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__教育学复习资料(准)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教育学)
论述题1、论述教育得起源?答:(一)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就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得人类与动物共有得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得那种具有教育意味得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与社会:劳动过程得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得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就是一种永恒得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得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得"男女儿童、少年与老人群"得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得。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得发生归因于人得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与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得分歧。
给予肯定得: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起源论只就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得存案即可。
2、论述当今教育得发展趋势?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得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与交流;实行人才交*培养;开设各种程度得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就是教育得国际化。
总之,当今与未来世界得主流仍然就是与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得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就是不可避免得趋势。
2)世纪就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得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得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
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更新速度得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
4)体现新人文精神:就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得人类生存环境意识与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归纳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归纳教育学复习资料第⼀章教育与教育学第⼀节教育得发展⼀、教育得概念“教育”得词源最早将“教育”作⼀词连⽤得就是战国时期得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活动就是⼈类社会独有得活动1、动物界得“教育”与⼈类教育得三⼤区别;2、教育得本质:教育就是⼈类社会特有得活动,社会性就是⼈得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得本质区别。
(⼆)教育活动就是培养⼈得社会实践活动1、教育活动与⼈类其她活动在对象、⽬得、⽅式三个⽅⾯得特殊性表现;2、教育就是⼈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得⾝⼼发展从⽽影响⾃⾝发展得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就是⼀种专门得培养⼈得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教育:由专门⼈员承担得,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得⽬得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得以影响学⽣⾝⼼发展为直接⽬标得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得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得扩展——⼤教育观得形成1、终⾝教育得提出;2、“终⾝教育”概念以“⽣活、终⾝、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个学习化得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得变⾰。
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式上、教育性质上。
⼆、教育得历史形态教育得形态:教育得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得分类(⼀)按教育得正规化程度:⾮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按实施教育得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1、家庭教育得特点: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与经验性、具有个别性。
2.社会教育得特点: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得全民性。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得⼴泛性。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得实⽤性。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得终⾝性。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得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得存在⽅式:原始社会得教育、古代社会得教育、现代社会得教育等三、教育发展得历史阶段(⼀)原始社会教育得特点(⼆)古代社会教育1、学校产⽣得三个条件;⽣产⼒得发展、社会对⼈才得需求、⽂字得产⽣与⽂化得发展。
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参考资料一、选择题1.教育学是()。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2.学校教育产生于()教育阶段。
A、古代B、原始C、近代D、现代3.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4.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5. ()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印度B、埃及C、雅典D、斯巴达6.教育学就是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A、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C、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教育方针和教育事实7.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8.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青年与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9.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10.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本主义与教育》11.被人们看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2.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B、存在主义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要素主义教育学13.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1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15.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_《教育学》名词解释全套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3、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4、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5、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7、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8、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与指导。
9、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为教育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关系。
12、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3、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学科教育学》知识点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学科教育学》知识点必背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学科教育学》知识点必背一、教学原理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科学,包括教育的目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 教育活动是有意识地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教学原理是指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有效的教学原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研究。
二、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讲授法适用于知识传授和讲解,需要教师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清晰的逻辑思维。
- 讨论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讨论。
- 实验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指导。
- 研究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教学评价1.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评估和反馈,旨在改进教学效果。
- 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考试、测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
2.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应用- 考试和测验是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 观察和访谈可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惯,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研究需求。
- 教学设计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达到合理的教学目标。
2. 教学设计的要素和步骤- 教学设计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等要素。
- 教学设计的步骤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和教学调整,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中小学教师在编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复习资料教育教育学考试内容
一、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1、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教育学教育学、、学校教育学校教育??⑴教育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⑵⑵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⑶⑶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特点: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新生的一代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它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教师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⑴构成要素:教育者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
