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开国大典|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开国⼤典》⼀⽂记叙了1949年10⽉1⽇在⾸都北京举⾏开国⼤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民对中华⼈民共和国成⽴的⽆⽐⾃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民共和国的们特别是⽑泽东的领袖风采。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第七课《开国⼤典》教案 教学⽬标 1.正确读写“盏、栏”等12个⽣字。

2.正确理解并读写“爆发、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汇集”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理清⽂章的脉络, 4.感受⼤典的盛⼤场⾯,学习课⽂的记叙⽅法。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理清⽂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感受⼤典的盛⼤场⾯。

第⼀课时 教学⽬标 1.学习⽣字新词。

2.梳理⽂章脉络。

3.朗读课⽂,感受典礼的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乐导⼊,揭⽰课题。

1.播放歌曲《绣红旗》,请同学们欣赏。

2.这⾸歌唱的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敌⼈的监狱⾥绣红旗的情景。

歌曲⾥有这样的歌词:“线⼉长针⼉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

”“今天”终于盼来了什么? 3.请知道的同学说⼀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4.江姐和战友们在敌⼈的监狱⾥,得知新中国成⽴的消息,⼼情万分激动,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

他们盼的就是新中国成⽴的那⼀天。

那⼀天,就是1949年的10⽉1⽇,开国⼤典在天安门⼴场上举⾏的。

(板书:开国⼤典) 5.学⽣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典”是什么意思?——盛⼤⽽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举⾏的盛⼤⽽隆重的典礼。

6.多少⾰命先辈抛头颅洒热⾎,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典的那⼀天,请你们说⼀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情如何?(激动、⾃豪、欣慰、⾼兴、兴奋) 7.过渡:相信⼤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典”的那⼀天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师给出的⾃学提⽰⾃由朗读课⽂。

⼆、⾃读课⽂,学习字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第【1】篇〗7.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汇集、宣告、旗帜、检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3.学习文章中有关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4.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学习文中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点面结合的写法,学习场面描写。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说一说。

)2.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课件出示:开国大典的情景)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看当时的情景,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二、自学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做上标记。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指名交流自学成果。

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的。

典礼进行时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阅兵式盛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学前准备学生预习预学单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多媒体课件。

1.会写“政、府、宾”等14个生字,理解“协商、汇集、预定、排山倒海”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的过程,初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望着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时,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爱国情怀。

那么,你们知道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学生自由回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观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吧!2.播放开国大典的历史录像。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提示: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典礼。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并自学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

政府外宾八盏石栏汇集爆发宣布阅兵制服坦克距离隆隆声射入(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开国大典、迎风招展、肃立、排山倒海”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准备讨论。

(1)思考: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提示学生在有关描写大典进行时间的语句上标注记号。

预设:学生浏览、标注后汇报: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整,两个半钟头,傍晚,晚上九点半。

从这些有关时间的语句中可以发现作者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段意。

(课件出示)3.初识“开国大典”。

(1)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开国大典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开国大典部编版
3、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学
重点
学会字词,了解文章写作顺序。
教学
难点
了解文章写作顺序。
教学
准备
查阅有关资料


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4、制定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字(含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理解词义,自主积累词语
课时教学计划
六度年第1节
课题
开国大典
课型
精读
课时分配
2(1)
教材
分析
课文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表现了中华儿女为新
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教学
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字(含一个多音字),会写
8个字,理解词义,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个人设计




开国大典
大典前
大典时
大典后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二、合作探究学会新知
小组按照自学提纲自学并讨论。
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4、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列出小标题。
个人设计




三、交流展示适度评价
学生展示自学结果,汇报时做到:声音响亮,表情自然大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开国大典》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开国大典》  人教部编版

部编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教案教材分析: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来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感受宏大的场面。

教学重难点:体会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学习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旧中国落后的一面、看到了人民受压迫的一面,看到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让我们一起跟随历史的车轮回到1949年的10月1日,这是不平凡的一天,这是划时代的一天,在这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开国大典》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旧中国的贫穷落后,体会到开国大典的重要性。

