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F抑制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实验研究
移植物处理减轻同种异体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症药物 、细胞 因子 、血 管保 护 剂 、单 克 隆 抗 体 、抗 氧 化 剂) 、放射治疗 ( 射线 或紫外线 照射 ) 、细胞移植 ( 骨髓 细胞 、血液 、脾 细胞 、D 、淋 巴细胞 ) C 、缺 血 预处 理 和基 因治疗 。处理 的时机一般选 择在 移植物 灌注 和保存 期间 或 是在切取 供体 之前。针对 抑制排 斥反应 免疫 机制 的移植 物
移植进行诱导耐受实验 中,诱导成功的个体 中供体 D C细胞 向淋 巴结进行迁移 ,而排斥反应的个体 中供体 D C向脾脏进
步成熟 , 发挥抗 原提 呈作用 ,而这些 危险信 号都 可以 由
固有免疫反应 系统提供 。在体外 ,经历缺血损伤的 D C有更
强 的刺激 同种异体 T淋 巴细胞 的能 力 ,并且产 生更 多的 干
过程会产生大量 的细 胞 因子 和趋 化 因子 ,这 些 因子 是 T淋
的方法包括 射线照射,应用细胞毒性药物 、光敏性药物 +
紫外线照射 ,应用抗淋巴细胞 抗体。将 肾脏组织去 除 D C后 异体移植 ,移植物可获得长期存活 J 。有 学者证 实 ,去除
心脏移植物 中的 D C,虽然不 能成 功诱导免疫 耐受 ,但可显
(oli cpo, L t k r etr T R) 的 A C可 以调 节共刺 激分 子 以及 ll e e P
少免疫原性 J 。免疫抑制 剂对 D c的作 用各有 不 同 。钙 拮抗剂 对 D C的成熟影 响不 大 , 可以有抑制共刺激分子及 但
细胞因子产 生的作用 。肾上腺 皮质激素 和维生素 D受体激 动剂可以影 响 D c的成 熟 和 功能 。诱 导 血红 素 氧 合 酶 ( e eoyeae O 一 可 以减 少抗 原特 异性 D j hm xgns ,H ) 1也 c 。
心脏移植抗排斥研究报告
心脏移植抗排斥研究报告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衰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受体抗原与移植心脏间的免疫不匹配,抗排斥反应是心脏移植的一个主要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抗排斥研究,以寻找能够有效控制免疫反应的方法。
本报告将对心脏移植抗排斥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减轻抗移植心脏排斥反应。
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霉素、泼尼松和他克莫司等药物,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性,阻断免疫反应的级联反应。
但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研究人员还在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剂。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开展了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以改善抗排斥效果。
目前已经发现一些与移植排斥反应相关的基因,通过靶向这些基因,研究人员能够控制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例如,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通过敲除特定的基因,可以减轻移植心脏的抗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心脏的存活率。
此外,细胞治疗也成为了抗排斥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研究人员通过注入免疫调节性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以调节移植反应的免疫应答。
这些细胞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性,减轻移植排斥反应。
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细胞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移植心脏的抗排斥反应,改善移植后的生存率。
最后,免疫耐受是心脏移植抗排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免疫耐受是指移植物在无免疫抑制药物的情况下,能够存活和正常功能。
目前已经开展了一些免疫耐受的试验,例如通过骨髓移植和淋巴细胞输注,以诱导免疫系统对移植物产生容忍性。
尽管目前的结果还不够理想,但这为实现心脏移植的免疫耐受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方向。
总之,心脏移植抗排斥研究正在不断取得进展,通过免疫抑制剂、基因工程技术、细胞治疗和免疫耐受等多个途径,研究人员正在寻找能够有效控制移植排斥反应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心脏移植抗排斥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联合用药控制小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应, 为异 种 移 植 的 免 疫 排 斥 研 究 和 临 床 应 用 提 供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0 0 4 9 3 90 6 ) 国 3 50 8 ;0 4 0 6 。 1 2
建立小 鼠对 给药组移植
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 型 , 受体大 鼠分 为 4组 : A组 , 行异种移植不 给药 ; 仅 B组 , 联合应用 C V、 C 环磷 酰胺 ( T 、 C X) F 5 6 C组 , B组 中 C V剂量加倍 ; K0 ; 将 C D组 , B组用 药组 合基 础上再加用前列腺素 E ( G 。 。结果 在 PE)
胞 明显升高 , 多形核细胞浸润减少 , 单核细胞浸润 逐渐增 多。结论 C V+C X+F S 6+P E 组合具有较好 效果 。 C T K0 G. 关键词 : 移植 , 异种 ; 心脏 ; 超急性排 斥 ; 急性血管排斥 ; 中华 眼镜蛇蛇毒 因子
中 图分 类 号 : 6 42 R 5 .8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2 6 ( 00 3 - 1 -3 10 —6 X 2 1 ) 60 2 0 0
t i y e ct r et n( A y c hpr ue e co H R)cudb eni GopA adw i h ne t aue acl jc o A R)wt pa l a j i ol e e ru n hc c agdi o ct v ua r et n( V s n h n s re i i h
异种移植后复杂的免疫排斥反应 , 阻碍其临 是 床应 用 的重 要 原 因。 为探 讨 异 种 移 植 免 疫 排 斥 机
中药在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辅助性治疗。
2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蝙 蝠蛾幼虫上的干燥子座和虫体,具有双向免疫调节功能,可减 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有效保护移植肾功能。1995年日本藤多 哲朗教授与吉富制药公司合作,从冬虫夏草培养液中提取出 抗生素成分ISP一1,进一步进行化学修饰后合成了一种新的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制剂F1Y一720。该制剂结构上不同于 CsA、他克莫司以及雷帕霉素等,可以明显延长动物同种异体 移植物的生存时间,毒删作用较少,与CsA等常规免疫抑制剂 具有协同作用,从而减轻了后者对肝、肾的毒性。该药物药理
青风藤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青藤碱、青风藤碱、双青藤碱.
