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物监测研究
南水北调水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南水北调水源污染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云南省丽江市一中铁加福摘要:本文展示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状况和水源污染情况并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建议。
Abstract: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ecological situa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along the East Line and Central Line of the Water Transfering Project from South to North, analyses the causes, and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关键词:南水北调水源污染防治建议Key words: water transfering from south to north water pollutionsuggestion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自从毛泽东提出“南水北借”的设想之后,有关部门经过近50年研究认证,南水北调工程最终确定为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分别向北调水,工程总投资近5000亿元。
2002年12月27日东线工程开工。
这是自三峡工程顺利实施以来,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重组中国命脉资源的宏大工程。
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将于2010年开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建设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2003年底开工的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位于汉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
这个亚洲第一大人工湖是中国水质最好的水库之一,但它也承载着很大的污染压力。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环境保护实施方案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环境保护方案•环境保护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总干渠是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穿越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地区,面临诸多环境挑战。
背景环境保护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任务之一,实施总干渠环境保护对于保障工程顺利运行、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项目背景与意义总体目标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总干渠水质安全、生态良好、环境整洁、文化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任务开展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确定环境保护方案;加强水质监测与保护,保障供水安全;实施生态修复与补偿,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开展环境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总体目标和任务实施范围总干渠全线及沿线影响区,包括输水渠道、泵站、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
实施期限计划从2020年至2030年,为期10年。
根据实际情况,可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实施范围与期限02环境保护方案由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保护是整个环境保护方案的重点,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渠道水质,确保输水过程中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总结词水质保护方案包括监测、预警、应急处理和污染防治等方面。
监测方面需要加强对渠道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预警方面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水质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应急处理方面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污染防治方面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渠道沿途的污染源排放。
详细描述水质保护方案总结词水生生态保护方案旨在保护渠道内的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保障渠道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水生生态保护方案需要考虑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等方面。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段水质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段水质安全评价模型研究引言南水北调中线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其建设目的是解决中国北方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丹江口段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源头,也是水资源调配的关键节点。
对丹江口段水质安全的评价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丹江口段水质安全评价模型,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的水质安全提供理论支持。
一、研究背景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段的水质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这里是长江的支流之一,上游受到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影响,水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水质安全的评价不仅关乎供水安全,也涉及到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研究丹江口段水质安全评价模型对于调控水质、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我们需要对丹江口段的水质数据进行全面收集。
这包括水质监测数据、流域面积、降雨量、水文特征等因素。
也需要收集丹江口段周边工业排放、城市污水排放等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是搭建评价模型的基础。
2. 数据预处理收集的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异常值处理、数据标准化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模型构建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构建丹江口段水质安全评价模型。
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水质监测指标、生态环境状况、人类活动影响等。
我们可以借鉴多种数学建模方法,如神经网络模型、灰色模型、支持向量机等,结合实际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
4. 模型应用我们可以将构建好的模型应用到实际丹江口段水质安全评价中。
通过模型预测和分析,可以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多种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丹江口段水质安全评价模型,利用历史监测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了模型验证和评估。
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可以对丹江口段水质进行有效评价,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建议。
