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供冷_热系统的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能源供应系统,可以实现多个建筑物之间的能源共享,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长期运行,需要制定技术标准。

一、系统设计标准1.1 系统设计应满足当地环境条件和建筑物用能需求,考虑系统容量、供热/供冷温度、流量等要素,保证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

1.2 系统设计应当满足相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规定和标准,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健康、环保等要求。

1.3 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需求,合理规划系统的布局、管径、管网等要素,减少系统压降、泄漏和能耗。

二、材料和设备标准2.1 管道、管件、阀门等材料应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等特性,并符合相关的国家、地区和行业标准。

2.3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应由具有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运行。

三、运行和维护标准3.1 运行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熟悉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故障处理方法,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使用。

3.2 系统应制定定期、有计划的维护保养计划,包括清洗、检查、更换、维修等工作内容,确保系统的长期运行和可靠性。

3.3 维护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护保养工作,避免损坏设备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4 系统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事故进行预警和控制,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能耗计量和管理标准4.1 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家和地区要求的能耗计量设备,对供冷/供热流量、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计量和记录,为节能改造和优化提供依据。

4.2 通过能耗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优化系统控制策略、减少能耗、提高效率,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保要求。

4.3 系统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保密性和长期保存,为系统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总之,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证系统运行和使用的基础,而有效的标准实施是实现可持续、高效、安全、舒适的能源供应的关键。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是指在一个区域内,通过一种或多种能源,采用集中供热/供冷的方式,为该区域内的建筑物、设施等提供冷热能源的技术系统。

该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供热系统和供冷系统。

供热系统是指通过锅炉等设备,将水加热并输送到建筑物内,为建筑物供应热水、蒸汽等热能源的技术系统;供冷系统是指通过制冷机组、冷却塔等设备,将水制冷并输送到建筑物内,为建筑物供应冷水的技术系统。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是指对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

该标准是由有关部门或组织制定的强制性技术规范,是保障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依据。

该标准包括了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相关技术规范,例如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

标准的制定单位为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技术发展中心。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系统的能耗和运维成本。

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促进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关于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的一些具体内容和要求:•标准的编号为DBJ50/T-403-2021,该标准已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标准包括了从方案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试运行到正式运行等环节的要求,同时还包括了对系统的监测、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标准要求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等特点。

系统应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冷热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储备能力。

•标准要求系统的设计应根据供冷/供热负荷、环境条件、能源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能利用。

•标准要求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和建筑物的需求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状态。

•标准要求系统应具有可靠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系统,能够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能耗、故障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调整。

装配式建筑中的制冷与供暖系统的节能设计与新能源利用技术探究

装配式建筑中的制冷与供暖系统的节能设计与新能源利用技术探究

装配式建筑中的制冷与供暖系统的节能设计与新能源利用技术探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节能和新能源利用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装配式建筑中,制冷与供暖系统的节能设计和新能源利用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中制冷与供暖系统的节能设计和新能源利用技术,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制冷系统的节能设计装配式建筑中常见的制冷系统主要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和分体空调系统。

为了降低其能耗并提高效率,需要采取适当的节能设计措施。

1. 优化设备选择:合理选择制冷设备,尽量采用高效率、低噪音、省电量大的设备,并确保其运行在额定工况下,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2. 建筑外观设计:优化建筑外围结构材料,减少热传导损失和阳光辐射,改善室内热环境条件。

同时,可以通过适当设置遮阳装置、保温材料和通风设备等方式减少冷量损失。

3. 制冷系统运行优化: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供冷设备的合理调节,根据不同房间的使用需求灵活调整温度和湿度,避免不必要的能耗。

二、供暖系统的节能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供暖系统是提供舒适室内温度的关键。

为了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需要采取节能设计措施并应用新能源技术。

1. 新型供热设备选用:选择高效率低排放的供热设备,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在满足室内舒适温度需求的同时降低能耗,并有效利用新能源。

2. 建筑保温设计:加强外墙保温、屋顶保温以及窗户、门洞等局部区域的隔热设计,减少传导热损失。

此外,在房间集中布局时,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采用分区供暖方式可以节约能源。

3. 系统智能化控制:通过采用智能温控设备和无线传感器,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在线监测和集中控制,在不同房间的使用需求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供暖温度,避免能耗过多。

三、新能源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装配式建筑也逐渐应用这些技术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1. 太阳能利用:利用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供给建筑内部使用。

暖通工程方案范本

暖通工程方案范本

暖通工程方案范本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暖通工程设计方案,包括供热、供冷、通风、空调等系统。

本方案旨在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保证商业综合体内各个功能区的稳定温湿度,并兼顾节能环保,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二、设计标准1. 设计依据:《建筑暖通工程规范》GB 50736-2012,建筑能耗标准GB 50189-2018等国家规范。

