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传导路径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疼痛基础理论ppt课件

疼痛基础理论ppt课件
等上行束的痛觉传递 (transmission) , 皮层和边缘系统的痛觉整合 (interpretation) , 下行控制和神经介质的痛觉调控 (modulation) 。
疼痛的产生
有害刺激 压力 热 化学 电
组织损伤 介质释放 氢和钾离子,神经递质,激肽, 前列腺素 刺激伤害感受器 通过传入通路 传达到中枢神经系统
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 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 上的体验。
5
定义更新
世界卫生组织 (WHO , 1979 年 )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 (IASP , 1986 年 ) 1995 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 James Campbell提出将疼痛列为
第五大生命体征
2001 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 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2 年第 10 届 IASP 大会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 是一种疾病。
6
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
症状(包括疼痛)和体征
潜在组织损伤
实际组织 损伤
Changing
实际损伤
疼痛产生过程
疼痛形成的神经传导基本过程 可分为 4 个阶梯。
伤害感受器的痛觉传感 (transduction) , 一级传入纤维、脊髓背角、脊髓一丘脑束
28
(3) 视觉模拟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划一条长线 ( 一般长为 10cm ) ,一端代表无 痛,另一端代表剧痛,让患者在线上最能反应自己疼痛 程度之处划一交叉线。评估者根据患者划的位置估计患 者的疼痛程度。
(4) 疼痛强度评分 Wong-Bakcr 脸

疼 痛 PPT课件

疼 痛 PPT课件

2021/5/12
7
发生机制
2021/5/12
• 躯干四肢的痛觉传导通路
损伤机体----释放致痛物---疼痛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 ----脊髓神经后根----脊髓丘 脑侧束-----大脑皮质中央后 回-----痛觉
8
• 头面部痛觉传导通路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丘 脑束----脑桥----大脑皮 质中央后回----痛觉
2021/5/12
25
不同病因头痛的鉴别
内容 颅内感染 发病情况 急性起病 部 位 全头
颅内出血 剧烈、不减 深在、弥散
颅内占位
神经性、血管性 头痛
慢起病、反复、 反复、发作、博
长期
动性、电击样
局部偏头痛
程度性质 逐渐加重 剧烈
轻、中、重
剧烈
时 间 持续、昏迷 持续 影响因素
晨加剧
咳、喷、转头 俯身加剧 颅高压加剧
2021/5/12
9
• 牵涉痛(放射痛)
内脏病变----交感神 经----脊髓后根--大脑----疼痛
牵涉痛产生机制示意图 1.传导体表感觉的后角细胞 2.传导体表和内脏感觉共用的后角细胞 3.传导内脏感觉的后角细胞
2021/5/12
10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
内心胃




心前 左 区上 腹
牵 左肩 左 涉 胛区、 肩 痛 左上 胛
颅内压增高
2.伴眩晕
小脑肿瘤、椎基底A供血不足
3.伴发热
全身感染性疾病或颅内感染
4.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精神症状
颅内肿瘤
5.慢性头痛突然加剧伴意识障碍
脑疝
6.伴视力障碍
青光眼或脑瘤

《疼痛基础知识》课件

《疼痛基础知识》课件

疼痛可以根据程度分为 轻度、中度和重度,根 据时间分为急性和慢性。
疼痛的定位有助于诊断 和制定相关治疗方案。
疼痛的治疗
1
疼痛治疗的原则
控制疼痛原因、缓解疼痛症状、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和成瘾。
2
疼痛治疗的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根据疼痛的病因和患者情况制订个体化治 疗方案。
3
疼痛治疗的注意事项
例如药物剂量和频次、药物相互作用、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干预。
疼痛的预防与管理
疼痛的预防
包括避免对身体的过度使用、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定 期进行体检等。
疼痛的管理
需要多学科协作,如康复医 学、心理学和营养学等,同 时需要提供疼痛护理和完善 疼痛病史记录。
结语
疼痛对生活的影响
疼痛会影响个人日常和社会功 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 响。
防治疼痛的重要性
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疼 痛的发生,及时治疗可以减轻 疼痛的程度。
疼痛护理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医护人员不仅需要了解疼 痛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提供患 者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为患 者带来更好的康复体验。
疼痛的传入途径
疼痛信号通过神经元传递,经 过脊髓传入大脑皮质进行加工 与处理。
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是疼痛机 制的基础,也是药物治疗的靶 点。
疼痛的传出途径
疼痛信号通过下行通路传出, 影响疼痛的感受与情感反应。
疼痛的评估
1 疼痛的评估工具