我们通过模型分析发现,丹江口段水质受到了工业排放、城市污水排放和农业活动的影响,其中重金属、氮、磷等成分超标问题比较突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协调保护与治理问题探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全国人民的生活 息息相关,不仅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缺乏的 状况,还能够促进各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 展。因此应该加强对水源区的环境保护工 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应用。从而能 够减少环境污染状况的发生,促进南水北 调中线工程作用的发挥,实现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仅依靠单方面的力量,不 能解决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和治理问题。同 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陕.鄂.豫三省 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差异,以及三省民 族关系的复杂性也决定了生态保护和治理 的艰巨性。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只有通 过协商与合作,我们才能实现治理的既定 目标.并确保将一渠清水继续送往北方。 虽然,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威胁和水源地生 态文明建设的影响,陕西.河南,湖北等
1缺乏指导保护工作的总体规划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水源生态保护尚未 达成正式协议。南水北调水源地汉江流域 的整体治理和水源地保护,是决定南水北 调中线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汉江流域面 积15.1万平方公里.涉及湖北,陕西, 河南,四川,甘肃等省区,人员居住混杂, 因此.管理很困难。世界上类似河流的保 护和管理,主要是通过实现相关的法律效 力协议,统一认识,约束和规范区域行为, 协调各方利益,保证边界河流的合理开发 利用,避免边境河流国家的政策变化和不 确定性的风险和不利影响f3】。目前涉及各 级地方政府尚未签署华南水转移协议源地 汉江流域的整体治理和水源地保护方面的 多边协定,这显然不利于汉江流域的生态 保护。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就 不可能解决环境治理中的具体问题,导致 频繁发生危害生态环境的事件,环境恶化 的趋势难以控制。此外。尚未制定汉江流 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合作的总体规划,因此 不可能实施具有目标,有步骤和有重点的 生态保护措施。它只能在问题发生后实现, 并且恢复速度较慢。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效果不佳。 2缺少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联合指挥与协调的专门机构 汉江流域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一般 来说,只有海事(河道水域)和环保部门 根据职能确定的相关业务部门。各方在环 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和责任不够明确.管理 更加混乱。另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协 调机制,湖北,陕西,河南,四川,甘肃 六省边界河流联合监测管理也很困难,不
南水北调工程秦岭水源区保护与监测
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 使秦岭 成为我 国中部地 区生 态安全 的 重要保护屏障 。
2 水源 与生态环境
2 1 水 资源 .
秦岭不但是南水北调 中线 工程重 要水源 区 ( 陕西境 内面积
占取 水 地 丹 江 口水 库 汇 流 区面 积 的 6 .4 , 出境 水 量 占年 入 54 % 年 库 水 量 的 7 % 以上 )也 是 陕 西 境 内 渭 河 、 江 、 江 、 陵 江 等 0 , 汉 丹 嘉
南 水 北 调 工 程 秦 岭 水 源 区 保 护 与 监 测
张 胜 利 崔 云 鹏
( 北 农林 科技 大 学 资 源 环 境 学 院 ,陕 西 杨 凌 720 ) 西 110
摘要 : 阐述 了秦岭及其 水资源对 当地社会 、 经济 可持 续发展 和 南水 北调 工程 的重要意义 ; 讨 了秦岭水 源与 生 探
黄河 、 长江 流 域 的 分 水 岭 , 是 古 北 界 和 东 洋 界 生 物 的 交 汇 区 。 还 森林 植 被 不 仅 在 水 平 地 带 上 具 有 独 特 的 过 渡 特 征 , 时 在 海 拔 同 梯 度 上 具 有 明 晰 的 带 谱 , 我 国物 种 最 丰 富 的 地 区之 一 。 特 殊 是
大。
江水 系( 在陕流域面积 75 1 5
) 。汉 江干流 落差 较小 , 宽谷 与
峡谷交替 , 山间断 陷盆地 ( 白、 太 凤县等 ) 成大 的河谷 区, 形 内有
阶地 平 原 , 源 充 足 , 口稠 密 , 业 发 达 。 水 人 农
秦岭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 南坡为北亚热带气候 , 北坡属 暖温
很大程度上依靠这些河流供应 。其 中汉江 、 嘉陵江 、 丹江水 源充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障工作的研究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障工作的研究分析一、前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治水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在保证北方地区水资源供应的同时,也面临着水质保障的难题。
本文将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保障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如何保证水质安全生产。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现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构建中线输水渠道,在长江上游建造水库,将长江流域的水源通过三个通道运输到长江下游地区,为中国北方的缺水地区提供水资源。
然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输送过程中,水源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污染,水质也因此受到影响。
1. 水源保护不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来自于长江,其中,福建、湖南、湖北等省份存在大面积农药和化肥使用,造成了水源的污染,对中线水质带来了威胁。
2. 渠道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运渠道长达1,267公里,长时间经过贫瘠地区,渠道两侧的农业生产以及生活垃圾等因素引起的污染也对水质造成了影响。
在建设中,还需要考虑大规模土方开挖带来的黏土、砂土、粘土等杂质污染问题。
3. 供水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输送的水源通过各种工艺做处理后再进行输送,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供水污染的情况,如钢管腐蚀、余氯过量等影响水质的问题。
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障措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受到污染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质保障措施,以保证水源的安全供给。
1. 水源保护为了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安全,需要有一系列的水源保护措施。
在水库周围设置保护区,遵守水库周边禁止施肥、禁止用农药等保护条例。
实行科学农业,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
2. 渠道管理监测和处理渠道两侧的污染物,减轻污染对输水质量的影响。
实施沿线生态治理,建立特定地质介质监测方法,及时发现并解决污染物问题。
3. 提高运输设施的质量与性能通过改善输送渠道的材料,如陶瓷管、高聚合物、微生物增强水质等方式来提高管道的阻力和污染防止能力,提高渠道抗压强度、运行寿命,降低管道失效率,实现对物质和电性污染物的快速捕捉和排除,使传输过程中的污染物减少至最小。
水生态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长江流域的应用
