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优秀教案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总复习 万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总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万以内数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2. 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3. 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4.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加减运算2.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 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2.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加减运算。
2. 提问:谁能告诉我,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加减运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二、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10分钟)1. 讲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强调数位的意义。
2. 示范读写万以内数,让学生跟随读写。
3. 练习读写万以内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学习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10分钟)1. 讲解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
2. 练习识别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10分钟)1. 讲解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强调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2. 示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让学生跟随计算。
3. 练习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万以内数进行解决。
2.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让学生跟随解题。
3.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
2.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和数位的意义,以及加减运算。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 总复习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802-379= 423
..
802 - 379
423
返回
3. 笔算减法
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计算过程中,当个位不够减时,要先从百位借1给十 位,再从十位借1给个位,最后计算。
+ 21 81 7 826
返回
3. 笔算减法
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 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 相加后再减。
957-298= 659
..
957 - 298
659
返回
3. 算减法
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 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返回
1. 口算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是什么?
可以先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再相 减;
也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末尾添 上相应个数的0。
返回
2. 笔算加法
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 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539+287= 826 539
268-98+268 =170+268 =438(元)
答: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需要438元。
返回
下面是实验学校三、四年级订阅报刊的情况统计。
125
(1)三年级这三种报刊一共订了600份,订《新希望英语报》多少份? 600-150-325=125(份)
答:订《新希望英语报》125份。
返回
下面是实验学校三、四年级订阅报刊的情况统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4复习和整理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和统计知识 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4复习和整理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和统计知识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复习和整理有关图形与拼组知识。
2.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特点和区别。
3.统计知识,通过图形统计物品的数量。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复习和整理图形与拼组知识,能够感性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掌握物体的特点和区别。
3.学生能够通过图形统计物品的数量,初步了解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图形与拼组知识、观察物体、统计知识。
•教学难点:图形与拼组之间的关系,如何统计物品的数量。
教学过程步骤一:复习和整理图形与拼组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形,复习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让学生通过拼积木、积木小人、益智拼图等游戏,感性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如正方形由四条相等的边组成、长方形由两组相等的边组成等。
步骤二: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特点和区别•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让学生感性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如球状物体表面光滑、立方体六个面相等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找出物体之间的区别和相同点。
步骤三:统计知识,通过图形统计物品的数量•通过示范、练习,让学生能够根据图形统计物品的数量,并初步了解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练习如何根据图形统计物品数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统计知识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在真实环境中理解和体验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我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游戏和练习中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课堂的积极互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青岛版
以下是一个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参考青岛版教材):
1.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情况。
2. 复习乘法口诀表,练习快速计算乘法运算。
3. 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4. 复习认识各个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拼写数字的能力。
5. 复习认识时间的概念,包括认识钟点和分钟的概念,练习读取时间和计算时间间隔。
6. 复习简单的长度单位,如米和厘米的换算。
7. 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应用加法、减法和乘法进行计算。
8. 复习认识简单的分数,如一半、一四分之一等,练习分数的简单计算。
9. 复习简单的逻辑推理题和数学推理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复习计划,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材分析
《克、千克、吨的认识》资料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克、千克、吨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教材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
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进行的常用质量单位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对三个质量单位具有简单了解和自身具有初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涉及的知识点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注意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那就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教学目标制定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把学习内容与丰富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形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年龄、知识掌握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把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的估算物体质量的能力;关键在于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和比较克、千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
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需要,教师需要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铅球一个,天平若干,6袋需要测量的物品。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新版一角硬币、一袋盐,约重10克、100克的物品。
本课是质量单位的教学,质量单位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的紧密,加之《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就创设了“买水果”的一个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启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课堂练习
填空。 (1)(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 (2)“千”和一(个)、十、百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3)和“百”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 千 )和( 十)。
返回
看图写数、读数。
百 十个
写作: 321 读作:三百二十一
百 十个
百 十个
写作: 201 读作: 二百零一
写作: 420 读作:四百二十
返回
连一连。
34个十
3个百、6 个十、7个 一
一百零八
五百
七百三十五
735
340
500
367
108
返回
判断。 算盘上表示的数是56。( × )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10个一百 是一千。 “千”和“百”是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花坛造型用了八百零八盆菊花。
一千有多大呢?