⑵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原因: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②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③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②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③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4、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⑴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A复习资料绪论3、教育情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简答题:1、情境教育学的主要构成纬度:是由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技术操作线索三个纬度构成。
第一章教育的属性第一部分:教育的定义、要素与发展一、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要素:(二)教育要素的关系:1、教师是中介;2、教育影响桥梁;3、学生是依据。
(三)教育的发展:1、远古教育: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教育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教育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二部分: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定义与结构(一)教育目的的定义: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p26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四、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情意领域第三部分:教育的功能一、教育的个体功能(一)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三)教育个体功能的概念与内容1、个体社会化得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第四部分:教育效应一、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二、现代教育的特点:P60-61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第二章教师第一部分: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一、理解学生:二、与学生和谐相处:三、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其举动变得敏感而有节制四、教育的期待:第二部分:教师的智能结构一、教师的知识结构(一)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二)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二、教师的能力结构(一)预见能力(二)传导能力(三)控制能力第三部分:教师的角色一、教师的教员角色(最基本的角色)三、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解决学生的人生方向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第四部分:教师劳动的特点一、特殊的复杂性;(一)劳动对象复杂性(二)劳动任务具有复杂性:教书和育人(三)劳动方式具有复杂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二、强烈的示范性;三、独特的创造性;(一)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四、显著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五、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六、劳动量的隐含性;七、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八、劳动的协作性第三章学生和师生关系第一部分: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人: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二)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三)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二)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三)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五、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六、学生的社会地位:(一)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第二部分: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阶段是指12—15岁,又称学龄中期,少年期和青春发育期(一)生理上的激变期(二)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三、性格差异与教育(一)性格有好坏之分(二)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洛克曼性格矫正(三)良好性格可以自我塑造的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一)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三)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四)自我探索中的迷惑;(五)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第三部分: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表现(一)工作关系(为完成一定教育任务而产生)(二)人际关系(指向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三)组织关系(四)心理关系1、认知关系2、情感关系(五)非正式关系二、师生关系的构建(一)师生关系的类型:对立型、依赖型、放任型、民主型(二)民主型师生关系的构建:1、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2、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4、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部分、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学制2、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A、《说文解字》B、《礼记·学记》C、《孟子·尽心上》D、《论语》3、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理想国》D、《孟子》4、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反映了哪个阶段的教育思想()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现代教育制度5、“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6、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A、首陀罗种姓B、刹帝利C、吠舍种姓D、僧侣祭司7、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改变是()A、教育理念B、教育形式C、教育内容D、教育方法8、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9、以下著作中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的是()A、《爱弥儿》B、《巨人传》C、《教育漫画》D、《理想国》10、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A、智者派B、历史学派C、犬儒派D、毕达哥拉斯学派11、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2、《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A、启发式教学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教学相长13、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14、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西塞罗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1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哪本著作()A、《民主主义与教育》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画》16、提出“泛智教育”的著名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1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A、白板说B、性恶论C、性善论D、性三品说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杜威D、康德19、第一个提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康德20、1939年,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的是()A、凯洛夫B、马卡连柯C、赞科夫D、巴班斯基21、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康德《教育学讲授纲要》D、凯洛夫《教育学》22、“杀婴制”属于下列哪个时代的制度()A、古代印度B、古代雅典C、古代斯巴达D、古代埃及23、教育的最特殊形式是()A、犯人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集体教育24、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德国25、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的学者是()A、陶行知B、梁漱溟C、杨贤江D、蔡元培26、古代印度,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A、《吠陀》B、《圣经》C、《心经》D、《楞严经》27、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哪一年()A、1978年B、1986年C、1988年D、1992年28、《学记》中“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A、循序渐进B、温故而知新C、藏息相辅D、长善救失29、我国唐代的“二馆六学”主要体现了什么特点()A、民主性B、阶级性C、等级性D、垄断性30、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福禄倍尔3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在教育的起源上是根据()A、劳动起源论B、神话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教育心理起源论32、在西方,被认为是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现代教育学著作是()A、《学记》B、《大教学论》C、《雄辩术原理》D、《普通教育学》33、“藏息相辅”、“善喻”、“长善救失”等教学思想首次提出在()A、《老子》B、《学记》C、《劝学篇》D、《大学》34、著名的“白板说”是由英国著名学者谁提出的()A、卢梭B、斯宾塞C、培根D、洛克35、关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A、巴班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36、首次详细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A、《雄辩术原理》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学》37、“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的谁提出来的()A、拉伊B、梅伊曼C、狄尔泰D、杜威38、“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哪个国家的教育特征()A、古代印度B、古代中国C、古代希腊D、古代埃及39、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在()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40、《学记》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41、“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主张()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42、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是()A、苏格拉底B、西塞罗C、柏拉图D、培根43、首次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来的哲学家是