水生态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长江流域的应用孙志伟;袁琳;叶丹;王英才;欧阳雪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应用到水生态监测中来,推动了传统水生态监测技术的革新.在回顾水生态监测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新技术,如光谱技术、图形识别技术、流式细胞计数技术、鱼探仪技术、生物综合毒性监测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在水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经过综合考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合理化的建议,即在长江流域首先应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高监测效率;其次,应制定相关的水生态监测技术标准,以推动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评价的标准化;再者,应建立水生态监测站网,以加大对水资源管理的支撑力度.最后,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前景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6(047)017【总页数】7页(P6-11,24)【关键词】水生态监测;新技术;研究进展;长江流域【作者】孙志伟;袁琳;叶丹;王英才;欧阳雪娇【作者单位】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湖北武汉430051;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湖北武汉430051;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湖北武汉430051;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湖北武汉430051;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湖北武汉4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近些年来,湖库的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全国重点水域,如滇池、太湖、巢湖等主要湖泊,长江的部分支流、珠江部分江段等水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富营养化的问题。
水华频繁爆发,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
中共中央2011年一号文件对我国水利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把水环境的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防治污染逐渐成为与防洪抗旱同样重要的大事,生态水利逐渐提上日程。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段水质预警体系建设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段水质预警体系建设研究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段作为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其水质预警体系建设对于保障水源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研究现状、问题分析、建设思路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段水质预警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研究现状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段是中国东中部温带湿润区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其水质预警体系建设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对于水质预警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内主要集中在水质监测站点、监测指标及评价标准的制定方面,例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国外则主要集中在大型水利工程的水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方面,例如美国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对于地表水和饮用水的标准及处理方法。
二、问题分析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段水质预警体系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丹江口段地处三省交界地带,水质受上游污染影响较大,容易受到各种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其水质预警难度较大;水质预警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无法有效反映水体污染情况,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水质预警体系缺乏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生水质异常,缺乏有效的处置手段,无法有效减轻水质污染对水源的威胁。
三、建设思路针对以上问题,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水质预警体系建设: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合理设置监测站点,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采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数据库;应当修订和完善水质预警指标体系,引入国际先进标准和监测方法,针对丹江口段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建立健全的水质预警处理机制,完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一旦发生水质异常,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四、保障措施为了确保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段水质预警体系的建设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政府应当加大对水质预警体系建设的投入,增加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推进;加强对水质预警体系建设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进行;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水质预警体系建设,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的合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的环境问题及风险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的环境问题及风险分析黄绳;农翕智;梁建奎;邵东国;钟华【摘要】为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更为优质、合理地发挥作用并预防工程所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分析讨论了中线工程水源地、总干渠以及因调水引起的汉江中下游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潜在风险.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主要面临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库区消落带生态脆弱等环境问题.中线总干渠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藻类、贝类异常增殖和跨渠桥梁交通运输事故风险性污染,另外还存在地表水漫溢、地下水渗透和大气污染物沉降等带来的水质污染潜在风险.工程本身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所导致的局部区域富营养化和水华.针对上述不同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和规避风险的建议.【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9(050)008【总页数】6页(P46-51)【关键词】水环境;水华;潜在风险;工程运行;总干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者】黄绳;农翕智;梁建奎;邵东国;钟华【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北京100038;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缓解我国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实现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截至2018年10月16日,中线工程已累计向京津冀豫四省(市)调水175亿m3,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的供水格局,改善了受水区城市用水水质,提高了受水区多座城市的供水保证率,受水区地下水位开始回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日益凸显。
