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成衣生产详细全过程
生产服装流程
![生产服装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4f72b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3.png)
生产服装流程
服装生产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心设计、选材、裁剪、缝制、整烫等工序。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服装生产的详细流程。
首先,服装生产的第一步是设计。
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和潮流趋势,进行服装款式、面料、颜色等方面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根据市场调研和消费者的需求,确定服装的风格和特点,以及所使用的面料和配件。
接下来是选材。
选材是服装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面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品质和舒适度。
生产厂家需要根据设计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面料和配件,确保面料的质量和颜色与设计师的要求一致。
然后是裁剪。
裁剪是服装生产的关键环节,裁剪工人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选好的面料按照尺码进行裁剪,确保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形状都符合要求。
接着是缝制。
缝制是服装生产的核心环节,缝纫工人需要根据
设计图纸,将裁剪好的面料进行缝合,制作成成衣。
缝制工艺需要
细致耐心,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
随后是整烫。
整烫是服装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整烫工人需要
对成衣进行整烫和修整,确保服装的外观和质感符合要求。
最后是包装。
包装是服装生产的最后一环,包装工人需要将成
衣进行包装,确保成衣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坏。
以上就是服装生产的整个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
确保服装的品质和外观。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超详细)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a25f86d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8.png)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超详细)(一)生产准备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
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服装生产步骤和工序
![服装生产步骤和工序](https://img.taocdn.com/s3/m/d947e49d6c175f0e7dd13753.png)
服装生产的步骤和工序一、服装生产的三大步骤(一)、生产准备阶段生产准备阶段包括原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准备。
1、原材料的准备服装成衣化生产中原材料的准备包括原材料的选择,进厂材料的复核与检验,材料的预缩整理等内容。
2、生产的技术准备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性准备工作,如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制版、推版、工艺设计等。
以使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从而使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二)、生产阶段生产阶段是指完成正业的基本产品所进行的生产过程,包括排料、裁剪、缝制、熨烫等过程。
它是服装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从原料到实际成品的具体操作过程。
(三)、后整理阶段后整理阶段包括成品的熨烫、整理、检验、包装、储存等环节,是服装成品消除疵病,保证服装质量的最终环节。
二、服装生产的四大工序(一)、服装生产的准备工序服装生产准备工序的主要任务是为服装生产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保证。
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材料的检验与测试、材料的预缩与整理、样品试制四个方面。
1、材料准备服装材料品种多而复杂,选料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现货生产类,进料要考虑实际生产的能力和范围、产品销售的对象、地区及产品的特点和要求。
②来料、来料加工应严格根据客户要求选料,如有变更应取得客户同意。
③随时注意生产节奏和市场动向,掌握适时适量、快销快进的原则。
④材料入仓严格检验,分类存放。
在材料的准备中,除了考虑选择品种和规格外,还要考虑材料的数量,和材料的损耗。
材料的损耗包括:自然回缩的损耗;缩水率的损耗;织疵的损耗;断料的损耗;残疵产品的损耗;特殊面料的正常损耗;其它损耗等七个方面。
2、材料的检验和测试成衣生产投料前,必须对使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物理化学性能的测试,其目的是为了掌握材料性能的有关数据和资料,以便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工艺手段和技术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及材料的利用率。
