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 文 (含解析)(新版)人教版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 文 (含解析)(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文科综合本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1.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A. 法家、儒家、道家B. 儒家、墨家、道家C. 儒家、道家、法家D. 儒家、法家、墨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第一句强调对待人民残暴就会出现国破家亡等恶果,说明他希望统治者对人民好一些,即实行仁政,是儒家思想;第二句讲了辩证法的例子,容易看出是道家;第三句作者主张赏罚分明,不分贵贱,这是法家的主张,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2.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这种变化体现了A. 儒家主张礼法并施,一视同仁B.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 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 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答案】C【解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体现孔子以德、礼治国,“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说明荀子主张以礼乐治国,并且提出以“法数”约束百姓,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故C正确,D错误;A不符合孔子的思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排除B。

3.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百家争鸣的现象,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在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士这一阶级在社会中异常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诉求,故A项正确。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第I卷一选择题(共30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

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 ) A.“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B.“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C.“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D.“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

这一思想应为(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3.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

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D.二程朱熹的理学5.“汉帝国如何在一个非贵族的官僚体制中解决去君权的无限膨胀和肆无忌惮?……他在君王的脑门之上高悬了一个大象无形、大音无声的天。

”文中的“他”()A.继承民本思想 B.首倡天下一统C.背弃传统儒学D.批判君主专制6.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7.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8.下列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的是( )A.“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9.下图为两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统治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繁荣C.科考制度的影响D.思想控制的强化10.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法B.儒、法、道C.法、儒、道D.道、法、儒3.《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

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

其中可能朗诵到的名言有( )A.“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D.“过犹不及,和而不同”5.学完“百家争鸣”的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任课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乙:英语老师着装时尚,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起初她就制订了班规,并严格执行A.甲 B.乙 C.丙 D.丁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D.儒家学说与权术7.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8.“学术界论述董仲舒思想的政治性时,往往侧重于它对现实政权的维护和巩固……对这一点批判有余而肯定不足。

高二历史上册9月月考测试(附答案)

高二历史上册9月月考测试(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为政,焉用杀?”材料集中体现了孔子主张()A.“礼”B.德治C.“有教无类”D.法治2.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你不必准备的参考资料是()A.《韩非子》B.《诗经》C.《春秋》D.《礼记》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4.中国古代有一位思想家,其观点被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位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5.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6.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

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程序:制模、烧造、排版)A.篆书B.草书C.楷书D.隶书7.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A.《墨梅》B.敦煌壁画《胡旋舞》C.《清明上河图》D.《天王送子图》8.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

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A.“民本”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9.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10.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

”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D.维新派的民主共和主张11.下面哪一部作品第一次将反封建旧道德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A B C D12.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C.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基本一致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13.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1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①独立自主②解放思想③实事求是④统一战线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15.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

高二历史九月份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九月份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九月份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1、针对春秋时期“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2、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4、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5、汉代儒学教育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A.是汉朝政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B.是当时科举制推行结果C.是培养封建主义官僚集团的需要D.是当时人才观念的影响6、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学说8、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9、.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10、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

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

宁夏育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答题说明:1.考生应把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写在密封线以内,密封线以外的无效。

2.请用钢笔、中型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48分)1、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虽然该园内没有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冬酷暑,祭拜人员都络绎不绝到此仰望古槐,以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

这种“寻根”现象()A.说明传统宗法观念影响深远B.得到了全体国人的一致认同C.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团结D.导致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复活2、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

这表明张鸣认为()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的雇员C、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3、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

……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B.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C.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 D.郡县制度的持续深化4、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 甲说、乙说B. 甲说、丙说C. 甲说、丁说D. 乙说、丙说5、在某一朝代的疆域中,扬州地区曾先后属于“江浙行省”和“河南江北行省”。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人教_新目标版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人教_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文化史家借用这一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B.社会转型全面完成C.文化走向基本成型D.儒学兴起成为大宗2.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3.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

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下列和他的观点主旨一致的是:()A.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B.兼相爱、交相利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D.弱者道之用4.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D.善用权力,建立权威5.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 )A.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B.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C.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6.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7.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1 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 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四川省资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知道农夫通过耕种土地即可养活家人,这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即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且牛耕出现于春秋晚期,故C项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故D项错误。

2.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材料表明A. 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B. 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C. 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D. 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大意是说:现在外国商人仰慕我明王朝从很远地方赶来,如果向他们征税,得到很少,却失了我们的体面。

反映明成祖认为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本题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朝贡贸易。

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

高二历史上册9月月考测试题1

高二历史上册9月月考测试题1

高二历史9月模块考试试题时间: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26题,每题2.5分,共65分)1、梁启超以“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高度评价了孔子教育思想,下列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言论是A.讷于言而敏于行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学而好思,虽知而不广矣D.见贤思奇焉,见不贤内省也2、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墨子3、《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4、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上截然对立的思想家是()A、孔子和老子B、孟子和荀子C、荀子和庄子D、荀子和韩非子5、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A、孟子和荀子B、孟子和老子C、老子和孔子D、荀子和墨子6、关于墨子及其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A、创立了严密组织,他是墨者团体第一个巨子B、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C、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引D、战国以后其思想继续备受人们重视7、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C、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D、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8、“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10、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題(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

