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区域供冷单元设计技术导则

前海区域供冷单元设计技术导则
前海区域供冷单元设计技术导则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二单元区域供冷设计技术导则

2016年9月

目录

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1)

二、项目概述 (2)

三、区域供冷用户接入 (3)

四、区域供冷技术要求 (5)

五、自动控制及计量 (11)

附件一编制说明 (14)

(1)区域供冷用户接入 (14)

(2)区域供冷技术要求 (15)

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区域供冷系统是前海深港合作区二单元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该系统向新区的各类建筑提供空调系统的冷源,向各单体设计单位提供统一的供冷冷源的参数、区域供冷系统与单体用户的联接方式、控制方式、调节方式、计量方式等。为保障各用户的利益及各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编制了本导则作为单体设计的设计依据。本导则编制的依据如下:

1.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2)

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6.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7. 《前海深港合作区区域供冷规划布局和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8. 《前海深港合作区区域集中供冷技术标准和设计导则》

9. 《前海二单元区域集中供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其他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地方规范、规程及标准

二、项目概述

为推进前海深港合作区的建设发展,保障区域供冷用户的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技术导则供各用户设计时参照执行。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由“三区两带”的城市规划结构构建起来的,“三区”指的是桂湾片区、铲湾片区和妈湾片区,“两带”指的是滨海休闲带以及综合功能发展带。由单元规划确定的单元开发用地规模大概为30-50万平方米,该规划共划定了22个开发单元。每个开发单元均安排办公、商业、公寓等多种业态。

根据《前海综合规划》、《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图集》以及前期相关单位的可研资料,二开发单元的用地面积为4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75万平方米,主要用地性质为商业性办公用地、服务业用地以及商业用地等。二单元内主要建筑功能类型为办公、商业、酒店、商务公寓等。

五开发单元用地面积为5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41.2万平方米,主要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五单元内主要建筑功能类型为办公、商业、居住。

三、区域供冷用户接入

1. 在本区域内规划有区域集中供冷系统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除住宅之外的项目均应当采用区域集中供冷系统提供的冷冻水作为空调冷源,主管部门应当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项目立项或其他法定文件中明确采用区域集中供冷。

2. 用冷建筑有特别用冷需求而区域集中供冷系统无法满足时,开发建设单位须报经主管部门同意,方可不使用区域集中供冷系统。

3. 区域供冷用户需提供其项目情况及冷需求,并按区域供冷用户空调参数统计表(表1)格式提供给区域供冷的运营单位。

区域供冷用户空调参数统计表(表1)

4. 供冷单位负责用冷建筑换热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并负责供冷设施(用冷建筑用地红线内的供冷管道除外)的维护与管理。

用冷建筑用地红线内至换热间内1米的供冷管道由用冷建筑开发建设单位负责投资与建设。

用户负责用冷建筑用地红线内供冷管道、用户接入间、换热设备用房及配套的电源、水源等的维护与管理,并为供冷单位维护、管理供冷计量装置和用冷建筑换热设施,检查和监督用冷建筑用地红线内供冷管道的维护管理情况提供便利。

用户接入间及换热间内一次侧阀门由供冷单位提供,用户负责安装。

5. 区域供冷系统与用户设计界面以用户用地红线为分界,用户用地红线内冷冻水管网、接入系统、控制系统等由用户参照本导则自行设计,并应提交其设计说明、各接点冷负荷需求、各接入点坐标及绝对标高、系统图、平剖面图、设备数量及参数等供冷运营公司审核。

6. 区域供冷原则上为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接入口。一个接入口用冷量大于15000kW或项目分期建设时,可配合用户需求协商增加供冷接入口。

7. 用户需提供地块红线内雨水、污水、消防、电力等管线综合平面及电子文件,并与冷水管网平面设计协调。

8. 若因条件限制必须在用户用地范围内设置检查井时,用户应予以解决。

四、区域供冷技术要求

1. 区域供冷系统的冷水管网与用户内部的冷水管网以换热器隔开。用户换热间是区域供冷系统与各个单体建筑的连接点,换热间的设计、设备选型及控制技术影响到整个区域供冷系统的管网水力工况。

2. 一个用户原则上提供一个接口与区域供冷管网连接,用户供冷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或特殊情况需增加接口时,应与区域供冷建设方协调确定。

3. 管网的水力工况和系统的供回水温差直接影响区域供冷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本项目采用供回水大温差设计,用户换热间的设计、设备选型及控制技术如不合理系统的大温差设计将无法保证,为供需双方的利益,提出如下基本的原则:

1)用户的总设计冷负荷应满足国家和深圳的有关现行节能规范,并经施工图审查单位的确认。若区域供冷系统的建设单位对冷负荷的需求存疑,应由双方协商确认;

2)换热器的装机容量应根据计算的空调系统冷负荷值直接选定,所选择的换热器总装机容量与计算冷负荷的比值不得超过1.1;

3)换热间的换热设备的台数及选型应能满足全年负荷的调节要求,一般应设三台或以上换热设备。在一台设备检修时,可以保障用户的基本负荷需求,不应设置备用的换热器;

4)用户换热器选型应提交区域供冷建设单位审核;

5)建议用户侧换热器与空调水泵一一对应。用户侧冷冻水应为变流量运行,用户侧的调节应以保证系统的回水温度满足区域供冷系统设计要求为运行控制目标。

4. 换热器承压应≥1.0MPa,不宜采用整体式板换机组。

5. 区域供冷至用户换热间冷冻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3/12℃,提供全年运行不高于5℃的供水温度。用户侧冷冻水与区域供冷冷冻水以换热器相隔的回水温度应≥13℃。

6. 区域供冷用户应独立设置专用的计量间,用于安装总关闭阀门、计量装置、水力平衡控制阀门等。计量间位置应临近市政供冷管网,贴近用户用地红线或地下室侧壁。从地下室侧壁接入时需由用户负责预埋套管。

7. 区域供冷用户应独立设置专用换热间,用于安装区域供冷换热器及配套控制阀门等。区域供冷换热器应设于用户首层或地下室,宜尽量靠近设置,尽量减少接入管阻力。

8. 计量间及换热间内应预留区域供冷计量、控制、维修等使用的配电箱(用于计量、控制的配电箱应采用双电源供电,进线采用40A/4P的CB 级双电源开关,出线采用2x20A/1P和2x20A/3P微断开关)。

9. 换热间应就地设置等电位端子箱,等电位端子箱上端与建筑物基础接地网连接,下端与电磁流量计、入户管道等换热间内的金属物体连接,接地线建议采用-40x4热镀锌扁钢或不小于16mm2的铜导线。

10. 计量间及换热间选址应便于设备运输及人员进出,空间应满足换热器及阀门管件安装、维护、清洗、更换等操作要求。预留不小于DN40自来水接口,预留排水地漏或集水井。

