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指数民生指数
民生指数研究的新思路
2012.5一、引言经过20多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既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积极化解和应对经济运行中积累的矛盾的重要时期。
其中,民生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是这个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07年“两会”期间,在代表、委员们热烈的进言、献策中,在主流媒体的重要社论和民间舆论中,“民生”都是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
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问题所占的地位和分量尤为突出。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民生问题具有尖锐性、复杂性和紧迫性。
它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却不会随着发展而自然解决,而且随着经济增长越来越突出。
此外,民生问题与困难群体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能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解决的,还要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涉及公共财政分配、决策机制、管理体制等深层次问题,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
而民生问题的积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所以目前民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民生指数则更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衡量官员业绩的重要标准。
二、民生指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民生指数的研究,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早于2006年6月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是对我国公众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参与能力、评价能力的量化反应。
该指数基本指标的确立采用了民意道岔的方法,形成了包括环保人质、环保行为、环保反思3个一级指标以及8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多层随机抽样,对筛选出的3777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该组织于2007年1月又推出了《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调查对象覆盖中国7个地区、28个城市,样本量包括4482名普通居民。
生活质量作为民生指数的一个分支,其研究领域始于1957年美国Gurin、Veroff、Feld等人的在美国首次进行有重要意义的生活质量调查,主要研究美国民众的精神健康和幸福。
国家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关于国家民生的14个经济指标含义详解1、GDP 国内生产总值,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 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
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
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
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使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和谐社会下构建民生统计指标体系
“ 民生 ” 是革命先行者孙 中山先生首倡的一个政治主张。到
了现 代 社 会 , 生 的 基 本 含 义 主 要 是 指 人 民 的 基 本 生 存 和 生 活 民
按照上述民生指标体 系的构建原则 , 结合民生的基本 内涵
和民生问题上述四个方面 , 本文认 为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
福 的 手段 ; 过 对 民 生 内 涵 的 分析 , 建 民 生 统 计 指 标 体 系 , 通 构 并
厶j I 【
GD P在一定范 围内可以作为解释 人们幸福 感受的物质基
础, 是, 可 在突破一定界线之后 , 它对 幸福程 度的解释力就变得 很弱。由此可见 GD P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 的生活质量 , 但却不能作为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幸福程度的根本 } 生指标 。
从 17 8年到 2 0 年 , 9 0 9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 高速增长 的状态 , 尽管在金融危机的 冲击下 ,0 9年我国 GD 20 P仍实现 35 5 3 33亿 元 , 上年增长 93 但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 , 较 . ‰ 物质文明的进步 并不能代表精神文明同步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近 日 发布 2 1 0 0年第三季 度《 中国宏观 经济 分析与预 测报 告》 显示 ,
的惊喜 , 国民产生 自豪感 的同时 , 让 也为我 们带来 了一 系列的
难题 。
一
方面因素 , 全面考虑指标体系的构 建原 则。既要体现宏观方面
民生问题的普惠性 , 又要保证微观 方面 指标体系覆盖面的协调
个 国家能否保持稳定 、 协调 、 可持续发 展 , 有两 件事 至关
性; 既要 注重指标体 系构建的科学性 , 又不能放 弃时时 保持指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提交者:人文与社会日期: 02/05 阅读: 71来源: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网站摘要: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2007年1月发布《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
该指数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是国内首个环保指数。
此次“民生指数2006”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中国7个地区、28个城市,样本量包括4482名普通居民。
T ag:环境文化民生调查公众指数继2006年首次发布《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之后,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倾力打造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简称“民生指数2006”)于2007年1月15日发布。
该指数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被誉为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
本次“民生指数2006”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中国七个地区,二十八个城市,样本量包括4482名普通居民。