这反映了当时A. 流派众多,文化活跃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C.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答案】C【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由材料可知,管仲、孟子都认为一国不能有两君,天无二日,这说明了当时政治秩序混乱;孔子主张等级,荀子认为礼义遭到了破坏,这说明了当时礼崩乐坏,所以答案选C。

除了管仲是法家外,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因此不能说明流派众多,所以排除A;当时是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建立起君主专制,实现国家的统一,所以排除B;材料并没有体现到阶层的固化,排除D。

点睛:从历史学科素养角度来看,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材料通过当时诸子对社会现况的描述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也体现了通过现象看本质这对哲学关系。

2. 荀子认为,自然界出现的诸如“星坠、木鸣”等特殊现象,“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而“人妖(妖)”这种人事上的反常现象,则“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荀子在此表达出A. 对天道自然的敬畏之情B. 对自然异象的高度重视C. 对天人关系的理性思考D. 对天人感应思想的认同【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荀子对自然界的“星坠、木鸣”等特殊现象,认为觉得奇怪就可以,不需要敬畏;对于人事上的反常现象,认为需要敬畏,而不可奇怪;故可知荀子对天人关系的理性思考,C项正确。

荀子认为对自然界的“星坠、木鸣”等特殊现象,认为觉得奇怪就可以,不需要敬畏,更不需要高度重视,排除AB。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测试-9月月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测试-9月月考

鹰潭一中1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卷中)一些重大改革在历史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记,也被一些物化的东西所定格。

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典型雕刻大佛。

前一幅为云冈石窟,其雕刻佛面方圆,两肩齐平,深目高鼻,衣纹厚重突起,线条简明,是典型的胡人形象,后一幅是龙门石窟,无论佛像造型,还是龛饰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回答1—2题1.出现上述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2.这种变化反映了怎样的一种趋势()A.南北文化交流的特点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趋势C.佛教传播加强的趋势D.雕刻艺术不断成熟完善的趋势历史上的一些改革尽管在形式和内容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本质却有着截然的不同。

回答3题3.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改革最主要的区别是()A.是否涉及政治改革 B.是否涉及经济改革C.是否由有地主阶级领导D.是否涉及军事改革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有些改革因本身的缺陷而使改革走向失败。

回答4—5题4.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社会经济C.推动政治改革D.促进思想启蒙5.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公元前6—3世纪,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尽管相距甚远,也没有什么联系,但历史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两地几乎同时都进行了影响深刻的改革。

回答6—11题6.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A.栽种葡萄的技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大量的土地 D.高超的手工业技术7.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名师点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2.“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A. 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
B. 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
C. 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D. 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
14.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
时间阶段
D.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其母是正后,少子辛是嫡长子,得以继承王位,说明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故答案为D项。“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是在夏朝建立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B项;商朝时期没有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
【点睛】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原则(制度),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嫡即正妻、原配,正妻所生之长子为嫡长子,法律规定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该制度起于商末,定于周初,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种制度体现了等级观念,与宗法制度、妻妾制度相表里;但在当时多妻(妾)制条件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继承中的矛盾冲突。
C. 行省制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校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校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西周把家族关系与封建关系结合起来,把政治领袖与家庭首脑合二为一。

这一举措A.实现了西周统治权力高度集中B.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的社会结构C.打破了神权对王权统治的困扰D.实行地方分权有利于政权稳定2.据记载,秦、楚等国与其它诸侯国实行分封制不同,由国君委派庶长(官爵名)对该地区进行军事统治,或者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

这说明秦、楚当时A.消灭了本国宗族势力B.解决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C.打破了血缘贵族政治D.消除了贵族政治等级观念3.每当白鹿原上发生大事件,族长白嘉轩都会召集原上所有的成年男子到宗祠议事,有权对触犯族规者进行责骂、鞭笞甚至驱逐出原。

电视剧《白鹿原》的这些剧情,主要反映了A.宗法制的影响B.分封制的影响C.世官制的影响D.郡县制的影响4.“汉承秦制”是指西汉王朝大体承袭秦王朝的官僚制度而又“有所损益”。

西汉王朝直接承袭自秦朝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B.内外朝制度C.皇帝制度D.刺史制度5.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

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

此称谓A.意在突出皇权至高无上B.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C.体现了皇权的神秘色彩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6.宋代实行枢密院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但枢密院调发军马,而三省不知;三省财用已竭,而枢密院用兵不止。

这说明宋代A.分权制衡原则效果明显B.君主专制受到了威胁C.宰相决策权的逐渐丧失D.分权降低了行政效率7.一些历史学家做过统计,北宋能入《宋史》的官员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

这说明两宋政权A.官员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B.加强了对士大夫的思想控制C.统治基础得以进一步扩大D.实现了选官制度的公平公正8.明初沿袭元制,由中书省统六部,但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2021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2、《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

