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测试(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9单元溶液》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海水 B.汽水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D.如果温度不改变,水分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3.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降低温度 B.蒸发水,再恢复到室温C.KNO3固体 D.加水5.20℃时,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6.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溶剂的量的变化而变化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如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A.甲 B.乙 C.丙 D.丁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下图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A. B.C. D.10.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t1℃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二、填空题:11.(2015春•肥城市校级期中)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12.把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处理,试填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2015春•肥城市校级期中)用氯化钠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所用仪器是.现实验室中有10mL、50mL、100mL等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mL的量筒.造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原因是.14.(2016春•巫溪县校级月考)根据下图中(Ⅰ)和(Ⅱ)回答问题:(1)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Ⅰ)所示,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2)图(Ⅱ)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表示的是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15.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意义是.(2)使Z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采取的方法是(填“升温”或“降温”).(3)t1℃时,取50克X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时,此时溶液中X的溶质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若要配制20℃时饱和溶液68g,则需氯化钠,水.三、计算题:17.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如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的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1.34g.请你计算:(1)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2)使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2016年单元测试卷(5)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海水 B.汽水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海水中含有多种易溶于水的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碘易溶于酒精,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特征,解答时要从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如果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属于溶液,反之则不属于溶液.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D.如果温度不改变,水分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解答.【解答】解: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正确;B、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错误;C、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一定相同.故正确;D、溶液具有均一性,如果温度不改变,水分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故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时要理解溶液中的溶剂通常是指水,但是其它物质也可以作溶剂,例如酒精、汽油等物质都可以作溶剂.3.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饱和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量不会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但由于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会改变.【解答】解:A、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故此选项错误.B、该过程中溶质没有析出,溶质的质量不变,故此选项错误.C、因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时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此选项正确.D、溶质不变溶剂变多溶液变稀,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溶液稀释时溶液的变化的考查,解题时只要对溶液内部溶质不变溶剂变多的事实进行分析即可.4.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降低温度 B.蒸发水,再恢复到室温C.KNO3固体 D.加水【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大多数物质可以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进行分析.【解答】解: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降低温度,溶解度变小;蒸发水分,再恢复到室温,减少了水的质量;增加硝酸钾固体,增加了溶质的质量,加水后水更多了,溶液不会饱和,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转换的方法,要理解记忆.5.20℃时,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和饱和与不饱和之间的转化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在一定温度下,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而该题中的氯化钠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所以不能再溶解氯化钠,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也就不会改变,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饱和溶液的定义和饱和与不饱和之间的转换,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训练,判断饱和溶液是中考的热点.6.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溶剂的量的变化而变化【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溶液的定义可推出溶质的种类;B、根据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考虑;C、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D、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来做题.【解答】解:A、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A错误;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没有关系;故B错误;C、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量的变化没有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液的组成,溶液的定义,溶液的特点,了解了溶质可以是多种,掌握了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知道了溶解度的影响因素.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就不会变化,因析出晶体需要具备温度改变或减少溶剂两种方式或其一,则析出晶体时肯定是溶剂量减少导致的.【解答】解:由于析出晶体需通过温度改变或减少溶剂两种方式的一种,由于是恒温状态下完成,故温度不变,析出晶体只能通过减少溶剂的方式完成,有题干知因是敞口水分会不断蒸发减少.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说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点是掌握溶质析出需要具备温度的改变或者是溶剂的减少两种方法.8.如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A.甲 B.乙 C.丙 D.丁【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可以比较在相同质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的多少.【解答】解:由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t℃时,溶解度最小的是丙,即在100克水中溶解的丙是最少的,因此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则该饱和溶液一定是丙的溶液,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下图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A. B.C. D.【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浓硫酸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来考虑本题.【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a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会有晶体析出,故A正确;B、浓硫酸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会有晶体析出,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浓硫酸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解度减小会有晶体析出.10.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t1℃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查出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比较同温度下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升温或降温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等.【解答】解:A、t1℃时,M、N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说明t1℃时,M、N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故A错误;B、由于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如果把N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时,N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故B错误;C、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高于t1℃时,M的溶解度才大于N的溶解度,故C错误;D、由N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二、填空题:11.(2015春•肥城市校级期中)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和溶液的命名方法考虑.根据在溶液中,一般来说,相对较多的那种物质称为溶剂,而相对较少的物质称为溶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混合,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有水的水一定是溶剂.,溶液命名方法是溶质的溶剂溶液,溶剂是水的一般水省略不说.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蔗糖水是蔗糖的水溶液;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故答案为:【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溶液的命名方法.12.把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处理,试填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解答】解:把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①加入少量水时,溶液质量增加;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②加入少量硝酸钠时,溶液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加;③倒出部分溶液时,溶液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④升高温度时,溶液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答案为:【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不要想当然,要认真仔细.13.(2015春•肥城市校级期中)用氯化钠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②④①,所用仪器是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现实验室中有10mL、50mL、100mL等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100 mL的量筒.造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原因是量水时仰视读数等.【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由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解答需要的仪器;由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和体积,进而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用氯化钠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②④①.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0.9%的医用生理盐水100g,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0.9%=0.9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100g﹣0.9g=99.1g;水的密度为水的密度为1g/cm3,则根据V===99.1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故量取99.1mL水应选用100mL的量筒.造成所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为溶质的质量偏小或溶剂的质量偏大;如计算错误、称量中有错误操作或药品中含有杂质等;计算错误:水计算多了;氯化钠计算少了;称量氯化钠时操作错误如:用到了游码且氯化钠和砝码放反了;天平未调零等;用量筒取水时错误如:量水时仰视读数;其它如氯化钠中含有杂质;烧杯中有水等.故答案为:⑤②④①;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100ml;量水时仰视读数或烧杯内有少量水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2016春•巫溪县校级月考)根据下图中(Ⅰ)和(Ⅱ)回答问题:(1)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Ⅰ)所示,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加入水.(2)图(Ⅱ)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表示的是甲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出具体的物质.【解答】解:如图Ⅱ中a、b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而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等质量的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Ⅰ和图Ⅱ回答问题:(1)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未溶解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加水或升温;(2)在 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t1℃时,a的溶解度小,而甲中有不溶物,故a表示的是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答案为:(1)升高温度或加入水;(2)t2;甲.【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掌握.15.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意义是t3℃时,X和Y的溶解度相等.(2)使Z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采取的方法是升温(填“升温”或“降温”).(3)t1℃时,取50克X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时,此时溶液中X的溶质质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掌握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则可知t3℃时,X和Y的溶解度相等.(2)Z的溶解度随降温而增大,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采取的方法是升温;(3)根据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饱和溶液降温时的变化,及析出晶体的质量大【解答】解:(1)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可知t3℃时,X和Y的溶解度相等;(2)Z的溶解度随降温而增大,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采取的方法是升温;(3)t1℃时,X物质的溶解度随升温而增大,取50克X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质不会析出.答案:(1)t3℃时,X和Y的溶解度相等;(2)升温;(3)不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9:25:34 .(2)若要配制20℃时饱和溶液68g,则需氯化钠18g ,水50g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及单位克.(2)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结合其含义判断配制20℃时饱和溶液68g,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解答】解:(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6g:100g:136g=9:25:34.(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形成饱和溶液136g;若要配制20℃时饱和溶液68g,设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x=18g.需要水的质量为68g﹣18g=50g.故答案为:(1)9:25:34;(2)18g;50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熟记溶解度的四要素(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是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计算题:17.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如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的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1.34g.请你计算:(1)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2)使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标签图示型;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第九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Al-27 S-32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梧州中考)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D)A.食醋 B.食盐 C.白糖 D.植物油2.(长沙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C)A.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D.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3.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C)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4.