根据调查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0分。
这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不高,环保参与度也还很低,环保满意度情况则表现一般。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的环保行为受到环保意识和环保满意度两个方面的影响。
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积极;环保满意度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高;而其中环保意识对于环保行为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
两项不及格和一项刚过线的尴尬分数为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又敲了一次警钟。
本次“民生指数2006”的关键词为“环境与生存”。
报告中显示, 86%的公众都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另外有39%的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
这表明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影响和制约我们的生产生活,而是到了威胁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的地步,地球家园能否继续繁荣,取决于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民生主要诉求研究中国民生指数研究综合报告
我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民生主要诉求研究中国民生指数研究综合报告一、本文概述《我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民生主要诉求研究中国民生指数研究综合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我国当前民生发展的现状,深入探讨民生领域的主要诉求,并通过研究中国民生指数,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民生状况提供权威的数据支持。
本报告基于大量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以及专家访谈,力求呈现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民生发展画卷。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报告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生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如何准确把握民生发展的脉搏,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系统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提供有效路径。
同时,概述部分还将对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报告将首先回顾我国民生发展的历程,分析当前民生发展的总体状况;接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在民生领域的主要诉求;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研究中国民生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应用;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本报告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我们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国家统计局、地方政府统计数据以及各类社会调查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我们还将邀请民生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和观点。
《我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民生主要诉求研究中国民生指数研究综合报告》将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系统的民生发展状况分析,为推动我国民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我国民生发展总体状况近年来,我国民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民生指标均呈现出稳步向好的态势。
在教育方面,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在就业方面,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创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贵州民生幸福指数测评报告2
贵州民生幸福指数测评报告(2010年——2011年)1 引言幸福指数是对人的幸福感程度的度量。
什么是幸福感,有的人认为是主观的满意感,①有的人认为是快乐感,②有的认为是价值感③。
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基础理论观点,我们认为,幸福感是人对现实物质条件的主观感受,是大脑对人及其现实生活的反映,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幸福指数就是反映人们运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对幸福感程度测量的结果。
民生幸福指数指的是人在生存层面上的、物质性基础方面的幸福感状态的程度,也有人称为“国民幸福指数”。
本次测评的就是所谓的民生幸福指数。
测评贵州的民生幸福指数,具有重大迫切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是大环境的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广大人们群众的生存为本。
从2001年开始,中共中央连续出台若干个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
胡锦涛主席明确地指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④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提出要把幸福指数作为新的统计内容。
⑤由此可知,关注百姓的生存,关心百姓的健康和幸福,是当前我国政府执政的主基调,提高民生幸福指数是政府执政的重大实践课题。
第二,测评民生幸福指数,是贵州的迫切需要。
民生问题,是贵州的突出问题之一,所以近年来贵州省委政府为改善民生积极采取“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十大民生工程”等系列措施。
中共贵州省委第十届十次会议上,省委栗书记明确指出要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升,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突出问题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测评贵州的民生幸福指数,为省委政府制定和实施重大决策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
①美国学者雪恩、约翰逊,中国学者刑占军等。
②美国学者罗斯等。
③美国学者沃特曼④胡锦涛,耶鲁大学演说词,2006年。
⑤邱晓华,2006年9月12日答记者问。
