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理到本质 由知识到思维——谈显微镜的实验教学

合集下载

显微镜实训报告

显微镜实训报告

显微镜实训报告在现代科学领域中,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强大的观察工具。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微小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胞、微生物、晶体等微观世界。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原理、分类、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操作。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显微镜的原理。

显微镜通过将被观察样品放置在光学系统中,利用透镜或反射镜对光线进行聚焦,从而放大样品的细节。

光线透过样品后,形成放大的像,通过目镜观察,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样品的微观结构。

根据不同的原理和结构,显微镜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多种类型。

光学显微镜是最常见的一种显微镜,适用于观察生物细胞、植物组织等透明样品。

而电子显微镜则利用电子束取代光线,可以观察到更小尺寸的样品,如原子、分子等。

原子力显微镜则可以实现原子级别的分辨率,被广泛应用于纳米科学领域。

在实际使用显微镜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操作技巧。

首先,要确保显微镜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调节光源亮度和焦距,使样品清晰可见。

其次,要注意样品的准备和处理,避免在观察过程中产生干扰或损坏。

在观察过程中,要耐心调节焦距和放大倍率,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在实训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样品,比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等,来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工作原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显微镜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实训操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希望本报告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增加对科学仪器的认识和理解。

感谢您的阅读。

显微镜 教案

显微镜 教案

显微镜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显微镜的奥秘教案目标:1.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探索。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概念,并讨论学生对显微镜的了解和经验。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显微镜对科学研究和发现很重要。

知识讲解:3. 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物镜、目镜、调焦装置等。

4. 解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的概念,以及它们对观察的影响。

实践操作: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台显微镜,并向他们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

6. 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已准备好的显微镜玻片或物体切片,让他们亲自体验显微镜的功能和魅力。

7.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细胞、微生物或其他微小结构的特征。

实验设计:8. 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条件下的物体,如水中的浮游生物、食品中的细菌等。

9. 鼓励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总结和评估:10. 结合学生的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让学生总结显微镜的应用和重要性。

11. 对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评估,包括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

拓展活动:12.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显微镜的应用,如在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1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其他类型的显微镜,如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教学资源:- 显微镜及其配件- 显微镜玻片或物体切片- 实验用品和材料- 相关科学书籍、视频或网络资源教学评估:- 学生观察记录和描述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

- 学生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沟通中的表现。

- 学生对显微镜应用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显微镜的应用讲座或示范。

-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或显微镜研究中心,让他们亲身体验高级显微镜的使用和研究工作。

认识显微镜的实训报告总结

认识显微镜的实训报告总结

摘要: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对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了解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教育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显微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以下是对实训过程的总结和体会。

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它能够放大微小的物体,使我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

在生物学、医学、化学等领域,显微镜的应用极为广泛。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显微镜实训课程。

二、实训内容1. 显微镜的结构与原理实训开始,我们首先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显微镜主要由光学系统、机械系统、照明系统和调焦系统组成。

光学系统包括物镜和目镜,是显微镜的核心部分;机械系统负责显微镜的组装和调整;照明系统提供充足的光源;调焦系统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样本。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正确安装显微镜,调整光源;然后,将样本放置在载物台上,使用压片夹固定;接着,调节物镜和目镜,使样本清晰可见;最后,观察并记录样本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3. 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显微镜是一种精密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清洁、擦拭、保养和存放方法,以确保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三、实训过程1. 观察植物细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观察了植物细胞。

通过调整显微镜,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加深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

2. 观察动物细胞随后,我们观察了动物细胞。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但具有其他相似的细胞结构。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了解了动物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3. 观察微生物最后,我们观察了微生物。

微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对微生物的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训总结与体会1. 提高了观察力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

显微镜的结构及基本观察方法实验报告

显微镜的结构及基本观察方法实验报告

显微镜的构造与根本观察方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根本使用技巧,对主要的微生物类型进展观察,并掌握其形态特点。

〔2〕掌握制备观察样品的根本技能,知晓如何利用显微镜和其他辅助设备,提醒周围的微观世界。

二、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对肉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进展放大成像的仪器。

光学显微镜一般由载物台、聚光照明系统、物镜、目镜和调焦机构组成。

载物台用作盛放被观察物体,通过调焦机构可上下移动,自身可水平移动。

聚光照明系统使更多的光集中到被观察部位。

物镜和目镜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进展放大成像。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

三、实验材料显微镜,标准样片,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吸水纸,滴管。

四、实验容了解显微镜构造,对标准样片的观察1.观察前准备将显微镜平稳置于试验台上,调节光源,将低倍镜转换到工作位置,调节光源强度至适中。

上升镜筒,样品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固定,转动移动手轮将样品移到物镜正下方。

2.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使低倍物镜前端接近载玻片,双目在目镜上观察,继续转动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最清晰。

3.换高倍镜在2的根底上,转动载物台手轮,选择适宜的视野位置,直接转换至高倍镜,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五、实验结果从上到下分别位蚕豆叶细胞,青霉菌,曲霉,伞蕈在4X,10X,40X物镜放大倍数下的图片六、思考题〔1〕油镜和低高倍镜的区别是什么低高倍镜以空气作为光传输介质,油镜以油脂类物质,如香柏油,石蜡等物质作为光传输介质。

