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教育分部】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规划复习笔记初试复习范围

合集下载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范围、考研笔记、考研重点、考研信息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范围、考研笔记、考研重点、考研信息

育明教育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辅导再创佳绩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6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必看参考书教材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政法行管考研精编笔记公共政策系统分析(育明教育注:系统分析可以说是政策生命周期的基础——政策工具是考试重点)定义:公共政策系统是由公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工具及其与政策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政策系统分析可以说是政策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

)第一节:公共政策主体定义:公共政策主体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那些具有法定权威参与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是官方决策者,而不具有这种权威但可以参与政策过程的利益集团,政党组织,大众传媒,个人等等都是非官方参与者(官方与非官方的划分是从政策制定上的作用分的,政策制定才是真正权力的体现嘛)以下对各个主体特征的论述主要是从他们对政策制定的影响角度说的。

一、官方参与者在中国,官方参与者指的是广义政府和执政党:三大权力机关和中国共产党立法机关:在美国,立法机关的立法权力较大,但在国防和外交上,总统权力较大;在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统一行使立法权,其他主体如国务院,地方人大等都没有独立立法权,其立法行为只是全国人大立法的一部份。

立法机关制定的政策具有最高效力。

另外,全国人大具有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决定权通常是解决重大政策性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的内政外交行政事务的机关,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所以行政机关是公共政策的直接运用者。

在美国,行政国家的出现;在中国,国务院统一领导各级行政机关工作,拥有行政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等司法机关在美国,司法机关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司法审查权,法令解释权等对公共政策的内容和性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2015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2民商经济法学院198 030107经济法学5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或242西班牙语③701法学综合一④801法学综合二01经济法理论02金融法学03企业与公司法学04竞争法学05财税法学06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07房地产管理法学08法与会计学09消费者法学10证券法学11会计法与审计法二、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政治外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经济法学50 50 90 90 350三、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7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第二版舒国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法理学》(初试选读)舒国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宪法学》(第四版)焦洪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国际法》周忠海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8年《国际私法》第三版赵相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11年第三版《国际经济法》(第四版)王传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精品教材2012年第四版版《行政诉讼法学》第三版马怀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三版版《行政法学》(第二版)张树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必读)第二版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民法学》王卫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宋朝武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宋朝武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三版《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刑事诉讼法学》刘玫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二版《刑法学》(第四版)曲新久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刑法学》(第五版)曲新久、陈兴良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四、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专业考研真题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国际法学各占40分,行政法学3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的无效。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复习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复习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

育明教育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辅导再创佳绩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6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一)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整理汇编·八年积淀政策过程的一般框架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科书式的过程模型,也叫阶段模型。

把公共政策看作是由政策主体作用于政策客体的决策行为,公共政策分析正是设计并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

李永军说过他认为这种简单地建立主体客体的对立划分上的线性过程一般模型存在很大的缺陷,但是却毕竟还是主流的模型。

与此相对应,我们看到诸如多源流模型,倡导者联盟框架、间歇性均衡框架,政策传播与创新框架都与此不同,一方面并不简单地把公共政策过程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即并不对政策行为者作简单的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另一方面认为政策过程不是线性的先制定政策再执行政策的过程,而是复杂多变的。

这几种框架是对传统的阶段模型框架的创新。

由于整个政策分析学科内在发展逻辑较为混乱,还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所以不用在学科发展上作太多的纠缠,只需要记住每一个模型内部具体说了什么就行了。

这本笔记有很多是用论述和讲述的口吻写的,非常利于理解。

虽然内容很多,但并不难记忆。

虽然陈庆云时代和李永军时代考察的重点不一样,前者是利益政策,决策类型,政策过程,后者是政府市场关系及政策工具,但是二者要考察的内容极少超出书本上的内容,只是书上有的东西很容易被忽略罢了。

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归书本,把书本理解得滚瓜烂熟才是根本。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公共政策(在形式上)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突出公共性,意味着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政府应当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增进者。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背诵笔记公共政策分析(本人原创)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背诵笔记公共政策分析(本人原创)

公共政策广义(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狭义(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事务(不仅包括人们公认的、涉及到所有或绝大多数人的共同事务,而且也包括那些可能转换为前者,但却与部分人,甚至个别人相关的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等,其中“社会”是相对的,可划分为多个层次)公共政策的本质(要解决利益的增进与分配问题,它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是政府对社会利益进行的权威性分配。

理解要点:1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2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3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4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5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6要在增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需求,对复杂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过程:1利益选择2利益整合3利益分配4利益落实)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2整体性3超前性4层次性5多样性6合法性7规范性)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导向功能:正负导向;2调控功能: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表现出倾斜性,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分析(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政策、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的研究)公共政策基本分析框架(麦考尔一韦伯分析模式:描述性分析与规范性分析;沃尔夫的分析模式:政策分析程序;邓恩的分析模式:从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要素(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模型5政策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多元理性基本内容:技术、经济、法律、社会、实质理性7政策效果8政策环境9政策信息)公共政策分析原则(1系统原则2预测原则3协调原则4分解综合原则5民主原则)政府角色定位的基本理论框架(1在现代社会中,市场和政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两种基本途径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性途径。

(NEW)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40行政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NEW)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40行政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407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 理、政治学考研真题
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407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 理、政治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 管理学院840行政管理综合考研真
题(回忆版)
管理学 简答题 1.简述目标置换的内涵 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3.部门话方法 4.控制过程的基本要素 5.你所读过的管理学著作简述其思想(每题15分)
目 录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40行政管理综合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12公共管理综合二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12公共管理综合二考研真题 及详解
④ 新旧计划均以同一基础评估,对新计划有激励作用,对无效率的 旧计划予以删除,具有兴利除害、提高行政效率的效用。
⑤ 决策方案优先顺序的排列与分级,有助于预算分配的弹性,在预 算执行期间如有新业务或应删除计划,亦以相同的步骤评估,不至于形 成累计庞大会计剩余与不足的问题。
2.简述弹性化组织。 答:(1)弹性化组织的含义 弹性化组织,指的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此去除中层管理者 与扩大控制幅度以改善垂直的沟通,管理者的角色不再是指挥与控制,
第一部分 公共管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零基预算的特征 答:(1)零基预算的含义 零基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新财政年度的实际需求 为依据,而不考虑上一财政年度各项支出基数的一种预算编制。零基预 算意味着各机关应致力于追求现行计划的效率和效能,同时亦应提升计 划削减或裁并的可能性。零基预算与设计计划预算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 重视计划的削减,后者则强调计划的发展。 (2)零基预算的特征 ① 拟由预算的分配来评核政府方案的政治可预测性与行政效能是推 行零基预算制度的前提。

中国政法大学法硕考研:谈我的复习规划与各科复习计划

中国政法大学法硕考研:谈我的复习规划与各科复习计划

中国政法大学法硕考研:谈我的复习规划与各科复习计划不知不觉,考研就这样结束了,还有点舍不得这个坐了大半年的自习室,有点怀念过去和研友们一起奋斗的时光,虽然艰苦,但更多的是内心的充实和愉悦。

相信大家正在经历这个过程,也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时光。

接下来进入正题,谈谈我的考研复习规划和各科复习方法。

考研英语、政治都是100分,对于这两科来说分数是相对比较难得到的,想考70分或80分的高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很多同学就有点感觉像对待大学时的考试60分万岁,过线就好,但考研判卷的老师可是没有大学老师仁慈啊,你一定不要小看他们,尤其是英语,每年是大量的学生死在英语上,哪怕是380的高分英语不过关,也是没办法的,而且复试时比较好的学校要求英语单科过线,所以英语虽然可能不会给你多么提太多分,但你也一定每天主攻专业课的同时也要给英语分杯羹,不然它挂了的话就直接完了。

对于政治在早期不用花太对时间复习它,相对于英语,政治相对得分比较简单一点,暑假过后就要加强复习,国庆后尤其是冲刺阶段对于政治很重要,过线的话,假如没有反党倾向,思想正常的话,问题不大,但你想考高分考名校的话,政治后期突击可以白捡得分,虽然只是芝麻也要捡,一分可能就差出一操场人。