2 测评体系的构建2.1 民生幸福指数测评的理论模型一个具有理论说服力的理论解释系统总是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这种逻辑结构的高度概括就称之为理论模型。
在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交流材料
在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群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就民生保障提升与群众幸福指数这个重要主题与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无疑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目标。
民生保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只有在民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人民才能享有基本的权益和福利,才能感受到社会发展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为了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民生保障。
首先,要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确保每个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保障。
此外,要不断加大扶贫力度,确保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另外,要推动居民收入的增长,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加强就业创业的支持,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推动民生保障提升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倾听群众的声音,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只有真正了解了群众的真实诉求,我们才能更精准地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只有让群众真正了解到国家对民生保障的关切和努力,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获得实惠,增强幸福指数。
同时,政府还要加强监管,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杜绝一些现象的发生,确保民生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民生保障的提升是实现群众幸福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持续加大力度,加强政策的落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希望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广大群众能够共同努力,为改善民生、提高幸福指数而共同奋斗!谢谢大家!尊敬的领导、亲爱的群众朋友们:愿谢谢大家对我刚才的交流提到的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主题给予了关注和支持。
在继续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展开讨论,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这个议题的理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民生指数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12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科研热词 民生指数 科学发展观 福利 确证 生计资本 生计活动 甘南高原 消费需求 民生福利 民生档案服务 民生档案 民生指标体系 民生 未来预期 旅游收入 房地产政策 张家界 市场调控 尊严 城镇居民 农牧民 价格指数 人 不确定性 gdp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3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序号 科研热词 民生 2 1 舆情指数 文化民生 2 2 经济增长 指标体会保障 1 6 民生 泰尔指数 1 7 民主 新形势 1 8 总需求 意义 1 9 影响因素 实现途径 1 10 客观满意度 基尼系数 1 11 大数据分析 城乡差距 1 12 国民幸福总值 变异系数 1 13 因素分解 功能 1 14 善治 内涵 1 15 主观满意度 the people's livelihood, happiness, 1 the happiness 16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 index, index system 17 co2排放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民生指标区域不平等指数解析
・ 会 调 查 与研 究 ・ 社
民 生 指 标 区域 不 平 等 指 数 解 析
谢
颖
( 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社会 学系,广 州 5 0 0 ) 10 6
摘 要: 发展和公平两者不可分 离, 不注重公平的发展必然偏 离和谐 的轨道。利用洛伦兹 曲线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
尽 管随着经 济增长 ,我 国人 民生活总 体上达 到小康水 平. 但现在达到 的小康还是低水平 的、 不全面 的、 发展很不 平
入 比可能 已经高达 6 1 。 :旧 长期 以来 ,效率优先 的发展 战略使得 17 9 8年 以来 中国 收入分配 的贫富差距 总体上是 呈扩大 的态势 ,基尼 系数在 20 0 0年已经超过 0 .已连续多年进入收入差距严重的 国家 . 4 行列 。按 照国际经验 , 当人均 G P从 10 美 元向 3 0 D 00 0 0美元
科学 发展观 的一个重要方 面是 坚持发展成 果 由人 民共 享, 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不 断提高人民的生活 质量 和健康水平上 。经济社 会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 民 . 必须在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 。 更加 注重社会 建设 , 着力 保障和
改善民生 , 重视和完 善社 会保 障和医疗保 障体系 , 推进 社会 体制改革 , 扩大公共服务 , 完善社会管理 ,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推动建设 和谐社 会。发展效率和公平正义两者不可分离 。 不注
逐渐扩大之 中。 截至 20 0 3年 。 按农户人均收 入水平进行五等份 分组 , 高低收 入组收入 比为 7 :。 . 1 3 () 3 地区差距 : 城镇 、 农村 内部的收入差距与地 区间的收 入差距又是 紧密相关的。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在一 定程度上迅速加剧 了存在于居民内部 的收人差距。
cpi指数的正常范围
cpi指数的正常范围摘要:一、CPI指数的含义与作用二、CPI指数的正常范围三、我国CPI指数的变化趋势四、影响CPI指数的因素五、关注CPI指数的意义正文:一、CPI指数的含义与作用CPI(Consumer Price Index)指数,即消费者价格指数,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CPI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水平,具有反映通货膨胀、衡量购买力、指导消费等方面的作用。
