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解构、颠覆与重构

合集下载

解构与重构手法的解释

解构与重构手法的解释
重构:
重构是指重新构建或再创作的过程。在不同领域中,重构可以表示对原有的事物、概念或结构进行重新组织、改造、创新或修复。在文学中,重构可能指对经典作品或传统故事进行改编或再诠释,赋予其新的意义或当代价值。在艺术中,重构可以是对旧物重新设计或改造,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元素进行拼贴和组合,创造新的艺术形式。
总体来说,解构与重构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解构是对原有结构进行分解和批判,重构则是在解构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构建和重新组织。它们在不同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思维价值和实践意义。
解构与重构手法的解释
解构与重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或理论观点,常用于文学、艺术、哲学、建筑等领域。它们有时也被用于描,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质疑、批判传统二元对立的观念,如真与伪、存在与不存在、内在与外在等。解构主张揭示语言和文本中的矛盾、暗示和隐含意义,认为语言和概念无法稳固地代表现实。在解构的视角下,文本中的意义是不稳定的,含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漂移,无法用固定的意义或真理来捕捉。解构的目的不是拆毁或否定,而是揭示和拓展思维的多样性和边界。

文学作品的解构与重构分析

文学作品的解构与重构分析

文学作品的解构与重构分析文学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通过语言的表达和艺术的构建,传达着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共鸣。

然而,在深入了解一个文学作品时,有时候简单地阅读和解析并不能完全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这就需要运用解构和重构的方法,通过对作品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本文将针对文学作品的解构与重构进行探讨。

一、解构分析解构分析即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剖析,从多个角度逐层递进地分解作品,以揭示其中的各个组成要素、主题和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解构分析方法。

1.情节解构情节是一个文学作品的骨架和线索,通过解析情节的构建,可以揭示出作品中的高潮、转折点和人物关系等重要细节。

在情节解构中,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的设置、事件的先后顺序、人物的行动和冲突等方面入手,逐步分析其中的脉络和逻辑。

2.人物解构人物是文学作品中的灵魂和形象代表,通过对人物的解构,可以了解到作品中的个体和群体形象以及他们的性格、动机和变化。

在人物解构中,可以从外貌、语言、行为、思想等方面入手,逐层剖析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而揭示其扮演的角色和象征意义。

3.语言解构语言是文学创作中最直接的表达手段,通过对语言的解构,可以了解到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意象、音乐美和语言风格。

在语言解构中,可以以段落、句子、词汇等为单位,逐层分析语言的运用和效果,从而揭示出作者通过语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二、重构分析重构分析即在解构分析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重新构建和整合,以达到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重构分析方法。

1.主题重构主题是一个文学作品中最核心和基础的因素,通过对主题的重构,可以把握到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对现实的思考。

在主题重构中,可以将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等因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故事框架,以凝练出作品的主旨和核心。

2.结构重构结构是一个文学作品的骨架和脉络,通过对结构的重构,可以揭示出作品的组成和组织方式,理解其整体性和内在逻辑。

思想的解构与重构

思想的解构与重构

思想的解构与重构在人类文明的漫长进程中,思想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人说,“没有思想,人就是一片薄片”,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的崛起,思想也在不断地创新、演化、解构和重构。

本文将从思想的概念入手,重点分析思想的解构和重构及其对人类世界进程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价值。

一、思想的解构与重构1.思想的概念思想,是指人的意识、头脑中的观念、看法、思考和认知等活动。

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人类的思想活动在历史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不断地被重构和解构。

2.思想的解构思想的解构,指的是对传统思想进行反思、挑战和颠覆,打破人们既有习惯、观念和信仰的束缚。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科技、新思潮、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质疑,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3.思想的重构思想的重构,指的是在解构旧有思想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出符合现实和未来的新思想。

思想的重构需要依靠人们对理性、智慧、创造力的追求和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推动下,人类思想活动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

二、思想的解构与重构对世界进程的影响1.推动科学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活动对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思想的解构和重构促进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探索和创新,使科学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类的需求和梦想。

2.促进社会进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人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思想的解构和重构也给社会进步提供了思想和精神支持,推动了社会制度和文化的进步与变革。

3.培育全球视野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人类思想活动越来越具有全球视野。

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人们通过对不同国家、文化、语言的思考,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国际合作意识。

三、思想的解构与重构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价值1.拓展思维视野思想的解构和重构可以帮助人们拓宽和深化思维视野,增强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同时也激发创新和创造能力。

“解构”与“重构”

“解构”与“重构”

“解构”与“重构”作者:李玉平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3期摘要:随着视觉艺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字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文字设计进入了新的视觉空间。