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B)A.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B.固体蔗糖和食盐(品尝)C.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水) D.酒精和蒸馏水(闻气味)5.(苏州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均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剂中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6.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C)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C.用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7.(呼和浩特中考)配制70 g16%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的是(C)A.称取氯化钠 B.转移氯化钠 C.量取水 D.配好后装瓶8.在20 ℃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B)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B.20 ℃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C.溶液丙若蒸发10 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 g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9.若要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C)A.50 g B.90 g C.100 g D.200 g10.(河南二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乙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D.t1℃时,在10 g水中加入20 g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11.(铜仁中考)下表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请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温度/℃0 10 20 T30 40 50溶解度/g甲13.3 20.9 31.6 39。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溶液》【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杯白糖水()2.溶液是()A.纯净物B.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4.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其原因是()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使油污发生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油污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5.溶液的特征是()A.无色透明B.均一、稳定的物质C.澄清的液体D.均一、稳定的混合物6.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苏打水 C.白醋D.蒸馏水8.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9.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透明的液体B.凡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就叫溶液C.mg食盐放入ng水中,充分振荡,形成的食盐水的质量一定等于(m+n)gD.凡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而洁净、澄清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10.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D.用盐酸清除铁锈11.下列物质溶于水温度会降低的是()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时,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质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13.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0g水中溶解了l0g食盐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有l0g食盐C.将l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D.将食盐和水按l: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14.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1)(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1)(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班级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解题中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Zn:65;S:32;H:1;O:16;提示:选择题答案请填写在后面答题表格中。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1.溶液一定是:A 无色的B 混合物C 化合物D 单质2.下列生活用品在水中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 石蜡B 食盐C 面粉D 植物油3. 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4. 某一瓶长期密封恒温放置的蔗糖水,若上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下部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小于a%B 大于a%C 等于a%D 无法判断5. 下列物质溶于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A 食盐B 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 蔗糖6. 同一温度下,从100mL饱和食盐水中取出1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溶解度变小了 B剩余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C取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了 D剩余溶液密度不变7.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乙>丙;B.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C.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8.在t℃时,要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降低温度;⑵升高温度;⑶增加溶质;⑷加水。

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A ⑴⑶B ⑵⑷C 只有⑶D 只有⑷9.在一定温度下,把ag物质加入b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等于a/b×100% B等于a/(a+b) ×100 % C不大于a/(a+b) ×100% D不大于a/b×100%10.向一定量的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搅拌至完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与原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相比较,其变化是: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无法判断11. 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他先调节天平平衡,接着移动游码到所需刻度,然后在左盘放上一张纸,称量所需要的氯化钠质量;在读量筒中水的体积刻度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9单元 溶液》(解析版)

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9单元 溶液》(解析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9单元溶液》2016年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早餐要吃好.下列早餐食用食物属于溶液的是()A.果汁B.豆浆C.牛奶D.冰红茶2.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混合物B.溶液中各部分密度相同同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3.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KNO3,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KNO3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时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B.60℃时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C.加热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D.加热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4.农业上常用10%﹣1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将4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稀释成10%的氯化钠,需加水的质量为()A.80g B.40g C.20g D.12g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C.将一定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6.t℃时,向盛有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B.试管中溶质的质量不变C.试管中溶剂的质量减少 D.试管中溶液的质量增大7.下列有关洗涤的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汽油可以洗涤衣物上的油渍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衣物上的碘渍D.用盐酸清洗试管中残留的铜8.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观察溶液是否变化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观察固体是否继续溶解C.略降低温度,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9.下列生活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烧开水,水沸腾前有大量气泡冒出,是水汽化为水蒸气B.夏天,鱼浮于水面,是因为温度高,水中空气溶解度大C.打开啤酒瓶,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压强变小,气体溶解度小D.夏天,喝啤酒后易打嗝,是因为压强变小,气体溶解度小10.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A.B.C.D.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填在相应的括号内,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该物质20g B.需要水160gC.需要该物质25g D.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12.欲把某一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一定可行的是A.加入该溶质 B.加入水 C.加热溶液 D..13.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把称好的药品倒入烧杯溶解时,烧杯中有少量水B.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C.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洒出D.量取溶剂时,读数(“仰视”、“俯视”、“与液体凹面最低处水平”)量筒.14.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15.如图所示装置,将液体滴加到固体中,小气球变小,则液体与固体对应的试剂组是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16.写出符合要求化学式(1)稀盐酸溶液溶质;(2)高锰酸钾溶液的溶质;(3)白酒中溶剂;(4)铁粉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溶质.17.向分别装有75g温度相同的水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C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3)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中,甲、乙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填“>”、“=”或“<”),甲、乙所含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填“>”、“=”或“<”).18.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2)将t1℃140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可用图上的点表示,此时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物质40g,可用曲线上的点表示.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物质.19.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1)图中a、b、c三点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2)由c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3)3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不改变溶液的组成,把KNO3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方法是;(5)若将b点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使其质量分数降至10%,在此稀释过程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规律的图2中的图象是.20.如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2)20℃时,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3)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一定能达到目的是(填序号)①升高温度②加溶质NH4Cl③加水④恒温蒸发水(4)现要配置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的NH4Cl溶液和NaCl溶液,温度应控制在范围;(5)要从含少量的NaCl的NH4Cl中,得到较纯的NH4Cl,采用的结晶方法是.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21.小明在家里冲泡咖啡,加糖,发现糖在刚煮沸的水比温水溶解更快.他想这是因为水的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温度可以影响溶解的速率.【提出疑问】: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溶解的速率?【进行猜想】:影响溶解的速率因素有:、等;【探究实验】: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2.小明在室温20℃时探究硝酸钾溶于水情况,他进行了如下实验:A烧杯盛有20mL水相关资料: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整个过程溶剂量不变,根据有关资料回答问题:(1)A→B、B→C操作中需要用(填一仪器名称),其作用是.(2)小明观察到B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E中的现象是,与B中现象相同有(填字母).(3)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4)由上述实验过程可知:把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方法有.(5)在B、C、D、E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是(填字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有(填字母).(6)现在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的硝酸钾溶解度为g.2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3)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4)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g;(5)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1g/cm3).(保留一位小数)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4.镁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热导电性能好,并具有很好的电磁屏蔽、阻尼性、减振性、切削加工性以及加工成本低、加工能量仅为铝合金的70%和易于回收等优点.铜镁合金的比强度高于铝合金和钢,略低于比强度最高的纤维增强塑料;比刚度,已超过压铸铝合金A380;减振性能、磁屏蔽性能远优于铝合金.镁铜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现取某镁铜合金9g放入烧杯中,加入49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是5.4g,请计算:(1)该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质量分数为;(2)求生成H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3)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9单元溶液》2016年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早餐要吃好.下列早餐食用食物属于溶液的是()A.果汁B.豆浆C.牛奶D.冰红茶【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果汁中含有悬浮物,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A错;B、豆浆中含有悬浮物,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B错;C、牛奶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属于乳浊液,故C错;D、冰红茶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2.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混合物B.溶液中各部分密度相同同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正确;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所以溶液中各部分密度相同,故B正确;C.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故C错误;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解答的关键.3.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KNO3,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KNO3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时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B.60℃时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C.加热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D.加热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25℃时溶液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KNO3晶体没有溶解进行解答;B、根据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得到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进行解答;C、根据加热前后水的质量基本不变分析解答;D、依据加热前后溶液的浓稀变化分析解答.【解答】解:A、25℃时溶液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KNO3晶体没有溶解,所以25℃时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故A正确;B、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得到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由题干可知加热前后水的质量基本不变,所以溶剂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D、加热后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变多,所以溶液变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了,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溶液知识相关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加热后未溶的硝酸钾全部溶解,然后结合加热前后溶液中溶质溶剂量的变化分析即可.4.