二、CPI指数的正常范围CPI指数的正常范围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通常认为,一个国家的CPI涨幅在3%以内属于正常范围。
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经济现象,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导致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影响民生和社会稳定。
三、我国CPI指数的变化趋势近年来,我国CPI指数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我国CPI涨幅较往年有所下降,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CPI指数逐步回升。
2021年以来,我国CPI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总体上符合正常范围。
四、影响CPI指数的因素1.食品价格:食品价格是影响CPI指数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粮食、肉类、蔬菜等民生必需品的价格波动,直接关系到CPI指数的变化。
2.能源价格:能源价格,如石油、天然气等,对CPI指数也有较大影响。
能源价格波动会影响生产成本,进而影响消费品价格。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利率、信贷等,会影响通货膨胀水平,进而影响CPI指数。
4.供需关系: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CPI指数。
当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反之,商品价格上涨。
五、关注CPI指数的意义关注CPI指数对于企业和居民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关注CPI指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购买力变化,做好生产经营调整;另一方面,居民可以了解通货膨胀状况,合理规划消费和投资,避免因通货膨胀导致的财富贬值。
切实改善民生 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贷款 累计 发放 9 6 万元 。一 是坚持 创 92
业带动就业 。下 发 了《 四平市创业促 就
地 已入 孵企 业 2 家 , 0 扶持 大 学生 就业 10 人 , 省里命 名 为省级大 学生创 5余 被
业园区。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城乡统 筹就业 。充分发挥公办职介机构的示范
功能 , 认真开展劳动力资源普查 , 掌握底
施 丁 而 积 5 5 6 平 方 米 , T面 积 l- 万 8 竣
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给予社会保 险补贴照顾 , 可以缓交社会保险费 , 缓交 期J 企业 和个人缴 费记录不间断。七是 1 = I J
第 3 。四是强化基金监督 管N7 作 名 .
制定了《 四平市开展“ 社会保障管理规范 年” 活动实施方案》 规范了医疗保险 、 , 生 育保险 、 T伤保险的收缴 、 管理 、 使用 , 加
元 。 四是 加大再 就业 和零就 业家庭 援 助 。全力组织开发公益性 岗位 、 民营经 济岗位 , 充分发挥街道 、 区公共就业服 社
民生工作 , 认真落实好各项 民生实事。
一
次主题劳务交流会 , 季度举 办一次 每
、
全 力 以赴 做专题交流大会制度 , 使 四平籍大学生在 四平一周 内就可 以实现 就 业。 目前 , 已接待求职 高校毕业 生近 1 万 人次 。 5 提供 就业 岗位 5 万多 个 , 有 6 0 多名大 学生 实现 了就业 。积极建 00
行 周一 、 四举 办 小 型 交流 会 , 周 每月 举 办
一
要求 , 四平市 始终 坚持把 民生 作作 为 1
政 府 作 的重要 内容 , 作为衡量政府执 政 能力的重要标 准 , 着重解决与人 民群 众利益 密切相关 的突 出问题 , 实做好 扎
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是中国政府为了提高民生福利而推行的一项政策措施,旨在通过计量技术和手段,加强对生活、环境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监测、控制和保障,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是当前中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措施。
一、行动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如食品卫生安全、建筑工程质量、医疗器材安全、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因此,应加强计量技术和手段的应用,控制和保障生产、服务和生活的质量安全,提高民生福利,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行动目标1、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2、加强对食品安全、医疗器材安全等方面的监测、控制和保障,保障人民健康;3、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监测、控制和保障,保障消费者权益;4、推广计量技术和手段,提高民众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
三、主要举措1、实施“环境计量”,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控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2、加强“食品计量”,建立现代化的食品安全监测和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切实保障人民健康;3、实施“医疗器材计量”,建立成熟的医疗器材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提高医疗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人民健康;4、加强“产品质量计量”,根据产品特点和适用领域,建立相应的检测和计量标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保障,保障消费者权益;5、推广“计量教育”,加强人们的计量理念和计量技能,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四、实施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推进该计划的整体工作。
2、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地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加强投入保障,为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财政、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4、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协调推进公众、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协作和互动。
中国民生指数研究报告
中国民生指数研究报告中国民生指数是指通过对中国人民生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来反映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满意度的一个指标。
中国民生指数研究报告旨在深入了解中国民生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改善民生提供参考。