对于专业课满分300分,大家一定抓住这块肥肉,专业课刑法比较好得分,知识点比较死一点,不像民法知识点很多、很杂、很琐碎,所以对于刑法一定要有信心得高分。

单选要少错,多选2个,简答真是白送分的题,你说这个你再失分的话,你还想从哪得高分?法条分析和辨析题容易失分,那主要是你对知识点把握的不够全,不够精准,其实的满分还是可以做到的,对于案例分析最近几年整体还是很简单的,只要把握好所考察的那个点,还是很容易的得分的。

综合课考察的点很多,选择题容易失分也容易得分,大家一定抓住这一块,很能拉开距离,简答基本上是教材上的原话,3道题都是白送分的,一定把握住。

分析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平时书本吃透,做题技巧熟练掌握,得高分也没问题,最后论述题一般是法理学,或者是以法理为载体,结合宪法和法制史,这道题涉及面很广,必然失分,但我们可以把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015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招生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备注005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52政治学理论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可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其他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20401行政管理 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或242西班牙语 ③709公共管理综合一 ④809公共管理综合二01公共行政理论 02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0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04公共管理与政府改革05公民社会与地方治理06公共危机管理二、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 政治 外语 专业一 专业二 总分 行政管理50509090365三、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709 公共管理综合一《管理学》(第二版)刘俊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公共行政原理》马建川、翟校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809 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四、2012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回忆版)公共管理综合一《管理学》1、何谓风险型决策?举例说明风险型决策技术?2、分析科层制组织常用的制度化沟通方式,并举例说明。

3、阐述平衡积分卡的基本原理,试举例说明其运用。

《公共行政原理》简答题:1、里格斯棱柱型行政模式的主要特征。

2、现代行政精神。

论述题:效率行政与公平行政的关系。

分析题:现代网络对政府行政造成了哪些压力和困境。

材料是将这几年的社会问题通过现代网络表达出来了,然后分析现代网络对政府行政的压力和影响。

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学》简答题:1、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考核面临的困难。

2015年民大行管815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精编考点解析(育明教育)

2015年民大行管815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精编考点解析(育明教育)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八年专注于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4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包括初试第一名、第二名学员(二本,育明集训营学员)。

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通过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注:因为民大的行管招生人数并不是很多,除去统考一般是招6个人左右,但是因为教育经济管理、社保还招收3个人左右,另外0304Z2 ★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也招收2个人,考试的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大家不妨先认真准备,最后根据准备的程度报考最后的方向,行管相对来说是最热的,难度也比其他方向大一些。

毕竟报考是10月份底才结束。

2015年民大行管考研参考书(官方版)614政治学、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管理学》,王凤彬、李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815行政管理学《实用行政管理学》,荣仕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公共管理学(修订第2版)》,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民大行管考研参考书复习特点解析:首先:民大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的参考书目和试卷都是一样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这几个专业的同学可以共享经验和资料。

1、《公共管理学》这本书看着觉得很简单,实际上并非如此,里面很多观点都是来自于国际知名学者的看法,由此一来,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难以理解之处,对这本书的复习是所有专业书里面最为重要的一本。

2、对于《管理学》这本书,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重点。

里面有很多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因为考试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这些专业的试卷都相同的。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背诵笔记公共管理学(本人原创)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背诵笔记公共管理学(本人原创)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公共政策的途径,简称P途径;企业管理途径,简称B途径。

公共管理时代背景:1政府规模扩大和政府角色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2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3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增加4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公共管理学的特质:1公共管理是以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关注政府改革和政府再造。

7公共管理是以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区别: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5政府与市场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核心差异是:是否拥有合法强制力。

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即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代表着人民持续不断地改革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1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问题。

2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与维系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3关于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

4关于回应全球化的挑战问题。

5关于如何平衡目前及最近未来与较长远未来的需要。

6关于如何应付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问题。

7如何应付越来越多的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

8关于重振政府的治理能力问题。

9关于如何发展有效的组织体制的问题。

10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问题。

11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变革的问题。

12重建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的十大角色:1是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2信息情报方面: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

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

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

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生院三院办学格局。

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

进修生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又合并于中国政法大学。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行政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中的传统优势专业,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及政策咨询。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以法学、政治学、管理学三大学科基础为支撑,围绕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和公共管理的理论前沿,形成了一批具有学科优势的专业领域,在政府改革与公共治理、人事法律与政策、地方治理与危机管理等领域均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在公共政策与信访法治、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

行政管理专业以“彰显公共关怀,理论联系实践”为宗旨,充分践行“扎根学术,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和资政服务贡献力量。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外国语(七选一,详见目录说明)③740 公共管理学综合④ 840 行政管理综合复试时间地点除以下说明外,其他学院(专业)复试时间为3月23日-26日:1、商学院各专业、外国语学院各专业复试时间另行通知(预计3月27日之后)。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习笔记、参考书、资料、范围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习笔记、参考书、资料、范围

育明教育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辅导再创佳绩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6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必看参考书教材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609公共管理综合一(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原理各75分)《管理学(第二版)》刘俊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公共行政原理》马建川、翟校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考研解析》,团结出版社,2013年版;812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基础各50分)《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学原理》,景跃进,张小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公共管理学教材, 2006版。

育明教育解析:从2013年政法行管考研来看,虽然近几年政法不再对外公布考研参考书,但是从命题规律看来,除了前几年推荐的5本参考书之外,还有以上补充的2本以及1本参考资料必须看,希望引起2015年备考学生的注意。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考点笔记以下由育明教育学员提供(2014年政法行管考研初试第一名)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关键词语: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新公共管理、P途径的公共管理、B途径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作为一门理论和科学研究领域,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