11. 用户侧需按区域供冷接入系统图(图1)进行接入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12. 区域供冷管网采用直埋敷设时,管材采用预制发泡聚氨酯保温钢管,带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壳,除接口处外不得现场发泡。室外直埋冷冻水管

埋深要求为管顶至地面≥1000mm。管材技术参数不应低于以下要求:

1) DN<400的管道采用无缝钢管,DN≥400采用螺旋焊钢管。

2) 各管径壁厚要求如下:

3) 保温层技术参数如下:

保温层采用发泡聚氨酯材料;

发泡聚氨酯保温层厚度≥50mm;

保温层热阻≤0.033W/mK;

保温层密度≥60 kg/m3;

保温层吸水率≤10%;

4) 保护层技术参数如下:

保护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

外保护壳密度≥940 kg/m3;

5) 保护层厚度要求如下表

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层厚度表

6) 管道连接

室外冷冻水管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部位应采用发泡聚氨酯或现场发泡保温,并设保护壳,且其接合应为不透水连接。

7) 预制保温管表面应以白色油漆作出“供水”、“回水”及流向标记。

8) 管道弯头可采用焊接或热弯弯头,弯曲半径为1.5D。

9) 管网温升要求每1000米温升不得大于0.1℃。

13. 区域供冷管网的最不利用户的预留资用压头为120kPa(以用地红线计算),供冷单位在用户总管上安装水力平衡阀门,以满足用户的冷量需求,用户换热器之间水力平衡需用冷单位加以考虑。若有特殊要求由用户与区域供冷建设单位另行协商确定。

14. 区域供冷用户总管是指用户用地红线至换热间区域供冷管道,各换热间分支管是指换热间至各换热器分支三通的区域供冷管道,各换热器支管是指至换热间内接各换热器的分支三通至换热器法兰的区域供冷管道。

图1 区域供冷接入系统图

区域供冷用户接管阀门管件说明:

五、自动控制及计量

1. 用户板换间区域供冷侧自控应参照板换间控制原理图(图2)设计:

图2 换热间控制原理图 换热间控制器外部线路表

DI 用户冷冻水泵启停信号电动调节阀状态信号AI AO 电动调节阀控制信号AI 用户总管回水压力检测信号AI 代号状态用 途L J K AI

D

C B A 用 途

E F G H

代号I 状态AI 备 注

AI AI M 换热间分支管冷量检测信号AI

换热器支管供水压力信号

N 用户总管供水压力检测信号备 注

用户侧供水温度信号AI AI 用户侧回水温度信号换热器支管供水温度信号换热器支管回水压力信号换热器支管回水温度信号

AI 换热器支管过滤器前后压差信号O P

AI

接入总管过滤器前后压差信号

2. 区域供冷用户板换间控制设备说明:

3. 其中上述表格中每套冷量表包含1对温度传感器、1套流量计以及1台计算仪,温度传感器即为表中总管供回水温度计量,流量计即为阀门管件说明中的冷量计,要求按成套整定精度供货,采用Modbus协议直接入现场控制器;

4. 在每个用户计量间及板换间设置一套现场控制箱,由能源公司根据用户换热间设备配套提供,从而实现板换间的供冷运行监测及用冷计量等;则要求用户根据需求提供如下配合:

1) 区域供冷用户需提供用户侧水泵运行状态干接点信号接入现场控制器,若泵的设置不满足本导则区域供冷技术要求第4条,即用户侧换

热器与空调水泵未一一对应,则板换二次侧供水管上安装流量开关(由用冷单位投资建设),需提供流量开关的干接点信号接入现场控制器。

2) 各换热器二次(用户)侧供回水温度信号,接入现场控制器;

3) 当用户有多个板换间时,各板换间及板换间与计量间的距离不应超过200m。

4) 区域供冷用户需提供现场控制器现场取电电源,供电等级与板换间水泵一致,应为双电源回路供电或UPS供电;

5) 双方共同协商确定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具体尺寸,由供冷单位供货单位提供;

6) 现场传感器到冷站控制器的接线由用冷单位负责,供冷单位需提供线缆规格要求,线缆两端需有永久性的线号标识。

5.每台换热器回水支管设电动调节阀,由换热器用户侧温度控制,优先选用二次侧回水温度控制。电动调节阀兼作关闭功能,可由区域供冷系统远程控制。

6. 区域供冷系统根据供冷总管流量及供回水温度,积分计算用冷量。

7. 若用冷单位需要板换间相关信号,应提前告知供冷单位,以便现场控制器预留备用通讯口。

8. 用冷单位需配合供冷单位的调试和验收,调试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给用冷单位供冷。

附件一编制说明

(1)区域供冷用户接入

1、区域供冷系统面对的用户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用户负荷的统计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区域供冷系统投资及运行成本。国内的许多区域供冷的工程实践经验表明,较易出现设计的冷负荷与实际运行差距的问题,因此本设计导则中除需要用户提供设计负荷外还需要用户提供相关的建筑条件,便于进一步复核冷负荷。

2、区域供冷采用闭式循环且与用户用换热器完全分隔。主要考虑的是系统的承压、调节及用户不同的接入进度等问题。

3、供冷系统计量间是市政供冷管网与用户交接点,用户及供冷运营方均需要为调节、计量、维护而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原则上计量间及换热间的产权为用户所有,为便于管理,应给予区域供冷的营运人员方便进出的权力。由于区域供冷设备(如换热器、水泵等)可能需要定期维护、维修或更换,在平面布置上应充分考虑留有设备、人员、工具方便进出的通道,同时计量间及换热间应单独设置以利于运行管理。

4、区域供冷的总体规划与其它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先于大多数地块建设,因此原则单体设计应配合区域供冷规划的接入点进行单体设计。

5、一个接入口用冷量大于15000kW时,单个自力式压差控制阀管径可能超过DN400,对设备采购不利,故可考虑增设接入口解决。

(2)区域供冷技术要求

1、区域供冷的供水温度到用户入口处已经考虑了供冷管网的温升。由于供冷的冷水温度较低,为用户采用低温送风、深度除湿、大温差设计等新技术应用提供了条件,保证回水温度是区域供冷合理运行的关键参数,需要单体建筑的负荷计算准确,设备选择合理及运行调节可靠来实现。

2、用户侧水系统应按变流量运行设计,可以降低运行能耗。同时在换热器台数、单台容量的选择上应考虑运行调节的灵活性及可靠性,故台数不宜少于三台。换热器配置可采用同型号,也可考虑大小搭配等措施。