且在使用油镜时目镜镜头要与油脂介质接触,因此要防止旋转粗准焦螺旋过度以至损坏标本,〔2〕显微镜的构成及其功能分别是什么载物台:盛放及移动标本镜筒:上下分别装有目镜和物镜物镜和目镜:运用光的折射对物像进展放大,用于观察调焦螺旋:调节焦距,以获得最清晰的物像聚光器及灯泡:提供适合的光照物镜转换器:切换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七、考前须知〔1〕旋转粗准焦螺旋时要注意物镜和载玻片之间的距离〔2〕由低倍镜切换至高倍镜时只需转动物镜转换器后调整细准焦螺旋即可〔3〕观察时要双眼并用〔4〕试验完毕后将物镜旋转偏离光路上,并罩上防尘罩。

显微镜的使用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教案显微镜的使用教案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细胞结构。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一、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折射和放大来观察微小的物体。

它由目镜、物镜和光源组成。

当光线通过物镜时,会发生折射,从而使物体放大。

目镜再次放大这个图像,使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细节。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显微镜的镜片干净,没有尘埃或指纹。

可以使用干净的棉纸或镜头纸轻轻擦拭。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待观察的样本,如昆虫的翅膀、植物的叶片等。

2. 调节显微镜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物镜下方,然后通过旋转焦距调节器将物镜调至最低倍数。

接下来,通过旋转刻度盘将物镜逐渐调至较高倍数,同时使用调焦轮将样本调至最清晰的位置。

3. 观察样本当样本位于最清晰位置时,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放大的图像。

可以通过旋转刻度盘调节物镜的倍数,以获得不同放大倍数下的观察效果。

同时,可以通过调焦轮微调样本的焦距,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 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草图本或相机记录观察到的图像。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三、注意事项1. 显微镜的使用需要细心和耐心。

在调节焦距和倍数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显微镜或样本。

2. 在观察之前,确保样本是干净的。

如果有杂质或污渍,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

3.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光线。

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到物镜上,以免损坏样本或造成观察困难。

4. 在使用显微镜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坐直、眼睛与目镜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眼睛疲劳。

结论:显微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验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细胞结构。

通过掌握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但是,在使用显微镜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显微镜(Microscope)是一种使用放大光学系统,用于观察细小物体的仪器。

它可以使我们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小结构和细节,如细胞、微生物和纳米尺度的颗粒。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原理:1. 放大原理:显微镜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放大系统将物体上的微小细节放大,使其能够在目镜中观察到。

光学显微镜是将光线通过物镜(Objective)和目镜(Eyepiece)逐层放大,形成一个放大倍数,使细小物体变得可见。

2.局部聚焦原理:显微镜的放大系统主要涉及到两个透镜:物镜和目镜。

物镜位于目标物体附近,通过将物体上的光线聚焦到一个特定点上,使得该点的图像能够通过目镜被观察到。

3.目镜作用原理:目镜位于离观察者眼睛较近的一侧,通常是一个凸透镜,其主要作用是将物体的二维图像聚焦在观察者的眼睛上。

4.光源原理:显微镜中需要提供一个光源来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常用的光源包括白炽灯、LED灯和激光等。

通过照明使得光线透过被观察的物体,反射和折射后进入显微镜的透镜系统,最终形成一个放大的图像。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将显微镜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连接好电源线。

检查并清洁物镜和目镜,以确保镜片表面光滑无暗斑和尘埃。

2.样品准备:选择要观察的物体或样品,并将其放置在盖玻片上。

在样品上滴一滴染液,以增强对比度。

然后将盖玻片平放在物镜上。

3.调焦:用低倍物镜放大观察物体,通过旋转粗调焦轮,将物体移至近焦点。

然后使用细调焦轮进行微调,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

切勿强行旋转焦轮,以免损坏装置。

4.放大倍数:根据需要,逐渐切换到更高倍的物镜。

每次切换物镜后,都需要重新进行粗调焦,然后再通过细调焦轮进行微调,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5.观察和记录:一旦获得清晰的图像,您可以通过目镜观察样品,并使用目镜上的调焦轮微调焦距。

您还可以使用一些镜头相关的附加设备,如相机或摄像机,以记录和保存图像。

6.清洁和保养:使用完显微镜后,及时清洁物镜和目镜,以防止灰尘和污垢的积累。

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及步骤

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及步骤

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及步骤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细胞或微小物质的放大器,它可以放大小得我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细胞和物体。

光学显微镜通过把光线聚焦到小物体上,从而实现放大观察,是细胞学和病理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器。

下面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及步骤。

一、原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间接和直接光束(通常是经由一个环形反射管)来把小物体放大,以便于观察它的形态特征。

当光射击到小物体上时,光的部分被小物体的物质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则被小物体的表面吸收。

