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难点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高一历史人民出版社历史提纲_必修一(1,2,3专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提纲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提纲一、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的朝代,始于公元前2000多年,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大小诸侯纷争,夏王渐渐失去了权力。
火神杀出来,天子建立皇权,建立国家。
二、商朝:距离夏朝有众多的朝代,其中以商朝最为显著,它的特点是政治上的秩序,文化和经济上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商朝一切都开始走向繁荣,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最高峰期。
三、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完整的制度的王朝,以西周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处于统治地位,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政治体制--封建制度。
在西周时期,礼仪制度逐渐成熟,世袭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丰富的变化,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史的基础。
四、春秋战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出现了封建分封制度的衰落,封建王朝开始衰落,诸侯国纷争不断,出现了强大的诸侯国,自称王者,统治着各个诸侯国,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自觉性得到极大发展的时期。
五、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段历史,他改革了封建政治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以后的中国历史上始终沿用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他还完善了地方政权体系,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
六、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最强王朝,他的政治体制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制度,细行管理,建设国家,文化上大力发展,文学、哲学、科技、艺术都得到了伟大的发展。
七、三国:三国时期,三个主要王朝,曹魏、蜀汉、吴国,长期搏斗,文化繁荣,山西邺城长期四代在位,统治了四个世纪,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显著和最繁荣的朝代。
八、两晋:两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六国以上的军事对抗,政治文化发展的最高峰,此时的文学文化开始出现,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九韶、兰若寺石刻等都成为了中国古代宝贵的文化财富。
第二部分藏文明一、汉文明:汉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表现,它延续了各朝代的文化传统,并与时俱进地发展出了崭新的文化表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4.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定义: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总结:中国早期(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1.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2.从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到地方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复习提纲: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古史纲要1. 人类起源与文明发展- 人类起源与人类文明的兴起-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2. 原始社会与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3. 奴隶社会与青铜时代- 奴隶社会的特点与产生原因- 青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青铜时代的主要文化4. 前秦时代与西周时代- 秦国的形成与秦始皇的改革- 西周时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 - 周代的政治危机与分裂5. 其他古代文明- 希腊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第二章古代中国1. 五帝时代与三皇时代- 传说中的五帝与三皇2. 夏朝与商朝- 夏朝的历史地位与特点- 商朝的建立与发展3. 周朝的建立与分裂- 周朝的建立与分封制度- 西周与东周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4. 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 春秋时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 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与兵器发展5. 秦朝的统一与西汉的兴起-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秦朝的政治制度 - 西汉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6. 古代中国的社会- 古代中国的社会阶层与人们的生活 - 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第三章世界两大古代文明1. 古希腊与古罗马-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与城邦文化-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文化2. 古印度与古埃及- 古印度的政治制度与宗教文化-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与宗教文化第四章中古时代的变革与发展1. 河间燕趙与兵谏- 河间燕趙与秦朝的冲突- 兵谏的历史地位与影响2. 隋朝与唐朝- 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繁荣3. 宋朝与元朝- 北宋与南宋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发展- 元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4. 日本的社会变迁- 日本的古代社会与文化- 日本封建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以上仅为复习提纲的梗概,实际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历史事件进行详细复习。
同时,建议多做历史题目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复习提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王”的出现的时间、地区、突出标志各是什么?斧鉞、城、祭祀各象征什么?2、商代实行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3、西周的两项重要制度是什么?4、西周分封制的对象、权利与义务、作用各是什么?5、宗法制的具体规定、作用、特点各是什么?6、秦统一中国的时间、先后灭掉的六个国家及意义各是什么?7、秦巩固扩大统一的措施有哪些?(提示:北方、南方、西南)8、秦实行的郡县制的具体规定与意义各是什么?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有哪些?9、秦中央“三公”“九卿”的职责各是什么?10、秦思想文化专制的措施有哪些?如何评价“挟书律”?11、皇帝制有哪些特征?12、西汉、唐代、宋代、明代限制相权的措施各是什么?13、古代有哪三大选官制度?怎样评价科举制?14、秦代、西汉、东汉至元、明清监察官吏的措施各是什么?15、元朝的行省制是怎样规定的?有什么意义?16、明代和清代加强皇权各采取什么措施?应如何评价?17、军机处是何时设置的?有什么特点?18、清政府处理少数民族的政策是什么?管理少数民族有哪些措施?19、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轨迹是什么?专题二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近代列强发动过哪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各是什么?(课本24页表格)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有哪些?3、 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列强侵犯了中国哪些主权?4、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说明了什么?5、美国实施“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实质、影响各是什么?6、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是什么?7、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几件大事和设新疆省的时间各是什么?8、黄海战役有哪几位爱国将领?9、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领导人及反割台斗争的意义各是什么?10、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口号、及意义各是什么?11、近代列强末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2、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五次侵华事变的名称和影响各是什么?13、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有哪四种力量?各做了什么?14、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方式是什么?有何意义?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抓住几件大事)16、八路军与新四军的领导人各是什么?17、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了哪些重要会战?18、平型关战役与台儿庄战役各自的意义是什么?19、1935——1937年中共召开的会议有哪些?各作出什么决定?(遵、瓦、洛、七大)20、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有哪些?