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梳理与巩固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运动和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中考物理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了解和掌握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点,对于解题和理解物理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考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的总结,包括运动的描述、力的作用、力的计算等内容。

1.运动的描述:(1)位置:物体在其中一时刻的空间位置,通常用坐标表示。

(2)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所经过的直线距离,用Δx表示。

(3)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用v表示。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x/Δt。

(4)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a表示。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Δv/Δt。

2.力的作用:(1)力的定义:力是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简称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称为地球引力或重力,用Fg表示。

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g=m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3)弹力:弹簧伸长或缩短时对物体的作用力,用Fe表示。

(4)摩擦力:物体表面接触时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分别表示物体静止和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用Fs和Fd表示。

3.力的计算:(1)力的合成:如果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得到合力。

力的合成有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法则两种方法。

(2)力的分解: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将这个力分解为平行于物体表面和垂直于物体表面的两个分力。

4.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也称为惯性定律。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是合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都满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且方向相反的法则。

5.动力学:(1)质量: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大小的物质属性,用m表示。

(2) 动量:物体运动的属性,计算公式为p=mv,其中p是动量,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运动与力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

运动与力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

运动与力
一、力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性质:相互作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定同时存在)
2、力产生的条件: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

3、力作用的方式:接触或不接触。

(二)、力的单位
1、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力的感性认识: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1牛。

(三)、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四)、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
1、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表示方法:带箭头的有向线段(矢量)
(五)、三种力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重力:万有引力(由于地球吸引使物体受力);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重力作用点使重心(物体几何中心)
3、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二、运动和力
(一)、机械运动的概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涉及的公式:v=s/t
(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维持运动的原因。

(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能量守恒,前后联系)惯性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惯性是物体的性质,永远存在。

(四)、二力平衡
等大、反向、共线
注意: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的区别(五)、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某个力的作用效果=另外两个力的作用效果这个力叫做另外两个力的合力
求合力的过程叫做二力合成
(五)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力与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②*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也是物体的一种特*。

2.惯*(1)惯*: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质叫做惯*。

(2)对“惯*”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或“物体受到惯*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

④惯*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有时要防止惯*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或“消灭”惯*。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而且惯*大小是不变的。

惯*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力的合成1.合力、分力用一个力f来等效代替几个力时,被代替的几个力叫f的分力,用来代替的f叫这几个分力的合力。

2.共点力共点力: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分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整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运动和力是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运动和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述。

一、运动1. 运动的概念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

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旋转运动等。

2. 运动的描述运动可以通过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来描述。

位置用坐标表示,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

3. 动力学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是运动和力的基础定律。

分别是:-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合力为零;-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4. 动力学公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动力学公式:F = m * a,其中F代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

这个公式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5. 各种运动的特点和公式-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v = s / t,其中v代表速度,s代表位移,t 代表时间。

- 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v = u + at,s = ut + 1/2at^2,其中u 代表初速度。

-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为h = 1/2gt^2,其中h代表自由落体高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

二、力1. 力的概念力是造成物体发生加速度的原因或方式。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弹力等。

- 非接触力: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例如重力、电磁力等。

3.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4. 弹力弹力是物体变形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反作用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系数和变形量有关。

5.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符号为g。

在地球上,重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力与运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与不平衡力、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力等内容。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状态改变或产生运动的物理量,它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力的单位是牛顿(N),1N等于1kg·m/s²。

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三种:使物体产生运动、使物体停止运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速率。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的合力。

合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求解。

力的分解是指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

常用的方法有力的正交分解和力的正交分量法。

四、平衡与不平衡力当物体所受的多个力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称为平衡。

如果物体所受的力合力不为零,物体将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此时称为不平衡。

五、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力的作用都必然同时伴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力的作用,且力的作用对象不同。

六、摩擦力摩擦力是由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大小与施加于物体上的力的大小相等,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力的大小相等。

七、弹力弹力是指弹性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力。

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符合胡克定律。

八、其他知识点1.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压力:是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力的大小。

3.功:是力沿着运动方向所做的力的大小与移动距离的乘积。

4.功率:是功对时间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5.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时具有的做功能力。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概念的理解(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质性)(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力的相互性) (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3、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注: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的方向改变。