二、理清脉络,概括文章内容。

1、课文你读过了吗?好的。

那老师来考考你,请你迅速的浏览课文,告诉老师课文的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观看(阅兵式),会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庆祝游行)。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含反思

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背景和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2. 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程序和重要仪式,掌握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程序和重要仪式,理解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难点: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3. 疑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及如何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全文,教师进行领读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汇,同时加深对开国大典背景的了解。

3. 课文解读:讲解开国大典的程序和重要仪式,通过分析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 情感体验:通过学生的分享和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开国大典时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5. 总结与提升:通过总结和拓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汇。

2. 分析与实践:通过分析开国大典的程序和重要仪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通过实践和模拟,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时的情感体验。

3. 互动与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练习题目,教师进行实时指导。

2. 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全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3. 评价方式: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PPT课件:用于展示文章的结构和重要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 影像资料:播放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开国大典背景的了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主要内容围绕着《开国大典》展开。

在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背景,使其对此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2.阅读并理解课文,并学会提取文本信息。

3.学会理性分析文本信息,提高语言感知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了解历史和文化中关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表现。

教学流程1.热身(5分钟)–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引出中心思想。

2.讲解(15分钟)–老师向学生讲解《开国大典》的基本知识,包括背景、意义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3.阅读(30分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段阅读《开国大典》。

–老师提问、展示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4.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文本分析。

5.总结(10分钟)–老师带领整个班级回顾为期1小时的教学,并引导学生汇总本节课要点和感受。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即老师带领普及知识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认知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不仅收获了对人类历史的理解和文化背景知识,还提高了自己对文本分析和语言感知的能力。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祖国和人民的盛举。

值得一提的是,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我们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完毕了有关材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让他们更加积极思考和互动讨论。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有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尚不充分,需要更多的老师引导和帮助。

此外,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互动和交流,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提高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

因此,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将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创造更加优良的教育环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第7课 开国大典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第7课 开国大典

7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包括“会场”“典礼”“阅兵”“游行”等重要场面。

本文反映了开国大典庄严、热烈的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无比激动和自豪的情感,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全文共15个自然段,1~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讲了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5~14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讲了开国大典的盛况;15自然段为第三部分,讲了群众游行。

围绕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课文主要从“典礼”和“阅兵”两个场面进行详细描写。

描写“典礼”这一场面时,比较分散,采用了点面交替的写法。

“点”集中在毛主席身上,分别从出现在主席台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写毛主席。

而“面”则集中在群众的表现上,围绕“点”对应了群众的目光、欢呼声、掌声等。

从而达成了将毛主席具有历史意义的言行与群众的表现相互结合的效果,形成了典礼的四个场面——“见面”“宣告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

描写“阅兵”这一场面时,相对集中,先整体交代阅兵式的情况,再按入场顺序具体介绍各兵种的特点,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庄严,表达出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自豪之感。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的方式会写14个生字和20个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排山倒海、检阅”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教学重点1.会写14个生字和20个词语,掌握词语表中的词语。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7《开国大典》(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7《开国大典》(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7《开国大典》(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节选:课题:理解《开国大典》背后的历史故事学习目标:1.了解《开国大典》的写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2.理解《开国大典》所表达的文化和价值观。

3.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关键词:《开国大典》、文化、历史、价值观教学内容:一、导入新教材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本课的关键词:“《开国大典》、文化、历史、价值观”,然后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关键词的含义吗?”请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把学生的回答与课堂目标联系起来。

二、了解《开国大典》的写作背景和历史背景老师给学生们看一段关于《开国大典》的视频介绍。

然后,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开国大典》的写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老师可以问学生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我们要庆祝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然后,请学生展开讨论。

三、理解《开国大典》所表达的文化和价值观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开国大典》一章的内容,并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其中的文化和价值观。

