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女性生存境遇的自我书写——犹太裔女剧作家研究

合集下载

女性生存境遇的自我书写——二战后美国女剧作家研究(1945-2010)

女性生存境遇的自我书写——二战后美国女剧作家研究(1945-2010)
学 和 电影 理论 。 一部 戏剧 是不 是女性 戏剧 , 取决 于 它
作 为独特 的群体来 对待 。 故而 , 本 文将试 图填 补 国内 这类 研究 的 空 白 ,使美 国戏 剧研究 获得 新 的视 角 与
研 究体 系 。
二 、 唯 物 主 义 女 权 主 义 和 精 神 分 析 女 权 主 义对 美 国 女性 戏剧 的影 响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6
作者简介: 郭志艳( 1 9 7 7 一 ) 女, 辽宁大连人 , 副教授 ,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 西方戏剧 、 英语教学 ; 郑 凌( 1 9 7 7 一 ) 女, 吉林长春人 , 讲
师.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 英语语言文学 。
剧作 家放 在华 裔剧 作家 、 族裔 作家 、 先锋 派剧作 家 中

概 而过 ,没 有整 体性地 把 二战后 的美 国女剧 作 家
三 、 一 脉 传 承 的 女 性 主 义 戏 剧 家— — 从 莉莲 ・ 海尔曼到伊娃 ・ 恩 斯 勒
何 谓 女性 主义戏 剧? 对 于这 个 问题 , 女 性 主义剧 作家们 和评 论 家真可 谓众 说纷 纭 。虽 然女性 主义戏 剧 的界 定 目前 仍无 定 论 , 但 盖尔 ・ 奥斯 丁认 为 , 女性 主义戏 剧 来源 于 四个 领域 : 文学批评 、 人类 学 、 心理
以评 介 。例 如 , 岑伟 在 《 女性 身份 的嬗 变 : 莉莲 ・ 海 尔 曼 与玛莎 ・ 诺 曼剧 作研 究》 中指 出诺曼 的作 品不 仅 沿 袭 了海尔 曼一 贯坚 持 的现实 主义 手法 , 而且 秉 承 、 发
美 国戏 剧在 两 次世 界大 战之 间赶 上 了世界 水 平

4. 二战后的美国现代文学:诗人

4. 二战后的美国现代文学:诗人

二战后的美国作家: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少数裔作家I. Drama 戏剧1. 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Profile原名托马斯·拉尼奥·威廉斯(Thomas Lanier Williams)。

(1911.3.26,美国密西西比州哥伦布~1983.2.25,纽约州纽约市)orig. Thomas Lanier Williamsborn March 26, 1911, Columbus, Miss., U.S.died Feb. 25, 1983, New York, N.Y.U.S. playwright.The son of a traveling salesman and a clergyman's daughter, he lived in St. Louis from age 12. After attending several colleges h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owa (1938). He first won recognition for his group of one-act plays American Blues (1939). Wider success came with The Glass Menagerie(1944) and mounted with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47, Pulitzer Prize; film, 1951), Camino Real (1953), and Cat on a Hot Tin Roof (1955, Pulitzer Prize; film, 1958). His plays, which also include Suddenly Last Summer(1958; film, 1959) and The Night of the Iguana (1961; film, 1964), describe a world of repressed sexuality and violence thinly veiled by gentility. He also wrote the novel The Roman Spring of Mrs. Stone (1950; film, 1961) and the screenplays for The Rose Tattoo (1955, adapted from his 1951 play) and Baby Doll (1956). A clear-sighted chronicler of fragile illusions, he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playwrights.美国剧作家。

菲利普_罗斯_欲望教授_中的文化隐喻研究_田晓宁

菲利普_罗斯_欲望教授_中的文化隐喻研究_田晓宁

菲利普·罗斯(Philip Milton Roth,1933-)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除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还未摘得外,几乎将所有文学类奖项收入囊中。

作品《欲望教授》(The Professor of Desire,1977)出版于《乳房》(The Breast,1972)之后,内容却是《乳房》的前篇,讲述主人公变成一个硕大的155磅乳房前的人生历程。

与罗斯的另一部作品《垂死的肉身》(The Dying Animal,2001)一起被称为“欲望三部曲”,书中主人公都是一个名为大卫·艾伦·凯普什(David Allen Kepesh)的文学教授,在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小说导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与性格迥异的不同女性之间的感情纠葛,成为欲望的牺牲品。

在“凯普什系列”中,学者更多的关注于《乳房》的异化与变形问题;《垂死的肉身》中伦理道德与死亡观问题,却忽略了作为前篇的《欲望教授》的重要性。

本文从文化隐喻的视角解读《欲望教授》这部作品,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探讨作为理性化身的教授也难逃欲望的诱惑,最后异化为失去形体、面貌、职业、社会地位及社会责任的欲望器官乳房的深层原因。

一、自身悖论的隐喻“隐喻是一种基本的语言现象,最初它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现代学者则认为人类语言本身就是隐喻性的。

”(1)在文学阐释中“隐喻”(Metaphor)“涉及意义与表达在修辞、诗学、语言以及思维诸领域内的转换与生成。

”(2)“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把握此类事物的文化行为。

所谓‘把握’,指的是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的总和;所谓‘文化行为’,指的是心理行为和语言行为的总和。

就其实质而言,它首先表现为语言现象,却暗示出更具深意的心理现象,而任何心理现象都是文化现象的深层性展示。

”(3)大卫·艾伦·凯普什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含有隐喻意味的特定符号形象,他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碰撞代表了当下美国犹太裔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现实困境。

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与身份认同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与身份认同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与身份认同研究摘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书写多半通过自传式的言说方式和“经验自我”的文本形式,来揭示黑人女性的身份诉求问题。

借助身份认同研究来解读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被双重文化“边缘化”的黑人女性的生存与精神境遇,以及黑人女性是如何在多重夹缝中拓展身份认同之路的。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自传体写作身份认同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黑人女性文学作为身份与边缘写作批评的先声,通常是指黑人女性作家用黑人女性意识、黑人女性语体来表达黑人女性主义主题与批评的创作。

黑人自传文体写作的发展作为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流变中的一个分支,为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体验。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作家通过自传文体,不仅真实再现了黑人女性身处的种族、性别、阶级三重压迫境遇,而且重塑了美国黑人女性族群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作为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主要内容,深深地植根于西方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中,身份认同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则受到了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理论及文化唯物论的影响。

它提倡重读文学经典,深入分析殖民霸权和男性中心文化,重写殖民遭遇历史以及两性冲突的故事,以便重新确立身份认同的各种新标准。

在异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我究竟是谁,我的归属在哪里”等身份定位问题一直是身份认同追问的焦点,也是黑人女性文本涉猎的重点。

一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滥觞于奴隶自叙体小说,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男性自叙体小说相比,女性自叙体小说自觉或不自觉地纠正了男性视野中的女奴形象:面对被奴役、被蹂躏的地位而无动于衷;意在通过对黑人女性虽历经磨难但依然持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的描写,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早期女奴自画像。

1861年,哈丽特·雅各布于以琳达·勃兰特为笔名发表的《一位女奴生活中的事件》被视为最初黑人女性自传领域的经典之作。

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美国黑人自传文学的历史传统中,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自传文学传统,即所谓“传统之中的传统”。

二战后美国社会的变革与新文化

二战后美国社会的变革与新文化

二战后美国社会的变革与新文化二战后的美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发生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还铸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

在这个时期,美国社会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有着更广泛的文化影响和更独特的艺术生产。

二战后,美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和财富。

这种繁荣带来了一个更加富有的社会,也让更多的人有了机会享受更多的文化生活方式。

这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这种文化将二战前和二战后的美国分隔开来。

在这个时期,美国的音乐、电影和文学开始流行,成为了全球传播的文化符号。

音乐产业开始崩溃,音乐和流行的确切内涵开始受到更多的解释和学术研究,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学流派-非虚构文学。

这种文学不再是虚构的,而是纯粹的真实性体现。

例如村上春树,他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以小说的形式自然形成了一种非虚构文学的风格。