然而,分析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日常运营情况和输水调度过程发现,中线工程水源地、中线总干渠和汉江中下游都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风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满足我国北方需水要求的战略性工程,是调整水资源空间布局,解决我国北方缺水问题的紧迫任务,工程的兴建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跨流域大规模调水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水源地的影响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没有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监测和研究,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很难得出科学的结论的。
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省的粮仓和重要的产业基地,是汉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中心。
由于调水的影响,汉江丹江口以下的流量及季节性分配将发生变化,航运、水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发展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汉江中下游地区在21世纪的持续发展1,2。
因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地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慎重地研究分析。
1 汉江中下游地区概况汉江发源于秦岭山地,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全长1557km,流域面积15.9×104km2,丹江口以上为上游,丹江口至碾盘山之间为中游,碾盘山以下为下游。
汉江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具有承南启北的区位功能,是连贯我国中西部的发展轴,也是大西北通江达海的通道,特别是北煤南运、西油东送、南水北调的传输带,起着中国中部全方位开发的枢纽作用3,4。
1.1 自然环境概况丹江口以下的汉江中下游地区大部分位于湖北的腹地,干流总长652km,自西北向东南纵贯湖北省28个县市区,流域总面积6.4×104km2,在湖北境内面积4.6×104km2 5图。
汉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降水量800mm—1100mm,降雨集中在5—9月,年内时空分布不均,易发生洪涝和干旱灾害。
汉江中下游地表水资源量为137.1×108m3,地下水资源量为55.8×108m3,扣除重复计算后,自产水资源总量148.1×108m3,入境客水量多年平均为404.4×108m3,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偏低5,6。
中国南水北调研究报告
中国南水北调研究报告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旨在解决我国南水资源丰富而北方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该工程的建设情况以及对当地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次研究。
以下是该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于2002年启动,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三个部分。
本次研究主要聚焦于中线工程,该工程全长约1284千米,起自湖南长沙,止于北京。
研究共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两种方法,以全面了解工程的效益和问题。
首先,研究发现,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缺水区域输送了大量水资源,明显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条件。
尤其是缓解了北京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了城市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工程的投资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和农村经济转型。
然而,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水资源污染问题。
随着工程推进,水质污染问题逐渐显现,主要是由于水源地污染、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等。
其次是生态环境问题。
部分地区的生态系统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些湿地和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此外,工程建设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生活不便,包括搬迁和土地利用权问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质监测和治理能力。
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和水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此外,还建议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与协商,确保搬迁和土地利用权的合理安排,保障他们的权益。
综上所述,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在解决水资源不平衡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与协商,可以进一步推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更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项目名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环境及保护技术
项目名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环境及保护技术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张全发、李思悦、尹炜、刘文治、谭香、卜红梅、程晓莉、党海山、王伟波、贾海燕提名者: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提名意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环境保护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且亟待解决的关键性科技难题。
该项目以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上游的水污染防控和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创造性地将水库河流流域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开展大型水利工程形成的“蓄水河流”的水环境研究与保护技术研发。
该项目从流域尺度上系统分析了中线水源地水环境的时空变化格局,确定了水源地主要污染物及关键污染区域,明确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揭示了氮磷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及迁徙转化规律。
该项目制定了中线水源地库周生态系统分区保护的实施方案,创建了丹江口水库“三带”生态屏障建设技术体系,研发了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和坡地土壤侵蚀阻控关键技术,发明了河道、河岸带和水库消落区湿地植被的快速恢复技术,在技术创新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突破。
该项目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项,共发表学术论文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项。
项目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环境保护、小流域治理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
我单位仔细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项目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改善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总投资超过亿,已于年月日正式通水。