光学显微镜也可以用来观察小物体在液体里的图像,这是把小物体放在一块透明的介质上,如玻片、玻璃等,然后照射这块透明介质上,用于观察小物体在液体里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步骤1、安装显微镜:首先拆开显微镜包装,并把显微镜放在特定位置,以保持显微镜的水平和稳定。

2、准备实验样品:根据要求准备实验样品,如细胞、细菌或其他微小的物质样品。

3、加装实验样品:将实验样品放置到观察板上,之后将观察板放到显微镜上。

4、调节显微镜:调节显微镜的聚焦镜头,以便根据实验样品大小调节焦距。

5、显示图像:查看显微镜上的监视器,查看放大的图像。

6、记录实验结果:细观察放大的图像,图像清晰后,记录显示在监视器上的实验结果,以便之后分析处理。

三、注意事项1、操作显微镜时,首先要保持平衡,以防显微镜移动。

2、操作过程中,请不要摸擦或调节显微镜,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3、显微镜使用之后需保持清洁,并定期维护,以确保显微镜性能不受损害。

四、结论以上介绍了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及步骤,光学显微镜是细胞学和病理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安全操作要求,并定期维护保养,以确保放大实验效果。

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及步骤

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及步骤

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及步骤
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基于光的折射和放大原理。

它通过透镜将物体所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聚焦,使得人眼可以观察到细小的细节。

以下是一般显微镜的实验步骤:
1. 调整位置: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确认光源处于显微镜的下方,以确保光线透射到物体上。

2. 调整光源:打开显微镜下方的光源,并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使其提供足够的光线以观察物体。

3. 调节物镜:选择一个适当的物镜放在物镜转轮上,并选择最低放大倍数。

4. 调节试片:将待观察的物体(试片)放在显微镜的可移动台上,并用夹子夹紧。

5. 初步对焦:通过旋转铰链或移动台轻轻移动,并使用目镜调节焦点,将物体与目镜调焦。

6. 调节放大倍数:逐渐增加物镜的放大倍数,使用调焦机构进行微调,直到达到所需的放大倍数。

7. 观察和调节:通过目镜观察并调节焦点,确保图像清晰和清晰可见。

8. 记录和分析:根据需要记录观察到的图像或细节,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显微镜的使用需要小心操作,避免对显微镜和试片造成损坏。


外,在操作之前,需要确保物体或试片已经清洁,并尽量避免污染试片或触碰试片。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生物实验教案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生物实验教案

显微镜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基础设备之一,它可以放大微小的生物物体,让我们深入了解细胞、微生物等微观世界。

但是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微弱光信号转化为人眼可以看到的图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需要对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本文将从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学分辨率、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物镜和目镜的组合。

物镜放大物体,目镜则放大物镜的像。

在一般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距等于目镜的焦距,即产生了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个实像可以通过目镜进行放大,形成我们平常看到的目视图像。

具体来说,成像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光源照明:显微镜使用的光源一般是白炽灯或卤素灯,这些光源产生的光通过凸透镜和透镜的衍射作用,变成了聚焦的光点,进而照亮物镜。

2.物镜成像:光线经过物镜后,产生了倒立实像。

物镜的大小和焦距决定了像的大小和清晰度。

3.目镜成像:目镜进一步放大物镜的实像,增加了像的大小和清晰度。

但由于目镜不同位置处对物镜像的放大倍率是不同的,导致有一定程度的畸变。

4.眼睛观察:人眼通过目镜观察物镜制成的实像,根据实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判断细胞或组织的内部结构、关系等。

二、光学分辨率光学分辨率是指显微镜在成像时,两个相邻物体之间最小能分辨的距离。

还有人称之为显微镜能够分辨出的最小点的距离。

常用的光学分辨率公式是Abbe公式:d = 0.61 × λ/N.A.其中d表示光学分辨率,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 N.A.表示数值孔径。

从公式中可以看到,光学分辨率与数值孔径成反比,在实际应用中,增加数值孔径能够有效提高显微镜光学分辨率。

三、目镜和物镜的结构显微镜中的目镜和物镜是结构上的不同,它们主要区别在光学参数上。

1.物镜结构:物镜包含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的数量和放置位置决定了物镜的成像效果。

例如,双凸物镜(双透镜)结构比较常见,它有两组玻璃透镜,分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有固定的要求(如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等)。

幼儿园微观天地:显微镜实验教学计划

幼儿园微观天地:显微镜实验教学计划

【幼儿园微观天地:显微镜实验教学计划】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对于自然科学的学习,显微镜实验可以为幼儿带来全新的认知体验。

制定一套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显微镜实验教学计划,对于幼儿的科学探索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针对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本次显微镜实验教学计划旨在:1. 帮助幼儿认识显微镜,并明确其作用和原理。

2. 引导幼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拓展幼儿的科学认知。

3. 激发幼儿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三、实验步骤1. 介绍显微镜: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显微镜的结构,引导幼儿认识显微镜的不同部分,并说明其作用和用途。

2. 示范操作:教师进行显微镜操作的示范,包括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调节焦距和放置样本等。