在政府治理研究领域,公共管理的出现,是伴随着对传统行政学典范的挑战而来的。

在实践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再造推动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运动风行全球。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背诵笔记综合版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背诵笔记综合版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经济的集中体现,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2.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验性)3.利益的构成因素(需要是主观心理基础,利益反映一定阶级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反映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4.利益的内在矛盾(实现要求主体性与途径社会性,形式主观性与内容客观性,目标性与手段性,具体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5.共同利益特性(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性,多重价值复合型)6.利益在政治关系中作用(利益是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是它们特性形成的基础,决定了它们的功能)7.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作用(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动因,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8.政治权力构成要素(客观:生产资料,社会财富,暴力;主观: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政治组织)9.政治权力特性(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多重职能性)10.政治权力作用基本特点(特定目标指向,效益,双刃剑效用,影响巨大深远,后果常呈现多方面力量的平行四边形合力)11.政治权力作用方式(指令,压力,规约,说服,奖酬,处罚,暴力)12.政治权力作用(实现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藉,人们获得和实现法定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力量后盾,政治前提,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分配共同利益,对社会生产力发张有巨大反作用,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13.政治权利特性(相对个体性,法定规范性,自主性,权利义务统一性,自由价值性)14.政治权利作用(维护实现发展政治权力主体利益,有利于政治生活正常进行、社会成员政治积极性发挥、社会政治建设和发展)15.政治统治特点(维护政治权利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内容,以社会公共伦理正当性为道义依据,以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与政治秩序范围内为政治功能,以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为价值取向)16.政治统治基础(政治权力,社会,公共职能,心理基础)17.政治统治方式(强治,法治,绩治,力治,德治,心治)18.政治统治作用(维护保持政治权力主体利益和权利地位,保证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保持维护既有政治关系存续,保证政治权力作用的效力,保障特定社会成员政治权利,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19.政治管理特征(公共性,组织性,责任性,服务性)20.政治管理职能(1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确定,实现,维护,分配,发展;2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把握,分析,解决)21.政治管理政治行为方式分析(自然经济:父权,集权,血亲,人治,单一直接;市场经济:契约,有限权力和责任,市场经济理性,法治,多种手段)22.政治管理管理行为方式分析(政治规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23.政治管理作用(是政治统治得以强化和巩固的基础,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机制,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是社会有序运行的积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24.政治参与特点(主体,内容,法定关系,外延,目标与对象)25.政治参与类型(自动,动员,消极)26.政治参与途径和方式(政治投票、选举、结社、表达、接触、冷漠)27.政治参与条件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社会地位,政治心理,政治机制,社会机会)28.政治参与作用(政治作用:公民以其政治权利和资格,通过影响政治权力及其作用,最终实现其利益的重要方式,影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政治管理的民主化、政治文化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社会作用:影响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社会流动和自治、历史发展)29.政治参与发展方向(主体,参与模式,行为方式)30.自有资本主义国家特征(开放市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主体是自由资产阶级,国家以自由资本主义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代议制,议会权力大与行政司法,消极国家和最低限度国家,自由放任政策)3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特征(垄断财团和国家政权直接结合,控制和操纵国家政治权力,国家政治从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转向保护利益集团,议会权力弱化,行政权力加强,政治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积极国家)32.单一制国家特点(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统一立法行政司法体系,统一中央政权机关,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握,全国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按地域划分,各地域的权力必须受中央权力统辖,具有统一国籍,中央机关统一行使外交权)33.联邦制国家特点(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34.邦联制国家特点(都是独立主权国家,平等,其本身不是主权国家,没有统一最高权力机关、军队、赋税、国籍,设有协商机关,共同活动以各方共同签字条约为基础)35.国家机构特性(阶级性,实体性,严密组织性,特定职能性)36.国家机构设置原则(集权,分权制衡,民主集中制)37.主要国家机构(元首,立法,行政,司法)38.政党基本特征(鲜明阶级性,先锋队组织,特定政治目标和纲领,特定组织和纪律)39.政党作用(凝聚阶级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集合发展阶级政治力量,影响领导社会政治生活,培养本阶级政治骨干分子,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40.政治社团特征(利益目标单一具体,按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参与政府政策过程,影响政府政策制定修订和实施)41.压力集团特点(数目种类繁多,活动范围广泛,利益对立相互排斥,特定法律地位)42.政治社团作用(象征性、意识形态、沟通性、工具性、经济性、政治社会化功能)43.政治心理特点(感情认知,利益倾向,直观,潜在积淀性)44.政治心理构成要素(政治认知、情感、动机、态度)45.政治心理作用(影响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和政治权力作用的依据,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46.政治思想特性(理性认知,利益要求,深层次逻辑关系,相对独立性)47.政治思想结构(内容,思维,理论层次)48.政治思想作用(反映特定政治利益并论证其政治合理性,维护或破坏特定政治统治,对人们认识政治现实起重要作用,统领人们的政治意识)49.政治社会化特点(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成长为政治人、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传习过程的统一)50.政治社会化媒介(家庭,学校,特定政治符号,大众传播工具,政治组织,政治实践)51.政治社会化影响因素(利益,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政治事件,政治社会化媒介作用方式)52.政治社会化方式(1社会形态;2年龄阶段;3直接:政治模仿、教育、训练、实践,53.政治社会化作用(赋予个人特定政治人格和能力,维持、改变和创造社会政治文化,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54.政治革命特征(不同利益的冲突对立,政治力量对抗和角逐,政治权力变更和夺取,人民群众参与加入,革命过程短暂急剧)55.政治革命条件(阶级和社会矛盾极端激化,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维持统治,人民群众不愿以旧有方式生活,被统治阶级形成革命意识,革命分子建立革命组织)56.政治革命作用(实现革命力量的社会利益,改变政治关系,更新政治体系,变革政治文化,促进社会的变革发展)57.改革,改良和革命的区别58.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法令法律修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改革,政治组织和制度改革,议会、司法、行政、选举、人事制度改革)59.政治改革特征(基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由政治权力主体发展和领导,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变革,是渐进而缓慢的过程,政治改革以和平方式进行)60.政治改革目标及却确定原则(合理性、可行性、过程性原则)61.政治改革方式(综合性、多项分进性)62.改革条件(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主:需要一批有改革取向和意识力行者,合理目标和周密计划,选择把握有利时机,充分调动本阶级成员和社会力量积极性)63.政治改革作用(缓解消除社会利益矛盾的有效方式,是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社会利益发展要求,维护政治统治,提高政治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又是医治政治弊端的良药,建立相应的防止和克服弊端的制度)64.政治民主基本特征(以特定政治统治确立为前提,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以多数决定为基本规则,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以法治为实施条件和保障)65.政治民主发展途径(政治民主的基础建设、制度性建设,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66.政治民主作用(资本主义:调节利益矛盾,缓和掩盖阶级矛盾,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政治斗争提供条件;社会主义:维护巩固无产阶级政治统治,最大限度实现和协调人民共同利益要求和利益矛盾,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效途径,人民提高政治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水平重要途径,防止政治专制和政治腐败有效工具)政治政治经济分析方法政治阶级分析方法政治利益分析方法利益利益关系共同利益政治关系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行为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规划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指挥政治监督政治参与国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分权制衡原则民主集中制国家机构政党政党制度两党制多党制一党制政治社团资本主义压力集团社会主义政治社团政治文化政治心理社会环境政治思想政治哲学政治科学政治发展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政治民主古典民主理论精英民主理论多元民主理论1.管理的四对关系(管理与组织、效能与效率、变革与创新、抽象与具体)2.管理者角色(决策制定方面:决策主导、排除干扰、资源分配、谈判人;信息传递方面:追踪信息、传播信息、发言人;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人)3.管理者的基本管理技能(技术T,人事H,观念C)4.管理四项基本职能(规划、组织、激励、控制)5.权利主义道德观(判断正误标准是决策和行动是否尊重他人基本权利和公民权利)6.功利主义道德观(判断正误标准是一个人决策或行为后果的净影响为正时)7.正义主义道德观(判断正误标准是一个人决策或行为是否承担了正义的责任)8.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科学性:清晰的逻辑描述,常规性原理,体系化知识,是管理的内核;艺术性:远离逻辑和数学领域,随机性问题,灵活的实践,是管理的外围软组织)9.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民本,分层治理,德治、法治和礼治,选贤任能)10.轻重论(强调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和垄断必要性,以富国为目标,倡导国家干预主义)11.善因论(经济目标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富国富民,主要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要义在乎“因”,顺应经济发展的自然,倡导的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管理模式)12.科学管理是“精神革命”(管理当局关心低成本,工人关心高工资,劳动生产率提高它们才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双方必须变相互指责、怀疑、对抗为互相信任、合作,必须进行一次精神革命,双方合作尽到生产最大盈利的责任,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见解和经验)1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特点:实践性,科学性,规范性,效率性;内容:工作标准化原理,激励工资制度,劳动人事管理,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1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及评价(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和能力: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统一,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跳板原则,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团结)15.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及评价(法理,传统,魅力型权威和组织;理想行政组织的特征和人事管理制度)16.梅奥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提高员工满足度,激励士气)17.马斯洛需要理论(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发展需要:了解和理解的欲望,审美;自我实现需要:是各种需要的综合,体现为自我认知和肯定性评价)18.卢因的团体动力学(1团体三要素:活动、相互影响、情绪2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一种“力场”3团体除了接受正式组织的目标还有它自己的目标以维持存在4有一个非正式、较难辨认的成员结构5有专制、民主、自由放任三种领导方式6参与者多少受团体规模大小、领导方式、成员之间权力地位关系等影响7团体规模较小为好)19.决策科学学派(情报,设计,抉择,审查)20.系统管理学派(特点:以目的、整个系统、责任、人为中心)21.德鲁克论知识社会与知识管理(1当今社会基本资源是知识2财富通过知识工作创造3主要社会团体由知识工作者组成4知识工作者既有生产资料又有生产工具5知识的含义和价值的变革推动社会由工业到生产力再到知识革命)22.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国际)23.特定环境(竞争对手,服务对象,资源供应者,管理部门)24.管理万能论(为组织运行不良寻找承担者提供理论基础,主流观点)25.管理象征论(为组织运行不良免责管理者提供理论基础)26.四种环境组合(相对稳定且简单,多数饮料和食品公司;相对动荡但简单,多数服装公司;相对稳定但复杂,汽车制造;相对动荡且复杂,网络和生物技术公司)27.组织对环境反应(适应环境:调整结构和工作流程及其技术核心的柔性工艺;影响环境:独立行动:竞争攻击、妥协、公共关系、志愿、法律、政治行为;合作行动:契约、增补成员、联盟)28.战略特征(组织本事资源技术和外界机会、现实机会和潜在冒险结合;长远时间观念;总的概括的谋略;最高领导层控制)29.战略发展的观点(渐进式和突变式,设计式和自发式,机会式和强加式)30.战略层次(总体战略:资源部署,战略范围、目标、方针;分体战略:事业层、职能层)31.战略管理程序(1战略分析,2战略选择,3战略实施)32.环境分析(PEST分析一般环境,“五要素”分析特定环境)33.SWOT分析(核心能力:持久性、不可转移性、不可仿造性)34.竞争和适应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和(防御者,探索者,分析者,反映者)35.组合战略(瘦狗,现金牛,问号,金星业务;战略矩阵:稳定型战略,发展型战略,紧缩型战略,放弃型战略)36.目标管理(目标制定、实施、考核;有效的前提: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固定业务,民主管理作风,要求职工有参与意识,适当分权)37.标杆管理(内部、竞争、职能、流程标杆)38.持续性和非持续性计划(政策,规则,程序)和(策略、工作、应急计划,预算)39.决策及其五个特征(目的性,未来性,择优性,责任性,有效性)40.决策类型(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程序化与非程序化决策)41.群体与个体决策(优势:更完整的信息、跟多的方案,提高决策认同度,提高决策合法性;劣势:耗费时间成本高,缺少批判精神,更易责任不清)42.认知决策模式(1决策人假设2三组要素:目标或价值观、可选择的办法、可对能结果的认识;两个准则:最大化和令人满意准则3四个阶段:情报、设计、抉择、审查)43.系统分析程序(问题分析:识别问题,形成决策问题,判断风险程度;方案设计:明确目标和准则,创制方案,评估;方案抉择;方案生效)44.组织结构三要素(复杂性,规范性,集权化与分权化)45.直线制组织模式(特点:按垂直系统直接排列,只接受最近上级指挥对他负责和报告;优点:结构简单,权力集中,责任分明,命令统一,联系便捷;缺点:所有管理职能有一人承担,被要求全能,具备一切相关知识和经验)46.直线参谋制组织模式(特点:设置两套系统,在直线基础上建立参谋系统;优点:保留了统一指挥链条,又对管理人员支持帮助,增加决策可靠性;缺点:管理专业化的发展使负担仍然过重,不足以弥补)47.直线职能制组织模式(特点:吸收了直线制和直线参谋制的优点,在直线基础上按专业化原则建立一套职能部门;优点:保证了统一命令,又发挥各种专家的作用,直线主管能腾出时间做重要工作;缺点:容易产生部门矛盾,不易协调)48.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优点:总公司和最高层摆脱了日常事务得以从事重大问题研究和决策,提高了管理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利于培养训练管理人才;缺点:由于机构重复造成管理人员浪费,各事业部独立经营产生本位主义)49.超事业部制(在最高管理层和各事业部间增加一级超事业部,在分权基础上适度集中)50.矩阵组织结构模式(特点:接受两方面领导;优点:既保证完成任务又能加强各职能部门横向联系,具有较大机动性和适应性,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潜力和系统效应,避免重复劳动,节约时间和成本;缺点:容易发生扯皮现象,其临时性也带来一些弊端)51.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模式(产品利润中心,专业成本中心,地区利润中心)52.委员会式组织结构模式(优点:有助于解决许多政治或管理上的需要;缺点:意见难于集中,决策迟缓,责任不够明确,有时效率过低)53.组织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外部环境,组织战略,技术,组织规模)54.机械式组织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环境,复杂程度高,高度专业分工;规范程度高,规章制度明确严格;集权程度高,决策力高度集中与上层)55.有机式组织结构(处于动荡环境,专业分工灵活,复杂程度低;强调横向信息交往及专家和知识作用,不强调严格规章和制度;多实行分权形式,以便对环境作出快速有效反应)56.差异化组织结构(组织能横向各部门由于可能对应着环境中不同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因而其组织结构会有不同形式,组织面临环境越动荡,内部各部门组织结构差异化程度越大)57.一体化组织结构(一个组织各部门有共同目标且相互依赖性很强,须采用共同合作的组织结构,面对最动荡环境,最有效就是一体化组织结构,来协调各种活动,形成统一整体)58.组织结构设计原则(适应职能和目标需要,分工与协作结合,统一指挥,职务、职权、职责统一,管理幅度适度,集权分权适度)59.组织结构设计步骤(职能和目标分析、组织结构框架、权力模式、管理规范设计)60.部门化划分原则(1各职能须有部门承担2任何事权不得归到两个及以上部门掌握3明确的责任和权责相符4确切的从属关系,单一指挥,分层负责5适当管理幅度6业务和辅助部门相配合7阶层结构单位设置一致)61.部门化的方法(职能部门化、行业和产品部门化、地区部门化、顾客部门化)62.一体化技术(根据核心要素:目标协调、规范协调、信息沟通;根据协调形式:纵向和横向协调)63.职务设计技术(职务专业化、职务轮换、职务扩大化(增加职务完成的任务和数目)、职务丰富化(增加职务深度)、工作团队、职务特征设计、工作时间选择)64.人员配备的系统方法(人员需要量分析,所需人员开发,选拔与安置,考评,培训)65.人力资源规划必要性(组织环境变化和战略调整需要人力资源作出相应调整,组织需要、获得、补充人才以及人才适应工作是个过程,组织内部员工也在变动,现在有人力资源不合理需要组织进行调整)66.人力资源规划内容(总体战略规划,业务策略规划)67.人次资源规划程序(分析战略决策及环境,分析现有人力资源,预测人力资源需求供给,制定总的和各项业务规划,评价)68.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和评价(内部和外部)和(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结果比较)69.人员招聘与选拔(要求:高素质、公正性、高效率、内部优先;程序:招聘决策,发布招聘信息,招聘测试,人事决策)70.人员招聘内部渠道(提升和调用。