2 疼痛的程度及分类 3 疼痛的定位
例如面部表情评定量表、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疼痛评估量表等。
《疼痛基础知识》PPT课 件
尽管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了解其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和治疗它。这 个PPT将带您了解有关疼痛的一些基础知识。

疼痛的传导途径PPT课件

疼痛的传导途径PPT课件
临床上常在下列类型药物之间进行组合: 对乙酰氨基酚、NSAIDs、曲马多和阿片类药物
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由于每种 药物的剂量减小,副作用相应降低,镇痛作用相加或同,从 而达到最大的效应/副作用比。
药物镇痛途径和方法
口服给药 经皮下给药 经鼻和经直肠给药 经静脉或经硬膜外给药 多模式镇痛
悬吊运动训练是一种运动感觉的综合训练系 统,强调在不平稳状态下进行运动,可加强 深层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在运动中的平衡、 控制能力和稳定状态。
是运动治疗或者是缓解与治愈骨骼肌肉疼痛 的整体概念。
与慢性病有关的改变
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失调 稳定肌的力量和耐力降低 制动肌的力量和耐力降低 肌肉萎缩 心血管功能减退
证明肌肉与稳定外周关节有关的例子有:肩关节的 肌腱袖、膝关节的股内侧斜肌和髋关节的臀中肌的 后部。腰椎的最重要的稳定肌是腹横肌和多裂肌, 颈椎的稳定肌他们认为则是颈长肌、头长肌、多裂 肌以及半棘肌。
在训练稳定肌时,强调使用低负荷的等长收 缩(30%-40%的最大收缩阻力)。训练时 间逐渐延长而不是负荷重量增加。
仰卧姿势的牵引还可以这样操作:把皮带包绕脚踝, 将双下肢悬吊在空中,臀部就从支撑面上抬起来了。
牵引同样可以在颈部、肩部和髋关节处实施,但是 在这些情况下,物理治疗师应担任主要的角色。虽 然有经验表明许多病人从这种治疗中获益,但仍缺 乏科学依据来证明。
稳定肌的训练
最近的研究表明某些肌肉有特殊的稳定功能,称作 “局部的”肌肉。它们位于关节附近,并有大量的 兴奋肌纤维。相信这种“局部的”肌肉主要负责局 部的稳定性,而由“广泛的”肌肉实施运动。
反之,远端闭合,如接触地面、墙面或桌面,近端(躯干) 运动,即可称之为闭链。此时所能做的肢体运动只能是多关 节协调活动。如蹲站时必须同时活动髋、膝、踝关节,不可 能作单一关节的活动;两上肢撑地作俯卧撑运动时,也只能 同时活动腕、肘、和肩关节,而不可能单独活动单一关节。 骑车训练也是典型的例子。

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图片[可修改版ppt]

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图片[可修改版ppt]
• 组织炎症或损伤,沉默性伤害感受器被激活, 痛阈降低,可产生强烈的疼痛。
沉默性伤害感受器被激活,痛阈↓
• 沉默性伤害感受器被激活后,在炎症前不 反应的传入纤维,变得对各类机械刺激敏 感。这种变化在炎症刺激后几小时发生。
• 多为C 纤维伤害性感受器。
(二)伤害性感觉传入纤维—Aβ、Aδ和C纤维
传导纤维:
Aβ大直径、有髓鞘、传导速度最快,低阈 值机械感受器 Aδ直径小、薄髓鞘、传导速度较慢,低或 高阈值的机械和温度感受器 C小直径、无髓鞘、传导速度最慢,高阈值 机械、温度和化学感受器
(二)伤害性感觉传入纤维—Aβ、Aδ和C纤维
Aβ 纤维: 有髓、最快、局
Aδ纤维: 薄髓、较快、较泛
C 纤维: 无髓、最慢、泛