测试的内容有数量复核、疵病检验、伸缩率测试、缝缩率测试、色牢度测试、耐热度测试等。
成衣工艺流程
![成衣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3157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9.png)
成衣工艺流程
《成衣工艺流程》
成衣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艺流程,需要经过多道环节才能完成。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成衣的制作流程。
首先,成衣的设计师会进行设计稿的绘制和设计。
设计稿完成后,会派遣给成衣厂的样衣师进行打样。
样衣师会根据设计稿和板型制作出一件成衣的样品,这个过程需要精湛的裁剪和缝纫技术。
接着,样衣经过设计师的确认后,会进行成衣生产的排产和裁剪工作。
这个工序需要根据订单数量和材料的使用率来确定生产进度和裁剪数量。
裁剪师会按照成衣的款式和尺码,将面料进行裁剪,确保面料的利用率和裁剪质量。
随后,裁剪好的面料会被送到生产线上进行车缝。
这个过程需要熟练的缝纫工和车缝机来完成。
生产线上还会进行一些细节的加工工序,比如口袋的制作、边角的处理等。
最后,成衣还需要进行检验和整烫。
检验员会对成衣进行品质检查,确保每一件成衣都符合质量标准。
整烫工会对成衣进行整烫和包装,确保成衣的平整和美观。
上述就是成衣的制作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操作和质量控制。
这样才能确保出厂的成衣品质优良,符合客户的要求。
服装大批量生产的流程
![服装大批量生产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1503b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f.png)
服装大批量生产的流程服装大批量生产是指在大规模生产服装时采用的一种生产流程。
这个流程包括多个环节,如设计、面料采购、裁剪、缝纫和品质检验等。
以下是服装大批量生产的一般流程:1. 设计:服装制造的第一步是设计。
设计团队根据市场需求和潮流趋势,设计服装的款式、图案和配色等。
他们也会制作样品,以便检查设计细节和评估市场反应。
2. 面料采购:一旦设计确定,制造商需要采购面料和辅料。
他们与面料供应商合作,选择合适的面料类型、质量和颜色,以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他们还采购所需的拉链、纽扣、线等辅料。
3. 裁剪:在裁剪环节,面料会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裁剪。
通常采用模板或计算机控制的裁剪机,在面料上精确地切割出每个衣物部件的形状和大小。
4. 缝纫:裁剪好的面料部件会被送往缝纫车间。
在这里,熟练的工人使用缝纫机将部件缝合在一起,形成成衣的基本形状。
5. 配件添加:在成衣的基本形状完成后,工人会添加拉链、纽扣、标签等配件。
这些配件是为了提高服装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6. 品质检验:完成配件添加后,每个成衣都会经过严格的品质检验。
检验员会检查衣物的缝制、配件、纽扣等部位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任何不合格的产品都会被剔除。
7. 包装和装运:经过品质检验的成衣会进行包装,并准备好装运。
包装通常包括折叠、折纸、添加吊牌和放入塑料袋中。
最后,成衣在运输前按订单打包。
8. 运输和分销:打包好的成衣会通过物流渠道运输到分销商或零售商。
这包括海运、空运或陆运,以确保成衣按时送达客户。
服装大批量生产的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团队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只有通过高效的生产流程,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时间。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03ab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f.png)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生产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复杂工艺流程。
从设计到成品,涉及到材料采购、裁剪、缝纫、印染、绣花、整烫等多个环节。
以下是典型的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1. 设计阶段: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和时尚趋势进行设计稿的绘制。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根据设计稿进行样衣裁床。
2.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稿确定面料和辅料的具体要求,发送给供应商进行采购。
3. 裁剪:利用裁剪机或者手工对面料进行裁剪,根据样衣模板将面料切割成各种不同的布料部件。
4. 缝纫:对裁剪好的布料进行缝纫处理,包括缝接、撞缝、装饰线等工序,将布料部件缝合成成衣。
5. 印染、绣花:根据需要对成衣进行印染或绣花处理,增加服装的装饰性和吸引力。
6. 整烫:对成衣进行整烫和后整理,去除褶皱和收边处理,使成衣有良好的形态和光泽。
以上是简要的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但实际的生产过程可能更加
复杂和繁琐。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才能做到将设计理念转化为高品质的成衣产品。
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
![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0dba52b453610661ed9f4fa.png)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一)面辅料进厂检验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
