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_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_蔡拓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贸易的加强以及跨国公司的崛起,世界变得越来越联系紧密,国家和民族间的边界也变得愈加模糊。
这种跨文化交流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文化,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考虑。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互动机会大大增加。
更多外国电视、电影和音乐进入中国市场,外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加快,使新一代的中国人接受和了解外来文化。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也有机会走向世界舞台。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全球化中,激烈的竞争和商业模式的进化也导致了重大变化,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越来越困难。
以中国的餐饮业为例,许多汉传菜品在中餐馆中被西餐甚至快餐取代。
同样地,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也受到了来自现代音乐的冲击。
还有一个担忧是,全球化可能会导致文化同质化。
许多国家逐渐失去特色,开始在另一个文化中“融入”。
这可能会导致某些国家失去其文化身份,变得越来越像其他国家。
对于中国,这种文化挑战更加复杂,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而其他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比较年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文化的传承不同于中国。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中国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首先,它需要在扩大文化交流的同时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
这不仅涉及到中国政府的政策措施,还需要广大民众的自觉性和历史文化的自信,从而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发展和传承。
此外,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吸收,以期将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这样可以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中国的文化产品更具竞争力。
总之,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挑战是无法避免的,但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但无论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在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出发,是保证中华民族在文化上走向繁荣的关键。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全球化的反思与应对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全球化的反思与应对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还面临着文化价值的流失和文化认同的困扰。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应对之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全球化的反思与应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反思自身的价值观。
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使得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全球化的平台。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道德修养,可以引导人们在全球化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佛教思想则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慈悲,可以帮助人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善良。
通过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国人可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寻找自身的定位。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西方文化主导的风险。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和魅力。
例如,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医药的独特理论和疗效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传承和发展自身的独特文化资源,找到自己在全球化中的定位,并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弘扬自身的精神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谐性和务实性的精神特质,这些特质在全球化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人们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以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和谐性可以为全球化提供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撑。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务实性也可以为全球化的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智慧。
通过弘扬自身的精神特质,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全球化提供一个积极的影响力。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保护自身的独特性。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文化价值的流失和文化认同的困扰。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分析论文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分析论文2017-07-20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资本、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动与配置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带来各国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改变,使各国文化呈现出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态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其是否愿意,都要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其中。
经济全球化必然会给全球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各种文化都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巨大推动力的作用下发生重大变化。
全球文化将在冲突与融合的交互中走向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阶段。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说: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事实,我们关注全球化,不仅因为它就发生在我们眼前,更因为它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发展。
由于全球化是以西方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弱势,全球化对发展中的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以及带来的文化安全都够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的幅度要宽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的速度更是要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同时,中国本土的民族文化发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更是面临着危险和困境。
全球化过程中,随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不断扩大,西方文化如洪水一般涌入中国。
在这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守住我们民族文化的底线。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的是,随着西方节日文化传入中国,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对那些洋节”情有独钟,而对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某些传统节日却不闻不问,甚至忘却。
诚然,这里面有商家对洋节的炒作的原因。
但从深层次反映的是,国人在全球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盲从与不适的状况。
而就是由于这种盲从与不适,才导致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面临着巨大的危险,甚至某些传统节日走向了没落。
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在生产上从国外引进了大批先进的高端技术,这本来是件好事。