老师可以问学生一些问题,如:“你们认为《开国大典》中所表达的文化是什么?”“它表达的价值观是什么?”等等。

请学生展开讨论。

四、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老师请学生们继续阅读《开国大典》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想法。

老师可以问学生一些问题,如:“你们在阅读时有哪些疑问或困惑?”“你们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五、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前,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们对《开国大典》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等等。

请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开国大典》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重点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准备:课文《开国大典》的教材。

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国旗、领导人的服装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兴趣:展示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一天吗?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引入主题: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呈现(20分钟)1.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找出并标注不熟悉的词汇和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2. 词汇学习:教师点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如“开国大典”、“五星红旗”、“庄严”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这些词汇的理解。

3. 句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等。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些句式,加深理解。

三、深入理解(15分钟)1. 历史背景:教师详细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影响。

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体验当时人们的情感。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毛泽东、群众等角色,进行表演。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开国大典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开国大典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开国大典部编版
二、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准会认字,记住会写字,重点理解词语:排山倒海 迎风招展 擎着 瞻仰
(3、)小组合作学习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巡视指导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内检测生字,交流词语意思,检测读课文,交流主要内容。
汇报观察所得
老师范写重点字
巡视写字练习
3、比赛读课文
五、总结拓展
读了此文,你一定也被这盛大的场面震撼了,心中涌出无比的喜悦与自豪!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指名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学生自读课文
圈画生字,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多练。
读会认字 书空会写字
小组内每人读一段或一句,大家纠正字音,夸一夸或帮一帮
用“排山倒海”造句
指名读大家扩词
仔细观察生字结构和书写特点
汇报交流
学生书空
学生写字练习展示优秀作品
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比赛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大典前
大典中
大典后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可以分成几部分?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相机板书: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
1、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练习检测:
1、读词语
政府 协商 容纳 电钮 旗帜
轰雷 胸膛 阅兵式 排山倒海
2、写字练习
读一读会写字 扩词
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写法
学生反思自己学习情况
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
学生认真听,及时纠正字音、断句等错误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和背景。

2. 掌握《开国大典》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对祖国和领导人的爱和敬意。

教学重点:1. 了解《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和背景。

2.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对祖国和领导人的爱和敬意。

教学准备:1. 课文《开国大典》。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1. 上课前,可以播放一段国庆大阅兵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国庆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习任务:1. 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开国大典》。

2.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为什么要举行开国大典?- 你觉得开国大典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如何向领导人表达敬意?阅读理解: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回答。

2.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并与全班分享。

词汇学习:1. 教师通过多媒体或黑板上展示一些重点词汇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和使用这些词汇。

拓展活动:1. 学生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导人,并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该领导人的敬意和爱。

2. 学生再次阅读《开国大典》,并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展板,展示开国大典的历史和意义。

总结:1. 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 你对祖国和领导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你怎么表达对领导人的敬意和爱国之情?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爱国敬业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做出贡献。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开国大典》的文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激发学
生对祖国的爱国情感。

2.学习《开国大典》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开国大典》的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难点:分析《开国大典》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PPT,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阅读(25分钟)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悉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回答一些关
于文章的问题。

3.分析(20分钟)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掌握文学素养。

4.讨论(25分钟)
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文章中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爱情、对共和国的热爱和忠诚,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5.运用(2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讨论,并选
取一个事件进行展示和小结。

6.评价(5分钟)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好的表现,指出不足,让学生自己找到不足之处。

四、教学资源
1.PPT资源、开国大典原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建议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信息交流等。

2.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

3.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开国大典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开国大典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5个生字,“奔”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过程中,弄清课文按什么顺序分几部分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3、自主观察、正确记忆字形并规范书写。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参加开国大典人们激动自豪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读文,弄清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典礼旗杆排山倒海欢呼欢跃肃立肃静2、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天成立的吗?到今年的10月1日是多长时间吗?师介绍背景。