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太平天国运动初步建立政权和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各是什么?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时间、内容、进步意义、局限性各是什么?3、《资政新篇》的作者、内容、意义及局限性各是什么?4、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原因、历史意义有哪些?5、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是什么事件?运动的失败原因是什么?6、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口号各是什么?7、中国同盟会的组织基础、成立时间、性质及意义各是什么?8、武昌起义的领导、主力、成果及一举成功的原因是什么?9、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什么?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机构、内容、意义各是什么?11、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是什么?革命果实被篡夺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有哪些功绩?12、五四运动的口号和主力、原因、意义各是什么?13、中共一大、二大的决定及意义是什么?14、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方式、标志各是什么?15、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及教训是什么?16、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什么不同?国民革命运动比辛亥革命有什么不同?17、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及意义各是什么?18、八七会议的决定有哪些?土地革命的内容及意义各是什么?19、遵义会议的决定及意义各是什么?长征的起讫时间、原因、意义?20、解放战争的反攻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三大战役的名称是什么?国民党统治结束的标志?2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有哪些?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重要决定各是什么?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召开的时间、讨论的中心问题及通过的决定、文件各是什么?3、《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政权性质和地位各是什么?(地位临时宪法)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哪些?5、一届人大召开的时间及讨论的中心问题、意义各是什么?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时间、确定的国家性质和三大政治制度、体现的两大原则各是什么?7、 1956年提出的“八字方针”的背景、内容、意义各是什么?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规定的两个文件(宪法)是什么?这一制度实施有什么意义?9、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5个省级自治区是什么?10、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1、中共八大召开在哪一年?对政治建设的有哪些贡献?12、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及标志各是什么?13、文革对国家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4、中共十一届三中的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16、“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形成过程中的三个文件是什么?是谁首先提出的?17、香港回归的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全称是什么?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是什么?18、海峡两岸交流的“三通”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的方针名称、含义、意义各是什么?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何时?有什么意义?3、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三件大事指什么?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时间什么场景提出来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5、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是什么?6、参加亚非会议的时间是什么?周恩来会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同”与“异”各指什么?如何做到“求同存异”?7、“万隆精神”指什么?8、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突破的三件大事是指什么?9、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联合国大会是哪一届?意义?10、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文件是什么?中美建交的时间?中美建交有何意义?11、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方关于台湾问题是如何述的?12、中日建交的文件、时间、意义各是什么?13、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是什么?调整的内容有哪些?14、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不结盟)15、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课前提示)16、中国参加和召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时间各是什么?17、中国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做过哪些事?(上海五国机制、上海合作组织)18、“新型区域合作”之意是什么?有什么意义?19、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主要成就哪些?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1、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城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雅典城邦的突出表现有哪些?3、梭伦改革的背景和目的各是什么?改革的内容经济和政治方面有哪些?该如何评价?4、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有何积极作用?5、希波战争对雅典民主政治有何影响?(推进民主政治)6、伯里克利时代高度民主体现在哪些方面?7、如何全面评价雅典民主政治?8、罗马习惯法是指什么?9、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10、《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积极作用?11、公民法的内容有哪些特点?12、万民法形成的时间是什么?万民法有哪些特点?13、万民法比公民法有哪些突破?14、自然法之父是指谁?自然法观念是指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15、古罗马法律的作用有哪些?它的地位该如何评价?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什么?克伦威尔所作所为有哪些?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是什么?有哪些限制王权的内容?4、《王位继承法》颁布时间什么?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意义?5、内阁的前身是什么?它的地位是什么?6、英国第一任首相是谁?7、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时间是什么?英国内阁制有什么特点?8、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有哪些?改革的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命扩大了哪些阶级的政治权力?9、英国议会有哪些权力?什么时间开始英国议会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10、英国内阁权力膨胀表现在哪些方面?内阁为何称之为“第三院”?11、英国君主立宪政治有哪些特点?(见课前提示)12、年轻美国有哪些困难?该如何着手解决这些困难?13、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了什么国家体制?14、1787年宪法如何规定三权分立的?又是如何体现权力的制衡的?15、1787年宪法有哪些积极意义?又有什么局限性?16、1787年宪法怎样调和中央和地方、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之间矛盾的?17、美国第一次总统大选的时间是什么?华盛顿任职时期联邦政府做了哪些事?18、美国联邦体制有哪些积极作用?19、美国两党制的“两党”是指什么?本质上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20、法兰西“一票共和”说明了什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法国确立了什么政体?宪法的内容是什么?法国的民主政治有什么局限性?21、德国统一的方式是什么?德意志宪法的内容是什么?德国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22、比较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比较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比较美国和法国的共和制?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2、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名称各是什么?3、空想社会主义者三个代表人物是什么?如何全面评价空想社会主义?4、马克思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标志是什么?5、 1842年—1845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三次会晤的地点各是什么?6、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指什么?7、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性质是什么?1948年2月发表的新纲领是指什么?8、《共产党宣言》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9、第一国际建立的时间、地点、名称、意义?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巴黎公社的原因、成立时间、政权性质。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趋势: 趋势: 相权不 断削弱, 断削弱, 皇权不 断加强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复习要点解说】 复习要点解说】 一、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明朝:明太祖废丞相, 明朝: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 废丞相 明成祖时内阁 内阁制形成 明成祖时内阁制形成 清朝:军机处(职责、作用) 清朝:军机处(职责、作用) 二、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会,设公民陪审法庭;废奴 设公民陪审法庭; 隶制