2. 设计温度:冬季室内设计温度为20-24℃,夏季室内设计温度为25-28℃。

3. 设计湿度:冬季相对湿度为40-60%,夏季为40-70%。

4. 设计容量:根据建筑面积、功能区域和人员负荷等计算,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三、供热系统设计1. 供热形式:采用地源热泵和集中供热系统,分别满足商业综合体内不同功能区的供热需求。

2. 管道设计:选用高强度保温材料,确保供热管网的保温性能,减少传热损失。

3. 设备选型:选用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确保供热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四、供冷系统设计1. 供冷形式: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为商业综合体提供制冷服务。

2. 设备选型:选用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确保供冷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空调水系统设计:采用变频调节设备,根据不同时间段和功能区域的需求进行智能调节,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五、通风系统设计1. 通风形式:采用全新风换气系统,保证商业综合体内空气清新,减少室内异味和污染物。

2. 设备选型:选用高效的通风设备和过滤器,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3. 空气流通设计:合理布局通风口和排风口,保证空气流通与舒适性。

六、能源节约1.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地源热泵、变频空调等,降低系统能耗。

2. 优化管道布局和设备配置,减少能源消耗和输配损耗。

3. 实行能耗监测和管理,采取智能调节措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七、环境保护1. 采用无CFC制冷剂和环保材料,减少对大气层的破坏。

2. 设备运行时严格控制废气废水排放,确保环境达标排放。

3. 推广环保理念,加强员工和用户的环保意识,促进绿色消费。

冷热源方案分析报告

冷热源方案分析报告

冷热源方案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人们对节能降耗要求的不断提高,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成为了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选择冷热源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提升室内舒适度。

本报告将对常用的冷热源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二、常用的冷热源方案1.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目前建筑中最常见的冷热源方案之一。

传统的空调系统通过空调机组和冷却塔实现冷热能的转换,然后通过风管系统将冷热能输送到各个室内区域。

空调系统具有安装方便、控制灵活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能耗较高、噪音大等问题。

2.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表或者地下土壤中的温度差异,通过热泵设备将低温热量转换为高温热量,并向建筑供热或供冷的系统。

相对于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具有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高成本、需占用地面等问题。

3. 太阳能供热系统太阳能供热系统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换热器将其传递给水或其他介质,并供给建筑物进行供热的系统。

太阳能供热系统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受天气影响大、能量密度低等问题。

4. 余热回收系统余热回收系统是将建筑或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的系统。

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实现废热的再利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余热回收系统具有节能、降低碳排放等优点,但也存在技术难度大、设备成本高等问题。

三、冷热源方案的评估指标1. 能效比能效比是评估冷热源方案效果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单位能耗下的输出效果。

能效比越高,表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2. 环境影响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和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CO2排放量、废水产生量等。

选择环保和清洁的冷热源方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3. 经济性经济性是评估冷热源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回收周期等内容。

四、冷热源方案的优化建议在选择和优化冷热源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能效、环境影响和经济性等因素。

略谈净化系统冷热源供应措施

略谈净化系统冷热源供应措施

略谈净化系统冷热源供应措施医院作为向人们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专门机构,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产业的不断进步,医院的数量与日俱增,这极大的缓解了我国医疗机构数量不足的弊病,解决了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医院作为向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机构,其在建筑设计时对室内温度和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类似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很多区域都要求保证恒温恒湿,对空调及净化系统更是有着极高的要求。

做好医院净化系统冷热源供应方式的设计,不仅是医院相关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还是实现医院节能减排的关键。

一、医院净化系统冷热源供应的总体特点1、医院净化区冷热源需要与非净化区有较大区别医院的净化区为了保证无菌或者少菌的环境,净化区普遍是相对密闭的空间,由于密闭材料大多保温性能较好,因此净化区冷热源是净化区温度和湿度調节的主要途径。

为了保证净化区温度和湿度的恒定,医院净化区在夏季制冷的时间相比于非净化区要长,由于空间相对比较封闭,且墙体材料保温性能好,因而在冬季制热的时间相比于非净化区会短一些。

因此,医院净化区的冷热源供应与非净化去的冷热源供应并不同步,其工作设计要求与非净化区也有较大的区别。

2、医院净化区在设计冷热源时需要考虑到湿度控制医院净化区不仅需要相对洁净的室内环境,还要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为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的环境基础。

医院净化系统对湿度的控制一般为40%~60%RH,在夏天普遍要进行降温除湿处理。

非净化去对空调的制冷制热的温度有要求,而对湿度要求不严格,因此对冷冻水的供水温度要求不高,一般都按照普通空调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这种施工方法对供水温度要求较低,因此在夏季会出现结雾气现象,影响室内的湿度。