让我们一起观看那盛大的场面。

(播放录相)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1、指生读题,并解题。

2、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巡视指导学生读文,盯住每一个学生,重点指导学困生。

三、和谐引导1、了解识字情况。

根据情况,指导认字。

重点指导“奔”字,不同语言环境中不同读音:表示目的时读bèn。

扩词让学生区别字音。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引导学生读通句子,读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理解词语,如:拆字法理解“排山倒海”。

查字典区分“欢呼”和“欢跃”,“肃立”和“肃静”。

3、根据学生汇报指导并板书:大典前,大典时,大典后。

四、积累运用1、正确、规范书写8个生字。

重点指导“协”字的书写。

巡视:指导学生规范书写8个生字。

2、读文。

板书设计:大典前(时间地点人物会场)……宣布……1、开国大典大典时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式大典后群众游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字。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理解重点句:“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案/热点专题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开国大典》一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横的北面是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一、回顾导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复述一下开国大典的过程。

(注意课文的写作顺序)2、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比较与课文的异同。

3、作者是怎样写出大典的庄严和场面的热烈的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继续学习。

二、细读课文,学习重点(一)典礼过程: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5-10自然段,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让你自己感动。

提示:(1)你觉得哪些句子,表现了大典的庄严气氛,大声地朗诵你选的句子。

(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人民群众怎样的心情。

2、教师点拨:(1)读一读你划出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说说群众们为什么会这样激动呢?A、重点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排比气势。

)B、想象说话训练:中国割让领土的消息传遍全国时,人民();国民党一再提高物价,并强迫老百姓当兵打仗的消息传遍全国时,人民();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消息全国时,人民()。

(2)典礼因毛主席的参与,而更加庄严而隆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对毛主席的印象和了解,感受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并指导朗读毛主席说的两句话。

)A、再读表现群众心情的句子,把关键词中的情绪读出来。

如“一齐”、“瞻仰”、“雷鸣般的掌声”、“热烈的欢呼”……B、教师小结:群众的反应,一方面是激动、自豪心情的抒发,另一方面表现出人民对毛主席的拥戴,也衬托出主席高大的形象。

(三)精读阅兵,借鉴写法。

1、默读11-13自然段,完成以下思考:A、开国大典的程序很多,为什么只有阅兵式花的笔墨最多?B、“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2022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开国大典》(word部编版)

2022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开国大典》(word部编版)