(2)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

(形变)4、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来表示。

1N大小相当于拿起2个鸡蛋的力。

5、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6、弹簧秤的正确使用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读数时,视线、指针和刻度线应在同一水平面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1、合力的概念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理解:?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

?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则求合力无意义。

12、力的合成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1)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是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述:F合 =F1 + F2(2)当两下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数学表述:F合 = F1 - F2 (其中:F1 > F2 )几种特殊的力1、弹力(1)弹力的概念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弹力决定弹力大小的因素(2)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对于拉伸形变(或者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压缩)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力与运动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涉及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滑动摩擦、斜面运动、简单机械等知识点。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方向等性质。

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

力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有大小和方向的合力称为力的合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静止的力:静摩擦力、支持力、张力等。

2.使物体运动的力:推力、拉力、摩擦力等。

3.使物体改变速度的力:重力、摩擦力等。

4.使物体形状改变的力:弹力、张力等。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的过程。

力的合成可以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求解。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力的过程。

力的分解可以利用力的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求解。

四、牛顿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的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除非外力作用于物体。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是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为F=ma,其中F为合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五、滑动摩擦滑动摩擦是物体在相对滑动时发生的摩擦,会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减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材质成分、表面粗糙程度无关。

六、斜面运动斜面运动是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

在斜面上,重力可以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与物体质量之比。

七、简单机械1.杠杆: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变换的一种机械。

杠杆有一定的杠杆力和杠杆力臂。

2.轮轴:是一种可以使物体沿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梳理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梳理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梳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研究物质的基本构成、运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初中阶段是学习物理的起点,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可以使物体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力的效果:力的效果有很多,例如使物体运动、变形或产生热等。

4.力的相互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必然存在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二、能量和功1.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产生的变化和做功的能力。

2.能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3.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表示为E=K+U。

4.功的概念:功是力在物体上做的功,用于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5.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乘以运动的距离,即W=F*s。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可以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合力。

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3.平行四边形法则:用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方法可以方便地求解合力和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运动的描述和变化1.位置的描述:位置可以用坐标来描述,其中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例如(x, y)表示在平面上的位置。

2.速度的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即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4.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速率,即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5.加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²(m/s²)。

五、重力和静力1.重力: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引力被称为重力,标志为g,其大小约为9.8m/s²。

2.弹力:两个物体之间,当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压力时,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被称为弹力。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力与运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力与运动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下面是力与运动的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1.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一种常用工具。

4.力的性质: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性质。

二、力的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形状改变,如拉、推、挤、压等。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方向和停止。

三、力的作用条件1.直接作用: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作用。

2.间接作用: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空间而产生的作用,如重力、弹力等。

四、力的平衡与合力1.力的平衡:物体上所有力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力的合力:物体上所有力的矢量和即为力的合力。

五、摩擦力1.摩擦力的产生:物体表面间相互接触,并且有相对运动或者有趋向运动的趋势时,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的公式: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有关,可以利用公式计算。

3.摩擦力的种类:主要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六、力和加速度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其中F是力的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受到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七、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的概念: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八、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可以用来转移力的大小和方向。

2.轮轴组:轮轴是由一个轮子和一个轴组成,可以用来转移力的方向。

3.滑轮:滑轮是由一个固定的轮子和一个承受力的绳组成,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

以上是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知识点总结,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有很大帮助,也为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力、运动和力》知识梳理与要点巩固

初中物理《力、运动和力》知识梳理与要点巩固
[帮你归纳]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互相接触.2.接 触面粗糙.3.两物体间有压力.4.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 经发生相对运动.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增大 压力 ,使接触面变得更 粗糙 ;减小有害摩擦 的方法:变滑动摩擦为 滚动摩擦 ,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或脱离,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润滑油 等.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二是使物体发生 形.变力的三要素是:力 的 大小 、 方向 、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力的三要素可以用力的示意图表示 出来,用箭头表示力的 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 示力的 作用点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 大小 .
[帮你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有两层含义:一是原来静止的 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永远静止;二是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 不受力的作用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运动不需要力来 维持.2.(1)惯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惯性只有大小,所以 我们对惯性进行描述时,只能说某物体“具有”或“由于” 惯性,而不能说某物体“受到”或“产生了”惯性.(2)惯 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物体的惯性就大, 运动状态就不容易改变;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 快慢、是否失重均无关.
★ 常考点二 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弹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自动恢复原状的 特性叫 弹性 .发生这样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发 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 的方向 相反 , 弹性形变 越大,弹力越大.
2.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大小的仪器是 测力计 ,实验室 常用的测力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其工作原理 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