冷却塔供冷系统设计方法

冷却塔供冷系统设计方法 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王 翔☆ 摘要 介绍了冷却塔免费供冷的原理,通过对工程设计中的一些方法和概念进行分析,提出开式冷却塔加板式换热器是冬季冷却塔供冷较实用的形式,探讨了冬季内区采用较高空调 供水温度的可行性、冷却塔冬季性能曲线、冷却塔供冷与冷水机组供冷工况切换点的取值、水泵的选取、冷水机组选用等问题。给出了冷却塔系统设计实例。 关键词 冷却塔供冷 经济性 冬季热工曲线 工况切换点 冷却水泵 冷水机组 水处理 De si g n m e t h o d of fre e c o oli n g s yst e m b y c o oli n g t o w e rs By Wang X iang ★ Abs t r a ct Prese nts t he p rinciple of a t ower cooling syste m.Based on t he analysis of ways a nd concep ts in e ngineering ,considers t hat t he syste m of op en cooling t owers plus plate heat excha ngers is a more economical a nd p ractical mode in winter.Discusses t he issues such as t he f easibility of adop ting higher supply water temp erature f or inner zone in winter ,p erf or ma nce curve of cooling t ower in winter ,selection of switching p oint between cooling by t owers a nd ref rigerat ors ,selection of p umps a nd ref rigerat ors. Provides a design exa mple. Keywor ds t ower cooling ,economy ,perf orma nce curve in winter ,switching p oint ,cooling water p ump ,water chiller unit ,water t reat ment ★SHZ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Shanghai ,China 0 引言 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7.7.1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5.4.13条)、《全 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动力?节能 专篇》 (第6.1.7条)中均明确了对冬季存在供冷需求的建筑宜利用冷却塔提供空调冷水。作为一种节能技术,近来也有一些文献就其设计方法进行了交流[123]。这些文献的设计应用实例均在北京等寒冷地区(如文献[1]的冷却塔供冷工况设计转换点 是室外空气湿球温度1℃ )。实际上,近10年来上海地区已有少数建筑(如上海金光外滩中心等)设计中使用了此项技术,并能实现冬季节能运行。由于规范和设计手册中至今没有明确该系统的设计技术措施(即设计缺乏数据支持)等原因,目前各种图1是一个采用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空调水系统,如果建筑(如大型电子计算机房,电子厂房,有大面积内区的商业、办公、酒店等)在冬季均有稳定的内部发热量,需要供冷,这时只要室外气温足够低(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也较低),系统配置的冷却塔便可以提供温度足够低的冷水,直 图1 冷却塔免费供冷原理 w w w . z h u l o n g .c o m

前海区域供冷2单元设计技术导则2016.09.01[1]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二单元区域供冷设计技术导则 2016年9月

目录 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1) 二、项目概述 (2) 三、区域供冷用户接入 (3) 四、区域供冷技术要求 (5) 五、自动控制及计量 (11) 附件一编制说明 (14) (1)区域供冷用户接入 (14) (2)区域供冷技术要求 (15)

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区域供冷系统是前海深港合作区二单元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该系统向新区的各类建筑提供空调系统的冷源,向各单体设计单位提供统一的供冷冷源的参数、区域供冷系统与单体用户的联接方式、控制方式、调节方式、计量方式等。为保障各用户的利益及各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编制了本导则作为单体设计的设计依据。本导则编制的依据如下: 1.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2) 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6.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7. 《前海深港合作区区域供冷规划布局和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8. 《前海深港合作区区域集中供冷技术标准和设计导则》 9. 《前海二单元区域集中供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其他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地方规范、规程及标准

二、项目概述 为推进前海深港合作区的建设发展,保障区域供冷用户的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技术导则供各用户设计时参照执行。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由“三区两带”的城市规划结构构建起来的,“三区”指的是桂湾片区、铲湾片区和妈湾片区,“两带”指的是滨海休闲带以及综合功能发展带。由单元规划确定的单元开发用地规模大概为30-50万平方米,该规划共划定了22个开发单元。每个开发单元均安排办公、商业、公寓等多种业态。 根据《前海综合规划》、《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图集》以及前期相关单位的可研资料,二开发单元的用地面积为4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75万平方米,主要用地性质为商业性办公用地、服务业用地以及商业用地等。二单元内主要建筑功能类型为办公、商业、酒店、商务公寓等。 五开发单元用地面积为5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41.2万平方米,主要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五单元内主要建筑功能类型为办公、商业、居住。

探讨利用冷却塔供冷技术

探讨利用冷却塔供冷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冷却塔的供冷原理和系统形式,影响冷却塔供冷系统经济性以及冷却塔供冷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节能; 空调; 冷却塔供冷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cooling principle and system cooling tower form, which influences the cooling tower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economy and cooling tower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design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 several issues to discuss. Keywords: energy efficient; Air conditioning; Cooling tower cooling 冷却塔供冷技术特别适用于需全年供冷或建筑有需常年供冷的内区建筑如大型建筑内区、大型百货商场等或需全年供冷且需严格的湿度控制的建筑如计算机房、程控交换机房等。其在一些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应用可使过渡季节、冬季免费供冷成为可能。 1.利用冷却塔供冷的原理及系统形式 1.1利用冷却塔供冷的原理 对于一种结构已确定的冷却塔而言,它的出口水温是由建筑冷负荷以及室外空气湿球温度来决定的。这一湿球温度可以代表在当地大气温度条件下,水可能被冷却的最低温度,也就是冷却塔出水温度的理论极限值。一般冷冻水环路进出口水温多为7℃和12℃,温差为5℃。选择这样低温度的冷冻水主要是为了夏季空调除湿。而在过渡季室外气温下降,冷负荷和湿负荷也在不断减少,适当提高冷冻水温度完全能够满足空调舒适性要求,这就为冷却塔供冷运行方式提供了机会。 1.2冷却塔供冷系统的形式 1.2.1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就是一种通过旁通管道将冷冻水环路和冷却水环路连在一起的水系统。在夏季设计条件下,系统如常规空调水系统一样正常工作。当过渡季室外湿球温度下降到某值时,就可以通过阀门打开旁通,同时关闭制冷机,转入冷却塔供冷模式,继续提供冷量。需强调一点,在设计这类水系统时,要考虑转换供冷模式后,冷却水泵的流量和压头与管路系统的匹配问题。