第7课开国大典设计依据与构思《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本文时先从学生熟悉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唱起,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为本文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接着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前两篇课文和自己读到的故事、看到的故事谈一谈对旧社会的了解, 再谈一谈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比照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进而导入课题. 在检查预习中, 主要侧重长句子的朗读, 通过充分的、有层次的朗读, 为理解和感受文本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奠定理解文本的根底. 在初读课文时, 利用列小标题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 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赏读词、句、段时, 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 引领学生利用多种有效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 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感悟, 促进情感的升华. 以读促写, 以写促进理解的深入,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本内涵, 领悟了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开国大典》全文共15个自然段, 把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 令人冲动万分, 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记叙翔实, 条理清楚, 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3.理清文章脉络, 了解课文是按照典礼前、典礼中、阅兵式、群众游行这样的顺序来记叙开国大典的,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通过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背景资料、朗读等方法,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冲动、自豪的思想感情.5.学习场面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脉络, 了解课文是按照典礼前、典礼中、阅兵式、群众游行这样的顺序来记叙开国大典的,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背景资料、朗读等方法,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冲动、自豪的思想感情.3.学习场面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朗读课文, 理解内容, 读中感受.教师:准备自主学习任务单、课件.教学流程及分析第1课时▍流程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1.谈话交流:全体起立, 齐唱国歌. 学生唱得铿锵有力, 而且个个精神抖擞.2.设问:谁知道国歌的最初歌名是什么?预设:《义勇军进行曲》.补充资料: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49年6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 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0月1日下午3时, 大地欢声雷动. 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 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后, 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交流:结合前两篇课文和自己的阅历、生活经历, 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立之前, 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 今天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预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立以前, 人民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 吃不饱、穿不暖, 受着外国人的欺凌, 没有人身自由, 更没有受教育的时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今天, 已经是吃得好, 穿得好, 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而且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幸福指数逐渐升高. 总之,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要感谢共产党的英明领导!3.过渡导入课题:今天, 我们一起重温当年中国人民政府成立的那一段光芒岁月, 感受当时举国五亿人民上下齐欢庆的幸福场景! 看老师板书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大家齐读两遍. 再读, 读出人们当时的心情;再读, 读出大典的隆重与盛况.4.解题:“大典〞怎样理解?怎样读好这个词呢?〔学生自由谈〕预设:①重要的典籍. ②国家重要的典章、法令. ③盛大隆重的典礼. 在这里选第三种解释.5.过渡:大典到底怎样盛大、隆重呢?从中又能感受到什么呢?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6.首先, 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设计意图】从熟悉的歌曲谈起, 在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人民生活谈起, 从比照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给人们的幸福生活, 为学生情感提升做好铺垫.▍流程二:检查预习情况1.认识14个生字.政宾盏栏汇爆宣帜阅制坦距隆射同学们先借助课后生字表拼一拼, 还认识这些生字吗?同桌当小老师相互读一读. 班级内抽查, 教师指哪个读哪个.温馨提示:“盏〞“栏〞“汇〞“宣〞“坦〞是后鼻音, 多读几遍.2.认读本课的生词新词.〔课件出示学习任务第2题. 〕政府外宾聚集预定爆发排山倒海就位宣告雄伟肃静旗帜语调完毕检阅制服坦克一致距离高潮次序〔1〕同桌先检查, 发现字音问题及时纠正.〔2〕小组内自由展示, 班内抽出六名同学认读.〔3〕全班一起读〔教师点哪个读哪个〕.温馨提示:重点读好“政府〞“聚集〞“制服〞“坦克〞“肃静〞“旗帜〞“次序〞“排山倒海〞等词语, 让学生多练习几遍.3.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学习任务第3题. 〕参加开国大典的,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 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 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 总数达三十万人.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 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 城墙中央高高耸立起天安门的城楼.到了正午,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下午三点整,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 跟群众见面了.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播送, 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腾起来.接着是一个战车师, 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 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 像钢铁巨人一样. 