初中物理运动与力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运动与力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运动与力知识点整理物理是一门探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而运动与力则是物理学的一大重要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和力无处不在,理解和掌握运动与力的知识对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是初中物理运动与力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整理。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改变的过程。

2. 运动的三个要素:位移、时间、速度。

3. 运动状态分类:- 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相对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绝对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变化。

-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曲线运动是指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

二、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一种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和方向)的物理量。

2. 力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三、力的作用效果1. 使静止物体运动。

2. 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3. 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4. 变形力。

5. 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四、力的合成1. 平行力的合成:若几个平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的方向相同,则合力等于各力的矢量和;若方向相反,则合力等于各力的矢量差。

2. 非平行力的合成:两个力的合力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确定。

五、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若无外力作用,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六、运动和力的相关概念1. 动量:物体的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即p = mv。

2. 冲量: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分,即I = Ft。

3. 转动惯量:物体对转动做出反抗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构型有关。

4. 动能:物体具有的运动能力,计算公式为E = 1/2 mv²。

八年级物理“力、力与运动”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力与运动”必考知识点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初中物理重点整理与归纳

初中物理重点整理与归纳

初中物理重点整理与归纳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能会感觉有些抽象和难以理解。

然而,通过整理与归纳物理的重点概念和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科。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

一、力和运动1. 力: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变形或者改变物体速度和方向的作用。

常见的力的种类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学生需要了解力的定义、单位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

2. 运动: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学生需要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

学生需要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等特性。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传播的直线性、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的关系。

2. 反射:学生需要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并掌握镜面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 折射:学生需要了解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定律,即折射角满足正弦定律,并掌握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热学1. 温度与热量:学生需要了解温度的定义、温度的计量和温度的传递方式,以及热量的定义和单位。

2. 热传递:学生需要了解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以及热传导的导热性质。

3. 热力学:学生需要了解物体的热膨胀、液体的压强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概念,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不可逆性原理)。

四、电学1. 电流: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在电路中存在一定的方向。

学生需要了解电流的定义、单位以及电流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2. 电阻和电压:学生需要了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以及电压的定义和电压的计算。

3. 电路和欧姆定律:学生需要了解电路的概念、电路图的符号以及欧姆定律,即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商。

初中力学与运动知识点归纳

初中力学与运动知识点归纳

初中力学与运动知识点归纳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力学与运动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涉及到力、质量、加速度、速度等概念。

下面将对初中力学与运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力和力的效果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变形或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它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受力情况。

力的单位是牛顿(N),在物理中通常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会产生三种效果:使物体静止、使物体加速度增大或减小、改变物体的形状。

2. 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通常以“米/秒”(m/s)为单位表示。

这里的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并与时间有关。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加速度的单位也是“米/秒的平方”(m/s^2),正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负加速度表示速度减小。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或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外力必须作用在物体上。

4.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或称为动力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与受力的关系。

它表明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其中F是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或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它指出,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这两个力被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互相平衡并且经常发生在不同物体之间。

6. 质量与重力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量度,在SI单位制中以千克(kg)为单位表示。

质量不同于重力,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而重力是引起物体向地面运动的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与地球的距离成反比。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与梳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与梳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与梳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课程的学习是他们打好科学基础的关键。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

一、力和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速度的作用。

2. 力的效果:使物体发生位移、变形、速度改变或方向改变等。

3. 力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N)。

4.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发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着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机械量和运动1.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设定时间间隔,计算位移除以时间的比值。

3.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速率。

4. 动量:物体的运动状态大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用动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5.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能量和功1. 能量:物体具有的使其发生运动、发生变形或产生热效应等的能力。

2. 功:力对物体做的功,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3.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功除以时间的比值,单位是瓦特 (W)。