3、非甾体抗炎药和病灶注注射射液镇:痛生机理制盐水、

肥大局细麻胞药或、中糖性皮粒质细激胞素


P物质

组胺、5-HT
感受器 背根节的 神经胞体
ATP K+ H+ 缓激肽
PG
TNF、IL
炎症细胞
P物质
COX-2 花生四烯酸
血管
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机制
• 损伤/炎症组织中环氧化酶被激活,促进前 列腺素的产生,前列腺素提高伤害性感受 器的敏感性。
2、伤害性感受器的特征: 反复刺激→感受器敏感性↑
3、伤害性感受器分布密度 内脏比皮肤低
4、 感受野:1根纤维末端分支所占的区域,即该
纤维对外周刺激发生反应的部位。
理论-临床: 指尖痛觉比 其他部位敏 感,为什么 ?内脏痛定 位不准确而 躯体痛则相 反?
沉默性伤害感受器
• 生理状态下对常规的伤害性刺激不反应,仅 在炎症状态下才被激活。

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图片)

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图片)

沉默性伤害感受器
• 生理状态下对常规的伤害性刺激不反应,仅 在炎症状态下才被激活。 • 组织炎症或损伤,沉默性伤害感受器被激活, 痛阈降低,可产生强烈的疼痛。
沉默性伤害感受器被激活,痛阈↓
• 沉默性伤害感受器被激活后,在炎症前不
反应的传入纤维,变得对各类机械刺激敏
感。这种变化在炎症刺激后几小时发生。
外周敏感化和中枢敏感化
●外周敏感化:指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对 传入的刺激敏感性增加。 ●中枢敏感化:脊髓背角伤害性感觉神
经元兴奋性增强。
●临床表现: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
痛觉超敏
提问
1. 伤害性感受器特点? 2. Aβ 、Aδ 和C纤维主要差异是什么? 3. 那些致痛物质由受损局部合成——(缓激肽、 5-羟色胺、 乙酰胆碱、组织胺、前列腺素、钾 离子) 4.外周处病灶注射消炎镇痛药的镇痛机制? 5.痛觉调控中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有哪两个系统 ? 6.外周敏感化主要可能机制?
• 损伤/炎症组织中环氧化酶被激活,促进前
列腺素的产生,前列腺素提高伤害性感受
器的敏感性。
• 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局部环氧化酶,阻断前
列腺素的产生,发挥镇痛作用。
病灶注射消炎镇痛药的镇痛机制
• 镇痛机制主要为: ①稀释局部致痛物质。 ②局麻药止痛,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循环, 带走致痛物质。
• 消炎镇痛药:生理盐水、局麻药、皮质醇激素。
↑Nav1.8
伤害性刺激
(三)、神经损伤后长芽
受损
正常
损伤的轴突发芽 成“神经瘤”
损伤的外周神经纤维成“假突触”
交感纤维或低阈值Aβ纤维 受损的外周神经纤维
高值阈C纤维
假突触
交感纤维或低阈值Aβ纤维能激活高值阈C纤维→机械的异 常疼痛

疼痛传导路径图PPT课件

疼痛传导路径图PPT课件

疼痛传导路径图一、头颈部疼痛有关的肌肉(24块)1、颈部三块特殊的肌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

2、背部和颈部的肌肉:枕下肌群(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夹肌——颈夹肌——头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

由浅层到深层排列:斜方肌——夹肌一一头棘肌——回旋肌——多裂肌。

3、下颌、面部和头部肌肉:咬肌——翼状肌(翼内肌、冀外肌)一一颊肌一一眼轮匝肌——颧肌——提上唇肌——喉肌(颈阔肌、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颈长肌)——颞肌——额肌——枕肌。