行政管理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行管张成福《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行管张成福《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十章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化政府第一节信息与公共管理一、信息的本质信息:信息是指已经整理并有用的数据,它不同于数据,数据就是事实、未经评价的情报或信息的原始资料。

在说明信息与公共管理的关联性之前,理解信息的本质是重要的。

信息的概念可以说是既宽泛又不明确,从一般意义上讲,信息是指已经整理并有用的数据,它不同于数据,数据就是事实、未经评价的情报或信息的原始资料。

数据和信息的主要区别就是:一切信息虽然都是由数据组成,但并非一切数据就能产生消除不确定性而导致较深理解的、专用的、有意义的信息。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1949年控制论专家克劳德·申农(Claude Shannon)将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与传统上的资源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它的一系列特性非常明显:(1)信息永远不因使用而消耗。

(2)信息可以被许多人同时拥有。

(3)想防止某些人免费拥有部分信息或获得信息都是非常困难的。

(4)信息对一个具体使用者的价值只有在其公开后才会确定。

(5)信息不会因经常性使用而枯竭。

(6)对信息的技术测量单位,如节、包,对消费者来说没有意义。

同样,我们也需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取决于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能力。

具体来说,信息的价值是由下列属性所决定的:(1)准确性(Accuracy)。

准确性可以定义为正确的信息和一段时期内可以产生的信息总量之比。

如果有1000项信息,而其中对实际情况给出正确报告的950项,则其准确性为95%。

在信息和准确性的信息之间是有差别的。

一个功能失灵的温度计可能是精确的,但却是精确的错误。

(2)时效性(Timeliness)。

信息的本质之一,或者一种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区别的特性在于时效性。

对于一个股民而言,发生在10年前的某一交易日的股票价格,是根本没有价值的,也不会引起兴趣的。

(3)相关性(Relevance)。

信息可能是又准确又及时,但可能缺乏相关性。

所谓相关性,就是需要知道的信息能指导行动或提供新的知识和理解力。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笔记,考研真题,题库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笔记,考研真题,题库

2014年行政管理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元 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8月1日前9折优惠!育明教育,7年专注考研辅导,北大、北外、中财、北外教授领衔辅导!包揽北大、北师大、政法、矿大、地大、北航、湖大、浙大行管状元!此外,最近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大家一定要实地考察,谨防上当受骗!第六章政策制定政策过程: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政策终结与周期政策制定过程包含了议程设立、方案规划、方案合法化第一节政策议程定义:政策议程就是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和,决策领域的过程。