木兰碱及微量N一乙酞青藤碱,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藤 碱的免疫抑制作用上。青藤碱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抑 制作用,能够抑制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产生TNF —n,降低移植物局部D啦一a mRNA的转录,下调移植器官的 抗原表达婚’。并通过间接抑制T、B淋巴细胞和№(细胞的激 活,干扰几一1,IL一6的合成,而抑制部分免疫排斥反应网络, 最终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在0—50099/ml范围内.随着 青藤碱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并与环孢菌素AXt单
加,fasI_,的表达上升明显,fasN无明显变化。应用枞制剂
能够影响排斥反应的进程,抑制fasI舶表达将有利于移植心
脏的存活。苏木提取物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细胞毒细胞对靶细 胞的杀伤进程,从而抑制急性排斥反应,抑制Fasl mRNA的表 达水平与环孢素A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时间。且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4青风藤
大鼠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说明书
12 孔×8 条
9 标准品稀释液
1.5ml×1 瓶
4 样品稀释液
6ml×1 瓶
10 说明书
1份
5 显色剂 A 液
6ml×1 瓶
11 封板膜
2张
6 显色剂 B 液
6ml×1/瓶
12 密封袋
1个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
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 50µ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 40µl, 然后再加待测样品 10µ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 5 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 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 37℃温育 30 分钟。 4. 配液:将 30 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 30 倍稀释后备用 5. 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 30 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 5 次,拍干。 6.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 50µl,空白孔除外。 7. 温育:操作同 3。 8. 洗涤:操作同 5。 9. 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 A50µl,再加入显色剂 B50µ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 分钟. 10. 终止:每孔加终止液 50µ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 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 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 值)。 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 15 分钟以内进行。 操作程序总结:
60 ng/L
3 号标准品
150µl 的 4 号标准品加入 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30 ng/L
2 号标准品
150µl 的 3 号标准品加入 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课题申报】心脏疾病的新心脏移植免疫抑制
心脏疾病的新心脏移植免疫抑制心脏疾病的新心脏移植免疫抑制申报人:XXX一、引言心脏移植是治疗心脏疾病最彻底可靠的方法之一,对于那些有严重心脏衰竭的患者来说,心脏移植提供了延长生命的希望。
然而,心脏移植的成功率仍然受到免疫排斥的困扰,使得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来防止心脏移植器官被拒绝。
然而,长期服药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和合并症,限制了心脏移植的长期疗效。
因此,研究新的心脏移植免疫抑制策略势在必行。
二、研究背景1. 心脏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心脏移植器官多是由供体心脏或心脏组织移植到受体体内,由于受体的免疫系统会将移植的器官识别为外来物质并发起免疫攻击,导致免疫排斥反应。
为了避免免疫排斥,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
然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并且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等副作用。
2. 新的心脏移植免疫抑制策略的迫切性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免疫抑制策略。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变受体的免疫系统,使其识别和接受移植的器官,从而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此外,免疫耐受诱导剂的发展也为减少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因此,研究新的心脏移植免疫抑制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
三、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探讨新的心脏移植免疫抑制策略,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心脏移植的长期疗效。
具体目标如下:1. 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在心脏移植免疫抑制中的应用,探索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受体的免疫系统,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2. 研究免疫耐受诱导剂在心脏移植免疫抑制中的应用,探索使用免疫耐受诱导剂减少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量,降低副作用。
3. 评估新的心脏移植免疫抑制策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心脏移植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1. 基因编辑技术在心脏移植免疫抑制中的应用1.1 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在心脏移植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2 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检测基因编辑技术对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1.3 评估基因编辑技术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前景和安全性2. 免疫耐受诱导剂在心脏移植免疫抑制中的应用2.1 研究常用免疫耐受诱导剂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2.2 使用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研究新型免疫耐受诱导剂的效果2.3 评估免疫耐受诱导剂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前景和安全性3. 评估新的心脏移植免疫抑制策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3.1 设计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试验方案3.2 评估新的心脏移植免疫抑制策略的疗效和副作用3.3 分析临床试验结果,总结新的心脏移植免疫抑制策略的优缺点五、研究方案与时间安排1. 年度研究计划第一年:- 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前景和安全性- 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进行基因编辑实验第二年:- 研究和评估免疫耐受诱导剂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效果- 进行免疫耐受诱导剂的临床试验前动物实验第三年:- 设计新的心脏移植免疫抑制策略的临床试验方案- 进行临床试验,收集和分析数据2. 时间安排与进度控制我们将按照计划,根据不同研究内容的具体要求和实验方法,制定详细的时间安排和进度控制,并对每个阶段的进展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及..