视觉艺术作品中的文字设计日益成为设计中的主要元素,更多的人开始利用文字的视觉传达功能,在二维空间中寻找与创造更为丰富多彩的视觉语言形式。

文字设计的地位日益加重,因此,寻找新颖的构思和富有创新性的设计理念成为视觉设计的重要话题。

本文主要从“解构”与“重构”的角度分析文字设计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文字设计解构重构创新方法21世纪的今天,视觉艺术正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文字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并改变着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文字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文字设计意为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设计安排。

文字设计的本质就是字体语言化、字体图形化的过程,将文字与语言、图像相结合,以提高文字的视觉传达功能,为人们构建新的文化思想、为信息沟通提供新的平台。

文字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易被受众识别、理解,视觉的表现力仅次于图形部分。

通过对文字的加工和编排,如对文字点、线、面的布局编排,对个体文字面积大小的改变以形成文字大小不等的组合等,产生具有形式美法则的和视觉美感的画面。

在完成传递和交流信息任务的同时,给人视觉上以美的感受。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东西方的字体虽然有着极大的差异,但是在进行字体设计时所遵循的美的规律和设计方法是相通的。

文字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幅作品的好坏,好的字形设计和文字的编排,在感官上给人美的享受,在无形中吸引了人的注意力,增加了观者阅读的空间,间接促进了信息的传递。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设计的传统理念传统文字设计遵循设计形式美法则及传统美学规律,在设计中更重视文字的基本功能,即传递信息的功能,认为文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其次才是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

8——解构与重构

8——解构与重构

8——解构与重构2、解构与重构的意义解构与重构表现是结合平⾯构成形式规律所做的视觉表现,它以具象为画⾯的构成原型,并将其视为抽象的形态要素,按构成的形式规律作创造性的重新组合。

解构与重构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构图法,强调形式对⼈视觉所产⽣的⼼理效应,并通过对打散后新元素的重复、律动、渐变、对⽐、合成、错视等形式因素重组体现出来。

这种造型的特点,⼀是画⾯具有平⾯感;⽽是其形象多为⼏何形态化组成。

传统审美趣味往往只重视事物的完美性。

事物在静⽌完好的状态下往往被⼈忽略,有时破坏也是⼀种创造。

在实践表现中可以从新的⾓度去观察物象,对物象进⾏“多⽅位”的了解和感受,以达到以独特的⼆位平⾯形式去表现的⽬的。

⼆、解构与重构的表达⽅式1、解构的基本⽅法:平⾯化、⼏何化、符号化、抽象化平⾯化:平⾯化是从⾃然物象中提取能够反映它的基本外形特征的平⾯形象作为基本的造型要素和作品的基本构件。

⼏何化:⼏何化是将客观对象⾃然完整的形象和形体关系分解为⼀些基本的⼏何构造⾯,并以此作为作品的基本造型要素。

它是⼈们对⼏何形态的运⽤。

主要是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类似形态的概括和归纳。

⽽不是对⾃然物象的构造的有意识的分解和拆卸。

欣赏图⽚赏析作品,教师进⾏讲解,学⽣进⾏联想。

符号化:符号化是将客观对象演化为简单的形象符号,并以此作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

抽象化:抽象化是对⼏何化的进⼀步发展,从客观对象中抽取⼀些往往并不反映对象的形象特征或构造特征的点、线、⾯等基本语⾔要素,并以此作为基本的构造要素来建构与客观物象的⼏乎没有明显的视觉联系的作品。

2、重构的类型和⽅法具象形态的重构现实:现实的艺术形态是指作品中所运⽤的形象以及形象的空间组合⽅式基本符合的⼈的正常视觉感受。

现实的艺术形态可以分为写实和表现两⼤类。

艺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景观符合⼈们对客观⾃然物象的整体的视觉真实感受的艺术作品属于写实类型。

表现类的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和场景往往与整体的视觉真实感受有⼀定的距离,在作者的主观审美趣味以及情感和观念的表达的需要的指引下,作品中形象和空间场景的组合往往都被进⾏适度的夸张和变形。

创造与重生——浅谈绘画中的解构与重构

创造与重生——浅谈绘画中的解构与重构

一、解构与重构画面的意义解构一词起始于现代主义运动中的解构主义,它涉及了哲学、语言学、美学等诸多方面。

在艺术领域中主要是指后现代主义的思维形态。

解构就是意味着突破原有的系统,打开其封闭的结构,排除其本原和中心,消除其二元对立。

另一方面意味着将瓦解后的系统的各种因素暴露于外,看看它隐含着什么,排除了什么,然后使原有因素与外在因素自由组合,使它们相互交换、相互重叠,从而产生一种无限可能性。