一、政策议程的种类(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或有人认为是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科布和爱尔德的分类1、系统议程:由那些被政治社区的成员普遍认为值得公众注意,并由与现在政府权威中的立法范围内的事务相关的一切问题组成。

三个要件:1)该问题必须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受到广泛注意,或者至少必须为公众所感觉2)大多数人都认为有采取行动的必要3)公众普遍认为,这个问题是某个政府机关权限范围内的事务,而且应给予适当关注。

2、政府议程:由那些引起公共官员密切而又积极关注的问题组成的。

政府议程是行动的程序,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比系统的程度更具体、明确。

又可将政府议程的项目区分为旧的事项和新的事项。

旧的事项是那些以某种常规的形式出现在政策议程上的事项。

官员对这些问题较为熟识,处理方案一般已成型。

新的事项是由于特定的情景和事件而产生的,也可能因社会舆论强烈要求引起。

旧的事项被认为常能从决策者那里获得处理优先权,因为决策者总是发现政策议程安排满满的,考虑到旧议程的重要性及对之更熟悉,因而认为应对之更为关注。

当然,新议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旧的议程。

两种议程的区别:两种议程是政策议程的两个不同阶段,系统议程一般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组成,其概念和范围模糊,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可以不提出政策方案或解决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考研经验总结

中国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考研经验总结

2015中国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考研经验总结曾经对自己说过,等着考上法大了,一定要写篇记载我考研历程的日志。

我做到了。

在决定考研之初,我想得一直都是好考点的大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放不下一个学校,即中国政法大学。

决定了考研之后,我就告诉自己,考法大是我的梦想,不考法大,我会后悔。

虽然过程异常艰辛,但我一直捍卫我的法大梦,没有过动摇,时时刻刻记住两个字:坚持。

在考研路上,我得到了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帮助,让我在复习中计划清晰,不再迷茫,这也让我的学习开始变得有规律。

当有疑惑时,你们的解说让我变得不再瞻前顾后,告诉我要自信,少想多做。

不管是司考还是考研,非常感谢你们的鼓励与支持。

下面说说考研的复习:【政治】公共课包括英语和政治。

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要好好复习政治,有的时候文科生还不如理科生考得好。

虽然很多考过研的都会说政治一般都能考过线,但是每年确实也有政治不过国家线或者不过学校线的,所以对政治的复习不能小觑。

政治可以在司考结束后再准备,教育部的大纲一般在10月份才出来。

政治一定要多做题,历年的考研政治真题等,政治到最后还有各种最后四套卷、八套卷等等,考研政治一定要多做多背多看。

【英语】英语让很多考研学生都比较头疼,好在考研英语不考听力,而重头戏是考研英语阅读。

单词每天都要背着,到底背几遍就因人而异了,还有一定要把真题上的考研单词记准。

在微博上,看到2014年考研的同学说,他英语一考研真题做了至少八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

经过不断地训练和总结,他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和顺序,在考场上运筹帷幄,答题自如,最后他英语考了80多分。

重点说说考研英语阅读,英语阅读真的很关键。

有人说他六级考了600分,可是考研英语未必就能考得高分,因为考研和六级对学生的考察和要求不同。

还有,证实一下,法大并没有要求考研的学生一定要过六级,有部分考上法大的学生只过了四级。

至于做阅读的方法,可以在网上搜搜相关的视频,根据我的经验来说,要把一篇阅读做透,就是把生单词查字典后背过,把每个题的选项都分析了,分析为什么这个选项对,而那个选项错。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状元笔记,考研真题,题库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状元笔记,考研真题,题库

2014年行政管理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元 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8月1日前9折优惠!育明教育,7年专注考研辅导,北大、北外、中财、北外教授领衔辅导!包揽北大、北师大、政法、矿大、地大、北航、湖大、浙大行管状元!此外,最近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大家一定要实地考察,谨防上当受骗!第五章行政领导1、领导及其构成要素领导是一种能影响别人去完成(实现)一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领导是组织者、指挥者和被组织者、被指挥者共同活动的过程。

形成领导活动必须具有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和环境四个基本要素。

2、行政领导(育明教育注:重要考点,概念题)行政领导就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进行决策、指挥、组织、控制、检查、监督等行政活动。

它在整个国家管理活动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核心部分,行政机关的决策、执行都直接影响到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行政领导具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征:统一性;执行性。

除此之外,还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合法性等一般领导的特征,这是行政领导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

3、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育明教育注:重要考点,概念题) 联系管理学内容1)决策职能。

决策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为了执行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规定、任务,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的发展目标并拟定出实现这些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

行政机关级别和行政领导者职位越高,其行政决策的范围就越大,对决策所负责任也就越大。

尤其是在社会发展迅速、社会改革任务繁重的时期,行政决策任务也更为繁重,决策方案实施后的影响也就更大。

正确的决策将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为了保证行政领导决策活动的正确性、可行性,必须实现决策活动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因此,行政领导者在实施决策职能时必须做到:A、目标明确;B、有预见性;C、遵循科学决策程序;D、发扬民主,听取群众、行政人员、专家学者的意见,使决策方案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可行性;E、统筹兼顾。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学长笔记参考书考点-育明考研考博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学长笔记参考书考点-育明考研考博

学院
专业或研究方向
复试科目
命题范围
政治与公共管 理学院
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
笔试:行政法、公务员制度
口试:公共管理综合知识、公共政策分析、中 国政法与政治
育明教育张老师温馨提示: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40%+专业课面试成绩*40%+外国语成绩*20%,初试、复试成绩在总成绩
中各占 50%权重。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如下:总成绩=初试总分/5*50%+复试成绩*50%。可见法大的复试
四、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初试科目、初试科目命题范 围、推荐参考书、复试科目与命题范围
(一)初试专业科目
院系
招考专业 招生人数 科目一
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政治与公共 120401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10 人
201 英语一 202
101 俄语 203 日语 思想政治 240 德语 241 法
索当中,这就注定了 2016 年改革后的专业课,在命题范围、出题思路和考察侧重点方面都发生了很大 变化,往年的经验已不足参考,因此初试书目十分难以确定。育明教育根据多年对法大行管专业课的 研究经验和内部信息,独家推荐以下参考书:
科目名称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740 公共管理学综合 《管理学》(第二版) 刘俊生
育明
考研考博
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资料、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斯泰朗考研·张老师
科目代码 初试科目名称
命题范围
740
公共管理学综合
管理学原理(75 分),公共管理学(75 分)
840
行政管理综合
行政学原理(100 分),公共政策分析(50 分)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背诵笔记公共行政原理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背诵笔记公共行政原理