3. 观察细胞结构:准备洋葱鳞片等简单植物细胞样本,让幼儿观察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引导他们描述所见。

4. 观察微生物:准备一些水中藻类或其他易于观察的微生物样本,让幼儿用显微镜观察并描述所见的微生物形态和特点。

5. 课堂讨论:组织幼儿共享他们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展开探讨。

四、实验效果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显微镜实验,幼儿可以直观地认识细胞结构和微生物,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见。

2. 观察能力:实验培养了幼儿的观察细节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3. 探索意愿:实验激发了幼儿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主动探索的意愿和能力。

五、个人观点显微镜实验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可以开拓幼儿的认知视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建立有针对性的显微镜实验教学计划,对于幼儿的科学启蒙和认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和内容的显微镜实验环节,使实验内容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探微观世界:显微镜科学实验教案

初探微观世界:显微镜科学实验教案

初探微观世界:显微镜科学实验教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其中微观世界是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显微镜的发明为我们洞察这个神秘的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作为一名中小学生的科学老师,如何用最简单、有趣且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并探索微观世界,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下我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主题教学安排,以期为初探微观世界的学生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前提知识在正式进入显微镜实验的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先为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知识。

这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观世界的基本概念:介绍原子、分子、微粒等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微观世界是由无数微小粒子组成。

2.显微镜的分类和结构:介绍常见的显微镜种类、主要结构和概要原理,让学生清楚何为显微镜及它的分类、作用。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介绍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镜头的调焦、样本的准备、光源的选择等。

4.样本的获取及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采集生物和非生物的样本,并介绍样本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当学生掌握了上述基本知识后,我们可以开始具体的实验内容。

1.卡片显微镜制作和使用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制作简单的卡人显微镜。

学生会在自制显微镜中使用一个小孔,在光线照入的情况下,观察静止或移动的图片。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简单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并帮助他们理解光学的工作原理。

此外,卡片显微镜也具有非常好的可移植性,学生可以在家庭中随时使用。

2.用化学药剂观察细菌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显微镜使用的实际意义,我们可以选择用化学药剂观察细菌。

细菌是微生物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采用细胞培养技术或成片技术,并使用干细胞染色剂染色。

学生们将会亲眼见到细菌的复杂构造和细菌的生态环境,了解到细菌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有趣的显微镜画通过对样本的处理和显微镜的使用,我们可以用显微镜画创作出美丽、有趣和令人惊叹的画作,吸引学生们的兴趣。

显微镜实验原理

显微镜实验原理

显微镜实验原理
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可以将微小的物体放大成可见的大小,从而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微观世界。

显微镜的实验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和放大原理的结合,通过透镜和光源的配合来实现对微小物体的放大观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和光源
组成。

物镜是用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镜片,而目镜则是用来放大物镜成像的镜片。

当光线通过物镜照射到被观察物体上时,被观察物体会发出反射光,这些反射光再经过物镜和目镜的放大作用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从而使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被观察物体的细节。

其次,放大原理也是显微镜实验原理中的重要部分。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物
镜和目镜的焦距决定的,而焦距又与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折射率有关。

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可以改变焦距,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放大倍数。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以便更好地观察被观察物体。

另外,光源也是显微镜实验原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光源的作用是提供光线,使被观察物体能够发出反射光。

常见的显微镜光源有透射光源和反射光源两种。

透射光源是通过透明的物体来照亮被观察物体,而反射光源则是直接照射被观察物体。

通过合理选择光源的类型和强度,可以使被观察物体的细节更加清晰。

总的来说,显微镜的实验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和放大原理的结合,通过透镜和
光源的配合来实现对微小物体的放大观察。

了解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对于我们正确使用显微镜、准确观察微小物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显微镜的实验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科学探索:微观世界显微镜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索:微观世界显微镜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索:微观世界显微镜实验教案幼儿园科学探索:微观世界显微镜实验教案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引导幼儿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显微镜实验,孩子们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和物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本文将以幼儿园科学探索中的显微镜实验为主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展开,让幼儿和老师都能更深入地理解和学习。

一、引言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好奇心和观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微观世界,作为科学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显微镜实验来进行深入学习。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份微观世界显微镜实验教案,帮助幼儿在实验中获得乐趣和知识。

二、前期准备1. 准备显微镜及相关配件在进行显微镜实验前,首先要准备好显微镜及其相关配件,确保可以清晰观察微小的生物和物体。

教师可以向学校实验室借用,或者适合幼儿使用的显微镜。

2. 寻找观察对象在进行显微镜实验时,观察对象的选择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易于观察的微小生物,如蠕虫、昆虫的翅膀、叶片等。

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收集一些微小的物体进行观察。

三、实验过程1. 观察物体让幼儿在显微镜下观察选定的物体。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如让孩子们调整适当的焦距,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

2. 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鼓励幼儿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可以让他们画出观察对象的结构图,或者简单记录下观察对象的特点。

3. 共享观察成果实验结束后,可以让幼儿们共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者让每个小朋友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

