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测试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孔子之后,荀子吸取了“气”的思想;汉代董仲舒的儒学以阴阳五行说作为其“天人感应”宇宙模式的基础;宋代朱熹的理学,融儒、释、道于一体。

这说明()A.儒家学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B.儒家思想核心发生重大变化C.封建儒学变得更具有诡辩性D.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多元化2.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

理学的“反动”指()A.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B.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C.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D.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3.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体现了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是()A.官吏任用重视资历B.注重实用C.法家思想为主D.建立近代教学体系4.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

为解决这一“缺陷”,元代()A.推行土司制度B.建立行省制度C.简化行政层级D.实行省官互迁5.北宋的酒楼以卖酒为主要业务,兼营食品。

东京城内大型的酒楼称为正店,造酒兼卖;小酒店被称为"脚店",没有资格酿酒,只能从正店批发酒来销售,赚取零售时的差价。

这种现象说明当时的东京()A.社会风气奢侈腐化B.官营资本压制民间资本C.经济生活等级森严D.酒类销售体系较为完备6.北宋名臣、历史学家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死后,其妻柴氏想要携资(十万贯)再嫁,因此,同平章事(中书门下长官)向敏中、右仆射(尚书省长官)张齐贤都争着求娶,相互闹得不可开交。

后向、张二人还牵扯进了“违反诏令私买薛家宅地”案,被双双贬官.某历史兴趣小组成员质疑这则历史故事的真实性。

下列质疑理由中合理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7.关于王安石变法,有史料称“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统编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元的统一及统治措施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元的统一及统治措施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元的统一及统治措施专项练习题1、元代开始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这—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说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3、元朝在全国各地设有大量驿站,主要有陆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陆站用马、牛、驴或车;后来还设置过海站;在冰天雪地的黑龙江流域设狗站,使用狗拉雪橇在冰封的大地奔走。

这一做法( )A.改变了地方行政区划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加强了民间商业往来D.使交通工具发生根本性变革4、元代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

元代行省的这种划分方法旨在( )A.密切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B.贯彻犬牙交错的原则C.扩大地方的管理区域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有历史学家认为,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后,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特性,“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

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当时行省( )A.具有双重的性质B.扩大了地方的权力C.没有管理的实权D.是我国省制的开端6、以下为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与空格处①②对应的是( )A.中书省、监察权B.行中书省、管理吐蕃地区C.尚书省、财权D.中书省、管理吐蕃地区7、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8、元初曾三次较大规模对西藏地区清查户口,并调整驿站系统,由藏族地区负责沿途地方支应,同时还在西藏地区设置“马卡姆”(兵站)负责驻守吐蕃故地至内地的道路元朝的这些举措有利于( )A.邮驿系统的完善B.强化对西藏的权属C.政令的顺畅通达D.促进西域地区开发9、有学者认为: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精析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精析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某某模拟)“然而,阵阵铁蹄踏碎了宋朝君臣苟且求存的美梦,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大帝国。

”该评论中的“统一大帝国”是()A.西夏 B.金朝 C.清朝 D.元朝D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灭掉宋朝后成为我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大帝国。

2.(某某第一次统考)元朝时,某某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A.在某某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某某地区的机构C.在某某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B 元朝在中央设立了宣政院以加强对某某的管辖。

3.(海淀第一学期期中)元朝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对这一局面表述不正确的是A.对某某和某某进行有效管辖 B.汉族人民移居、开发边疆地区C.促进各民族平等和谐发展D.中华民族增加了新成员C 元朝统一后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从而激化了民族矛盾。

4.(某某11月联考)元朝行省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为我国明清以来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C.各族人民在中央政权管辖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D.拓展了疆土,使疆域变得空前广大C 注意题目的要求是“特点”而不是“作用”,A、B、D都是“作用”的表现。

5.(某某11月联考)某某和某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最早的历史依据分别是A.西汉没置西域都护、元朝设置宣政院辖区B.元朝设置某某行省、清朝设置驻藏大臣C.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唐蕃会盟D.清朝设置某某行省、明朝在某某建立卫所和僧官制度A 本题考察学生的记忆。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某某和全国的某某事务。

6.(莱芜期末)关于我国行省制度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B.有利于国家统一C.在全国各地均设行省D.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C 行省制度是元朝开始实行的一项重要地方制度,它的实行有利于国家统一,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

高考历史专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三年真题汇总

高考历史专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三年真题汇总

高考历史专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三年真题汇总2023年1.(2023年北京)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