首先,中国民生指数研究报告从经济层面分析中国民生状况。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然而,由于经济增长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仍有一部分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报告提出,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贫力度,确保所有人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红利。
其次,中国民生指数研究报告从就业和教育层面分析中国民生状况。
报告指出,就业形势整体稳定,但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仍存在就业困难。
此外,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也普遍存在。
报告建议政府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提高人民的就业质量和教育水平。
再次,中国民生指数研究报告从医疗和社会保障层面分析中国民生状况。
报告指出,中国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突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报告建议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推进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是提高民生的关键。
报告呼吁政府加强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实施,确保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的提高。
最后,中国民生指数研究报告从生活环境和文化层面分析中国民生状况。
报告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但也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另外,传统文化在一些地方面临着挑战。
报告建议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文化素质。
总的来说,中国民生指数研究报告对中国民生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这将有助于政府更好地了解民生问题,加大对民生的关注和改善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中国统计学会发布2011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报告 部分省份指数排名与人均GDP排名差异较大
是 四大 区域 发展 与 民生指 数稳 步 提高 , 中、 西 部地 区增 速较 快 。2 0 1 1年 , 四大 区 域 的发 展与
一
三 是从 2 0 1 1年各 地 区 发 展 与 民生 指 数 和人 均G D P的 比较来 看 ,差 异 较 大 。有 些 省 份人 均 G D P排 序相 对 靠前 , 但 发 展 与 民生 指数 排 序 相对 靠后 , 如 内蒙古 、 宁夏 、 新疆 、 青海 等 省 份 ; 一 些省
省会 城 市 达 成 《 武 汉共 识 》 , 将联 手 打 造 以长江 中
部 门对 接 和重点 园 区合作 机制 ;建立 信 息互 通和
情 况通 报制 度 、 咨询机 制 , 以及 民 间交 流机 制 。 与此 同时 , 四省会 城 市交通 、 科技 、 商务 、 卫生 等 l 1个部 门也分 别签 署协 议 , 将 加强 交 通基 础设
G D P衡 量 国家 经 济发 展 状 况 的不 足 , 包 括 经济 发 展、 民生改 善 、 社 会 发展 、 生 态建 设 、 科技创新 、 公
地 区分别 为 3 . 7 8 %和 3 . 7 3 %。 二是 3 1 个省( 区、 市) 发展 与 民生指 数普 遍提 高, 差 距有 所缩 小 。 指数 排在 前 十名 的地 区分别 为 北京 、 上海 、 天津、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福建 、 山东 、 辽 宁和 重庆 ;指数 增速 排在 前十 名 的地 区分别 为甘 肃、 重庆 、 青海 、 河南 、 海南 、 安徽 、 贵州、 新疆 、 四川 和云 南 。
《 中共合 肥 市委 党校 学报 》 2 O 1 3年 第 1 期
构建民生指数指标体系、初步发现及政策建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资助项目构建民生指数指标体系、初步发现及政策建议全国人大财经委课题组2011年1月本文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展研究项目资助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一。
课题负责人:吴晓灵(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报告撰写人:吴晓灵(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绍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梅赐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正山(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曹颖(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其他项目参与人员:丁元竹(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蒲实(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曹颖(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惠博阳(国家质监局质量司)、邱晓华(中海油)、吕庆喆(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殷剑峰(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袁增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杨宜音(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王俊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韩廷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俞建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安荔(中国人民银行)、贾颖(中国人民银行)、唐欣语(中国人民银行)。
内容提要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全面提高民生发展水平。
政府在促进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地方政府是促进发展的规划者、实施者和协调者,这需要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作为制度保障。
因此,为了全面衡量民生发展,引导各级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施“旨在全面提升民生发展”的治理模式,人大财经委立项开展了民生指数编制研究工作。
如果“全面提升民生发展”的治理模式能够在各地地方政府实施,这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极大地提升中国政府执政为民的形象。