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
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f57b97a58da0116d17492d.png)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一)生产准备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
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成衣生产的四大流程
![成衣生产的四大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f328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2.png)
成衣生产的四大流程一、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成衣生产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潮流趋势和品牌定位,进行服装款式的设计和创意构思。
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季节和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确定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等元素,并绘制出服装的草图或样板图。
设计师还需要与品牌经理、市场营销团队等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品牌形象和市场需求。
二、面料采购面料采购是成衣生产的第二步。
在设计方案确定后,生产团队需要根据设计师的要求,选购合适的面料。
面料的选择要考虑到服装的款式、风格和功能需求。
生产团队需要与面料供应商进行沟通,了解面料的质量、价格、供货周期等信息,然后进行比较和筛选,最终确定采购的面料。
同时,还需要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确保面料的质量和交货时间。
三、裁剪和缝制裁剪和缝制是成衣生产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生产团队需要根据设计师的样板图或草图,将面料裁剪成各个零部件,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缝制。
裁剪和缝制的工艺过程需要非常精细和严谨,以确保服装的质量和工艺标准。
裁剪和缝制的工序包括剪裁、缝纫、熨烫等,需要熟练的技术和经验。
同时,生产团队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缺陷,确保成衣的质量符合要求。
四、包装和出货包装和出货是成衣生产的最后一步。
在这个阶段,生产团队需要对成衣进行包装,并准备出货。
包装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一般包括服装折叠、装箱、贴标签等。
同时,还需要编制出货清单和运输计划,安排物流运输。
在出货前,生产团队还需要进行最后的质量检查,确保成衣的质量符合要求。
最后,将成衣交付给物流公司,进行运输和配送,以供销售或零售。
总结起来,成衣生产的四大流程包括设计阶段、面料采购、裁剪和缝制、包装和出货。
每个流程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和协调。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做好工作,严把质量关,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和品牌要求的优质成衣。
服装生产流程
![服装生产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7a01b4a90c69ec3d5bb7568.png)
服装生产流程步骤:设计--纸样--出样--下订单--生产--进仓--销售1、服装设计一般来说,大部分大、中型服装厂都有自己的设计师设计服装款式系列。
服装企业的服装设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成衣设计,根据大多数人的号型比例,制定一套有规律性的尺码,进行大规模生产。
设计时,不仅要选择面料、辅料,还要了解服装厂的设备和工人的技术;第二类是时装设计,根据市场流行趋势和时装潮流设计各款服装。
2.纸样当服装的设计样品为客户确认后,下一步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绘制不同尺码的纸样。
服装纸样是指服装纸样师傅跟进设计师设计的款式和尺寸要求,通过专业的计算,把组成服装的裁片在先划在纸上,叫做纸样,也算是立体服装的平面表达,非常便於服装工业生产中的修改,剪裁与生产。
3.出样根据纸样,做出样品衣。
4.下订单样衣经确认后,开始下单,投入生产。
5.生产生产准备-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很多,例如生产所需要的面料、辅料、缝纫线等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与测试,材料的预缩和整理,样品、样衣的缝制加工等。
裁剪工艺- 一般来说,裁剪是服装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其内容是把面料、里料及其他材料按排料、划样要求剪切成衣片,还包括排料、辅料、算料、坯布疵点的借裁、套裁、裁剪、验片、编号、捆扎等。
缝制工艺-缝制是整个服装加工过程中技术性较强,也较为重要的成衣加工工序。
它是按不同的款式要求,通过合理的缝合,把各衣片组合成服装的一个工艺处理过程。
所以,如何合理地组织缝制工序,选择缝迹、缝型、机器设备和工具等都十分重要。
熨烫工艺- 成衣制成后,经过熨烫处理,达到理想的外形,使其造型美观。
熨烫一般可分为生产中的熨烫(中烫)和成衣熨烫(大烫)两类。
成衣品质控制-成衣品质控制是使产品质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得到保证的一项十分必要的措施,是研究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和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并且制定必要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法规。