induced the expression RAGE 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ravastatin,probucol,combination of pravastatin and probuc01.
ROS NADP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细胞内活性氧
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 酸磷酸
NF—K B
VCAM-1
nuclear factor-kappa B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
讨论
DR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是由于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损伤所致。AGEs在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损伤中发 挥重要作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RMECs处,AGEs增加时可上调RAGE的表达。RAGE与AGEs 结合,相互作用触发细胞内下游信号转导。
NADPH氧化酶是由多个亚基组成的酶复合体,在RMECs,AGE-BSA的作用显著 地增加了NADPH氧化酶mRNA水平,使其处于活化状态。另外,结果证实检测ROS 时,细胞内的荧光强度随着AGE—BSA的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 氧化应激损伤逐渐加重。而应用NADPH氧化酶的抑制剂--apocynin后ROS荧光值 下降,说明NADPH氧化酶的活化在RAGE介导的氧化应激中起了重要作用,NADPH 氧化酶途径是内皮细胞中ROS的来源之一。ROS在血管内皮细胞的信号转导、基 因表达及增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2.AGE—BSA可以促进RMECs的RAGE的表达,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及时间 依赖效应,AGEs和RAGE结合发挥作用;
mmf作用机制范文
mmf作用机制范文MMF(Mycofenolate Mofetil)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药物,用于预防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抑制催化酶肌酸酐转换酶(IMP-铭酸转化酶)的活性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抑制作用是MMF的主要作用机制。
当器官移植后,免疫系统会识别新器官为异体组织并发起排斥反应。
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排斥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MMF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来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它通过减少腺苷酸合成酶肌酸酐转换酶的活性来达到这个目的。
肌酸酐转换酶是催化缺氧肌细胞中乙酰胆碱的合成,同时增加胆碱水平并作为T细胞活化所需要的信号物质。
通过抑制肌酸酐转换酶的活性,MMF阻断了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激活,从而抑制了排斥反应的发生。
MMF还可以对B淋巴细胞的功能产生影响。
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到产生抗体的重要作用。
MMF通过降低催化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酶的活性,减少其分泌的抗体的数量,进而减少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此外,MMF也可以通过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巨噬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起到清除异物和感染病原体的作用。
在排斥反应中,巨噬细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MMF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迁移,减少其对移植器官的破坏。
此外,MMF还对免疫系统的其它细胞和分子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例如,它可以通过抑制减数分裂和DNA合成来抑制新生T和B淋巴细胞的产生。
它还可以通过抑制IL-2和IL-6等促炎因子的产生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反应。
总结起来,MMF以多种方式发挥着免疫抑制作用。
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以及抑制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MMF减少了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的发生。
它还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中其它细胞和分子的活性,进一步增强了免疫抑制的效果。
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发表时间:2011-08-25T14:09:51.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胡曼丽1 范恩学2 孙海侠3 王焕丽2[导读] 共刺激途径可能对T细胞活化的不同阶段、不同亚型T细胞有很好的作用。
胡曼丽1 范恩学2 孙海侠3 王焕丽2(1吉林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3003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130041;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30021)【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005-02【摘要】目的研究抗CD134抗体+雷帕霉素联合用药抑制排斥反应的作用。
方法制作大鼠肝移植模型,应用抗CD134抗体+雷帕霉素联合用药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探讨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OX40-OX40L共刺激途径机制。
结果空白对照组:SD对Wistar组存活时间因有排斥反应致存活时间短,存活时间6±2.3天;移植治疗对照组:抗CD134抗体与雷帕霉素联合治疗组中,SD对SD组,Wistar组对Wistar组因未见明显的排斥反应及封闭了共刺激途径,存活时间长,这两组和SD+wistar组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结论抗CD134抗体+雷帕霉素联合用药可以抑制排斥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抗CD134抗体免疫耐受肝移植病人(受者)术后要面临发生致死性感染等危险,研究免疫排斥反应抑制机制成为新的热点,OX40-OX40L共刺激相关分子受到学者的极大关注。
1 材料与方法1.1 抗体来源我们从美国SIGMA公司引进抗CD134基因工程抗体1000mg/ml和抗大鼠IL-a、TNF、IFN抗体。
供应课题应用。
1.2 实验分组选取MHC(组织相容复合体)完全不匹配的雄性SD大鼠(供体)、8-10周龄、体重200-240g。
雄性Wistar大鼠(供体)、8-12周龄、体重200-240g。
MiRNAs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作用的开题报告
MiRNAs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
作用的开题报告
标题:MiRNAs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作用
背景: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病和肾功能衰竭的常见方法。
然而,移
植后出现排斥反应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副作用。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