农业上常用10%﹣1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将4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稀释成10%的氯化钠,需加水的质量为()A.80g B.40g C.20g D.12g【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的质量分数,利用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由将4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氯化钠溶液建立等式,计算稀释所需水的质量.【解答】解:设需加水质量为x40g×20%=(40g+x)×10%解得x=40g故选:B.【点评】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的质量分数,已知等式任意两个量可计算出第三个量的值.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C.将一定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转化方法进行解答.B、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5%,例如该物质是硫酸铜晶体(带结晶水);C、将一定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解度减小,因此所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根据饱和溶液的含义进行解答.【解答】解: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例如通过改变温度,故A说法正确;B、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5%,例如该物质是硫酸铜晶体(带结晶水),故B说法正确;C、将一定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解度减小,因此所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故C说法正确;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是同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所以一定比同温度下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不一定比它的其它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判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主要是分析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比值是否发生了改变,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6.t℃时,向盛有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B.试管中溶质的质量不变C.试管中溶剂的质量减少 D.试管中溶液的质量增大【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进行分析【解答】解:t℃时,向盛有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A、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试管中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试管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试管中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生石灰与水反后溶液组成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有关洗涤的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汽油可以洗涤衣物上的油渍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衣物上的碘渍D.用盐酸清洗试管中残留的铜【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酸的化学性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汽油能溶解油脂,可以据此解答该题;B、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以据此解答该题;C、碘能够溶于酒精,可以据此解答;D、铜不能与盐酸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A、由于汽油能溶解油脂.所以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脂.故能达到目的;B、由于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在水中加入洗洁精清洗餐盘,能洗去油污.故能达到目的;C、碘能够溶于酒精,所以可以用酒精洗去衣物上的碘渍.故正确;D、由于铜不能与盐酸反应.不能用盐酸清洗试管中残留的铜.故不能达到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洗剂方法.物质洗剂可根据溶解原理、乳化原理及发生化学反应等进行分8.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观察溶液是否变化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观察固体是否继续溶解C.略降低温度,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该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室温时,向两种溶液中分别一定量的水,均无明显变化,无法区分,故选项正确.B、室温时,加入少量KNO3晶体,不溶解的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可以区分,故选项错误.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有晶体析出;略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的是不饱和溶液,可以区分,故选项错误.D、室温时,蒸发一定量的水,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可以区分,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区别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生活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烧开水,水沸腾前有大量气泡冒出,是水汽化为水蒸气B.夏天,鱼浮于水面,是因为温度高,水中空气溶解度大C.打开啤酒瓶,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压强变小,气体溶解度小D.夏天,喝啤酒后易打嗝,是因为压强变小,气体溶解度小【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烧开水,水沸腾前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因此有气泡逸出,故选项解释错误.B、夏天,鱼浮于水面,是因为温度升高,水中空气溶解度减小,故选项解释错误.C、打开啤酒瓶,有大量气泡冒出,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有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故选项解释正确.D、夏天,喝啤酒后易打嗝,是因为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气体溶解度的两个影响因素(温度、压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A.B.C.D.【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保持溶液的温度t℃不变,对不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水,不饱和溶液逐渐变成饱和溶液;至饱和时蒸发水,氯化钠随之析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解答】解:氯化钠溶液蒸发水分,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溶剂质量减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m%)增大;当氯化钠饱和溶液再蒸发水分时,仍为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将不变,故A 项正确;故选A.【点评】对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溶液中溶质不变,至最终饱和;对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溶液中溶质随之减少,饱和状态不变.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填在相应的括号内,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需要该物质20g B.需要水160gC.需要该物质25g D.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60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A、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解答.C、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该物质的质量=200g×20%=40g,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需要水的质量为200g﹣40g=160g,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A选项的分析,需要该物质40g,故选项说法错误.D、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设该温度的溶解度为x,×100%=20%,x=25g,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60℃.故答案为:B;6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欲把某一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一定可行的是 AA.加入该溶质 B.加入水 C.加热溶液 D.蒸发溶剂.【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解答】解:A、加入该溶质,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B、加入水,所得溶液能继续溶解溶质,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C、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D、蒸发溶剂,能是某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该方法一定可行.故答案为:A;蒸发溶剂.【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C A.把称好的药品倒入烧杯溶解时,烧杯中有少量水B.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C.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洒出D.量取溶剂时,读数俯视(“仰视”、“俯视”、“与液体凹面最低处水平”)量筒.【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把称好的药品倒入烧杯溶解时,烧杯中有少量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C、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洒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测试(1)(含解析).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测试(1)(含解析).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9单元溶液》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仪器中,可用于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A.集气瓶 B.烧杯 C.量筒 D.试管2.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很广泛的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水银 B.碘酒 C.石灰浆 D.植物油3.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等于()A.1:2:3 B.2:3:1 C.3:1:2 D.1:3:24.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5.夏日里随时想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生石灰 B.蔗糖 C.硝酸铵 D.食盐6.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A.加蔗糖 B.加水 C.升温 D.增大压强7.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A.把固体研细 B.加热 C.搅拌 D.振荡8.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下列有关此现象的说明正确的是()A.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C.因温度升高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因温度降低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质量10.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里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A.变成了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C.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减小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11.取A g食盐固体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200mL.从食盐溶液中取出10mL,则对于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Ag/20B.该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C.该溶液的密度与原溶液相同D.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12.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便于观察现象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1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14.如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U形管内有色液面将发生的现象是()A.无变化 B.A处升高,B处下降C.A、B两处都升高 D.A处降低,B处升高15.某温度下,将5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得到13.6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各2分.共54分)16.在①食盐、②花生油、③木炭粉、④蔗糖这4种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选填序号,下同),混合后该物质与水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17.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2)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选填“乳化”或“溶解”)功能.18.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4晶体,观察到的现象是,溶质是,溶剂是.19.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溶液石灰水蔗糖水碘酒稀硫酸溶质溶剂20.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溶解硝酸钾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实验序号 1 2 3 4所用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加入KNO3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所得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1)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1得到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实验2得到的溶液是溶液,实验3得到的溶液是溶液.(2)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质量是.(3)请你推测第4次实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22.把200g蔗糖溶液完全蒸干后,共得到固体50g,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溶剂的质量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三.计算Zn=65,H=1,S=32,O=16.23.100g某硫酸恰好与13g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2016年单元测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仪器中,可用于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A.集气瓶 B.烧杯 C.量筒 D.试管【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即可,集气瓶: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烧杯:用作配制溶液、溶解固体和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量筒: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加热.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解答】解:A、集气瓶用于收集、储存少量气体或某些气体反应,故错误;B、烧杯可以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故正确;C、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而一定不能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错误;D、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一般不用作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看起来简单,但同学们的答分并不高,同学们对这些仪器的使用范围很模糊,这就需要同学们注重课本,留意常见仪器的使用规则,同时做实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2.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很广泛的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水银 B.碘酒 C.石灰浆 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和溶液的特点来做本题.溶液是指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三个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解答】解:A、蒸馏水是纯净物;故错B、碘酒是碘溶解于酒精而形成的均一、稳定、混合物.属于溶液;故对C、石灰浆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错D、植物油是纯净物;故错故选B【点评】只有符合均一、稳定、混合物这三个要点的液体才属于溶液.3.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等于()A.1:2:3 B.2:3:1 C.3:1:2 D.1:3:2【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可知溶液质量最大来分析本题.【解答】解:三者数值中溶液质量最大,所以排在最后的数值应该是前两者的和,所以直接选A故选A.【点评】要熟悉溶质、溶剂、溶液三个量的关系.4.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考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利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出来,故选项说法错误.B、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风吹日晒使溶液有饱和变为不饱和,故选项说法错误.C、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D、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日晒可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结晶(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夏日里随时想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生石灰 B.蔗糖 C.硝酸铵 D.食盐【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一种低温小环境,说明该物质溶于水吸收热量.再根据物质溶于水吸热、放热情况考虑.【解答】解: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需吸热,构成物质的微粒与水分子形成水和分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放热,如果吸热大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吸热,如果吸热小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放热,如果吸热等于放热则表现为溶于水温度不变.A、生石灰溶于水放热;B、蔗糖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D、食盐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选:C.【点评】要了解物质溶于水的过程,知道为什么放热和吸热,记住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6.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A.加蔗糖 B.加水 C.升温 D.增大压强【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方法实现.