本研究有三个目标:一是通过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论述构建民生指数在引导发展模式转变和促进地方政府善治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二是构建国民福祉指标体系,并通过对部分地区的比较研究,论证利用民生指数指标体系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科学性;三是对推动民生指数构建以及应用,提出政策建议。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效能评估指标及发展指数体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效能评估指标及发展指数体系是一个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5个维度测量的综合性指数。
该体系将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的普及率、重大项目听证会制度的普及率等纳入评估指标,旨在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评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
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指数是一个比较分析框架,基本的思路是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上、下限阈值来计算单个指标指数,指数的分布范围处于0和100之间,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合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指数,形成每项一级指标的得分和总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生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5年度报告(公开版)DEC,2005环境恶化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近20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原有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
当前,环境恶化已经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4.94.54.419.5比2003年增加各种环境污染物生产排放情况废水排放460.0亿吨二氧化硫排放2254.9万吨烟尘排放1095.0万吨工业废弃物生产12.0亿吨2004年中国环境统计数据环境保护连续多年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Table. 1999年-2005年居民关注的国内社会热点问题排序(前7位)序号1999年京沪穗汉厦沈等11市2000年京沪穗汉蓉保等10市2001年京沪穗汉蓉沈等10市2002年京沪穗汉蓉沈等10市2003年京沪穗汉蓉沈等10市2004年京沪穗汉蓉沈等10市2005年京沪穗汉蓉沈等8市失业下岗环境保护下岗就业下岗就业下岗就业下岗就业下岗就业21.60%49.20%45.20%53.50%52.90%39.70%40.70%廉政建设失业下岗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14.70%43.70%41.30%34.50%32.10%32.00%35.7%经济增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住房改革住房改革住房改革11.10%34.70%32.60%29.50%31.60%31.00%32.8%环保问题社会治安经济增长医疗制度改革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环境保护5.60%33.40%25.80%26.30%24.30%30.20%23.1%社会治安廉政建设住房改革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医疗制度改革5.40%29.00%25.80%25.70%22.70%29.60%22.7%就业问题经济增长廉政建设住房改革医疗制度改革青少年教育问题经济发展水平3.60%20.20%15.40%23.10%21.40%19.00%21.3%人口问题养老问题社会治安青少年教育问题廉政建设犯罪与社会治安问题犯罪与社会治安73.30%19.30%15.20%20.60%20.70%18.3%18.3%654321注:表中所列数据为关注率,关注率是按照关注程度使用限选三项的答法计算得出。
Contents一、中国公众环保指数的定义二、中国公众指数核心结果及其含义三、受访者基本资料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公众环保指数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中国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保护美好家园的问题,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目前来看,环境问题已经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压缩型的环保问题已经凸现,岌岌可危由于长期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里集中凸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环保形势相当严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国内环保形势 环保正在引发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随着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环境保护正在引发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
环保是公共事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期和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高峰期,环境状况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当前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公众是环保的社会推动力。
公众的环境意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参与和支持程度,直接影响环保工作的开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国际研究状况“环境可持续指数”是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世界经济论坛按照21个环境可持续发展要素对国家进行排序。
这21个要素包括了自然资源状况,过去和现在的污染水平,环境管理力度,对于全球公共资源保护的贡献和社会改变环境情况的能力。
环境可持续发展报告实际上是对一个国家各项政策的全面总结和评估。
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由环境文教基金会进行的调查发现,目前八成以上的人认为当前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车辆排放废气、水源污染、塑胶容器泛滥、河川污染、水土流失。
环境质量指数是环境质量参数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复合值,简明概括地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广泛应用于污染物排放、污染源控制或治理效果评价、环境污染程度评价以及某些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编制中国公众环保指数的目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涉及发展观念、消费观念、增长方式和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是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长期任务。