四、总结回顾通过这次显微镜实验,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微观世界的奥秘。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还培养了观察、记录和共享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科学探索,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探索世界。

初中物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教案

初中物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教案

初中物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教案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使人们能够观察并研究微小物体。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介绍初中物理课程中对显微镜工作原理的教学内容。

二、目标1. 理解显微镜的定义和作用。

2. 了解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掌握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三、内容1. 显微镜的定义和作用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人眼无法分辨的微小物体,使其能够被人眼看到并进行观察和研究。

2. 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 物镜:用于放大被观察物体的镜头。

b. 目镜:放置在显微镜顶部,由人眼观察的镜头。

c. 竖柱:支持和固定物镜和目镜的组件。

d. 台架:放置被观察物体的平台。

e. 光源:提供照明光源的部分。

f. 对焦轮:用于调整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以得到清晰的图像。

3.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放大原理和分辨原理。

放大原理:当光线穿过物镜时,物镜会将光线聚焦在物镜焦点的虚拟焦平面上。

这样,对于从被观察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目镜将这个实像再次放大,使之足够大并位于无穷远处,从而使人眼能够看到清晰的图像。

分辨原理: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取决于光的波长和物镜的孔径。

根据李普曼-阿贝衍射公式,分辨本领正比于波长,反比于数值孔径,即R = 0.61λ/NA,其中R为最小可分辨距离,λ为光波长,NA为数值孔径。

所以,当光的波长越小,数值孔径越大,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就越好。

四、教学活动1. 概念讲解利用PPT及相关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定义、作用、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示范操作老师展示如何正确操作显微镜,包括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对焦轮的使用等。

3. 实践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台显微镜和一些样本,让学生自己操作显微镜,观察不同样本,并记录他们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4. 思考讨论组织学生就观察到的图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何种因素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放大倍数。

微观世界:幼儿园科学教案显微镜实验

微观世界:幼儿园科学教案显微镜实验

微观世界:幼儿园科学教案显微镜实验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显微镜实验则是一项引人入胜又充满趣味的教学内容。

通过显微镜实验,幼儿可以观察微观世界的奇妙之处,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和科学思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科学教案中的显微镜实验,以及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思考。

一、实验目的和步骤1. 目的:通过显微镜实验,让幼儿了解微观世界的存在,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

2. 步骤:(1)教师向幼儿展示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对显微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提供一些简单的显微镜实验样本,如叶片、纱线等。

(3)引导幼儿通过显微镜观察样本,并记录下所见所闻。

(4)让幼儿共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二、观察与发现在显微镜实验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样本,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和细节。

他们可以看到叶片中的细胞结构、纱线上的纤维构造等。

这些细微之处常常使他们感到震惊和惊奇,进而对科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三、引导与启发1. 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观察和思考。

问他们对观察到的现象有何感想?这些现象可能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奥秘?2. 启发: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科学故事或案例,来启发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这样的引导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四、总结与思考通过显微镜实验,幼儿可以获得一次丰富的科学体验,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这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科学素养提升都功不可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显微镜实验展开,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微观世界中的奇妙之处,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

而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则可以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启示。

希望通过这次显微镜实验,幼儿们能够对科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出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显微镜工作原理探究

显微镜工作原理探究

显微镜工作原理探究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中,显微镜是一种关键的工具,它可以使我们看到微观世界中那些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小结构和细胞组织。

本文将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显微镜的运作机制。

一、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1. 物镜与目镜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物镜和目镜。

物镜通常是凸透镜,它位于显微镜的下方,并接收来自样本的光线。

目镜则位于物镜的上方,用于放大通过物镜成像的光线。

物镜和目镜的组合可以产生一个放大的、逆像的影像。

2. 光的折射和聚焦当光通过物镜时,由于物镜是凹透镜,光线会发生折射并聚焦到一个焦点上。

这个焦点成为实像。

目镜的作用是进一步放大实像,使其可见。

通过调节目镜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可以控制放大倍数。

3. 光源和光调节光学显微镜通常使用一个光源来照亮样本。

这个光源可以是白炽灯、荧光灯或LED灯。

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我们可以控制样本被照亮的强度。

另外,显微镜还配备有光调节器,如光阑和调焦旋钮,以便我们调整样本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4. 目镜、物镜和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目镜和物镜的焦距决定。

通常,显微镜的物镜有多个可更换的镜头,每个镜头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

而目镜的放大倍数是固定的。

通过乘法原理,可以计算出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

二、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1. 电子束的发射与光学显微镜不同,电子显微镜使用的是电子束而不是光束。

电子束是通过电子枪产生的,并通过电子透镜系统进行聚焦。

电子束的发射与调节可以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来实现。

2. 样本的制备与光学显微镜不同,电子显微镜需要对样本进行特殊的制备。

样本通常需要被冷冻、金属喷镀或切片等方法进行固定和准备,以便电子束可以穿透或散射。

3. 图像的记录和解析电子显微镜的图像不是通过透射或反射光线来观察的,而是通过检测电子束与样本互动时产生的散射和吸收来实现。

这些信号随后被转化为图像,并通过电子感应器或荧光屏幕来记录和解析。

4. 分辨率和放大倍数电子显微镜由于使用电子束,因此具有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