接着是一个骑兵师, “红马连〞一色红马, “白马连〞一色白马, 六马并行, 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 把手掌都拍麻了, 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冲动.他们擎着灯, 舞着火把,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 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 就举起灯笼火把, 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 〞〔1〕找6名同学朗读,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顺句子.〔2〕重点指导:第一句要读出人多、非常冲动;第二句要读出天安门城楼的庄严;第三句读出场面宏大;第四、五句读出冲动、兴奋;第六句读出步调一致, 气势磅礴;最后两句读出人们的欢喜与冲动.【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注重识准字音, 读好每句话, 尽量读出层次, 读出句子表达的情感.▍流程三:初读感知,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默读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快速浏览课文, 看看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表达的, 典礼过程一共写了几件事. 〔用列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1.学生自由读书, 标画关键的词句.2.教师巡视, 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帮助. 〔班内交流〕预设一:按典礼前〔群众入场〕、典礼过程、阅兵式、群众游行的顺序来写的.预设二:典礼过程一共写了三件事, 即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升国旗;宣读公告.3.同桌相互说一说, 看看谁说的准确, 记得牢固.〔二〕概括主要内容, 复述故事过渡:同学们能用这么简练的语言来理清文章的脉络, 相信也一定能借助这些关键词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自由练习概括, 班内展示〕2.讲故事:谁能借助小标题, 把这个故事简单地复述一下呢?〔小组内展示〕3.班内找四名学生交流, 评出最优秀的“小小复述家〞, 发表扬信, 以资鼓励.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 从这么长的一篇文章中能捕捉到最关键的词句, 用简练的语言来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和脉络,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老师为你们点赞! 相信下面的考查也难不倒你.5.快速浏览课文, 完成课堂小练习.〔〕年〔〕月〔〕日下午〔〕, 在〔〕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 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礼炮响起时, 〔〕门大炮齐发, 共〔〕响. 〔〕任检阅司令员, 〔〕任检阅总指挥. 晚上〔〕游行的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6.小结:这节课我们用快速浏览的方式粗略地感知了文章内容, 下节课我们继续从词句段中领悟文章的内涵, 体悟作者的情感.【设计意图】注重快速浏览, 提升阅读速度的训练. 学生用列小标题的方式理清文章脉络后进行复述和概括, 再进行填空式小练习, 既培养了概括能力, 还夯实了根底.第2课时▍流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理清了文章顺序, 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2.过渡:早上六点钟, 群众已经开始入场, 直至晚上九点半才走出会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久久不肯离去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从字里行间去感受那份依依不舍吧!【设计意图】复习旧知, 导入新知, 在了解学情的根底上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流程二:用心读书, 感受文本内容, 领悟人物品质〔一〕自读自悟1.快速默读课文, 边读边标画:哪些语句表达了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冲动的心情?2.学生自读标画关键词句, 教师巡视, 及时指导,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3.班内交流展示, 指名学生交流, 达成共识.〔二〕赏读品析, 升华情感1.聚焦第一句关键语句.早上六点钟起, 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 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 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 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 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 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 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1〕自由读一读, 抓住关键的词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2〕同桌相互交流, 小组内交流, 班内展示.预设:①从“早上六点钟起, 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感受到群众很冲动, 早早便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②从“工人队伍中, 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 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 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感受到他们来自四面八方, 而且不辞辛苦, 非常快乐, 非常冲动. ③从“到了正午, 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 感受到人山人海, 整个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此处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人们快乐、冲动的心情一浪高过一浪.〔3〕自由练习朗读, 读出人们冲动、无比喜悦的心情.〔4〕男女生比赛读, 看谁能读出当时冲动的场景.〔5〕过渡:来参加典礼的仅仅是群众吗?快速浏览课文, 寻找相关信息. 〔同桌相互交流〕预设:参加开国大典的,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 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 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 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6〕设问:你从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来参加典礼, 感受到什么?〔学生交流〕预设:感受到这是一场盛典;非常隆重;盛况空前.〔7〕齐声朗读, 读出盛况空前的气势.〔8〕研读:“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 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 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你从这句中读懂了什么?预设:整个盛典非常庄重、威严.2.聚焦第二句关键语句.下午三点整,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 跟群众见面了.〔1〕默读:哪个词语映入了你的眼帘?〔学生交流〕预设:排山倒海.〔2〕思考: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势?你又感受到什么?〔班内交流〕预设:推开高山, 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强盛, 声势浩大.〔3〕说话:谁能用上这个成语试着说一句或一段话?〔4〕指导朗读:用你最响亮的声音, 最大的力气来读这个句子, 读出当时人们无比冲动、无比喜悦的心情. 〔全班学生齐声朗读, 连读三遍〕3.