而在电影领域,由于技术的进步,电影制作变得更加侏罗纪,电影制片人们开始关注表现出更加真实丰富多彩的故事。

这个时期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 - 彩色电影。

同时,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技术在二战后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1970年代初,情境喜剧和戏剧成为了电视转播节目的主流,凡事涉及的广播频率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1980年代,戏剧性影集的参与程度也达到了新的顶峰,这使得电视成为了美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

社会上显而易见的文化变化表现在了服装和语言的变化上。

服装就像其他文化类别一样,正在慢慢进化。

女性的服装由短裙变成长裙,男性的服装也由短裤和运动服慢慢转变为西装。

一些人认为,服装在二战后的变化代表着人们对战争前对鲜艳亮丽的衣服和相对保守的服饰的反感。

语言无疑也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非常规的词语和语法结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一些单词和短语比如“cool”、“hip”和“hang out”都是为了表达肯定和钦佩的情感。

而现在,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了常用的表达方式,代表了一种新的自我依据文化的方式。

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共3篇

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共3篇

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共3篇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1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近年来,当代艺术界不断涌现出实力强大的女性艺术家,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路,持续推进着女性主义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艺术的历史背景、研究范畴、元素特征、实践表现等方面,对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的浪潮,女性们开始反思和反抗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女性主义理论随之应运而生。

女性主义者们认为,女性的人类价值受到了伤害,需要通过艺术来传达女性的声音和角度。

在这个背景下,女性主义艺术开始崛起。

这种艺术形式将艺术与社会政治相联结,通过表达对性别歧视的不满和对被边缘化和压抑的女性的关心,赋予了女性更广泛建构身份的空间。

当然,这种关心并不是针对一直被压抑的女性,还要面对其他对照强劲的力量,如种族、阶级等。

而这些都是女性主义艺术注重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范畴女性主义艺术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等。

其共同特点是在艺术中赋予女性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表达女性观点。

视觉艺术是女性主义艺术的重要领域,其中尤以雕塑、摄影、绘画最为明显。

在这些艺术形式中,女性艺术家强调人的身体和感官体验,探讨与身体相关的文化意义。

对于身体的关怀,是女性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中,艺术家们喜欢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女性的生命力和力量,如Yoko Ono的《Cut Piece》、Marina Abramovic 的《Rest Energy》等。

艺术家们通过在舞台上的持续呈现,尤其是在被关注的视野内重复和扭曲自己的身体,将艺术转化为表达和探究女性性别的工具和手段。

三、元素特征女性主义艺术中常常存在一种批判和颠覆,这是其元素中的常见特征。

批判:女性主义艺术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和文化刻板印象的批判。

通过对这种价值观的挑战和颠覆,女性艺术家们探讨身份、权力、性别、阶级等问题,并关注压迫和隔离中的个体和集体的切身利益。

后殖民语境中的女性书写——《紫颜色》对文化权力的反抗与消解

后殖民语境中的女性书写——《紫颜色》对文化权力的反抗与消解

第 4期
时 贵仁 : 后殖 民语 境 中 的女 性 书写
4 5
黑人女性西莉是小说 《 紫颜色》中的女主人 伯特的指使下经常殴打她来显威风。 尽管如此 , 作 公 。她 自幼家境贫寒 , 没有机会接受 良好 的教育 , 者 为我们塑造 了一个后 殖 民女权 主义 的先 驱形 作为黑人女性 , 她更没有机会与社会接触 。 在男性 象。因为索菲亚一个人的反抗 , 虽然不能上升为女 主宰的社会 中,她就像一头被关在 围栏中的牲 口
J 12 l u . 01
后殖民语境中的女性书写
— —
《 紫颜色》 对文化权力的反抗与消解
时贵仁
( 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 , 辽 辽宁 沈阳 10 3 ) 10 6

要 :0 纪 8 2世 0年代 , 殖民女性 主义理论 出现并受到文 艺批评 家的广泛关注。 后 在以往 的众多女性题材
的作品 中, 美国黑人 女作 家艾丽丝 ・ 沃克的作品《 紫颜 色》 无疑成 为最能体现后殖 民女 性主义理论 的经典作品。
第 3 9卷
第 4期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nlo i nn nvr t(hls h n o i c ne ) o ra La i U i sy P i o y ad Sca Si cs f o g ei op l e
Vo | 9 No 4 l3 .
21年 7 01 月
收 稿 日期 :0 0 — 5 2 1— 4 2 1
女性悲惨生存状 况的社 会根源。在某种意义上 , 《 紫颜色》 对黑人女性悲惨遭遇的血泪控诉 以及对
女性社会地位及命运的探索引发 了社会在后殖民 女权 主义语境下对黑人女性群体的特殊关注。

从玛丽.麦卡锡的身体书写解读1930年代美国知识女性

从玛丽.麦卡锡的身体书写解读1930年代美国知识女性

从玛丽.麦卡锡的身体书写解读1930年代美国知识女性摘要:玛丽·麦卡锡在作品中大胆表达婚姻爱情观,直言不讳谈论自己的私生活,大量直白而细腻地描写性爱,招来颇多微词。

令她享誉世界的、自传色彩的畅销小说《少女群像》(The Group)对性和两性关系不遗余力的露骨描写,使她遭到口诛笔伐。

作品最大的原创性在于从女性的角度公开地谈论了两性关系,[1]作品以全新的叙事手法和女性视角颠覆着窠臼的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语言和写作模式,酣畅淋漓地书写着女性的身体和心灵的欲望。

她的作品正是法国女性主义作家埃莱娜·西苏所倡导的“身体书写”的倾力之作,为我们今年研究1930代美国知识女性的生活境况提供了宝贵的蓝本,也启迪着我们如何有效地解决当代妇女的社会婚姻问题。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身体和书写;女性书写模式;男权话语统治;玛丽.麦卡锡(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身体书写”有学者提出,20世纪初弗吉尼亚·伍尔夫首先提出西方女性主义的身体写作理论,朱丽娅·克利斯蒂娃和波伏瓦、露丝·依莉格瑞对其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和升华,埃莱娜·西苏最终将这一理论发展为系统化的、详实的理论体系。

[2]学界普遍认为,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作家埃莱娜·西苏是“身体书写”的倡导者和先驱。

细读其理论,可对其精髓做如下理解: 一,女性身体的内涵包含并超越了“肉体”的概念,它是肉体、女性生理、心理和文化信息的复合;二,用“身体书写”不是倡导抛弃语言符号,而是用词语书写女性身体的、精神的需求,反对把女性视为男性之外的"他者”来压制其需求。

这是女性自我救赎和团结互爱的方式,是与男性沙文主义抗争的有效途径之一。

西苏认为,女性觉醒和女性解放运动浪潮的兴起促进了女性写作,而女性写作又推动了女性的觉醒和女性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在《美杜莎的微笑》中,她重点论述了女性写作对女性解放的重大意义。

简析伯纳德·马拉默德

简析伯纳德·马拉默德
凉中反思 自我 。 、
切最富有人性的出发点 。所有人都是犹太人—— 大概这就
马氏对犹太文化被 当代美 国主流文化裹挟 的处境忧心忡 忡, 所 以才将 目光一再 投向底层 ; 他 对犹太文化 中的优秀 因子
念念不忘 , 所 以屡屡在犹太人 中树立人生 的榜样 。 他 的小说 中 那种让人不无 心酸又略感温煦 的气息 , 暗示 了“ 人生 即受难 ” 个天才的作 家 , 而其天才更 主要 表现 在他 的短篇小说 中。 如评 论家罗伯特 ・ 阿尔 特所说 : “ 马拉 默德 的真正天才 体现在他 的