净化区在夏季制冷时,一般采用表冷器进行降温除湿处理,一般情况下表冷器供水温度和表冷器处理后空气温度的最小温差为5℃左右,即普通的7℃进水、12℃回水的空调冷冻水在理想状态下仅能将空气温度处理到12℃;而室内空气状态在23℃、50% RH 时其露点温度在12~13℃,因此冷冻水的供水温度就必须保持在8℃左右,否则净化室内湿度很可能要超标。

vb区域供冷(DCS)系统及区域供冷供热(DHC)系统评介和探讨

vb区域供冷(DCS)系统及区域供冷供热(DHC)系统评介和探讨

vb区域供冷(DCS)系统及区域供冷供热(DHC)系统评介和探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域供冷系统和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特点、运行影响因素及在国内的主要研究现状和在发展区域供冷供热中需要解决的一切实际问题。

关键词:区域供冷;区域供冷供热;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rea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regional heating and coo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effect factors and the main research status in China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oling heating in all the practical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Key Words: district cooling system; regional cooling heating;区域供冷(district cooling system ,DCS)是指由集中机房生产并向各类建筑提供空调冷水的系统。

冷水由连接集中机房和各建筑的管网输送。

区域供冷供热(district heating and cooling ,DHC)是指由集中机房生产并向各类建筑提供空调冷水,热水的系统。

区域供冷或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可以归纳为两种主要的类型:一是在中央制冷站制取冷水,而后将冷水沿一条双管系统输送到用户。

此种系统类似于区域供热系统。

二是在用户或靠近用户的房屋内使用区域供热热能来驱动制冷机制取冷水。

1.区域供冷的优点(1)区域供冷的环保效益区域供冷的环保效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使用氨制冷剂(2)LiBr吸收式制冷机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无公害的物质(3)可以减少城市中心区由于空调冷凝热而产生的热岛效应。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要点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要点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要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尤为重要。

以下是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要点。

1. 合理选择供热、供冷方式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供热、供冷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地源热泵、空气热泵、太阳能、地热、蓄能、冷热水等。

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气候特征、用途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节能目的。

2. 选择合适的设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设备包括暖通空调设备、风机盘管、末端设备、管道等。

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结构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能耗、维护保养难易度等因素。

3. 进行热工计算和动态模拟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热工计算和动态模拟是设计的基础。

通过热工计算和动态模拟,可以确定供热、供冷需求,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节能效果。

4. 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智能算法等。

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划分区域等因素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最佳的供热、供冷控制。

节能设计和技术包括隔热、透光、通风、换气、制冷等方面。

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气候特征采用合适的节能设计和技术,以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

6. 合理规划管道布局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管道布局应具备合理性、简洁性和易维护性。

在设计时,应合理规划管道布局,避免低效陈旧的管道布局和错综复杂的管道设计。

7.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包括高效空调机组、高效换热器、高效风机等。

在设计时,应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效果。

8. 注重维护和管理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于实现节能目标非常重要。

应制定科学的维护和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最大限度的节能效果。

浅析分布式能源站内集中冷热方案优化

浅析分布式能源站内集中冷热方案优化

浅析分布式能源站内集中冷热方案优化摘要:伴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全面提升以及人们对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能源随之成为了现阶段人们关注的重点,并在新时代中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

分布式能源站作为我国能源今后必然的发展方向。

针对该内容,本文将以某工程为例,对应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分布式能源站中的集中空调冷热源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然后给出最佳的集中冷热方案。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站内;集中冷热;方案优化1.工程概述某工程位于南京地区,有两台2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站。

能源站中有集中制冷加热站,为周边地区空调用户供冷热。

1.工程参数。

本工程能源站供冷热负荷情况如下:能源站中冷热负荷分别为1和0.6MW;能源站周边地区的冷热负荷为:2.9和2.15MW;总的冷热负荷为3.3和2.3MW。

在本工程参数设计上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先能源站周边地区的冷热负荷计入总负荷时考虑0.8同时应用系数。

其次,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为6℃或者是13℃,热水供水水温温度为60℃或者是50℃。

最后能源站对外直接供冷半径为1.5千米。

此外,本工程参数设计上,为了更好的回收余热锅炉排放出去的烟气,工程在尾部设计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并将烟气排放温度控制在了95℃,热水参数控制在了80℃[1]。

2.冷热源设备介绍。

首先,冷源设备。

通过驱动方式可将空调用冷水机组分为电力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组与热水驱动型吸收式冷水机组。

其中,压缩式制冷机组又可分为风冷与水冷这两种冷却方式。

风冷冷水机组主要以空气冷却制取冷冻水,将热量通过风冷冷凝器,扩散到室外空气中。

起优势在于可以不采用加热系统设备,安装简单,维护管理方便。

就水冷冷水机组而言,该机组主要是以水冷却制取冷冻水,通过水冷冷凝器把热量传送到冷却水中。

该机组优势在于单能效高、运行费用不高等方面。

而热水型驱动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冷却方式主要为水冷却,是一种以热水为动力,以水为制冷剂的制冷方式。