研究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
有利于促进公众对环保工作的参与度。
为更好的促进公众对环保工作的参与,就需要了解公众对于环保的认知度、关注度、参与能力和评价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建立良性互动的环保社会监督机制。
有利于呼唤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国民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国际上,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正成为考验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关键。
环保属于公共事务,关系着所有人的切身利益,最易达成社会共识和共赢,是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最好切入点。
如果能够由此着手,最有利于培养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公众环保指数的涵义指中国城乡居民在其日常生活中根据直接经验或其它渠道获得的对于环境保护的感受和印象,对不同生活空间的环保现状的评价以及对不同空间环保的参与程度。
环保意识环保意识环保反思环保反思环保行为环保行为私密空间私密空间个人空间个人空间社区空间社区空间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特点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有以下特点:基于第一手调查资料,研究流程、指标体系的建立、样本抽取、实地访问质量控制、数据运算均有遵循严格的专业规则。
国内第一次以广泛覆盖城市、城镇、农村,所进行的大规模研究,无论就研究方法还是指标结构均具原创性。
本项目的研究过程均由零点研究集团按照ESOMAR规则(国际商会与欧洲民意与市场研究协会制定的国际调查研究标准)独立操作。
以2005年为基础,以后将形成年度连续性的指标性成果。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权威性、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公共管理和促进众参与方面的经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专业调研技术和中国民生银行长期对公益事业的倾注治理相结合。
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指标体系确立:德尔斐专家法本指数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指标,三十四个三级指标本指数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指标,三十四个三级指标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定义举例举例:居民对各类环保问题的了解程度的加权后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计算方法本指数计算公式由专家给予的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所得B4*0.132B3*117.0B2*109.0B1*125.0_31+++=×=∑==j j j bj b b index βC2*0956.0C1*1434.0_31+=×=∑==j j j cj c c index β其中Index_a 为环保认知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Index_b 为环保行为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Index_c 为环保反思指数,计算公式如下:指标总得分=0.278index_a+0.483index_b+0.239index_c A2*1544.0A1*1442.0_31+=×=∑==j j j bj b a index β中国公众环保指数调研城市为保证代表性,指数研究的调研城市抽取全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城镇、农村,共选取20个城市,其中:城市8个,包括京沪等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和较具规模的地级城市;城镇5个,包括县级市、普通县城和县区属镇;农村7个,为各个乡镇下辖的自然村,GDP中等以上。
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模拟曲线图Figure. 指数的变化发展模拟举例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5025752005年是基础研究,以后每年定期研究发布,使指数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三、受访者基本资料调查总体发现:一、公众对环保知识关注很高,认知存在偏差二、环保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环保行为一般三、环保宣传不够,环保反思不足四、城乡公众对环保现状的感受差异显著68.0562.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环保认知环保行为环保反思2005年度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68.05分,特点是公众环保关注很高,参与不强,反思不足,公众环保知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得分Figure. 中国公众环保指数一级指标得分及重要性一、公众对环保知识关注很高,认知存在偏差公众对环保负面问题的敏感程度、关注程度较高公众对环保问题的认知与关注程度呈明显的线形关系,认知程度越高,关心程度也越高。
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空气质量指数、垃圾处理等环保负面问题,认知程度较高,关注程度也较高;而对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等正面的环保问题,认知程度和关注程度则较低。
51525354555652030405060708090Figure. 公众认知的环保问题与关注的环保问题的关系公众看环保: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调查显示,目前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存在明显偏差。
在公众心中,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
谈环保保护就是治理环境污染。
事实上,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Figure. 公众对环保认知程度和最关心程度害然的危的自造成环境污染的四大污染源中,公众认为工业污染危害最大0%20%40%60%80%100%公众对环保权利认知不足,普遍认为权利=清洁+安静调查显示,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不知道民法中有哪些规定。
对于宁静权和清洁水权公众听说过的频率较高,但听说过眺望权的比率就比较低了。
对于权利的了解程度与知晓程度密切相关。
Figure.宁静权清洁水权日照权清洁空气权通风权优美环境享受权眺望权都没听说过二、公众环保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环保行为一般环保信息公众获取渠道有限Figure. 各空间环保知识的来源 目前,公众信息来源主要依赖报纸和电视,从其他媒介获取的信息较少。
公众在个人空间通过报纸和电视获取环保信息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空间,在公共空间通过各类社会宣传活动和传单获取信息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