冠》 、 《 天使莱 文》 等具有神秘色彩 的作 品 , 也依 托 比较 清晰的
现 实生活场景展 开“ 追逐一落空一平静 ” 的故事进 程 ; 人物和 事件具有 明显 的现实对应性 ,以内在象征性而不是表面情节
的夸张荒诞取胜 。 最终 , 马拉 默德不是让人物落在 巨大的空虚 中, 而是让人物返归平静的灵魂状态 , 哪怕是在一无所获 的悲
合理人生 的另一种启示 。
马拉默德的独特之处就在 于 ,他 的小说 叙事整体上遵循 现 实主义路线 , 而在部分情 节上化用荒诞 派技法 , 即使是《 银
寻求生活的真谛 , 热切地向往幸福 。 他们虽是人生追求 的失 败 者, 但却 以忍耐精神 、 苦斗精 神和牺牲 精神忍辱 负重 , 承担 义
太性” 。 迄今为止 , 中国学界对这位作家 的研究 , 或者注重于他 的犹太人身份 ,将其 纳入 美国主流文学思潮 中的犹太裔作 家
种方式 , 接受死亡也是 ; 跌入墓穴重又爬 出的情 节象征 了某
群加以整体观照 ; 或者解读他 的具体作 品 , 通过小人物 生死 悲
犹太文化中“ 父与子” 主题 、 流浪 主题 的别样 书写 , 透视 犹太 移 民的悲剧历史和现实生存 困境 。 国内外学界对其作品给予 了极大关注 ,并试 着从 多角度

性别、种族、文化——美国华裔女性写作探析

性别、种族、文化——美国华裔女性写作探析

性别、种族、文化——美国华裔女性写作探析性别、种族、文化——美国华裔女性写作探析近年来,美国华裔女性在文学和写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她们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性别、种族和文化的交融,展现了她们作为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中的独特经历和挑战。

本文将探析华裔女性在美国文学中扮演的角色,并分析她们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我,同时引起公众对性别、种族和文化议题的关注。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如玛兹·霍的《喜福会》,玛丽漂·林的豪华酒店世纪三部曲,梁美华的《女儿国》等作品,以不同的文体和题材描绘了华裔女性的生活和成长经历。

她们的作品围绕着性别、种族和文化这三个主题展开,表达了自己在这个多元化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挣扎。

首先,性别是华裔女性作家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

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面临着传统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的压力。

她们会反思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探索自己的性别认同。

霍的《喜福会》中的女主人公李文夕就是一个例子。

她生活在一个传统家庭中,受到长辈和家庭的压迫,但她渴望自主和独立。

通过写作,华裔女性作家可以表达出她们对于性别平等和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呼吁社会重视女性的权益。

其次,种族是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议题。

她们在作品中反思自己的种族认同和文化根源。

面对亚裔美国人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和歧视,华裔女性作家用故事和情感表达对于种族平等和尊重的追求。

比如,林的豪华酒店世纪三部曲通过家族历史来探讨种族和文化认同,以及移民在美国的经历。

通过写作,华裔女性作家不仅记录和传承文化,也揭示和抗争着种族不平等的存在。

最后,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中融入了独特的文化元素,展示了她们作为华裔的身份和文化背景。

她们通过语言、食物、家庭传统等细节,传达出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和温暖。

华裔女性作家借助写作,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华裔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也通过文学来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不仅仅关注华人群体内部的议题,也超越种族和文化的限制,触及到更普遍的人类关系和情感。

解读二战后美国黑人戏剧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解读二战后美国黑人戏剧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第34卷第3期Vol.34N o.3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4年3月20日M ar.202014·9·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3.005美国的戏剧同美国历史一样,都是很短暂的。

从殖民地时代起到19世纪初,戏剧在成就上远逊于同时期的散文、诗歌和小说,直到20世纪初才渐趋成熟,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赶上了世界水平。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剧坛更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过去被视作代表边缘文化与亚文化的戏剧群落,如黑人戏剧、拉丁裔戏剧、亚裔戏剧、同性恋戏剧、女性戏剧,也开始融入当代美国戏剧主潮,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表现自己的艺术风格。

其中,美国黑人戏剧是这些当代戏剧群落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支。

黑人剧作家们试图摒弃白人的戏剧模式,用独立的、有战斗气息的戏剧艺术唤起广大黑人群众。

与此同时,作为妇女运动的直接产物,女性主义戏剧受到黑人民权主义思潮的巨大影响,在70年代以后进入了繁盛时期。

剧作家们通过戏剧宣传提高妇女自我解放的意识,并通过剧院表达女性对生活的认识以及她们的希望、情感与梦想,用戏剧的形式把深埋在心中的东西展现在观众面前,也通过戏剧来认识自我。

80年代末,收录于《黑人剧院的新剧作》一书的16部剧作真实地刻画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并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美国当代黑人剧作家,特别是身兼双重身份的黑人女戏剧家们在创作视角和切入点上的变化。

六七十年代,黑人剧作家们往往关注有关争取种族平等、抵制种族歧视的主题,而《黑人剧院的新剧作》中收录的作品则将视角转向了黑人家庭内部的对立、矛盾和冲突,特别是黑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对立、矛盾和冲突。

事实上,这一主题上的转变将种族问题上升到了人和两性关系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美国女性主义思想对黑人女性的影响。