”材料体现了A.天人感应 B.君权神授 C.阴阳五行学说D.封建等级思想3、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4、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5、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

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A.城镇经济繁荣 B.统治者政治清明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6、下图演员的划浆动作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哪一特点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性7.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8.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

部编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新、人教版

部编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计80分)1.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朱熹 C.孟子 D.荀子2.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3. 1999年,在每年一届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

下列与该烟标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5.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6.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52小题,每题1分)1.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材料中“注重实践的政治家”“把商人和学者看做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可知这一学派注重实践、重农抑商和反对儒家,这与法家思想一致,故选D。

儒家重视学者,A不正确;道家消极避世,不是注重实践的政治家,B不正确;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重视商人,C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诸子百家2.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 民本思想B. 仁政思想C. 礼法并重D. 礼治为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礼”“义”“信”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即指统治者施以恩惠,采取有利于取得民心的政治方略。

儒家仁政思想强调统治者用礼、义、信来治理民众,获取民心,故答案为B。

A项民本思想是指以民为本,从百姓角度出发,与材料不符,排除;C、D两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内涵,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形成·仁政思想3.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 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 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 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 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家思想主张君民对立、加强统治,故A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故B排除。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25小题,50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X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宗法制度彻底破坏 B.社会动荡行为失XC.百家争鸣局面结束 D.大一统时代的开创2.《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大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该主X旨在()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 B.警示君主施行仁政C.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3.王阳明主X“致良知”,李贽提倡“童心说“(注:强调真情实感),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据此可知,他们都()A.抨击理学 B.为专制辩护 C.突出人性 D.为市民代言4.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

朱熹的这一做法()A.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B.确立了理学官方地位C.加强了乡村道德教化 D.开创了封建伦理纲常5.明中叶以后,王学兴起,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该学说信徒众多,对旧制度、旧道德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下列属于这种“冲击”作用的是()A.引发人们对君主圣贤的质疑 B.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被取代C.君主专制制度趋向于极端化 D.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抛弃6.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西方的马丁·路德某某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

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B.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7.潘耒在《日知录》序言中写道:“异日有整顿民物之责者,读是书而憬然觉悟,采用其说,见诸施行,于世道人心实非小补。

如第以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辨,叹服而称述焉,则非先生所以著此书之意也。

河北省邢台市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月考试题高二历史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请将I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钢笔(作图除外)做在答题卡上,不得出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称为“仁—礼社会”,其中“礼”的作用是( )A. 缓和阶级矛盾B. 维护等级秩序C. 建立新的社会秩序D.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2.2015年12月16日出席在某某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

下列古代思想流派与这一主旨所蕴含的思想相通的是( )A. 法家B. 道家C. 儒家D. 墨家3.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4.小明同学偷吃了学校果园的果子,被班主任知道并通知了家长,如果小明的家长相信孟子的言论,他们可能会认为( )A.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只是一时糊涂C.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惩罚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5.在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分子,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自然就没有了。

”乙说:“一定要依法惩罚腐败分子,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

”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礼’来教育感化。

”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

”与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学派是( )A.儒、墨、道、法 B.道、法、儒、墨C.道、墨、儒、法 D.道、法、墨、儒6.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配天,谓其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计80分)1.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朱熹 C.孟子 D.荀子2.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3. 1999年,在每年一届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

下列与该烟标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5.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6.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它是: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7.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8.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

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9.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10.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孔子到孟子、苟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11、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12、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A.君权神授B.独尊儒术C.人定胜天D.实行“仁政”13、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14、汉武帝赏识董仲舒的根本原因是A.汉武帝“举贤良”的用人政策B.董仲舒倍受各级官员推荐C.董仲舒对汉武帝忠心耿耿D.董仲舒的思想适应时代的需要15、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16、“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17、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

董仲舒著文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该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

汉武帝召集群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的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汉武帝却赦免了他。

这个故事说明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天意说18.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的形成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9.18世纪欧洲的启蒙学者认为:中国朝廷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

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

下列不能体现此思想的是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C.君权神授D.为政以德20.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1、“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22、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3、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24、某校高中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该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天行有常,知天命而用之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天人合一”“天人感应”25、下图分别是宋朝的陆九渊和二程、朱熹,他们都是我国的儒学大师。

陆九渊和其他三人的学说的共同之处不包括陆九渊程颢程颐朱熹A.仁是与万物俱生的B.“天理”是万物的本原C.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相联系D.宇宙便是吾心26、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27.“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A.道家思想B.程朱理学C.王阳明的“心”学D.格物之学28.2004年8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悲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B.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的客观评价C.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没有任何进步之处D.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程朱理学思想29.程颢、程颐的主要思想包括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②“人伦者,天理也”③“知行合一”④“格物致知”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0、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31、“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32、与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相关的因素是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②封建社会的衰落③儒学的复兴④政治腐败、黑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34、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者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5、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6、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羲之、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7、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为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颢、朱熹、李贽、顾炎武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38、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的主张,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A.君黄宗羲提倡“法治”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39、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反对道学家的虚伪40、“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