高移植肾的生存率和质量。
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可以通过肿瘤抑制或促进基因的作用来影响细胞功能。
近来的研究发现,MiRNAs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s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
期诊断作用。
方法:本研究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
移植组大鼠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对照组大鼠接受假手术。
移植后不同
时间内,收集大鼠血液和排泄物样本,提取MiRNAs,并通过定量PCR技术检测MiRNAs的表达量。
同时,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测移植肾的病理变化。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将确定MiRNAs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中的表达谱,并探讨MiRNAs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出MiRNAs的特定表达谱,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那么移植后的早期排斥反应将更容易检测和治疗,从而提高移植肾的生存率和质量。
结论:MiRNAs可能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有助于提高移植肾的生存率和质量。
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
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杜成友;沈文律;李可州;黄孝能;吴和光
【期刊名称】《华西医学》
【年(卷),期】1996(11)4
【摘要】TNF和ICAM-1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未见文献报道。
本实验选用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模型,采用L929法检测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前、中、后血浆TNF值及LSAB法检测超急性排斥反应结束时刻供心动脉ICAM-1的表达,结果提示TNF可能未参与超急性排斥反应,ICAM-1未参与超急性排斥反应。
这可能与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快,TNF,ICAM-1来不及表达有关。
【总页数】4页(P420-423)
【关键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TNF;ICAM-1;异种移植
【作者】杜成友;沈文律;李可州;黄孝能;吴和光
【作者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大鼠异种心脏移植中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意义 [J], 张晓刚;吕毅;王博;李晖;于良;刘昌;仵正
2.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反义寡核苷酸在异种心脏移植中的作用 [J], 柳祎;孙宗全
3.丹参及金钱草对抗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作用的初步观察 [J], 杜成友;沈文律;李可州;黄孝能
4.草麻黄中补体抑制成分抑制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J], 李军;杨康;白云;吴蔚;熊刚
5.中华眼镜蛇蛇毒因子在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中的作用 [J], 彭民浩;孟珂伟;杨定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姜庆; 汪泽厚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年(卷),期】1997(017)001
【摘要】ICAM-1是介导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细胞粘附分子。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肾脏组织ICAM-1表达增加,血、尿中可溶性的ICAM-1(sICAM-1)升高。
动态监测肾移植术后患者血、尿中sICAM-1的变化,有助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抗排斥反应的疗效评价,应用ICAM-1单克隆抗体,可以提高肾移植成功率。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姜庆; 汪泽厚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9.2
【相关文献】
1.ICAM-1含量变化与兔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J], 李霞;高晓唯;任兵;李保江;赵勇
2.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ICAM-1含量的变化 [J], 高晓唯;李霞;任兵;赵勇;李慧
3.ICAM-1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J], 李霞;高晓唯;任兵
4.细胞间粘附分子一1与肝移植排斥反应 [J], 王勇强;王兵;崔克亮;沈中阳
5.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黏附分子表达及LFA-1 mAb、AS-ICAM-1 ODN的作用 [J], 邱罕凡;廖崇先;陈道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学研
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与意义:
肝脏移植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可以挽救肝脏疾病患者的生命。
然而,肝移植术后常发生排斥反应,严重影响移植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目前,对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背景免疫细胞的炎
症反应和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等细胞和分子机制上。
但是,以上研究大
多数集中在细胞和分子层面,对移植后大鼠淋巴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还比较缺乏。
本研究意在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移植后大鼠淋巴细胞蛋白质
组的变化,探究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的分子机制,为该领域的基础研
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实验依据。
研究内容与方法:
1.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构建:采用Sprague—Dawley大鼠
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肝移植手术,分别建立移植组和对照组。
2.淋巴细胞分离和蛋白质提取:从肝移植后24h和48h的大鼠淋巴
结中,分离出淋巴细胞,并进行蛋白质的提取、定量以及质量检测。
3.蛋白质组学分析:将淋巴细胞蛋白质样品进行比较分析,使用二
维凝胶电泳技术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别进行蛋白质分离和鉴定。
同时,运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手段,对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
和通路分析。
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分析:
通过实验探究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在移植术后的变化及其在肝移植排
斥反应中的功能和调控,可以为深入探究移植术后免疫反应和排斥反应