暖通毕业设计

暖通毕业设计

暖通毕业设计暖通系统作为建筑物中重要的能源设备之一,在建筑能耗和室内舒适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某医院暖通系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暖通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

该医院的暖通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在满足医院各个功能区的热量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根据医院的功能特点和使用需求,本设计选用了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作为空调和供暖设备,并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辅助能源,以提高系统的能效。

在进行暖通系统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医院的建筑面积和使用情况,计算出医院的热负荷,包括采暖负荷和制冷负荷。

根据这些负荷数据,选取合适的供暖和空调设备,并通过管道设计和计算,确定合适的泵、风机和阀门的型号和数量。

在暖通系统的运行模式方面,本设计选用了分区控制的方式,即将医院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分为若干个供热控制区和供冷控制区,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空调和供暖设备,并通过控制中心实现对每个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集中控制。

为了提高系统的能效,本设计采用了一些节能措施。

首先,通过合理设置供热和供冷温度,降低能源消耗。

其次,采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最后,结合建筑的节能设计,通过优化建筑外围的保温材料和隔热装置,减少室内外的能量传递。

本设计还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

通过建模和仿真,分析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能效指标和性能参数。

在不同的室内外温度条件下,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达到了设计目标,并且能耗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本设计针对某医院的暖通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评估分析。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和优化运行模式,以及采取节能措施,使得系统能满足医院的热负荷需求,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这将为医院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区域供冷系统展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区域供冷系统建设情况也成为国家经济水平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在我国区域供冷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以DCS系统输入管网为组成构件,其具有结构复杂、规模大、投资大的特征。

为了保证区域供冷系统管网建设项目的有效开展,本文根据现阶段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方法,对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标签: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前言:区域供冷主要是在一个建筑群设置集中的制冷站制备空调冷冻水,然后利用循环水管道系统向各座建筑提供空调冷量。

区域供冷建筑内不必单独设置空调冷源,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冷却塔的数量。

而由于各座建筑的空调负荷不可能同时出现峰值,则制冷机的装机容量会低于分散设置冷机时总的装机容量,从而降低冷机设备资金损耗,因此对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应用非常必要。

1、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方法1.1蚁群算法蚁群算法主要是通过对蚁群个体行为的研究分析,得出蚂蚁个体可通过外激素开展信息传递工作,而通过外激素这一物质的遗留、感知,可为整体蚁群活动提供有力的指导。

由此可得出在路径一致的情况下,蚂蚁通过频率越大其选择该路径概率会适当增加,而基于这一原理而产生的蚂蚁算法主要应用于分布式算法与相关算法结合运算模式。

在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过程中,蚁群算法可以利用管网费用造价、维护费用、循环泵电费用等相关费用在管网使用年限内的年折算费用,优先选择最小的管网布置方式。

1.2模拟退火算法模拟退火算法主要依据自然界生态规律,而产生的模拟进化算法,其主要是在局部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拓展。

通过退火思想与组合优化领域的融合,可获得大规模优化组合的措施,如NP完全问题等,在Metropolis接受准则的指导下可促使整体算法在多项式时间段内得出近似最优解[1]。

模拟退火算法主要是利用冷网平面优化的方式,结合图论理论多中位原理,对多冷源供冷系统内部的约束因素、变量进行了统一分析,从而便于区域供冷系统的选址、运行的最优方案进行推论。

区域型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

区域型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

电力系统2019.4 电力系统装备丨81Electric System2019年第4期2019 No.4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于天然气的迅速发展,让区域型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也迎来了发展契机。

其主要分为“区域性”“楼宇型”等类型。

现在,我国正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脚步,而想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要提升能效、减排CO 2。

由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在经济收益、碳减排等方面获得不错的效果,所以其一定能够变成我国工业能源终端供应保障的重要方式。

在此期间,全面建设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非常关键。

而我国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采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

1 区域能源终端需求的内涵和集成优化潜力1.1 工业和商住能源终端需求的内涵1.1.1 工业用能在化工、建材等“过程工业”终端用能当中,各种温位的热量占大多数,另外就是用在驱动泵等方面的电力;机械、轻工等“离散制造业”的终端用能以电力为主,其余的则是厂房供冷供暖,也要拥有一些蒸汽。