()A、夸美纽斯B、培根C、卢梭D、赫尔巴特4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于()A、《论语》B、《孟子》C、《学记》D、《老子》4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赫尔巴特的哪本著作为标志()A、《大教学论》B、《教育学》C、《政治学》D、《普通教育学》46、在儿童心理发展基础上,对儿童的教育年龄作了划分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杜威47、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是什么的发展()A、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C、教育目的D、教育价值48、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是()A、学校的出现B、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C、阶级社会产生D、文字的产生49、古代以儒家“五经”为教育内容,“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和什么()A、《论语》B、《大学》C、《学记》D、《春秋》50、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哪一年()A、1901年B、1904年C、1905年D、1911年5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5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下列哪个学派的发明()A、阴阳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3、“君子之教,喻也”体现了教学的启发式原则,这一句话出自()A、《中庸》B、《大学》C、《论语》D、《学记》54、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推荐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一项对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考核,考试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学科知识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备考,本文将推荐一些优质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育学教材推荐1. 《教育学导论》本书是对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的权威教材,内容全面、知识点准确,适合考生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
2. 《教育学原理》该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必备教材,囊括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观点,属于比较通俗易懂的入门教材,适合初学者使用。
二、心理学教材推荐1. 《心理学概论》心理学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提高考生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支撑,本教材详细介绍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原理和方法,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教学方法教材推荐1. 《课堂教学技能与方法》该书系统总结了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互动等方面,对于考生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具有指导性意义。
2. 《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本书以案例为主线,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总结和评价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四、学科知识教材推荐1. 《教育学专业课辅导》这本书主要围绕教育学专业课程展开,包括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学校领导与管理等方面知识,适合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
2. 《学科基础知识复习指南》该书涵盖了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考点要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为考生系统复习各学科知识提供了参考。
综上所述,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的选择对于考生备考至关重要。
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备考效率和通过率。
希望以上推荐的资料能够帮助考生顺利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祝各位考生成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中学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
中学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中学教师资格证是对即将或已经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的测试和评价。
想要通过这一考试,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和资料。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学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的内容和使用建议。
一、教育学知识教育学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建议可以选择教育学的经典教材进行学习,同时结合一些教育学理论的实例进行思考和分析,加深对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建议可以参考学科相关的教材和教辅材料,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
同时,可以参加一些学科的专业培训班或者线上课程,提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与评价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要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建议可以参考相关的教学设计与评价的经典教材,同时学习一些教学设计与评价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加强对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备考建议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个人的时间安排,合理制定每天的复习计划。
分配时间进行不同科目的复习,保证各个科目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 多种复习方式的结合:除了阅读教材和教辅材料之外,还可以结合上网查询资料、参加培训班或者线上课程等多种方式进行复习。
不同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做题和模拟考试:通过做题和模拟考试可以掌握考试的时间分配和答题技巧,同时也能帮助巩固知识点。
可以选择一些中学教师资格证的模拟试卷进行练习,逐渐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4. 记笔记总结: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将重点知识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笔记。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笔记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育学)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教师资格证小教《教育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理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由于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
5.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艰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6.什么是普通教育?什么是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主要是以生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客与学校教育。
7.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大的时期.(1)古代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①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型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3)现代学校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两个阶段.A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B、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点是: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教资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教资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教资考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考试,教育学是其中的一门科目。
本文将从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方法、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学应用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教资考试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活动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教育思想史、教育原理、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方法。
二、教育学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 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象的研究,探讨教育的发展过程、规律。
3. 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象和规律,寻找异同之处。
4. 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构建教育学理论,对教育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总结。
三、教育学理论1. 教育目标理论:研究教育应实现的目标和意义。
2. 教育过程理论:研究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教学方法等。
3. 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教育成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4. 教育思想史:研究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四、教育学应用1. 教育管理:研究学校组织、教职工分配、教育资源配置等管理问题。
2.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教育教学的指导。
3. 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观念,指导教育实践。
4. 教育法学: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法律案例,保障教育的合法权益。
总结: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
在教育学的考试中,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方法、理论和应用。