颞下颌关节(TMJ)由咬肌、翼状肌、颞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引起的。

二、肩膀、上背部和上臂疼痛有关的肌肉(16块)1、斜角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2、肩胛骨悬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

3、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4、上臂肌群:三角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三、肘、前臂和手痛有关的肌肉(16块)1、肘部肌肉——肱肌2、手和指的伸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肘肌——指伸肌——食指伸肌。

3、手和指的屈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前二肌肉间)一旋圆肌——旋方肌——拇长屈肌。

4、手部的肌肉:拇对掌肌——拇内收肌——骨间肌。

四、胸部、腹部和生殖器痛有关的肌肉(13块)’1、胸大肌——锁骨下肌——胸小肌——前锯肌——膈肌——肋间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腹直肌——腹斜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一腰肌(髂肌、腰大肌)——骨盆肌肉(坐骨海面体肌、球海面体肌、耻尾肌、髂尾肌、尾骨肌)。

五、中背部、下背部和臀部有关的肌肉(13块)1、深层肌肉: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肋骨肌。

2、浅层肌肉:最长肌——髂肋肌——棘肌——后踞肌——腰方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六、臀部、大腿和膝部有关的肌肉(16块)1、阔肌膜张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2、股内收肌群(耻骨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肉)。

疼痛的机制ppt课件

疼痛的机制ppt课件
(2)疼痛信号在脊髓中的传递
脊髓是疼痛信号处理的初级中枢。
传入纤维
脊髓背角
作用于腹角运动细胞, 引起局部的防御性反射
继续向上传递
.
7
伤害性刺激 伤害性感受器 感觉传入通路-中枢整合 疼痛的调节机制
(3)疼痛信号由脊髓传递入脑
身体不同部位疼痛信号在脊髓传导的上行通路分为 :
躯干和四肢的痛觉通路包括:
①新脊-丘束:到大脑灰质中央后回,具有精确的定位分析 能力;
②旧脊-丘束或脊-网-丘束:到丘脑,与疼痛伴随的强烈 情绪反应和内脏活动密切相关。
头面部的痛觉通路:三叉神经 内脏痛觉通路:内脏痛的传入途径比较分散,因此内脏
痛往往是弥散的,定位不够准确。
.
8
伤害性刺激 伤害性感受器 感觉传入通路-中枢整合 疼痛的调节机制
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 (二)下行抑制系统
.
12
伤害性刺激 伤害性感受器 感觉传入通路-中枢整合 疼痛的调节机制
疼痛的调节机制
.
13
痛感觉:痛觉的主观感觉 痛反应:
1.局部反应:血管扩张,皮肤潮红等.
2.反射性反应: 骨胳肌收缩 交感神经系统的强烈活动 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
3.行为反应:躲避、逃跑、反抗、攻击等
.
9
伤害性刺激 伤害性感受器 感觉传入通路-中枢整合 疼痛的调节机制
闸门控制学说
脊髓背角的第II 层,被认为是“闸门”所在. 当粗纤维( Aδ )传导时,形成闸门关闭效应
LOGO
.
1
机疼 制痛
的 调 节
LOGO
伤害性刺激 伤害性感受器 感觉传入通路-中枢整合
.
痛感觉 痛反应
2
伤害性刺激 伤害性感受器 感觉传入通路-中枢整合 疼痛的调节机制