1.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区别(行为主体,行为目的,应用的权力基础,对服务对象的要求,普遍性,评价标准,接受的监督,双方公开的程度)2.身份对行政主体行为影响(1影响当事人的主观意识进而影响行为2不同身份肯呢个改变行为性质3不同身份面对同一情势会产生不同行为4身份会形成对拥有身份人的行为限制5身份改变行为后果)3.公共行政内在机制(1对行政人员的假设:经济人与公仆两种代表2利益:公共行政行为的原始动力根源3权力:具体行动的主动权所在4人事:制度运行的具体而微的控制核心)4.行政国家产生原因(1社会关系在民主理论下出现危机发生变化,一些劣势人群权利意识苏醒,社会需强有力行政机关进行管理2经济迅速发展导致公共物品大量需求3社会对国家形成依赖)5.现代行政特征(1机构和人员规模庞大2政府专业化加强,内部组织和员工日益专业化3行政决策体制由简单向复杂发展4行政活动在技术上日益现代化,各种现代化通信信息技术广泛应用5行政职能大为扩张)6.现代行政精神(1法制化趋向2主动介入社会生活、主动干预、主动扩大行政范围3主张效率、民主、公平4强调服务意识5主张建立政府与民众间的互信机制6强调通过行政创新推动社会发展)7.公共行政目标与任务层次(最高追求:真善美、正义、惩恶扬善;当社会子系统看:1维持现存政治体系存在2维持社会活动的稳定与秩序3指导社会形成良好生活体系4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分配公平性5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从内部看:1效能与节约2积极适应社会环境3鼓励员工积极工作)8.公共行政目标与任务调整(步骤:1统计现有任务与目标构成内容2对内容进行分解3对内容进行分析、筛选4对目标与任务在行政系统中进行重新配置:转移、合并、下放权力、放权社会)9.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困境(1政治角色定位模糊2政治体制改革进程限制行政体制改革进程3政府控制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汇总所占比例过大,政府对社会利益分配具有决定影响,同时也为一些官员职位、权力附加更多经济意义,加上监督乏力,职位、权力变成个人牟利工具,是阻力空前扩大4民间监督机制缺陷5缺乏多元化行政评价机制)10.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出路(1加强理论研究2尽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3扩大民间权利并落实)11.中国当前行政活动特点(1党领导的政府体制2政企关系上行政权包容企业管理权3民主集中制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双重或多重管理机制5党管干部6党指挥枪)12.政党对政府强力控制的风险(1党的系统可能陷入具体行政事务中,其领导可能被淡化2不容易找到责任承担者3可能直接面对公众批评,影响力下降)13.公共行政学产生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是行政需求增加2城市化大发展与社会交往频繁对行政社会管理职能要求显现出来3行政国家出现使其备受关注4文官运动客观上增加了社会认知5相关理论发展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持)14.韦伯理想行政组织模式特征(1工作划分为各种基本作业并作为公务分配给成员2层级控制体系3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规则纪律4按职位需求公开选拔适岗人才5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6管理人员有固定薪金和升迁制度)15.公共行政学当代研究走向(范围扩大与理论多元化及研究方法转移,质量优先取代效率优先,政府与社会关系由统治转向治理)16.治理特征(是一个过程,基础是协调,涉及公共和私人部门,是持续的互动)17.治理与统治区别(统治的权威必定来自政府,治理不一定;权力运行向度不同)18.行政环境特征(非自主性,广泛性,复杂性,可变性)19.行政环境构成(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工艺、传媒、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20.里格斯行政模式(农业社会—融合型,过度社会—棱柱型,现代工业化社会—衍射型)21.棱柱型行政特征(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22.行政环境状态和过渡关系(分散安静、分散动荡、安静集中、集中动荡的环境状态;分散动荡和安静集中的过度形式)23.行政体系适应环境过程(1对变化没察觉不敏感2认识到变化但认为是偶然3承认环境根本变化4采取积极措施应对5不能解决或超出应对范围后依据新规定或权限作反应)24.行政体系应对环境策略(技术途径:加快反应速度,公共论坛,特别授权;制度途径:价值变更,改变行政领域,更换领导层,建立新制度体系)25.行政系统与环境互动基本模式(价值、目标、行动)26.公共行政组织特征(公共性,唯一性,非营利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27.公共行政组织基本要素(职能目标,机构设置,职位设置和人员组合,权责体系,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群体意识,法律规范)28.公共行政组织分类(中枢、职能、辅助、咨询、派出机关)29.行政组织产生变更撤销(社会需要、法律依据、法定程序)30.公共行政组织原则(适应职能目标需要、完整统一、精干效益、权责一致、人本、法制、31.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合作系统、权威接受、组织平衡、非正式组织理论)32.系统组织理论(组织特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适应性、反馈性)33.学习型组织内容(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34.学习型组织意义(组织不仅通过学习来适应环境,更要通过学习及迈向学习型组织的努力,来即时铲除发展道路上障碍,不断挖掘组织潜力,突破组织成长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态势,以一种不断创造不断进步的新观念是组织日新月异们不断创造)35.影响管理幅度因素(管理层次,事务难易度和规范程度,组织成员素质,管理手段先进程度与信息传递快速程度)36.组织结构基本模式(直线组织、直线参谋制组织、直线职能制组织、直线综合制组织、矩阵组织结构模式、其他模式)37.公共行政组织环境(一般社会、行政组织工作、团体社会环境,组织气候)38.组织变革原因(环境,价值观,科学技术,组织目标和结构,管理,社会心理因素,专家和专家群体推动,领导者)39.组织变革一般过程(勒温:解冻,变革,再冻结;沙因:感知差距,拟定变革方案,实施变革,稳定成果,输出变革内容,检查反馈;凯利:诊断、执行、评估)40.组织变革风险(利益,习惯,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变革本身原因)41.组织变革可能收益(1更新组织结构、管理技术、人员素质,增强创新能力2改变成员观念、人际关系、行为模式,提高认同感、士气、内驱力3可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使稳定性和适应性平衡4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增强组织能力)42.编制管理内容(1职能管理:提意见,合理配置,协调各部门和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等的职责分工;2机构管理;3人员管理:人员定额、比例结构、领导职数;人员编制形式: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编制单列)43.完善编制立法必要性(1是实施宪法和行政组织法需要2科学化、规范化需要3法制化需要4自我调节和约束机制需要5深化、巩固改革的需要)44.良好宪政制度下公共行政权力要求(1主体是独立行使职权的政府或法律授权机关2目标是在宪法法律规范下执行法律法规以及上级与本机政府的政策政令3以强制力为后盾4有明显方向性和地域限制5有明显的程序限制)45.行政权力结构(静态,动态;具有稳定性、有序性、形式特征)46.行政权力调整(纵向:地方自治,特别行政区,行政授权,权力下放,行政委托,政府放47.行政权力分配原则(合法性、合理性、权责利一致、合理配套原则)48.行政授权目的(1减轻上级领导负担2提高下级工作积极性,改善行政效率3培养干部,储备人才4有效利用组织人力资源)49.行政授权特点(是组织内部权力动态分配方式,是领导活动一部分在行政系统上下级之间,不是单纯转移权力活动而是责权统一体系)50.行政授权不同于民事授权(1上下级与平等民事主体2内部与外部3领导活动与需要接受授权4以自己名义与以代理人名义5公共权力与私权关系6后果承担:上下级分别或共同承担与授权人独立承担)51.行政授权不同于行政委托(1隶属与非隶属关系2权力转移与非转移3以自己名义与以委托人名义4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部与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外5不以授权人为要件和以委托人同意为要件6责任分配复杂与后果全有委托方承担)52.行政授权程序(任务分配,授予职权,明确职责,报告与评价)53.行政授权方式(1以授权内容分:一般授权:包括柔性、模糊、惰性授权;特定授权;复合授权、弹性授权2以授权媒介分:书面和口头授权3以授权法律依据分:正式和非正式授权)54.行政授权条件(组织规模,行政事务重要性,行政事务复杂程度,上下级互信程度,下级素质,内部关系大局稳定程度)55.行政授权障碍(1心理障碍:上级授权者有自负、恐惧、猜疑、权力欲、错误权力观念,被授权者有担心犯错误、缺乏责任心、缺乏自信、担心缺乏足够信息与资源怕不能完成任务、心劳而无获、眼高手低2客观障碍:下级能力经验不能担当重大职责、上级对整体控制尚不足、缺乏领导能力、工作十分重要紧迫、上级领导工作作风3组织制度障碍:组织内权责不清、对行政权力规定过于繁琐细致过时不修、行政手续繁琐、外部制度给内部授权留下制度空间太小)56.行政授权障碍克服(培养良好组织文化,建立良好制度结构,对下级进行培养,建立良好监控机制)57.行政授权禁区与误区(1授权适当:原则有适当控制、量力授权、关键权力保留、单一隶属关系、权责确定2过时不修:与时俱进3缺乏信任授权)58.行政授权常用控制机制(事前讨论、事中不定期讨论或检查、定期报告、总结报告及工作评议)59.