显微镜的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实验原理
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可以让我们看到肉
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观世界。

显微镜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光学原理和
放大原理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由
物镜、目镜和光源组成。

当光线穿过物镜的时候,会被物镜聚焦,
形成一个实物像。

然后这个实物像再被目镜放大,形成一个虚拟像。

最后,我们通过目镜观察到的这个虚拟像,就是被放大了的微小物体。

光学原理决定了显微镜能够放大微小物体的能力,也决定了显
微镜的分辨率。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显微镜的放大倍
数取决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通常我们用物镜的倍数乘以目镜的倍
数来表示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

比如,如果我们使用一个物镜放大
10倍,目镜放大20倍的显微镜,那么它的总放大倍数就是200倍。

放大倍数越高,我们就能够观察到更小的微观结构。

除了光学原理和放大原理,显微镜的实验原理还包括样品的制
备和观察技巧。

在观察样品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调节光源的亮度
和对焦,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同时,样品的制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将样品切割成薄片,或者使用特殊的染色技术,以便更好地观察样品的细胞结构和微观形态。

总的来说,显微镜的实验原理涉及光学原理、放大原理以及样品制备和观察技巧。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原理,我们才能够正确地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微小物体的微观结构,从而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初中物理教案:显微镜原理和操作方法

初中物理教案:显微镜原理和操作方法

初中物理教案:显微镜原理和操作方法一、引言显微镜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工具,特别是在生物学、医学、地质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它提供了一种超越肉眼观测的机会,帮助人们观察微观世界。

本文将讨论显微镜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显微镜的原理1、放大原理放大是显微镜的一个核心原理。

显微镜可以通过利用物镜和目镜来放大图像。

物镜是指显微镜中位于物体上方的透镜。

目镜是指显微镜中位于物镜下方的透镜,它通常比物镜的焦距大几倍。

当物体被放置在显微镜下方的物镜上时,物镜放大了图像,并投射到目镜上。

目镜再次放大了图像,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图像。

2、分辨率原理分辨率是指显微镜可以分辨出的最小距离。

它取决于波长和光源的特性。

一般来说,分辨率越小,显微镜越能分辨出细节。

达到最小分辨率的显微镜被称为折射率。

它们可以分辨出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距离,直到它们只相差纳米。

3、对比原理对比是指显微镜能力的另一个方面。

正常照明下的光线会让样品变得透明,这使得很难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对比是非常重要的。

操作显微镜时,常用反射、偏光、差分消干和荧光等技术,使得样品变得透明,并显示细节。

三、显微镜的操作方法1、校准在使用显微镜之前,必须确保显微镜各部分的准确性。

校准包括调整位置、清理镜片、检查调焦和调整对焦点等工作。

准确的校准可以确保显微镜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样品制备准备样品是显微镜使用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样品必须清洁,并在显微镜上正确地放置。

这通常涉及切片、染色、固定和封覆等步骤。

3、图像观察观察图像是显微镜的最终目的。

正确的光源和光学设备可以引导用户正确地观察微观世界。

一些常见的观察技巧包括调整对焦、调整对比度、转动样品、改变照明方向和调整照明角度等等。

四、结论显微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它可以让人们观察微观世界,并理解一些其它工具所无法观察的细节。

要保证显微镜的工作准确和可靠,必须掌握显微镜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本文提供了一个初中物理教案:显微镜原理和操作方法,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幼儿园微观世界:显微镜科学实验与观察教学方案

幼儿园微观世界:显微镜科学实验与观察教学方案

幼儿园微观世界:显微镜科学实验与观察教学方案【幼儿园微观世界:显微镜科学实验与观察教学方案】1. 介绍幼儿园微观世界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世界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教学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素养。

其中,显微镜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案。

2. 显微镜的介绍显微镜是一种能够观察微小物体的科学仪器,通过放大微小物体,让人们可以看到平常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观世界。

在幼儿园教学中,使用显微镜能够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微观世界,对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 显微镜科学实验与观察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微小的生物样本,比如昆虫的翅膀、植物的叶片等,让孩子们逐步观察这些样本。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对比法去观察,并提醒他们注意细节,这样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4. 实验步骤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让他们对显微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给孩子们分发一些生物样本,并让他们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引导他们发现微观世界的美妙之处。

(3)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微小物体,加深他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

5. 文章总结通过显微镜科学实验与观察教学方案,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微观世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素养。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东西。

6. 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非常重要,科学实验和观察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去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显微镜实验作为一种观察教学方案,对扩展幼儿们的知识视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知识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用更加深入的方式探讨幼儿园的微观世界和显微镜科学实验,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教学方案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我们可以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这种教学方法对幼儿智力和情感发展的积极影响。

显微镜的认识实训报告总结

显微镜的认识实训报告总结

一、引言显微镜作为现代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训报告旨在总结我在显微镜认识实训过程中的学习心得、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以及对显微镜技术的理解。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1. 熟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调焦、放大倍数调节等。

