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抓住机遇促进服务业发展
对绵阳市2024年一季度就业形势的分析与建议
一、就业形势分析绵阳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就业形势一直较为稳定。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绵阳市也面临着一些就业问题。
1.就业总体形势2024年一季度,绵阳市的就业总体形势保持稳定。
城镇居民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势头较好,就业岗位数量相对充足。
同时,随着大型企业的引进和发展,以及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创新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就业岗位也在逐渐增加。
2.就业问题和困难然而,绵阳市的就业形势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方面,由于绵阳市是一个中小型城市,就业岗位总体相比一线城市较为有限,难以满足大量就业人口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发展和用工需求变化的不确定性,就业市场存在不稳定因素,使得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
二、建议1.多种方式促进就业绵阳市应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就业,包括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形态,吸引外来投资,提升招商引资能力,扶持创新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为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此外,可以加强与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提高毕业生和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增加他们的竞争力。
2.优化就业结构绵阳市可以通过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可以加大对高技能、高知识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更多的高级职位;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就业的进程,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3.加强就业服务和创业支持4.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建设为了吸引更多人才留在绵阳市就业,绵阳市可以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建设,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增加人们的就业安全感和幸福感。
5.拓宽就业渠道绵阳市可以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其他地区和企业的合作,开展跨区域和跨行业的劳动力流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还可以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综上所述,绵阳市2024年一季度的就业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通过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就业,优化就业结构,加强就业服务和创业支持,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建设,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绵阳市的就业水平,为广大就业人群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绵阳融入成都经济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绵阳融入成都经济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成都经济区是以成都市为核心,覆盖周边绵阳、德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七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区,位于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处,是我省乃至西部地区腹地面积最广、聚集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
作为国家唯一科技城,绵阳在融入成都经济区中,既有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一)独特机遇。
经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家部委同意,绵阳科技城可比照执行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
省委省政府也专门出台加快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系列政策措施,助推打造科技城“政策洼地”和“创新特区”。
这些独特优势,必将为绵阳科技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历史机遇。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产业转移的层次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国务院、四川省政府相继出台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
这将有利于绵阳借机通过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而发挥后发优势,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三)新兴机遇。
在国家推动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绵阳可通过成兰铁路、成西高铁和规划绵九高速,建设连接出四川、达西北的开放物流通道,进而扩大与西成新区、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等区域合作交流;通过加快推进涪江绵阳段复航工作进程,积极打造“集中发展区(绵阳)一遂宁一重庆”的涪江水运通道,把科技城建设成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
(四)现实机遇。
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地位凸显,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绵阳作为成渝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成德绵眉乐发展带极点城市,可以充分利用两大都市优势资源,在错位发展和借势发展中接受辐射,加快形成西部开放产业高地。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与“核”差距持续拉大。
重庆、成都在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二者之间的差距。
据统计分析,2010年至2013年,成、渝两市生产总值在逐年增长的同时,绵阳与之差距也在逐年拉大。
绵阳的发展前景
绵阳的发展前景绵阳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
它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商贸、交通中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绵阳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
首先,绵阳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
绵阳位于成渝经济区的中心位置,距离成都只有100多公里,交通便利,与蓬安、南充和泸州等地相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通网络。
此外,绵阳还拥有内陆河港口和两个国家级公路重要节点,便于物流的快速通达和跨区域的贸易合作。
这些因素为绵阳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
其次,绵阳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绵阳市是全国人才工作示范城市,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绵阳还是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所在地,这为绵阳的科研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外,绵阳还积极引进外地人才,为企业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再次,绵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绵阳处于四川盆地的边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拥有良好的耕地和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绵阳还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之一,保护了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这为绵阳的生态旅游和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最后,绵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项目落户绵阳。
绵阳市将科技创新和现代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此外,绵阳还加强与成都和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
总的来说,绵阳市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发展。
综合来看,绵阳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大力支持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相信绵阳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未来。
绵阳未来发展趋势