意 义 为雅典民主政 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 公元 1. 地域部落代血缘部落 2. 正式确立了 正式确立了 五百人会议 设五百人会议 提尼 前6C 3.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雅典民主政治 3.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改革 末
4.实行“陶片放逐法” 4.实行“陶片放逐法” 实行
统而不治
共进退 内阁下台
首相 内阁
议会
解散议会
第 2 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787年宪法的制定
1787年宪法的颁布 年宪法的颁布
1、制定: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 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制定:1787年 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 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联邦宪法, 1787年宪法。 年宪法 联邦制 2、宪法的主要内容 三权分立的体制
特征:人民主权、 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雅典民主政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雅典民主政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改革 时 间 主 要 内 容 梭伦 公元前 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 改革 6C初 设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 公民大会, 6C初
2、改革的内容: 改革的内容: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人 教 版 历 史 必 修 一 提 纲
历史必修一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一、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传贤)二、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传子,“父子相传、兄终弟及”)三、西周时期:1.分封制:⑴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⑵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色彩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⑴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⑵地方:郡县制西汉:中外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⑴皇权与相权: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一省制(中书省)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清朝:设立军机处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度(汉武帝集权措施)⑵中央与地方:唐末:节度使:藩镇割据宋朝:文臣知州、转运使、通判(宋太祖集权措施)、六、选官制度西周:世卿世禄→秦朝:军功爵→汉朝: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唐及后:科举制第二单元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1.城邦的兴起:公民(全体成年男性,不包括外邦人及奴隶)梭伦改革——雅典走上民主轨道(特点:中庸之道)⑴形成: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制(陶片放逐法)2.雅典的民主伯利克里改革——参与政治生活有津贴(黄金时期)(直接民主)①主权在民⑵特点:②轮番而治③法律至上④公民内部平等⑴形成:①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3.罗马法:②罗马法体系走向完备最终形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⑵影响:维护帝国的统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1.英国⑴1215年《大宪章》⑵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⑶1688年:光荣革命⑷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原则:议会主权、限制王权、法律至上)⑸国王特点:权力受到法律制约,对议会负责,处于“统而不治”地位⑹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进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2.美国⑴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⑵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⑶1787年颁布美国《宪法》——确立总统共和制①内容:各州拥有自治权,可制定地方法律(在宪法前提下)②原则: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③政府结构:A.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B.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对宪法负责(行政权)C.最高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司法权)⑷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3.法国⑴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艰难曲折)⑵1791年,颁布《宪法》——君主立宪制⑶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政体(议会共和制)⑷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4.德国⑴三次王朝战争,1871年完成统一⑵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带有专制主义色彩、保留封建残余)⑶国王特点:①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②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绝对对外政策③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总结: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代议制民主自治,方式:间接民主)1.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范文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启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
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
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
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
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②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
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过程:①筹备: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时间、地点、内容)②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
s意义: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结束了100多年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②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壮大了和平民主,社会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格局。
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制定原因(目的):保证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颁布时间:1954年9月宪法内容:《中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的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三、新中国的政治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 年《宪法》确立)代表产生方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
代表组成: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意义:人大制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它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1954 年《宪法》确立。
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56年)。
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原因:我国的国情决定: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民族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民主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