新型背景下,城市竖向规划的方法探讨——以深圳市前海合作区为例

新型背景下,城市竖向规划的方法探讨 ——以深圳市前海合作区为例 江腾 摘要:竖向规划是对整个场地三维空间的通盘设计,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多方诉求而取得最终平衡的过程,以往的竖向规划都是在空间规划确定后,再针对规划后的场地进行竖向设计,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许多合理的需求,做出的设计方案难免过于生硬,既不能有效指导下层次的竖向规划,其实施操作性也较弱。因此,本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导下,提出将总体规划层面的竖向规划的时序前置,与空间规划同步,以塑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为核心,这样将有效地解决现实矛盾、规划指导及后续实施等主要环节的主要问题,使得竖向规划具很强的适应性及可操作性。本文着重探讨新型竖向规划的技术与方法,从理念、方法、实施方式等环节对其进行全面的探讨,以期为竖向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前期介入、竖向塑造、无障碍、开发模式、土方平衡 引言 城市竖向规划分为两个层面,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层面,这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尺度大小,且不同层面的规划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差别较大,本文主要从总体规划层面,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下,通过深圳市前海合作区竖向规划编制的具体实践,针对以往竖向规划的一些理念与方法进行必要的延伸与创新,分析城市竖向规划前期置入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新的城市竖向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1、新型发展背景下,竖向规划面临的问题 1.1 多方利益的协调 1.1.1 城市发展的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持续了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由过去的重速度到现在的重质量的阶段过程;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要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期指引,更需着眼长远,尽可能将眼前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规划中通盘考虑,以期从更大的范围体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

数据中心机房冷却塔供冷选型与工况分析

本文分析了冷却塔供冷的关键因素,如热工曲线、湿球温度、工况切换点等,得出以下结论,为数据中心节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冷却塔供冷按冬季工况选取,夏季校核,结合夏季工况灵活配置; ·冬季供冷以小于冷却塔的额定流量来获取较低出水温度,延长冷却塔供冷时间; ·冷却水泵应设变频,适应管网特性曲线变化等设计方法。 01冷却塔供冷 冷却塔供冷分直接供冷与间接供冷两种,由于直接供冷需室外冷却水直接进入空调末端,水质不佳时极易引起末端堵塞,而影响系统运行,工程中大多数采用间接供冷系统(开式冷却塔+板式换热器),即与冷水机组并联或串联一台板式换热器。冷水机组与板式换热器并联,湿球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由板式换热器提供全部冷量,关闭冷水机组,使冷却水和冷冻水分别进入板式换热器,冷却塔做为冷源,达到完全自然冷却,但并联形式不能采用部分自然冷却;冷水机组与板式换热器串联,冷水串联经过板式换热器与冷水机组,过渡季节用冷却塔出水先预冷冷水回水,再进入冷水机组制冷,减小主机能耗,得到可观的部分自然冷却时间,仅额外增加水在板式换热器内的输送能耗。为充分利用部分自然冷却,北方地区数据中心往往选择冷水机组与板式换热器串联这种组合形式,见图1,本文讨论也是基于这个系统。 图1冷却塔供冷系统原理图 02 负荷侧系统设计 2.1冷负荷 数据中心主要由服务器、UPS等散热转化而成的显热负荷,几乎没有潜热负荷,冬夏季冷负荷相差不大,冷却水流量大致在80%~100%内变化;末端干工况运行,冷负荷按显热负荷考虑。 2.2冷水供水温度 数据中心考虑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方案,由高温冷水处理显热负荷,新风进行独立的加湿或

除湿。冷水供水温度取值,直接受机柜进风温度取值的影响。 ASHARE推荐的机柜进风温度宜取20~25℃,允许范围是18~27℃。考虑到空气-水换热器空气侧阻力降的影响,送风温度与冷水供水温差取8℃,可有多种供水温度与送风温度组合,常用的有送风温度20 ℃,冷水供回水温度为12/18℃;送风温度23℃,冷水供回水温度为15/21℃。 当然送风温度还可进一步提高,负荷侧供水温度也随之升高,冷水机组能效提高,在冷却塔供冷时,冷却塔出水温度相应升高。 03冷源侧系统设计 3.1冷却塔选型 冷却塔的冷却能力是冷却塔供冷的核心,冬季冷却塔的冷却能力急剧下降,即在相同的冷却水供回水温差与流量条件下,冷却塔在冬季比夏季更难于散热。若要获得与夏季相同的换热量和水温降,必须加大冷却塔出水温度与室外湿球温度的差值,靠显热交换获得冷却量。 由于数据中心基本是常年稳定的冷负荷,按夏季工况选择的冷却塔在冬季用作自然冷却时,要求其提供的冷却量要基本不变,因此,数据中心采用冷却塔供冷时,为了更好节能,应尽量延长自然冷却时间,通常按冬季完全自然冷却工况选型,并对夏季极端湿球温度进行校核,以满足数据中心可靠性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北方地区按冬季工况选型的冷却塔都能满足夏季工况,塔型结合夏季工况灵活配置。 通过冷却塔冷却特性的模拟计算,获得了冷源水供水温度(即冷却塔出水温度)、供回水温差以及不同流量比(实际流量与额定流量之比)下的室外湿球温度值,如图2、3所示。 冷却塔逼近度(即送风温度与冷水供水温度差)越小,冷却效果越好,但过分追求小的逼近度,塔体成分和外形尺寸将会加大,权衡考虑,数据中心工程中冷却塔夏季选型一般取3℃,按此选择冷却塔,在大多数时间运行中容量富余。显然,逼近度不是一个定值,而是由设计人员根据具体项目确定。

关于加强珠江新城区域集中供冷应用管理的通告--穗府〔2009〕36号

关于加强珠江新城区域集中供冷应用管理的通告 来源:发表日期:2009-08-07 字体大小:大中小浏览次数:保护视力色: 穗府〔2009〕36号 关于加强珠江新城区域集中供冷应用管理的通告 为减少城市中心区的环境污染,建设绿色节能环保的示范区域,市政府决定在珠江新城区域实行集中供冷。现就珠江新城区域集中供冷应用管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集中供冷应用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集中建设、市场运作”的原则实施。 二、集中供冷实施范围为珠江新城核心区,即黄埔大道以南、珠江以北、华夏路以东、冼村路以西约1.4平方公里的区域。根据集中供冷的实施情况,今后逐步扩展到整个珠江新城区域。 三、集中供冷实施范围内各建设项目应当使用区域集中供冷服务。集中供冷服务协议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同范本。 四、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管线综合规划审批环节,对集中供冷实施范围内工程建设项目接驳区域集中供冷系统予以把关。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初步设计审批环节,对工程建设项目使用区域集中供冷予以把关。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集中供冷价格的定价和调价管理。市国土房管、环保等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集中供冷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五、广州珠江新城能源有限公司负责集中供冷冷站中心以及公共区域管网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为集中供冷实施范围内各项目提供空调冷水服务。 六、广州珠江新城能源有限公司应严格遵守供冷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及抢修、抢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障区域集中供冷的安全。供冷服务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按照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和指导性意见收取供冷服务费用,不得擅自提价。 七、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区域供冷技术的经济适用性分析