可是,后来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对国外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过大,具体表现为只会积极引进,而很少对其从事消化吸收工作,直接影响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
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崇尚、自信以及自主地保护、传承和发扬的态度和信念。
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频繁,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成为了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全球化带来的交流和融合,使得各国文化相互影响,日益走向同质化。
同时,传统文化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
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对传统文化的存续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的“仁爱”、“礼仪”等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中是否还有着强烈的存在感?在全球市场中,中国传统工艺品是否能够与国际大品牌竞争?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软实力,是自身文化的肯定和弘扬。
只有保持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才能在全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有所发言权和主导权,才能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才能使文化交流不仅有渠道、有平台,更有魅力、有价值。
相反,如果没有了文化自信,民族文化将逐渐消失,个体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将越来越模糊,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扎根与信仰,社会也将面临着价值观、文化认同、身份危机等问题。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一些传统文化因为历史原因已经面临着消失或衰落的危机。
例如,中国曲艺、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文化内容,因为现代生活方式、新的文化方式以及文化需求不断变化而出现失落的现象。
传统文化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弘扬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代有着更广泛的生命力和更深远的影响力。
同时,传统文化还可以为现代文化提供灵感和养分,为当代社会带来新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
四、传承传统文化的实际困境传承传统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有些文化已经在现代生活中失去了价值,因此,有必要调整传承的方向。
例如,传统技艺,由于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很多古老的手工艺已经没有市场,应该将传统技艺的传承转向文化体验、文化教育和研究等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这也促使了各种文化的流动和交融。
而在这样的文化交流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上最悠久、最独特的文化体系之一,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悠久深厚,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独特表现。
因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
其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智慧和价值理念,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和审美素养,同时也能够提升文化自觉和文明素质。
二、传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然而,传承并不等于停留在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需要有创新的理念和行动。
传承与创新并重,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策略。
首先,需要进行适当的再造和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持续流传,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魅力。
因此,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当地进行再造和创新。
比如,将传统文化人物、事件等进行现代化的表现,创新又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艺术品、产品等,都有助于激发人们的传统文化兴趣。
其次,需要以多样化的形式和方式进行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方式需要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目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已经从纸质传承,转变为数字化传承、非遗大篷车、非遗文化游学等形式,这些多样化的传承方式和形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推广传统文化理念和传统文化产品。
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作者:杜小安当前,随着西方垄断资本的不断扩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到空前的高度,以现代性扩张为本质特征的全球化已成为有目共睹的客观现实。
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文化的强势语境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并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全球化语境下,以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全球化导致了全球文化的西方化、商业化,致使东方的中国文化逐步被全球性商业文化所吞蚀和严重边缘化。
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着全球文化同质化和民族文化本土化的尖锐矛盾,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化为中国文化提供发展机遇全球化对中国文化虽然具有很多的负面影响,但它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只要我们从战略上认清形势,把握住这个发展的机遇,中国文化就能够在全球化的舞台上扮演更加耀眼的角色。
全球化为中国文化提供的发展机遇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全球化为中国文化实现现代化和自我更新提供了丰富的世界文化资源和参照系统。
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结构完整的独立文化系统。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已经站立起来了,在经济上也已经在世界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文化上能否站立起来还有赖于我们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关键在于中国文化自我创新和现代化的成败。
全球化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密切相连的地球村,这为中国文化实现自我创造性转化提供了丰富的世界文化资源和参照系统,尤其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只要我们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努力实现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变革,就一定能够推陈出新,实现“旧邦新命”,再造中国文化的辉煌。
其次,全球化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空前广阔的空间,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随着以交通、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通用语言的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文化圈之间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路径
收稿日期:2020-05-28基金项目:2018年海南省社科基金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编号:HNSK (YB)18-82)㊂作者简介:于凌炜(1978-),女,河南郑州人,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㊂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路径于凌炜(中共海南省委党校㊀哲学教研部,海南㊀海口㊀571100)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㊂当今的全球化在拓宽我国文化建设视野的同时,也对我国文化自信的建构形成了严峻挑战㊂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自信建构既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化,在广阔时空中传承创新,又要坚决抵制文化霸权主义㊁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把对文化自信的坚定落实到制度中㊁体现到行动上㊂关键词:全球化;文化霸权主义;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D6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3-7462(2020)05-0063-06DOI :10.13977/ki.lnxk.2020.05.01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作了专章论述,强调 