4.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在某一位置上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5.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系统中,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四、电学知识1.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2. 电压:电荷单位电量所具有的能量。

3. 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

4. 欧姆定律:在电阻恒定的条件下,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5. 并联与串联:电流在分路和合路中的分布。

6. 磁力:通过电流产生的力,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相关。

五、光学知识1.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散射。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运动和力有什么关系?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运动和力的学问点归纳,盼望能帮到你。

运动和力学问点一:运动的描述1、定义:为讨论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讨论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状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看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讨论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讨论对象总是静止的。

运动和力学问点二:运动的快慢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接受: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接受: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接受: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接受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依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Ⅱ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需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v2vv1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Ⅲ试验中数据的记录: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及相互关系。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的第一门物理学科,是打开物理世界之门的重要一步。

下面对初中物理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力的计算: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表示;力的计算公式为F=ma,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力的分类: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4.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作用力都有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二、能量与功1.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产生动力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

2.功的概念: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3.功的计算:功的计算公式为W=Fs,即功等于力乘以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4.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势能转化为动能时,物体会加速运动;动能转化为势能时,物体会减速。

三、热学1.热量与温度:热量是物体传递热的能力,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

2.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3.热量的传导:热传导是物体内部热量的传递方式,常见的传导方式包括导热和绝热。

4.热容量:物质吸收单位热量后所增加的温度。

5.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系统中的能量变化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界所做的功。

四、声学1.声波传播:声音的传播是由物质振动引起的,通过空气、固体或液体传播。

2.声音的特性:声音有振幅、频率和波长等特性。

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五、光学1.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可在真空中传播,也可在介质中传播。

2.反射与折射:光遇到不同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3.光的色散:光经过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会被分散成各色光谱。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与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物理在初中阶段就开始逐渐引入学生的学习中。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

一、运动与力1.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2.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方向、大小、作用点)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参照系、惯性力4. 牛顿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质量和惯性的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和力的方向关系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能量与机械功1. 能量的概念:动能、势能、机械能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3. 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单位换算4. 机械功和能量转化的关系:功和能量转化的关系、机械能守恒的应用三、流体静力学1. 海伦公式:用于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2. 浸没与浮力:物体浸没的条件、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浮力的影响因素3. 普通液体静压力:液体静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液体静压力的性质、液体静压力的应用四、声与光1. 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调、音强、音速2. 声音的传播:声波的传播、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3.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镜子和射线追迹、光的反射成像4.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改变、透明和不透明物质的折射现象5.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折射和色散的关系五、电学基础1. 电学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荷、电功率2. 串、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式、串、并联电路的应用3. 电阻与电流关系:欧姆定律、电阻和电流的关系、电阻和电流的计算4. 电功率和电能计算: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电能的概念和计算、电能损失的原因和节能措施六、热学基础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概念、温度的计量单位、热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 热传递:传导、传热方式、传热方向、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区别3. 内能和物质的状态变化:内能的概念和计算、物质的状态变化(升温、融化、沸腾)的特点和计算通过对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全面梳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全面梳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全面梳理物理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能量的转化以及宇宙万物的规律。

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科学。

第一章:运动与力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描述运动的方式以及研究运动的规律。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的三要素:位置、时间、速度。

位置用坐标系表示,时间用秒表示,速度用米/秒表示。

2.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二、力及其作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使物体发生形状改变、速度改变或产生加速度。

2. 力的计算方法: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的定义公式F=ma进行计算,其中F代表力的大小,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3. 引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力,决定了物体的重量。

第二章:能量与功能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所拥有的做功能力。

了解能量和功有助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一、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2.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如机械能转化、电能转化、热能转化等。

3. 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总是守恒的,即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

二、功与功率1. 功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所做的功效。

它等于力的大小乘以物体的位移。

2. 功的计算方法:功可以通过功的计算公式W=Fs进行计算,其中W代表功,F代表力的大小,s代表位移。

3. 功率:功率是功对时间的变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第三章:压力与浮力压力和浮力是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梳理与巩固知识点1:力是,出现一个力必然有两个物体:物体和物体。

力的三要素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知识点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也可以改变物体。