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证据,为研制免疫抑制剂和控制肝移植排斥反应提
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血管慢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霉酚酸酯的抑制作用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血管慢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霉酚酸酯的抑制作用仇宇;祝青国;陈照彦;高治忠;李彬彬【期刊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5(39)4【摘要】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腹主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期间移植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及霉酚酸酯(MMF)对移植动脉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设Wistar到Wistar大鼠的同系腹主动脉移植对照组、SD大鼠到Wistar大鼠的同种移植组、同种移植MMF治疗组和抗黏附分子单克隆抗体治疗组。
采集移植动脉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移植动脉组织ICAM-1及VCAM-1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对照组移植动脉组织ICAM-1、VCAM-1表达较弱;同种移植组在排斥反应期间移植动脉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ICAM-1、VCAM-1表达强度和数量明显增加,且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MMF治疗组移植动脉仅微弱表达ICAM-1、VCAM-1,同时少有淋巴细胞浸润,与黏附分子单克隆抗体治疗相似。
结论ICAM-1、VCAM-1的表达水平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有关;MMF能显著抑制移植肾ICAM-1和VCAM-1 的表达和淋巴细胞的浸润,明显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总页数】4页(P317-319)【关键词】大鼠;动脉移植;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慢性排斥【作者】仇宇;祝青国;陈照彦;高治忠;李彬彬【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4【相关文献】1.神经支配对兔后肢缺血诱导侧支血管生长过程中巨噬细胞标记物、细胞间黏附分子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J], 罗明英;伍校琼;朱武;黄良;李明波;罗学港;蔡维君2.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变异型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 [J], 梅同华;张桂蓉;马英3.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J], 宋月轻;闫晓娟;王健;秦姗;于红健4.神经钙黏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李丹;何伟锋;岳文婧5.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 [J], 赵鑫;宋光民;徐巨林;王绪键;宋惠民;曲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种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同种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实验研究施邵华;陈规划;郑树森【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1(030)006【摘要】目的:观察同种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氨基胍(AG)与环孢素A(CsA)对其影响.方法: 同种大鼠心脏移植动物模型,于术后4 d处死对照组、AG与高、低剂量CsA处理组的移植鼠, 测血清NO含量、心肌iNOS活性及进行移植物病理分析.结果:对照组iNOS 活性及其移植物排斥反应等级均显著高于各处理组(P<0.05);AG与CsA对iNOS活性、NO 产生有抑制作用,并相应地缓解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移植物即有iNOS表达与NO产生,NO参与排斥反应;CsA抑制NO产生可能为其抗急性排斥作用的机制之一.【总页数】4页(P268-271)【作者】施邵华;陈规划;郑树森【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08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相关文献】1.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外周血中TNF-α水平的影响 [J], 周洪波;史海蛟;周亚滨2.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基因 [J], 庄聪文;黄盛东;李莉;于伟勇;卢继忠;徐志云;张宝仁3.蛇毒因子消耗补体对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J], 吴蔚;杨康;白云;王婉瑜;李军;熊刚4.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心肌GrBmRNA表达的影响 [J], 郑佳新;周亚滨;刘影哲;客蕊;孙静5.CVF联合小剂量CsA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J], 蒋彬;杨康;兰纲;熊松柏;吴蔚;朱晓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辛脂素抗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对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细辛脂素抗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对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张丽丽;李述峰;张烁;聂宏刚;关振中;杨宝峰【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年(卷),期】2006(31)6【摘要】目的:实验筛选细辛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细辛脂素,探讨其抗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作用及对黏附分子的影响。
方法:提取细辛中的细辛脂素,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供体)和SD大鼠(受体)各64只,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将接受心脏移植的SD大鼠分成4组:阳性对照组,不给任何处置;环孢霉素A(CsA)组,术前1 d开始灌服CsA;细辛脂素组,术前1 d开始灌服细辛脂素;混合药物组,术前1 d开始灌服半量CsA和半量细辛脂素。
每组各8只,术后第7天处死,另外8只用于观察移植物生存天数。
移植心常规石蜡包埋、切片,显微镜观察并进行组织病理分级;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移植物局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含量。
结果:移植心存活时间,CsA组、细辛脂素组和混合药物组均较阳性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细辛脂素可减轻心肌病理形态学的损伤。
CsA组、细辛脂素组和混合药物组移植心局部ICAM-1和VCAM-1含量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减少。
结论:细辛脂素可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并减轻病理形态的损伤,与CsA有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