1.1.2 商住用能商住用能一共具有两种类型:一是由建筑物面积所决定的。

我国北方,不管是什么种类的建筑物,都一定要进行采暖,而在公共建筑当中,也一定要采取空调制冷;在我国南方,住宅在使用空调方面也没有完全得到普及。

二是住宅所采用的热水。

此外,这两种类还共同包含电力,主要用在照明,家电等放卖弄。

根据住建部的调查发现,国内建筑物终端用能里,采暖空调具有65%的比例,而热水则具有15%的比例。

1.2 区域能源终端需求集成优化潜力过去的供能方式始终是分产分供。

终端当中的电力,现在很多都是化石能源转化为的热能,然后利用布雷顿循环作功而形成的,发电率也只是能够达到45%~60%,另外较低的温度则无法进行使用,并当做“废热”被排放出去。

此外,在工业生产当中,采用的是200℃的低压蒸汽,而商住户则使用的是70℃的生活热水,它们都是在天然气温度达到1400℃的情况下所构成的,因此都只能算是“高能低佣”。

住宅楼集中供冷系统优化节能运行模式的探讨

住宅楼集中供冷系统优化节能运行模式的探讨

住宅楼集中供冷系统优化节能运行模式的探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住宅楼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居民的舒适需要,住宅楼一般都会配备空调系统。

在夏季高温天气时,集中供冷系统的高能耗已经成为了城市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保障供冷系统在高负荷运行下仍能满足居民需求,同时降低系统运行成本,需要对集中供冷系统进行优化节能,本文将对住宅楼集中供冷系统的优化节能运行模式进行探讨。

住宅楼集中供冷系统的运行模式住宅楼集中供冷系统一般分为中央冷水机组供冷和分区组供冷两种模式。

中央冷水机组供冷模式中央冷水机组供冷模式是指使用一台或多台中央冷水机组为整栋住宅楼提供冷水,然后通过管道将冷水输送到每个房间,并通过室内机将冷水制冷后送入室内,达到空调的效果。

这种模式具有控制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需要定期维护机组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分区组供冷模式分区组供冷模式是指将住宅楼按照不同的区域划分,每个区域独立安装一台或多台空调机组,分别为该区域内的房间提供制冷服务。

这种模式使得每个区域的使用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更加灵活,但相应的设备数量增加,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集中供冷系统的节能运行模式设计合理的集中供冷系统可以在保证居民舒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节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节能运行模式。

跟踪负荷供冷为了在繁忙时刻和平时满足最小的负荷需求,通常会将主机的供水温度维持在一个固定的低温点上。

但这样的运行方式可能会导致系统在非高负荷时运行效率低下,浪费大量能源。

因此,更好的运行方式是防止主机供水温度过低,通过跟踪负荷系统,主机只在高负荷时才运行,以达到最佳能效。

外气温控制相较于空调系统的传统温控模式,外气温控制可更好地控制室内室温。

此功能可调整室内外气温之间的差别以达到更佳节能效果。

强制管网配平和泵换向强制管网配平和泵换向功能可以调整管网上的水流分布以改善系统的均衡。

这种方式可以防止短路现象和管网压力不稳定,以达到节能效果。

通过采用优化节能的运行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住宅楼集中供冷系统的能耗。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节能采暖与制冷系统设计原则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节能采暖与制冷系统设计原则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节能采暖与制冷系统设计原则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施工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使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节能采暖与制冷系统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节能采暖与制冷系统设计原则。

一、优化空调系统设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空调系统是影响室内舒适度和能源消耗最大的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节能目标,在空调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原则:1.合理选择空调设备:选择高效率、低耗能的空调设备,如具有变频器功能的风机盘管、热泵等。

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自动调整功率,以避免不必要的耗能。

2.进行热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尺寸、朝向、材料等因素进行准确的热负荷计算,以确定合适大小和容量的空调设备。

过大或者过小容量都会导致能源的浪费。

3.使用节能控制系统:通过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合理设置温度范围和时段,避免过度供冷或供热。

二、采用太阳能及地源热泵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促进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太阳能及地源热泵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原则:1.太阳能利用:利用太阳能进行暖气和热水供应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式。

通过在屋顶安装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热量,并储存起来以供给采暖和制冷系统使用。

2.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埋设地下管道,并利用地下温度较稳定的特点,将地下直流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冷暖系统使用的低品位热量。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整个建筑物的采暖和制冷需求,而且由于地下温度约接近室外平均温度,能耗较低。

三、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点。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LED照明系统:相比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LED照明系统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能耗。

合理规划照明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选择适当亮度和调光控制。

2.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通过安装智能化的监控与管理系统,实现对各个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

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优化原则

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优化原则

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优化原则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优化原则在建筑设计和工程中,冷冻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负责为建筑物提供冷却和空调服务。

而系统的管路路由则是冷冻水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管路路由可以帮助提高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维护便利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的优化原则,并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一、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优化原则1. 初步规划:在设计初期,可以先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功能区域大致规划冷冻水系统的管路路由。