【解答】解:A、往不饱和的蔗糖溶液中加蔗糖,即增加溶质蔗糖的量,可使不饱和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A正确;B、往不饱和的蔗糖溶液中加水,溶剂的量增加只能使不饱和溶液变得更加不饱和;故B不正确;C、给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只能使不饱和溶液变得更加不饱和;故C不正确;D、固体温度的溶解度受压强影响不大,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A.把固体研细 B.加热 C.搅拌 D.振荡【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真正的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唯一外在因素﹣﹣﹣温度,明白固体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解答】解:由于固体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只受温度这一个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若想改变固体的溶解度,就只能改变温度;把固体研细、搅拌、振荡都不能改变固体溶解度.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唯一外在因素﹣﹣温度,以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下列有关此现象的说明正确的是()A.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C.因温度升高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因温度降低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利用以上知识可解决此题.【解答】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打开易拉罐汽水拉环时罐内压强减小,因压强越小,气体溶解度变小,所以气体会冲出,出现叙述的现象.故选A.【点评】此题是利用气体与温度压强的关系解决的基础性知识题,只要抓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这一知识即可.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质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需要在同一温度下比较,错误;B、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溶解的B多,A的质量比B 小,错误;C、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不一定等质量,因为不知道溶液的质量,错误;故选C.【点评】加强溶解度曲线意义的掌握和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里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A.变成了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C.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减小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液中晶体析出的原因判断.B、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判断.C、根据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判断.D、根据溶液中晶体析出的实质判断.【解答】解: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密封放置,装置内外不相通,不会出现蒸发、挥发现象,也不会再投入或取出溶质固体,到了冬天唯一的条件变化是温度降低,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是降温结晶造成的.A、因为有晶体析出,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错误.B、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是降温结晶造成的,装置内外不相通,不会出现蒸发,溶剂质量不减少,所以错误.C、冬天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析出了晶体,所以正确.D、硝酸钾溶液密封放置,装置内外不相通,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会增加,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理解掌握溶液的组成、溶解度的定义、以及溶液的状态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11.取A g食盐固体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200mL.从食盐溶液中取出10mL,则对于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Ag/20B.该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C.该溶液的密度与原溶液相同D.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溶液具有的特点来分析解决本题.【解答】解:食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取出的10毫升溶液中含有原溶液溶质的1/20,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密度、性质都完全相同.故B项不正确.故选B.【点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如果说无色透明是错误的,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12.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便于观察现象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例如,温度、浓度、压强、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催化剂等都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解答】解: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能更好地充分接触,发生反应的机会较多,反应速率才能加快.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方面的问题.1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⑤①②③.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U形管内有色液面将发生的现象是()A.无变化 B.A处升高,B处下降C.A、B两处都升高 D.A处降低,B处升高【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说明与U型管相连通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受到小试管加入物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向小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物质时,有明显变化现象.一是气体的量发生变化;二是温度变化,使气体体积发生变化.【解答】解:导致压强发生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气体的量发生变化;二是温度变化,使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故选:D【点评】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放入水中都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有本质不同,氢氧化钠、浓硫酸是溶解放热,氧化钙反应放热.15.某温度下,将5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得到13.6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无法判断【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实验推断题.【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主要看能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该温度下,5g氯化钠只溶解了3.6g,不能再继续溶解,所以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浓稀是指含溶质的多少而言,并没有具体的界限.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如35%的硫酸溶液被认为是稀硫酸,而35%的盐酸则被认为是浓盐酸本题中的氯化钠溶液如果从生活的角度看,已经是很咸的溶液,应属于浓溶液.故不选C.故选A.【点评】判断一种溶液是否是饱和,关键看能否继续溶解这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容剂不能再溶,就是该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二、填空题(各2分.共54分)16.在①食盐、②花生油、③木炭粉、④蔗糖这4种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①④(选填序号,下同),混合后该物质与水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③.【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浊液不均一、不稳定.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用过滤法分离混合物时主要应该考虑物质是否能够溶于水.【解答】解:食盐、蔗糖都易溶于水,溶于水中能形成溶液.花生油不溶于水,和水相互作用时形成的是乳浊液.木炭不溶于水,和水相互作用时形成的是悬浊液.因为木炭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木炭.故答案为:①④;③.【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及过滤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水.(2)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选填“乳化”或“溶解”)功能.【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成分的判断、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水,故填:水.(2)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功能,故填:乳化.【点评】掌握常见的溶液的知识以及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8.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4晶体,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溶质是NaCl和KMnO4,溶剂是水.【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没说明溶剂是哪种物质时水是溶剂.【解答】解: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4晶体,溶质是固体氯化钠、高锰酸钾,溶剂是水.故答案为: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NaCl和KMnO4;水.【点评】会判断溶质、溶剂是解答本题关健.固体与溶于液体,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相溶,量多的为溶剂,但若有水,无论量多量少,水是溶剂.19.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溶液石灰水蔗糖水碘酒稀硫酸溶质溶剂【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和溶液的命名方法考虑.根据在溶液中,一般来说,相对较多的那种物质称为溶剂,而相对较少的物质称为溶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混合,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有水的水一定是溶剂.,溶液命名方法是溶质的溶剂溶液,溶剂是水的一般水省略不说.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蔗糖水是蔗糖的水溶液;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故答案为:溶液石灰水蔗糖水碘酒稀硫酸溶质氢氧化钙蔗糖碘硫酸溶剂水水酒精水【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溶液的命名方法.20.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溶解硝酸钾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实验序号 1 2 3 4所用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加入KNO3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所得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1)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1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实验2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实验3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2)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质量是110g .(3)请你推测第4次实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10g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结合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和溶质质量之和的关系来分析溶液的状态.【解答】解:。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

《第 9 单元溶液》一、选择题(共 3 小题,每题 3 分,满分9 分)1.稀释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的浓硫酸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A.436.8mL B. 453.7mL C.D.2.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 .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3.在必定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 克,则该温度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 s% B.等于 s% C.小于 s%D.没法判断二、解答题(共13 小题,满分91 分)4.实验室用200g 稀硫酸和30g 粗锌(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恰好完满反应,制得0.8g 氢气,求:(1)粗锌的纯度是多少;(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5.100g5%的 KCl 溶液中加入25g 水中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20℃时,在加水后的溶液中再加25gKCl,此时 KCl 的质量分数,此时溶液能否达到饱和?(20℃KCl 溶解度为34g)6.将 25g 硝酸钾溶于100g 水里,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五均分:( 1)每一份溶液中KNO的质量分数为;3( 2)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15g 水后,溶液中KNO的质量分数为;3( 3)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15g KNO3并所有溶解,所得溶液中KNO的质量分数为;3( 4)若将第三份溶液变成10%溶液,可采纳的措施是;( 5)若将第四份溶液变成40%溶液,可加热蒸发掉g 水(无晶体析出).7.实验室用密度为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 mL的浓硫酸?8.将锌和硫酸锌的混杂物20.8g 放入 179.6g 稀硫酸中,恰好完满反应,获得200g 不饱和硫酸锌溶液.试求:(1)混杂物中锌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如图为A、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t 2℃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序次是.( 2)将 t 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无溶质析出的是.( 3)20℃时,将30gA 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4)若将 t 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 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序次是.10.蒸干 60g 食盐溶液得固体食盐9g,求食盐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11.100g30%的 KNO3溶液蒸发了25g 水,求蒸发掉水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2.配制 10%的稀硝酸250 克,需要用65%的浓硝酸多少克?需要水多少g?13.200g15%的食盐水,需要称量多少克食盐?同时量取多少克水?14.500g98%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成30%的稀硫酸,求稀释后稀硫酸的质量.15.将质量分数为98%的浓 H2SO4100g 溶于 400g 水中,求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16.100g10%的食盐溶液,若使此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1)蒸发掉水分的质量是多少;(2)增添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 单元溶液》 2016 年单元测试卷(江苏省苏州市)参照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3 小题,每题 3 分,满分9 分)1.稀释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的浓硫酸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A.436.8mL B. 453.7mL C.D.【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析】使用 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可采纳加水稀释的方法完成;对溶液进行加水稀释时,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利用这一等量关系,可由稀硫酸的质量计算稀释时所需硫酸的质量;从而依据总质量减去浓硫酸的质量即得水的质量,计算时需要使用质量与体积间的转变公式m=ρ V,进行液体体积与质量间的换算.【解答】解:设稀释时需用浓硫酸的质量为x500mL×× 20%=x× 98%x≈则加入的水的质量 =500mL×﹣因为水的密度为 1g/mL,因此其体积为.应选 B.【谈论】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而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后稀溶液质量﹣稀释时加水的质量.2.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 .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解析】依据溶液的构成进行解析,加水稀释溶液,则溶剂质量增添,溶液质量增添,溶液变稀,溶质质量不变.B、溶液的质量增添,故 B 错误;C、溶质的质量不变,故正确;D、溶剂的质量增添,故错误;应选 C.【谈论】此题观察了溶液稀释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液的构成进行.3.在必定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 克,则该温度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 s% B.等于 s% C.小于 s%D.没法判断【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解析】依据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进行解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在必定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 克,则该温度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s%.应选: C.【谈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此题的要点.二、解答题(共13 小题,满分 91 分)4.实验室用 200g 稀硫酸和 30g 粗锌(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恰好完满反应,制得0.8g 氢气,求:(1)粗锌的纯度是多少;(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考点】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联合的计算.【解析】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依据氢气质量可以计算锌、硫酸和硫酸锌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粗锌的纯度、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解:( 1)设锌的质量为 x,硫酸质量为 y,生成硫酸锌质量为 z,Zn+H2SO4═ ZnSO4+H2↑,65 981612x y z===,x=26g, y=39.2g , z=64.4g ,粗锌的纯度是:× 100%=86.7%,答:粗锌的纯度是86.7%.(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9.6%,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9.6%.(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28.6%,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8.6%.【谈论】此题主要观察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测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正确性.5.100g5%的 KCl 溶液中加入25g 水中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在20℃时,在加水后的溶液中再加25gKCl ,此时 KCl 的质量分数20%,此时溶液能否达到饱和?