ICAM-1和VCAM-1在发生排斥反应时表达增加,细辛脂素可抑制二者的表达。
【总页数】4页(P494-497)【关键词】细辛脂素;心脏移植;黏附分子【作者】张丽丽;李述峰;张烁;聂宏刚;关振中;杨宝峰【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通心络超微粉对高脂饮食兔胸主动脉NF-κB、胞间黏附分子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J], 吴以岭;游佳华;袁国强;梁俊清;贾振华;刘克剑;魏聪2.细辛木脂素抗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观察 [J], 牟翠鸣;陈述;董志超3.细辛脂素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研究 [J], 张丽丽;关振中;张竞逵;聂宏刚4.白细胞介素10基因转染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J], 赵金平;高思海;李平5.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抗黏附及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黏附共刺激分子的抑制作用 [J], 周同;孙桂芝;张玉梅;赵亚鹏;陈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K506抑制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对[Ca2+]i影响的实验研究
FK506抑制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对[Ca2+]i影响的实验研究高立平;王建军;曹月敏;郑师凌;王拯民;国雪;王青【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04(026)011【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心肌细胞内[Ca2+]i的表达及FK506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时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建立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借助流式细胞仪,用钙离子敏感性荧光探针(Fluo-3)检测移植心脏心肌细胞内[Ca2+]i荧光强度,检测[Ca2+]i的变化规律及FK506对其的影响.结果同种异体移植组心肌细胞内[Ca2+]i荧光强度(121.96±34.93)明显高于同系异体移植组(34.11±19.28,P<0.01).FK506能够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心肌细胞内[Ca2+]i的升高(15.97±7.25,P<0.01).结论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心肌细胞内[Ca2+]i明显升高.FK506能够防止[Ca2+]i升高,抑制排斥反应的发生强度.【总页数】2页(P849-850)【作者】高立平;王建军;曹月敏;郑师凌;王拯民;国雪;王青【作者单位】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相关文献】1.供体特异输注及FK506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J], 何强;杜峻峰;张洪伟;王为忠2.FK506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Fas和Fas-L mRNA表达的影响 [J], 高立平;王建军;高博;王拯民;曹月敏3.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FK506抑制作用的研究 [J], 张林;殷洪年4.脂肪源性干细胞输注剂量对抑制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J], 胡志斌;严志焜;王惠菊;毛文帅;葛根贤5.草麻黄中补体抑制成分抑制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J], 李军;杨康;白云;吴蔚;熊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来氟米特联合环孢素A对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来氟米特联合环孢素A对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抑
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心脏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心脏疾病的方法,但由于免疫排异反应的影响,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等,但其严重副作用,如肝
肾毒性、感染等,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研究新型的免疫抑制剂,以
防止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已经被证明在移植排异反应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然而,其单独应用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抑制过度,引起感染等副作用。
因此,本研究将来氟米特与常用的环孢素A联合使用,探讨其对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
反应的抑制作用及相应机制。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采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将大鼠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单独使用来氟米特组、单独使用环孢素A组、联合使用来氟米特和环孢素A组。
观察各组大鼠的
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情况,包括心脏大小、心肌组织学改变、血清学指标变化等。
同时,本研究将采用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联合使用来氟米特和环孢素A对T细胞和B细胞、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等免疫因素的调节作用,探究其机制。
三、意义和预期结果
本研究研究联合使用来氟米特和环孢素A对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这两种药物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有望提高心脏移植的成功率,并减少患者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预计,联合使用来氟米特和环孢素A可能会显著降低
心脏大小、改善心肌组织学表现、降低血清学指标、减少T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和趋
化因子、细胞因子水平等,从而实现慢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控制。
兔肺移植早期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变化