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A.无为而治B.戒奢从简C.崇文抑武D.严刑峻法2.(2023年北京)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

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①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③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②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④门第观念日趋淡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3年北京)在地方管理上,元朝进行了制度创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南、北面官制C.猛安谋克制D.行省制4.(2023年甘肃)宋代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A.士族阶层日益走向衰落B.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进步C.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D.政府实行崇文抑武方针5.(2023年广东)北宋时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

交子的出现()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减缓了贫富分化的趋势6.(2023年广东)中国某朝依照“因俗而治”的原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该朝是()A.金朝B.辽朝C.西夏D.北魏7.(2023年广东)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A.西藏B.新疆C.台湾D.云南8.(2023年广东)下表是北宋科举入朝为官人数统计表,表中的变化反映了()前期中期后期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北方278人84.5%274人63.9%121人40.3%南方51人15.5%155人36.1%179人59.7%A.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B.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C.南方士族力量日趋强大D.政治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9.(2023年江苏)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A.用文官担任枢密使B.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D.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10.(2023年江苏)《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桥夜市:“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

高三历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例题解析 旧人教

高三历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例题解析 旧人教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例题解析【经典题】例1(2000年津赣卷考题)下列政权灭亡的先后顺序是A辽、南宋、金B西夏、辽、金C西夏、金、南宋D金、西夏、南宋【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蒙古征伐和元朝实现统一的过程。

最先灭掉的是西夏1227年,灭是在1234年,灭南宋是1276年。

因此正确排列应该是C。

【答案】C例2 (1998年上海卷试题)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A(唐)门下省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清)理藩院【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秦朝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唐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

宋枢密院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元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清理藩院则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相比之下正确答案应该是C。

【答案】C例3.(2001年春季高考卷考题)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B.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D.废丞相制、设立三司【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四个选项是元、明、清时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

只要记忆准确,即可做出正确答案。

【答案】B例4.(1996年全国卷考题)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A辽阳省B岭北省C黑龙江省D吉林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以及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

它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元朝疆域图)。

元朝时整个东北由辽阳行省管辖;岭北省管辖今蒙古戈壁大沙漠以北直抵北冰洋的广大地区。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在东北地区。

因此正确答案为选项A。

【答案】A例5.(2000年上海卷考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的是A.三国B.隋朝C.元朝 D.清朝【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立的管辖台湾的行政机构。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阶段特征】辽宋夏金元(10世纪初至14世纪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多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走向统一:由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2.中央集权:宋代分化事权,元代行省制度影响深远,中央集权加强3.民族交融:各民族呈现交融的趋势1.经济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盛2.经济格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海外贸易: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海外贸易繁荣1.儒学发展:儒学复兴,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2.科技创新: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得到实际应用并向海外传播,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3.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世俗性增强【拔高练习】1.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

下表为宋朝部分官员出席曲宴的记载,出席人员变化反映出( )时期太祖朝真宗朝曲宴记载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咸平五年(1002年)“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

自是遂以为例”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遂宴于崇和殿”A.宋初治国方略的调整B.科举制度日益完善C.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2.北宋中期,王安石对基层社会组织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他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并接受军事训练。

这一措施( )A.带有“兵农合一”的色彩B.消除了农民起义的根源C.扩大了禁军的兵员储备D.平衡了农户的赋役负担3.宋太祖曾留下“勒石三诫”(其中第二条为“不杀士大夫”),新皇登基前须在碑前立誓。

宋室南渡后,太学生陈东屡屡上书主战,并力劝宋高宗恢复自发组织力量抗金的原宰相官职,被下令处死,成为正史记载中宋代因言获罪致死的第一个文人。

最有助于解释宋高宗不遵祖训的因素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B.君权相权的失衡C.稳固君位的考量D.太学清议的悲剧4.1125年,宋使许亢宗奉命赴金,途经“契丹东寨”,记录道:“当契丹强盛时,虏获异国人,则迁徙杂处于此……故此地杂诸国风俗。

高三历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2旧人教

高三历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2旧人教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2一、选择题1.“起朔漠,并西域,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这一史书记载反映了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A.宋B.元C.明D.清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起朔漠”“灭女真”等信息不难得出材料所指是元朝的统一。