否(20℃KCl溶解度为 34g)【考点】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解析】依据溶质质量分数=× 100%,联合题意进行解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00g5%的 KCl 溶液中加入 25g 水中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此中 KCl 为 100g× 5%=5g;水为 100g+25g﹣ 5g=120g;20℃KCl 溶解度为 34g,即 20℃时 100g 水中最多溶解KCl 为 34g,120g 水中最多溶解KCl 为 40.8g ,因此在 20℃时,在加水后的溶液中再加25gKCl ,KCl 质量为 25g+5g=30g,因此此时溶液没有达到饱和;此时KCl 的质量分数为× 100%=20%故答案为: 4%; 20%;否.【谈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并能灵巧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此题.6.将 25g 硝酸钾溶于 100g水里,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五均分:( 1)每一份溶液中 KNO的质量分数为20%;3( 2)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15g 水后,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2.5% ;( 3)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15g KNO 并所有溶解,所得溶液中KNO的质量分数为50% ;33( 4)若将第三份溶液变成10%溶液,可采纳的措施是加入 25g 水;( 5)若将第四份溶液变成40%溶液,可加热蒸发掉g 水(无晶体析出).【考点】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析】( 1)依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解析;(2)依据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添来解析;(3)依据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增添来解析;(4)可经过加入水的方法使溶液的浓度减小;(5)依据蒸发水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解析.【解答】解:( 1)因为溶液的均一性,每一份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与整体的质量分数同样,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100%=20%,故填:20%;( 2)均分为五等份后,每份中有5g 溶质, 20g 溶剂.则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15g 水后,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 100%=12.5%,故填: 12.5%;( 3)向第二份溶液中加15gKNO3并所有溶解,所得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50%,故填: 50%;( 4)设加水的质量为x,则=10%x=25g故填:加入25g 水;( 5)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100%=40%故填: 12.5 .【谈论】此题观察增大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及相关计算,明确溶液中的变化并学会利用溶质的质量关系来列等式计算是解答的要点.7.实验室用密度为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考点】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析】利用m=ρ V、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据此结合题意进行解析解答.【解答】解:设需要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x由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3× 98%× x=500g× 20%x≈55.5cm 3.采纳量筒时,尽量采纳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量取55.5mL 浓硫酸,应采纳100mL的量筒.故答案为: 100; 55.5 .【谈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量筒的使用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要点.8.将锌和硫酸锌的混杂物20.8g 放入 179.6g 稀硫酸中,恰好完满反应,获得200g 不饱和硫酸锌溶液.试求:(1)混杂物中锌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联合的计算.【解析】锌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恰好完满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之差即为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依据放出氢气质量,计算参加反应锌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恰好完满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20.8g+179.6g ﹣设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Zn+H2 SO4=H2↑ +ZnSO465 2 161x0.4g y解得: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1%答:( 1)混杂物中锌的质量是13g;( 2)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1%.【谈论】要想解答好这种题目,第一,要理解和熟记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此后,依据所给的问题状况,联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认真地解析题意,并认真地研究、推理后,依据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9.如图为A、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t 2℃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序次是A>B> C.( 2)将 t 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A,无溶质析出的是C.( 3)20℃时,将30gA 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0 g.(4)若将 t 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 t 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序次是B>A>C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看法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解析】( 1)依据 t 2℃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相对地点关系,进行解析解答.(2)由三种地点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状况,可以判断能否有晶体析出及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3)依据 20℃时, A 的溶解度为 40g,进行解析解答.( 4)将 t 1℃时 A、 B、 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高升到t 2℃时, AB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构成为发生改变; C 的溶解度减小,有 C 物质析出,据此进行解析解答.【解答】解:( 1) t 2℃时, A、 B、 C 三种物质中,图中 A 物质在曲线上地点最高,B其次, C 最低,故 t 2℃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序次是A> B> C.( 2)因为 A 的溶解度跟着温度的高升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最大,将t ℃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A;因为 C 的溶解度跟着温度的高升而减小,故升温后无溶质析出的是C.( 3)20℃时, A 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是该温度下100g 水中最多溶解40gA 物质, 20℃时,将 30gA 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最多能溶解20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0g+50g=70g.( 4) t 1℃时 A、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序次是BCA, t 1℃时 A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B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t 1℃时 A、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高升到t 2℃时, AB 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构成为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 的溶解度减小,有 C 物质析出,但 t 2℃时 C 的溶解度小于t 1℃时 A的溶解度,故t 2℃时 C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t 1℃时 A 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三种溶液的溶质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B>A> C.故答案为:( 1) A> B> C;( 2)A; C;( 3) 70g;( 4) B> A> C.【谈论】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观察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经过此题可以增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培育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蒸干 60g 食盐溶液得固体食盐9g,求食盐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考点】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析】依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解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蒸干60g 食盐溶液得固体食盐9g,原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5%.答:原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5%.【谈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并能灵巧运用是正确解答此题的要点.11.100g30%的 KNO3溶液蒸发了25g 水,求蒸发掉水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析】依据溶质质量分数=,联合题意进行解析解答即可.【解答】解: 100g30%的 KNO3溶液蒸发了25g 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谈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并能灵巧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此题.12.配制 10%的稀硝酸250 克,需要用65%的浓硝酸多少克?需要水多少g?【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析】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联合题意进行解析解答.【解答】解:设需要65%的浓硝酸的质量为x,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250g× 10%=x× 65%x≈38.5g .需用水的质量为250g﹣38.5g=211.5g .答:需要65%的浓硝酸38.5g ,需用水 211.5g .【谈论】此题难度不大,观察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要点所在.13.200g15%的食盐水,需要称量多少克食盐?同时量取多少克水?【考点】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析】依据溶质质量分数=× 100%,联合题意进行解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要配制200g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0g× 15%=30g,需要水的质量为: 200g ﹣ 30g=170g,答:需要氯化钠和水各为30g、170g.【谈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并能灵巧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此题.14.500g98%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成30%的稀硫酸,求稀释后稀硫酸的质量.【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析】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联合题意进行解析解答.【解答】解:设稀释后稀硫酸的质量为x,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x× 30%=500g× 98%x≈1633.3g .答:稀释后稀硫酸的质量为1633.3g .【谈论】此题难度不大,观察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要点所在.15.将质量分数为98%的浓 H2SO4100g 溶于 400g 水中,求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考点】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析】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联合溶质质量分数=× 100%,进行解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将100g 98%的浓硫酸溶于4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答: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19.6%.【谈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100%是正确解答此题的要点.16.100g10%的食盐溶液,若使此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1)蒸发掉水分的质量是多少;(2)增添溶质的质量是多少.【考点】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析】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经过三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③加入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该溶液,据此联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解析解答.【解答】解:( 1)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 x,( 100g﹣ x)× 20%=100g× 10%, x=50g .(2)设需要再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y,( 100g+y )× 20%=100g× 10%+y, y=12.5g .答:( 1)需要蒸发 50g 水;( 2)需加氯化钠 12.5g .【谈论】此题难度不是很大,观察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要点所在.。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人们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是因为汽水中的CO2进入人体后()A.发生了分解 B.与胃液反应生成了气体C.温度升高,CO2溶解度减小 D.压强增大,CO2溶解度减小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均正确的是()A.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去油污B.金属铝难与氧气反应,常用与制作炊具C.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3.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4.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5.已知20 ℃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

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6.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蔗糖替代品,如图所示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B.木糖醇溶液从30℃升温到50℃,溶液的组成不变C.木糖醇溶液从50℃降温到30℃,一定没有晶体析出D.30℃时,75克木糖醇可以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7.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g·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C.将480 mL水倾倒入盛有80 mL98%浓硫酸的500 mL量筒中D.将80g 98%的浓硫酸沿10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 mL水中,并不断搅拌8.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A.蔗糖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9.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的溶解度B.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C.通过升高温度可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a一定大于b10.下表给出了在20℃和100℃时X、Y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请分析有关数据,判断利用结晶法从X、Y的混合物中提纯X时,使用哪种溶剂的回收率最高(已知混合物含X70g,含Y15g)()二、填空题1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

《第9单元溶液》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A.酒精、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D.看颜色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9.用50g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A.145g B.195g C.196g D.245g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A.B.C.D.11.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如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B.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C.30℃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YD.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2.下表列出了20℃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 所加NaCl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①10 2 12②10 3 13③10 4④10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所待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B.①②③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13.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液的质量不变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14.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④⑤1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16.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7.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在该温度下,将25g 氯化钾固体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5% B.% C.% D.50%18.佛山市三水健力宝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塞.“魔水”会自动喷出.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19.图如中不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A.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B..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C..一定量水中加入浓硫酸D..加热蒸发稀盐酸20.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下表所示:0℃10℃20℃30℃NaCl(g)Na2CO3•10H2O(g)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几种说法:①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②将含水各1OO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O℃,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③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在2O℃~30℃之间;④欲从含有少量NaCl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二、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4分)21.