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和汉江上游)水环境质量是决定中线工程能否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
针对中线工程水源地水环境保护的国家重大需求,本项目创造性地将河流水库流域视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开展了十余年的中线工程水源地水环境的基础研究、保护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并在理论创新性、技术实用性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保护工作的意见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保护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31•【字号】宛政[2011]67号•【施行日期】2011.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保护工作的意见(宛政〔2011〕67号)淅川县、西峡县、内乡县、邓州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工作方针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精神,切实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保护工作,确保调水水质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省政府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调水水质安全为目标,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构建生态屏障为重点,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手段,着力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确保库区水质安全,构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区。
(二)发展原则---坚持统筹兼顾。
服从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大局,以水源保护为重点统筹推进库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环保优先。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围绕有效保护水环境和改善生态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维护库区及干渠沿线生态安全。
---坚持改善民生。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对口协作。
抓住国家对丹江口库区开展对口协作的机遇,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和京、津、冀受水区的衔接,争取支持,以此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到2014年南水北调干渠通水前,丹江口水库南阳水源地水质全面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入丹江口水库河流水质达到规划水质目标,满足调水需要。
南水北调各线生态问题
0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生态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输水渠道的建设,部分地区 的生态环境被改变,导致生物栖
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补水不足
中线工程输水能力有限,无法满 足沿线生态补水需求,导致部分
湿地退化和生态系统受损。
土地利用变化
工程建设占用大量土地,包括耕 地、林地和湿地,改变了原有的 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造成
土壤盐碱化
调水引起的水位变化可能引发土壤 盐碱化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 境造成负面影响。
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排放
生活污水
东线工程沿线地区工业发达,部分企 业存在偷排、超标排放等行为,导致 污水进入输水干线,影响水质。
沿线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未经 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水质造成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
沿线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 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 渗透等方式进入水体,影响水质。
的情况,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盐碱化风险增加。
排水不畅
02
部分地区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无法及时排出,
增加了土壤盐碱化的风险。
不合理灌溉
03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和用水管理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加剧。
0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生态脆弱区
生态脆弱区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穿越的地区多为生态脆弱的高寒、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等,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 响。
水质监测与保护
加强水质监测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 对南水北调水质进行实时 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强化水源地保护
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保 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 染和破坏,保障水源质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微生物菌群研究
国家环境监测总 站授权 南 阳市环 境保 护监测 站监 测
中线工程水源 区水质状 况。 设有 渠 首 ( 陶岔 ) 1号 ) 库 心 ( 、 ( 小太平洋 )2号) 大石 桥( 江入库 上游 ) 3号 ) ( 和 丹 ( 3个水 质监测点 。 加上 丹 江 口水库 坝 前 ( 4号 ) 4个 水 样 采集 共 点 。详 见图 1 。
类水质标准外, 它监 测指标均符合 I类水质 标准 , 其 是理想的水源地。 关 键词: 南水北调 ; 中线水源 区; 微生物丰度 ; ha理化指标 C l; 中图分 类号 : 9 2 ) 7 S 1 。(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3—1 7 {0 6 0 10 2 8 2 0 }4—0 5 0 7—0 3
温 带 的过 渡带 。
体浮游 动物仅摄 取初 级生 产量 的 2 %左右 , 0 浮游和底 栖
异养细 菌分 别消耗 约 4 %。在 微生物 菌群 中, 0 异养细 菌 对水域沉积物 的矿化及水 质环境 的改 善起着 至关重要 的 作用, 浮游生物分泌 的可溶性有 机质 能被异 养细 菌摄取。 转变成 颗粒 有机物 ( 自身生物 量 ) 异 养细 菌又 被微 型食 ; 植动物 ( 主要是原 生 动物 中鞭 毛虫 和 纤毛 虫 ) 摄取, 所 再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2 6卷 第 4期
水 利 渔 业
( 总第 1 6期 )・ 5 ・ 4 7
南水北 调 中线工 程水 源 区微 生物 菌群 研 究
李玉英 张 乃群 胡 兰群 梁子 安 施 建伟 , , , , ,段 明杰 刘 慧 ,
( 阳师 范 学 院 生 物 系 , 南 河南 南 阳 4 3 6 ; 阳市 环境 保 护 监 测 站 7 0 1 南 430 ) 70 0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生物群落调查分析
2 0 第 2 第 6期 0 7年 7卷
水 利 渔 业
( 总第 14期 ) . 5 - 5 6
南水 北 调 中线水 源 区浮 游 生 物 群 落 调 查分 析
林长松 李玉 英 ,梁子安 张 乃群 杜 敏 华’ 段 明杰’ 一, , , , ,胡兰群’
定 , 浮 游 生 物 鉴定 到种 或 属 将 。
合效益 。 。浮游生物 群 落是水 库 主要 生物群 落之 一 , 其种类 和数量变 化是 库区水 质变化 的重 要指标 之 一 , 与 水体 营养状态密 切相关 , 水体 生物学 监测 及评 价 中占 在 有重要地位 。建库前波鲁茨基 等 曾对该库 区水 生生物
年 夏 季 共 采样 7次 。 12 浮 游 生 物 采 集 和检 测 .