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1]22㊂要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清楚我国文化自信的现状,从而进一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文化自信建构路径㊂一㊁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化,在广阔时空中传承创新在当代,我国文化自信的建构受到了来自全球化的挑战㊂当今,我国经济的发展早已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发展奇迹,被认为是全球经济的引领者,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令全世界瞩目的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㊂以飞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我们充满了道路自信㊁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但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我们的文化自信还未真正建立起来㊂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㊂ [2]41因此,对于文化自信的建构,我们依然责任重大㊂第一,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它的出现和存在具有历史的合理性㊂虽然全球化也是一把 双刃剑 ,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会有负效应的一面,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一趋势中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才是更为本质的东西,所以,我们只有顺应这一客观趋势,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才是理性的选择㊂全球化的特点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是一个与世界文化的互动过程,只有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才能不断地获取新的内涵,并与时俱进㊂当然,民族文化的发展是独立的,不能依附于外来文化,但这种独立绝不是与世隔绝的独立㊂独立不是孤立㊂马克思认为,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应该在世界交往中寻求㊂因此,民族文化要想真正地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竞争力㊂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使自己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地位和自信不断地得以提升㊂第二,文化建设主动地融入全球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㊂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是不可动摇的㊂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㊂改革开放不仅适用于经济建设,同样也适用于文化建设㊂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显然都是不可能的㊂过去,我国曾长期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保守观念在其中的影响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㊂因此,我国要搞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增强人们的开放意识,这是一场思想观念上的深刻革命㊂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文化的发展也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文化是对话,是交流思想和经验,是对其他价值观念和传统的鉴赏,文化将在孤立中消亡㊂ [3]205因此,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惧怕文化间的交流,而要以开放的文化心态,将自身置于世界文化大潮之中,主动接受世界文化的洗礼,并作为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平等的一员积极地借鉴㊁吸收和传播人类文明的精华㊂第三,文化建设主动地融入全球化进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㊂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由于我国脱胎于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由于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仅靠自己的经验和资源是绝对不行的,历史上,我们闭关锁国造成的深刻教训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只有不断吸取人类文化之精华,才能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自信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㊂ [4]因此,我们要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充分利用全球化为我们带来的大好机遇,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快地发展自己㊂二、要坚决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㊁思想认识问题㊁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1]23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但在文化领域西方仍然占据世界的主导地位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搞意识形态渗透,极力对外进行文化输出,加紧推行其文化霸权主义㊂在这种以西方文明为主导话语权的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亟需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增强文化自信㊂只有坚守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坚决抵抗文化霸权和侵略,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发展㊂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其中之一是要坚决抵制文化霸权主义㊂文化霸权也被称作文化强权,是指一国从本国的利益和战略目标出发,通过文化渗透或扩张的方式,将其价值观念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以达到控制和征服其他国家的人心,重塑其他国家的行为方式㊁价值观念及社会制度的目的㊂文化霸权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文化领域中的突出反映㊂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逐步认识到:要想称霸世界,再使用传统的经济和军事手段已经过时,而谋求文化上的霸权,把文化作为称霸世界的重要战略手段,达到 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目的,则不失为一项称霸世界的良策㊂所以,积极地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文化霸权战略成了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外关系的重要特征㊂在当今的西方国家中,美国在军事㊁经济等方面的实力领先于其他国家,正是这些综合实力和物质基础,使得其内在的扩张欲急剧膨胀,这种日益膨胀的扩张欲促使美国肆无忌惮地把自己的文化理念㊁价值观念等传播或强加给其他民族和国家,在全球范围不遗余力地推行其文化霸权㊂因此,美国的文化霸权在当代具有典型性㊂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推行文化霸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式隐蔽㊂首先,以民主和人权为幌子干涉我国的内政㊂冷战结束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国成了美国的心腹大患,其企图以民主和人权为幌子来干涉我国的内政,而民主和人权成为其对华推行霸权政策的精锐武器㊂自1990年开始,美国已经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多次提出反华提案,极力歪曲我国的人权状况,并试图在国际活动中把他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强加给中国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总想单方面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而且不考虑别人的反应或长远代价㊂ [5]其次,假借对外文化交流㊁援助等项目对我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㊂冷战结束后,美国不但增加了对外文化交流的项目,而且还配合了其他手段,如对外援助项目㊁投资项目等㊂这是西方国家推行其霸权政策的一种新形式,其企图以这些方式,隐蔽地将其意识形态㊁社会制度等理念推销到我国,以达到 西化 我国的目的㊂邓小平曾说: 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㊂ [6]344所谓没有硝烟,其实就是说要通过秘密和隐蔽的方式,和平演变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㊂第二,规模庞大㊂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文化霸权的战略构想,就是要以经济上的优势为依托,大量 促销 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㊂美国参议员富布赖特说: 一代人之后,我们与其他人进行社会价值观念交流的好坏要比我们军事㊁外交优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更大㊂ [7]8他们企图从经济领域入手,然后再向各个领域辐射㊂西方国家认为,只有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能够被别国人民广泛接受,才有望继续巩固他们的霸权地位㊂于是,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大规模地对外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㊂西方国家推行其文化侵略的手段是多样的,美国推出的 富布赖特 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该项目始于1948年,在国际上影响很大㊂据统计,截至1997年,参加的国家已有140个之多,参加人数已超过245000人㊂由于 富布赖特 项目对外的 资助 