进仓-制衣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储运等内容,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工人按包装工艺要求将成衣折叠包装好后,然后装箱进仓。
服装厂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厂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be45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2.png)
服装厂生产工艺流程服装厂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从设计到成衣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设计草图到最后的产品交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严格的控制和安排。
下面将介绍一下常见的服装厂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是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会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分析,确定服装的款式、面料和配色等。
然后设计师会制作出服装的原版样衣和样板,确定服装的版型和样式。
工艺师会根据设计师的要求,制作出服装的纸样,并通过试剪试样确认。
接下来是面料选择。
在这一阶段,采购员会根据设计需求和市场调研的结果,选择适合的面料供应商。
然后根据设计师的要求和工艺师的建议,确定每一种面料的用途和数量。
然后是裁剪工艺。
在这一阶段,根据纸样上的尺寸和形状,裁剪工人会将面料裁剪成不同的部位,如袖子、领子、袋子等。
接下来,裁剪工人会将裁剪好的面料根据纸样上的指示进行整理,确保每一块面料都是完好无缺的。
然后是缝制工艺。
在这一阶段,缝纫工人会将裁剪好的面料按照纸样上的指示进行缝制。
这包括缝接、翻边、贴布和缝扣等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过质量检验的工人进行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标准。
接下来是整烫和包装工艺。
在这一阶段,整烫工人会将成衣进行整烫,使其更加平整和挺括。
然后包装工人会将成衣进行包装,包括折叠、装箱和标签等。
每一件成衣都会进行标签和唛头的贴附,以便追溯和管理。
最后是质量控制和出货工艺。
在这一阶段,质检员会对成衣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款式、尺寸、色差和损坏等。
如果有质量问题,质检员会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修复或更换。
最后,成衣会按照订单要求进行整理和分类,准备好发货。
以上就是服装厂常见的生产工艺流程。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操作和控制,以确保生产出的成衣质量符合要求,并按时交付给客户。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服装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高质量的成衣生产。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7b6162db90d6c85ec3ac6c1.png)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一)生产准备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
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服装成衣生产详细过程
![服装成衣生产详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9b9bb3aaea998fcc220edd.png)
服装成衣生产详细全过程一、服装制造的方法服装可按其生产/制造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订制形式和现成或称成衣。
此两类服装制造方式都对制衣厂的运作有一定的影响。
订制服装的生产方式:很多服装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量身订制的,订制衣服的每张订单量通常只是一件或几件。
这些衣服有不同的款式细节,且由于须按顾客的体型、尺码及个别要求而缝制,穿起来才合顾客的身材及要求。
所以一般都是依靠裁缝师傅独力操作所有工序,由头至尾完成整件服装。
订制服装有以下的优点:1.不同体型的人均能得到合身的衣服2.由于衣服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缝制的,顾客可以决定衣服的款式和衣料3.由于订制衣服的款式和衣料不用千篇一律,所以能够反映出个别穿衣者的喜好和风格。
不过,订制服装也有其缺点:1.由于订制服装要因应个别订单的需要来缝制,裁缝师傅或许需要较多时间才能将衣服交付给顾客;2.由于是个别缝制,订制衣服的价钱也许会较为昂贵;3.品质方面也因个别裁缝师傅而有所分别。
现成服装的生产方式(成衣生产):成衣按固定的款式和尺码来缝制。
这类衣服是大量生产的,完成生产阶段分别运送到各地甚至全世界发售,因此成衣生产便促进了服装业在零售、制造和供销方面的现代化;此外,由于是大量生产,所以生产成本比订制的衣服低,让顾客可以买到物有所值且价格合理的服装。
而且,不同的牌子,供应不同的尺码,尺码表经过改良后,令更多人能够购得合身的成衣。
就成衣来说,最理想的生产安排莫如以固定的速度生产同一款式、颜色及尺码的衣服,并且做到销量与产量相等,不过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可能达到,原因如下:1.时装的款式种类万千,而且时刻在变化;2.服装要因应季节需求,不同季节需要不同服装;3.服装的尺码需有多种,因为各人的体型不同;4.经济会有兴衰,因此人们在服装方面的花费会有变化;5.国际上有贸易限制,例如配额、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等。