兔肺移植早期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变化赵高峰;巴玉峰;齐宇;李向楠;秦建军;李昂【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6(041)004【摘要】目的:探讨兔肺移植术后早期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肺移植组.肺移植组行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阴性对照组只游离夹闭肺动脉,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半定量RT-PCR方法,对3组兔肺组织中ICAM-1蛋白及其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肺移植组肺泡上皮及肺血管内皮ICAM-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及空白对照组(P<0.01),ICAM-1mRNA RT-PCR扩增产物相对密度显著高于阴性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肺组织中ICAM-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移植肺再灌注损伤.【总页数】3页(P625-627)【作者】赵高峰;巴玉峰;齐宇;李向楠;秦建军;李昂【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河南省高等院校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3【相关文献】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兔模型中的表达 [J], 刘凡;王晓东;黄志华2.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变化 [J], 曾涟;姚尚龙;刘东;王月兰3.左心缺血再灌注损伤兔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及IL-1β的表达 [J], 宋晓荣;姬明丽;千智斌;王煜霞;司艳丽;刘有才4.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分泌型磷脂酶A2亚型ⅡA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的表达和长期随访中的变化 [J], Hartford; M.; Wiklund; O.; Hultén; L.; M.; 徐永城(译); 任付先(校)5.不同灌注条件下兔尸体肺组织中NOS的表达变化 [J], 巴玉峰;张超;何占锋;丁志丹;胡伟;赵松;赵高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L-1受体拮抗剂防治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IL-1受体拮抗剂防治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廖琼;刘翔【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04(024)005【摘要】目的从免疫病理学角度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方法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组自手术之日起每日结膜下分别注射IL-1ra 50、100、200μg.Ⅳ组(对照组)结膜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实验组IL-1ra和对照组的植片存活时间,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1ra及对照组角膜移植片中CD4+细胞、CD8+细胞的表达.结果Ⅰ、Ⅱ、Ⅲ组植片存活时间分别为(11.00±1.46)、(12.23±1.13)、(13.58±1.07)d,Ⅳ组植片存活时间为(7.85±1.58)d.各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排斥的角膜植片大量表达CD4+、CD8+细胞,IL-1ra明显抑制这2种细胞的表达.结论结膜下注射IL-1ra可抑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减轻免疫性炎症反应,延长植片存活时间.IL-1ra剂量越大,效果越好.【总页数】2页(P364-365)【作者】廖琼;刘翔【作者单位】400037,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眼科;400037,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836;R779.65【相关文献】1.雷公藤滴眼液防治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J], 邓宏伟;陈建苏;李辰;侯励;赵松宾;杨皓庄;张穗梅2.新型免疫抑制剂J2纳米混悬液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J], 郭惠玲;杜改萍;王大江;胡莲娜;伍春荣;高付林;闫洪欣;黄一飞3.汉防己甲素滴眼液防治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J], 张悦;张适;陈小平;胡世兴4.白芍总苷调节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IL-1及其受体拮抗剂表达的实验研究 [J], 张敏鸥;王豫巍;朱晓玲;杨汝春;张迎华;鲁盈;王永钧5.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Th1/Th2偏移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J], 付燕; 高晓唯; 王梦斐; 杜安杰; 李霞; 赵旭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MF抑制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实验研究姓名:龙刚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科学指导教师:陈实1998.11.1同济医科大学学位论文MMF抑制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捧斥反应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实验研究研究生龙刚导师陈实中文摘要第一部分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实验研究j建立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检测排斥反应期间移植心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l(ICAM-1)的表达。
共分4个实验组:未移植对照组、移植后3天组、移植后5天组及移植后7天组。
采集移植心组织样本行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多媒体彩色图文分析系统对移植心脏组织1C^Jd.1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表明正常心脏组织ICAM.1表达微弱。
排斥反应期间移植心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1CAM-1的表达强度和数量明显增加,说明IcAM.1表达的水平与捧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检测移植心脏组织ICAM.1的表达,比普通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提早2-3天发现捧斥反应的发生,有利于器官移植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排斥反应。
//第二部分MMF抑制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和细胞间粘附分子-l表达!l的实验研究~通过监测细胞阿粘附分子.1(ICAM.1)在大鼠移植心的表达,探讨MMF(MycophcnolateMofotil)对移植心脏ICAM-1的表达和排斥反应有无抑制同济医科大学学位论文f/作用。
实验共分4个组:未用药对照组根据不同时间分为2个亚组:移植后3天组、移植后5天组;MMF治疗组根据不同的时间也分为2个亚组:移植后5天组、移植后15天组。
用小鼠抗大鼠ICAM.1单克隆抗体(1A29)检测移植心组织ICAM.1的表达,标本用多媒体彩色图文分析系统定量测定。