对象主要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因此美国政府尤其重视㊂据美国国会对外授权条例公布,美国政府在2000和2001这两年里对富布赖特项目的拨款均达1.12亿美元㊂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文化产品也大规模地对外倾销㊂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到1996年为止,美国的娱乐产品和软件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已达602亿美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就已经控制了当时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在网络文化方面,众所周知,当前,美国文化占据了网上信息资源的90%㊂这些文化商品兜售的早已不是其表面价值,而是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㊂正像美国学者约翰㊃耶马在‘世界的美国化“一书中所言,美国的真正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㊁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厂㊁马特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㊂由此可见,当今的全球化在更大的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文化的 美国化 ㊂第三,手段先进㊂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㊂网络的出现为世界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场域,但也为西方意识形态展开对外攻击提供了便利㊂ 西方国家依靠在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不但掌控着信息传播的数量,而且还控制着信息传播的流向㊂ [8]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利用他们占统治地位的信息网络,让有利于他们的信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狂轰乱炸,这种信息时代的文化霸权主义被西方学者托马斯㊃麦克菲尔称为 电子殖民主义 ㊂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互联网等高新科技方面还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当前我国在对舆论导向和 第四媒体 的控制方面难度还是很大的㊂鉴于以上情况,警惕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已成为当今许多国家的共识㊂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强烈反对文化霸权主义㊂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并通过制定合理的文化战略,积极应对㊂第一,加快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夯实我国文化自信建构的物质基础㊂文化自信必须有硬实力支撑,没有硬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只能是一种空想㊂如果没有近些年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大增强,我们谈何文化自信?经济是基础,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加快发展自己㊂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的综合国力更加强大了,我们才有足够的实力去抵制和反对文化霸权主义㊂在当今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在全球化中扮演主要角色,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㊂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核心又是科学技术㊂因此,抵御文化霸权㊁发展经济的关键就是要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㊂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尽快提高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引进并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努力提高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水平㊂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会快速增长,我们才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抓住更多的机遇,赢得更大的主动权㊂第二,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文化自信建构的精神之基㊂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㊁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㊂ [1]2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以软实力推动着深度转型中的我国社会建设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㊂因此,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为了我国文化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促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不断地完善繁荣发展㊂然而,加速发展的全球化在促进各民族文化全球性交融的同时,也造成了西方强势文化的侵略性传播,导致了弱势文化的边缘化,加剧了当今国际社会文化的冲突㊂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㊂要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失去根本㊁迷失方向㊂其次,要立足民族文化,学习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㊂在人类历史上,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相互交流㊁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实现发展进步的,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胆抓住与异质文化交流㊁碰撞的大好契机,勇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㊂第三,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为文化自信的建构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㊂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空间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意义重大㊂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㊁建设者㊁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㊂ [9]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㊂要搞好我国文化建设的国际环境,首先,我们要处理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㊂我们与西方国家在文化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是现实的问题,为了缩短差距,需要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吸引我国文化建设急需的资金㊁学习他们在文化建设方面优秀的经验与方法,这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实现文化发展的明智之举㊂其次,要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㊂面对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发展中国家很难通过单个的力量与霸权主义相抗衡,因此,我国只有和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共同抗击霸权主义,才能在推动国际新秩序的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㊂中国不搞文化霸权,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搞文化霸权,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一贯的主张㊂邓小平指出: 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㊁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㊂ [6]353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只有坚决地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才能保证我国文化自信建构的顺利推进,也才能使全球化带来的福音公平地泽及全人类㊂三、要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落差,人们很容易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这样两种倾向㊂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㊂民族虚无主义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对本民族文化失去信心,认为一切都是外国的好,应该从根本上接受西方文化,抛弃民族传统文化㊂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虚无主义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主要是指在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那些主张彻底否定我国传统文化㊁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以此来实现我国文化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㊂我国民族虚无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民族虚无主义者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全面反省,他们只看到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而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视而不见,把现实中一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统统都归罪于传统文化,月亮是外国的圆,水是外国的甜,认为只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才是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唯一出路㊂第二,民族虚无主义者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可兼容,要么是传统,要么是现代化,非此即彼㊂结果为了现代化,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抛弃传统的路子㊂第三,民族虚无主义者把现代化完全等同于 