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一下册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质量检测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评
1/8
解析 进入 19 世纪 ,英国对华输入额超过了中国对英输出额 19 世纪英国扭转了对华贸易的逆差局面。
答案 D
,这一现象是英国鸦片贸易所导致的 ,说明
3.有史学家在评论中英《南京条约》的某项内容时说
,它 “使得英货可以大量倾销 ,例如棉毛织品的输
入量在战后二年内增加了五倍……两广地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害无尽
,而 “协造 ”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故选 B 项。洋务运
动时期的军用工业没有转为商办 ,也不可能面向市场 ,故排除 A 、C 两项 ;由题干材料无法得出近代轮
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故排除 D 项。
答案 B
5.李鸿章曾对人说 :“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 ,人人怕谈、厌谈 ,事至非张皇即鲁莽 ,甚少不误国。公 可不喜谈 ,鄙人若亦不谈 ,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 ?”这表明其办洋务的基本出发点是 ( ) A. 改变消沉的社会风气 B.扭转官场的作风 C.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宣传向外国学习的重要性
”的思路 ,概括 19 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参考答案 (1) 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关系 :农业经济为主 ,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变化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纺织业显著发展 ,市镇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 系发生变化。
,也来 ,到 1912
()
A.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推手
B.阶层变动源于经济结构变化
C.政治制度变革制约社会演进
D.封建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 ,材料说的是社会阶层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
,而不是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19世纪中期伴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据此回答14 题。
1.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这表明( )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 B2.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东南沿海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②自然经济瓦解③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A①② B 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 C3.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河里自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 中国的自然经济瓦解 D 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答案】 C4.19 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 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
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和地区1900 1915 1920 1924山东章丘0.1 35 45 50山东济阳0.2 15 25 40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强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③经济逐渐被融入世界市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D19 世纪60-90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据此回答5-12 题。
5.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实质是( ) A 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B 富国强兵 C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解析】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技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近代”的含义是指机器大生产。
因此选A。
【答案】 A6.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已经注重对能源进行开发。
高中历史必修2第3单元检测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2)(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契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不包括A.清政府继续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B.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进行顽强抵制D.外国商人不了解中国人的消费习惯2.曾国藩在总结湘军与太平军在湘潭、岳州作战取胜的原因时说:“湘潭岳州,两次大胜,实赖洋炮之利。
”基于这种经验,后来他创办了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天津机器制造总局D.安庆内军械所3.江南制造总局在其办公厅和各厂办公所门口都悬挂着两块虎头牌和拷打工人的刑具“水火棍”。
工人常遭鞭打和“枷号示众”,受惩罚重者还要进牢房。
这表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企业A.在管理上具有封建性B.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D.其工人由士兵充任4.同治年间,中国的沙船日见少,外国的夹板船日见多,其原因是“沙船船货皆有捐厘,而夹板无之,此其利息不如夹板也。
沙船非顺风不能行驶,而夹板则旁风亦能开行,此其迅速不如夹板也。
沙船有风涛之险,有盗贼之虞,而夹板则炮火齐全,船身坚固,皆无是虑,此其安稳不如夹板也。
”上述材料反映出外国船运业的优势在于:①享有经济特权②军舰武装护航③船舶较为先进④资金非常雄厚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5.鸦片战争后,英国舍菲尔德一家著名的商行向中国运来大量的刀叉餐具,结果大量积压,几乎无人问津。
这表明A.英国商品倾销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一些英国资本家不太熟悉中国人的消费习惯C.英国商品价格太高,超出中国人的购买能力D.中国人掀起了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6.1868年,我国烟叶出口量为737担,1894年增至113 000担。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1-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1-答案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 1 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是A. 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BC.取消商品贸易D2.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不正确的是A. 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BC.是巩固苏俄政权的重要措施D B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A ).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 .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特点3.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 )A. 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 .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 .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4. 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B )A. 苏俄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B .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C•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的结果 D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5.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C )A. 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 .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合生产力水平 D .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6. 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 C )A. 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B.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 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D. 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7.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C )A. 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D.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8.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D )A. 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收集制B. 国家把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 •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D. —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 9.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 •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新经济政策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新经济政策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其根本原因是 ( A )A.