答案:B2.隋朝统一与元朝统一的相似之处有①都是武力统一②都是由少数民族政权完成统一③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④都是经济发达地区统一落后的地区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3.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受到人们的赞颂,是因为其A.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历史的发展方向B.表现出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崇高气节C.反抗外族侵略,维护民族独立D.维护南宋统治,反对元朝统一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内民族战争的能力。

中华民族是国内各民族的共同体,国内民族间的战争虽然具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没有侵略与被侵略之分;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

答案:B4.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突出表现是①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被视为“汉人”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③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④形成新的民族——回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分析:澎湖巡检司的设置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但不是民族融合的表现。

答案:D5.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宣政院C.军机处D.内阁答案:A6.元朝时,中央政府实行行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控制和管辖辽阔疆域B.根除各地割据势力C.推行民族分化政策D.开垦荒地、发展经济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元朝时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元朝统治者创造性地在中央与地方(路、府、州、县)之间又增设了一级行政机构,将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代表中央行使统辖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A7.元朝的行省制度是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下列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地区是A.陕西B.湖北C.河南D.河北分析:河北属于中书省管辖。

辽宋夏金元:民族并立与元朝统一 专题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辽宋夏金元:民族并立与元朝统一 专题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辽宋夏金元:民族并立与元朝统一一、选择题1.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

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

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2.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

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

此举意在()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3.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

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

这表明,在宋朝()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4.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

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

这反映了()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5.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

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

从中可以看出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6.(2023·山东高考·4)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中总复习第1轮课时作业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检测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中总复习第1轮课时作业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检测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朝廷派往杭州担任通判。

下列有关宋代通判这一官职说法正确的是( )A.使节度使成为虚衔B.统管地方的财政C.为地方各州最高长官D.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2.下图为我国某一朝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该朝代为(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3.下表为唐宋时期科举进士的录取情况。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提倡文官制度B.完善了科举制度C.文学发展的结果D.加强君权的需要4.北宋与辽相互征战,未有结果,双方最终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

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

通过这项协议( )①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②收回了燕云十六州③为宋辽之间的经济往来创造了条件④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5.岳飞《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是指( )A.匈奴族统治者B.契丹族统治者C.党项族统治者D.女真族统治者6.宋仁宗时蔡襄曾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

”甚至有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这表明当时( )A.文武官员皆通过科举入仕B.政府无意收复北方边土C.统治者推行重文抑武政策D.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7.据史书记载,某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该少数民族兴起于( )A.陕北、宁夏一带B.阿尔泰山地区C.辽河上游D.黑龙江、松花江流域8.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一少数民族政权“以蕞尔小国,存在两百年之久,竟也成宋人西陲大患。

宋对其战争不利,不得不以岁币换取和平”。

建立该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女真B.党项C.契丹D.蒙古9.12世纪金世宗在位期间,对内励精图治,革除弊政,做到了“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史称( )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C.大定之治D.康乾盛世10.元朝设置行省时,常常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看汉中、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入四川而划入陕西。

2024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2024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合格演练测评(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单选题1.如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如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A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2.12世纪金世宗在位期间对内励精图治,革除弊政,做到了“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史称( )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C.大定之治D.康乾盛世3.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

在9世纪初,建立契丹国的是( )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完颜阿骨打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下列关于契丹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过历史上的辽政权B.对我国北部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C.其政权曾与北宋长期对峙D.其政权建立者是首领元昊5.同学们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

下列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6.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

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8.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9.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素养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素养测评(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

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解析】选C。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三司属于中央机构,A错误;三司重新组织到一个新机构,并不一定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错误;三个机构合并,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C正确;这一措施并不能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D错误。

2.(2021·滁州高一检测)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却答应每年给辽送岁币。

这说明( )【解析】选B。

北宋军事上取得胜利,反而要送岁币,体现北宋被动防御的方针,说明北宋以屈辱的代价换取边境的安定,故选B;A、D不符合史实,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3.下表是不同人对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解析】选A。

结合材料司马光、梁启超和列宁对王安石的评价可知,不同的人因其所处的时代不同,对王安石的评价也不同,故A正确;直观感受评价带有较多主观性,不一定准确,故B错误;后人掌握的资料丰富,但认识仍有其局限性,故C错误;外国人因文化不同,其评价不一定客观准确,故D错误。

4.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生活,开始走上了和平相处的道路,维持了20余年的和平,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说明绍兴和议( )C.使南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解析】选D。