绵阳未来发展趋势绵阳,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偏北地区,是四川省的第三大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未来绵阳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升级和转型。
绵阳作为四川省的先行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特别是在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绵阳拥有较强的实力和发展潜力。
未来绵阳将进一步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支持和投入,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优势资源进一步发挥。
绵阳地处于四川盆地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未来绵阳将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资源的整合共享,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
第三,城市功能提升和市民生活改善。
绵阳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改善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未来绵阳将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培育文化创意人才,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第四,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
绵阳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未来绵阳将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村绿色发展。
第五,创新驱动和科技发展。
绵阳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未来绵阳将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培育创新型企业,增强绵阳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之,未来绵阳将在产业升级和转型、优势资源发挥、城市功能提升、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
绵阳将成为四川省及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绵阳发展前景
绵阳发展前景绵阳作为四川省第三大城市,是川渝地区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之一。
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绵阳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绵阳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成渝经济区和“一带一路”战略交汇点,在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绵阳有便捷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与成都、重庆等城市之间的交通便利,为绵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绵阳具备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和潜力。
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军工和航空产业基地,拥有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势,涵盖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
同时,绵阳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这些优势将为绵阳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提供有力支持。
再次,绵阳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
绵阳拥有丰富的水力、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此外,绵阳也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产区,有着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绵阳的农业产业也将有望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后,绵阳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条件。
绵阳城市整体环境较好,空气质量较高,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随着城市规划和绿化工程的不断推进,绵阳的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来绵阳发展。
综上所述,绵阳作为川渝地区重要的城市,具备着发展现代制造业、农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潜力,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条件。
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绵阳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有望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川府发[2002]16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2.11.28施行日期2002.11.28文号川府发[2002]16号主题类别商务综合规定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川府发[2002]16号2002年11月28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快我省服务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8号)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加快发展服务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奋力推进新跨越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服务市场开放的新形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依托,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不断增强竞争力为目标,加速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主要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多元投入,实现全省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十五”期间的发展预期目标是:服务业增长速度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38.1%提高到2005年的4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5%以上,累计新增就业人数争取达到318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1年的26.7%提高到2005年的32%以上;优化内部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全面提升我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绵阳市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
绵阳市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突出科技引领,深入实施服务业“513”工程建设行动[29],加快构建“8+1”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促进新兴服务业态涌现和服务业品质提升,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现代服务业强市。
到2025年,力争“8+1”重点服务业产业占服务业比重达8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以上。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重点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推动科技服务发展。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做强科技服务平台,重点探索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公共研发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领域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模式。
推动现代物流发展。
完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级物流体系,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和一体化建设,推进标准化仓储网点和城市统仓统配项目建设,构建城区及乡村终端配送网络。
加快发展现代金融。
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强化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新型金融等领域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支持银证保等金融机构来绵聚集发展,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金融支持创新创业强市,打造“升级版”科技金融投融资体系。
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全方位推进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发展平台经济、数字零售、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