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调控经济的发展 B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C •采取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D .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11.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采取的政策是 ( A )B .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 D .由国家和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 B .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D )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④恢复私人小企业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14.下列对斯大林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 B )① 苏联形成比较齐全的体系 ② 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③ 有利于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④ 国家能够按照及花调配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C •允许外国的资本家经营12. 从十月革命到 20 年代,苏联(俄) 历史结论是 ( D )A.要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3. 下列属于斯大林体制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5.20世纪20 年代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B.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的普遍推广应用C•资本主义经济繁荣D.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得到缓和16.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D )A. 股票投机盛行B. 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效费力C.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D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基本矛盾17.1936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答案 B解析从“自洋纱盛行……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可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B项正确。
2.它“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
“它”是指()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 A解析“专事练兵……只变事不变法”说明只在军事技术方面变革,不在政治制度方面变动,符合这个特点的是洋务运动,故A项正确。
3.(2016·山东枣庄模拟)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A.“晚清富国强兵的改革”B.“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答案 B解析图片中的企业有洋务企业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两种企业的相同点是都使用大机器生产,属于中国的近代企业,故选B项。
4.1895年前,上海已建立了少数近代企业,但总体规模不大。
但在1895年之后,上海却出现了制造企业纷纷开张的局面,工业发展变得生机勃勃。
这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C.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答案 C解析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支付大量赔款,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减弱了民族企业发展的封建阻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C项正确。
5.(2016·贵州模拟)1873年,上海《申报》载有“上海虹口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的广告,之后该厂又刊登广告,称“专造大小火轮机器,。
(完整版)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一、选择题1.1886年,驻厦门的英国领事在报告中提到:曾经询问下层中国人不穿洋布而穿土布的原因,有中国人说穷人穿土布衣服,因为这种衣服比洋布耐穿三到五倍,还因为穿了它在冬天暖和很多。
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列强在中国商品销售下降B.中国人服饰思想观念守旧C.中国近代化的速度较缓慢D.洋货并没有冲击自然经济2.《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中国的人口在十八世纪至少增长了一倍,这个总的增长趋势一直继续到1850 年。
”这种人口增长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许多人从人口稠密的地区迁出,促进当地的资源开发、利用B.人口迁入地物资紧张,使社会矛盾激化,加速清朝灭亡C.消费人口的巨大增长,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D.银行业和信贷业进一步发展,商业资本控制手工工场的生产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A.外商企业的刺激B.洋务运动的诱导C.自然经济的解体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4.据《中国近代史新编》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以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
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A.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B.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5.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
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这反映了()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6.近代一著名历史人物曾说:“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
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
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
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不如此。
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
”据此他认为中国人学习西学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2.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合生产力水平D.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3.奥格涅茨省的一位农民在给列宁的一封信中说:“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一会儿动员马匹,一会儿动员耕牛,各种各样的劳役,无休止的征收余粮等等,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一切重担困苦,但1920年对余粮征收额的增加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为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苏俄(联)采取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4.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
其中“剥夺年代”是指A.十月革命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5.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最主要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B.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C.经济规律在起作用D.世界市场的作用6A.自由放任政策的延续B、1929年经济危机的打击C.国际贸易体系的混乱D、大国对世界市场的争夺7.“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60分,)1. 19世纪60、70年代,下列城市中洋务、外资、民族资本三类企业同时并存的是()A.重庆B.沙市C.北京D.上海2. 近代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请观察下图,指出“火柴大王”和重庆“大老板”分别代表的经济力量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一部分乡村由于获得了开矿设厂,通商开埠的机遇,乡村的变化日益明显。
1796~1802年,松江、苏州等四个州府共辖城镇235个,1875~1908年增加为341个。
这充分说明()A.自然经济解体促进城市化进程B.外国经济入侵导致农村的凋敝C.南方城镇化趋势明显高于北方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 1845年到1846年,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工业产品,与中国运往英国的茶相比,损失高达35%~40%,有些制造业者已经放弃了对华贸易。
中国不需要英国的工业产品,英国却需要中国的茶并靠它获利。
材料可用来说明中国()A.茶叶逆转了外贸逆差B.拥有完全关税自主权C.经济形态具有排外性D.自然经济尚未受冲击5. 史载,甲午战争前,清廷主持修造的铁路,有由天津至关外中后所的“畿辅铁路”和台湾铁路及湖北大冶一小段运矿铁路,合计约483公里。
这说明当时()A.洋务运动已接近破产的边缘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中国已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D.列强资本输出的规模在扩大6.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这首歌谣反映的实质是()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艰难D.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7. 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必修二第三单元考查试卷
?
一
1 ? 040 ?
? 到 41?
一
?
?
?
?。
一到
?
一一
?
一
?
?也
?
一 ? 到 ? 一
?
?
? 金 ”
?
?
? 金 ?
?
?
?、 、 、 、
。 相 、 、高
? 、 、涂脚药膏、《圣
( 糟 )》 。
—— (
《
? 》。
?
?
?
?