根据题干“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维持了20余年的和平,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政治和平带来了宋金经济的发展,故选D;根据所学,宋金绍兴和议南宋既割地又赔款是不平等和约,排除A;根据所学,宋金绍兴和议后金国多次对南宋用兵,岳飞抗金主要在南宋时期,排除B;根据题干材料本身并不能看出绍兴和议使南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排除C。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专题三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试题)(中国史)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专题三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试题)(中国史)

专题三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1.两宋时期,几乎每位皇帝在位期间都会成立专门的资料编修机构,将此前以皇帝、宰相和枢密使名义颁布的“诏”“敕”“宣”进行整理,删削繁文,统一相关指示,编成综合性的通行《编敕》。

这一做法旨在( )A.完善律令体系B.施行道德伦理教化C.规范行政治理D.维护大一统的局面2.随着靖康之变、中原为金人所占,动荡的社会现实、失去家园的痛苦、收复失地的渴盼,越来越多地反映在南宋词人的词作中。

下列词句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D.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3.宋太宗常谓侍臣曰: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防之。

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

帝王合当用心与此。

其意为( )A.民用足而国富饶B.强干弱枝守内虚外C.吏治清而政策明D.勇于创新不断进取4.蒙元时期,统治者在其疆域内广设驿站,即使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也有设置,可谓是“人达所及,皆置驿传”,同时置“使臣”或“驿使”负责处理驿站事务,他们既为朝廷传递各种政令、任命、军事情报及民生信息等,也为往来商旅提供便利与保护。

由此可推知,蒙元时期驿站制度的设立( )A.促进了中央军政大权的高度集中B.助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C.彰显了蒙古族政治经济势力强盛D.有利于加强民族国家的统一5.据记载,元代恢复科举后,科举出身的蒙古人起初常被委任从六品官,而色目人、汉人、南人则降一级录用;后来又开放“纳粟获功二途。

富者往往以此求进……后求之者众。

亦绝不与南人”。

由此可知,元代( )A.选官模式趋于公平B.阶级矛盾较为尖锐C.民族歧视观念浓厚D.富商政治地位提升6.据《渑水燕谈录·歌咏》中记载,宋人张芸叟“奉使大辽,宿幽州馆中,有题子瞻(即苏轼)《老人行》于壁者。

闻范阳书肆亦刻子瞻诗数十篇,谓《大苏小集》”。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综合测试(含解析)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综合测试(含解析)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综合测试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

《王安石变法研究史》无意那种“笔头去取千万端”的争论,力求客观讨论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下列关于其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的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2.宋朝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使司等四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等,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和官员,并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这种制度设计旨在()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削弱宰相政治权力C.强化对地方的管控D.完善中央监察机构3.在空前统一的形势下,唐末以来的各地政权分裂割据的局面结束,吐蕃地区(今西藏)也由中央机构宜政院直接管辖。

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宋太祖大力强化中央集权B.元朝创新了地方行攻制度C.明太祖加强封建皇权统治D.清朝加强了边疆地区管理4.宋太祖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集权()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内阁C.设立军机处D.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5.据记载,辽国不仅“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指中原)”,而且还在开泰元年(1012年)给生活在今黑龙江地区的铁丽部“诏赐……《易》《诗》《书》《春秋》《礼记》各一部”。

这说明()A.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大B.契丹民族已完全汉化C.理学思想得到了推广D.宋辽间文化交流频繁6.《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大量商业市镇兴起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7.从下表《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①抑商政策被废弃①商税是政府收入来源之一①商业经济发展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8.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一回回是在()A.汉朝B.唐朝C.元朝D.清朝9.宋代开始,节日活动出现全民化、娱乐化、市场化的趋势。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1.郊祀是天子祭天的重要典礼。

元朝时,将郊祀中核心的三祭酒仪式,从中原传统的三祭酒,改为中原酒、西域葡萄酒、蒙古马奶酒各祭一爵。

这一做法()A.促进了汉族对草原文明认同B.延续了蒙古族传统习俗C.彰显了元朝政治文化多元性D.实现了华夏文化的重构2.辽、宋、金均依据“天下秩序”,各自建立了涵盖西夏、大理、吐蕃等“朝贡者”在内的朝贡体系,同时规定使节朝见时要行跪拜礼,其中宋仪要求十八拜,辽、金仪要求十七拜。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加强B.宋朝长期主导政治格局C.政权对峙加剧民族隔阂D.华夏观念影响逐渐削弱3.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但文化交流频繁。