深入推进县域电商产业发展,发展“电商+文旅+农特产品”等融合模式,提升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水平。
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充分运用网络直播、社区电商、网红带货等创新零售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开展数字“绵阳造”示范。
推动会展业发展。
坚持以展览业为主、会议节庆为辅,打造“一核、三区、多点”会展业发展新格局。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11.21•【字号】绵府办发〔2016〕66号•【施行日期】2016.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绵府办发〔2016〕6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各部门:《绵阳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1月21日绵阳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主动参与成渝、成德绵等经济区域间的合作交流,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机制,构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结合绵阳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市七届政协一次会议的重大安排部署,抢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机遇,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和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作用;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以及重点生态保护区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县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建设幸福美丽绵阳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绵阳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
突破发展瓶颈抓住有利机遇加快推进四川战略新兴产业高地建设
突破发展瓶颈抓住有利机遇加快推进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当前,全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密集出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形成了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大格局。
近几年来,四川省内特别是成都、德阳、内江、自贡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其他省市相比还存在差距,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显得尤为迫切。
四川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技术开发,强化市场培育,做大产业规模,以更加科学务实的举措,积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抓住有利机遇,加快推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强支撑。
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在研发、投入和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1.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
放眼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选择了政府推动。
几年来,四川在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进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枝独秀,发展迅猛,成为逐步崛起并备受关注的新生力量,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体系。
特别是2011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正式出台,这是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第一个政策性文件,加速推进了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010年,全省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241.4亿元,同比增长18.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9.4%,比2009年提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9%,比2009年提高2.3个百分点。
2011年1- 9月,六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2019.5亿元,增长30.5%。
特别是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领头雁”的成都市,2010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3.95亿元,同比增长23.8%,8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8.2亿元。
加快推进绵阳市服务业发展
加快推进绵阳市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商务部门发挥服务业发展牵头作用,市级推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部门围绕“一枢纽、四中心、六基地”建设,以市场化为取向、产业化为目标、社会化为方式,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突出重点领域、强化推进措施、拓宽发展空间、深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结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全面发展,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对财政税收贡献能力显著提升,对引导和扩大就业效果明显。
但服务业发展中仍然面临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人员不落实、经费不保障,政策支持力度小、已有政策执行难等突出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绵阳市服务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超前发展,提出以下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为“一枢纽、四中心、六基地”建设和绵阳科技城建设服务、为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服务,以增强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发展高集聚、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注重外向型格局、内涵式发展、功能性开发和个性化特色,突破现有局限,凸现竞争优势,着力构建以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和咨询服务、文化教育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努力形成服务功能强,产业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二、发展原则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
以打造“一核、两极、五带五团组”为目标,大力发展以现代流通、现代物流、金融文化等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从产业布局、业态结构、能级提升上体现特色。
坚持高度开放原则。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不断完善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开放带动战略,集聚社会生产力发展要素,依托国内外资本、管理、技术、人才优势,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原则。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将现代服务业与“两化”互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
围绕新型工业化,着力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优化行业结构,推动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绵府发〔2020〕17号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文:----------------------------------------------------------------------------------------------------------------------------------------------------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各部门:《支持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绵阳市人民政府2020年7月20日支持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绵阳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部署,根据《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建设西部现代服务业强市的意见》(绵委发〔2019〕6号)要求,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基本原则围绕率先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和建设西部现代服务业强市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促进新兴服务业态涌现,优化调整服务业结构;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促进服务业品质提升,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以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农业双向渗透、协同发展。