考虑到供冷负荷、管道长度、建筑结构等因素,初步确定主干管路的位置和走向。

2. 细化设计:在初步规划的基础上,逐步细化管路路由设计。

考虑到冷冻水系统的输水、回水、分区等要求,合理安排支管和末端设备的接驳,确保冷冻水能够有效地流动并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

3. 灵活应变: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建筑物结构变化、管道安装困难、设备位置调整等。

设计师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及时调整管路路由,确保系统最终的性能和效果不受影响。

二、涉及内容的总结和回顾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的优化原则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设计、水力学原理、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等。

在优化路由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以上因素,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专业的文章写手,我认为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的优化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优化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他们还需要与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施工人员等多个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优化工作。

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的优化原则涉及广泛,需要系统设计、水力学原理、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只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加上灵活应变的能力,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高效可靠的管路路由系统。

冷冻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为建筑物提供冷却和空调服务。

区域供冷供热住宅建筑空调负荷同时使用系数的计算

区域供冷供热住宅建筑空调负荷同时使用系数的计算

(上接第 129 页)
表 7 整改前后室内各测点温度比较/ ℃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整改前
整改后 整改前 后温差
26. 7 24. 5 2. 2
26. 5 25 1. 5
25. 9 24. 2 1. 7
26. 2 25. 2
1
27. 4 26. 1 1. 3
27. 7 26 1. 7
27. 7 26. 4 1. 3
图 3 2004 年 8 月 16 日 (周一) 用户的冷负荷变化
图 4 可以看出整幢楼的总负荷呈现一定的规律 ,根 据整幢楼的空调负荷数据 ,可算得单位建筑面积和 单位建筑空调面积的实际冷负荷值 ,如表 1 和表 2 。 可以看出 :3 # 楼的实际建筑面积冷负荷最大值为 24 W/ m2 ,空调面积冷负荷最大值为 41 W/ m2 。
K = Q′/ Q
(1)
式中 Q′———高峰时刻区域所需冷 (热) 量最大值 ;
Q ———各建筑需冷 (热) 量峰值之和 。
住宅建筑群中的大量楼群互相间具有相同的建
筑面积 、外形和构造 ,内扰情况也差不多 ,因此空调
负荷特点以及峰值出现时间也大致相同 ,对于一定
·130 ·
用户数目的住宅区域来说 K 值是稳定的 。
因此建议在设计中如果采用单位建筑面积冷负 荷指标进行空调负荷的估算 , 取同时使用系数在 0. 50~0. 55之间 ,据此计算选取的设备基本上能够 满足空调负荷的要求 ,当用户数量较多时可取小值 。
4 结 论
图 5 同时使用系数直方图
本文就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中住宅建筑的同时使 用系数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现有居住区区域供冷供 热小区夏季空调使用情况的调研数据分析 ,得出居 住建筑的夏季冷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在 0. 50 左右 (负 荷按单位建筑面积计算) ,数据具备了代表性 ,因此 适用于同类住宅建筑为主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是学什么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是学什么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是学什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这一专业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稍显陌生,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这个专业的课程到底都学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首先,数学和物理等基础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而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等物理课程,则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物理现象,为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这“三大热学”课程占据着重要地位。

工程热力学主要研究能量的转换规律,比如热能如何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传热学则聚焦于热量传递的方式和规律,像是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对于设计高效的换热设备和保温系统至关重要。

流体力学研究流体的流动规律,包括液体和气体,这对于设计通风系统、空调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等都有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此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机械结构和机械传动的原理,为设计和维护相关设备提供知识储备。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则讲授如何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建筑环境和能源系统的精确控制,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节能效果。

建筑环境学是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研究建筑内部和周围的环境因素,包括热湿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质量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了解人们在建筑中的舒适度需求,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设备运行来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比如,在设计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室内人员的活动强度、服装热阻以及室内外温差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送风量和送风温度。

在能源应用方面,能源工程导论课程介绍了各种能源的类型、特点和利用方式,包括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及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了解全球能源形势和能源发展趋势,为后续的能源系统设计和优化打下基础。

冷暖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冷暖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冷暖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简介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为一栋商业综合体建筑,包括商铺、写字楼和酒店等功能。

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总层数为XX层。

本项目要求冷暖工程设计方案,以确保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和节能性能。

二、设计目标1.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以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2. 实现节能降耗,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3. 保证冷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便捷的维护和管理。

三、设计范围1. 冷暖系统设计:包括供热系统、供冷系统、通风系统等;2. 管道与设备布置:确定管道和设备的布置位置及管道走向;3. 控制系统设计:制定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系统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测;4. 节能方案:提出节能措施,以降低能源消耗。

四、设计方案1. 冷暖系统设计1.1 供热系统设计根据建筑功能和区域需求,采用中央供热系统,选择高效节能的热水壁挂炉作为加热设备,布置采暖片和风口,保证室内温度舒适。