只有全面了解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才能顺利通过教资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⑴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⑵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⑶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⑴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⑵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⑶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⑷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⑸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⑹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6.现代教育的特点:⑴具有鲜明生产.⑵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⑶内容日益科学化.⑷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⑸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中学教育学——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2.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⑵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①称苏格拉底讽刺;②叫定义;③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卢梭《爱弥尔》.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主编出版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6.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⑴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⑵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⑶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中学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⑴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⑵政治决定着教育的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⑶政经制度制约教育制度.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⑴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⑵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⑶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⑴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和才力与物力).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⑷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⑴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⑶人力资本理论.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⑴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⑵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⑶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⑷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⑴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⑵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⑶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⑴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⑵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⑶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⑷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⑴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村金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⑶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0.学校文化的特征:⑴是一种组织文化⑵是一种郑和性较强的文化.⑶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11.学生文化的成因:⑴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⑵同伴群体的影响.⑶师生的交互作用.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⑸社区的影响.12.学生文化的特征.⑴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⑴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⑵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学教育学——第四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⑴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⑵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⑴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⑵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⑵ 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⑶阶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⑷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⑸互补性.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6.遗传的意义.⑴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7.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8.环境: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⑵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⑶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9.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⑴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⑵个体的心理活动.⑶社会实践活动.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⑴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不仅教给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人们驾驽怀疑知识技能.⑵对人潜力的发掘.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⑶对人的力量的发挥.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协调,尽可能获得真正全面的发展.⑷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的教育的本质和真谛.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⑴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⑵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⑶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⑷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1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中学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⑴国家的教育目的.⑵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⑶教师的教学目标.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⑴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①教育的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②教育的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③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⑵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⑶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⑷马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5.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⑶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6.素质教育: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⑵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⑷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中学教育学——第六章教师与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⑴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情感、个性特征.⑵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学生地位的传统认识: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3.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还受社会的特别保护.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⑴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⑵受教育权.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5.学生的义务:⑴受教育的义务.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⑶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⑷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⑸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6.教师职业性质:⑴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⑵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⑶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7.教师职业的特点:⑴人类文化的传递者.⑵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⑶示范者的角色.⑷管理者角色.⑸父母与朋友的角色.⑹研究者角色.8.教师劳动的特点:⑴特殊的复杂性.⑵独特的创造性.⑶鲜明的示范性.⑷显效的长期性.9.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⑴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③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⑴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①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交往能力.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能力11.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⑴优良的个性品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⑵积极的创新品质.创新教育观念教育能力.1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⑴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⑵热爱学生.⑶团结协作精神.⑷良好的道德修养1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14.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⑴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⑵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⑶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5.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16.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中学教育学——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大全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大全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面的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大全,帮助考生充分了解考试内容,顺利通过考试。