我们所熟悉的模仿再现的模式,即写实性绘画对现实自然结构的模仿,是他律的。

重构性的形式语言,其所遵循的创作观念是“形式自律”和“主观创造”。

它可以满足艺术家的创造欲望,充分释放艺术家的创造潜力,发挥艺术家的自主创造力,在作品中将自然形象解构,重新组织画面结构,建构一种非写实的全新的艺术形象,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简化是重构画面的重要途径▲减法的过程在现实对象中所呈现的因素常常是多方面的,包括点、线、面、外形、光影、质感等,绘画写生中的解构就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化与抽离。

其中简化是必然的方法手段,就是把物象复杂多样的外部形态组织在一个单纯统一的结构程序中,使自己要传达的意图用最明确的方式表现出来。

抽离,就是将隐含在对象中纯粹的形式结构因素抽取和分离出来。

这里的解构是要将形式元素从自然形态中抽离出来,用简化的方式加以表现。

其实,早在解构、重构的观念被提出之前,就早已出现类似解构与重构的形式。

比如中国的龙的形象就是将现实世界里的很多动物的形象进行解构删减,只将其寓意强势的、美好的部分重构在一起,这样全新的龙的形象便产生了。

中国龙的形象具备了鹿角、虎眼、狮鼻、牛耳、鹰爪,就这样新的和谐形象诞生了,并被赋予了超越现实非凡的意义。

当然,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解构与重构。

在这里简单地讲,解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部的基本原始单位,重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部的基本原始单位重新组合,构成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以前的新物体结构。

解构与重构

解构与重构

表现两大类。

艺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景观符合人们对客观自然物象的整体的视觉真实感受的艺术作品属于写实类型。

表现类的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和场景往往与整体的视觉真实感受有一定的距离,在作者的主观审美趣味以及情感和观念的表达的需要的指引下,作品中形象和空间场景的组合往往都被进行适度的夸张和变形。

超现实
作品中的形象或者空间组合不符合人类的正常的视觉感受的艺术作品属于超写实艺术形态。

超写实艺术是对现实形象和空间的怪诞处理的结果。

在形象处理上往往运用嫁接(把不同的物体拼结为一个新物体)扭曲以及局部的极度夸张等手法,而在空间处理上往往是多重矛盾空
间的组合,最终构成一种非现实的魔幻般的
意象。

抽象形态的重构
几何抽象也成为冷抽象,通过几何形状的大
小,颜色的轻重以及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表现
宇宙的秩序,
自然的构成法
则,以及精神上的象征意义。

自由抽象
又称为热抽象,作品由不规则的形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自然抽象的方法非常生动,形状的变化,笔触的变化,画面肌理的变化,运笔速度的变化等等都是其有力的表现手段。

所能表达的内涵也相当丰富,各种不同的情境,复杂的观念都可以通过自由抽象的方式来表现。

三、解构与重构作品欣赏与临摹
【课堂小结】
本次课我们学习了解构与重构的概念,了解了解构与重构的方法。

操作的关键是掌握解构与重构的表达方式。

今天我们主要是从理论上来理解解构与重构,还需要对这些方法进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解构与重构的意义。

最终走向多元化设计。

【作业布置】。

解构的特点

解构的特点

解构的特点
解构是一种哲学和文学理论,它的特点是对传统二元对立的批判和颠覆,强调语言的不稳定性和多义性。

解构主义认为,语言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演变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多种可能性和意义。

因此,解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对语言的解构和重构,以揭示其中的隐含意义和潜在的矛盾。

解构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对传统二元对立的批判和颠覆。

传统的哲学和文学理论通常将事物分为对立的二元对,如理性与感性、主体与客体、存在与本质等等。

解构主义认为,这种二元对立是人为的,它们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语言和文化的产物。

因此,解构主义试图颠覆这种二元对立,揭示其中的隐含意义和矛盾。

另一个特点是强调语言的不稳定性和多义性。

解构主义认为,语言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演变的过程。

语言中的每个词汇和符号都有多种可能的意义和解释,这种多义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因此,解构主义试图揭示语言中的多义性和矛盾,以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解构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对文本的解构和重构。

解构主义认为,文本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意义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演变的过程。

文本中的每个词汇和符号都有多种可能的意义和解释,这种多义性是文本的本质特征。

因此,解构主义试图揭示文本中的多义性和矛盾,以达到对文本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解构主义的特点是对传统二元对立的批判和颠覆,强调语言的不稳定性和多义性,以及对文本的解构和重构。