6.地区性的文化及气候不同,形成需求不划一。
传统的制衣方式:一百多年以前,传统的制衣方式是由一个人负责制成整件衣服,裁缝师傅只需占用家中或店铺内的一个小房间工作。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标准经过流程介绍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标准经过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31fff7210661ed9ad51f373.png)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一)生产准备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
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服装生产步骤和工序要点
![服装生产步骤和工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c57a7958fb770bf78a55ec.png)
服装生产的步骤和工序一、服装生产的三大步骤(一)、生产准备阶段生产准备阶段包括原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准备。
1、原材料的准备服装成衣化生产中原材料的准备包括原材料的选择,进厂材料的复核与检验,材料的预缩整理等内容。
2、生产的技术准备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性准备工作,如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制版、推版、工艺设计等。
以使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从而使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二)、生产阶段生产阶段是指完成正业的基本产品所进行的生产过程,包括排料、裁剪、缝制、熨烫等过程。
它是服装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从原料到实际成品的具体操作过程。
(三)、后整理阶段后整理阶段包括成品的熨烫、整理、检验、包装、储存等环节,是服装成品消除疵病,保证服装质量的最终环节。
二、服装生产的四大工序(一)、服装生产的准备工序服装生产准备工序的主要任务是为服装生产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保证。
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材料的检验与测试、材料的预缩与整理、样品试制四个方面。
1、材料准备服装材料品种多而复杂,选料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现货生产类,进料要考虑实际生产的能力和范围、产品销售的对象、地区及产品的特点和要求。
②来料、来料加工应严格根据客户要求选料,如有变更应取得客户同意。
③随时注意生产节奏和市场动向,掌握适时适量、快销快进的原则。
④材料入仓严格检验,分类存放。
在材料的准备中,除了考虑选择品种和规格外,还要考虑材料的数量,和材料的损耗。
材料的损耗包括:自然回缩的损耗;缩水率的损耗;织疵的损耗;断料的损耗;残疵产品的损耗;特殊面料的正常损耗;其它损耗等七个方面。
2、材料的检验和测试成衣生产投料前,必须对使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物理化学性能的测试,其目的是为了掌握材料性能的有关数据和资料,以便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工艺手段和技术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及材料的利用率。
测试的内容有数量复核、疵病检验、伸缩率测试、缝缩率测试、色牢度测试、耐热度测试等。
服装成衣生产流程简述
![服装成衣生产流程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56e2a04a650e52ea551898f3.png)
服装成衣生产流程导语:对于纺织服装行业刚入行的新人,必定是对整个生产流程没有认知,下面本文将详细的把生产流程进行细分讲解,让新人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便于投入行业后更快的入手。
生产流程:1、验布服装的上游是面料,所以制衣厂的第一道工序便从面料开始。
服装厂商从布商\工厂,将布料采购回来,需先通过验布机进行验布。
关于验布,每间厂都会有一个标准,倘若超出这个标准,整批布将拒收或要求返工。
疵布图2、松布验布之后,品质过关的布匹,会送去蒸气机上面过气+松布,从而保持布区的稳定性,一些特殊的布料,倘若不经过72小时的松布时间,直接裁剪,做出来以后,尺寸偏差会很大,一般的布料,松布需平放24小时。
3、剪裁完成松布这道工序,便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剪裁”。
(剪裁工序中需先进行拉布,再由自动剪裁机床进行自动剪裁)拉布自动剪裁机床布匹裁完后,需配片跟检查裁好的布是否有问题,倘若有问题,检查出来,方便后面工序。
在检查完裁片是否有问题之后(有的工厂会穿插一个中烫步骤,中烫主要是烫一些半成品,跟一些烫朴。
)“烫朴机”,进行中烫半成品若有车花的,都需先送去车花,有的是半成品送出去订珠,绣花,有些是车缝回来后,再拿去订珠,绣花。
视情况而不同。
绣花电脑车花订珠一件衣服配好片,半成品也完成,下一步是送去车间车缝。
这就是“拉捆条”,像现在多数的圆领T恤,都是直接拉捆条上去的。
这个步骤较考究技术,倘若拉得不匀称,领子部位就会歪歪斜斜。
平车平车做工比较精细的,对距离跟针数都有要求。
冚车“冚车”,学名又叫“绷缝车”,这个在很多地方都有用到,线迹为链式缝纫线迹。
该线迹多用于针织服装的滚领、滚边、摺边、绷缝、拼接缝和饰边等等。
锁边机“锁边机”,南方叫及骨车,车布边防止散口用的。
开钮门车钮眼通过开钮门车开好的“钮眼”。
打钮车衣服上的钮扣便是通过打钮车将钮扣“打”上去。
“中查”,每个组都得有一个专门负责查衫的人员,倘若有质量问题,能直接得到改善。
中查“吹线机”,查完衣服,没有问题的衫,剪好线头后,送去吹线机,将线头吹掉。