返回
探究新知
例 一千有多大呢?
10个一百是一千。
返回
千 百 十个
99 9
千 百 十个
千 百 十个
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返回
认识计数单位“千”:
“千”和一(个)、十、百一样,都是 计数单位。 “千”和“百”之间的进率是10。
在一(个)、十、百、千这四个计数单 位中,每相邻两根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都是10。
返回
例 你认识算盘吗?怎样在算盘上表示587呢?
档
上珠
梁 下珠
框
587里有5个百、8个十和7个一。
返回
百十 个 位位 位
1个上珠表示5。
二年数学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数学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數學教案設計
对不起,由于我的能力限制,我无法为您提供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的完整教案设计。
但我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教案框架供您参考。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全面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确定)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确定)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回顾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步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己找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4. 实践操作: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5. 总结归纳:在结束时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
五、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于以后的教学。
希望这个教案框架能够帮到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还需要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7.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即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笔算的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笔算方法,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练习本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展示一个实际的情景,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的朋友小华有3个苹果,我想知道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展示一个例题,例如,12乘以3等于多少。
我会用步骤的方式进行讲解,将12写在上方,3写在下方,然后逐位相乘并相加。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讨论他们的计算过程和方法,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两位数乘以一个一位数的笔算过程,包括逐位相乘和相加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12乘以3等于多少?2. 13乘以4等于多少?3. 15乘以4等于多少?作业答案:1. 12乘以3等于36。
2. 13乘以4等于52。
3. 15乘以4等于6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学生们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进行笔算时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逐位相乘的理解不够清晰。
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再次巩固这个知识点,并通过更多的练习题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
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例如,让他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在两位数乘以一个一位数时,不需要进位。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并加深他们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教材分析(重点单元)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大板块:(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二)、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十单元、图形的周长(三)、统计与概率第七单元: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两个实践活动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难点分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
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下面,我就本册重点单元展开阐述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
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及读写、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难点。
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二、信息窗教材解读及学与教的建议(一)信息窗1的学习1、信息窗的解读。
情境图呈现的是农村的学生来到城里,从火车站——停车场——居民楼——街心花坛。
看到什么都感到新、奇、多。
这里有农村学生的新发现,有城里学生的主人翁介绍。
2、教与学的建议(1)红点1的学习两点建议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借助百来认识千。
在摆之前先回忆一下所学的计数单位,在复习10个1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的基础上,再用成板的方木块学具一百一百的边摆边数,摆出10个百,然后用计数器再一百一百的拨,当作百位上拨出10个珠子明确10个百后,拨去这10个珠子,在千位上拨上1个珠子。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优秀教学设计1
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材简析“奇妙的动物世界”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长度单位后安排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制定调查计划、选择调查方式、进行调查活动以及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使学生了解开展数学调查活动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1、在调查动物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用不同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
3、在活动中,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进一步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制定调查计划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探索奇妙的动物世界,你们愿意吗?1.确定调查对象(1)谈话:你最想了解哪种动物?师小结:大家是想了解陆地上的、水里的和天上飞的动物。
(2)谈话:你想了解关于这种动物的哪方面知识?师小结:你们是想从数学的角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调查。
(板书:调查对象)2.确定调查方式谈话:你想用什么方式得到这些动物的有关知识?师小结:这些都是很好的调查方式!这节课咱们就采用同学们喜欢的这些方式进行调查!(板书:调查方式)3.确定调查地点及小组谈话:大家认为我们该去哪些地方进行调查?师小结:同学们想的很好!我们就按调查方式划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调查。