西化 ㊂他们认为, 西化 是现代化的唯一形式㊂当他们用 西化 的标准去衡量中国传统文化时,感到中国传统文化毫无时代价值可言㊂民族虚无主义发展下去只会造成民族凝聚力的极大涣散和国家的全盘 西化 ,对国家和民族的危害是极大的㊂狭隘民族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恰恰相反㊂狭隘民族主义认为自己一切都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刺激,大肆宣扬西方文化的弊端,拒绝接受西方的一切文化,认为自己天下第一,极力主张固守本民族文化㊂狭隘民族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狭隘民族主义者诉诸人们对所处地域和血缘关系本能的留恋,盲目地煽动人们的排外情绪㊂他们夜郎自大,极力压制人们对现行体制中落后和不合理因素的批判和改造㊂狭隘民族主义者往往把对本民族的颂扬和崇拜与对其他民族的贬低和丑化联系在一起,将本民族中的落后和荒唐的东西包装遮盖起来,使之免受现代化的冲击㊂第二,狭隘民族主义者对传统不加分析,把目光只盯在传统文化的精华上,甚至牵强附会地把一些并不存在的东西强加于老祖宗头上,顶礼膜拜,到处贴金,以此来满足自己 曾经富过 华夏中心 等的虚荣心㊂狭隘民族主义发展下去只会重蹈闭关锁国的旧辙,误国误民,成为我们融入全球化的大碍㊂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都因为自己的绝对化立场而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他们缺乏对问题的全面分析,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都是我们要坚决予以反对的㊂在人类历史上,虽然各民族国家 由于不同的文化底蕴㊁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化选择 [10]45㊂但是,我们首先应该承认,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其本身都必然含有人类智慧的结晶㊂当今的 全球化并没有使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成为单一的文化 [11],而是促使了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交流与融合㊂如果我们只强调保持本民族文化的 纯洁 而拒绝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和学习,只强调本民族文化的优越而无视其他民族文化的可取之处,我们最终只会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误区㊂要有效地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对传统民族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㊂中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在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然是我们应当继承的,而它的劣根性则是我们应该彻底批判和摒弃的㊂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时期,我们必须对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定位㊂我们既要认真发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㊁积极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又要深刻反省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以便我们能更好地吸取其他文化的精华,尽快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㊂第二,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㊂对于西方文化霸权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当然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充分的措施予以抵制㊂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地评价和对待西方文化㊂和中国文化一样,西方文化也同样存在精华与糟粕㊂因此,我们既要看到西方文化的缺点,也要看到其中属于人类㊁属于世界的部分,绝不能因为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而对西方文化进行全盘否定㊂。
【全球学研究】蔡拓: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全球化时代的理论与价值选择
【全球学研究】蔡拓: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全球化时代
的理论与价值选择
学人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
点击下图放大查看
⤵⤵⤵
●【重磅征稿】国关青年说|2020美国大选专栏征稿启事●【美国研究】2020美国大选-基于选秀的视角
●【重磅榜单】2020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政治学类期刊名单出炉
●【重磅榜单】首批国家级政治学与国际研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示
小编:Jl
本文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10;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平台编辑。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全球化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这些变化中,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大国,其本土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文化全球化通过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强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场合让中国本土文化与全世界的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
比如全球的音乐、电影、艺术等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些文化产品的融合使得中国的本土文化也得到了更新和推陈出新的机会。
此外,文化全球化也让外国文化更多地在中国传播,这使得中国人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外国文化,这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二、文化多元化文化全球化让中国本土文化向更多元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这也为文化的自由创新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以美食为例,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各地的传统美食与西方的烹饪技术进行融合,不断推陈出新,推广开来,所以汉堡和炸鸡在中国的市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让中国人有了更多选择,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人们关注中华美食。
三、现代技术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也加速了现代技术的发展,比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中国的本土文化可以更快速、更方便地传播和推广。
网络上的文化交流和艺术表达方式也让文化的传播和接收更加广泛和便利。
随着机器翻译和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提升,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容易了,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更好地传播和推广。
四、文化自信的提升文化全球化也给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无数的挑战,这种挑战使得中国人具备了更加重要的文化自信,也更加注重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认识到,保护和发扬本土文化是他们应尽的责任,这也增加了整个国家文化传承的信心和力量。
总之,文化全球化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十分显著。
全球化让中国本土文化得到了视野的拓展,同时也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很多机会。
全球化对文化传统的影响辩论辩题
全球化对文化传统的影响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全球化对文化传统的影响是积极的。
首先,全球化使得各国文化可以更好地交流和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人的了解和传播,这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全球化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比如,全球化使得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得以走出国门,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欢迎。
最后,全球化也为文化传统的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各国可以共同保护和传承各自的传统文化,共同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