专业论坛暖通空调HV &AC 2011年第41卷第8期37 区域供冷技术的经济适用性分析 * 南京丰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马宏权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贺孟春同济大学 龙惟定 摘要 分析了区域供冷系统目前应用中的突出问题,讨论了区域供冷在国内典型建筑中的经济性和定价方式,认为区域供冷技术适用于以公建为主的区域,而不适用于单独住宅的区域。 关键词 区域供冷 经济性 适用性 Economical applicability analysis of district cooling technology B y M a H ongquan ,H e M engchun and L ong Weiding Abstract A naly ses conspicuo us pr o 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 f distr ic t co oling systems.D isc usse s the econo mical a pplicability and the pr icing metho d o f the system fo r t ypica l buildings in China.Co nsider s that the sy stem is suitable fo r ar eas constituted ma inly by public buildings a nd no t fo r w her e by separ ate residentia l building s. Keywords distr ict co oling ,eco nom y,applica bility Nan J ing Full s hare Energy Co.,Ltd.,Nanji ng,China *国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部市合作2005年世博科技专项课题 城市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系统技术研究与示范 (编号:05dz 05807,2005BA908B07) 0 引言 商业化运营区域供冷系统DCS (district coo ling system)的经济性是国内的一个研究热点,虽然不少研究结论是DCS 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实现节能运行,但用户调研结果则显示DCS 的收费往往高于常规空调系统CCS (conv entional cooling system ),这在实际中导致DCS 这种新出现的商品的服务价格成为供需双方的矛盾焦点。用户侧希望DCS 的优势体现在可提供经济性和可靠性更好的服务上,定价过高会导致用户对区域供冷技术的抵触,接入后也会由于对用能费用的担心而抑制需求,而需求不足将进一步导致系统损耗增加和成本上升,使系统陷入使用率不断降低和成本不断上升的恶性循环中。投资侧DCS 要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行,必然需要通过商品化的收费回收前期设备、配电和土建等巨额投资,希望在定价上获得理想的回报,以尽快回收资金。因此DCS 系统的经济性必须考虑这种大规模投资系统的特有经济 特性,以及商业化模式带来的优缺点。 通过商业化运营的DCS 有利有弊,优势是可以通过商业化促进机制化的成本控制与运营费节省,缺点是商业化可能会带来短期的资金回报要求。在DCS 与CCS 的对比中,用户往往只关心运行费用而不关心初投资,而建设方更关心初投资而对运行费用缺乏约束底线,如何权衡,尚没有现成和统一的方法可供使用。通常DCS 的前期运营是亏损的,建设期的收费扣除运行成本甚至不够支付建设费用的融资利息,但随着负荷率提高,成本得到分摊而降低,现金流量逐渐会由负到正并实现积累。对投资者来说,希望投资尽快回收;对用户来说, 商品 以何种价格及方式提供给他们,能够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同时在他们可接受的范围内,是所关心的首要问题。因此DCS 的定价并不是单方面的事,而应该兼顾用户和能源投资方的利益, * 马宏权,男,1979年1月生,在读博士研究生 210012南京市雨花区软件大道26号丰盛能源技术研发 中心 (025)68199205E m ail:m hqtj@https://www.360docs.net/doc/2f3719460.html, 收稿日期:2010 07 01修回日期:2011 06 18

全年供冷制冷系统的设计选用

全年供冷制冷系统的设计选用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简单说明了全年供冷系统设计选用时,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及系统用冷量的大小选用合理的制冷系统。工程实践效果表明,所选用的制冷系统均能较好的满足工艺设备全年用冷量的要求。 标签:风冷冷水机组水冷冷水机组全年供冷自然冷却 工业厂房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工艺设备需常年供冷的情况,笔者根据两个不同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及系统用冷量的大小,分别选用了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与冷却塔季节交换供冷两种方式。自然冷却的应用,显著的降低风冷冷水机组运行能耗。冷却塔供冷(又称免费供冷)是空调制冷系统节能降耗的一种形式。 1 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常年供冷 某新建项目涂装车间阴极电泳设备需7~12℃冷冻水,工艺设备最大需冷量为290kW,设备用冷量随生产规模的变化而不同,设备全年供冷。项目位于重庆地区,重庆地区的室外设计参数见下表表1。 因设备用冷量较小,建筑设计中未预留制冷机房位置,结合重庆地区的气象条件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与业主充分交换意见后确定采用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本工程全年制冷量290kW,考虑到重庆地区极端最高温度平均值是39.1℃,选用冷水机组的制冷量进行温度修正后在39.1℃应大于290kW,因设备用冷量随生产规模变化,设计选用两台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机组在冷凝空气温度为40℃时制冷量为154kW,机组名义制冷量为:162kW,内置水力模块,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容量控制达3级。 重庆地区冬季极端最低温度达-1.8℃,阴极电泳设备不工作时须提供约15%的制冷量(43.5kW),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制冷运行环境温度0℃~45℃,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冬季时机组能够正常运行。目前国内常用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拆除机组内的保护器,此方法主要应用风冷模块式冷水机组。 ②每台机组上加装一个温度开关,温度开关与室外冷凝风机电机连锁。此温度开关需要放置在冷凝盘管上,感受制冷时冷凝盘管的温度,以此温度来判断是否将室外风机断电。一般来说可在低于-17℃室外环境的情况下制冷,温度开关一般为进口。 ③在控制系统加变频器,防止冬季温度过低,可低频启动,此方法主要适用于风冷模块式和螺杆式冷水机组。

区域供冷系统的优点

区域供冷系统的优点 标签: 区域供冷系统制冷机组 节约能源 区域供冷系统是非常节能的冷冻设备,因为此系统能善用资源、照顾不同大厦在不同时段的冷气需要以及享有高质素机组操作及维修服务。尽管区域供冷系统所节约的能源会随著系统的不同配置(例如冷冻水分配管道的长度、散热方法和其他机组效能改善设施装置等)而异,但是区域供冷系统与传统的中央气冷式空调系统比较,一般可节约大约35%的能源。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提高能源效益能令能源消耗量减少,用于发电的化石燃料消耗量亦因而下降。这样便可减少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 减少噪音污染 由于大厦不用装设制冷机和散热冷凝器,可大大减少噪音、振动、热卷流和废热污染。放置于区域供冷系统中央机组的设备可用较佳的隔声、防震和废热控制设备,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 减少雪种的使用 空调设备内所用的雪种是环境污染的另一来源。由于能配合不同时段的冷冻量需求和减少备用制冷机的数目,区域供冷系统的整体机组体积较小,因此这种系统用以为全区域提供空调所需的雪种数量比各个中央空调系统所需的总雪种量为少。此外,区域供冷系统机组的雪种由专责的维修队伍处理,因此可大大减少意外泄漏的机会。 改善市区天台景观 天台无须装设制冷装置,使建筑师在设计大厦的外观时有较大弹性。由于无须装设制冷装置,大厦天台的设计可以加入较多美化元素,例如康乐设施和天台花园。这样可以改善市区的景观。 更善用大厦空间 使用区域供冷系统的大厦可以节省不少机房空间,因为这些大厦无须装设制冷装置。一般估计,与传统的空调机组比较,区域供冷系统平均可节省75%的机房空间。这还未把因无须装设制冷装置而节省的电力公司变压器房的空间计算在内。 系统更可靠和更灵活 区域供冷系统使大厦业主/管理公司得以精简大厦管理队伍,因为大厦无须操作及维修制冷机机组。大厦亦无须预留款项更换制冷机,在增加冷冻量方面所受限制较少,而所需贮存的