不过今天想去动物园的同学就不用外出了!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动物园的科技员,你们去顾问室咨询就可以了。
(板书:调查地点)4.确定调查任务。
你们小组想调查哪类动物的知识?5.指导记录方法谈话:调查时还需要做什么准备?现在咱们就分头行动,把你们调查到的数据整理在老师发的题纸上。
调查活动为20分钟,小组长负责掌握时间,20分钟后准时回教室。
二、分组调查师巡视了解各组情况,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查找资料,并指导学生做好调查记录1.师先到微机室去巡视,学生可能一时找不到相关网址,加以指导。
2.再到图书室和咨询室了解情况,及时指导。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体系:本册教材以新颖的编排,引人入胜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情境,鲜活真实的问题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迫切地想与教材对话、交流。
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第八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十单元总复习。
教材特点:每一单元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包含大量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出情境串或故事串,形成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串。
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充满幻想、富有童趣的画面,吸引着学生主动去学习。
“你说我讲”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册内容的重点: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的难点: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
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册的学习,学生能在他人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千克、吨的认识》优秀教案2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6页-第77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猜、掂、称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概念2.初步了解克与千克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一猜、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培养学生实际而具体的质量观念。
2.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初步自主探索求知意识。
2.培养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千克=1000克的这个进率关系。
教学难点描述较轻、较重物体或宗物品能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活动体验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大米、鸡蛋、苹果、盘秤学生准备回形针、瓜子、2分硬币、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供素材,感受物体的重量,初识“克”和“千克”1、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板书:克和千克)2、你在哪里见到过“克”和“千克”?掂一掂自己桌面上的物体,说说你的感觉是怎样的?3、你对克和千克的知识已经知道些什么?(适时板书)知道了那么多关于“克和千克”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克和千克。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中有关物体质量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估计质量的意识。
】二、新课学习1.建立“克”的概念(1)猜猜看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2)师出示2分硬币,生用手掂一掂它的重量,有什么感觉?(3)找找看生活中的“1克”。
组织同桌活动填表——汇报(4)不用天平,1克黄豆大概有多少粒呢?5克呢?你有什么好方法?2.建立“千克”的概念(1)1个2分硬币是1克,2个2分硬币有多重呢?10个呢?50个呢?1000克(板书)有多少个2分硬币呢?这可是个很大的数目了。
(2)1小袋盐是多少重?你怎么知道的?2袋是多重?说一说逛超市的对掂物体的感受?(3)找找生活中重1千克(板书)的物品,感觉怎么样?(4)说一说逛超市时一手放2小袋盐,一手放1千克的味精掂一掂的感受。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二、甜甜的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24—28页信息窗1及相应的练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1米15厘米长的“金箍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1、昨天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咱们班同学发言特别积极······你做过梦吗?(交流自己的梦)天星宝宝和你一样也做了一个梦.师出示课件31页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中所提供的信息.师:孙悟空有个问题想请你帮助解决一下:猜猜他的金箍棒有多长?(出示1米15厘米长的金箍棒.)学生试着估计一下.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孙悟空的金箍棒长是1米15厘米.2、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3、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生:数学书的长度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用以前学的长度单位设法表示出它的具体长度,怎么办?生:找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师: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一)合作交流,探究算法(二)认识毫米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一些小格.)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1)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一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2)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3)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4)引导学生小结: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得出:1厘米=10毫米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一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的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了对长度单位概念的认识.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2、练习:同桌互量曲别针和钉子有多长?(二)认识分米1、引入分米.(1)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作单位时,很麻烦.)(2)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4)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作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5)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有机会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3、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4、学生观察米尺,回答: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5、自己动脑填一下.三、实践应用,巩固练习1、游戏:小小测量家先估测,再进行测量,记录估测和测量结果:a数学课本长度.B铅笔盒宽.