应用:1、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匀速右转的汽车;B、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C、滑梯上匀速滑下的小孩;D、进站的火车知识点3:力的测量工具是:,它的制作原理是:。

应用:1、甲、乙两人各用20牛顿的力拉某测力计, 测力计不动, 则测力计示数为:( )A、0牛;B、20牛;C、40牛;D、15牛知识点4: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方向;(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方向。

应用:1、重5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它受到20N的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仍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30N B.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70NC.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零 D.物体受到的拉力跟重力是平衡力知识点5:重力的定义:。

大小计算:,方向:,作用点:。

施力物体是。

应用:1、小华是一位喜欢运动的学生,质量为50Kg,他现在正在斜坡上滑雪,请在上面右图中作出他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方向。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

增大方法:。

减小方法:。

应用:1、用50牛力将重10牛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匀速下滑, 物体受摩擦力为:( )A、10牛;B、40牛;C、50牛;D、60牛。

2、用20牛的水平拉力拉重100牛的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牛。

若运动中拉力变为15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牛,木块的速度将。

3、体操运动员比赛前总要向手上涂些镁粉,其作用是;外科医生戴乳胶手套前总要在手上涂些滑石粉,其作用是。

知识点7: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实验方法:。

(2)实验结论:。

(3)实验推论:。

应用: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做如下实验:同一辆小车,从同样高的斜面A处滑下来,使它在三种不同的表面上分别停在图所示的B、C、D位置上,(在毛巾表面时,小车在B处停下;在棉布表面时,小车在C处停下;在木板表面时,小车在D处停下)试问:(1)为什么要用同一辆小车从同样高的斜面滑下?(2)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前进的距离不一样,说明了什么?(3)从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知识点8:惯性(1)定义:。

(2)决定因素:。

应用: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如果突然向后倾倒,是因为,人向左倾倒是汽车在向转弯。

知识点9:二力平衡条件(1);(2);(3);(4)。

应用:1关于二力平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d )A、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一定只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C、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D、只要两个力的合力等于零, 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2、一架质量为2吨的轻型直升飞机,静止在空中时,螺旋浆向上的升力是()牛。

当飞机匀速下降时,螺旋浆向上的升力是()牛。

知识点10:力和运动的关系(1)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或。

(2)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将保持或;(3)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将。

应用: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肯定受到力的作用;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物体运动得越快,所受的外力一定越大;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任何外力作用。

2、静止的升降机里挂着一个弹簧秤,秤钩上挂一重物,读数为G牛;升降机匀速上升时读数为F1;升降机匀速下降时,读数为F2;三个读数比较:()A、G>F1>F2;B、F1>F2>G;C、F2>G>F1;D、F1=F2=G。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1:压力与压强1. .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 .2.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物理学中用来表示。

3.压强表示,压强公式是ρ=——————————,压强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1Pa=1N/m2表示:应用:l..小华观察家中的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思考:将茶杯空着正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将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分别是F2和p2.他猜想F1与F2和p1与p2间的关系如下.请你帮他判断,正确的是()A. F1>F2、p1=p2B. F1=F2、p l>p2C. F l<F2、p1=p2D. F1=F2、p1<p22. 水平放在地面上的一书包质量为5 kg,书包对地面的压力是;若书包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300cm2,则书包对地面的压强是。

书包带做得宽大是通过增大来减小的。

知识点2:液体的压强1.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越大。

2.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液体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举出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

应用:1. 在装修房屋时,为了在墙上画一条水平线,工人师傅常常拿一根装有水的长透明塑料软管,以软管内的水面为标志在墙上做记号,再将记号连成直线,就是水平线.他们在做记号时用到了物理学中的知识.请你再列举一个此物理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

2.容积相同的甲、乙两网柱形容器都装满水。

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下图所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F乙,P甲P乙。

(填“<”、“>”或“=”)3.一支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A. 甲位置最大B. 乙位置最大C. 丙位置最大D. 三个位置一样大4. 小平在实验室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如图)时,记录了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水的深度(cm)橡皮膜方向水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cm)1 4 朝上 3.22 4 朝侧面 3.23 4 朝下 3.24 10 朝下9.2(1说明了:(2)比较序号的实验数据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如果她把探头放入盐水中深10cm处时,观察到的现象是考点三:大气压强1. 大气由于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 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一标准大气压等于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3. 大气压是变化的,随高度的增加而4. 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变化,气压减小,沸点。