1.2 供冷系统设计采用中央供冷系统,选择高效节能的冷冻水机组和空调末端设备,布置供冷风口和回风口,确保室内温度舒适。

1.3 通风系统设计为了满足通风换气需求,选择全热交换通风箱和混流风机,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2. 管道与设备布置根据建筑结构和布局,合理布置供热管道、供冷管道和通风管道,确保管道走向合理,最大限度减少管道长度,降低管道阻力。

3. 控制系统设计采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对供热系统、供冷系统和通风系统进行统一智能控制,实现系统自动化运行、节能调节和远程监测。

4. 节能方案4.1 优化设备选型选择能效比高、运行稳定可靠的设备,以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4.2 运行调节制定合理的运行调节方案,根据实际负荷情况,合理调节供热、供冷和通风系统的运行参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4.3 能源利用改造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进行能源利用改造,包括太阳能利用、地源热泵利用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设计效果预测1. 冷暖系统能够满足建筑内不同功能区域的舒适度需求,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设计 参考
暖通空 调

年第
卷第

区 域 供 冷 热 系统 的 优 化 设 计
同济大 学
摘要
关键 词
蔡龙 俊 ☆ 胡立 蛟
,

介 绍 了 区 域 供 冷 热 系统 的 概 念 和 特 点 重 点 探 讨 了 负荷 特 点 和 管 网 优 化 布 置


过 实 测 分 析 和 理 论 计 算提 出 了 具 体 的 设 计 计 算方 法
,

冷 热 负荷
结语 通 过 对 现 有居 住 区 区 域 供冷 供热 空 调 使用 情 况 的调 研数据分 析 得 出居 住建 筑 的 夏 季 冷 负荷 同
,
时 使用 系数为

,
左右

按 照 区 域 管 网 投 资运 行
,
,
费 用 最 小 的原 则 运 用 图 论 中最 小 生 成 树 的知识对
区 域供 冷 供热 管 网 布置 进 行优 化分 析 给 出 了一 种
,

冷 供热 的所 有用 户 用 可 能 的 管线 连 接起 来 就 得 到
,
管 网图
,

本文 以 单位 负 荷 增 加 导致 的管 网 费 用 增
,
、 。

八 〕
管 网可 能的连 接 方式
加 值作 为 边 的权 值 根 据 图论理论 求 出赋权 图的最
优树 即投 资最 少 运 行费 用 最 低 的供 冷供 热管 网
,


,
每隔
从 中选 取 一 些 具 有 代 表 性 的房 间进

行分析 其 日负荷变 化 情 况 如 图 一 所 示
玉 召 拾
时刻
图例


月 巧 日 周 日 用 户冷负荷 变化
} 比 汗 门 少


} 一 }
二 一 }
} 一 代 }
} 一 } 廿
} 工 巴 ) 〔 瞬
二 二 一 }
二 ( } ) 卜 一 }
使用 系数 大 部分集 中在 。
同时 使用 系数
, ,
之 间 如果 选 择
用户 间 的距 离 矩 阵如 图
所 示 保 温 形式
那 么空 调 系统 可 以 在约


为 聚 氨醋 硬 质 泡沫 塑 料 保 温 层 外 包 高 密度 聚 乙 烯
运 行时 间 内满 足 需求
保 护层
,

因此 建议在 设 计 中如果采 用 单 位 建筑 面 积 冷
时刻
式中
— 宅 单位 面 积冷负荷指标 住 — 要 计 算 同时使用 系数 还 必 须 知道 根 据式


住 宅 单位 面 积 实 际 冷 负荷最 大 值
,
月 月 月
日 日

,

日期
同 时 使 用 系 数 负荷 以 单 位 空 调 面 积 为 基 准
时刻
住 宅 单位 面 积 冷负荷指 标

该小 区按 单位 建筑 面 积
负荷 指 标 估 算 空 调 负 荷 同 时 使 用 系 数

值取



,
据 此 计 算 选 取 的设 备 基 本 上 能 够 满 足
,
空 调 负荷 的要 求 当用 户数 量 较 多时 可 取较小 值
管 网 的优 化 设 计 当冷热 源 和 各热 用 户 的位 置 确定后 根 据各 用
,
户 之 间 冷 热 源 和用 户 之 间 的地 理 条 件 把 集 中供
, ,
,
,
,
,

最佳 管网 连 线 图
,
,
,
求解 思 路 如 下 以 热 源 为初始点 计算 所 有 与
该点 连 通 的边 的 权 值 从 矩 阵 值 中选 出 最 小 值 该 值 对应 的点 即 为 连 接 到 当前树 的最 佳点 该点 和 初 始点 一 起 构 成 新 的 当前 树 以 选 出的 两 点 作 为初 始 点 计算 与这 两 点连 通 的 其 他 边 的权 值 并 选 出 最
冷负荷 估算指 标 为
以 此 作 为基准 根 据式
,
耐 进 行 系统设 计