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一)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二)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三)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课外完成)板书设计分米、毫米的认识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第二节课时一、自我探索1、你知道1分米有多长吗?1分米=10厘米分米有dm表示你能找一找身边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吗?2、同桌合作:测出10个分米的长度10分米=1米二、1.第27页自主练习第3题.完成这道题目后你有什么想说的?你的估算和实际测量,差距大吗2.自主练习第5题.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三、拓展练习1、你能找到生活中用“毫米”、“分米”表示的东西么?2、你能根据你所找到的物品,量出它的长度3、自主练习P28 6-7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4、布置作业自主练习P28 8——10课题甜甜的梦-千米的认识课时两节课时教学准备米尺、直尺、课件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3、进一步培养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设想继续根据情境图,编成数学故事讲一讲小朋友甜甜在梦中发生的事情,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或补充,选择有关千米的问题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时自主探究1、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1千米也叫1公里,用km表示大约有三个公交车站的路程.2、总结: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想一想:2千米=()米二、探究生活中的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A图一: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B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C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D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2)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小组交流)(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三、感知体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1千米到底有多长?出示操场: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5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四、自主体验户外活动:到操场走一走,感受1千米有多远.你家离学校大约有多远?与1千米比相差多少?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第二节课时一、设疑导入:1、这一单元你又知道了那些长度单位?2、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二、探究展示交流1、独立整理回忆.小组互动,整理复习.课堂交流,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网络.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mm cm dm m km10 10 10 1000三、自主练习1、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31页,把空补充完整.看完的同学,把你学会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2、小组汇报后,课件展示知识树,和学生一起把知识点填到大树里.3、填一填1千米=()米38米+54米=()米1米—6分米=()分米50毫米—4厘米=()厘米8千米=()米+()米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学会了吗.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教材提供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测量和搜集数据的实践活动,通过课上交流以获得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本课又为学生提供了现场测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教学准备学具:各种测量工具(大卷尺、小卷尺、米尺、皮尺、直尺)足球、排球、7号电池、5号电池、10张卡纸、10张作业纸、数学书、数学作业本、各种测量表格课前将附件1作业汇报表,分4组发给每位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测量,完成表格.(小组成员调查同一项目)学生活动形式:每5人为一小组.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复习旧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长度单位了,想一想都有那一些?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2、用手势比划出长度单位的长度(1)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全班一起比划出1毫米你是怎样记住的?1分米呢?1米怎么比划?(2)你能不能比划出1千米多长?学生比划不出来质疑:为什么你比划不出来?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3、回顾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提问:这些长度单位之间还存在什么关系?你还记得吗?生回顾师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10 10 10 1000二、交流汇报,课前作业1、小组内讨论(1)师介绍课前作业项目测量或调查项目(附件表1)(2)谈话:全班分小组,小组内每一同学都对同一项目进行了测量或调查(3)小组内交流:①交流内容:测量结果、选用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②谈谈自己在测量中的收获2、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范围内汇报讨论结果.3、讨论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1)谈话:观察这四张表格,仔细看看各自选用的长度单位,你发现了什么?(2)师小结:在测量物体时,要灵活的选用长度,量较长、较高的物体,可用较大的单位米甚至千米,量较小的物品时,可用厘米或毫米做单位.4、讨论如何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1) 课件出示:小朋友用直尺量手腕一周长,“我的手腕一周大约长4厘米”(2) 提问:你同意这个小朋友的看法吗?“你想对小朋友说什么?”(3) 师小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如:长度、形状),选用合适的工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更方便,准确.5、拓展知识:课件出示有关长度的小知识(教师课前搜集一些动物身长、建筑的高度等小知识,制作成幻灯片)三、合作探究,现场测量1、教师介绍活动要求,小组抓阄决定测量活动(1) 揭示课题:动手量一量(2) 课件出示:五项活动及各种测量工具的图片介绍(3) 小组抓阄决定本组的活动并领取相应的表格(附件2)2、小组合作完成测量活动(1) 小组讨论:选用哪个工具完成任务;如何分工完成任务.(2) 小组分工,合作活动3、小组汇报本环节的活动虽然和课前的活动同是测量,然而本环节让学生有意识的选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选用不同单位表示他的长度.而课前的测量都是无意识的选用.这一环节是承接上一环节,是对上一环节意识到要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的实践应用.同时每一组两个活动任务的安排是有意识的,每一组的活动一般需要选择不同测量工具和单位,通过更换工具及单位,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的更方便、更准确.四、全课小结课题:智慧广场课型新授教学法:观察、操作、实验、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学习目标l、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情景图里的问题二、设疑导入出示“智慧广场”情景图,怎么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三、自主探究展示交流1、小组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搭配.2、小组汇报展示.3、归纳总结,想一想我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搭配的?