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确立实施过程: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更明确规定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四、新中国的民主法制1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原因:①毛泽东”左“倾错误。
②野心家利用。
危害:①破坏政治制度。
②破坏党组织。
③破坏了民主法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a.概念: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的,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
b.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父亲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众弟兄既是兄弟又是君臣。
周天子以嫡长子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c.等级: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最终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2、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旧的-了解)①目的:为维护和巩固周王室的统治,②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③诸侯的权利和义务:a.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b.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守土作战、纳贡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c.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制度。
④与宗法制关系:⑤影响:A.积极: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B.消极: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王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了解秦朝的建立与疆域(新增的)⑴建立: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⑵疆域:(P9地图)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南至南海,东北至辽东。
2、了解皇帝制度的创立:⑴创立:秦国统一六国后,秦王嬴政首创“皇帝”称号(“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被沿用。
⑵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集行政、司法、军事指挥等大权于一身)、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
3、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后世习称“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太尉(秦朝最高军事长官,主管军事)。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提纲(人教)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提纲(人教)第一单元一1、夏、商、西周有哪些政治制度?2、夏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地位分别是什么?它的出现标志着什么?3、王位世袭制从哪个朝代开始?特点是什么?它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吗?说说理由。
4、夏商时期建立了怎样的一套行政管理制度?5、周朝建立的时间及人物?都城在哪儿?6、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特点及影响(积极、消极)分别是什么?受封的诸侯有怎样的义务和权利?分封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的目的、最大特点、作用、深远影响分别是什么?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8、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二1 什么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三种制度?它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它存在哪两种矛盾?这两种矛盾的趋势如何?特点及影响?(积极、消极)简述它形成的发展过程?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如何?3 秦统一的条件、时间、人物、意义分别是什么?秦朝建立的背景、时间、人物、都城?4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皇帝有哪些权力?中央包括哪些官职?职能是什么?秦朝为什么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什么区别?5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直接、深远)三1、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每阶段调整的具体措施怎样?总体上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呈现怎样的趋势?2、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加强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每阶段调整的具体措施怎样?总体上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呈现怎样的趋势?3.试述汉、(唐)、北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有什么意义?5.试述汉、唐、北宋、(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6.唐朝三省六部的名称及职能是什么?它的实行有什么深远影响?唐朝和元朝都有中书省,有什么区别吗?7.列举汉、魏晋南北朝、隋的选官制度。
他们选官的标准分别是什么?并总结发展的趋势。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I.国家性质篇
1.国家的定义
a.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以领土、民族、政权、政府等组成,具有独立
主权的政治实体
b.国家的性质:
(1)政治实体:具有独立主权;
(2)民族实体:同属一个国家的居民具有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思想;
(3)领土实体:具有统一的领土,表现在国家拥有明确的主权领土;
(4)经济实体:具有自立的经济体系,即必须独立开展社会经济活动;
(5)文化实体:民族有其自身的文化,文化积淀随着时间发展,成为
民族文化特质。
2.国家的发展
a.国家发展的演变过程:
(1)部落阶段:由部落演变而来,部落活动范围有限,缺少国家制度;
(2)封建制度阶段:由部落阶段过渡而来,封建社会出现了催生国家
的制度;
(3)帝国形式阶段:国家和帝国形式较为接近,但国家具有更高的社
会形态;
(4)民族国家阶段:发展的最高阶段,国家由多民族组成,政治权力按照民族的概念来统治。
b.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
(1)民族归属感:人类最基本的政治行为就是属于一些民族,具有明确的民族认同感,形成民族共同体;
(2)共同经济利益:必须有统一的经济利益,以确保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背纲
必修一背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的创立者、特点、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2、西周分封制分封的对象、内容3、分封制下诸侯所享有的权力和所承担的义务,形成了怎样的等级秩序?这种制度有何利弊?4、宗法制的含义、核心、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作用5、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6、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原因、含义、存在的两种矛盾及其发展趋势?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影响?3、皇帝制的特点,三公的职能,各级官员的任免。
4、分封制与郡县制主要区别。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基本史实(即中央与地方)2、从汉至元君主专制演变的基本史实?(君权和相权)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及标准是什么?4、科举制的形成背景、标志及影响?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影响?2、内阁制的形成及其与宰相制的区别。
第二单元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古代希腊城邦国家是怎样形成的?城邦有什么特征?哪些人才能被称为公民?城邦的形成对希腊民主政治有什么影响?2、雅典民主政治是怎样一步步确立起来的?(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改革内容)3、雅典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价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罗马法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原因是什么?标志性法律文件是什么?这部法律的颁布有什么意义?3、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原因是什么?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什么时候罗马境内没有了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实质4、罗马法对维系罗马统治所起的作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背景、光荣革命的意义。
2、《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内容、意义。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什么是代议制?代议制有什么作用?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改革有什么结果?6、英国责任内阁制什么时候形成?责任内阁制下议会、首相和内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形成的背景、思想来源是什么?2、1787年宪法的内容、宪法中体现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评价1787年宪法?3、美国两党制形成的时间、特点、本质。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一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启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