公共行政权力行使范围基本构想(1有关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需要严格干预2可以借助其他手段时应进行宏观间接干预,扩大行政客体自主性3公民私人领域行政权力不干预自主解决4社会不能自己解决或成本过高可以适当干预5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前提)60.公共行政权力手段(强制性、非强制性、奖惩性、规范性、影响性手段)61.公共行政权力行使异化(1利益倒错,公仆变主人2权力角逐,手段变目的3权力暨越,职权扩张为特权4权力滥用)62.对权力异化控制(他律机制:立法或国家权力机构、司法制约、政治制约机制;自律机制:上下级、部门间、规范控制)63.公共行政领导权力来源(西蒙:信任、认同、制裁、合法权威;佛伦齐和雷文:合法的权力、奖赏权、强制权、专家权、归属权)64.公共行政领导方式(根据领导行为:强制、说明、激励、示范方式;根据态度和工作侧重点: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人事并重;根据领导者运用权力方式:集约型、分权型、放任型)65.公共行政领导体制内容(机构设置、权力流程、权力集中程度、决策体制)66.首长制(又称独任制、一长制,优点:是权力集中,指挥统一,决策及时,行动迅速,责任明确,易于保密;缺点:是首长一个人能力有限,容易产生独断专行,滥用权力,腐败等)67.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优点:集思广益,周全,彼此互相牵制,可防止专断和营私舞弊;缺点:权责不明,事权不专一,易造成扯皮,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容易互相排挤)68.混合制(又称委员首长并立制,兼有首长制与委员会制的优点,运行不良也有它们的缺点)69.集权制(优点:有利于保证政令统一,标准一致,统筹全局,层级节制,令行禁止,指挥灵便,易于集中力量;缺点:容易产生专断和官僚主义,不能因地制宜,管理单一、刻板,适应能力差,缺乏生机与活力,忽视挫伤下级利益与积极性,下级缺乏应变能力)70.分权制(优点:便于发挥下级组织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权力过分集中,增加应变能力;缺点:可能破坏政令统一,监督困难,下级各自为政,形成本位主义)71.完整制(又称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优点: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关系明确,责任确定,易于沟通,步调一致,统筹全局,避免机构重复;缺点: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容易专断擅权,滋生官僚作风,下级容易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72.分离制(又称独立制或多元统属制,优点:有利于组之间相互牵制,防止独断专权,加强控制和克服地方主义;缺点: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责任不明,相互扯皮,协调困难,浪费资源)73.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或科层制,优点:分层负责,事权集中,统一指挥,有利于组织协调,培养全面管理人才;缺点:首长难以有效胜任工作,层层节制过严,信息容易失真,决策事务)74.职能制(又称分职制或分部制,优点:各部门业务专一,责任明确,有利于发挥专业化管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行政效率;缺点:缺乏沟通,各自为政,机构重叠,互相扯皮)75.公共行政领导人产生方式(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76.公共行政领导职能(1负责贯彻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决定2制定所属机关工作计划3复杂制定行政管理决策,决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分和下级行政机关工作实行指挥监督6协调沟通7对下属进行激励和满足)77.行政领导群体结构合理形式(年龄、知识、职能、性格结构)78.公共行政领导行为特征(综合复杂性、权威性、互动性、科学性、权变性、艺术性)79.影响领导行为因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组织、环境因素)80.领导行为主要内容(决策、用人、激励、整合、处理人际关系进和公共关系行为)81.西方公务员制度特点(1公开考试,择优录取2严格考核,功绩晋升3政治中立,职务常任,4科学分类,法治管理5强化培训,知识更新)82.职位与品位分类区别(1以事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2人随职走和品随人走3同工同酬和存在同工不同酬、同酬不同工现象4分类复杂和只做大体上分类5规定严格细密和规定较粗具有伸缩性)83.当代对公务员制度批判(1中立原则受到普遍质疑和批判2终身雇佣职务常任原则受到诘难3传统公共人事管理主导思想进行了反思和批判4公务员基本制度结构受到质疑得到了发展,表现在规制、分类管理、录用、开发和培训、激励等方面)84.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区别(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或目的、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的管理体制、利益关系、用人标准)85.中国公务员制度内容(1录用制度2考核、奖励3培训、交流与回避4工资、保险与福利5辞职、辞退、退休制度6权力义务7纪律、处分与申诉、控告)86.行政识别(外部和内部;依据:制度因素、习惯因素、价值观念、权限因素、需求因素;程序:1思考问题画出轮廓2建立事实依据3列出目的目标4说明偏差找出原因5搞清方案边界显示潜在成本收益6重新审视对问题描述7问题论证;技术:边界分析、分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法、假设分析)87.行政情报(任务:收集、加工、传递、储存、反馈情报)88.行政设计(原则:1公正原则,包括普遍受益、个人受益、弱者受益;2连续性原则,可续预测、现实可行、系统协调;3民主原则,为了保证自由;机制和机构:执政党、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研究机构;影响因素:人和组织、制度因素、价值文化因素、利益因素)89.行政决策(方法:理性、非理性、综合、意识形态决策方法)90.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民主化:决策权分散、专家参与决策、决策复合;科学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短期和长期决策相结合)91.行政执行(过程:决策宣传、决策分解、执行准备、全面实施;原则:客观性、弹性、权责一致、全面性原则;手段:行政、经济、法律、思想诱导手段)92.决策监督(形式:一般行政、审计、立法、司法、政党、公民、社会舆论监督和行政监察)93.行政监督对行政系统意义(公共性质体现,对管理者管理,对权力合理约束,对行权者处罚与激励,对相对人补偿,社会秩序稳定)94.中国古代监督制度(特点:1是统治者内部调节机制2受历代统治者重视3监督制度完善,技术手段多样,并制定一系列法律规定,是监督更具规范性、确定性;弊端:1监督权与行政权容易失调,效率不稳定2监督对象将皇帝排除在外3与专制制度结合)95.西方国家行政监督制度(立法机关、司法、行政监察专员、政府行政监察、政党、新闻媒体监督)96.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外部: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监督;内部:一般和专门监督)97.我国行政监督体制问题(1体系设置不合理2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法制化程度低,缺乏法律依据和支持3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能划分、法律制度等产生的问题,具体到权力机关、人民法院、公民和新闻舆论、行政监察)98.完善我国行政监督(1完善机构设置2加强法制化、制度化建设3提高人员素质4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展市场5加强公民和舆论监督作用6加强道德观念建设,增强行政人员自律能力)99.行政效率一般要素(价值、经济、时间要素)100.行政效率特殊要求(公共性、效率标注是外部还是内部优先、公共财政预先约束机制、行政活动时间限制问题、贴现率要求关注行政相对人时间需要)101.公平行政主要内容(1公平的制度基础,在制度设计上的公平2决策公平3执行公平4机会公平5负担公平)102.公平行政原则(1同等待遇原则:最惠待遇共享、市民待遇平等2公开原则:规则、过程、结果、评价透明3统一性原则4对行政行为第三者仲裁或司法管辖原则5弱者援助原则)103.行政民主化原则(1公共行政活动公开化原则2行政响应公众原则3公民参与原则4优先公众决定原则5发言权与推出权双重保障原则)104.行政中效率、公平、民主关系(1行政民主会降低决策速度,但是能够改善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的质量,并能够提升行政公平的程度2公平可以有效地约束公共行政活动的不良后效性,从长期看对行政效率和行政民主有积极意义3效率是行政民主和公平行政构成部分,不能脱离民主与公平单纯地谈论效率,也不能脱离效率单纯地谈论民主或公平4公平、效率、民主在行政活动中相互关系的调整)公共行政行政国家POSDCORB七职能政治动员霍桑实验帕金森定律治理自组织治理理论自组织行政环境环境融合论行政生态论公共论坛特别授权价值变更竞争磋商合作联盟公共行政组织公共行政组织原则非正式组织机械式组织有机式组织学习型组织管理幅度管理层次行政组织体制组织气候组织变革编制管理公共行政权力地方自治特别行政区行政授权权力下放行政委托政府放权行政授权行政助理行政代理行政分工行政合同行政指导集体寻租公共行政领导公共行政领导体制首长制委员会制集权制分权制完整制分离制层级制职能制公共行政领导人领导班子人事人事制度人事管理察举征辟个人瞻徇制政党分肥制职位分类品位分类公共行政一般过程行政识别行政情报行政设计行政决策行政执行马尔可夫链行政沟通决策监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决策控制行政监督。