浮游 植物 和浮游动 物定性样 品分别用 2 5号 和 1 3号 浮游 生物 网( 自中国科 学 院水 生生物 研究所 ) 购 采集 , 定 量样 品用采水器 分层采取 10 0 m , 0 L 现场加 鲁哥 氏液 固 定 。实验 室浓缩样 品 , 取水 样在 Oyu l s倒置显 微镜下鉴 p
( 六盘水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贵州 六盘水 5 30 ; 5 04 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 学与技术学院 ,河南 南阳 4 36 ; 7 0 1 10 9 ) 00 4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 学院 ,北京
摘要 : 04年 3月至 20 20 0 6年 5月 , 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 区浮游生物群 落进行 了调查。结果显示 , 浮游 植物 8门 、7属 、6 种 ( 6 11 含变种 ) 硅 藻 占总数 的 3 %, , 9 污染 指示种 2 属 、4种 ( 1 2 含变种 ) p一中营养型 占 , 3% ; 8 浮游动物 2 7属 、1 含变种 ) 原生动物占总数 的 4 % , 4 种( , 9 仅有 3种 污染指示种 ; 在检出 的浮游 生物 中 未发现水体重污染指示种 。综合评价水源区为寡污型水体 , 处于中营养状 态 , 能够满足调水 的要求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它对于解决南方水资源短缺、缓解北方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该工程的实施也不可避免地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该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水量变化和水质改变。
工程将调水量调节到每秒2000立方米,这将导致取水断面以下的水位下降,影响调水区域的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资源的补给,进而影响河流水质。
另外,调水还将改变河川的水循环和水动力学过程,使河床、湖泊和沼泽湿地水位下降,进而改变植被分布和湿地生态系统,对汉江中下游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其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还会引起一定的土地利用变化。
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大规模的水库建设也会导致大面积的淹没。
这将对湿地、农田和村庄造成直接破坏,增加土地的开发强度和利用压力,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农田生产力造成一定影响。
最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还将带来水生态系统的改变。
由于受调水影响,生态河道和河流湿地的水环境、水位和水文格局都会发生变化。
这将影响湿地和河流的自净能力,导致污染物的滞留和积累,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和河道生态系统的衰退。
针对上述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对策措施: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南水北调中线供水量,降低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的调水强度,减轻对地下水和河道水循环的影响。
其次,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减少工程对湿地和农田的占用,保护土地资源,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最后,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建立自然河道和湿地的保护区,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综上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可以减轻这些影响并保护地区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的现状及防治对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北方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而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质对于其健康运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的现状以及防治对策。
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的现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主要位于长江中游透水山区、岷江源区和黄河上游洮河流域,这些地区水质普遍较优。
但是,由于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和人为污染,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 长江中游透水山区透水山区为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之一,因地下水丰富而被誉为“中国南水北调第一水库”。
目前,透水山区地下水水质呈中度至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硝酸盐、氟化物和烷基苯磺酸盐等。
2018年,国家环保部门对透水山区水质进行了监测,发现地下水中超标率最高的污染物是氟化物,超标率为21.9%。
2. 岷江源区岷江源区是中线工程第二大水源地,但由于人员密集和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水质污染。
国家环保部门监测发现,岷江上游水体常规污染指标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超标率最高。
3. 黄河上游洮河流域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一部分。
在这个区域内,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于重金属污染和畜禽养殖业、农业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
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防治对策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的问题对于其健康运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水质问题,具体如下:1. 监测和预警为及时掌握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建立了水质监测网并开展了定期监测,同时,还建立了水质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2. 加强水污染治理地方政府加强水污染治理,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农村卫生改革,增加垃圾分类处置率,以减少水质污染。
政府还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督导,并对开展非法采矿、非法垃圾处置、非法建设等行为进行打击。