服装成衣生产详细全过程
![服装成衣生产详细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f7b97c172ded630b1cb6c2.png)
服装成衣生产详细全过程服装成衣生产详细全过程作者:艺路网教学来源:艺路网点击数:4108 更新时间:2009-9-22一、服装制造的方法服装可按其生产/制造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订制形式和现成或称成衣。
此两类服装制造方式都对制衣厂的运作有一定的影响。
订制服装的生产方式:很多服装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量身订制的, 订制衣服的每张订单量通常只是一件或几件。
这些衣服有不同的款式细节, 且由于须按顾客的体型、尺码及个别要求而缝制, 穿起来才合顾客的身材及要求。
所以一般都是依靠裁缝师傅独力操作所有工序, 由头至尾完成整件服装。
订制服装有以下的优点:1.不同体型的人均能得到合身的衣服2. 由于衣服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缝制的, 顾客可以决定衣服的款式和衣料3. 由于订制衣服的款式和衣料不用千篇一律, 所以能够反映出个别穿衣者的喜好和风格。
不过, 订制服装也有其缺点:1.由于订制服装要因应个别订单的需要来缝制, 裁缝师傅或许需要较多时间才能将衣服交付给顾客;2. 由于是个别缝制, 订制衣服的价钱也许会较为昂贵;3. 品质方面也因个别裁缝师傅而有所分别。
现成服装的生产方式(成衣生产):多技巧的工序由另一个人(如学徒)来负责。
每件衣服都是根据顾客个别的要求来缝制的。
工作的地方通常有一个120cm乘60cm的车台, 零乱地放置了所有的缝纫工具, 但没有特别用途的衣车附件。
作手工的工人盘腿坐在地上或卓上, 以膝盖作为工作台。
小型制衣工场一般的条件较差, 灯光照明不足。
1830年之后, 法国和英国相继率先开设了有机器设备的制衣工场, 机器由专门的技工来操作, 而需要人手来做的工序也在厂内完成, 或是外发给别人在家中完成。
上述工厂的东主, 不久就了解到可以将生产过程分工为机缝、手缝和压熨、打钮门和做手工等特别的工序。
每个特别的工序完成后, 衣服都会再交回前述的主要"缝制者"。
这种方式适用于缝制订制的衣服和衣服样办。
制衣厂工艺流程
![制衣厂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078a8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f.png)
制衣厂工艺流程制衣厂是指专门从事服装生产的工厂,其工艺流程包括设计、裁剪、缝制、整烫和包装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衣厂的工艺流程。
一、设计设计是制衣厂工艺流程的第一步,它决定了服装的款式、颜色、图案等。
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和时尚趋势进行设计,制作出服装的初步图稿。
然后通过电脑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细化和修正,最终确定出成衣的设计图样。
二、裁剪裁剪是制衣厂工艺流程的第二步,它是根据设计图样将面料裁剪成各个部件的过程。
裁剪工人根据设计图样将面料铺开,然后按照尺寸和形状进行裁剪,确保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形状都符合要求。
三、缝制缝制是制衣厂工艺流程的第三步,它是将裁剪好的面料部件进行缝合组装的过程。
缝纫工人根据设计图样将各个部件进行缝合,包括缝接、打摺、装饰线等工序,确保每个部件都能完整无缺地缝制成成衣。
四、整烫整烫是制衣厂工艺流程的第四步,它是将缝制好的成衣进行整烫和修整的过程。
整烫工人使用蒸汽熨斗对成衣进行整烫,去除面料上的皱褶和痕迹,同时对成衣进行修整,确保成衣的外观和质量符合要求。
五、包装包装是制衣厂工艺流程的最后一步,它是将整烫好的成衣进行包装和标识的过程。
包装工人将成衣进行折叠、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注尺寸、款式、颜色等信息,然后将成衣按照订单要求进行打包,准备发往客户。
综上所述,制衣厂的工艺流程包括设计、裁剪、缝制、整烫和包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严格的操作,才能确保成衣的质量和外观。
制衣厂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客户信赖。
服装加工流程
![服装加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d340c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b.png)
服装加工流程
服装加工流程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成衣的全过程,包括设计、裁剪、缝制、整烫等环节。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服装加工流程。
1. 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时尚趋势,设计师会设计出一些服装款式。
设计师需要考虑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等因素,并进行绘图和样品制作。
2. 采购面料和辅料:根据设计师的要求,采购部门会购买相应的面料和辅料。
面料有不同的种类和质量,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面料。
3. 裁剪:将面料根据服装的图样进行裁剪。
裁剪需要精确地测量面料,并使用剪刀或裁剪机进行剪裁。
4. 缝制:将裁剪好的面料进行缝制。
缝制包括对面料的拼接、固定和装饰等工艺。
缝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缝纫机、针线等工具。
5. 质检:对缝制好的成品进行质量检查。
质检人员会检查缝制是否牢固、线头是否处理干净、尺寸是否准确等。
6. 整烫:将质检合格的成品进行整烫。
整烫可以使成品服装更加平整、美观,并通过蒸汽或熨斗去除面料上的褶皱。
7. 包装:将整烫好的成品进行包装。
包装是为了保护成品,防止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受到损坏。