3. 学习如何制备和使用显微镜标本。

4.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显微镜标本,加深对物质微观结构认识。

实训内容包括:1. 显微镜的组成和结构:物镜、目镜、台架、光源等。

2. 显微镜的调节:调焦、放大倍数调节、光圈调节等。

3. 标本制备:切片、涂片、染色等。

4. 显微镜操作技能训练:包括观察、记录、分析等。

三、实训过程与体会1. 显微镜的组成和结构在实训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台架、光源等部分组成。

物镜负责放大物体,目镜负责进一步放大物镜所成的像,台架用于固定显微镜和载物台,光源则提供照明。

通过实训,我深刻认识到显微镜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例如,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越详细,但视野范围越小;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越模糊,但视野范围越大。

2. 显微镜的调节掌握显微镜的调节是观察显微镜标本的基础。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进行调焦、放大倍数调节和光圈调节。

- 调焦:通过旋转粗细调焦旋钮,使物体在物镜和目镜之间成像清晰。

- 放大倍数调节:通过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和目镜,观察不同放大倍数下的细胞结构。

- 光圈调节:通过调节光源的光圈大小,控制光线的强弱,以适应不同标本的观察。

通过实训,我掌握了显微镜的调节技巧,为后续观察显微镜标本奠定了基础。

3. 标本制备标本制备是显微镜观察的关键环节。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切片、涂片、染色等标本制备方法。

- 切片:将组织样本切成薄片,以便于观察。

- 涂片:将细胞样本涂在载玻片上,以便于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原理到本质 由知识到思维——谈显微镜的实验教学张弛(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 361008)摘要:在初中实验的显微镜应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相关的原理和本质,有利于学生自觉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增强观察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学生在理解本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有效提升技能,并把所学的知识与操作紧密联系起来,用于解决相关问题,促进思维的提升。

关键词:显微镜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在显微镜的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解与演示,而忽略相关原理与本质的渗透分析,会导致学生盲目跟从。

学生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规范操作的必要性,也自然谈不上科学规范使用显微镜。

为了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文章结合教学,谈谈显微镜实验教学中的要点与策略。

一、通过原理突破本质在显微镜的实验教学中,不少教师会倾向于结构与操作的讲解示范,强调操作流程,而对显微镜的作用原理与本质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形成诸多不规范的操作。

我的教学策略是从原理和本质上突破,让学生认知显微镜“是什么”“怎么用”,更知道“为什么”。

1.显微镜原理教学的必要性有些人认为显微镜重在操作,学生只要会用就行,没必要去了解成像和放大原理。

这种观点是片面、不科学的。

(1)显微镜的结构与原理在学生的生活中有迹可循(如接触过放大镜),其原理的学习也为后续物理学凸透镜的学习做相关准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知规律,把实验的规范性变为一种自发的心理和行为追求。

(2)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中学毕业了,甚至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对相关原理都不太清楚,这不利于学生从本质上真正掌握和应用好显微镜。

2.光学显微镜原理各种校用、医用、工业用显微镜,无论是普通光源还是电光源,其放大成像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经过两次放大成像。

第一次是物镜成像,观察物体介于物镜两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经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位于物镜两倍焦距之外)。

第二次是目镜成像,第一次的像刚好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经过调焦可以成清晰的放大的虚像。

如图1所示:物体AB,第一次物镜成像A1B1;第二次目镜成像A2B2,物镜成像的物距为u,像距为v,物镜焦距为 f。

相关原理与证明:(1)成像规律:1/u + 1/v = 1/f;(2)物镜放大倍数:△ABO1 ∽ △A1B1O1,则有:AB:A1B1=BO1 : O1B1 = u : v△O1GH ∽ △A1B1H,则有:O1G : A1B1 = O1H : HB1= f : (v - f )因为 AB = O1G,所以有:AB : A1B1= O1G : A1B1 = u : v = f : (v - f )化简:v/u = (v - f ) /f = v/f -1,移项得v/u + 1 = v/f两边同除以v,得到:1/u+1/v =1/f(凸透镜成像公式中,实像时v代正数值;成虚像时,v代负数值)。

课堂漫议物镜放大倍数的分析:A1B1 : AB = (v - f ) : f。

由图分析可知,在满足f<u<2f范围内,物距越小,像距越大,(v- f ): f 的值越大(但不是正比例关系),说明放大倍数就越大。

可见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就越大,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是正比例关系)。

相同的方法可以证明,第二次成像目镜的成像与放大倍数,是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是反比例关系)。

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可以简洁示意与归纳(如图2),这样对学生功能性认知相关结构与观察有指导性作用。

图23.教学意义与建议以上原理的分析,有助于教师站在较高的角度理解显微镜成像规律及放大原理。

学生明白所见的物像是二次放大,是与原物体成放大倒立关系的虚像。

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成像原理模式图进行简要的分析,这样让学生对凸透镜和显微镜成像有一个大体的认知,形成明确的结论性认知:(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二次放大,得到与原物体放大倒立的像。