未用药组移植心组织广泛表达ICAM.1且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MMF治疗组移植心仅微弱表达ICAM.1,同时很少有淋巴细胞浸润.结果提示,MMF显著抑制移植心1CAM-l的表达和淋巴细胞的浸润,明显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关键词大鼠心脏同种移植细胞问粘附分子-1MMF免疫抑制排斥反应2同济医科大学学位论文TheExperimentalResearchofInhibitingEffectontheRejectionofRatCardiacAIIograftandtheExpressionof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byMycophenolateMofetilMⅢlter:LongGangDirector:ChenShiPartITheExpressionof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duringtheRejectionofCardiacAllografliIlRatRath吼erotopiccardiacallograf'tmodelWaSbuilttodetecttheexpressionofi11l盯celllll盯adhesionm01ecllle-lOCAM-1)inhvarttissuesduringthecourseoftherejecfion.AlltheratweredivideAinto4groups:control,and3,5,7daysposttransplantationThegraftswerecollectedtoperformimmune-histochemis砸ealandhistopathologicalexaminagon.QuantitativemeasurementofICAM・1expressioningraftsWaSdonewithMultimediaPathologyImagingAnalysisSystem.FaintICAM-1expressionwasfoundincontrolgroupcapiU=yendothelialcellsofgraftsstronglyexpressedICAM-Iduringtheepisodeof蛹ection,whichocceredtwoorthreedaysearlierthantheordinaryllistologicstudy.Tl[1eseresultsshowedthattheexpressionlevelofICAM-1Wasrelatedto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rejcction,whichWaShelpfultotheof鲫fIrejcctioninclinicalworks.earlydiagnosis,preventionandremedy3同济医科大学学位论文PartII:MycophenolateMofetll(MMF)inhibitstherojectionofratcardiaca110掣afIandtheexpressionofintcrcclln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ToexplorewhetherMMFhasinhibitingeffectontherejectionofcardiacallogragandtheexpressionofICAM・1,alltheratsworedividedintofourdifferentgroups.Mouseanti-ratICAM一1monoclonalantibody(IA29)wasusedtodetectICAM—lexpressioninrecipienthearts.ThegroupsreceivednoMMFhad谢deexpressionofICAM-1.togetherwithintensiveinfiltrationoflymphocytes.However,ratsUvatcdwithMMFonlydisplayedfaintICAM-1expressionandveryfewlymphocytesinfiltration,whichshowedMMFcouldreducetheexpressionof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nleandtheinfiltrationoflymphocytcsingraftsobviouslyandprolonggraftssurvivalgreatlyKeyWords4ImmunosuppressionAllo缸ansplantatlon同济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第一部分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ICAM一1表达的实验研究研究生龙剐导师陈实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
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早期抗排斥治疗在临床器官移植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dhesionmolecule.1,ICAM.1)参与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31。
本实验建立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检测排斥反应前后移植心脏ICAM.1的表达,旨在探讨ICAM.1与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寻求早期诊断移植排斥反应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一,动物:随机采用清洁级近交系封闭群大鼠,雄性Wistar大鼠为受者,体重220.280克,SD大鼠为供者,雌雄不拘,体重180-220克。
所有动物购自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二,试剂:小鼠抗大鼠ICAM.1单克隆抗体(1A29)购自日本SEIKAGAKU公司。
羊抗,FRIgG-Frrc购自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同济医科大学学位论文三,分组:建立Wistar对SD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共6例,每天记录大鼠腹部移植心脏的搏动。
移植心停搏为功能丧失的标志,记录移植心存活时间,取其中位数,作为判断排斥反应发生时间及随后进一步分组的依据。
l,对照组未行移植术大鼠(n=6)。
2,移植组根据移植术后处死天数不同分为3个亚组(移植后3、5、7天,每组n-6)。
四,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分级:采用Stanford标准pl对移植心脏排斥反应进行组织学分级:0级:无排斥l级:lA个别淋巴细胞浸润lB散在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2级:单灶性侵袭性淋巴细胞浸润或伴有灶性心肌细胞损害3级:3A多灶性侵袭性淋巴细胞浸润或伴有心肌细胞损害3B弥漫性炎症伴有心肌坏死4级弥漫性多类型细胞浸润伴有出血、水肿和坏死五,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和样本的采集:用陈忠华【5】的方法,将供心主动脉与受者腹主动脉,供心肺动脉与受者下腔静脉分别行端侧吻合。
血流再通后移植心很快复跳,总缺血时间不超过60分钟。
以手术当天为零天记录。
术后每日一次腹腔注射青霉素40万单位,连续7日,预防感染。
移植后3、5、7天分别处死大鼠切取移植心脏,标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新鲜心脏组织迅速置液氦中冷冻,取出液氨中心脏组织冻块,在恒冷切片机(.25"C)中切成6pm切片,丙酮固定lO.15分钟备用。
另一部分用10%6同济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六,免疫组化检查及图象分析定量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冰冻组织切片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一次,加小牛血清封闭非特异性抗原,37"(2温育15.20分钟取出,滴加以1:75稀释的小鼠抗大鼠ICAM一1单抗(1A29),4℃下过夜。
PBS液洗3分钟X3次,滴加以l:16稀释的羊抗小鼠IgG-FITC,37"C温育20.30分钟,PBS液洗3分钟X3次,双蒸水洗3分钟X2次,缓冲甘油封片。
在荧光显微镜下放大400倍摄取图象,用MPIAS.500多媒体彩色图文分析系统,以o.785um象紊点长在1.715×105um2测量窗下进行图象分析,将细胞图象在同一光源下吸收光的数值作为光密度,以积分光密度(即各个单独探测的图象象素点密度分布的总和)表示细胞化学反应强度量的变化。
七,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通过两两比较,当P值<0.05时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本实验心脏移植模型记录移植心存活的时间分别为10、7、11、8、8、lo天,移植心存活时间中位数是9天。
移植心病理组织学改变:移植术后第3天移植心可见极少数教在淋巴细胞漫润,组织结构基本正常(图1,2)。
第5天没润的淋巴细胞数量明7同济医科大学学位论文显增加,出现心肌间质水肿,灶性心肌坏死(图3,图4)。
第7天表现为弥漫性淋巴细胞漫润,间质水肿,大片心肌坏死(图5)。
各组心脏排斥反应组织学分级见表1。
表l移植各组排斥反应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级P值为移植各组与对照组比较移植心1CAM.1的表达:对照组大鼠心脏组织ICAM.1的表达微弱(图6)。
术后第3天移植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即可见ICAM.1明显表达(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