聚焦第三、四、五句关键语句.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播送, 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腾起来.起初是全场肃静, 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 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到后来, 每一声炮响后, 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 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1〕默读思考一:这是怎样的声音?用横线标出相关的语句.①学生自读自悟, 自由标画.②班内交流, 达成共识.预设:这声音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③指导朗读:首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再播放相关录音资料. 模仿着毛泽东主席的声音来向全世界宣告.④自由练习, 班内展示, 评出最正确朗诵家.⑤拓展:如果你也生活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 当听到这样的声音的时候会怎么想呢?拿起笔写一写你的心声.过渡:你们的描述仿佛走进了群众的心里. 我们继续阅读吧.〔2〕默读思考二:用三角符号标画表达人们心情的词句.①学生自读自悟, 标画相关语句.②自由交流.预设:欢腾、雷鸣般的掌声、热烈的欢呼.③研读: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每次心动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预设:一是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二是在礼炮响起来时;三是在听到毛泽东中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④拓展:联系查阅到的资料, 说一说对“五十四〞“二十八〞的理解.预设:五十八门礼炮代表我国五十四个民族〔我国现有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四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说的〕;二十八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二十八年〔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正好经历了二十八年的历程〕.⑤指导朗读, 读出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爱戴之情, 读出人民当家做主人后的自由心声!4.聚焦第六、七句关键语句.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群众看见了, 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两个半钟头的检阅, 广场上不断地欢呼, 不断地鼓掌, 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 把手掌都拍麻了, 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冲动.〔1〕默读思考:群众在什么情况下欢呼的?你又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预设:群众看到步兵齐步行进, 炮兵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战车师整整齐齐地前进, 骑兵师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时, 非常冲动. 阅兵队伍彰显了我国的强大实力, 为是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2〕齐读, 读出心中的自豪与骄傲!5.聚焦第八句关键语句.他们擎着灯, 舞着火把,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 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 就举起灯笼火把, 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 〞〔1〕放声朗读思考:“他们〞指的是谁?他们怀着怎样的感情来高呼?〔2〕学生自由交流.〔3〕创设情境:一起想象着当时的情景, 呼出群众的心声——对主席的敬仰之情, 对共产党使农奴翻身做主人的感谢之情!【设计意图】以读为主线, 先自读自悟, 在读中联系上下文深刻感悟, 最后升华情感, 读出心中的感受.▍流程三:合作探究、读写结合1.读读阅兵式的局部, 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2.同桌相互交流, 小组内相互交流.3.班内共同讨论交流.预设:先写参加人员, 再具体描述海、陆、空三军的具体方针和表现, 最后写人们看后的表现. 整体上写整齐威武的情景, 是面;用某些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 是点.4.延伸:快速浏览课文, 看看哪里也运用了这种写作手法. 〔学生交流〕预设:毛主席是开国大典的参与者之一, 就是一个点, 而三十万群众那么构成了开国大典的场面, 就是一个面. 作者既写了重点人物毛主席这个点, 也写了周围群众这个面, 这样突出重点, 兼顾全面,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开国大典时人们冲动、自豪的心情.5.拓展:仿造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温馨提示:拔河比赛、运动会等.6.练习背诵第7自然段, 自由抄写一遍, 看谁写的美观大方.【设计意图】找到读写结合点, 创设合作探讨的话题, 深刻领会到写法之后再迁移运用.▍流程四: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几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政宾盏栏汇爆宣帜阅制坦距隆射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结构、部首. 说说哪个字最容易写错, 交流识字方法.2.重点指导:“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盏〞字上边最后一笔是点. 区分:“爆〞和“瀑〞.温馨提示:“栏〞“汇〞“爆〞“帜〞“坦〞“距〞“隆〞几个字左窄右宽, 注意写匀称.3.每个生字在田格本上写三次, 注意写字姿势, 写完同桌互相检查纠错.4.实物投影学生的写字作品, 师生共同评价, 评选出十名“小小书法家〞.5.认为哪些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还能写好, 再练两遍.6.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工整地记录在课本上.【设计意图】自主识字和重点指导相结合, 做到以点带面, 有的放矢.▍流程五: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1.把第7自然段背诵给家长听.2.找到文中的比喻句, 抄写一遍.【设计意图】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 丰富学生的积累.教学反思《开国大典》一文按照事情开展的顺序, 介绍了典礼前、典礼过程、阅兵式、群众游行几个场面, 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 突出了重点, 突出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冲动心情.教学本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教学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全文注重读书的训练, 以读促理解, 以读促感悟, 以读促口语表达. 学生在屡次有层次的读书实践活动中, 既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还感悟了文本的内涵, 升华了情感, 凸显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每次读书都是带着问题去去读、去思考, 读思结合, 真正走进了文本, 和文中的情感共融, 情感体验真实深刻. 学生的积累与内化也很扎实, 真正地为表达做好了铺垫.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 理解古诗的含义,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竭力营造诗意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品悟字词, 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读悟结合, 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温故知新1、师:同学们, 我们学过了边塞诗的名篇——王之涣的《凉州词》, 谁来背诵?