巡视指导时,要提醒学生把每一种情况记录下来.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一,自主练习二,自主练习三,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师巡视中,对于困难学生进行辅导.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第三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课时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情景,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计数器等学生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请学生口算70-50 60+80 90-70 50+90 35+3560-6 90+9 45+45 100-10 88-8二、导入新课出示信息窗,请学生认真观察组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弄清图意,提出数学问题.谁知道画面上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勤劳的小蜜蜂又开始忙碌起来了.看完后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大家说得真好,我相信咱们班的小朋友也一定会像小蜜蜂那样互相合作,共同进步,对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要求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巡回指导)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的算法?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算法?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解答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谁愿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好一些?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三游戏:“贴七色花”今天我想让大家来扮演一次勤劳的小蜜蜂,大家愿意吗?请同学们把你手中的花瓣贴在相应的花心周围,比一比,看哪朵七彩花贴得最漂亮?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作业设计: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口算板书设计:信息窗1——蜜蜂王国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57+29=86(只)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32+45=77(只)课时2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1)——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继续学习万以内书的加减法,对所学知识加以强化和巩固.教学目标:熟练地口算得数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加减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熟练地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提高计算速度,建立计算技巧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下练习,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二、带领学生完成自主联系.1、口算:23+15 48+32 27+33 19+43 76-23 98-45 84-57 95-27 69-43 说说自己的算理2、45-19 900+800 5000+3000 1000-200 7000-2000“自主练习”第1题、第3题、第7题是针对新知的口算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口算的;也可以采用小组比赛、接力赛等丰富生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在课前制成卡片,进行经常性的练习,以提示学生的口算能力.第2题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估算、口算练习的题目.通过三个小朋友两天看书的页数,让学生先估算谁看得多,然后算一算加以验证,看谁估计的准确.在练习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估算的过程及方法.也可以通过本班学生实际看书情况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应达到计算与估算有机结合的目的,培养学生计算、估算的能力.3、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乒乓球拍和乒乓球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的,有的拍子是没有球的,有的是有球没有拍子的.4、解决实际问题1)观察画面,搜集信息 2)独立解答书上练习,集体交流5、拓展1) 观察画面,搜集信息 2) 思考方法:明白两人的家应在书城的同一侧,然后确定丁方家的位置小钢架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小钢家在丁方家和书城之间:2000-300=1700(米)小钢家不在丁方家和书城之间:2000+3000=2300(米)三、总结.同学们学的比较好,把课堂学的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23+15= 48+32= 27+33= 19+43=76-23= 98-74= 84-57= 95-27=课后反思:课时3 信息窗2---整装待发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教学目标:学生们学习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重难点: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一、出示信息图,导入新课.这幅图呈现的是许多小蜜蜂正准备出发采花粉的情境. 图中提供了四个数据.向北飞的有310只;向东飞的有103只;向南飞的有286只;向西飞的有530只.二、新授看到这么多的小蜜蜂采花粉,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根据课件提供采花粉的小蜜蜂只数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环视学生,给学生留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1:向北飞的和向西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2:向东飞的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3: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4:向南飞的蜜蜂再添几只就和向北飞的蜜蜂的只数一样多了?向南飞的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大家提出的问题可真多!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还会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对吗?向北飞的和向西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大家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并汇报计算过程,教师进行板书.)530+310 =1:53个十加上31个十等于84个十,是840.2:5个百加3个百等于8个百, 3个十加1个十等于4个十,8个百加4个3:我口算:530 +300=830 830+10=8404:我用竖式算:5 3 0+ 3 1 08 4 0师:你们认为哪种计算方法更容易理解,说说你的想法.(学生畅所欲言.)三、课堂小结作业设计:完成自主练习中相关题目回家与爸爸妈妈比口算板书设计:整装待发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530+310=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530-310=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286+103=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课时4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2)——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继续练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21 / 21。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贾淑梅201902第1课前后左右教学目标1.能以自己为参照认识前、后、左、右。