支持方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等服务业重点产业,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
支持重点:重大项目招引与建设、集聚区建设、特色商业街(商圈)建设;重点企业引进、做大做强、升规入统、开拓市场、创牌定标等;总部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
支持方式:通过金融扶持、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纳入核算)和商贸流通业主体单位进行前期引导扶持、中期鼓励发展、后期绩效奖励(补)。
支持范围:注册地在绵阳的法人企业、限上商贸个体和行业组织。
二、发展壮大市场主体(一)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对符合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要求,实际投资额(不含土地成本,不含房地产项目)达1亿元、2亿元、5亿元及以上的新建项目(自持物业不低于30%)和达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及以上的改造提升项目,按计划开业营运后,新建项目分别给予不超过20万元、40万元、60万元的贷款贴息补助,改造提升项目分别给予不超过15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贷款贴息补助。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1.06•【字号】绵府发[2009]32号•【施行日期】2009.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绵府发〔2009〕3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有关部门: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就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导向,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均衡发展,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互动、融合、协调发展,突出关键领域,加强政策扶持,推进服务业领先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展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西部区域性“交通枢纽、科教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思路,2009年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达到12%以上;到2012年,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0.7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35%。
二、工作重点(一)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
按照绵阳科技城的发展定位,搞好全市服务业的规划布局。
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科创园区、经开区是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的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重点地区,要按照“土地集约利用、城建配套设施共享、产业互动发展、增强聚集效应”的总体原则,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经营业态、提高服务水准;丘区县要围绕优势产业,着力改造提升民生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山区和少数民族县应适应生产生活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各县市区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服务业发展的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别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和区域产业指导政策,明确各自发展重点,突出特色,抓好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示范区、样板区,充分发挥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绵阳产业发展趋势
绵阳产业发展趋势绵阳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支持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绵阳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绵阳的产业发展趋势。
首先,绵阳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其农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该地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农产品产量较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绵阳农业将进一步提高产出和质量。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将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和体系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绵阳的制造业在西南地区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绵阳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机床设备、新能源装备等领域,绵阳的企业具有技术实力和市场规模优势。
预计未来几年,制造业将成为绵阳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产业之一。
此外,绵阳的服务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绵阳的居民对服务品质和创新需求更高。
政府将加强服务业的培育,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
同时,绵阳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推动绵阳成为西南地区的商业中心。
另外,绵阳的科技创新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级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孵化器。
绵阳已经成为四川省重要的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得到了国家和省级政策的大力支持。
绵阳的科技创新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绵阳的对外开放也将推动产业的发展。
绵阳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较好的通讯网络。
政府将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
绵阳将继续推动在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加强与国内外企业、机构和高校的交流,推动绵阳的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
综上所述,绵阳的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
政府将加大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支持力度,推动绵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绵阳产业结构的转变趋势
绵阳产业结构的转变趋势绵阳市是中国四川省的一个重点城市,也是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绵阳市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本文将从绵阳市的历史背景、产业结构转变的动因、转变趋势及其对绵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绵阳市的历史背景绵阳市是四川省的重点城市,也是中国第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深圳的重要母城。
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北靠天全山,南临岷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绵阳市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绵阳市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绵阳市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二、产业结构转变的动因1.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随着绵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原来的传统产业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由此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2.政策的支持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政府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并逐步淘汰落后产业。
政府鼓励创新、鼓励科技进步,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3.科技进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持。
三、产业结构转变的趋势1.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变传统产业在绵阳市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瓶颈。