? 。 1933
?3月 6
?银 闭 4?
? 金 ? 。3 月 9
?别
4
干预
一果
35.
福利
" ,误是
A.是
入 再一
B.
趋
C. 剧 资
低 入 阶层 间 矛 盾
D.使一些
财支
大,造 财 赤 字
36.
二 世界大
资
,叙
是 ①
干 预 ②股票呈
散趋
③
控
降
④ 福利基 金全部
补贴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
③
D .①②④
37.( ) 金德 伯格
黄金时 从 1945
始, 续 1/4 世纪,堪称
致
45 . A. 革管 C. 扩大党内外 46 .
革
面措
,扩大
权
,
革
,
是 B.扩大 营
D. 大 是
营 权 荒 和 植玉 米
A. 冲击 C. 打破 47 .
大 大 、戈
框架 巴乔
B.具 探索性 和 D. 乏 革
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1-5 DCABC 6-10 ACDBD 11-15 CDABB
16-20 BADAC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满分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⑴余粮收集制。
长期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又处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包围中,战争形势严峻。
⑵粮食税制。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⑶斯大林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势力包围之中,新生的人民政权随时都有被扼杀的危险,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强综合国力的道路是正确的。
⑷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一个工业国,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缩小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并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由于片面强调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最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3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
这说明了()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②生态环境被破坏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中“五口通商后”这一关键信息,可知题干中现象发生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当时列强已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逐渐沦为其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清政府不能再维持闭关锁国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③错误,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是()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解析: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故A符合题意。
B出现于明朝中后期;C出现于商周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是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
答案:A3.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的“裱糊”活动为()A.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B.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C.创办继昌隆缫丝厂D.创办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解析:上海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和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均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李鸿章为洋务派代表,他创办的企业为上海轮船招商局。
答案:A4.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下列对该主题的理解正确的有()①守旧是指洋务运动不愿引进西方先进科技②创新是指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③守旧是对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而言的④创新是指洋务运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洋务运动虽然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教育、国防等方面的近代化,但是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守旧”指维护封建统治,“创新”指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单元质量评估3
单元质量评估(三)(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6·全国卷Ⅰ·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故A 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D项错误。
答案:C2.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A.东南沿海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解析:本题抓住限定词“最早”,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选A。
答案:A3.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解析:从“自洋纱盛行……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可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B项正确。
答案:B4.中国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分别是()A.开平煤矿、汉阳铁厂B.安庆内军械所、轮船招商局C.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D.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解析: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是安庆内军械所、轮船招商局。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必修二第三单元考查试卷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必修二第三单元考查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3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3、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
”这主要是着眼于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4、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5、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A、假的。
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假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C、真的。
国家实行余粮征集制,人们只能去买D、真的。
高中历史必修2:第3单元单元检测
高中历史必修2 第3单元检测1.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解答本题结合“1873-1910年”这一特定时间段来理解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原因。
这一时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加强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非拉国家的经济侵略,使这些国家沦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因此A、B、D三项都是促成这一趋势的原因。
而C项表述错误,因为这一时期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不是进一步发展而是逐步解体。
【答案】 C2.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896-1911年应是()A.4.6个B.3个C.2.5个D.0.55个【解析】题目中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四个时期,分别是:1875-1895年产生时期;1896-1911年初步发展时期;1912-1913年进一步发展时期;1914-1918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上述时期与选项中的数字对应关系应为:1875-1895年是0.55;1896-1911年是2.5;1912-1913年是3;1914-1918年是4.6,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答案应为C项。
【答案】 C3.表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解析】此题考查对表格数据的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关税在清政府年收入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而田赋所占比例的下降,更是说明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重要性。
故正确答案为D项。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2-北师大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必修2(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特殊”“新式”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B.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答案 B解析1953年对资本主义实行公私合营的方式,即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2.著名作家周立波1957年在《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
”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B.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农村的基层行政组织答案 B解析通过“1957年”的时间判断,当时是三大改造完成后初期,由此可知当时是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
3.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陶老三参加互助组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A.参加人民公社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答案 B解析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所有制在农业和工商业领域的变化。