身为少数族裔,美国黑人的处境已尤为艰辛。

《爱的历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

《爱的历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2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Feb.2024  收稿日期:2023-09-26 作者简介:曹颖哲(1976-),女,副教授,硕士㊂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㊂张铭洁(1998-),女,在读硕士㊂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㊂□文学研究‘爱的历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曹颖哲,张铭洁(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 要:‘爱的历史“是美国新兴犹太作家妮可㊃克劳斯的第二部作品,讲述了大屠杀影响下大屠杀亲历者和犹太移民后裔两代人的文化记忆危机㊂在象征系统㊁仪式系统和文本系统三层文化符号系统的文化记忆展演下,妮可㊃克劳斯展现了大屠杀幸存者及其犹太后裔的文化记忆的回避与缺失㊁复归与传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犹太文化的追寻与认同,引导读者重新审视并反思文化认同的重建㊂关键词:‘爱的历史“;文化记忆;大屠杀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24)02-0105-04Cultural Memory Writing in The History of LoveCAO Ying -zhe ,ZHANG Ming -jie(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China)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Love is the second work of the emerging Jewish American writer Nicole Krauss,which tells the story ofthe cultural memory crisis of two generations of Holocaust witnesses and Jewish immigrant descendan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Holo⁃caust.Under the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al memory in the symbolic system,ritual system,and textual system,Nicole Krauss presents the avoidance and loss of cultural memory,restor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olocaust survivors and their Jewish descendants,as well asthe pursuit and identification of Jewish culture in this process,guiding readers to re-examine and reflect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Love ;cultural memory;Holocaust 妮可㊃克劳斯是美国当代犹太女作家,她被‘时尚先生“誉为 全美最出类拔萃的作家”㊂由于其犹太裔身份,她的作品主要关注犹太裔的大屠杀记忆与文化寻根㊂作为她的第二部小说,‘爱的历史“被‘纽约时报“评为畅销书,并入围了英国奥兰治奖短名单㊂妮可㊃克劳斯在这部作品中将焦点放在大屠杀幸存者与美国犹太后裔的记忆上,探寻他们对民族文化记忆的迷茫与追寻㊂作为第三代大屠杀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受到学者们的高度评价,约斯特评价这部作品为 无论是叙事控制㊁人物塑造还是写作风格,该小说都堪称当代美国大屠杀文学的佳作”[1]113,杰西卡㊃朗认为小说中的大屠杀是历史和想象交织在一起的未来大屠杀文学的代表[2]44㊂对于这部作品,学者们主要将研究视角放在其叙事视角㊁大屠杀主题和爱的主题上㊂卡罗琳娜㊃克拉苏斯卡探讨了克劳斯小说中代际性叙事,探究了这部小说中的代际性㊂[3]286菲利普㊃科德借用 纪念摇篮”的概念探究了阿尔玛和她的弟弟以及布鲁诺身上承担的大屠杀历史的重担㊂[4]685丽贝卡㊃纽伯格㊃戈尔茨则认为这本书不是关于古尔斯基㊁阿尔玛或书中任何角色的绝望,而是关于爱和希望㊂[5]2关于这本书的探究角度比较多元,但尚无从文化视角剖析这部作品的专论㊂大屠杀结束后,人们将热点从如何描述大屠杀的罪行转移到了如何记忆大屠杀㊂随着亲历大屠杀的人越来越少,建立长期的回忆模式以及延续民族文化身份变得尤为迫切㊂德国著名教授扬㊃阿斯曼在哈布瓦赫提出的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提出了 文化记忆”这一概念,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㊂文化记忆以过去的某些事件为立足点,使某个集体的成员们意识到他们的共同属性㊂扬㊃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是 由特定的社会机构借助文字㊁图画㊁纪念碑㊁博物馆㊁节日㊁仪式等形式创建的记忆㊂这种记忆涉及的是对一个社会或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相关的人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如传阅㊁瞻仰㊁背诵重温这些记忆,并在这个过程中确认并强化自己的身份㊂”[6]270赵爱霞和左路平进一步将文化记忆总结为通过文本系统㊁意象系统㊁仪式系统㊁象征系统等文化形式或文化符号得以存储㊁传承的记忆㊂[7]80本文从扬㊃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出发,探讨在象征系统的展演中体现的大屠杀亲历者及犹太后裔对大屠杀记忆的回避与缺失,犹太文化记忆在仪式系统中的重新涌现与追寻,以及最终在文本的传递中实现的对犹太文化的认同与寻根㊂一㊁地点 大屠杀记忆的回避与缺失在现代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屠杀,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日本侵华期间的南京大屠杀等㊂为了铭记历史,以大屠杀为背景或主题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形成了 大屠杀文学”㊂美国的犹太大屠杀文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大屠杀发生后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的大屠杀作品,以大屠杀亲历者的口述和证词为主;第二阶段是在60年代到80年代,主要描述犹太幸存者及其创伤㊁犹太幸存者和美国当地犹太人以及非犹太人的关系等;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大屠杀文学则是第三代大屠杀文学,由于没有直接的大屠杀记忆,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只能是通过想象来描写大屠杀㊂[8]45第三代大屠杀作者主要是幸存者的后代及身居外国的犹太新移民,他们缺乏大屠杀的记忆与体验,并且也没有直接的身体及精神创伤,文化记忆就成为第三代大屠杀作家对于大屠杀认知的主要来源㊂因此,如何通过文化记忆来展现大屠杀对于妮可㊃克劳斯来说是极具有挑战性的㊂地点在涉及集体和文化的记忆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㊂扬㊃阿斯曼认为, 自然场景并非通过符号引起重视,而更多是作为一个整体被升华为一个符号,即是说,它被 符号化了’”㊂[6]55金寿福则进一步总结地点作为符号在文化记忆中的象征作用,他认为记忆与特定的位置紧密相连㊂房屋㊁村庄㊁斜坡㊁山峰㊁河流㊁城镇及其附属物共同构成了一个支撑和激发人们记忆的空间㊂它们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㊂在‘爱的历史“中,妮可㊃克劳斯将波兰和美国这两个国家转化两代人对于大屠杀不同记忆的象征符号㊂对于大屠杀亲历者来说,波兰是大屠杀发生的地方,更是犹太文化记忆的一个象征符号,象征着他们失落的故乡以及再也不愿意回想的民族文化记忆㊂在这部作品中,大屠杀贯穿始终,但是却没有一处是直接描述,而是通过零散的记忆形式来展现㊂‘爱的历史“将大屠杀幸存者利奥波德㊃古尔斯基的故事以第一人称叙事展现㊂古尔斯基在波兰时与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相爱,并为她创作了名为‘爱的历史“的书籍㊂大屠杀发生后,两人先后都来到了美国,而阿尔玛却在生下古尔斯基的儿子艾扎克后另嫁他人㊂在美国的古尔斯基东躲西藏,怕被人遣返回国,由于没有身份,他找不到任何工作,只能以开锁为生㊂而当想到这段记忆的时候,总是抛不开一个名字 波兰 他的故乡,也是如今不属于他的地方㊂扬㊃阿斯曼认为: 回忆需要依靠物和支撑点”,[6]243曾经,波兰是古尔斯基生长的地方,那里有他心爱的女孩阿尔玛,那里承载着他们在广场上和田野里玩耍的记忆㊂随着大屠杀的爆发,波兰就变成了犹太人争先逃离的噩梦,孤身一人身处美国的古尔斯基常常自言自语道 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还是在波兰寻获一个犹太人还更容易一些呢㊂”[9]23纳粹大屠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迫使他们逃往美国㊂犹太和美国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他们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只能在边缘化的社会中经历孤独和恐惧㊂古尔斯基逃到了美国,他每天都要担心被遣返回国, 一个从波兰来的犹太人 连上厕所忘了冲马桶都怕会被遣送出国㊂”古尔斯基为了不引人注意,连开锁㊁上锁都是低着头㊂[9]157当古尔斯基和他的表哥去拍照时,相纸上怎么也无法留下他的影像,他认为: 有些人失去的是脚或手臂,我则失去了某种特质,少了那种特质,我无法留下任何印象㊂”[9]96在大屠杀发生后,身在美国的古尔斯基陷入了对自己身份的迷茫并选择回避自己的母族文化㊂将犹太身份和记忆抛诸脑后成为了古尔斯基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波兰对于他而言,是他不愿回想起的故国㊂对于身处美国的十五岁犹太民族后裔阿尔玛㊃辛格来说,美国是大屠杀记忆缺失的象征㊂小阿尔玛的父亲是犹太人,他年轻时在书店里买到了古尔斯基写的‘爱的历史“,将其作为定情信物送给了妻子㊂后来他们就用这本书主人公的名字阿尔玛将自己女儿命名为阿尔玛㊃辛格㊂在美国成长的阿尔玛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犹太身份,更别提对那段大屠杀有任何记忆㊂小阿尔玛和妈妈谈论家族的过去之前,她从未想过自己多元的民族身份㊂当她的妈妈指明她 是一半波兰人,四分之一匈牙利人,四分之一英国人”时,小阿尔玛大喊道: 我是美国人!”