包装可以有各种形式,如塑料袋、纸箱或盒子。
8. 储存和配送:包装好的成品会被储存起来,并根据订单需求进行配送。
成品可以储存在仓库或直接发往销售商。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服装加工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可能还涉及到其他环节,如计划、采购、售后服务等。
整个加工流程需要依靠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高效操作,才能保证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服装生产流程
![服装生产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34fa9acce2f0066f53322c4.png)
服装生产流程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一)面辅料进厂检验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
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
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
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
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成衣生产详细全过程作者:艺路网教学来源:艺路网点击数:4108 更新时间:2009-9-22一、服装制造的方法服装可按其生产/制造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订制形式和现成或称成衣。
此两类服装制造方式都对制衣厂的运作有一定的影响。
订制服装的生产方式:很多服装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量身订制的, 订制衣服的每张订单量通常只是一件或几件。
这些衣服有不同的款式细节, 且由于须按顾客的体型、尺码及个别要求而缝制, 穿起来才合顾客的身材及要求。
所以一般都是依靠裁缝师傅独力操作所有工序, 由头至尾完成整件服装。
订制服装有以下的优点:1.不同体型的人均能得到合身的衣服2. 由于衣服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缝制的, 顾客可以决定衣服的款式和衣料3. 由于订制衣服的款式和衣料不用千篇一律, 所以能够反映出个别穿衣者的喜好和风格。
不过, 订制服装也有其缺点:1.由于订制服装要因应个别订单的需要来缝制, 裁缝师傅或许需要较多时间才能将衣服交付给顾客;2. 由于是个别缝制, 订制衣服的价钱也许会较为昂贵;3. 品质方面也因个别裁缝师傅而有所分别。
现成服装的生产方式(成衣生产):成衣按固定的款式和尺码来缝制。
这类衣服是大量生产的, 完成生产阶段分别运送到各地甚至全世界发售, 因此成衣生产便促进了服装业在零售、制造和供销方面的现代化; 此外, 由于是大量生产, 所以生产成本比订制的衣服低, 让顾客可以买到物有所值且价格合理的服装。
而且, 不同的牌子, 供应不同的尺码, 尺码表经过改良后, 令更多人能够购得合身的成衣。
就成衣来说, 最理想的生产安排莫如以固定的速度生产同一款式、颜色及尺码的衣服, 并且做到销量与产量相等, 不过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可能达到, 原因如下:1. 时装的款式种类万千, 而且时刻在变化;2. 服装要因应季节需求, 不同季节需要不同服装;3. 服装的尺码需有多种, 因为各人的体型不同;4. 经济会有兴衰, 因此人们在服装方面的花费会有变化;5. 国际上有贸易限制, 例如配额、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等。
6. 地区性的文化及气候不同, 形成需求不划一。
传统的制衣方式:一百多年以前, 传统的制衣方式是由一个人负责制成整件衣服, 裁缝师傅只需占用家中或店铺内的一个小房间工作。
那个时代, 衣服都是订制的, 因应顾客不同的要求而缝制。
顾客主要是富有人家, 例如地主、商人和贵族。
较穷困的人家如农民和工人等多穿富有人家所丢弃的旧衣, 他们有时也许凑集一些物料自己缝衣, 甚至自己织布, 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为甚么那时劳工阶级的衣着大多是简单粗糙的。
富有人家雇用裁缝师傅为他们自己及佣人缝制衣服, 管家和车夫等人的制服款式一般都是按照主人的喜好而设计的。
这些衣服全都是由裁缝一个人手做的。
十九世纪初期, 衣车问世, 并主要在欧美等地不断改良, 令传统的制衣方式改变过来, 制衣的过程开始出现分工的情况。
举例说, 操作衣车的工人需要特别的技术, 所以雇用专职操作衣车的工人以及负责手工的工人, 这样分工较为有效率及有助减低成本。
早期的制衣厂就是从那个时代逐渐发展起来的。
当时一般制衣厂采用现称"MAKE THROUGH SYSTEM" 全件起的做法, 运作的方式是一件衣服的大部份工序都由一人来完成, 剩下一些不需要很多技巧的工序由另一个人(如学徒)来负责。
每件衣服都是根据顾客个别的要求来缝制的。
工作的地方通常有一个120cm乘60cm的车台, 零乱地放置了所有的缝纫工具, 但没有特别用途的衣车附件。
作手工的工人盘腿坐在地上或卓上, 以膝盖作为工作台。
小型制衣工场一般的条件较差, 灯光照明不足。
1830年之后, 法国和英国相继率先开设了有机器设备的制衣工场, 机器由专门的技工来操作, 而需要人手来做的工序也在厂内完成, 或是外发给别人在家中完成。
上述工厂的东主, 不久就了解到可以将生产过程分工为机缝、手缝和压熨、打钮门和做手工等特别的工序。
每个特别的工序完成后, 衣服都会再交回前述的主要"缝制者"。
这种方式适用于缝制订制的衣服和衣服样办。
这类衣服都是按照个别要求裁制的。
上述的方式至今仍是制衣的基本方式, 从衣车未发明以前的做法, 演变而来, 而发展至今天, 较基本的是分科方式, 将车缝工序再细分成精细的工序, 经过较严谨的生产安排, 适当地分配给每名车缝工人, 而每名车缝工人一般只负责单一的专门工序, 从而再将生产效率提高。
制衣(成衣)厂的工作:不同的制衣厂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目标, 但是我们可以将制衣厂的工作分为两大类:1.生产工作- 是将原料制成顾客所需的衣服;2. 行政和后勤工作- 是提供一切所需原料和服务, 以确保能够顺利生产衣服。
