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

合集下载

最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最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六)简答题1、实施课堂即兴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立足激励原则;(2)、关注人性原则;(3)、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2、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那几个阶段?(1)、第一学段(1~3年级);(2)、第二学段(4~6年级);(3)、第三学段(7~9年级)。

3、课程内容(即四大领域)的内容是什么?(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概率;(4)、综合与实践。

4、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4)、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

5、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1)、导向功能;(2)、反馈功能;(3)、决策改进功能。

6、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1)、情节不要太多;(2)、环节不要太细;(3)、问题不要太碎。

7、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发展先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教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2)、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小学数学整体性课堂教学评价;(3)、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学评教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

8、新时期下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反思?(1)、在教学实践中反思;(2)、在与他人交流评价中反思;(3)、在与学生交流评价中反思。

9、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是什么?(1)、分项评价;(2)、激励评价;(3)、跟踪评价;(4)、延迟评价;(5)、协商评价。

10、小学数学教师自我反思的一般形式有哪些?(1)课后备课;(2)教学后记;(3)教学诊断;(4)反思日记;(5)教学案例;(6)观摩分析。

11、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因素答:(1)学生(2)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4)课型特点(5)教师(6)教学资源1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分析教材答:(1)搞清教材内容是什么(知道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知识要点,研究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了解教材中提前渗透的某些内容)。

2011年数学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答案

2011年数学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答案

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道不同的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4、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6.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7、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8、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9、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16、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7、《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二、选择题(3×10=30分)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3 )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2 )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1 )的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完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完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学段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附录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第一学段(1~3年级)数与代数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1~3年级)统计与概率第一学段(1~3年级)综合与实践第二学段(4~6年级)数与代数第二学段(4~6年级)图形与几何第二学段(4~6年级)统计与概率第二学段(4~6年级)综合与实践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修改完善课标稳步推进课改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数学课程标准与现行数学教学大纲的比较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二、空间与图形三、统计与概率四、实践活动第二学段(4~6年级)一、数与代数二、空间与图形三、统计与概率四、综合应用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第二学段(4~6年级)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第三学段(7~9年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填空题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图形与几何)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水平调查——以四川省为例

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水平调查——以四川省为例
水 平 如何 呢 ? 为 此 ,我 们 进 行 了 一 次 专 题 调 查 。
表1 测 试 对 象基 本 情 况 统 计袁


调 查概 述
( 一 )调 查 工 具
自制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标准 ( 2 0 1 1 年版 ) 》学 习水平
测 试 题 ,试 题 包 括 课 程 性 质 、课 程 目标 、 内容 目标 、 实 施
份 ,网络测试3 4 份 ,剔除无效卷1 5 份 ,有效卷 1 4 6 份 ,有效 率 为9 0 . 6 8 % ( 如表 1 ) ;与教师座谈 、网络交 流1 6 人次 。采
用S P S S I 9 . 0 数据统计 分析 软件及E x c e l 表 格 对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和分析 。
作 交 流都 是 重 要 的学 习方 式 ” ;关 于 数 学 的 定 义 , 只 有 2 8 . 7 7 %的 教 师选 择 “ 数 学 是 研 究 数 量 关 系 和 空 间 形 式 的 科 学” :对 具 体 内容 的 变 化 ,教 师 了 解 更 低 ,大 多 教 师 似 是 而
测 试 对 象 为 义 务 教 育 数 学 教 师 。 测 试 采 取 现 场 测 试 和 网 络 测 试 , 闭 卷 和 限 时 答 题 的 方 式 ,其 中 , 现 场 测 试 1 2 7
( 实验稿 ) 》 ( 以下简称 《 课标 ( 实验 稿 ) 》 )的精神 ,数学
课 程 改 革 取 得 显 著 成 效 。 同 时 ,在 执 行 过 程 中 也 发 现 部 分
( 2 0 1 1 年版 ) 》 的水 平 偏低 。 调 查 发 现 ,培 训 机 构 培 训存 在 覆 盖 面 不 广 、 系统 性 不 强 、针 对 性 不 足 、 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七)论述题1答: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具体从以下五方面要求评价: (1) 注重(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5)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2答:(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和引导。

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氛围。

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倾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它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答:(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最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测试题04-04(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测试题04-04(题)

1、“用数学”的含义是()A、用数学学习B、了解生活数学C、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2、课程标准提出在()学段引入计算器。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了()个改变A、6B、5C、4D、3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C、掌握知识培养能力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A.自我评价B. 多样评价C.相互评价 D、他人评价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A、发展性B、综合性C、实践性D、创新性7、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是()的积累。

A、空间观念B、推理能力C、应用意识D、数学活动经验8、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属于()部分内容A、数与代数B、统计与概率C、课题学习D、空间与图形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A、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B、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C、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D、人人掌握有价值的数学10、教学的三维目标是()A、知识、能力、思想方法B、知识、技能、数学思考C、知识、技能、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1、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A、兴趣B、学习习惯C、认知发展水平D、生活习惯1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A、基础的B、有趣的C、现实的D、创新的1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A、基本学习习惯B、基本学习行为C、基本技能D、基本解决问题能力14、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关系。

A、兴趣与习惯B、直观与抽象C、兴趣与学习行为D、实践与创新15、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数学教育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 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 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 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关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基本理念”的意义 课程理念是关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与学、 评价等的基本认识和观点,是统领课程的指导思想, 理解它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课程观,从思想 观念的层面更好地把握课程标准。
1.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这个载体包括数、语言、信号、图像等,凡是能 够承载事物信息的东西构成数据,而统计学就是通 过这些载体来提取信息进行分析的科学和艺术。 2.点明了数学分析观念的三个重要方面的要求:体会 数据中蕴涵的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 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双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四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双基”发展为“四基”
1.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实现三维目标的需要 3.教育要“以人为本”的需要
“四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的主要载体,需要花费较多 的课堂时间;数学思想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统领课堂 教学的制高点;数学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与过程。
二、基本理念与目标
1.关于数学的意义和数学教育的作用 2.关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3.关于数学课程目标
1.关于数学的意义和数学教育的作用 (1)数学的意义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 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 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 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 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 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 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者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模拟测试题(中学数学答案)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模拟测试题(中学数学答案)