浅谈冷却塔供冷技术

浅谈冷却塔供冷技术 摘要:冷却塔供冷,是一种不使用制冷机的供冷手段(国外称为“免费供冷”free cooling),是指在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增设部分管路和设备,当室外气象参数达到某些特定值,特别是室外湿球温度低到某个值以下时,关闭制冷机组,将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或工艺冷却系统供冷,满足建筑物空调需求及工艺供冷需求。 关键词冷却塔供冷内区板式换热器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大型厂房及大型公共建筑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生产工艺不断涌现,大型厂房及大型建筑的内区需要常年供冷;一些耗热量较大的工艺,冬季亦需要供冷冷却;对于这些夏季仍需供冷的建筑物来说,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利用室外的自然冷源来实现对室内的供冷,避免开启制冷机组以节省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冷却塔供冷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明确提出,对冬季或过渡季存在一定量供冷需求的建筑,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应利用冷却塔提供冷水。冷却塔提供空气调节冷水是指在原有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增设部分管路和设备,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时,可以关闭水冷式制冷机组,以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供冷,提供建筑物所需的冷负荷。 一、冷却塔供冷,是一种不使用制冷机的供冷手段(国外称为“免费供冷”free cooling),是指在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增设部分管路和设备,当室外气象参数达到某些特定值,特别是室外湿球温度低到某个值以下时,关闭制冷机组,将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或工艺冷却系统供冷,满足建筑物空调需求及工艺供冷需求。 (一)冷却塔供冷系统的原理 对于一种结构已定的冷却塔而言,它的出口水温是由建筑冷负荷及室外湿球温度决定的,水可能被冷却的最低温度为当时室外空气的湿球温度。 随着过渡季和冬季的到来,室外湿球温度逐渐下降,相对湿度降低,冷却塔出口水温也随之下降。而此时,建筑冷负荷不断下降,湿负荷不断减少,适当提高冷水温度,减少其除湿能力,完全能满足空调系统舒适性的要求。若此时冷却水出口水温与空调末端所需冷水水温相吻合,就为冷却塔供冷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二)冷却塔供冷系统的形式 冷却塔供冷按冷却水是否直接进入空调末端设备来划分可分为: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和冷却塔间接供冷系统。

空调设计设备选型指南

内容: 1 水冷冷水机空调系统 ☆主要设备 (1)制冷主机(2)冷冻水泵(3)冷却水泵(4)冷却塔 (5)电子水处理仪(6)水过滤器(7)膨胀水箱 (8)末端装置(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等) 2 冷、热源的选择 1. 冷、热源系统设计选型注意的几个方面 1.1 各种冷、热源系统的能效特性 1.2 冷、热源系统的部分负荷性能 1.3 冷、热源系统的投资费用 1.4 冷、热源系统的运行费用 1.5 冷、热源系统的环境行为 2. 冷源设备选择 2.1 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以正确的空调负荷计算为准,可不作任何附加,避免所选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偏大,造成大马拉小车或机组闲置的情况。 2.2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 制冷机组一般以选用2~4台为宜,中小型规模宜选用2台,较大型可选用3台,特大型可选用4台。机组之间要考虑其互为备用和切换使用的可能性。 同一机房内可采用不同 类型、不同容量的机组搭配的组合式方案,以节约能耗。并联运行的机组中至少应选择一台自动化程度较高、调节性能较好、能保证部分负荷下能高效运行的机组。 为保证运转的安全可靠性,当小型工程仅设1台时,应选用调节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的机型,如选择多台压缩机分路联控的机组,即多机头联控型机组。 2.3 冷水机组机型选择 2.3.1水冷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机型宜按制冷量范围,并经过性能价格比 进行选择。 2.3.2冷水机组机型选择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以下规 定。 2.3.3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 冷水机组铭牌上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或样本技术性能表中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是机组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只能作冷水机组初选时参考。冷水机组在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应根据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主要指冷水出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按机组变工况性能表、变工况性能曲线或变工况性能修正系数来确定。 2.4热源设备 2.4.1热源设备类型 提供空调热水的锅炉按其使用能源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1)电热水锅炉(2)燃气、燃油热水锅炉 电热水锅炉 电热水锅炉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清洁卫生,无排放物,安全,无燃烧爆炸危险,自动控制水温,可无人值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规定: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 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

冷却塔供冷技术的应用

冷却塔供冷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型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很多进深较大的建筑物均区分内、外区,这类建筑物存在着大面积的内区(无外围结构和传热负荷),内区中有人员、照明设备的散热,并常有电脑和其他具有高显热的电气设备(如传真机、复印机等)散热形成冷负荷,因此内区往往需要全年供冷以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温度。对于除夏季仍需供冷的建筑物来说,可以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利用室外的自然冷源来实现对室内的供冷,避免开启制冷机组以节省空调系统的耗电量,这就需要使用到冷却塔供冷技术。 2005年7月1日实施的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5.4.13条明确提出,对冬季或过渡季存在一定量供冷需求的建筑,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应利用冷却塔提供空气调节冷水。冷却塔提供空气调节冷水是指在原有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增设部分管路和设备,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时,可以关闭水冷式制冷机组,以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供冷,提供建筑物空调所需的冷负荷,这就是冷却塔供冷技术。 在本人实施的沈阳中街大悦城商场,由于内区有大量灯光照射,发热设备多,且人员流动量大,因此设计了一套在过渡季节使用的小型冷冻机组和冷却塔制冷系统,冷负荷为2100KW。本人在理解冷却塔供冷的原理,针对过渡季节和冬季的特点,讨论了冷却塔供冷技术的适用条件,提出在完善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水箱等辅助设备,防止系统运行时设备及管道内存水结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以开式冷却塔加板换器的间接冷却塔供冷系统为例,该系统的主要用能部件有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末端空气处理设备。 在原有的空调系统中增设了一个热交换器(通常会使用板式换热器)与制冷机组并联,从冷却塔来的冷却水通过板式换热器与封闭的冷冻水循环进行热交换。这样,冷却水循环与冷冻水循环是两个独立的循环,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是隔离的,并不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冷冻水管路被污染、腐蚀和堵塞问题。在冷却水间接供冷系统中多采用板式换热器,是因为板式换热器在中温低压的水循环中是最适用的,体积小、换热能力强,能够最小程度地减小换热温差。 值得一提的是,在系统中还需在室内增加了一个过渡水箱(不会出现冰冻现象)。这个水箱的功能是当系统停止运行后,冷却塔集水盘及冷却塔至水箱段的水会因重力全部流至该水箱内,避免室外管道存水结冰冻坏管道。当水泵再次启动时,水箱内的存水又能重复利用于系统循环。水箱的体积如何确定,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下。 水箱的体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因为冷却塔及冷却塔至水箱段内无水,水泵启动瞬间,水箱应有足够水量弥补该部分水体保证出水管的水能流经冷却塔和空管道到达水箱,使系统恢复供水与回水同步的稳定状态,此体积为V1。第二部分,水泵停止运行后,水箱应有足够空间储存冷却塔及冷却塔至水箱段管道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探讨解读