㊂[9]116出于对‘爱的历史“中和她拥有同样名字的女主人公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的好奇,她去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㊁纽约市政厅查找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的信息,意外地查找到来到美国犹太移民名单以及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的受害者名单㊂对于阿尔玛来说,大屠杀记忆不是切身经历的事件,而是一个只能通过上网查询才能了解的遥远事件,大屠杀事件只能是一些记录的资料以及虚构性的想象㊂身处美国的小阿尔玛缺失关于大屠杀的记忆,美国对于小阿尔玛来说,是大屠杀记忆的断层与缺失的符号㊂文化记忆是一种选择,而选择的过程会伴随一定的遗忘与缺失㊂作为美国的犹太裔作家,妮可㊃克劳斯一直致力于表现大屠杀亲历者和处于美国社会的犹太后裔的犹太性的缺失问题㊂在第三代大屠杀文学中,大屠杀一直在场,但是受制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代际距离,大屠杀记忆成为被回避以及缺失的存在,而波兰和美国,则成为两个文化符号,分别象征着大屠杀记忆的回避与缺失㊂二㊁仪式 犹太记忆的复现与传承仪式属于文化记忆的范畴,是因为它展示的是对文化意义的传承㊂扬㊃阿斯曼将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交往记忆,一种是文化记忆,交往记忆 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更确切的讲:是随着它的承载者而产生并消失的”,[6]44它的媒介是存在于人脑记忆中的鲜活回忆;而文化记忆的媒介是被固定下来的客观外化物,以文字㊁图像㊁舞蹈等进行的传统的㊁象征性的编码及展演㊂[6]51文化意义的循环和再生产必须要借助外力,因此文化记忆要想获得意义,仪式是必不可少的工601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具㊂对于古尔斯基这样身处美国社会不愿再回忆起过去的人以及对于阿尔玛的弟弟鸟弟这样身处多元化的文化社会的人来说,需要通过仪式实现文化记忆的展演㊂葬礼是为悼念亡者而举行的仪式㊂对亡者的回忆可以被分为回溯性的回忆和前瞻性的回忆,而回溯性的回忆是更为普遍的形式㊂在‘爱的历史“中,古尔斯基的儿子伊扎克是他心爱的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只身一人去往美国后生下的㊂对于古尔斯基而言,大屠杀带给他的更多的是直接的文化创伤㊂古尔斯基通过压抑大屠杀记忆来忘却创伤,他的大屠杀记忆从而进入了 潜伏状态”㊂在儿子葬礼上,他那潜意识中的大屠杀记忆又被激发了出来㊂在葬礼上,古尔斯基重新回忆起过去的一切,他想起意第绪语,他想起大屠杀中他失去的一切:他失去了他的妈妈,失去了朋友弗里茨,失去了弟弟萨里和妹妹汉娜,失去了笑声,失去了一生唯一爱的女人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失去了多年岁月,失去了自己的儿子㊂他将自己一直隐藏的犹太身份在葬礼上主动告诉了伊扎克同母异父的弟弟伯纳德,并向伯纳德讲述他母亲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在波兰时的故事㊂在儿子伊扎克的葬礼上,古尔斯基不再对大屠杀 失忆”,他击碎了自己应对异国文化冲击的自我防御机制,主动消解自己身份困境㊂在操演中化为符号的葬礼,不仅意味着古尔斯基的唯一后代的死亡,也使其经历过的一系列死亡与丧失一一重现,从而使得古尔斯基头脑中的犹太记忆在葬礼中被激活并重新涌现㊂对于身处美国的犹太后裔来说,犹太教是除了大屠杀记忆外构建犹太文化记忆的另一块基石㊂鸟弟跟小阿尔玛一样,从小在美国成长,没有关于犹太文化的记忆,鸟弟时常会向姐姐阿尔玛询问自己的身份与血统,表达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㊂代际的更迭使得犹太后裔面临犹太民族记忆消亡的危机㊂对于像鸟弟这样身处美国的犹太后裔而言,他们的犹太记忆被空心化,他们对于犹太文化仅处于了解的程度,却不曾真正传承㊂他们已经完全被美国社会同化,背离了自己的犹太民族后裔身份㊂当鸟弟在九岁半时找到了一本叫做‘犹太人思想“的红色小书时,他试图通过犹太教仪式寻求民族文化确认㊂他找到这本红色书后不久就戴上了象征犹太教的黑色绒布的小圆帽, 而且到哪都戴着,即使帽子太大㊁后面突起一大块,让他看起来像个呆瓜,他也不在乎”㊂[9]41他每天早早起床,对着耶路撒冷的方向祷告㊂在重复的犹太教仪式中,鸟弟认为自己是犹太教中的 智者”,有着传播犹太宗教的重任㊂鸟弟用希伯来语记录自己的日记的日期,并且每天卖柠檬汁攒钱,目的是去耶路撒冷朝圣㊂他对于犹太教到了狂热的地步㊂鸟弟没有直接参与犹太文化的记忆,但却在宗教中实现了对犹太文化记忆的追寻与确认㊂阿斯曼说: 借助仪式加以重复,其根本目的在于意义,因为意义保存在仪式中并在此得到再现㊂”[6]89鸟弟在犹太教仪式的在场参与中坚定了自己对于犹太文化的选择,坚守犹太民族记忆,传承了犹太文化㊂意义只有通过传承才能保持其鲜活性,而仪式就是传承的形式之一㊂通过仪式,古尔斯基的大屠杀记忆和犹太文化记忆得以复现,而鸟弟在犹太教的仪式中实现了犹太文化的构建与传承㊂仪式的重复和现实化不仅是对犹太裔的文化遗忘与缺失的对抗,也是对美国犹太人记忆的空心化的解构,正是在仪式中,文化记忆得以复归与传承㊂三㊁书籍 犹太文化的认同与寻根当各种文化活动借助文字和以文字为载体的各种记忆形式确立并维护集体身份的时候,文化记忆已经发生作用㊂这部作品以大屠杀幸存者古尔斯基为曾经心爱的女孩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写作的书‘爱的历史“为线索,将两代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实现这本书的传递的时候,逃往美国的大屠杀亲历者和犹太移民后裔也实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与寻根㊂回归是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坚持犹太性的永恒难题㊂犹太人古尔斯基在大屠杀来临前就写完了‘爱的历史“的手稿,那时的他写在书中的都是心爱的阿尔玛㊃梅列明斯基,他用这本书记录下他在波兰的美好生活与思考㊂大屠杀来临后,他失去了一切,他将手稿交给自己的好朋友立维诺夫后便只身逃往了美国㊂立维诺夫以为古尔斯基已经葬身于大屠杀中,于是将‘爱的历史“这本书翻译成西班牙语并出版㊂古尔斯基逃到美国之后,这里的信仰㊁文化使得他饱受孤立,他只能东躲西藏,不停地和外界分离㊂心理学家莱恩(ing)认为,当个体对自我的稳定性产生怀疑的时候,个体会产生吞没焦虑,因此他们会害怕与外界联系,从而置于 被理解(即被掌控㊁被了解)和被爱甚至被看见的危险之中”㊂[10]44身处美国的古尔斯基连工作时都怕被抓去遣返回国,每天都生活在极端的孤独之中,于是他幻想出了朋友 老年的布鲁诺㊂现实中的布鲁诺是犹太作家,在1942年在纳粹集中营里被杀㊂古尔斯基惧怕没有人发现自己的死亡,他每天都跟想象中的布鲁诺 打电话”㊂古尔斯基的儿子艾扎克请小阿尔玛的母亲夏洛蒂将‘爱的历史“翻译为英语,小阿尔玛根据书中的线索,寻找真正的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㊂若干年后在鸟弟的牵引下,小阿尔玛带着‘爱的历史“找到古尔斯基的那一刻,古尔斯基不断与自己对话,他仿佛实现了自己一生守护的愿望 再见到阿尔玛,哪怕不是心中真正的阿尔玛㊂那一刻,古尔斯基真正得以解脱,对于大屠杀的痛苦记忆得以释怀,对于自己犹太身份的抵触得以消解㊂当他看到小阿尔玛手中拿着他的书的时候,他知道他的民族记忆得到了传承,他不停地回想他过去的经历,想到他的妈妈,想到他的儿子,想到布鲁诺,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哀伤,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犹太身份㊁犹太文化,他终于在临死之时重新认同了自己的犹太文化身份㊂若干年后,他在自己的讣告中写道:他孤零零地死去,因为他害羞到没打电话给任何人㊂说不定他在思念阿尔玛之时死去㊂或在他决定不思念之时㊂”[9]305古尔斯基在文本‘爱的历史“传递中,决定不再思念心爱的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不再思念过去的人和事㊂在妮可㊃克劳斯笔下,古尔斯基冲出了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社会下犹太移民面临的文化困惑,与自己一直掩饰的犹太身份和解,深化了自己的犹太文化认同㊂在寻找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的线索的同时,小阿尔玛也在探寻自己的身份㊂在日记中小阿尔玛写道: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也开始搜寻其他一些东西,这些跟原本的目的有关,701 第2期‘爱的历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但也不尽相同,因为它们也关系到我㊂”[9]208寻找书上的阿尔玛㊃梅列明斯基的过程,也是小阿尔玛追溯自身身份,还原族裔历史的过程㊂她在网上查找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的消息,在档案馆去查找资料,在这个追寻的过程中,她了解到那段对她来说本遥不可及的历史,了解到大屠杀带来的伤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种族身份,杰西卡㊃朗认为大屠杀为小阿尔玛的身份建构提供了历史依据:古尔斯基是大屠杀幸存者,书又是大屠杀发生之前为爱人所作㊂[2]48㊂犹太文化十分强调历史的延续性,前辈与后代因为某些共同基础彼此相关,只有这样,犹太文化记忆才得以跨越时空,并且被铭记㊂小阿尔玛见证了‘爱的历史“的传递,在追溯‘爱的历史“中与自己重名的阿尔玛㊃明列梅斯基的秘密时,她探索到了自己的犹太文化身份,构建了在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犹太裔的双重文化身份㊂文本系统是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人们通过认知和理解特定的记忆内容来确认并强化自己的文化身份㊂通过书中书‘爱的历史“的传递,杰西卡㊃朗认为克拉斯小说最犹太的地方不在于对大屠杀幸存者性格的刻画,而是表达了直接遭遇大屠杀的老一辈,和只能间接接触大屠杀的新一辈之间,并非没有联系㊂[2](P.48)在书本的帮助下,小阿尔玛和古尔斯基最终相遇,实现了犹太人对犹太文化的认同与寻根㊂总之,相比于直接描写大屠杀,第三代大屠杀作品更注重的是探究后大屠杀时代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并关注犹太文化在美国社会的传递与延伸㊂‘爱的历史“这本书中的象征符号㊁仪式㊁文本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对于实现大屠杀后犹太文化复归与认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这本书讲述了两代人的经历,大屠杀幸存者到了美国后成为边缘群体,找不到认同感,自己的犹太记忆被压抑㊂同时,大屠杀移民的后代也因为其大屠杀记忆的缺失,对犹太文化感到迷茫㊂‘爱的历史“借助文化记忆对犹太文化记忆进行感知㊁理解㊁建构,旨在指导人们冲出文化身份的迷茫㊂ 参考文献:[1]Krijnen,Joost.Holocaust Impiety in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M].Leiden:Brill,2016.[2]Lang,Jessica.The History of Love,the Contemporary Reader,and the Transmission of Holocaust Memory[J].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2009.[3]Krasuska,Karolina.Narratives of Generationality in21st-century North American Jewish literature:Krauss,Bezmozgis,Kal⁃man[J].East European Jewish Affairs,2006.[4]Phillip,Codde.Keeping History at Bay:Absent Presences in Three Recent Jewish American Novels[J].MFS Modern Fiction Studies,2011.[5]Goldstein,Rebecca.Hearts Full of Sorrow[J].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2010.[6]扬㊃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㊁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7]赵爱霞,左路平.论文化记忆及其意识形态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22.[8]孙鲁瑶.记忆与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的代际演进[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9]妮可㊃克劳斯.爱的历史[M].施清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10]Laing,R.D.The Divided Self:An Existential Study in Sanity and Madness[M].London:Penguin Books,1965.(责任编辑 吴明东)(上接第54页)[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0,722.[10]尤瓦尔㊃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331.[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9.[12]尼采.上帝死了 尼采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58[13]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M].杨恒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51-252.[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38.[15]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M],谢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56.[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责任编辑 董翔薇) 801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伊丽莎白·斯托达德所折射出的美国19世纪女性作家艺术创作的焦虑