名人名句,毛泽东曾说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全球化使得各国文化可以更好地交流和融合,有助于各国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经典案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人的了解和传播,比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这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反方辩手观点:全球化对文化传统的影响是消极的。
首先,全球化使得各国文化面临着同质化的风险,许多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独特性和传统特色。
例如,许多国家的传统服饰、建筑风格等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逐渐趋同,失去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其次,全球化也使得传统文化面临着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压力,许多传统文化被改编和利用,失去了原本的纯粹性和价值。
最后,全球化也使得传统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逐渐被外来文化所替代,失去了传统的生存空间。
名人名句,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全球化使得传统文化面临着同质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和消亡。
经典案例,许多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逐渐失去了独特性和传统特色,比如许多国家的传统服饰、建筑风格等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逐渐趋同,失去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相互作用
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相互作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日益增多,中华文化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
作为一个源远流长,包罗万象的文明,中华文化一直以来都在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并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全球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究竟是怎样的呢?一、全球化为中华文化提供广阔的舞台全球化的发展为中华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容易获取和分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资源,使得文化多元化成为了现实。
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文化因其独特性质备受关注。
例如,在国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医、太极拳、茶艺等逐渐被世界所知晓,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同时,中国的现代文化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电影、电视剧、音乐等综合性文艺作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板块。
全球化的机遇,使得中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二、全球化对中华文化带来了一定挑战但是,全球化也对中华文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的大浪淘沙作用使得中华文化面临着海量的文化信息冲击。
即便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地如敦煌、开封等地,也难免有过度商业化、低俗化的文化产品涌现,容易透支文化价值。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让中华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
西方文化的浸染与冲击,使得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淡化。
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欠缺,出现“无中华、非中国”的情况。
这种现象,前所未有,警醒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三、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在全球化时代,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在以下方面积极作为:1. 健全中华文化的创新体系。
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拓展创新应用领域。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建立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传播平台和创新基地,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推进中华文化国际化进程。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新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交流与合作的加深,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在不断提升。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的环境,中国文化需要进行创新,以更好地传播和表达中国的价值观、思想和艺术。
首先,中国文化创新需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文化需要保持传统的特色,同时又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受众。
例如,通过将传统的戏曲表演与现代的舞台技术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创新性的演出形式。
其次,中国文化创新需要注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中国文化创新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并将其融入到中国文化中。
例如,中国电影产业可以借鉴好莱坞的制作经验,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独特风格,创作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作品。
第三,中国文化创新需要注重技术与创意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
中国文化可以利用新技术,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创造出更具创意和互动性的文化产品。
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中国古代建筑,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中国文化创新需要注重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文化创新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也需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中国文化创新应该关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与国际品牌合作,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商品设计中,可以创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综上所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新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通过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技术与创意的结合以及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文化可以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独特和有吸引力的一面,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在全球化中构建中国的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中构建中国的文化自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家,在对外交流中如何构建起中国的文化自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学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美学。
唐诗宋词、书法绘画、传统戏曲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我们应该尊重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让其在当今的文化交流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当今世界的文化潮流,积极吸收外来艺术形式,将其与传统美学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如近年来的流行歌曲、网络文学等,都是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和当代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
二、推广中华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要构建中国的文化自信,就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高效的传播手段和渠道非常重要。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体和社交媒体,宣传介绍中国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语言、习惯等等。