痛觉的传导ppt课件

痛觉的传导ppt课件
麻醉与镇痛的神经生物学 (第5讲)
痛觉的传导
➢conducting of pain
张励才 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
.
一、参与经典痛觉传导的基本结构
.
二、参与经典痛觉传导基本结构的 生物学特性
.
【一】组织损伤-痛觉传导的始动因素
各种原因【物、化、细菌、病毒等】 造成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
受损局部组织与痛相关物质释放
°,非伤害)
2. TRPM8-介导冷信号
<25 °
3.H+和酸敏离子通道(ASIC) 4.BK
5.PGs 6.ATP 7.NO 8.NA 9.5-HT 10.组织胺(HA) 11.细胞因子(白介素IL1-10,
TNF,NGF)
.
(三) 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 进入中枢的第一站
.
1.脊髓背角的组织结构
侧核
.
1.腹后外侧核的细胞及其超微结构
【1】核内神经元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 大,15—40μm 小,小于15μm,其胞质内容无明显差别
【2】突起: 树突较多见,直径从1—10μm不等 轴突可分 为三种类型:
含圆形小泡的小终末、大终末及扁平小泡的终末 【3】突触类型主要为 轴-树突触 此外还可见到轴体、轴轴、轴轴树、树树突触以及以树突为中心
肝病痛----Why?右肩,下背
.
4.胆囊
一般教科书认为:肝胆传入相同T7~10 Frank认为胆囊缺乏神经支配,神经更与血管密切 陶之理:豚鼠HRP/T1~11(高峰: T6)
.
5. 膀胱
经典教科书T1~L2 李继硕(T9-12,L1~7,S1~5,Co1) 陶之理(T12, L1~7,S1~5,Co1)
.
(2)形态与大小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机体对疼痛的感觉是通过疼痛传导途径来实现的。

痛觉传导是指疼痛刺激从伤害部位到大脑皮质的传递过程。

疼痛的感知和传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外周感受器的激活、神经信号的传递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加工。

下面将详细介绍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疼痛的感知主要是通过外周感受器来实现的。

人体表面和内脏器官的末梢神经结构中,存在着感受疼痛的特化感受器,称为痛觉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分为机械性痛觉感受器、化学性痛觉感受器和热感受器。

当机械、化学或热刺激作用于痛觉感受器时,会引发痛觉神经末梢的激活,并产生疼痛感觉。

疼痛刺激的传递主要依靠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可分为Aδ纤维和C纤维,它们分别传递快速疼痛和慢速疼痛刺激。

当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后,经过神经纤维传递疼痛信号。

Aδ纤维是被髓鞘包裹的大径神经纤维,传递快速、锐痛、明确的疼痛刺激。

C纤维是不被髓鞘包裹的小径神经纤维,传递慢速、隐匿、难以定位的疼痛刺激。

这些神经纤维运载着疼痛信号,穿越神经节,最终进入脊髓。

在脊髓中,疼痛信号被传递到脊髓背角。

脊髓背角是疼痛信号的第一站加工中心,它接受来自周围的疼痛信号,并将其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在脊髓背角,疼痛信号可以刺激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即神经组织中存在的一系列抑制疼痛信号的神经递质。

接下来,疼痛信号经过脊髓背角,通过通过纤维束向上传递到大脑皮质。

脊髓背角的神经纤维束横越中脑、脑桥和延髓,到达大脑的丘脑。

在丘脑中,神经纤维束通过多个核团的中继,最终到达大脑皮质。

疼痛信号在大脑皮质进行最主要的加工和感知。

大脑皮质中的疼痛处理区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多个脑区,共同参与疼痛信号的加工和分析。

在大脑皮质中,疼痛信号被解码为对伤害部位的特定认知和感受,如疼痛的程度、位置和质地。

值得一提的是,疼痛传导途径不仅限于传统的快速疼痛和慢速疼痛通路。

还有一种称为纤维类通路的机制,具有独立的神经传导特点。

纤维类通路通过深度刺激感受内脏疼痛,传导速度介于快速和慢速疼痛通路之间,具有独立的神经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传导路径图
一、头颈部疼痛有关的肌肉(24块)
1、颈部三块特殊的肌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

2、背部和颈部的肌肉:枕下肌群(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夹肌——颈夹肌——头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

由浅层到深层排列:斜方肌——夹肌一一头棘肌——回旋肌——多裂肌。

3、下颌、面部和头部肌肉:咬肌——翼状肌(翼内肌、冀外肌)一一颊肌一
一眼轮匝肌——颧肌——提上唇肌——喉肌(颈阔肌、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颈长肌)——颞肌——额肌——枕肌。