一、确定考试类型教师资格证考试一般分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等多个层次,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考试类型。
同时,还需了解所在省份的考试政策及考试大纲。
二、梳理考试科目教师资格证考试一般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多个科目。
考生需对各科目的考察重点进行深入了解,制定合适的复习策略。
三、把握考试要点1、综合素质:此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逻辑推理、信息技术等综合能力,重点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教育知识与能力:此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方法、课程理论等知识,难点在于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此科目根据考生所报考的学科进行分类考察,重点在于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掌握。
四、制定复习计划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首先,通读各科目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其次,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多做练习题;最后,模拟考试进行自测,查漏补缺。
五、关注政策动态考生应关注教育部门的政策动态,及时了解考试变化情况,为备考做好充分准备。
六、复习资料整理将所有复习资料整理成电子文档或者书籍,方便随时查阅。
可以参考以下资料:教育部门发布的考试大纲、教材、练习题库、模拟试卷等。
总之,要想在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全面了解考试内容,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注重重点、难点的突破,同时关注政策动态,做好复习资料的整理与查阅。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
(完整word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即知识他的思想体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佩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梅伊曼和拉伊(两伊):反对赫尔巴特的研究方法,提出实验教育学(1879年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的标志)泰勒:课程编制模式,目标模式,泰勒模式布鲁姆:三层目标即知识、情感、动作技能知识分为六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 1。
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地消失,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2。
学生的变化需要教师终身学习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传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现代:杜威、克伯屈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班级授课制)现代教育的三中心:学生、直接经验(活动课程)、活动中心(从做中学、探究法)根本分歧: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特点有(1)鲜明的阶级性(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意义、教育学的分类以及现代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思想等。
3. 教育学理论体系掌握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
4.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流程,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构思教学设计。
5. 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政规章等,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人格,保障教育教学的合法权益。
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关系及其特点。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发展研究理论、社会研究理论、情感研究理论等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智力发展、性格发展和社会关系发展等内容。
4. 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方法,包括因材施教、激励教育、群体教育、教育评价等。
5. 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了解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儿童认知、德育和情感教育、教育行为问题等内容。
这些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科目的重点内容,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需要重点掌握,提升自己的考试水平。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概念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P5)2、高等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3、人力资本理论(P12):所谓的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它不可能降格为一种单一的理论,只是作为标准资本理论在一些经济现象中的应用而存在。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
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这一总结尽管并非无懈可击(譬如,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一结论就值得商榷),但基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4、中世纪大学(P21) 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
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的需要过程中不断发展。
5、柏林大学(P22):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建立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之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知识复习资料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学前教育学教师资格证总复习
学前教育学教师资格证总复习学前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考察学前教育学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考试之一。
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全面复习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前教育学教师资格证的总复习进行介绍。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1. 教育学的定义及分类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教育学可分为一般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幼儿教育学等。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学前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非常重要。
2.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儿童发展理论、幼儿教育学说和幼儿教育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这些理论的了解,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中。
二、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1. 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有许多种,例如重视幼儿早期发展的启蒙理论、重视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儿童中心理论等。
复习过程中,要了解这些理论的来源、基本观点以及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2. 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目标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的身体素质、认知能力、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培养。
同时,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社会等方面。
三、学前教育课程与活动设计复习1. 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幼儿园的各个学科、课程和活动。
在复习过程中,要理解课程的设置原则、内容要求以及如何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设计。
2.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的活动设计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合理选择教具、游戏和材料等,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学前教育管理与评价复习1. 学前教育管理学前教育的管理包括教师管理、教室管理、家园合作等多个方面。
要了解相关管理原则、方法和技巧。
2. 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的评价是对幼儿发展情况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在复习过程中,要了解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并理解对幼儿的评价应该全面、客观、公正。
总结:学前教育学教师资格证总复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全面地掌握教育学基础知识、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学前教育课程与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管理与评价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绪论填空/选择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学就是要通过对上述教育事实和叫问题的研究,达到揭示和阐明(教育规律)的目的。
3、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该反映(教育规律)。
4、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5、教育学为中小学教师形成(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打造未来教师的教育素养。
(即教育素养有其四部分构成)6、教育学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之中。
7、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法著作)《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集我国先秦时期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之达成的宝贵教育遗产。
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尊师重道”“教学相长”“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不陵节而施”等重要主张。
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