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
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
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
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②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
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篇一: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特点:皇帝天下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确立:(1)三公的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九卿职责:了解即可。
(3)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4)作用: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物,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3、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1)背景:秦统一中国;吸取西周分封制弊端。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和先朝旧贵族。
3.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4.影响:(1)积极:西周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消极: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二、西周的宗法制1.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目的:保证王权稳定,巩固西周统治。
3.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
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他们对于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因此由血缘关系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4.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5.影响:①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
②保证了贵族的特权。
③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体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强化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 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分封制) 3.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高一历史必修一学霸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前提:生产力水平当时较低)2、西周的分封:○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2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3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5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4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统一条件:1.主要原因:商鞅变法2.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3.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3、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利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位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逾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Ⅰ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西周的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1)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1、了解汉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这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至清的中央与地方机构的演变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1、基础:梭伦改革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3、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消极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1光荣革命:1688年○2《权利法案》:1689年。
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而不治”的地位○3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作用:国内影响: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3、特点: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君主是象征性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1、“1787年宪法”的制定: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原则:“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
行政权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同,在战时可行使独裁权。
立法权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
司法权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2、“1787年宪法”的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
3、“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它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由参议员授权组成。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共和派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资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政体: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立法权: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
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帝国议会实际上是下议院行政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宪法授予巨大权力。
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拥在绝对权力○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消极影响: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积极影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5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1、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内容有:6○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2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2、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第13课辛亥革命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1905年地点:东京性质: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辛亥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②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③发展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2、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
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
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5、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6、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7、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8、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9、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1、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2、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3、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4、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