2.在不同场景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3.在描述物体位置的活动中,乐于表达自已的观点,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熟练运用前、后、左、右来描述或寻找物体的位置。
活动流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请小朋友把双手伸出来。
2.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情?有关前、后左、右的知识。
二探究过程(一)认识前、后、左、右。
1.学生交流自己对前后、左右的了解。
2.学生站立,指一指、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
3.小游戏:师发出口令,生做动作。
4.师生归纳总结:自己右手所在的边是右边,左手所在的边是左边。
人直立时正面朝向的方向是前面.背面朝向的方向是后面。
(二)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
1.师出示课件,生仔细观察。
2以小军为参照,说出图中其他学生所处的位置。
3.选在排的3个学生,说说中间学生所处的位置。
4.学生交流发现。
谁能描述图中学生的位置?5.课件展示学校场聚图师问:谁来说说办公公楼的位置?你还能描述哪个物体的位置?6.用前、后、左、描述本校园里任一物体的位置。
7.那生总站,在描选某有描述本校校园里任”物体的位置。
(三)找毽子游戏。
物体的位置时,如果选的参照不样,对位置的描达就不一样,期:两人一组一人蒙工学生交换角色做游观,眼,一人指挥。
三、拓展活动1、找张照片,,用前后左右描述有描述照片中人成中人成银最物的位置或物的位置。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先自己指-指、说-说。
3.师生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用前后、左、右或者左起第几位、右起第几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4.师生总结: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学习评价第2课太阳的位置与方向教学目标1.知道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知道利用太阳位置辨认方向的方法。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太阳- -天中的运行规律;能根据早晨、中午、傍晚的太阳位置判断东、南、西方向;能根据已知方向和不同方向间的关系确定其他方向。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优秀教案4
《总复习》优秀教案第4课时教学内容:有关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运动会真是精彩!这些小学生在这次运动会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复习统计知识:1、这么多同学都在参加比赛,我们一起来运用以前学过的分类统计的知识统计一下吧。
2、我们可以怎样分类?(学生可能会考虑到按男女统计,或者是按照运动项目的不同来统计。
)3、那么就按同学们说的,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来统计,完成统计表。
4、课件出示统计表。
项目跑步跳高推铅球合计人数5、展示学生的统计表,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会看统计表,并能从中发现问题。
)6、课件出示推铅球的成绩表。
这是老师记录的这些小同学推铅球的成绩。
7、老师想很快就能看出有多少人的成绩在4米到5米之间,可以怎么办?8、你能不能来帮帮老师?9、赶快统计一下,填好统计表。
(课件出示统计表)成绩4米以下4米—5米5米以上合计人数10、展示学生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11、关于统计的知识,你还学会了什么?三、巩固运用:1、综合练习第16题,先在小组内统计一下,你们小组成员每天各在什么时间起床和睡觉?2、小组活动,完成统计表。
3、展示个小组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4、汇总各小组的统计表,完成班级统计表。
5、观察我们班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6、集体交流你的发现。
7、你想对哪些同学说点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点什么?课后反思分段统计这一知识比较简单,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却是十分广泛的。
因此对学生们来说,不仅要掌握好分段统计的方法,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看统计表,学会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能够从中发现问题。
在自主练习过程中,注重将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学生间的互相合作结合起来,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同时改变由教师提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资料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进位)。
教学目标主要是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
1、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如在引入阶段创设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漂亮的巴比乐果园的美丽图画。
练习阶段创设过关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
学生在各种情境中,主动参与,达到学习目标。
2、注重学生的发展,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1)数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本课的开始,从学生喜欢的场景引入,来编乘法题,使学生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
(2)从学生实际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已有了整十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3)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
问题是从情境中学生自己编题出现的,设计这样的情景,能使学生感到所面临的确是自己的问题,应主动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职责,而不是教师简单地给出问题,使学生“被迫地”为教师而工作。
并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
组织学生合作发现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锻炼学生发散思维。
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
(4)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全班范围内以小组汇报形式说算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程度的思考与讨论,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优选适合自己的算法。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复习
教案标题: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正确识别和区分。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拼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图形与拼组的复习,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图形的拼组:运用平面图形进行拼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拼组。
2. 教学难点:图形拼组的创意和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平面图形的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认识。