为了推动绵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型升级,将重点放在高科技产业上。
高科技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在绵阳市的发展中具有较大的潜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2.产业向服务业的转变随着绵阳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需求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于生活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增加,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方向。
绵阳市的服务业潜力很大,旅游业、餐饮业、体育健身等子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绵阳的发展趋势如何
绵阳的发展趋势如何绵阳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绵阳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绵阳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业化进程加快。
绵阳市以航天产业为龙头,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航天科技集团、空军工业学院等大型企业和高校的进驻,推动了绵阳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时,绵阳还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物流和仓储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绵阳市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培育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
绵阳市也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取得了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为绵阳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城市建设和生活水平提升。
绵阳市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扩大城市区域规模和改善城市功能,加快了城市现代化进程。
绵阳市也注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设了一大批高水平医疗和教育设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同时,绵阳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园、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四、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绵阳市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与海内外的合作交流,推动了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人员往来,增强了绵阳市的国际影响力。
绵阳市还拓展对外合作领域,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互利共赢合作,加强与成都和成渝地区的协同发展,形成了一个辐射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总之,绵阳市的发展趋势正朝着工业化、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方向发展。
未来,绵阳市将继续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航天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升绵阳市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绵阳市将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绵阳市服务业发展
加快推进绵阳市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商务部门发挥服务业发展牵头作用,市级推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部门围绕“一枢纽、四中心、六基地”建设,以市场化为取向、产业化为目标、社会化为方式,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突出重点领域、强化推进措施、拓宽发展空间、深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结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全面发展,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对财政税收贡献能力显著提升,对引导和扩大就业效果明显。
但服务业发展中仍然面临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人员不落实、经费不保障,政策支持力度小、已有政策执行难等突出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绵阳市服务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超前发展,提出以下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为“一枢纽、四中心、六基地”建设和绵阳科技城建设服务、为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服务,以增强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发展高集聚、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注重外向型格局、内涵式发展、功能性开发和个性化特色,突破现有局限,凸现竞争优势,着力构建以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和咨询服务、文化教育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努力形成服务功能强,产业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二、发展原则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
以打造“一核、两极、五带五团组”为目标,大力发展以现代流通、现代物流、金融文化等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从产业布局、业态结构、能级提升上体现特色。
坚持高度开放原则。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不断完善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开放带动战略,集聚社会生产力发展要素,依托国内外资本、管理、技术、人才优势,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原则。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将现代服务业与“两化”互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
围绕新型工业化,着力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优化行业结构,推动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绵阳:抓住机遇促进服务业发展
绵阳:抓住机遇促进服务业发展
佚名
【期刊名称】《四川省情》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来看,绵阳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绵阳服务业尚处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不发达阶段。
因此,绵阳应抓住网内外产业转移加快,内部环境不断优化的有利形势,从市情出发做好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优化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总页数】3页(P63-64,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9
【相关文献】
1.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及发展软件服务业的战略研究(续)第二篇发展软件服务业促进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研究
2.抓住机遇,促进河南服务业快速发展
3.科学使用服务业数据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数据为例
4.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商贸服务业专业组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座谈会纪要
5.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济南市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和济南市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绵阳的趋势
绵阳的趋势绵阳是四川省的一个城市,近年来,它正朝着一个更加繁荣和先进的方向不断发展。
绵阳的趋势可以从经济、教育、文化和旅游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绵阳在经济方面正在迎来一个飞跃。
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绵阳一直以来都是农业产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绵阳已经开始向着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转型。
在绵阳,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涌现出来,如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
绵阳还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这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教育方面,绵阳也在追求卓越。