应用:1.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不容易把饭煮熟,要改用密闭的高压锅,这是因为锅内的,可以,这样就能使水的,把饭煮熟。

2. 将瓶灌满水,用手堵住瓶口倒立于水槽中,如下图所示,将手指移开,则瓶中水的质量。

(填“不变”或“减小”)3.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是由于()A.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B.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C. 瓶塞遇冷收缩D. 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4.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时得到地面附近的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1)分析图线,说出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2)某地的大气压为70kPa,利用图线判断该地的高度约为多少km?知识点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

应用: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就会发生危险,请说明发生危险的原因:。

为了探究液体的某些性质,小平和小华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两人首先向水槽中灌满水,松开铁夹后,水流入a、b两管,待稳定后,比较a、b两管中水的高度关系,将会发现,其原因是。

随后他们拔去右端的软木塞。

装置中的水立即向外涌出,此时再比较a、b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关系,将会发现,其原因是。

知识点5:浮力1 .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力,其大小等于它。

公式表示:ρ液表示,V排表示。

2.与浮力有关的几个名词浸没:是指物体中;此时隐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

漂浮:是指物体浮在上,并有露出液面;此时隐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

悬浮:是指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并且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都处于状态;上浮:是指物体在液体中的过程,上浮的最终状态是;3.浮力的计算:①F浮=G排=ρ液V排g ②F浮=G-F示③F浮=G(漂浮或悬浮时)(其中G表示,F示表示物体)应用:1.在空气中称一物体重为20N,将它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示数为12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2.把一个木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30g的酒精,若将此木块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ρ水=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A. 等于30gB. 小于30gC. 大于30gD. 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是学校物理小组制作的演示潜水艇原理的模型.通过胶管A向烧瓶吸气或吹气,就可以使烧瓶下沉或上浮,当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下沉时,烧瓶所受到的浮力将()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4.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没入水中的部分是50cm3,露出水面的部分是25cm3.请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关于木块的5个物理量.(g取10N/kg)知识点6:浮力的应用1. 判断物体的浮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情况由决定,当时,物体上浮;当时,物体悬浮;当时,物体下沉。

通过比较实心物体的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也可判断物体的浮沉:物体上浮或漂浮是因为,物体下沉或沉在液体底部是因为,物体悬浮因为 .2. 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所排开的水的;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来实现它的上浮和下潜;气球和飞艇,利用密度空气的密度,通过改变气囊里的气体的质量来改变自身的不变,从而改变所受的大小,来实现升降;同一支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都处于状态,浮力,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说明液体密度越 .例l6.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甲漂浮在水面上,乙悬浮在水中.它们所受浮力F浮、密度ρ、重力G和排开水的体积V排的关系.正确的是()A. F浮甲>F浮乙B. ρ甲>ρ乙C. G甲<G乙D. V排甲>V排乙例l7.一艘远洋货轮在广州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当船由珠江驶入大海后(海水密度大),船受到的浮力,船身相对水面将。

(填“浮起一些”、“沉下一些”或“不变”)例l 8. 如下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例l 9.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其中甲、丙为固体。

乙为液体(足够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心物体甲放入乙液体静止后,一定漂浮B. 实心物体丙放入乙液体静止后,一定漂浮C. 实心物体甲放入乙液体静止后,一定悬浮D. 实心物体丙放人乙液体静止后,一定沉底机械和功知识点1:应 用: 1、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 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 .增大动力臂,省力D .减小阻力臂,省力2、下列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3、皮划艇是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之一,比赛中,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浆柄的末端(视为支点),杠杆 五要素:分类: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L 1=L 2等臂杠杆 费力但省距离L 1<L 2 费力杠杆 省力但费距离L 1>L 2 省力杠杆 支点(O ):动力(F 1):动力臂(L 1) :阻力(F 2):阻力臂(L 2):F1 F2O L1 L2 平衡条件: F 1L 1=F 2L 2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