3. 图形的拼组:教师出示一些图形拼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平面图形进行拼组。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图形拼组作品,并实践操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图形拼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实践操作。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图形与拼组的认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图形与拼组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拼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2. 通过实例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注重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总之,本节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图形与拼组的复习,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更深入的认识。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优秀教案1
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图形与拼组,对称,统计等知识。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1课时教学内容:有关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2008年在我国发生一件大事,谁知道是什么事?2、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畅谈)3、看,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这里的小同学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呢!他们打算锻炼好身体,争取参加2008年的奥运会![出示情境图]二、小组竞赛:1、谈话:大家愿意参观一下他们的比赛吗?那让我们去看台上观看吧!(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情境图。
)2、仔细观察图中的看台,你发现了什么?(看台分为A、B、C三个区域。
)3、谁来说一说A、B、C三个区各有多少个座位?(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读出这个数字。
)4、把每个区的数字卡片放在三个小组的前面,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区域。
下面按小组开展竞赛:每答对一题加10分,看看哪个组最终是优胜小组。
(1)每组派代表说说:这三个数的组成(抽号回答)(2)A、B、C三个区,哪个区坐的人多啊?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吗?(学生抢答)(3)这么多座位,大约有多少个呢?(学生独立估算,集体交流。
)(4)A区比B区少多少个座位?(每组派学生代表上黑板解答)(5)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间互相提问、解答)(6)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5、小结第一轮比赛各小组的成绩6、第二轮比赛:(1)综合练习第1题:连一连(板贴卡片)1000 四个千和八个一560 九百九十九4008 最小的四位数999 千位上是2,十位上是7的数2070 五百六十(2)综合练习第2题:我说,你拨,他来写每组派一名学生,由一人说数,其余两人一个拨计数器,一个写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统计》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统计》青岛版(五四制)教案:《分类统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类统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能够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分类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2.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3. 能够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能够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统计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例如学生的书包,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分类统计。
让学生观察书包中的物品,并尝试将其进行分类。
2. 讲解: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分类统计的基本方法。
例如,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将其进行分类整理,然后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例如,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将其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统计1. 观察数据2. 分类整理3. 统计图展示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教材第37页的练习题2. 请学生观察自己家中的物品,并尝试将其进行分类统计,然后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作业答案:1. 教材第37页的练习题的答案见教材。
2. 学生家中的物品分类统计图见学生作业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分类统计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讲解和引导。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一: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青岛版认识方向教案】《认识方向》教学设计(详案)教学内容:教材第74~76页的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 给定东西南北中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方向。
3. 认识平面图,在平面图上辨别方向。
重点:1.认识辨认东西南北四方向。
2.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方向。
难点:在生活中能辨认方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生1:因为我们的学校很漂亮。
生2:我们的学校还有很大的花坛,还有教学楼、实验室、餐厅??师:今天,我们就邀请热情的小导游——小军,带着我们一起去参观他美丽的学校。
(教师板书课题:美丽的校园)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
(1)、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师:瞧,多美的校园呀!走进学校的大门,你们发现校园里都有什么建筑物呢?生:有教学楼、实验楼、还有宽敞的操场。
师:同学们,那他们都在小军的什么方向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得问问大家,你们认识方向吗?生:认识。
师:谁能说说你们都认识哪些方向?生:我认识东。
师:你能指指吗?(学生用手指指东方。
)师:你怎么断定那里是东?生:那是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除了东方,你们还认识哪些方向?生:我认识西方。
师:你能给大家指指哪是西方吗?(学生指西方。
)师:为什么那里是西方?生:因为太阳从西方落下。
师: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太阳落山的方向是西方。
除了东、西两个方向,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呢?生:左边是北方。
师:你是怎么知道左边是北方呢?生:因为晚上北极星在那个方向。
师:你还知道晚上北极星在北方,你的知识真渊博。
师:还知道哪个方向呢?生:这边是南方。
(学生用手指着右边。
)师:为什么?生:太阳中午就偏向南方,指南针也指向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图形与拼组,对称,统计等知识。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有关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2008年在我国发生一件大事,谁知道是什么事?