这种思想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构与重构的概念

解构与重构的概念

解构与重构的概念
解构和重构是软件工程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对软
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改进过程。

解构(decomposition)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问题分解为若干
个更简单、更易于理解和处理的部分的过程。

解构可以将系统分解
为模块、函数、类等不同的组织单元,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和提高
其可理解性。

解构常常应用于开发软件系统的初始阶段,用于将系
统需求或问题拆解为更小的,更易于处理的任务。

重构(refactoring)是在不改变软件系统外部行为的前提下,
通过修改代码、重新组织软件结构等手段,提高软件系统的内部质
量和可维护性的过程。

重构的目标是改进软件系统的设计,使其更
易于理解、修改和扩展,并且更符合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

重构通
常应用于软件系统已经存在且正在维护的情况下,用于处理代码中
的坏味道(code smell)并改进其软件质量。

解构和重构是相互关联的概念。

解构作为一种分析和设计方法,可以为重构提供指导,通过合理的系统拆解,使得重构更加可行和
有效。

而重构可以作为一种实施手段,帮助解构后的系统更好地达
到设计和理论上的目标。

两者的综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软件系统的
质量和可维护性。

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意义

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意义

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意义解构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哲学和文化运动,它的核心理念是拆解和颠覆传统的结构和观念,以达到重新定义和重构的目的。

在服装领域,解构主义的意义是通过对传统服装结构和观念的颠覆和拆解,创造出新颖、独特且具有个性的服装风格。

本文将从设计、材料、构造和审美等多个方面探讨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意义。

一、设计: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强调对传统设计规则的打破和重新定义。

传统的服装设计通常遵循对称、平衡和比例等原则,而解构主义则追求非对称、不平衡和失衡的设计效果。

通过打破规则和结构,解构主义设计师能够创造出独特且引人注目的服装作品,使人们对传统服装结构的认知产生颠覆性的改变。

二、材料:解构主义在服装材料的选择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传统的服装设计通常使用经典的布料和材质,而解构主义则更加注重使用富有创意和非传统的材料。

例如,设计师可以使用金属、塑料、纸张等非常规材料来制作服装,从而打破人们对服装材质的传统认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构造:解构主义在服装构造上的意义在于对传统结构的颠覆和重新组合。

传统的服装构造通常遵循线条的流畅和整齐,而解构主义则通过将服装的各个部分分离、拆解和重新组合,创造出复杂、抽象和独特的结构形式。

通过解构和重新组合,服装设计师能够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使服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和结构。

四、审美:解构主义在服装审美上的意义在于对传统审美观念的颠覆和挑战。

传统的服装审美通常追求和谐、优雅和对称,而解构主义则追求非传统的审美体验。

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通常具有抽象、怪异和独特的审美风格,通过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服装形象,引发人们对美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意义是通过对传统结构和观念的颠覆和拆解,创造出独特、非传统且具有个性的服装风格。

这种风格打破了传统服装的规则和限制,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和审美体验。

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通过改变设计、材料、构造和审美等方面的传统观念,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服装的创新和个性。

浅谈解构与重构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

浅谈解构与重构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

艺术探讨浅谈解构与重构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孙嘉敏(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摘 要:解构主义这种大胆的设计手法多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如今解构与重构的表现手法也被运用到服装设计,视觉艺术表现,声乐等艺术领域,而这些在其他艺术领域的运用打破固有的解构主义应用观念。

考虑到装置艺术拥有极强的开放性以及多元化的特点,解构与重构手法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便有了极强的可行性。

通过理论和实践,使解构主义所含有的的特点与装置艺术进行巧妙的结合,为装置艺术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而二者结合时融入作者的情感和独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则可以表达出自我对社会的反思以及产生的新的视觉效果,给欣赏者带来深入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解构与重构;装置艺术一、解构主义的设计特点(一)解构与重构的多元化运用20世纪中期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1967年提出了一种反结构主义的哲学思想,也就是最开始的解构主义。

在解构主义中,对于物质的一部分,以及碎片形式部件的多元化探索比整体的研究更加重要。

解构与重构之后的事物,就像水流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拥有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

解构主义无法被约束与限制,虚无缥缈。

最初解构主义被运用于建筑设计之中,打破了传统建筑的理念,但是并没有完全的摒弃传统,而从从多种角度分析各种各样的建筑元素,而并非把重点放在整体的建筑风格上。

随着艺术家对于解构主义的理念的深入解读与挖掘,解构主义的多元化,不可约束,不受限制的特点在各种作品中体现出来,在文化、艺术领域运用甚广,在文学作品、服装设计、视觉艺术、声乐等作品有较为突出表现。