龙江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模拟测试题(中学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5为单项选择,16-20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5分)21、数量关系空间形式。

22、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23、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24、一。

25、学生教师兴趣积极性。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36、答: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37、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五、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38、答: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

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例如,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图形的分类,代数式的分类,函数的分类等。

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

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别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

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

学会分类,可以有助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0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0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括号中)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也包括(B)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C)。

A、数的认识与计算B、图形与几何C、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B )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A、要求B、不要求C、没有明确要求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C )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问题解决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C )的教学。

A、概念B、计算C、应用题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 A )。

A、过程性目标B、知识技能目标C、情感态度目标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C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多样评价9、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 B )的过程。

A、单一B、富有个性C、被动10、“用数学”的含义是( B )A、用数学学习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C、了解生活数学11、下列现象中,( D )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B、明天有人走路C、每天都有人出生D、地球每天都在转动12、《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 )个学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

2.关于数学课程目标 《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目标 进行了完善,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 更加凸显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使学生经历 数学学习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等。
课程目标的结构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学段目标
概述
知 识 技 能
具体 阐述 数 学 思 考
问 题 解 决
情 感 态 度
第 一 学 段
第 二 学 段
(2)“基本理念”的内容
《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由实 验稿的六个方面表述为五个方面:
1
课程的核心理念
2
课程 理念
课程内容 学与教的活动 学习评价
3 4 5
信息技术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 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 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 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第 三 学 段
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 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 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 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任意写出一个两位数,颠倒它的个位与十位,得到一 个新的数,将这两个数相加,他们的和有什么规律?
空间观念
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 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 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 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想象”是空间观念的核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数学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斯苗儿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具体变化如下: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

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2001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011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01651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

01651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

01651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形考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既强调了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表示、推理、证明、交流等过程,也提出了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不列不属于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是:()。

A.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B.直观与抽象之间的关系。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

D.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答案:D(V:gkfdy567)2.以下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体现的学习评价观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以便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B.在评价内容方面,要辩证地处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C.评价内容主要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

D.评价方法一定要多样化。

答案:C3.以下关于创新意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新意识要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B.创新的基础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C.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段进行不同层次的教与学。

D.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

答案:D(V:gkfdy567)4.以下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总体目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双基”。

B.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C.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答案:A5.以下关于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发展规律表述错误的是:()。

A.从以获得并建立初级概念为主发展到逐步能理解并建立二级概念。

B.对概念的获得从以具体或直观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抽象或推理为主。

C.从孤立地认识概念逐步发展到理解概念间的联系。

D.从数、形结合的发展到数、形的分离。

答案:D(V:gkfdy567)6.以下关于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表述正确的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数学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这意味着2001年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随之而来的,就是教材的改革,数学课程改革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对修订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也将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当前的头等大事。

经过几年来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的跟踪研究以与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深入研读,我认为修订版是对实验稿的继承和发扬,改进与完善,但又不乏创新之举,让人读来眼前一亮,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定位更准确,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明晰,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教学策略与手段的指导更明确,对课程容的调整更合理。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明了和全面。

具体变化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容标准”改为“课程容”。

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 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测试题(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测试题(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测试题(小学数学)3、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5、评价学生的数学研究应该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研究和改进教师教学。

6、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实践和综合性,每学期至少一次进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研究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研究的主人,教师是数学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9、数学研究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10、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和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3、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多种研究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研究策略,提高研究效果。

好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教师应该发挥有效的主导作用,以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

同时,学生也应该成为研究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教师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标志。

为了使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体,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研究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试题(精编四套)(含答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试题(精编四套)(含答案)

WORD格式能够随意编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模拟试题(一)(含答案)一、选择题(1-10 单项选择, 11-15 多项选择)( 30%)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的过程。

A、生动开朗的主动的和富裕个性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开朗的C、生动开朗的被动的富于个性2、评论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A、成绩B、目的C、过程3、“综合与实践”的教课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起码(A)次。

A、一B、二 C 、三D、四4、数学教课活动是师生踊跃参加,( C)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5、教师要踊跃利用各样教课资源,创建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A、教教材B、用教材教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A)不一样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

A 组织者合作者B组织者指引者C组织者指引者合作者8、“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术、( B)、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虑 B 、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9、在新课程背景下,评论的主要目的是(C)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论制度C、全面认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良教师教课10、推理一般包含(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1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育目标,表现(ABC)。

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创新性12、数学活动一定成立在学生的(AB)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C、兴趣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人人都能获取优秀的数学教育C、不一样的人14、在“数与代A、成立数感想15、课程内容的A、过程与结果二、填空题。

1、在“图形与几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
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图形与几何)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
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 知识经验) 基础之上。

19、《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20、“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图形与几何学习领域在一、二学段都设置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四种结构形式的学习内容。

22、综合实践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操作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

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5、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30、课程标准降低了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3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3.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3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35、教师的主导主要。

36、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7、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的推理是(合情推理)。

38、《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学习领域。

39、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始终。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40、小学数学三种基本课型是(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
41、在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应该准确地把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

42、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依据(经历)、(体验)、(探索)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
主。

43、对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

44、情感态度的评价应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

主要方式有(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等。

45、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