(1)空间分布: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⑤ 90°,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⑥ 大 ; 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⑦小。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切,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 昼越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南极圈及 以南地区有极夜现象。 (3)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晨昏线与 极圈相切,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越 向北白昼越短。北半球的昼长和极昼范围达到一年 中最小值。
A.5月1日
B.8月1日
(B )
C.11月1日
D.2月1日
解析 厦门市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应为距离
二至日最近的一天,所给的四个选项中,B项8月
1日距夏至日最近。
考查点3 季节更替
5.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 A.太阳高度角最大,黑夜最长的季节
(D )
B.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
C.太阳高度角最小,黑夜最短的季节
解析 由图可知,当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
为20°时,即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的温带范
围将变大;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北半
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北
半球的福州因太阳照射时间增加均温升高。
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阴影部分为黑夜)。
(1)该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
图,P点在N点的______方向,时间是______
(2)时间分布 a.北半球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⑧赤道,⑨赤道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正午太阳高度角由⑩赤道 向 两极递减。 b.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⑪北回归线 向南 北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⑫最大值 ; ⑬ 南半球 达到最小值。 c.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⑭ 南回归线 向 南北递减;⑮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值;北半球达到⑯ 最小值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解析 由表中内容可知,冬至日四个城市的正午
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③④①,因冬至日太
阳直射南回归线,我国各地都位于北半球,所以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故选D项。
4.表中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B )
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月______日前后。


(︵2)MPN为
线,其中 MP 是
PN 为______线。
线,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北半球
的节气是___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4)M点昼长________小时,P点夜长________小时。
(5)M、N、P、Q四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是
北半球春季: 3、4、5 月,每三个月一季。夏、秋、 冬依次类推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 相反 。
3.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图表导思
读图1-3-11 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据此分析: (1)北半球各地春秋分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2)北半球各地夏至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3)北半球各地冬至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答案 (1)北半球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经过 南北两极点,全球昼夜平分。 (2)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昏线与极圈相
答案 (1)南 东南 12 22 (2)晨昏 晨 昏 (3)23°26′S,45°E 冬至 17 (4)12 0 (5)Q>M=N>P
研究学习
太阳高度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济南地区推行了“阳光工 程”,即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济南一农村 中学(约 36°N)地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对学校附近 村庄的太阳能安装使用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太 阳能支架是固定的,长度不可调节,于是他们提出了 整改方案,将支架改造成可调节的活动支架,如右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2)题,由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可知中心为南极点,晨昏线为 ︵ ,据地球自转方向 可判断 ︵为晨线, ︵为昏线,晨M昏PN线与极圈相切, 且南极为MP极昼可知为P1N2月22日前后,根据自转方向可 知P点在N点东南方向。第(3)题,此日太阳直射南回 归 线。因为只有正午12点时才直射,所以正午12点的经 线度数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据推算可知为45°E, 即东经45°经线地方时为12点,据此可推出北京时间 是17点,此时为北半球冬至。第(4)题,M点在赤道 上,终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P点位于南极圈 上,此时处于极昼期,夜长为0小时。第(5)题,该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距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 越大,从图中四点位置,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 Q>M=N>P。
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解析 结合第3题的结果和表中数据可知,我国
从南向北楼间距应逐步扩大,才能保证楼房有良
好的采光条件。
读下图,完成 5~6 题。
5.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点
的范围是 A.0°~20°N
(C )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根据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将太阳能支架由固定式改为活动式,请你思考这样做的 理由是什么? (2)一年中该地太阳能支架最短的日期是哪一天,为什么? (3)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节幅度是 多少? 答案 (1)为了在正午时集热板获得最多的太阳热量,必须 使太阳光线垂直于集热板,由于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化, 因此要调整支架高低,保证正午太阳光线垂直于集热板。 (2)6月22日(夏至日)。因为6月22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 大,因此必须调整支架为最短,才能使集热板与太阳光线 垂直。 (3)46°52′。
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2.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
度最大的是 A.海口市
B.广州市
(A )
C.济南市
D.银川市
解析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距南回归线越近
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四个城市中,海口
最靠近南回归线。
考查点2 昼夜长短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昼
思维点击 1.济南地区门朝南的房屋,正午阳光照射到屋内
的面积何时最大,何时最小?正午阳光照射的室 内面积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什么关系? 答案 济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6月22日(夏 至日)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太阳照 射到室内的面积最小;12月22日(冬至日)该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面 积最大。正午阳光照射的室内面积与正午太阳高 度角呈负相关。
D.d地出现极昼现象
解析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
日,a地位于南回归线,为冬季;b地位于赤道,
昼夜平分;d地位于北回归线,无极昼极夜现象发
生。
为了冬季采光,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 同纬度带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 (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据此完成3~4题。
3.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D )
解析 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