通过这些渠道,大力推广中国的文化符号,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也需要积极向外推广中国的当代文化、艺术、电影、广告等,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喜欢中国现代文化。
例如,今年的流行综艺《创造营2021》就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时尚、包容和自我追求,深受年轻观众喜爱。
三、重视文化自主性,守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去追赶世界文化的潮流,放弃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我们应该重视文化自主性,守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不能随波逐流,而应该树立起中国文化自信。
具体而言,我们要注重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例如,长城、故宫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我们需要将它们保护好,严格规范其修缮和保护,使其能够代代传承。
同时,也应该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
传统文化与全球文化交流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文化与全球文化交流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而在这个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与全球文化交流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与全球文化交流的机遇和挑战,并分析如何在交流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文化。
一、机遇1.1促进文化多样性全球文化交流的机遇之一是促进文化多样性。
通过全球化的平台,各种文化与传统文化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示和传播。
例如,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世界各地的文化节庆等,都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跨国交流来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对世界各地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1.2 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也有机会影响和融入全球文化。
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承和推广。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医、太极等,已逐渐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传播,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挑战2.1文化冲击与同质化全球文化交流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其中之一是文化冲击与同质化。
随着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传统文化面临着被全球文化同化的风险。
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可能会被边缘化或遗忘,从而导致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同时,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一代可能更倾向于接受全球文化,而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2文化保护与传承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在全球文化交流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传统文化面临着被忽视和遗忘的危险。
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活力,如何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和认同,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举办传统文化的展览和活动等,来引导和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的优势3.1独特性和独特的魅力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独特精神和思想的表达,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独特的魅力。
引言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共生共荣的文化交融
引言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共生共荣的文化交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社会。
在这一进程中,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思考。
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文化交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旨在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影响和发展。
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漫长历史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包含着独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艺术形式等。
无论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印度的瑜伽传统,还是非洲的部落习俗,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地域和人文情感。
这些传统文化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审美风格,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
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烈欢迎,成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传统的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耀眼的光芒,为全球文化的多元性做出了贡献。
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对传统文化的挑战。
在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外来文化的冲击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淡化。
年轻一代更容易接触到国外的流行文化,而忽略了自己的传统根基。
这可能导致文化认同的混乱,影响到年轻人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尊重。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的同质化趋势。
一些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导致人们的审美趋同,忽略了各个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这可能使一些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逐渐边缘化,失去了其原本的魅力和生命力。
传统文化与全球化的互动然而,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非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可以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过程。
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可以焕发新的活力,与其他文化形式产生有趣的碰撞与交融。
这种交融不仅可以丰富传统文化,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文化创意。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蔡拓;孙祺
【期刊名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对于文化全球化产生的影响,全球化的怀疑论者和一部分文化全球化支持者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运用建构主义关于规则二元性的观点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见,怀疑论者和部分文化全球化支持者在看待文化全球化时都存在片面性.面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间的冲突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应当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文化的建构作用,成为在新的全球治理规则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页数】7页(P79-85)
【作者】蔡拓;孙祺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北京,100088;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文化全球化分析——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 [J], 赵俊
2.博弈论视角下的中国传统诚信观研究——兼论对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J], 肖建乐;孙德华
3.基于文化全球化视角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J], 卢丹
4.文化全球化分析——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 [J], 赵俊
5.中国古代刑法典的编纂体例和结构特点——兼论中国传统刑法文化的作用和影响[J], 宋四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导读:本文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经济大循环之中,它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全球化。