江南经济发达,风景秀丽,北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

而南人大多以“游孔林”、“谒京师”作为人生的重要经历。

这表明()A.元朝民族文化交融客观存在B.北人南往的主因是尊崇儒术C.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趋势D.国家政策阻碍了文化的交流4.在西夏,骆驼的重要性可以与马并列,甚至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广泛用于战争、运输和耕地。

西夏群牧司明确规定“旧驯之公骆驼年年当分离,当托付行宫司,人杂分用中”。

西夏这些做法缘于()A.国家制度B.地理环境C.经济形式D.民族信仰5.宋朝官方设立的救助机构覆盖范围多局限于城市。

乡村基层所存在的只是临时的突发事件救济,但这类救济也难有保障,官员面对乡村灾荒的逐级请示,往往会耽误救灾的最佳时机。

因此,广大乡村地区俨然被排除在“福利国家”之外。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B.市镇经济的逐渐兴起C.乡约自治的日益成熟D.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6.宋朝下诏改天下诸路提点刑狱为劝农司副使兼提点刑狱公事,不久,又“诏知开封、河南、应天府自今并兼畿内劝农使”,从此,宋代各级地方长官均兼一地之劝农使逐渐形成制度。

这些做法的目的是()A.保障京畿粮食供给B.分散地方权力C.加强地方司法监督D.推动农业发展7.北宋时,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时,发现其治下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常为盗贼所窥。

高三历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 旧人教

高三历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 旧人教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吉思汗政绩的有①统一蒙古各部②攻占大理③使西夏臣服④率军灭金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D2.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的主要历史意义在于A 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有利于蒙古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B 有利于集中力量向外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开拓疆土C 摆脱了长期以来受制于金王朝的统治与压迫,增强实力D 有力地支援了南宋王朝的抗金斗争,有利于蒙古封建化A3.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上继承并发展了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B4.元朝在中央机构设置的中书省其职能与唐朝的哪一机构相似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秘书省A5.蒙古族的发源地斡难河源在元朝时隶属于A 辽阳行省B 岭北行省C 中书省D 蒙古行省B6.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最突出的影响是A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 为以后明清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C有利于近代中国版图的形成D 有利于中央政权统一管辖各族人民B7.以下对回族历史的表述,错误的是A 大体形成于元朝B 是不同民族长期交往融合形成的结果C 以蒙古族为主体D 是始于唐朝以来中外交往密切的结果C8.元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下列对其进步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B 加强了民族融合C 实行民族分化政策D 行省制度的推行C9.元朝时期,西藏正式成为中国地方的行政区域,当时的管辖机构是A 西藏行省B 宣政院C 理藩院D 西藏将军辖区B10.元朝民族融合加强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迁徙与杂居 B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全国的统一 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和江南地区C11.宋元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其实质是A 由游牧文明向农业文明转化的过程B 少数民族走向封建化的过程C 由边疆地区向中原地区内迁的过程D 少数民族转化为汉族的过程B12.元朝时期,“西域之士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

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

高考历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测试

高考历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测试

高考历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测试本节学习重点:1、蒙古族居住地区和统一的领导人;2、蒙古汗国建立的时刻、地点、建立者;3、元朝建立的时刻、都城、建立者;4、元灭南宋和统一全国的时刻;5、文天祥抗元;6、元朝大一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展的表现(专门是回族形成的时刻和加强对边疆的管辖);7、元朝的中央和地点制度(专门是行省制度);8、元朝灭亡的时刻。

一、蒙古的兴起1、居住地区:2、蒙古统一:①背景:②领导人:③结果:3、蒙古汗国建立:①时间:②地点:③建立者:4、成吉思汗的对外战争:①时刻:②地区:A、B、C、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1、元朝建立:①背景:年灭,后来招降,战胜②时间:③建立者:④都城:⑤影响:2、统一全国:①1276年②1279年3、、抗元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展1、元朝的疆域:①特点:②统治范畴:2、元朝大一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展:①民族迁徙:A、汉族人民:B、边疆各族:②③回族形成:、A、缘故:B、时刻:④加强对边疆的管辖:A、西藏:B、台湾:四、元朝的制度1、目的:2、中央:①中书省:A 、B 、②枢密院:③宣政院:3、地点:行省制度:①目的:②名称:③官员:④阻碍:五、元朝的灭亡1、元末农民起义军的名称:2、元朝灭亡的时刻:基础网络 ①12世纪中后期,铁木真经十多年战争,打败各部,终止纷乱,统一了蒙古高原。