9、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以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而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赫而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论理学)基础上,为教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10、“传统教学”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11、西方的教育家及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画》、[法]卢梭的《爱弥儿》、[英]斯宾塞的《教育论》、[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12、教育学发展的五大学派(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克伯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简答1、教育学的基本任务1)发展教育理论2)解释教育问题3)改造教育实践4)提高教师素质2、夸美纽斯为教育科学化所作的努力和对后世教育思想家的影响1) 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框架和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2) 提出了自然注意的教育思想 3 ) 特别强调普及义务教育4) 倡导“泛智教育”,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5) 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3、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在教育目的上,他认为教育目的既有统一性,也有多样性2)在管理理论上,他认为管理是教学和教育的首要条件3)在教学论上,他首先强调教学和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生长③学校即教育④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填空/选择1、我国古籍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是在(《孟子●尽心上》)记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3、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4、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5、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7、教育具有(永恒性)即只要有人类社会,旧有教育,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性)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教育具有不用的性质、目的、内容及不同的具体表现形态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8、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影响)9、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和(沛西●能)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观点: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10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结实了教育的起源,但它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11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他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基本观点,也是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唯一正确)的观点。
12 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13 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14 古代社会的和、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的教育。
15 夏、商、西周“学在官府”体现在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简答1、教育质的规定性是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2、为什么说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现象,在受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前提下,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①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②育要手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③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和性3、简述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包括三种基本的要素: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影响①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见的中介②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③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3、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性质特点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3)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4)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形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对立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书、强迫体罚、棒棍纪律6)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4、学校教育的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生产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5、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产生2)教育与社会生产联系日益增强3)义务教育开始出现4)比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形成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填空/选择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部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2、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教育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教育可以传播和普及文化)、(教育可以发展的创新文化)4、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在学校环境中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5、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6、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7、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简答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要求教育为它服务。
但教育并不是消极地适应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相反,教育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使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得以维持、巩固和加强1)教育能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2、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起决定作用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不能脱离一定的时空、物质和内容而进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要素都不能构成教育活动。
而这些条件的先进程度则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二)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网络教育的特点1)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3)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4)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论述1、当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一)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着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实现教育创新2)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发展科学研究和推广科学研究成果的功能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填空/选择1、人的发展主要是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2、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3、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教育)4、历史上的三种人的发展观(一)外铄论(塑造说)观点:强调人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反对人的生而知之和天赋观念的说法,认为人的思想、。
观念与性格的形成都是由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
代表人物及观点:英国思想家(洛克)的“白板说”。
他在《教育漫画》中指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边式由于教育之故。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他指出“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
他强调“人是环境的产物”。
(二)内发论(自然展开说)观点:人的发展随着个体自身生长的规律和胜利机能的自然发展变化而发展的,这种观点强调人的发展应顺其自然天性。
代表人物及观点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法国思想家(卢梭)他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他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人的发展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差异性)6、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内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违反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7、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他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发展,遵循了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8(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少年起所具有的一个总体特征简答1、人的发展规律有那些?教育应如何促进个体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案例分析1、“方仲永年幼多才,其父到处炫耀,教育不当,最终平庸一生”(根据以下论述联系实际作答)从这个案例当中可以发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几个方面的因素(一)遗传因素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方仲永年幼多才,如果加以正当的引导,可能会成为有用之才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通过一定的环境或教育及时间活动等方面的作用或训练,先天的遗传素质是可以改变的,其他素质也可以后天获得(这就是为什么酿酒工人、纺织工人和盲人的能力比常人多)(二)环境因素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荀子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