(整理)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行政法笔记.

(整理)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行政法笔记.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行政法基本原则第二章历史西方行政法历史发展时期:1三权分立制定时期;2建立文官制时期;3建立行政司法制理论基础:1国家与政府起源2国家与人民关系:主权派(主权至高无上,个人须无条件服从,霍布斯-君主与卢梭-人民)与人权派(洛克与孟-冷静,反对任何形式的绝对权力。

孟:1政治自由:不强制任何人做法律不强制他做的事,不禁止任何人做法律许可之事,自己要有安全,或至少相信自己有安全)行政法产生标志:法国国家参事院-最高行政法院前身的成立,法国为行政法母国。

英国的普通法制度:一切案件,包括行政案件在内,都由同一普通法院,按普通诉讼程序审理,适用同一普通法律,包含了对行政权控制。

普通法院同时对地方行政官吏进行监督。

法国则排除了普通法院对行政纠纷管辖权。

美国行政法产生标志-州际商业委员会的成立,其行政权更广,故控制需要。

法:1保留审判权阶段,由元首保留,只提供建议;2委托审判权阶级,参事院在事实及法律上成为最高行政法院,相对独立于政府;3一般管辖权阶段,无须向部长申诉;4特定管辖权阶段,设地方,最高法院以法律规定事项为限,成熟期。

法行政法原则从判例中产生,其产生与发展来自行政内部法律控制,故强制平衡与调控。

特点:行政法为独立法律体系,由行政法院审判,重要原则源于判例。

英美法系:英国缓慢,突破性进展19世纪末。

1委任立法;2行政裁判所发展。

美国同英国,发展司法复审制度,重程序。

两大法系行政法区别原因:1历史;2法律传统或观点;3三权分立的理解不同,行政法院行使部分司法权,英美法系国家不允许司法机关以外行政系统行使审判权。

影响西方行政法发展因素:1深厚的理论基础、强大的社会力量和民治的文化传统;2国家干预力量增强带来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力量相应增强;3行政诉讼制发展和完善我国古代行政法律规范特点:1范围广博、规范细密、完备-因中央集权统治的结果是行政管理范围扩大2职官设置,对官吏选用、晋升、考核和监察等为主要内容3礼;4诸法合体;5皇帝敕令是最基本渊源,且具最高权威旧中国行政法状况简介:现代意义行政法直到民国时期才开始萌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明教育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辅导再创佳绩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6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必看参考书教材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609公共管理综合一(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原理各75分)《管理学(第二版)》刘俊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公共行政原理》马建川、翟校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考研解析》,团结出版社,2013年版;812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基础各50分)《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学原理》,景跃进,张小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公共管理学教材, 2006版。

育明教育解析:从2013年政法行管考研来看,虽然近几年政法不再对外公布考研参考书,但是从命题规律看来,除了前几年推荐的5本参考书之外,还有以上补充的2本以及1本参考资料必须看,希望引起2015年备考学生的注意。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以下由育明教育学员提供(2014年政法行管考研初试第一名)一、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它对政治关系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意义)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 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利益的内在矛盾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特性)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二、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利益成为人们政治活动的主旋律。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政治革命是横向利益矛盾以及相应政治力量激烈冲突和对抗的结果,是代表着新的生产力要求的阶级的利益取代代表旧的生产力的阶级的利益的统治地位的过程。

②统治和利益的过程③益要求,调节相互之间利益矛盾的政治形式。

一、政治权力的本质(一)一般的观点1.中国的(1)衡量审度;(2)制约别人的能力2.西方的(1)霍布斯:权力是行动者与行动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2)罗素:有意努力的产物;(3)马克斯.韦伯: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4)拉斯韦尔、卡普兰:权力是施加影响力的特例(二)本书观点1.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

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政治权力的形成,是政治权利主体动员和凝聚有效政治资源的能动过程,也是政治权力主体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的过程。

2政治权力实际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3.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A)客观构成因素(多样性的统一)1.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

(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利具有首要的和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2.社会财富(一般指劳动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占有往往是同一生产过程中的两极,占有生产资料常会导致占有社会财富。

3.暴力(1)暴力包含的三方面基本内容:暴力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2)暴力的五个特殊性:暴力具有相对严密的组织性;暴力具有机动性;暴力具有直接的强制力;(强制和制约是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暴力具有实施强制和约束的技术优越性暴力具有明显的效果性。

(3)暴力以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占有为自身的存在基础。

(4)暴力是政治权力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4. 还包括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B)主观构成要素(多样性的统一)1.能力素质(政治权力主体智力和体力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主观因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使政治权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能动的基础。

2.身份资格3.理论和策略4.组织5.已有权力、社会资本,实际政绩等三、政治权力的特性政治权力的本质特性:由所属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本质决定的政治权力是在特定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力量,又是以力量强制约束实现和规范利益要求的方式,因此特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与以力量强制约束实现和规范利益要求的方式,共同凝结了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即:(一)主体利益性(二)强制约束性1. 制约性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基础特征2. 政治权力的制约性来自于政治权力主体利益中实现要求的自我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3. 政治权力的制约性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表现:(1)在社会作用方面,体现为政治权力的统治性和管理性;(2)在作用范围方面,体现为政治权力的普遍性。

(3)在作用方向方面,使政治权力对对立力量呈强制性,在对本群体内呈现约束性。

(4)在力量对比关系方面,使之呈现出力量对比的不对称性。

(三)专属排他性 (它由共同利益的单一性决定) 唯一意味着专属,专属意味着排他) (四)扩张延展性(首先导源于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的独立性)(五)多重职能性 (实现共同利益并且协调规范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的基本职能)一、政治权力的类型(一)按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划分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性质的政治权力主体1. 原始社会的政治权力2. 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3. 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权力4.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5. 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二)按政治权力主体的组织类型划分1.社会公共权力(1)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权力,使以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的。

(在产生国家后,表现为国家权力)(2)社会公共权力的特点:普遍性;至上性;排他性2.政党权力(执政党权力和非执政党权力)3.政治社团权力(三)按政治权力主体的层次划分1.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2.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四)按政治权力的功能划分1.立法权(在社会公共权力中具有首要地位)2.行政权3.司法权-(一般由侦定权、诉讼权和审判权构成)二、政治权力关系1.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1)主要是相互否定相互对立关系。

(2)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之间也可能存在妥协或协调关系。

2.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权力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别)3.根本利益一致的政党权力与政治社团权力之间关系。

(在不同社会背景下,这一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内容是不一样的)4.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

(1)双方关系的基本状况是隶属关系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关系。

(2)一般不存在对抗的关系,在特定情况下,两者关系也可能走向对抗。

(35.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

(1(2)在资本主义社会呈现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关系。

(3)在社会主义社会,三权本质上的一致;立法权是社义社会公共权力的核心,立法权与行政权&司法权的是统率和从属关系。

(4)社会公共权力中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特定社会政治权力的这种权力的不同形态,成为不同国家政体形态的基础。

第三节政治权力的作用一、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一)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1.政治权力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2.政治权力的作用具有特定的效益。

(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与成本成正比关系)3.政治权力具有双刃剑的效用。

4.政治权力的作用影响巨大而深远。

5.政治权力的作用后果常常呈现多方面力量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

(二)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1. 指令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以只是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为。

-----指令方式的基础是政治权力客体的的服从和受支配。

2.压力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和心理氛围,以此使权力客体意识到自己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政治后果,从而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做出行为选择,进而达到政治权力主体对于政治权力课题的既定要求和目的。

3. 规约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制定或借助于某种政治和社会规范或规则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规约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

4. 说服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以特定的理论、方案实现与政治权力客体思想的和心灵的沟通,进而贯彻自己的意图。

5.奖酬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自己掌握的政治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奖酬,以鼓励或激励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行为。

6.处罚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依据某种规范或要求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逾矩行为进行程度不同的惩罚,从这个意义讲,它是规约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

7.暴力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直接以暴力手段实施政治权力。

----暴力方式包括暴力镇压,武装起义,军事政变,政治暗杀等,战争是暴力方式的一种大规模极端形式。

二、政治权力的作用(一)从政治关系看:1.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借2.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法定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二)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利益是政治生活的基础,动力和目标;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1.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2.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3.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三)从社会生活来看:1.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规定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从而与每个社会成员有着切身联系,并且在利益意义和层次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

2.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乃至破坏)3.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4.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