绵阳一直致力于提升教育水平,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现在,绵阳已经成为了四川省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
绵阳有多所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这些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此外,绵阳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教师,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在文化方面,绵阳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特色。
绵阳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正在被发扬光大。
比如,绵阳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故乡,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艺术表演。
同时,绵阳也注重年轻一代的文化教育,鼓励青年人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推动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最后,绵阳的旅游业也正逐渐兴起。
绵阳有许多景点和自然资源,如世界自然遗产凉山州、观音山等。
近年来,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发展旅游业,提高绵阳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现在,绵阳的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总的来说,绵阳正朝着一个更加繁荣和先进的方向发展。
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的提高、文化的推广以及旅游业的兴起,这些都是绵阳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绵阳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吸引更多的人们到这里生活、工作和享受人生。
绵阳市中小企业汇总
绵阳市中小企业汇总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整个市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绵阳市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为进一步促进绵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中小企业的总体情况绵阳市的中小企业涵盖多个行业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IT科技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绵阳市中小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其中微型企业占比最高,占总数的70%以上,规模较小。
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绵阳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绵阳市中小企业的数量庞大且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资金和人才资源的有限,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承担高额的研发成本,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较弱。
其次,融资难、融资贵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信用不够、抵押物不足等问题,无法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造成融资难题。
此外,人才招聘与培养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之一,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三、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虽然中小企业面临许多挑战,但也有其发展的机遇。
首先,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减税降费、创业担保贷款等,有助于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市场,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此外,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一个有利的机遇,通过互相合作、资源共享,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共赢。
四、促进绵阳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为促进绵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
其次,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简化融资手续,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贷款利率,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发 展机 遇 。
国 内外 产 业 转 移 加 快 ,利 于 绵 阳服 务业 加 快 发
居 民 收入 不 断提 高 ,消 费 预 期 提 升 。 “ 十二 五”
展 。国内发达省市服务业逐渐 向西部转移 ,绵 阳具有较 规 划 指 出 ,居 民 收 入增 长 将 不低 于 经 济 的增 长 。 随着 绵
持 续 发 展 的零 售 和 制 造 业 、 逐 步 完 善 的基 础 设 施 建 设 以 及 区 位 优 势 ,为 现 代 物 流 业 的 发 展 创 造 了有 利 的 条 件 。
汽 车 产 业 :近 年来 ,四 川把 汽 车 产 业 作 为工 业
“+ ”产 业 重 点培 育 的潜 力 产 业 之 一 ,并 按 照省 委 “ 73 产
四川在 钢铁产业 的未来 发展进程 中 ,需要 韩国 的参 与 ,
需 要韩 国 的技 术 。
现代 物流 产 业 :在商品全球化大流通 的背景下 ,四 基 础 上 ,创 造 出更 加 高 效 益 的 附加 值 ,这 对 四川 文化 产
川 与 韩 国 在 物 流 行 业 的 合 作 势 必 加 强 。一 方面 ,四 川 省
资 源 整 合 等 方 面 的优 势 ,推 动 文 化 产 业 成 为 四 川 经 济 支
发深入发展 的趋势不会改变。国
(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柱 性 产 业 。 从 韩 国 来 看 ,韩 国非 常 注 重 对 文 化产 业 的 综
( 接第 6 上 4页 )人 民政 府 再 次 下 发 了 《 于 进 一 步 加 快 提供 了有利 的条 件 。随 着 “ 关 一主 、三 化 、- a 强 ” “ t 、 外 ]
第十 三届 中国西 部 国际博 览会专稿
S ca p r 、 一 pe i l Re o t 一 r
功 建 立 了 具 有 较 强 国际 竞 争 力 的 钢 铁 产 业 。 由此 可 见 ,
合 开 发 , 尤 其 是 在 动 画 、卡 通 形 象 、 出版 漫 画 、音 乐 、 游戏 、 电影 、 电视 剧 等领 域 中 ,形成 了 “ 种 资 源 ,多 一 种 使 用 ” 的开 发 模 式 。此 种 模 式 能够 在 追 加 少量 投 资 的 业 的发展 具 有 重 大 的启来看 ,2 1 0 9月 ,四川省成 2年
都青羊绿舟文化产业 园区成 为我 国第 四批国家级文化产
业 示 范 园 区。 这 说 明 四川 已经 把 文 化 产 业 纳 入 了本 地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整体 规 划 中 ,意 在 发 挥 园 区 的 品 牌 打 造 、
批 国 内 外知 名 的物 流 企 业 近 年 来 相 继 在 四川 设 点 ,包
大 项 目J ; 实 施 ,产 业 发 展 取 得 了较 好 成 效 。 以 2 1 If  ̄ I0 01
括敦 豪、U S P 、联 邦 快递 、普 洛 斯 、金 恒 德 等 。 这 些 企 年 为 例 ,四 川 汽车 产 业 成 功 实现 了总 产 量 突 破 3 0万辆 、 业 的 进 驻 都 为 四 川 省 物 流 业 的 发 展 打 下 了 良好 的 基 础 。 总 产 值 和 销 售 收 入 双 双 突 破 10 0 0亿 元 、 乘 用 车 产 量 突
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文件,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 融 内聚 ” “ 、 一核 四带 ”等 战 略 的深 入推 进 ,作 为 四川 经 I
策 ,进 一步 落 实规划 ,制定 发展 目标 ,加 强考 核 。召 开 了 服务 业 发展 专题 大 会 ,同时 ,对 县市 区推 进 服 务业 发 展工 作 进 行 了督 查 ,绵 1) 快发 展服 务业 的 热潮 正在 兴 起。 3j 1n  ̄ 济 重 要 增 长 极 的 绵 阳 , 良好 的 发 展 平 台 和 具 有 比较 优 势 的产 业 基 础 将 目益 凸显 ,为 绵 阳 服 务 业 发 展 提 供 了重 要
难 得 的 发展 机 会 。
未 来展 望
四 川作 为 西 部 交 通 枢 纽 、 产 业 基 地 、 国际 商 贸 中 心 的作 用 会 日益显 现 , 四川 转身 成 为 向西 开 放 的 中 心和 桥 头堡 也将 指 日可 待 。展 望 未来 ,四川 经 济 社 会 发展 的基 本面 和 长 期 向好 的态 势 不 会 改 变 ,对 外 开 放 和 西 部 大 开
20 0 9年 ,四 川省 成 都 被 国 务 院 确 定 为 2 个 全 国性 物 流 业 兴 省 ” 的发展 理 念 ,主动 适 应 国 内汽 车 产 业 深度 重 组 、 1
节 点城 市 之 一 以及 西 南 物 流 区 域 中 心城 市 之 一 。 同 时 ,
一
结 构 大 调 整 和 大 力 发 展 新 能 源 汽 车 的趋 势 ,全 省 汽 车 重
另一方面 ,相对较 高的物流成 本以及小而散的行业现状 ,
破 1 0万辆的三大历史性突破 。同时 ,经过长期 的发展和
为具 有一 定 规 模 的第 三 方物 流 企 业 提供 了 良好 的市 场 机 积 累 , 四川逐 步 形成 了集 产 品研 发 、 生 产 制 造 、 车 辆 销 会 。企 业 降低 物 流 成 本 的强 烈 需 求 与 四川 现 有 物 流 企 业 售 的产 业体 系 ,这 势 必 为与 韩 国 的合作 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 较 小 的规 模 形 成 了鲜 明对 比 ,这 为 韩 国 物 流 企 业 提 供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