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请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2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2)t3℃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写“能”或“不能”).(3)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填写物质序号).(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填写选项序号).A.c>a=b B.a=b>c C.a>b>c D.b>a>c.23.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应进行的操作是.(2)D操作应选用 mL 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处保持水平.(3)E操作的作用是.三、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6分)24.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表:温度℃25 50 95溶解度g某同学为了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样品充分溶解后,在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3)将所得滤液,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25.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2)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26.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2)烧杯甲里是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物质的溶液.(3)40℃时,烧杯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A.甲(状态2)>甲(状态1)B.乙(状态1)>甲(状态3)C.甲(状态1)=乙(状态2)D.乙(状态3)>丙(状态3)四、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7.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1)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需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2)取上述配制得到的足量稀盐酸与锌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2016年单元测试卷(陕西省榆林市)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A.酒精、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物质的简单分类;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是纯净物,不是溶液;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稀硫酸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液氧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汽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D、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氧化铜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类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透彻理解有关溶液、化合物的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硬水与软水;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判断.B、根据硬水的危害判断.C、根据硝酸铵溶解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判断.D、根据盐水的凝固点比水低判断.【解答】解:A、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能将油污变成细小的油滴,从而形成乳浊液而被洗去,所以错误.B、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加入洗涤剂产生的泡沫少,去污效果低,所以正确.C、硝酸铵溶解于水要吸收大量的热,能制得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所以正确.D、因为盐水的凝固点比水低,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在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并运用知识.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D.看颜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实验室中的药品不能品尝进行分析;B、根据两者的成分进行分析;C、根据两者都含有水分进分析;D、根据两者溶液的颜色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实验室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A错误;B、蒸馏水中不含任何物质,蒸干没有物质剩余,氯化钾溶液蒸干有固体残留,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中的水分都会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故C错误;D、蒸馏水和氯化钾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m溶液中有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存在,故可以确定是饱和溶液;进而可以确定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以及m溶液、n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A、由题意知,4℃时,m溶液中有有少量蔗糖晶体存在,故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B、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n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C、从4℃到室温,温度升高,晶体消失说明晶体已经溶解了,从而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故选项错误;D、由于m溶液中比n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少,故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饱和石灰水升温后由固体析出,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的过程中,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根据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以及海水是混合物,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去分析,通过对比得出合理答案.【解答】解: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而不是氯化钠蒸发,所以A错;B、日晒风吹可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而不是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所以B错;C、氯化钠的溶解度不会因日晒风吹而变小,所以C错;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就是海水晒盐的原理,所以D对.故选D.【点评】正确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意,了解食盐结晶的常见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就不会变化,因析出晶体需要具备温度改变或减少溶剂两种方式或其一,则析出晶体时肯定是溶剂量减少导致的.【解答】解:由于析出晶体需通过温度改变或减少溶剂两种方式的一种,由于是恒温状态下完成,故温度不变,析出晶体只能通过减少溶剂的方式完成,有题干知因是敞口水分会不断蒸发减少.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说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点是掌握溶质析出需要具备温度的改变或者是溶剂的减少两种方法.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先计算出溶质与溶剂的量,而后进行根据所知的量进行称量及溶解,配置好的溶液装瓶存放.【解答】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前期做的工作是先依据要求计算出溶质与溶剂的量,而后进行根据计算所得的量进行实际称量,再把相关的溶质放入到溶剂中溶解,配置好的溶液装瓶存放.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溶液配置实验的考查,重点复习配制溶液的步骤,对强化学生对溶液配制的知识有一定帮助.9.用50g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A.145g B.195g C.196g D.245g【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守恒.【分析】加水后所形成的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跟50g98%的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相等.【解答】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50g×98%=(50g+x)×20%解得 x=195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稀释,难度较小.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A.B.C.D.【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即溶液由不饱和达到饱和之后不会在继续溶解这种物质,在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逐渐的增大至不再发生变化,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所以加入硝酸钾之前,不饱和的硝酸钾溶质的质量不为0,故选项错误;B、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直到达到饱和状态,故选项错误;C、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不再溶解,故选项正确;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KNO3不能无限溶解,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的变化,需要注意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不是无限的.11.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如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B.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C.30℃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YD.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摄取典型信息、以新衬新解题;压轴实验题.【分析】A、根据特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寻找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B、根据溶解度曲线走势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C、利用溶解度曲线,比较某温度下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D、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解答】解:A、利用三组数据“30℃时70g、50℃时84g、60℃时90g”中的第一或第三组数据,找到温度与溶解度的交点所在的曲线即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第二组数据正好落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无法确定曲线.曲线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B、曲线Z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表明Z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说法正确;C、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S为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在30℃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S Z>S X>S Y,物质Y的溶解度S Y最小,所以此时物质Y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最小,而非是最大.说法错误;D、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明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由已知温度查某物质对应的溶解度;由物质的溶解度查该物质所处的温度;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设计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12.下表列出了20℃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 所加NaCl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①10 2 12②10 3 13③10 4④10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所待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B.①②③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图表数据进行分析:①②次氯化钠都溶解了,到了第三次有不溶解的了,只溶解了,再根据饱和溶液的特点和溶解度定义就可解决此题.【解答】解:由第③次可知10g水中只能溶解氯化钠,由于前两次放的氯化钠都少于,所以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第③④两次多于,所以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由10g水中只能溶解,所以100g水中只能溶解36g,所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0%=%.故选A.【点评】溶液是否饱和关键看所加溶质是否全部溶解,溶解度的求法要严格按照溶解度的定义考虑.13.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液的质量不变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虽然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热而使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但题中明确“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因此在分析本问题时不需要考虑温度对溶液的影响;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易被误解为增加了溶液中的溶质,其实,由于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解答】解:A、由于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在减少;故A正确;B、根据选项A的分析,溶液的质量减少而非不变;故B不正确;C、饱和溶液随溶剂水的减少,溶质相应析出,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 不正确;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由于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故D不正确;。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泥土B .冰块C .高锰酸钾D .白糖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碘酒的溶剂是乙醇C .溶质一定是固体D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3.欲将30℃时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来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少B .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增加C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D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4.下表是KCl 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Cl 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80℃时,KCl 固体的溶解度是51.1gC .60℃的KCl 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D .2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0%5.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图),其气密性良好。

若要使B 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 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A .氯化钠和水B .硝酸铵和水C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 .铜和稀硫酸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A B.B C.C D.D7.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9.下列对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A.3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0~30℃时,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甲大C.18℃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10.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变化的是( )A.A B.B C.C D.D二、填空题11.商丘市某盐化厂生产的碳酸钠粗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碳酸钠与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2)t1℃时碳酸钠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除去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12.5%的葡萄糖溶液可用于医疗救护。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9单元溶液》一、我会选择1.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金属活动性2.下列属于合金的是()A.铁粉和铜粉混合B.黄铜C.铁D.氧化铁3.下列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A.Mg B.Al C.Zn D.Ag4.下列各种“铁”中,最容易生锈的是()A.表面喷有漆的铁B.装液态氮气的铁容器C.海边的铁管D.沉没在机油中的铁制零件5.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C.生锈难易程度 D.颜色不同6.菜刀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放置,锈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①切湿咸菜后②切酸菜后③切青菜后擦干④切猪肉后干布擦干再涂上一层豆油()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7.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B.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8.下列有关Fe2O3+3CO2Fe+3CO2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Fe2O3是磁铁矿石的主要成分B.体现了CO的还原性C.Fe2O3发生了氧化反应D.该反应常用于在实验室里制取CO29.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0.15g B.0.20g C.0.30g D.0.45g10.用实验比较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硫酸亚铁溶液 B.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D.硝酸银溶液1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1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已知HCl+AgNO3═AgCl↓+HNO3):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13.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1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然后,向滤渣N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B.