2、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畅谈)
3、看,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这里的小同学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呢!他们打算锻炼好身体,争取参加2008年的奥运会![出示情境图]
二、小组竞赛:
1、谈话:大家愿意参观一下他们的比赛吗?那让我们去看台上观看吧!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情境图。
)
2、仔细观察图中的看台,你发现了什么?
(看台分为A、B、C三个区域。
)
3、谁来说一说A、B、C三个区各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读出这个数字。
)
4、把每个区的数字卡片放在三个小组的前面,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区域。
下面按小组开展竞赛:每答对一题加10分,看看哪个组最终是优胜小组。
(1)每组派代表说说:这三个数的组成(抽号回答)
(2)A、B、C三个区,哪个区坐的人多啊?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吗?(学生抢答)
(3)这么多座位,大约有多少个呢?(学生独立估算,集体交流。
)
(4)A区比B区少多少个座位?(每组派学生代表上黑板解答)
(5)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间互相提问、解答)
(6)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5、小结第一轮比赛各小组的成绩
6、第二轮比赛:
(1)综合练习第1题:连一连(板贴卡片)
1000 四个千和八个一
560 九百九十九
4008 最小的四位数
999 千位上是2,十位上是7的数
2070 五百六十
(2)综合练习第2题:我说,你拨,他来写
每组派一名学生,由一人说数,其余两人一个拨计数器,一个写数。
(3)综合练习第3题:开火车口算
300+400=700+800= 5000+1000=
280-200=60+500= 760+120=
70+140=1000-800= 980-460=
650-30=260-130=400+600=
看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4)综合练习第4题:房子里可能住着哪些数字娃娃?
6()7>657 3()49<3549 789>()98
小组合作完成,要求找出所有可能的数字是什么。
(5)综合练习第6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25+436 778-563 168+832
400-198 49+527 913-754
各人独立完成练习,全班交流计算结果。
(6)综合练习第5题:
东东:这学期我大约认了650个字。
明明:我认的比你多得多。
小文:我认的比你少一些。
小文可能认识了多少个字?
350个590个670个
明明可能认识了多少个字?
630个680个900个
根据上面的选择,明明比小文多认多少个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综合练习第7题:
客商要订购800只风筝。
工厂工作进度统计如下:
第一周完成286个,第二周完成327个。
估一估,多长时间能交货?说说你的理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统计各小组成绩,评出优胜组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复习内容如果枯燥无趣,就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根本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可以说没有什么比他们积极的参与更重要的了。
因此,本节课采用了深受学生喜欢的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进行复习。
学生们在一个个挑战面前,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动脑思考,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困难,不仅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勇于挑战,互相合作的意识。
针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将后面综合练习的相关题目融入本节课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与练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通过复习,我发现,学生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掌握较好。
部分学生出现的错误几乎都是因为粗心而产生的,只要他们能做到细心仔细,相信正确率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