如果
可 以计 算得 到 同时使 用 系
月 月 月
日 日 日
数 的最 大值约为
如果按 冷负荷 估算 指 标 计 算
·
设计参考
,
暖通 空调

,

年第
卷第


积为 基 准 时 同时使 用 系数 出现 在 的次数 占总 次 数 的
是 一 个 量 纲 一 常数 表 示 任
收稿 日期
,
意时 刻 整 体 的 空 调 负荷 峰值 与各建 筑 空 调 负荷 峰

明一
暖通空 调
,

年第
卷第 期
设计参考
·
建筑面 积

标 准层 建 筑 面 积
杯 镇 姜
测 试 内容 为 每户 及 整 幢 楼 的循 环 水量
,
及 供 回 水 温 度 测 试 时 间为 记 录一 次
小 值 该 点 和 初 始 点 中 的 某 一 个点 构 成新 的 当前
, , , ,

图 。


用 户 间 的距 离矩 阵
树 以 此 类 推 直 到最 后 一 个 顶 点 最 后 所 得 树 即
,

各用 户 的权 值 即单位负荷 费用 增加量 为


,
,




工 像 叫牛
,


,

式中
—已 连 管 网 中最 长管长 —已连 管 网 中最 短 管长 — 个热用 户 已连 管 网管长 第 —见 文 献 〕计 算 得 到 的管 网连 接 图 计算 过 程
。 。
说 具 有 如下 的特 点 整 体 化 集 约 化 复杂化 能源
,

月 中旬 对 上 海某住 宅 区 域供

使 用效 率高 大气 污 染少 有 利 于 改 善大气环 境 有
,
冷 供 热小 区 的 空 调 使 用 情 况 进 行 了调 研
该小 区

,
利 于 建筑立 面 的美观 能更 有 效地 利用 建筑空 间
区域 供 冷 热
同 时使 用 系数
管 网优 化

,
比叼 朋
★朋
饰 切
,
,
,

,
,
区 域供 冷 供 热 的概 念 区 域供 冷 供 热
,

值 之 和 的 比值 即
, ,
系 统 是 指对 一 定 区 域 内 的 建 筑 物 群 由一 个
或 多个 功 能 站制 得 热 水 冷 水或蒸 汽 等 冷热 媒 通
负荷峰值 之 和 这就 是 区 域供能 的最 大特 点
,

,
耐 建筑 面 积
,
,
,
建筑面 积
, , ,
型 空调 面积
,
两者
☆ 蔡龙俊 男 年 月 生 大学 副教 授 研究 生 导 师 上 海 四 平路 号 同济大学 暖通 空 调燃 气研究 所
,
,
的 比 值 用 同时 使 用 系数来 表述

同时使用 系 数

标为

日期
同时 使 用 系 数 的求 解 利 用 负荷计算 的 结 果 根 据 式
,
月 月 月

日 日
可 以得 到 同
时 使 用 系数 见 表
, ,
,

为 了计 算 同时 使 用 系 数 将 式

变为
由表

日期
,
可 以 得 到 如下 结论 以 单 位 建 筑 面
同 时使 用 系 数《 负荷 以单位 建 筑 面积 为 基 准
,


筑 面 积 外形 构 造 和 相 似 的 内扰 峰 值 出现 时 间大
,


致相 同
、 、
,
值 主要 受到空 调 器 同时使用 情况 的影 响

,
区 域 供 冷供热 系 统相对 于 常规 的 空 调 系 统 来
其值对 于 用户 数 目一 定 的住宅 区 域来说是稳定 的
笔者 于
总 建筑 面 积
、 、



,
幢 高层 建 筑 共计
,
冷热 负荷 的计 算及 冷 热 源 的确定 输 送 管 网优 化设 计 系 统 的运 行 和 调 节 问 题 末 端 用 户 的 冷热 费用 计 量是 区 域供 冷 供 热系统需 重 点 关 注 的 问题
区 域供冷供 热 系 统 的 空调 负 荷特点


建 筑层 高 内人 住 用 户 最 多 的
尽 笠 之
时刻
, 一
又 福

犷 写 犷 写
川 室
) 一 ( 一 因


二 一
工 〔



日 周 四 用 户冷 负荷变化
,
时刻
图例 同 图
单 个 用 户 的 空 调 负荷 波 动 具 有 随 机 性 如 果
把 单 个 用 户 作 为 对 象计 算 同 时 使 用 系 数 结 果 很
,


日 周 一 用 户 冷负荷 变化


,



小区空调系
统设 计定位相 当 于 星 级 宾 馆 标 准 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