伊丽莎白·斯托达德所折射出的美国19世纪女性作家艺术创作的焦虑

伊丽莎白·斯托达德所折射出的美国19世纪女性作家艺术创作的焦虑【摘要】19世纪是美国女性作家们在文学创作中备受挑战和束缚的时代。

伊丽莎白·斯托达德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她的作品展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焦虑和挣扎。

她的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压力和期待,也揭示了文学界存在的性别歧视和挑战。

斯托达德在创作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焦虑,但她仍然坚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她的作品对当代女性作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挑战,坚持自我。

通过对斯托达德的作品和生平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19世纪女性作家们的处境,以及她们所经历的艺术创作焦虑。

【关键词】美国19世纪女性作家、伊丽莎白·斯托达德、作品、风格、社会现实、压力、期待、性别歧视、挑战、创作焦虑、影响、价值、当代女性作家、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19世纪美国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她们被认为只适合在家庭中担任传统的家庭角色,缺乏社会和政治参与的机会。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社会观念的逐渐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教育和职业机会,其中包括文学创作。

伊丽莎白·斯托达德(Elizabeth Stoddard)作为19世纪美国女性作家中的一员,面临着种种挑战和焦虑。

她生于1823年,成长于康涅狄克州的贫困家庭,早年就开始表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她的创作才华却受到当时社会的排斥和性别歧视,使得她在文学界的地位一直较低。

斯托达德的作品不仅受到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响,还反映了她个人的情感和经历。

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常常拥有独特的情感和力量。

正是这种独立和坚定的精神,使得斯托达德在当时的文学界备受质疑和挑战。

1.2 伊丽莎白·斯托达德的生平伊丽莎白·斯托达德(Elizabeth Stoddard,1823年5月6日–1902年8月1日)是美国19世纪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

透过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看女性身份书写

透过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看女性身份书写

2 8・ 0
价值 工程
透 过 当代 美 国华 裔 女性 文 学看 女性 身 份 书 写
Ge tng a Vi w fFe a e St t s t ou h o r i s ti e o m l a u hr g M de n Ch ne e Ame i a o n SLie a ur rc n W me t r t e
ltr r i rae wh c e rc e u d rtn i g f fmae d niy n ma e s e il o rb to fr ieay s e td, ih n ih s o r un esa d n o e l ie tt a d c k s p ca c ntiu in o Chnee Ame a a d Asa Ameia i s ne n n in rc n rs a c . ee rh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 3 12 1 ) — 2 8 0 1 6 4 1 (0 0 2 00 — 1 0 1
流的过程 , 她们用中国的传统 文化精髓来丰富自己的美国身份。对 当代 美 国华 裔 女性 文 学 , 在 特 定 的 多 元 文 化背 景 下 所 进 行 的 于 华 裔 女作 家 来讲 , 作 是一 个 直 面 、 是 写 发现 、 造她 们 文 化 身 份 的过 创 艺 术 创作 。 裔 女性 作 家在 自身族 裔 文 化传 统 与 西 方经 典 文 学传 统 程 。 因 而 , 们 的写 作 同样 表 现 出 从 分 割 异 化 的地 位 转 变成 融合 解 华 她 结 合 的特 定 的历 史境 遇 中 , 华 裔 女 性 的 切 身体 验 出发 而 创 作 的 富 难 的重 新定 位 , 始 积极 地 自我 刨 造 而 非 否 定种 族 的本 源 。 自我 与 从 开 有 女 性意 识 、 性 经 验 、 性 书 写的 文 学体 系。当代 美 国华 裔 女性 文 他 者 的 沟 通 可 以 有 效地 巩 固种 族 主题 一 多 文 化语 境 中 被 压 抑 的声 女 女 学 无 疑是 一 门 独 立 自足 的 新兴 学 科 , 辟 了 美 国文 学 与 批评 的 新领 明。汤亭亭和谭恩美等作家采取差异策略书写并重新构建美国经 开 域 , 美 国 华 裔及 亚裔 研 究 、 国 华 裔 文 学 及 亚 裔 文 学 的 发 展 与 繁 历 , 为 美 强调在 美国文化 中差 异存在 的重要性 , 积极参与文化构建而不 荣做 出 了不 可磨 灭 的贡 献 。 是死守着当代华裔者被异化被排斥的刻板 的形 象中, 用这种姿态 并 1 华裔女性作家书写女性身份 的独特视角 挑战美国文化并且构建 自身的身份认 同。 二十 世 纪 的五 六 十 年 代 , 国 国 内民 权 运 动 高 涨 、 女 解 放 运 美 妇 3 华裔 女 - 家通 过 书 写 表达 的 新 身份 观 陛作 动轰轰烈烈 , 女性要求与男性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 华裔女性 美 国华 裔 文学 虽 然 是 跨 文化 碰 撞 和 杂 交 的产 物 , 又 呈现 出鲜 但 而言 , 她们 面 临 的 不仅 仅 是 性 别歧 视 , 是 双 重 乃至 多重 压迫 。 们 明 的个 性 与特 色。 由于 美 国 华裔 特 殊 的 生 活经 历 和 社 会 地 位 , 国 而 她 美 既 受 到 白人主 流社 会 以 男性 为 中 心 的价 值 体 系 的压 制又 受 到 本 民 华 裔女 作 家 大 多具 备 多 重文 化 身 份 和 视 野 , 她 们 在整 体 上 更 具 有 使 族内部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 以, 所 华裔女性作家不同于传统 强 烈 文 化感 受 力 , 们 大 多 意 识 到 美 国 华 裔 的 多 重 文 化 、 族 属 性 她 民 的华 裔 男性 作 家 ,她 们不 再 停 留在控 诉美 国社 会对 少数 族 裔 的种 族 及 “ 他者 ” 位 ; 地 于是她们 以考虑 自身的存在状态为契机 , 以独特 的 歧视与压迫上, 而是从独特的角度描写女性经验 , 在抨击种族不平等 生命体验和观望视角 关注着华裔群体在跨文化碰撞 中的生存以及 的同时, 揭露性别的不平等。她们认 为华裔女性 除了是种族的“ 他者” 对于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之外 , 是 性 别的 “ 者 ” 还 他 。这 两 个 “ 者 ” 他 的相 互作 用 加 强 了女 性 “ 边 4 结语 缘化” 的地 位 ( ui ,9 3o 她们 希 望顺 应女 性 主 义的 潮流 , 新 构 D r g 19 n 重 实 际 上 , 于 华 裔女 作 家而 言 , 有 哪 一 种 文 化 真 正 能构 成 她 对 没 建 女 性主 体 。在 她 们 的作 品 中 , 了适 应 女性 主 义 的需 求 , 为 重新 确 立 们 的身份和认 同。通过两种语言的混杂, 她们同时扯裂 了两种语言 华裔 女性 主体 地 位 , 们 描 写 了英雄 的女 性 , 她 反叛 的女 性 。 和 文化 的权 威 : 裔 女作 家 透 过 文 本 , 达 了在 两 种 文 化 之 间协 商 华 表 2 华裔女性作家面对文化身份的困惑 建立~种 不归属于任何一种文化的身份 的努力 , 展示 了族裔和 性别 “ 份认 同 ” 自于英语 的 Iety词 源上来 自拉 丁语 , 同 或同 身份认同面临 的; 身 源 dnt i。 “ 相 中突、 矛盾 , 由此也产 生了一种新的身份观 , 通过模 性 ”作 为一 个术语 ,身份认 同” 。 “ 首先运 用于 心理学 的精 神分析 。 里 糊族裔和性别的界限 , 覆既往 的文化 霸权 , 埃 颠 她们 的作品为 少数族 克 森 (r sn认 为 , 认 同是指 一个 人在 成长 过程 中经历 了某 种 心 裔和性别身份认同展示 了一个无 限开发的未来。 Ei o ) k 身份 华裔坚持 以自我来 理危机或精神危机之后 ,获得的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健全人 完善自己独特 的文化性 , 以便不会迷失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之中。身 格, 它是 一 个人 对 某 种社 会 价值 观 念 和生 活 方 式 的认 同和 皈依 , 它深 处 中 间 者 的 位 置 , 必要 从 固有 的 矛盾 中将 多 重 属 性 区 分开 , 化 不 文 藏 于个人 的潜 意识 中, 具有统 一 性和 持续 性。 人 与人 之 间不仅 需 要物 的 裂 痕 可 以 用 文 化 架桥 所替 代 ,两 种 文化 的影 响 不 会 以 对 立 面 存 质上 的依 赖和 互助 , 需要 心理 上和精 神 上 的依赖 和 互助 。 因此 文化