滤液M的颜色为浅绿色C.滤渣N中一定没有Mg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二、我会填空(15小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14分)15.用化学用语表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铁锈的主要成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硫酸亚铁.16.如图,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①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②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三、我会回答17.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请回答:(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2)固体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3)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18.铁和铝在生产和生活中都非常重要,但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金属因锈蚀而损失,防止金属锈蚀,保护金属资源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①铁合金包括和②防止铁制品生锈措施之一是刷漆,其原理是③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的意义是①②.19.请根据常见金属性质回答问题: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1)将以上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补充完整.(2)黄金首饰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在青海的许多地方,人们在沙土层中用水冲洗筛选金子.据此推断,由此法采集的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3)从Mg、Zn、Cu、Fe中选出一种适当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4)用CuSO4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在以下(填序号)中进行.A.塑料桶 B.铁桶 C.木桶.2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NaOH能与CO2反应)(2)实验开始时,应(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反应方程式为.2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试验中,小明出于好奇,他将一小包铜粉和铝粉的混合物放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上层溶液呈蓝色,底部有不溶物.于是同学们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研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所含溶质有什么?【猜想与假设】(1)小红同学认为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则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经讨论,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猜想①(用化学式表示,下同)②.【设计实验】(3)同学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成立.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猜想①成立酸方案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猜想②成立22.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1)生成的气体的化学式是;其质量为 g.(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2016年单元测试卷(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四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择1.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金属活动性【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金属的物理通性考虑,同时要注意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金属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解答】解: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金属的物理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下列属于合金的是()A.铁粉和铜粉混合B.黄铜C.铁D.氧化铁【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合金的定义与特点进行解答.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解答】解:A、铁粉和铜粉没有融合在一起,不是合金;B、黄铜是铜锌合金;C、铁是单质,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D、氧化铁是氧化物,属于纯净物,不是合金;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本考点基础性强,比较好把握.3.下列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A.Mg B.Al C.Zn D.Ag【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镁、铝、锌、银四种金属中银的位置最靠后,其金属活动性最弱.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下列各种“铁”中,最容易生锈的是()A.表面喷有漆的铁B.装液态氮气的铁容器C.海边的铁管D.沉没在机油中的铁制零件【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等.【解答】解:A、表面喷有漆的铁,使得铁与氧气和水隔绝,不容易生锈.故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和铁发生化学反应,不容易生锈.故错误;C、海边空气潮湿,铁管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故正确;D、浸没在机油中的铁制零件,使得铁与氧气和水隔绝,不容易生锈.故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C.生锈难易程度 D.颜色不同【考点】生铁和钢.【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生铁和钢均为铁的合金,均为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故选项正确.C、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而不是生锈难易程度不同,故选项错误.D、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而不是颜色不同,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主要区别(含碳量不同)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菜刀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放置,锈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①切湿咸菜后②切酸菜后③切青菜后擦干④切猪肉后干布擦干再涂上一层豆油()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解答】解:铁能和显酸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锈蚀速率很快;氯化钠属于盐,能够促进铁生锈的速率,锈蚀速率较快;切青菜后的菜刀生锈速率较慢;切猪肉后用干布擦干再涂上一层豆油,菜刀几乎不生锈.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铁在不同环境中生锈的速率,解答时要充分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促进铁生锈的因素.7.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B.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之最解答,最早利用的金属是铜,年产量最高的是铁,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不活泼的如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合金.【解答】解:A、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是铜,故说法正确;B、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说法正确;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说法错误;D、因合金具有很多优点,如耐腐蚀、强度大等,所以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明确金属之最及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是解答本题关健.8.下列有关Fe2O3+3CO2Fe+3CO2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Fe2O3是磁铁矿石的主要成分B.体现了CO的还原性C.Fe2O3发生了氧化反应D.该反应常用于在实验室里制取CO2【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赤铁矿和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来分析;B.根据在反应中,一氧化碳体现出来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在反应中氧化铁发生的变化来分析;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要求来分析.【解答】解: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故错误;B.在此反应中,一氧化碳将氧化铁转化为了铁,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正确;C.在化学反应中,氧化铁转化为了铁,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错误;D.该反应的条件是高温,且反应物中的一氧化碳有毒,不适应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实验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0.15g B.0.20g C.0.30g D.0.45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元素质量守恒.【分析】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11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中含硫酸根的质量为11g﹣3.8g=7.2g;根据硫酸中氢与硫酸根的比,计算出氢元素的质量,即产生氢气的质量.【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反应生成的11g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中含有硫酸根的质量=11g﹣3.8g=7.2g;根据硫酸的化学式H2SO4,其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2:96=1:48,当硫酸中所含硫酸根的质量为7.2g时,硫酸中H元素的质量=7.2g×=0.15g,即反应中产生的氢气质量为0.15g;故选A.【点评】本题的解决技巧在于:由金属和硫酸根所组成的硫酸盐中,除去金属余下的就是硫酸根.10.用实验比较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硫酸亚铁溶液 B.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D.硝酸银溶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解答】解: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因此用实验比较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由题中的试剂可知,可选用锌、铜两种金属和硫酸亚铁溶液.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甲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甲,说明丙的活动性比甲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丙的活动性比乙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丙、甲、乙.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已知HCl+AgNO3═AgCl↓+HNO3):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据此解答.注意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可以据此分析该题.【解答】解:①由于没有提及具体的铝和铁的量,所以不能判断金属是否剩余,而银不能和酸反应,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气泡,故①错;②由于没有提及具体的铝和铁的量,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将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沉淀,故②错;③由于铁和铝的活动性都比银强,所以在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单质,故③对;④溶液得到是浅绿色溶液,所以可以判断铝已完全反应,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故④错;即题中所给的说法正确的只有③,即只有一种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13.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结论探究.【分析】A、根据反应的原理可以知道,盐酸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可以据此来答题.B、反应所需时间最短的那么它的反应速率就越快.C、反应所需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活动性越强.D、由于不知道它们反应后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所以难以区分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原理可以知道,盐酸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生成氢气质量从多到少的顺序为:X、Y、Z故消耗盐酸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X>Y>Z,故A错.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Y反应所需时间最短,其反应速率最快,Z所需时间最长,反应最慢,故B 错.C、从图象中可以看出:Y反应所需时间最短,其反应速率最快,故其活动性最强,Z所需时间最长,反应最慢,故Z的活动性最弱,故C对.D、我们知道在化合价相同的条件下,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则生成气体的质量越少,但是本题中没有化合价,故难以确定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故D错.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各个原理,并能熟练的运用,知道等质量的化合价为+2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则生成气体的质量越少这个规律.1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然后,向滤渣N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B.滤液M的颜色为浅绿色C.滤渣N中一定没有Mg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考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所以向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铁粉,能发生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不能与MgSO4反应,根据“向滤渣N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A、根据分析,滤液M中一定存在硫酸亚铁和MgSO4,故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故正确;B、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铁,说明硫酸铜与铁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M的颜色为浅绿色,故正确;C、根据分析,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因为镁>铁>铜,则滤渣N中一定没有Mg,故正确;D、由好像方程式可知,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置换出铜,会使固体的质量增加,所以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骨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当同一种金属置换比它弱的两种金属时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二、我会填空(15小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14分)15.用化学用语表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Al2O3,硫酸亚铁FeSO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其化学式为:Fe3O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硫酸根﹣2价,其化学式为FeSO4;故答案为:Fe3O4;Fe2O3;Al2O3;FeSO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6.如图,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4Al+3O2=2Al2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①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②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 .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进行解答;(2)根据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解答;(3)根据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以及铜片和硝酸银溶液生成银和硝酸铜进行解答.【解答】解:(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3)①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单元溶液》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仪器中,可用于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A.集气瓶 B.烧杯 C.量筒 D.试管2.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很广泛的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水银 B.碘酒 C.石灰浆 D.植物油3.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等于()A.1:2:3 B.2:3:1 C.3:1:2 D.1:3:24.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5.夏日里随时想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生石灰 B.蔗糖 C.硝酸铵 D.食盐6.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A.加蔗糖 B.加水 C.升温 D.增大压强7.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A.把固体研细 B.加热 C.搅拌 D.振荡8.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下列有关此现象的说明正确的是()A.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C.因温度升高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因温度降低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质量10.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里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A.变成了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C.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减小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11.取A g食盐固体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200mL.从食盐溶液中取出10mL,则对于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Ag/20B.该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C.该溶液的密度与原溶液相同D.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12.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便于观察现象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1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14.如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U形管内有色液面将发生的现象是()A.