我们一起背诵《凉州词》.〔出示该诗, 并配边塞图片〕谁来说一说学了这首诗后的体会吗?(边塞的的荒凉、孤独、寂寞〕师:是啊, 边塞,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荒凉孤寂.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公元727年, 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 看到了边塞的风光, 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 于是, 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 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 这节课, 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点击课件, 板书课题:出塞, 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歌, 理解诗意1、出示整首诗师: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 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师:好,谁来读一读《出塞》. 请你, 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师:读的字正腔圆, 请坐. 〔读的真不错, 读出了节奏……〕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 读出节奏, 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 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评价〕师:我们一起来读, 读出诗的味道. 〔生齐读〕3、师:同学们,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请闭上眼睛, 随着老师的朗读,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配乐《凉州曲》朗读〕〔预设:明月, 边关, 师板书〕〔讲解:秦时明月汉时关, 互文的写法, 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师:这是怎样的边关?〔荒凉, 冷清, 孤独, 寂寞〕4、师:夜深了, 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 提起这明月, 我们就会想起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描写明月的诗句, 请看:〔出示: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土. ——〔唐〕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土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师:大诗人李白这样写明月——大诗人杜甫这样写明月——诗人白居易这样写明月——大政治家王安石这样写明月——大家一定能够发现, 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5、师:是啊, 远离家乡和亲人, 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苦, 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 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不能〕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万里长征人未还. 〔生齐读〕师: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 经历了多少年?〔八百多年, 将近一千年〕Ppt出示秦朝——————汉朝——————唐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公元618年6、师:将近一千年过去了, 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 边关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 时光穿越千年, 不变的是什么?〔明月, 边关〕在遥远的边塞, 还有什么没变?〔引导说出, 还有战争没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可以分成几部分?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相机板书: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
1、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练习检测:
1、读词语
政府 协商 容纳 电钮 旗帜
轰雷 胸膛 阅兵式 排山倒海
2、写字练习
读一读会写字 扩词
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写法
4、总结自学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小组。如:速度快、效率高、认真学的小组。
三、合作交流:
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读不好的长句子,老师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
(1、)“擎”和“瞻”的读音
(2、)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必要时可以老师范读
2、在读文过程中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如:排山倒海擎着瞻仰
汇报观察所得
老师范写重点字
巡视写字练习
3、比赛读课文
五、总结拓展
读了此文,你一定也被这盛大的场面震撼了,心中涌出无比的喜悦与自豪!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指名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学生自读课文
圈画生字,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多练。
读会认字 书空会写字
小组内每人读一段或一句,大家纠正字音,夸一夸或帮一帮
二、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准会认字,记住会写字,重点理解词语:排山倒海 迎风招展 擎着 瞻仰
(3、)小组合作学习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巡视指导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内检测生字,交流词语意思,检测读课文,交流主要内容。
用“排山倒海”造句
指名读大家扩词
仔细观察生字结构和书写特点
汇报交流
学生书空
学生写字练习展示优秀作品
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比赛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大典前
大典中
大典后
课题
开国大典(1)
第1课时
六年级
备课人
学习
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学5个会认字,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助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
重点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反思
一、激趣导学
1、教师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2、理解课题:为建立新的国家而举行的隆重仪式。
学生反思自己学习情况
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
学生认真听,及时纠正字音、断句等错误
反复练习,达到正确流利
指名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查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学生默读思考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指名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其他学生补充后再完整地说说主要内容
指名读词语 大家跟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