②1206年,他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被推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

蒙古汗国建立。

进展:成吉思汗发动征伐战争,西到中亚、俄罗斯,①1234年蒙古灭金,后又招降吐蕃,战胜大理。

②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燕京,称为大都。

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

忽必烈即元世祖。

③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④南宋大臣文天祥坚持抗元,被俘后写“人一辈子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

①汉族大量迁居边疆,带去先进技术;边疆各族大量迁人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民族融合。

高三历史同步检测(十五) 辽、西夏、金、元的建立,文化,民族政权间的和战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附答案

高三历史同步检测(十五) 辽、西夏、金、元的建立,文化,民族政权间的和战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附答案

高三历史同步检测(十五)辽、西夏、金、元的建立,文化,民族政权间的和战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是哪一民族实行的()A.女真族B.党项族C.契丹族D.蒙古族答案A2.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政策,历史上曾采取过类似政策的民族有()①契丹族②党项族③女真族④蒙古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历史上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实行过“蕃汉分治”。

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其官职也分为汉制官职和党项官职两个系统,故①②与今天的“一国两制”最相似。

答案A3.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时哪个皇帝在位()A.阿保机B.耶律德光C.元昊D.完颜阿骨打答案B4.刘兰芳在长篇评书《杨家将》中将寇准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

历史上的寇准与哪一皇帝有关…()A.宋高祖B.宋太宗C.宋神宗D.宋真宗解析考查对基础史实的灵活运用。

在辽宋战争中,寇准是主战派,在澶州之战中劝宋真宗亲征并取得胜利。

答案D5.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人物——郭靖、杨康,这两人的名字与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于()A. 1125年B.1127年C. 1276年D. 1279年解析此题实际上是问靖康之变发生于哪一年,应选B项。

答案B6.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里的“胡虏”“匈奴”指()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解析岳飞是抗金名将,金政权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答案B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尤其是元朝的统一,更有利于民族融合。

据此回答7~10题。

7.少数民族的首领中,接受封建文化并大力推行科举制的是()A.耶律阿保机B.耶律德光C.元昊D.完颜阿骨打答案C8.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宋元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A.内迁杂居的过程B.社会封建化的过程C.汉族化的过程D.经济农耕化的过程解析此题的关键语句是“社会发展的角度”,B项符合题意。

统编版高一上学期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一上学期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一上学期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测试题(含答案)(测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宋代学者叶适在《水心别集》中说:“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唐朝地方制度的严重失误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发C.宋初有效解决了割据问题D.宋朝加强集权措施存在弊端2.宋代官员主要由科举出身的士大夫担任。

他们一方面秉承皇帝的意志,在不同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又从统治者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包括限制和约束皇帝权力在内的制度和章程。

这表明宋代( )A.专制皇权受到严重削弱B.官僚政治制度开始形成C.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D.门阀等级观念比较淡薄3.张邦炜先生指出,所谓宦官之祸、母后之祸、外戚之祸,这些专制时代常见的政治祸患,在宋代基本不存在,其因既有观念的约束,又有制度的约束。

这些约束的践行主要得益于( ) A.文官政治的活跃 B.专制皇权的弱化C.科举制度的完善 D.外部势力的牵制4.(2024·广东五校联考高一期中)王安石变法中有一项“募役法”,将原来在民间按户等轮流服差役的做法,改为征收“免役钱”雇他人应役,这引起激烈的争议,其中支持该举措的以南方人为核心,而反对派领袖多为北方人。

据此可知( )A.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B.该措施直接导致统治集团分裂C.该措施极大地加重了人民负担D.侧面反映出北宋经济重心南移5.(2024·山东临沂高一期中)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南北户数增减变化表。

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北方的长期战乱 D.社会控制的强化6.(2024·成都七中月考)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湖南高一期中)宋代发运使是国家财计系统中最重要的职官之一,事关京师供给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主要负责漕运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与转运使并无隶属关系。

由此可见,发运使的设置()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加强了中央集权C.大大削弱了相权D.导致北宋积贫积弱2.北宋与辽相互征战,未有结果,双方最终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

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

通过这项协议()①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②收回了燕云十六州③为宋辽之间的经济往来创造了条件④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3.《武溪集》中的《契丹官仪》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