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像是放大(两次放大)的倒立(与标本 AB 比较)的(虚)像。

(2)放大是线性的放大,而不是面和体的放大。

相应的面和体是线性放大的平方和立方。

(3)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

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

二、抓住要点促应用显微镜的组成一般可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如此精密复杂的观察仪器,要让学生初次接触时,就能详细认知、记住甚至掌握十多个机械部分的名称与作用,是不太符合实际的。

初次教学时应注重抓住两个要点(也是基本点)展开——“看得见”“看得清”。

抓住这两个要点才能有序、有效地结合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的重点,从功能性上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教学。

1.看得见(1)观察用的两个镜头——物镜和目镜。

两者有图1 显微镜成像原理模式图放大作用,保证观察者看清标本。

接近观察物的是物镜,安装于转换器上(切换不同的物镜,目的是看得更清);接近人眼的是目镜,安装于镜筒上。

(2)保证光线的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有反光镜,电光源的不用反光镜。

控制亮度的遮光器,光圈(较高档的电光源显微镜的聚光器和光阑),通光孔。

(3)承载观察标本(薄而透明)的载物台,固定用的压片夹。

(4)总体认知:结合图3,形成认知:有光线透过物体,依次经物镜、目镜放大进入人眼看到放大的标本像。

图3 显微镜光路示意图教学意义与建议:(1)各部分的认知都从功能上出发,与功能相联系,学生可较容易理解和记下各部分的作用与名称。

(2)教学中结合观察、比较:如反光镜的两面特点,物镜与目镜的特点差异——是否带螺纹,放大倍数(镜头上标注的数值)与长短的关系。

(3)分析:如果看到的标本像上有污物,可能出现在哪几个部分,如何确定?这些结合“看得见”的总体图就非常清晰。

确定的方法结合各自的特点就容易得出结论:物镜有螺纹无法转动、目镜无螺纹可以转动、标本可以在载物台上移动。

2.看得清(1)涉及的镜头与组合:合适的物镜和目镜。

一般物镜不去更换,可通过转换器切换物镜。

(2)调焦:粗准焦螺旋——升降范围大,快速找到观察物体;细准焦螺旋——升降范围小,使观察物体更清晰(如图4)。

图4(3)光亮度的保证:光线调节,如反光镜凹面镜的切换,更大光圈的选择;电光源显微镜聚光方面的调节。

教学意义与建议:(1)“看得清”涉及显微镜的位置摆放、双眼睁开的要求,可以拿着放置显微镜的说明进行操作。

(2)安放在镜头上的物镜无螺纹,易转动,所以不能单手提拿显微镜,以防滑落摔坏目镜;安放在转换器上的物镜带螺纹,所以转换物镜时不能拿物镜,而是转换转换器,避免螺纹松动和光学系统轴线倾斜。

结合图来分析、强调:A操作正确,B操作错误。

(3)结合看得见、看得清,重点强调对光、镜头的降升和调节中应注意的事项,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如图5所示。

图5对光 调焦 观察课堂漫议(4)学生在“看得见”与“看得清”的两个要点的分析、引导后,宜进行规范的录像教学。

教师要有效管理学生观看秩序,提升观看效果,避免学生分散注意力要去摆弄器材。

录像视频教学可以有效避免教师示范时部分学生看不清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认知,掌握规范的操作过程。

三、灵活迁移促思维学生在原理、本质的学习的基础上,在掌握要点与实际操作后,学生对显微镜的认知和操作会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对于规范操作的原因和方法等也都会有理性与深刻的认知,自然能高效应对各级水平测试中有关这方面的测试内容。

下面结合一些练习的设计来提升学生的知识归纳、整合能力,促进迁移应用能力和思维发展。

1.为观察到清晰物像,可选如下镜头组合及物镜与切片的距离(如图6)。

请问:要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 ?图6A. 1,3,6B. 2,4,5C. 2,3,6D. 2,4,6涉及内容与要求:物镜、目镜的特点,放大倍数,物镜长短与切片间的距离,结合知识、应用考思维。

2.若在显微镜A(目镜为5×,物镜为10×)下看到64个细胞排列成一条直线,则在显微镜B(目镜为10×、物镜为40×)下能够看到( )个细胞。

同上,若在显微镜A下看到64个细胞均匀分布在视野中,则在显微镜B下能够看到( )个细胞。

涉及内容与要求:显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的线性、面性、体性之间的关系。

3.(摘自2017福建省中考生物试题)根据“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如图7),回答问题:图7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①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②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

涉及内容与要求:考查识图能力,重点从显微镜的“看得见”“看得清”诸多方面的实际操作进行考查。

文章结合显微镜实验教学,谈了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和本质分析的重要性,并抓住显微镜的“看得见”“看得清”两个要点,有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激发他们探寻未知的兴趣,带领学生步入生命科学研究的殿堂。

参考文献[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张帆.谈显微镜的使用中一些常见问题[ J ].课程教育研究,2014(31).[3]杨鹏.浅谈显微镜的教学[ J ].中学生物教学月刊,200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