无变化 B.A处升高,B处下降C.A、B两处都升高 D.A处降低,B处升高15.某温度下,将5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得到13.6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各2分.共54分)16.在①食盐、②花生油、③木炭粉、④蔗糖这4种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选填序号,下同),混合后该物质与水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17.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2)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选填“乳化”或“溶解”)功能.18.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4晶体,观察到的现象是,溶质是,溶剂是.19.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20.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溶解硝酸钾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1)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1得到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实验2得到的溶液是溶液,实验3得到的溶液是溶液.(2)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质量是.(3)请你推测第4次实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22.把200g蔗糖溶液完全蒸干后,共得到固体50g,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溶剂的质量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三.计算Zn=65,H=1,S=32,O=16.23.100g某硫酸恰好与13g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2016年单元测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仪器中,可用于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A.集气瓶 B.烧杯 C.量筒 D.试管【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即可,集气瓶: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烧杯:用作配制溶液、溶解固体和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量筒: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加热.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解答】解:A、集气瓶用于收集、储存少量气体或某些气体反应,故错误;B、烧杯可以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故正确;C、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而一定不能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错误;D、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一般不用作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看起来简单,但同学们的答分并不高,同学们对这些仪器的使用范围很模糊,这就需要同学们注重课本,留意常见仪器的使用规则,同时做实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2.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很广泛的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水银 B.碘酒 C.石灰浆 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和溶液的特点来做本题.溶液是指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三个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解答】解:A、蒸馏水是纯净物;故错B、碘酒是碘溶解于酒精而形成的均一、稳定、混合物.属于溶液;故对C、石灰浆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错D、植物油是纯净物;故错故选B【点评】只有符合均一、稳定、混合物这三个要点的液体才属于溶液.3.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等于()A.1:2:3 B.2:3:1 C.3:1:2 D.1:3:2【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可知溶液质量最大来分析本题.【解答】解:三者数值中溶液质量最大,所以排在最后的数值应该是前两者的和,所以直接选A故选A.【点评】要熟悉溶质、溶剂、溶液三个量的关系.4.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考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利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出来,故选项说法错误.B、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风吹日晒使溶液有饱和变为不饱和,故选项说法错误.C、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D、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日晒可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结晶(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夏日里随时想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生石灰 B.蔗糖 C.硝酸铵 D.食盐【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一种低温小环境,说明该物质溶于水吸收热量.再根据物质溶于水吸热、放热情况考虑.【解答】解: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需吸热,构成物质的微粒与水分子形成水和分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放热,如果吸热大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吸热,如果吸热小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放热,如果吸热等于放热则表现为溶于水温度不变.A、生石灰溶于水放热;B、蔗糖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D、食盐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选:C.【点评】要了解物质溶于水的过程,知道为什么放热和吸热,记住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6.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A.加蔗糖 B.加水 C.升温 D.增大压强【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方法实现.【解答】解:A、往不饱和的蔗糖溶液中加蔗糖,即增加溶质蔗糖的量,可使不饱和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A正确;B、往不饱和的蔗糖溶液中加水,溶剂的量增加只能使不饱和溶液变得更加不饱和;故B不正确;C、给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只能使不饱和溶液变得更加不饱和;故C不正确;D、固体温度的溶解度受压强影响不大,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A.把固体研细 B.加热 C.搅拌 D.振荡【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真正的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唯一外在因素﹣﹣﹣温度,明白固体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解答】解:由于固体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只受温度这一个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若想改变固体的溶解度,就只能改变温度;把固体研细、搅拌、振荡都不能改变固体溶解度.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唯一外在因素﹣﹣温度,以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下列有关此现象的说明正确的是()A.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C.因温度升高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因温度降低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利用以上知识可解决此题.【解答】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打开易拉罐汽水拉环时罐内压强减小,因压强越小,气体溶解度变小,所以气体会冲出,出现叙述的现象.故选A.【点评】此题是利用气体与温度压强的关系解决的基础性知识题,只要抓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这一知识即可.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质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需要在同一温度下比较,错误;B、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溶解的B多,A的质量比B 小,错误;C、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不一定等质量,因为不知道溶液的质量,错误;故选C.【点评】加强溶解度曲线意义的掌握和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里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A.变成了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C.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减小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液中晶体析出的原因判断.B、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判断.C、根据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判断.D、根据溶液中晶体析出的实质判断.【解答】解: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密封放置,装置内外不相通,不会出现蒸发、挥发现象,也不会再投入或取出溶质固体,到了冬天唯一的条件变化是温度降低,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是降温结晶造成的.A、因为有晶体析出,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错误.B、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是降温结晶造成的,装置内外不相通,不会出现蒸发,溶剂质量不减少,所以错误.C、冬天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析出了晶体,所以正确.D、硝酸钾溶液密封放置,装置内外不相通,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会增加,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理解掌握溶液的组成、溶解度的定义、以及溶液的状态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11.取A g食盐固体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200mL.从食盐溶液中取出10mL,则对于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Ag/20B.该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C.该溶液的密度与原溶液相同D.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溶液具有的特点来分析解决本题.【解答】解:食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取出的10毫升溶液中含有原溶液溶质的1/20,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密度、性质都完全相同.故B项不正确.故选B.【点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如果说无色透明是错误的,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12.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便于观察现象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例如,温度、浓度、压强、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催化剂等都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解答】解: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能更好地充分接触,发生反应的机会较多,反应速率才能加快.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方面的问题.1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⑤①②③.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U形管内有色液面将发生的现象是()A.无变化 B.A处升高,B处下降C.A、B两处都升高 D.A处降低,B处升高【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说明与U型管相连通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受到小试管加入物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向小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物质时,有明显变化现象.一是气体的量发生变化;二是温度变化,使气体体积发生变化.【解答】解:导致压强发生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气体的量发生变化;二是温度变化,使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故选:D【点评】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放入水中都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有本质不同,氢氧化钠、浓硫酸是溶解放热,氧化钙反应放热.15.某温度下,将5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得到13.6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无法判断【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实验推断题.【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主要看能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该温度下,5g氯化钠只溶解了3.6g,不能再继续溶解,所以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浓稀是指含溶质的多少而言,并没有具体的界限.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如35%的硫酸溶液被认为是稀硫酸,而35%的盐酸则被认为是浓盐酸本题中的氯化钠溶液如果从生活的角度看,已经是很咸的溶液,应属于浓溶液.故不选C.故选A.【点评】判断一种溶液是否是饱和,关键看能否继续溶解这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容剂不能再溶,就是该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二、填空题(各2分.共54分)16.在①食盐、②花生油、③木炭粉、④蔗糖这4种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①④(选填序号,下同),混合后该物质与水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③.【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浊液不均一、不稳定.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用过滤法分离混合物时主要应该考虑物质是否能够溶于水.【解答】解:食盐、蔗糖都易溶于水,溶于水中能形成溶液.花生油不溶于水,和水相互作用时形成的是乳浊液.木炭不溶于水,和水相互作用时形成的是悬浊液.因为木炭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木炭.故答案为:①④;③.【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及过滤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水.(2)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选填“乳化”或“溶解”)功能.【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成分的判断、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水,故填:水.(2)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功能,故填:乳化.【点评】掌握常见的溶液的知识以及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8.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4晶体,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溶质是NaCl和KMnO4,溶剂是水.【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没说明溶剂是哪种物质时水是溶剂.【解答】解: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4晶体,溶质是固体氯化钠、高锰酸钾,溶剂是水.故答案为: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NaCl和KMnO4;水.【点评】会判断溶质、溶剂是解答本题关健.固体与溶于液体,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相溶,量多的为溶剂,但若有水,无论量多量少,水是溶剂.19.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和溶液的命名方法考虑.根据在溶液中,一般来说,相对较多的那种物质称为溶剂,而相对较少的物质称为溶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混合,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有水的水一定是溶剂.,溶液命名方法是溶质的溶剂溶液,溶剂是水的一般水省略不说.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蔗糖水是蔗糖的水溶液;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故答案为:【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溶液的命名方法.20.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溶解硝酸钾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1)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1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实验2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实验3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2)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质量是110g .(3)请你推测第4次实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10g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结合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和溶质质量之和的关系来分析溶液的状态.【解答】解:(1)在实验1和实验2中溶液质量等于溶剂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不变,加入KNO3的质量增加,实验2中溶液质量增大,加入KNO3的能继续溶解,说明实验1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同样,实验2得到的溶液不饱和溶液,而实验3和4中溶液质量小于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则实验3和4中都有固体不溶解,即实验3和4得到的都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2)由实验3可知,溶解的溶质质量为210g﹣100g=11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110g硝酸钾恰好饱和,则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10g;(3)推测第4次实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10g.答案:(1)不饱和不饱和饱和(2)110(3)210【点评】本题考查饱和溶液的判断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学生利用在该条件下有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来判断是否为饱和溶液是解答的关键.2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t1℃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大(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由于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大;(2)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