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该描述说明()A.南北服饰交流频繁B.辽朝职官因俗而治C.辽朝实行民族分化D.契丹生活方式改变4.(2023湖南永州高一期中)诗人张以宁路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伐心”。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岳飞抗金,收复开封B.庆历新政,触犯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C.绍兴和议,南宋偏安江南D.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5.(2023湖南长郡中学高一期中)下表是辽代部分皇帝的谥号。

据此可知辽()皇帝谥号皇帝谥号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辽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辽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辽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辽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辽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辽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辽道宗仁圣大孝文皇帝A.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减弱B.区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C.深受汉族传统伦理影响D.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6.(2023山东济南高一期中)金朝建立之初是没有开科取士制度的。

金太宗天会元年(1123年)十一月,设女真进士科,举行了考试;海陵王时期,又增加了殿试。

这说明金朝()A.积极学习吸收中原文化B.完全采纳汉族统治方式C.重用文人加强君主专制D.立国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7.元代开始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本节学习重点:
1、蒙古族居住地区和统一的领导人;
2、蒙古汗国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
3、元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4、元灭南宋和统一全国的时间;
5、文天祥抗元;
6、元朝大一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特别是回族形成的时间和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7、元朝的中央和地方制度(特别是行省制度);
8、元朝灭亡的时间。

一、蒙古的兴起
1、居住地区:
2、蒙古统一:①背景:
②领导人:
③结果:
3、蒙古汗国建立:①时间:
②地点:
③建立者:
4、成吉思汗的对外战争:①时间:
②地区:A、
B、
C、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元朝建立:①背景:年灭,后来招降,征服
②时间:
③建立者:
④都城:
⑤影响:
2、统一全国:①1276年
②1279年
3、、抗元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的疆域:①特点:
②统治范围:
2、元朝大一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①民族迁徙:A、汉族人民:
B、边疆各族:

③回族形成:、A、原因:
B、时间:
④加强对边疆的管辖:A、西藏:
B、台湾:
四、元朝的制度
1、目的:
2、中央:①中书省:A 、
B 、
②枢密院:
③宣政院:
3、地方:行省制度:①目的:
②名称:
③官员:
④影响:
五、元朝的灭亡
1、元末农民起义军的名称:
2、元朝灭亡的时间:
基础网络
年,他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被推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

蒙古汗国建立。

阿拉伯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通婚,
(台湾)的管辖。

①政治腐败、徭役沉重和经济掠夺,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②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最终导致农民大起义。

1351年,刘福通领导三千余人起义。

义军头包红巾,称为红巾军。

各地纷纷响①刘福通转战数年,遭元军镇压而失败。

②朱元障在抗元中强大。

1368年攻占大都,灭亡元朝。

重点、难点、考点
1、如何评价元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
元朝的大统一:
①结束分裂局面,奠定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的开发;
③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④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⑤促进了蒙古族的汉化及向封建社会转化
另一方面,当时蒙古社会的生产方式,远较汉族生产方式落后。

蒙古贵族在统一的征服战争中,表现出的掠夺性和残酷性,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这必然激起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

文天祥抗元,反抗元军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无疑这种反抗战争是正义的。

文天祥被俘后,不怕威胁利诱,坚贞不屈,从容赴死,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其高尚的气节,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

历史问题是复杂的,对历史问题的分析不能采用肯定一面、否定一面的简单方法,而应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

2、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
(1)汉族人民大量到边疆,开发了边疆经济
(2)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元朝时被视为“汉人”
(3)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设澎湖设巡检司,管辖琉球
3、元朝民族融合的原因、形式、特点
(1)元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
唐朝以来数百年间的战乱、迁徒、杂居,使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元朝实现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族人民这一步交往与融合。

(2)元朝民族融合有何显著特点?
形式多样。

如:各民族间生产方式、技术的融合:契丹和女真人的汉化;新的民族回族的诞生
(3)元朝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前提条件:空前辽阔的疆域便利了各族人民的交流:基本内容:民族融合形式多样,高潮迭起。

重要手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4)同汉、唐相比,元朝对边疆地区管辖有何新的突破:
中央政府首次对西藏、台湾、澎湖、云南等边疆地区实:行有效管理。

思考题:
1、简述耶律阿保机、元昊、完颜阿骨打和成吉思汗的主要活动
2、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

试分析元朝统一的原因和意义。

3、怎样看待元朝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
4、元朝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有哪四个方面?主要体现为哪两个主题?
5、元朝健全统治机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比较唐朝、西夏和元朝中书省的区别,并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