三、区域集中供冷供热 1.研究内容 1.1.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现状:区域空调已历经了多年发展,在世界各地创造了大量成功运作的案例。有些国家由于其本身所处地理位置和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在其能源供应领域中,区域空调系统是仅次于燃气、电力的第三大公益事业,约有90%的中央空调都采用环保节能的非电空调,其中区域空调项目多达250个;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区域空调在欧美国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迄今为止,在美国投资建设的区域空调项目亦达约130个;马来西亚、新加坡也分别建设了几十个区域空调项目。这些项目提供的空调面积为30万平方米到500万平方米。中国的区域空调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上海、江苏等城市已经有建成使用的成功案例,目前成都尚无区域空调的案例。 存在问题:一是区域空调所需的资源供应存在不确定性;二是缺少统一的规划,主要是分布式能源的规划与管网规划、电网规划以及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的关系;三是并网标准的缺失;四是缺乏合理的价格体系和机制。 1.2.区域集中供冷供热可行性、必要性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增长与能耗矛盾日益突显,节能、降耗、循环、高效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方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将建立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变成具体实施方案,切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下大力气狠抓落实,大力推进节能工程。这要求城市的基础建设必须具有前瞻性,这为区域空调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所有技术均为国内自行开发,区域空调作为一个成熟的产品在全球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多家品牌作为非电空调全能供应商为其中包括巴塞罗那世界文

化论坛(西班牙)、马德里新机场(西班牙)、奥斯汀多蒙商业中心(美国)、第18空军基地(美国)、中央政府新城(马来西亚)等上千个项目提供主机,并为部分项目提供了整套的区域空调解决方案,充分验证了区域空调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节省初投资:区域空调投资变原政府投资为社会投资,变使用者投资为第三方投资,与传统的自建方式相比,客户只需通过入网费的形式支付相当低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完整的中央空调服务,投资将通过能源服务中的赢利分多年逐步回收,从而可以大幅减少客户的资金压力,降低了中央空调的使用门槛。 运营费用低:由于空调系统可采用一切热源,能够有效进行能源的梯级、循环技术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从而降低运行费用10%~30%;同时采用大型机组,COP高,系统配比合理,运行费用大幅降低;运用自动计量系统,按量收费,价格长期稳定、透明,保证在当地处于同比最低水平,真正拥有市场竞争优势。 节省土地使用:在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地区,集成式的能源站,使众多的传统小机房合而为一,大大节省机房占地。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环境的友好性:区域空调可以使用任何热源来制冷、采暖,特别是可以利用发电尾气、蒸汽,工业废热、区域内垃圾集中处理而产生的沼气以及太阳能。在顺应国家能源梯级利用,发展分布式能源战略的同时,大幅减少SO2、CO2 等有害气体的排放。100万m2的建筑区域如采用非电区域空调,每年将可减排二氧化碳2.6万吨、二氧化硫1200吨、氮氧化物100吨、煤渣3000吨、粉尘200吨,相当于营造1100亩热带雨林或种植20万棵大树。区域空调营造和谐环保的室外环境和“六度”皆优的室内环境,参与创造友好型人居环境,真正使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运行的稳定性:每个冷热站3套机组以上,互为备用;每种设备可备有2~3种能源,如某种能源中断,另一种可及时弥补,确保100%不中断空调。每台机组建立完备的技术档案,并为每种机型备足了保养及维修所需的备件。由于采用了用维护代替维修的服务理念和365天24小时因特网监控,把所有隐患消灭在萌芽,从而确保每台机组终身零停机故障,保证了每台机组寿命超过20年。市场的适应性:近十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 力不断提升,民众对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对节能环保的中央空 调需求日益旺盛。

能源站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与单体独立空调系统的方案对比

能源站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与单体独立空调系统的方案对比 ——王伟欢 一、项目概述: 长沙明发商业广场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北纬28°00’,东经113°08’,属夏热冬冷地区。总商业面积40万平米,酒店/写字楼/公寓占60%,约24万平米,纯商业占40%(其中:商业销售部分/持有部为64500㎡/95500㎡,即4:6),约16万平米。各建筑位置相对集中。 二、方案简述: 1、单体独立空调系统方案:各单体独立的冷水机组+热水锅炉。 2、能源站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方案: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水蓄冷+水蓄热+区域供冷供热。 三、方案对比: 1、各栋单体空调运行状况表 名称面积(㎡)总冷负荷(kW)使用时间 酒店40000 5707.82 0:00~24:00 办公楼32000 4431.64 8:00~18:00 SOHO+LOFT 办公 88000 10026.39 8:00~20:00 百货+超市+电 器城+运动用 品 61000 8594.04 10:00~21:00 主题街区52000 7395.27 10:00~23:00 休闲美食娱乐35000 5598.4 10:00~2:00 家庭服务14500 1829.25 8:00~20:00 2、方案经济性对比表 2.1.1 单体独立空调系统方案主要设备概算表: 单体名称冷源热源冷热源主要设备价格 酒店冷水离心650RT×2台+冷 水螺杆325.5RT×1台;冷 却水泵4台(备1台)+ 冷冻水泵4台(备1台)+ 冷却塔2台+自控设备。总 功率约1814kW。燃油锅炉 1800kW ×1台。 107×2+57+2×8+18 ×2+18+86=427(万 元) 办公楼冷水离心500RT×2台+冷 水螺杆244.2RT×1台;冷 却水泵4台(备1台)+ 冷冻水泵4台(备1台)+ 冷却塔2台+自控设备。总 功率约1255kW。燃气锅炉 1400kW ×2台。 85×2+43+2×8+17× 2+16+70×2=403(万 元) SOHO+LOFT 办公冷水离心1200RT×2台+ 冷水离心600RT×1台; 燃油锅炉 2400kW 197×2+99+2×10+22 ×3+21+112×3=936