对外开放构成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它意味着中国文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而是一个处于开放和互动的全球化网络之中的民族文化。
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外部世界必然会对当代中国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反映在诸多方面。
这里有重点切入几个问题。
第一,在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地培育出了对待外来文化的一种相当开放的民族文化心理。
它首先表现在社会心理空间的拓展上。
人们开始摆脱那种把中国文化看成人类唯一的文明,把中国的生活方式视为唯一的或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的狭隘、保守、妄自尊大的传统文化心理,意识到天地的广阔和世界的多样性,也看到了自己的落后,看到了天外有天,因此而产生了愈来愈强烈的不满现状、积极进取的心理。
人们不但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前所未见的新事物,以极大的热情学习各种新知识,而且积极引进、模仿、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拿来主义”成了一股汹涌的潮流。
随着社会心理空间的拓展,人们的改革开放、开拓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中国人正以博大的胸怀迎接汹涌澎湃的现代化潮流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潮流,走向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
其次,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辩证态度上。
过去许多中国人曾以一种封闭的、形而上学的文化心理看待外来文化,难以对外来文化的长处和短处作出正确的鉴别,往往在憎恨外来文化中消极成分的同时,也憎恨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尤其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传入是与殖民主义的侵略相伴随的,这就使民族矛盾与文化矛盾交织在一起,对民族存亡的关注与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交织在一起,西方文化的进入与民族感情的被伤害、民族自尊心的失落交织在一起,使相当多的人划不清维护主权与盲目排外的界限。
经过曲折的历史过程,尤其是经过20余年的对外开放,人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逐渐变得明达和辩证,能够相当理智地而不是偏激地看待外来文化,逐渐学会把外来文化中那些具有全人类共享性、继承性、融合性的先进文明成果与外来文化中的消极面加以区分,分别对待,而不是一概排斥。
试析信息技术对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试析信息技术对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前言:全球化始于地理大发现时期,当欧洲的探险者带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从伊比利亚半岛出发,全球化就开始了。
一直以来,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为主导的,不难理解,商业利益是地理大发现的源动力。
然而不可否定的是,当时迪亚士达伽马的船队出发时,同样带着一个非商业的目的,那就是传播基督教。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问题中不可忽视、极为迫切的话题。
本文主要讨论21世纪以来,新兴信息技术对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分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三个部分。
不难看出,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带来了许多融合,纵然有争议,然而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已经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同。
1经济上的融合有利于发展经济,而政治和文化却又同步性。
政治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文化的传统实际上影响了政治的形态,意识形态、政治精神等文化层面的东西,都是影响政治至关重要的因素。
以现在的情况看,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是大于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并且“全球交往的根本动力就是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2。
或者说,世界各国的文化,从全球化开始到现在,其实受的改变是很小的。
无论是当时的地理大发现的发起人西班牙葡萄牙,还是不列颠群岛上的英国人,还是最大的受利者美国人,还是落后一拍的东方民族,难道有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化中,有了根本的改变吗?答案几乎是否定的。
各国文化的根没有被全球化。
经济、政治,实质上都是根文化的外在表现。
各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实质上都以自身文化为根,如果没有忠实于这样的文化,政治经济上的表现就会是混乱的。
日本的明治维新看似否定了自身文化,全盘引进了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然而其形态,和幕府政治别无二致,独裁统治,还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治体系,哪怕在和平宪法过后的日本经济形态,依旧具有政府指导的性质,此言其政治经济莫不出于其传统文化。
如若不出于其传统文化,则何如?阿富汗、伊拉克就是很好的例子,伊斯兰世界的宗教与政治使紧密结合的,具有专制主义的色彩。
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作文精选1篇
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一种重要趋势,它不仅改变了经济结构和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并提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策略。
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
通过互联网、媒体、旅游和国际交流活动,本土文化得以展示给世界,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全球化为本土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
例如,东方的传统艺术,如中国的京剧、印度的舞蹈,借助全球化的传播渠道,赢得了国际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这种文化的传播不仅增加了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也提升了文化自信。
然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同样不可忽视。
外来文化的强势进入可能对本土文化造成威胁。
西方的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导致了一些地方传统文化的逐渐边缘化。
快餐文化的盛行使得地方传统饮食习惯受到冲击,西方时尚的流行使得传统服饰文化面临挑战。
这种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削弱,影响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保护与传承本土文化的策略加强文化保护立法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各国政府应加强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工作。
通过立法保护文化遗产,建立文化保护基金,支持传统工艺和民俗的传承,可以确保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有效保存。
例如,许多国家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传统艺术形式和手工艺进行保护。
这种保护措施能够有效地维护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使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被遗忘。
推动文化创新与融合保护本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守传统,而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文化的创新与融合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有效方式。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本土文化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例如,中国的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技术的结合,使得传统艺术形式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
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机遇挑战应对措施引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然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
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如十七大六中全会所要求的那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2]一、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是指历史上形成并流行至今的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4]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的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的发展趋势,它必然会对世界上所有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构成破坏和冲击,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