由图片下面的文字提示“参加互助组”和“公私合营”可以判断这是过渡时期三大改造中的成果。
只有B项能完整地表述这两个方面。
A、D两项发生于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时间不正确。
C项股份制错误。
4.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新中国成立10周年阅兵。
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
产生这种“狂热”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抗美援朝”胜利C.“左”倾错误影响D.三大改造完成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犯的“左”倾错误。
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试卷(三) 答案版
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三答案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据此回答 1~5题。
1.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进入近代以后,导致“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A.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 民族工业的兴起C. 洋布大量输入D. 洋务运动的影响2.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
”这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B. 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C. 商品经济陷入困境D. 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3. 19世纪 40年代至 70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自然经济开始瓦解②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③外商企业出现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 自然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取代D. 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5.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 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 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这表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①使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开始改变②使中国传统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③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④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9世纪 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据此回答 6~12题。
6.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下列哪一运动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A. 禁烟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运动D. 辛亥革命7.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根本目的是 (A. 壮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B.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 壮大汉族地主的力量D. 消除中华民国统治危机8.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 创办北洋海军C. 创办京师同文馆D. 创办轮船招商局9.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卷(三)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质量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生丝市场中一种新的交易方式通行起来。
商人们在上海买到生丝的同时即在伦敦市场将其出售。
这种交易方式的通行得益于( ) A.中国生丝质量的提高B.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析:选B 通过题干中所述现象“商人们在上海买到生丝的同时即在伦敦市场将其出售”,可知这种交易方式主要得益于近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如轮船等,故选B项;中国生丝质量的提高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期,排除C项;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
2.表:1868年中国进口洋布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价格对比(计价单位:匹)A.便利了洋布抢占内地市场份额B.导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C.反映了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D.密切了国内外经济联系解析:选A 由图表信息可知,内地和沿海地区洋布价格差价很小,说明此时中国内地对外来商品所收内地税较低,有利于洋布与土布在价格上的竞争,这便利了洋布抢占内地市场份额,故选A项;此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刚刚兴起,排除B项;中国关税主权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后已经遭到破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内地和沿海地区洋布价格差价,没有展示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联系,排除D项。
3.晚清洋务派郭嵩焘在开矿问题上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都可以为之,不必官为督率,若经由官开采,则将夺民业,烦扰百端,百姓岂能顺从。
”这一主张( )A.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保证了煤矿业的健康发展C.说明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D.突破了洋务派的核心思想解析:选A 依据材料可知,郭嵩焘认为应该打破官府在矿业开采上的垄断,允许民众办理,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矿业由官办还是商办与是否健康发展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郭嵩焘的认识,并未体现政府的态度,排除C 项;洋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中体西用,学习西方近代科技,发展民族工业并未突破这一思想,排除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2016高一下册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质量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最能说明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
A.
C.
2.A.
3. ③
4.A.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说明洋务运动( )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6.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
A.
C.
7.
A.
C.
8.
9.
A.欧洲帝国主义列强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民族危机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10.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这一情况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民族资本的总额大幅度增加
B.民族工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促成中华实业团等成立
11.
(
A.
B.
C.
D.
12.
( )
A.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萧条
B.国民政府的措施而得到较快发展
C.官僚资本的挤压而萎缩
D.日本的经济侵略而陷入困境
14.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其中,产品出口日
本和朝鲜半岛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
A.化学工业
B.橡胶工业
C.钢铁工业
D.制碱工业
15.抗战胜利并未给民族工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本原因在于( )
A.
C.
1.
地点
19
19
山东
土纱每公斤价6两白银,洋纱仅3两多
浙江鄞县
家庭纺织业发达
“百里不闻机声”
江西
茶叶每公斤700文
茶叶每公斤640文
广西
“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72年底,李鸿章奏请筹建轮船招商局,得到慈禧太后的“恩准”。
材料四19世纪中后期我国创办的商办企业
年代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数(家)
1872
53
2
470
21.
1895
104
17
2300
383.3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促使晚清中国的洋务运动发生渐进的质变”的原因有哪些?“渐进的质变”指什么?
(3)据材料三,李鸿章筹建轮船招商局的原因有哪些?试简要加以评价。
(4)
(5)
2.
历
中,心正思无邪”;而荣宗敬的名言是:“造厂力求其快,设备力求其新,人弃我取将旧变新,薄利多做竞胜于市场,庶其必能成功。
”材料三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
皆消沉”。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接受华中、华东一带敌伪的蚕丝厂,成立了中国蚕丝公司,强行规定蚕农只能把蚕茧卖给这个公司,致使江浙民营蚕丝业一蹶不振。
(2)
1.B 9.A
;
(2)原因:中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并由出超国变为入超国;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外国加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局面更加严重;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渐进的质变”指的是洋务派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
工业。
(3)原因:外国的轮船公司严重冲击了中国的旧式航运业,中国船户纷纷破产;与外国的轮船公司抢占市场、争夺利润。
评价: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进程,
(4)
(5)
;
;一
荣氏兄
(2)历史现象: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压力下,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直至陷入绝境而倒闭。
实质问题: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