3. 节约用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所以建立,是为了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李运贤;张乃群;李玉英;杜敏华;庞发虎;胡兰群;施建伟【期刊名称】《湖泊科学》【年(卷),期】2005(017)003【摘要】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体浮游植物的调查,结合理化指标的逐月测定,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8门40属71种(包括变种),其中以硅藻门的种类占优势,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和水域不同而呈现差异,浮游植物对水体污染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水体为寡污型水体.本研究为建立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及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总页数】7页(P219-225)【作者】李运贤;张乃群;李玉英;杜敏华;庞发虎;胡兰群;施建伟【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南阳,473061;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南阳,473061;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南阳,473061;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南阳,473061;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南阳,473061;南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南阳,473000;南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南阳,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相关文献】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J], 庞振凌;张乃群;杜瑞卿;李玉英2.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水源区制造业经济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调查 [J], 宋芊慧; 余淑秀; 李懿程; 邹玲丽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与水质研究 [J], 张乃群;王正德;杜敏华;庞振凌;李玉英;胡兰群4.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及水质评价 [J], 张乃群;余晓丽;胡兰群;李玉英;杜敏华;梁子安5.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及其营养状态 [J], 李玉英;高宛莉;李家峰;文祯中;刘慧;胡兰群;张乃群;程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案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案典型案例调查方案一、工作目标与任务1.通过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调查,揭示我国中东部地区差不多的生态环境现状,为面上调查提供具体实例;2.以典型案例说明中东部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揭示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成因;3.对中东部地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进行调查,为爱护这些区域提供基础数据;4.通过对国家重大项目所涉及区域的调查为国家的生态爱护与建设服务。
二、典型案例选择原那么1.重要性原那么在区域上具有典型性。
如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爱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2.典型性原那么在生态问题上具有典型性,能够反映中东部地区要紧存在的生态问题。
3、代表性原那么在造成生态问题的成因上具有代表性,所采取的计策具有现时价值,对指导我国生态环境爱护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三、典型案例调查要求1.总体要求能够利用现有资料,配以必要的遥感技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高度概括典型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变化趋势,从社会、经济和环境角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缘故和后果。
典型区报告力求简短,事实清晰,分析有力,尽量用数据、图表反映存在的问题,所提建议要反映«全国生态环境爱护纲要»的精神实质。
2.调查内容要求(1) 典型区社会、经济、环境状况(2) 典型区存在的要紧生态问题及其历史演变(3) 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论述生态问题产生的缘故(4)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阻碍(5) 计策四、典型案例设置依照上述典型案例选择原那么,本次调查暂设置35个重点典型案例,其中跨省的重点典型案例共14个。
各省〔市〕可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形确定典型案例的调查范畴。
典型森林区1、东北天然林生态调查?2、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生态调查典型湖泊湿地区3、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环境调查?4、天津湿地生态环境调查5、江汉平原湖泊生态调查6、鄱阳湖及周边地区生态调查7、洞庭湖及周边地区生态调查8、长江中游三峡库区生态调查?9、千岛湖及周边地区生态调查典型生态退化区10、北京及周边风沙区生态调查?11、赣南生态环境变迁调查12、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查13、吉林省西部地区草原退化调查14、山西矿区生态破坏调查15、黑龙江界河区域生态调查16、辽西沙化区生态环境调查17、海南省沿岸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典型生物多样性丰富区18、赣浙闽接壤生物多样性丰富典型区生态调查? 典型水资源利用区19、华北地区地下水生态环境调查?20、黄河流域水利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阻碍?21、长江流域湖泊生态环境演变及其生态环境阻碍?2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调查?23、龙岗河生态环境调查典型外来物种入侵区24、外来物种入侵典型案例生态调查?典型都市快速进展地区25、珠江三角洲都市快速进展典型区生态调查26、环太湖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27、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调查?典型海岸带地区28、环渤海周边地区生态调查?29、舟山群岛生态环境现状调查30、浙江南麂岛生态环境调查31、辽东湾湿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典型风景旅行区32、张家界风景旅行区生态调查33、黄山风景旅行区生态调查34、泰山风景旅行区生态调查转基因生物安全35、转基因棉花对生物〔蝴蝶〕的阻碍注?:代表跨省典型案例五、调查方法典型案例的调查要紧通过收集统计信息、各行业部门有关资料、已有研究成果,遥感和GIS分析完成,如需要时进行一定的现场勘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