浅析集中供冷技术的原理及实施

浅析集中供冷技术的原理及实施 摘要:集中供冷技术为绿色环保技术,不但能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还能节约能源、缓解用电紧张,前景非常广阔。本文章将对集中供冷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该项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浅析;集中供冷;技术;原理;实施 1.前言 伏暑盛夏,烈日炎炎,人们的心情也随着这天气变得烦躁,唯有打开空调吹出的习习凉风才能让人们的身心倍感舒适。然而高昂的电费却让许多家庭的空调成为摆设,在电力匮乏的地区,开空调更成为一种奢望。家用空调制冷剂氟利昂造成的臭氧空洞,已造成全世界人们的恐慌与担忧。人们不禁慨叹:“如果像集中供热一样实现集中供冷那该有多好啊!” 其实,实施集中供冷并不是梦,它在技术上简单易行,与集中供热系统使用的是同一热源、同一套管网甚至同一个机房,只需要对原有的集中供热机房也就是热力站做两点小改造即可。一是在热力站增加一个溴化锂制冷机组,变成一个制冷站;二是将终端用户室内的暖气片或地暖盘管改为可吹风的风机盘管(风机盘管是中央空调系统在室内的终端)。 2.集中供冷的工作原理 集中供冷的工作原理是将原来用来集中供热的高温、高压的热水,通过集中供热管网系统输送到制冷站,以此为动力驱动溴化锂制冷机组进行制冷,再将制冷后产生的低温冷水输送到终端用户,通过风机盘管吹出冷风来,以满足用户的用冷需求。鉴于此,只要有集中供热的地方都能同步实现集中供冷,只不过,用户室内的暖气片改为风机盘管系统后,其今后在冬季采暖时,也随之变作了由风机盘管吹出热风的方式。 溴化锂制冷是一种吸收式制冷方式(与蒸气压缩式制冷相对),是中央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制冷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的蒸发来制冷。溴化锂为无毒无污染的淡绿色液体,易溶于水,而且价格便宜,不会破坏臭氧层。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利用溴化锂易溶于水的特性,制取0℃以上的空调用冷水。下面介绍它的原理,原理图如下: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原理图

低碳城市建设与区域供冷技术

低碳城市建设与区域供冷技术报告 丁淑红 [摘要] 本文介绍我了国低碳城市建设以及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回顾了区域供冷技术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总结了区域供冷技术的特点,并对区域供冷技术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 低碳,城市,区域供冷 TECHNICAL REPORTS OF LOW-CARBO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ISTICT COOLING Abstract describes the problems of our low-carbo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revie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district cooling technology and current statu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ct cooling technology, and district cooling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of the prospects. Key words low-carbon,urban,distict cooling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工业化发展不断深入,能源与资源消耗屡创新高,环境压力也非常严峻。目前我国已有房间空调器1亿台,商用空调120万套,空调能耗已占全国耗电量的15%左右。夏季用电高峰时,空调用电量甚至达到城镇总用电量的40%。几乎所有新建的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娱乐场所、医院以及改造过的上述建筑中都设置了中央空调系统,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设备使用效率低,管理落后,运行不经济,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发展既节能、环保又经济可行的制冷技术成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伟大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供冷技术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节能的供冷方案。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以及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回顾了区域供冷技术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总结了区域供冷技术的特点,并对区域供冷技术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 低碳城市建设 2.1低碳城市 城市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我国有600多个城市.对其中287个地级以

冷却塔供冷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型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很多进深较大的建筑物均区分内、外区,这类建筑物存在着大面积的内区(无外围结构和传热负荷),内区中有人员、照明设备的散热,并常有电脑和其他具有高显热的电气设备(如传真机、复印机等)散热形成冷负荷,因此内区往往需要全年供冷以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温度。对于除夏季仍需供冷的建筑物来说,可以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利用室外的自然冷源来实现对室内的供冷,避免开启制冷机组以节省空调系统的耗电量,这就需要使用到冷却塔供冷技术。 2005年7月1日实施的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5.4.13条明确提出,对冬季或过渡季存在一定量供冷需求的建筑,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应利用冷却塔提供空气调节冷水。冷却塔提供空气调节冷水是指在原有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增设部分管路和设备,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时,可以关闭水冷式制冷机组,以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供冷,提供建筑物空调所需的冷负荷,这就是冷却塔供冷技术。 以开式冷却塔加板换器的间接冷却塔供冷系统为例,该系统的主要用能部件有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末端空气处理设备。 在原有的空调系统中增设了一个热交换器(通常会使用板式换热器)与制冷机组并联,从冷却塔来的冷却水通过板式换热器与封闭的冷冻水循环进行热交换。这样,冷却水循环与冷冻水循环是两个独立的循环,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是隔离的,并不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冷冻水管路被污染、腐蚀和堵塞问题。在冷却水间接供冷系统中多采用板式换热器,是因为板式换热器在中温低压的水循环中是最适用的,体积小、换热能力强,能够最小程度地减小换热温差。 值得一提的是,在系统中还需在室内增加了一个过渡水箱(不会出现冰冻现象)。这个水箱的功能是当系统停止运行后,冷却塔集水盘及冷却塔至水箱段的水会因重力全部流至该水箱内,避免室外管道存水结冰冻坏管道。当水泵再次启动时,水箱内的存水又能重复利用于系统循环。水箱的体积如何确定,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下。 水箱的体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因为冷却塔及冷却塔至水箱段内无水,水泵启动瞬间,水箱应有足够水量弥补该部分水体保证出水管的水能流经冷却塔和空管道到达水箱,使系统恢复供水与回水同步的稳定状态,此体积为v1。第二部分,水泵停止运行后,水箱应有足够空间储存冷却塔及冷却塔至水箱段管道内存水的体积,此体积为v2。过渡水箱的总体积应为v=v1+v2。 管道体积v管=管截面积s管×l管=3.14×0.15×0.15×25=1.77m3 v1=v2=v塔+v管=3.74+1.77=5.51m3 当冬季室外温度低于零度时,系统内的水存在结冰的可能,因此与空气直接接触的设备、管道存在冻坏风险,对系统应增加以下辅助设施:(1)室外管道全部设置电伴热,并加设保温,以防止管道结冰;(2)在冷却塔集水盘内设置电加热器,防止集水盘内水体结冰;(3)系统内加注乙二醇,降低冷却水冰点,防止结冰。 通过此冷却塔供冷技术的应用,合理选用相关辅助设施,保障了环境的舒适,成功解决了内区的散热、外围结冰防护等问题,节约了电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我国,适合于冷却塔供冷技术条件的大型超市、商场、办公建筑、具有高显热的大中型计算机房、要求空调系统全年供冷的建筑越来越多,这为冷却塔供冷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