制衣厂的生产工作包括以下:设计:一般来说, 大部份中型和大型的制衣厂都会雇用设计师来创作服装系列, 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设计工作可分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创作设计- 就是设计师参考时装潮流和市场走势来设计并草绘各款衣服。
技术设计- 设计师尝试制成自己设计的服装, 他们要知道该选用甚么衣料, 以及制衣厂的设备和员工技术。
在设计工作方面, 电脑的应用日益广泛。
头样制作:当有了初步的设计之后, 下一步就是按照设计的图样绘画所需的纸样。
第一个由原设计绘出的纸样, 在成衣行业中, 一般称为头样或原样, 而头样通常是标准尺码或中间的尺码。
而绘制头样所需的技术要求较高, 在行内一般被尊称为师傅。
样办制作:当完成初步的头样后, 下一步的工序就是根据头样裁制样办。
这个程序一般都是安排在厂内的办房完成的, 可分为裁办及车缝样办等工序。
样办制作通常只做一件或数件, 所以成衣厂内的办房员工一般都是挑选较熟练的技术工人, 例如办房的车缝工人一般都能将整件样办的车缝工序完成。
当样办完成后, 如果某些地方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或顾客有某些地方或款式需要更改, 通常的过程都需从初步的头样开始在纸样改动再从新做样办, 可能需反覆数次, 直至顾客完全满意为止, 样办制作才算完成。
纸样放码:当服装的样办为顾客接纳之后, 下一步是按照顾客的要求来绘制不同尺码的纸样。
在纸样放码的工作方面, 电脑的应用在成衣生产的过程中最为广泛及最早发展之电脑生产辅助设计之一。
订购所需布料及辅料:顾客接纳了样办之后, 制衣厂就需要根据所需用量订购布料及辅料, 以供生产之用。
很多制衣厂在这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最多, (例如:估计用量不准确, 供应商所供应的布料及辅料的质量和数量出现问题, 延迟交货)这些最终导致阻碍生产, 延误交货给客人, 质量问题在成品时才出现, 严重者可能导致客人退货。
裁剪布料:这项工作可以再细分为以下各项工序:1.计划衣服裁片的尺码和数量及裁剪的布料层数等通常是根据客人所订购(订购合同)的指示的尺码及件数的配搭(ASSORTMENT)来计划拉布的层数及所需裁剪的床数。
2.排唛架制作(MARKER PLANNING)一般而言, 制衣厂将布匹裁成衫片形状, 然后组合为可穿着的成衣。
为了准确剪裁大量成衣, 需采用特别的裁剪仪器及安排唛架。
检查了纸样的准确性之后, 把纸样片铺在纸上排列, 造成一个组合, 这个组合在行内叫唛架。
唛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则下安排, 使直接成本减至最低, 最准确的用量是从唛架计算出来。
唛架的编排是一项技巧工作, 必须考虑多项技术需求, 例如: 布纹的方向、布料的阔度、布料的性质、尺码的组合及预备拉布的长度等等, 电脑辅助唛架设计亦是最早及最广泛为制衣业所应用之技术之一。
3. 拉布及裁剪拉布时, 工作人员以人手或机器将一层一层长度均等的衣料根据(i)的计划及(ii)的唛架长度叠置在裁床上。
整理好之后, 将唛架放在整叠衣料上面。
然后, 裁剪技工会按照唛架的形状来裁剪衣料。
裁剪好的裁片会根据车缝部的要求分类和捆扎起来。
为控制生产, 每一扎裁片都会系上标签, 然后再送到车缝生产线缝成整件衣服。
如果款式需用里布或朴布, 所需的过程也大同小异。
4.黏朴部份裁片如需黏朴的话, 一般都被安排到黏朴机放置的地方进行。
因为这是一部特别的机器, 一般是利用适当热力及压力将布料与朴黏合在一起。
5. 车缝在这个过程中, 各块裁片会缝合成为整件衣服。
一般来说, 车缝工序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来进行, 由不同的工人来车缝衣服的不同部份。
但分配的方法是需预先制定生产工序表(表2.1.8),并利用技术管理人员加上生产管理安排合适的工序予合适的工人, 令裁片能在最短的时间流通各既定的工人, 将整件衣服车缝完成。
至于裁片和辅料, 则可以用人手、运输带或架空的运送装置从一个车缝岗位送往另一个车缝岗位去。
制衣厂内, 车缝生产线所占的地方及人数是各项程序之冠, 所以制衣厂的管理完善与否, 车缝生产线所占的比例也最大。
部份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 在车缝生产线上亦需加上中熨设备, 将车缝完成部份工序的半成品加以中熨, 然后才继续车缝, 原因是部份位置在完成车缝后才整熨是较困难或不可能。
车缝生产线的安排也因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在成衣生产管理上是一重要的课题。
6.整熨衣服制成之后, 就会经过整熨处理, 以达至理想的外型。
整熨后的衣服特别美观。
整熨时主要是需用热力, 蒸气和压力。
热力和蒸气使物料软化, 而压力则有助将布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不同的布料所需的蒸气和压力份量都有所不同。
整熨所需用的设备亦因应不同产品而有所差异。
最基本的是电熨斗, 当然在工业上所用的熨斗一般有别于家庭式的, 所需的蒸气可分为中央式设计及独立式。
因需用蒸气的关系, 一般都需要同时设有抽湿的装置, 把多余的蒸气抽去及抽干衣服, 令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外观。
抽湿装置亦可分为中央式设计及独立式装置。
压力方面, 除手用电熨斗可用人手加上压力外, 一般外衣生产都会利用夹机来增加衣服外观的美观及耐看。
其次的整熨设备有运输带型式的设计, 半自动化的设备及人像机等等。
7. 包装包装的方法可分为平装(折装)或挂装, 因应不同的产品及不同顾客的需求而定。
平装或折装的过程中, 工人将每一件制成的衣服根据客人的要求折好, 放进胶袋里面。
当然, 如有需要挂牌或其他的吊牌也应在这个程序时处理, 然后再将包装好的衣服放进纸箱内。
如顾客需要挂装式的, 成衣也会吊在衣架上, 然后挂上胶袋口, 封上胶袋。
这个工序才算完成。
挂装的运费成本较昂贵, 其优点是能保持衣服的外观, 不至压绉衣服。
8.存仓一箱一箱的成衣或一件一件的挂架成衣送到货仓存放, 直至装箱(货柜集装箱)和发送出去离开工厂为止, 生产的工作才算全部完成。
生产平装成衣与时常生产挂装成衣的成品仓的设备有所不同, 挂装成衣生产工厂的成品仓需安装适当的设备供吊挂完成的成衣, 亦需有很多可推动的车架供内部运输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