美国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美国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美国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美国文学中,女性形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对象。

女性形象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反映作者对女性问题和社会角色的思考和表达。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文学中几个经典的女性形象,探讨了女性在文学中的独特表现和意义。

1. 艾米丽·狄金森(Emily Dickinson)艾米丽·狄金森被誉为美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她的诗歌在个人、思想、感情等方面具有非凡的独立性和原创性。

狄金森的诗歌中大量地强调了女性自我意识,她批判了女性应该被动、虚弱和无助的传统形象,把女性主体性和独立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没有物质美》表达了女性对物质和表面美感不屑一顾的批判态度;《力量的活力》中写到“我的思想和我的举止都是自由的”,展现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

通过狄金森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文学中刻画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的形象。

2. 斯嘉丽·奥哈拉(Scarlett O'Hara)《飘》的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女性形象。

她的个性坚强、果敢、自信,却也容易被视为虚伪、利己和不道德。

她在小说中经历了家族的沦落、个人的挫败和爱情的离奇曲折,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困境。

斯嘉丽的形象被看作是对当时美国南方妇女形象的极端扭曲和反叛,她展现了女性自信和独立精神的另一面。

而同时,斯嘉丽的形象也被批判为过分崇拜权力、金钱和男人,对于女性自我定位的反思和质问仍然存在。

3. 伊迪丝·惠顿(Edith Wharton)伊迪丝·惠顿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精致而复杂的女性形象。

惠顿的小说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种变化和矛盾,她的女性形象则展现了女性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角色和命运。

例如,在《纯真年代》中的榜样女性莉莲是一个勇敢的独立者,她不屈服于世俗的眼光和传统的限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

而《红房子》中的莉莲则是一个情感空虚而迷茫的女子,她在爱情和婚姻中受到了现实的压迫和伤害。

纪念艾·巴·辛格:世上可能不会再有第二个这样的故事大师

纪念艾·巴·辛格:世上可能不会再有第二个这样的故事大师

纪念艾·巴·辛格:世上可能不会再有第二个这样的故事大师30年前的7月25日,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逝世,这位有着全球声誉的故事大师,用一种被灭绝的欧洲犹太人的语言——意第绪语写作的小说家,也是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如今读来不仅并未过时,反而越发光彩非凡。

大作家常常成为集体模仿的对象,像海明威、博尔赫斯之类,都很容易模仿,但世上很可能不会再有第二个辛格式的作家,因为他所用的语言是特殊的,这种语言,以及辛格所继承的波兰哈西德派犹太人的叙事传统,都属于一个已经死去的时代。

意第绪语:一种宁静的幽默关于他的语言,辛格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有这样一番描述:“意第绪语和说它的人的行为是同一回事。

人们可以在意第绪语和意第绪语精神中找到虔诚的喜悦、对生命的渴望、对弥赛亚(犹太教文化所称的救世主)的憧憬、耐心和对人类个性的深刻体会。

在意第绪语中,有一种宁静的幽默和对生活中每一天的感激,对每一点成功的感激,对每一次爱的感动的感激。

意第绪语的心态并不傲慢。

它不认为胜利是理所当然的。

它不要求也不命令,而是尽可能地避开、偷偷地穿过破坏性的力量,因为它知道在某个地方,上帝的创造计划才刚刚开始。

”听到一种语言,立刻对它产生好感,这是正常的,一种语言完全可以是悦耳的,让人一听就爱听。

但有什么语言——而不只是口音——像意第绪语一样,是以“幽默”为特色的?这真的很神奇。

当然,它也是虔诚的语言,因为强烈的宗教性是东欧犹太人的典型特征;但虔诚并不排斥有趣,这个人群又有着讲有趣故事的传统,这些故事不限于颂扬上帝万能,而是包罗生活中的万象,尤其是人生的几个重大的主题:挣钱,婚姻,持家,邻里关系,祷告。

事实上,辛格为持这种语言的这个人群的性格——确切地说,为这种性格中好的、可贵的一面——做了精彩的概括,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人“受到惊吓,但又充满希望”,它包含了“尚未暴露在世人面前的宝藏”。

二战“女辛德勒”,从纳粹手中救出数千犹太孩子

二战“女辛德勒”,从纳粹手中救出数千犹太孩子

二战“女辛德勒”,从纳粹手中救出数千犹太孩子
黄福芳
【期刊名称】《人生与伴侣》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使辛德勒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其实,在二战期间,还有一个人,和辛德勒一样,冒着生命危险,从纳粹魔掌中救出了2500多名犹太儿童,她就是被称作“女辛德勒”的伊雷娜·森德勒。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黄福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6.93
【相关文献】
1.纳粹大屠杀对犹太民族和犹太文明的影响 [J], 李红梅
2.民革有个"辛德勒"王替夫:从纳粹手中拯救犹太人的传奇老人 [J], 王岩;王佳玲
3.美国犹太人一体观的困境——浅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犹太人对纳粹反犹的反应 [J], 马广东
4.二战后美国女性生存境遇的自我书写——犹太裔女剧作家研究 [J], 郭志艳;郑凌
5.纳粹德国时期的犹太音乐生活与犹太文化联盟:上海犹太流散音乐家的故国经历(1933—1941) [J], 汤亚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跨文化语境中女性身份的表达

跨文化语境中女性身份的表达

《谭恩美、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书写》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选取两位在美华人女作家,严歌苓、谭恩美,作为研究的对象。