颞下颌关节(TMJ)由咬肌、翼状肌、颞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引起的。

二、肩膀、上背部和上臂疼痛有关的肌肉(16块)
1、斜角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2、肩胛骨悬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

3、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4、上臂肌群:三角肌——大圆肌——背阔肌
——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三、肘、前臂和手痛有关的肌肉(16块)
1、肘部肌肉——肱肌
2、手和指的伸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肘肌——指伸肌——食指伸肌。

3、手和指的屈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前二肌肉间)
一旋圆肌——旋方肌——拇长屈肌。

4、手部的肌肉:拇对掌肌——拇内收肌——骨间肌。

四、胸部、腹部和生殖器痛有关的肌肉(13块)’
1、胸大肌——锁骨下肌——胸小肌——前锯肌——膈肌——肋间肌(肋间内
肌、肋间外肌)——腹直肌——腹斜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一腰肌(髂肌、腰大肌)——骨盆肌肉(坐骨海面体肌、球海面体肌、耻尾肌、髂尾肌、尾骨肌)。

五、中背部、下背部和臀部有关的肌肉(13块)
1、深层肌肉: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肋骨肌。

2、浅层肌肉:最长肌——髂肋肌——棘肌——后踞肌——腰方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六、臀部、大腿和膝部有关的肌肉(16块)
1、阔肌膜张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2、股内收肌群(耻骨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肉)。

3、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腘肌——跖肌。

七、小腿、踝部和足部痛有关的肌肉(21块)
1、前侧肌肉: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2、外侧肌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3号腓骨肌。

3、后侧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

4、足背肌肉:趾短伸肌——拇短伸肌——骨间肌。

5、足底肌肉:拇展肌——小趾展肌——趾短屈肌——小趾短屈肌——
拇短屈肌——拇收肌——足底方肌。

附:
展肌—拇展肌、小趾展肌;
短屈肌—拇短屈肌、趾短屈肌、小趾短屈肌;
伸肌一趾短伸肌、趾短伸肌、骨间肌。

肌肉排列:后——中——外臀大肌——髂胫束——阔筋膜张肌——股直肌。

常见软组织损伤传导途径
1,腕关节尺侧疼痛——肱骨内髁软组织附着处——喙突周围,肩胛骨背面软组织附着处——颈胸椎旁软组织附着处——腰骶后部,臀部软组织附着处。

2,腕关键桡侧疼痛——肱骨外髁软组织附着处——肩胛骨背面冈下三角肌附着处——大腿根部内收肌群附着处——腰骶后部软组织附着处。

3,足跟内侧痛——踝后内侧软组织附着处——膝内侧股骨内髁内收肌附着处——大腿根部内收肌群附着处——腰骶后部软组织附着处。

4,足跟外侧痛——踝后外侧软组织附着处——膝外侧股骨外侧髁软组织收肌附着处——臀旁侧(髂翼外三肌)附着处——腰骶后部臀内侧软组织附着处。

5,足跟底痛——踝关节内外侧及稞后软组织附着处——腰臀部软组织附着处——膝关节髌下脂肪垫附着处——腰臀根部软组织附着处——腰臀大腿根部软组织附着处。

6,足背,踝前痛,跗骨窦痛———髌下脂肪垫——股骨内外侧髁软组织附着处——臀旁侧,大腿根部软组织附着处——腰骶后部软组织附着处。

7,——踝前内侧软组织附着处——股骨内侧髁软组织附着处——大腿根部软组织附着处——腰臀部软组织附着处。

8,小足趾及足外侧痛——踝前外侧,跗骨窦软组织附着处——膝关节外侧股骨外侧髁软组织附着处——臀旁侧髂翼外三肌附着处——腰骶后部软组织附着处。

9,头面部压痛——项颈部软组织附着处——腰臀部软组织附着处——耻骨结节内收肌附着处,耻骨联合上缘凌锥肌,耻骨肌——腹直肌附着处。

10,腰骶部软组织疼痛———颈部软组织附着处。

11,颈部疼痛——腰骶部软组织附着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