她们所处的时代、历史语境、预期读者尽管各不相同,但对女性自我的共同的关注和与中国文化的共同关联,有着丰富的意义蕴含。

对此本文拟作一文学本式的考查。

进而探讨她们作品中展现的女性自我主体性、欲望书写及意识形态因素、中国情结及中国想象等问题。

目的在于揭示:身处跨文化的两难境地,在美的华人女作家如何在其作品里纺织女性自我。

在不同时代,没历史语境,使她们在身份认同上精神诉求各不相同。

这些作家在探讨跨文化的女性自我同时,难以逃脱社会历史、意识形态、种族因素的影响。

她们的作品成了一种传达不同文化信息的媒介。

谭恩美的中国情结,展现并满足了美国读者对苦难中国的想象;严歌苓试图超越东西方文化,但是她的写作,依旧难逃男权体制的重围,其作品在国内成了性别意义上的“被看”对象,在台湾和海外,其作品的内容被解读为海外西方人想象中的某种社会主义的象征,此时的民族认同被视为透过书写而成的虚构故事,国家被当成经由叙述而产生的想象主体,而根深蒂固的,能生长死亡的文化开始变得无根飘浮,不断建构、置换、互动。

跨文化的写作在这里被赋予了更加复杂的涵义。

关键词:在美华人女作家、异国想象、自我、他者目录引言 (3)第一章谭恩美、严歌苓作品的共同特征 (6)第一节两位作家作品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6)第二节两位作家作品中的男性表述 (8)第二章破碎的美国梦与意识形态因素——论严歌苓 (12)第一节欲望的书写 (12)第二节女性情感迷失 (13)第三章中国情结与中国想象——论谭恩美 (16)第一节中国情结 (16)第二节母亲情缘与中国文化 (17)第四章谭恩美、严歌苓女性书写的意义 (21)第一节女性自我的寻找 (21)第二节多元文化中的思考 (21)结语 (24)注释 (26)参考文献 (27)中文摘要 (28)英文摘要 (30)引言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崛起,世界华人社区的发展,海外华文文学在世界各地已经成为拥有最多读者的语种文学之一,华人、华文文学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容和文化信息,华人、华文文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其研究也渐成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忽 略 了女剧 作家 的族 裔身 份 。关 注女性 戏剧 也 不应
但是 , 犹太人的精英身份, 也往往使女剧作家沉迷于 种相 对 封闭 、 权 威 的 民族 文 化 。美 国犹 太 女 性 戏
收稿 日期 : 2 0 1 4—0 1 —1 9 基金项 目: 2 0 1 2年度辽 宁省社会科 学规 划基金项 目“ 女性生存境 遇的 自我书写—— 二战后美国女剧作家研 究 ( 1 9 4 5—
2 0 1 0 ) ” ( L 1 2 D WW0 0 9 ) ; 辽 宁省教育厅 2 0 1 2年度 人文科学研究项 目“ 礼崩乐坏 的黑 铁五代— — _ 2 0 世纪下半
叶美 国戏剧研究 ”( W2 0 1 2 1 5 5 ) 。 作者 简介 : 1 . 郭志艳 ( 1 9 7 7一) , 女, 辽 宁大连人 , 大连外 国语 大学 副教 授 , 硕士 , 研究方向 : 西方戏剧 、 英语教学 。
该仅仅局限在女剧作家的性别身份进行探究 , 读者
更应该 透 过她们 的族 裔特 征来 体会 剧作 的 内在力 量 以及女 性 的精神 生 活 , 从 而领 悟 到族 裔 女 性戏 剧 的 自我觉 醒意 识和 抗 议精 神 , 为美 国犹 太 裔 女作 家 研 究 非主流文化 , 两者
相互 交 融构建 着 社 会 文 化 的 大厦 。而 在二 战后 , 美 国戏剧 整 体不 可 避免 地 打 上 了时 代 的烙 印 , 沾染 着
异常繁盛 , 美 国成 为了犹太人的第二祖 国。他们在
经 济领域 的成 就是 美 国其 他 族裔 望 尘 莫 及 的 , 他 们 对美 国文 化 的精英 层 面 影 响 巨 大 , 在美 国有 着 举 足 轻重 的地 位 。 二 战后 的美 国犹太 文学 在美 国文 学画卷 上 更是 涂上 了浓墨重 彩 的一笔 。犹 太裔 女性 戏剧所 提 供 的 种族 、 性别 、 阶级 与 文 化 视 野 与 黑 人 小 说 和 诗 歌 一 样, 对 世界 文学 的建 构 都起 到 了重 要 的意 义 。而 犹
第3 6卷 第 1期
V0 1 . 3 6 No . 1


学 院
学 报
2 0 1 4年 2月
F e b. 2 01 4
J o u r n a l o f He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文章编号 : 1 6 7 3— 2 1 0 3 ( 2 0 1 4) 0 1 —0 0 5 5— 0 3
裔 戏剧建 构 其 文化身 份贡 献 了不 可小觑 的力 量 。 关键 词 : 生存 境 遇 ; 自我 书写 ; 犹太裔 女 剧作 家
中 图分 类号 : I 7 1 2 . 0 7 3 文献标 识码 : A
经 过 二 战洗礼 的美 国 , 政 治 与社会 依然 动 荡 , 东 西方对 立 、 冷 战升 级 、 黑 人 的抗 暴 运 动 、 反 战运 动 和 人权 运 动等 不安 定浪 潮一 波波 地涌 人美 国社 会 。社
2 . 郑凌 ( 1 9 7 7 一) , 女, 吉林长春人 , 长春大学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 向 : 英语语言文学 。
5 5
2 0 1 4丘






第1 期
剧 中总是 洋溢着 宗 教 气 息及 其 文 化 底 蕴 , 深 入 探讨
和解读 这 些宗 教特 征和文 化 内涵在 美 国的表 现 。美
时代的气息。众所周知 , 作 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
家, 美 国从来 就不 是纯 粹 的单 民族 国家 。故 此 , 美 国
的非裔戏剧和其他少数 民族裔戏剧此时都突破 了孤 立主义的藩篱 , 为美 国戏剧增添 了色彩斑斓的异域 文化特色。而在族裔戏剧的大舞台上 , 女性戏剧独 树一格 , 不同层次的文化相互碰撞 、 冲突 、 整合 , 塑造
无宗 派 纷争 的世界 导致 的差 异给华 瑟斯 廷 的人生 带
来 了潜移 默化 的影 响 。这 种 环境更 替 引起 的 紧张情
国犹太作家及她们 笔下 的女性人物很少有贫苦者、 被 边缘 者 。女 性人 物 的性别 角色定 位往 往都 是社 会
郁的女权主义色彩 。 在 她们 的笔下 , 现代 社 会 中普 通 女 性 的异 化 和
救赎 、 艰 辛 的灵 魂 成 长 历 程 都 被 描 述 得 人 木 三 分 。

者认为批评者们的 目 光总是习惯聚焦在剧作家 的性 别上 , 而这 种有 意无 意 的狭 隘 批 评 却 使 我 们不 断地

会动荡给人们的思想带来 了巨大 的冲击 , 人们对现
存的美国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心存疑虑, 社会中
到处涌动着道德伦理危机和信仰危机的暗潮。人们 、 心 中 的这 种 不 安 和 彷 徨 自然 会 投 射 到 文 学 和 文 化

犹太 裔 女剧作 家综 述
虽 然颠 沛流 离 、 历 经沧 桑 , 美 国的犹太 民族 却 又
出具有 巨大张力 和 发展潜 力 的族裔 女 性戏剧 。 目前 , 研究 者对 女性 戏剧 给予 了足够 的重视 , 但 是对 犹太裔 女 剧作 家 的研 究 成果却 是 寥若晨 星 。作
太裔女剧作家们不仅仅为所有的现代人写作 , 更是
为 自己独 特 的身份 而 代 言 , 她 们 的作 品 中 留下 了浓
二 战后 美 国 女性 生存 境 遇 的 自我 书 写
— —
犹 太 裔女 剧 作 家研 究
郭志艳 , 郑 凌
( 1 .大连外 国语大学公共外语 教研 部 , 辽 宁大连 1 1 6 0 4 4 ; 2 . 长春大学外 国语学 院 , 吉林长春 1 3 0 0 0 0 )
摘 要: 二战后 、 在多元混杂 、 异质共存的美 国, 犹太裔女 性剧作家通过恢复本族文化的“ 本 真性” 并且 在舞台上彰显 出杂糅性的 3 - ' 代少数族裔女性生活, 塑造出了具有浓烈民族特质的犹太裔女性戏剧 , 为犹太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