以服装设计为列,现在运用解构主义手法制作的服装被许多的大众所接受,尤其是青年人群。

设计师运用解构与重构的手法,打破了服装已有的框架,突破原有的界线。

服饰的结构时常被设计师打乱,显得支离破碎但是却具有一定的美感,使用了分解整体的手法,将材料加以打碎、重组、重叠,个体与服装部件的本身才是最被注重的。

解构与重构的理解

解构与重构的理解

解构与重构的理解从字面上理解,“解构”意味着将一个复杂的结构分解成更简单、更基本的组成部分,而“重构”则是将这些组成部分重新组合,重新构建出一个新的结构。

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含义,本文将分别探讨它们在文化、艺术、设计、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文化与哲学中的解构与重构在文化与哲学领域中,解构与重构概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理论。

他提出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认为,所有的文字或符号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一种语言符号可以独立自主地存在和发挥作用,每个符号都会被其他符号影响甚至改变。

因此,对于每一个文本而言,都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多个层次的解释,这种不确定性和多义性是不可避免而且持久的。

解构主义的目的在于揭示出文本中的这种多义性和矛盾性,并深化对意义的理解。

简言之,文化与哲学领域中的解构主义要求我们打破二元对立、超越传统的思维框架和阶级体制,以此谋求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和自由性。

而重构则是对于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一种批判性前进,旨在探究文化的根源和重新构建文化体系。

二、艺术中的解构与重构在艺术领域中,解构与重构的概念适用于各种创作形式,如绘画、音乐、雕塑等。

解构艺术和设计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和美国的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提出的一种运动,旨在挑战传统的美学和审美标准,打破传统的形式和技术,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解构艺术的根本目的是让观众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从而打破预期的结构,消除表面的和谐和平衡。

例如,现代艺术家西尼·赫夫特(Cindy Sherman)用自己打扮成各种角色的照片来解构女性在媒体中的形象,探索性别和身份的主题。

而重构艺术的主要目标则是通过艺术表达来建构一种和谐、有意义和有目的的结构。

三、设计中的解构与重构在设计领域中,解构与重构被用来描述设计师在创造新产品或重新设计现有产品时的方法。

解构与重构: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叙事逻辑与创作提升

解构与重构: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叙事逻辑与创作提升

FOCUS ON ANIMATED MOVIES动画视域由程腾、李炜执导,郑希、杨凝等人配音的动画电影《姜子牙》,主要讲述姜子牙在“封神大战”后,因“一时之过”被贬入凡间,失去神力,为重返昆仑,追寻自我、回归自我的神话故事。

作为一部对经典神话人物进行“颠覆式”创作的作品,影片以“疗救”与“自省”的方式,赋予姜子牙全新的“凡人”形象,揭示了“立人”的真实性与“生活”的艰难性,实现了神话人物的“真实”与“幻觉”一体、“抽象”与“现实”相融的艺术效果。

研究《姜子牙》“解构—重构”的创作方式对我国动画产业良性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作为神仙演绎题材小说的巅峰之作,“姜子牙”及封神故事在我国具有较强的认知度和辨识度,是当前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传统文学审美韵味的重要素材。

在动画电影《姜子牙》中,年轻姜子牙以拯救苍生为志向,步入中年却对早年信仰产生质疑,最终顿悟,以回归自我的方式实现了“封神称神”。

电影版《姜子牙》中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图景,姜子牙“由神转人”、重返昆仑的磨难历程与现代社会大众的漂泊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更易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本文以动画电影《姜子牙》为研究对象,从解构与重构视角对其中的叙事逻辑与创作提升进行研究。

一、新表达: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叙事风格电影艺术是彰显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重要载体。

影片《姜子牙》在叙事表达及创作构思过程中,通过汇集传统神话作品中蕴含的精髓理念,融入现代影视化创作的新颖风格和独特审美,塑造了有凡人色彩的“姜子牙”形象,以东方神韵展现特有的故事美学。

该片既以普通人的创作视角表达了贴近真人电影的“真实”,也在人物“解构—重构”的创作逻辑中,营造了故事想象与现实情感高度融合的全新空间。

(一)回归人间的叙事基调明代许仲琳所著《封神演义》讲述了姜子牙领元始天尊诰敕,筑封神台,成就封神大任的神话故事。

在经典小说的影响下,姜子牙成为大众心中公认的“封神人物;但电影《姜子牙》以影视化创作手法,以青春的理解视角进行创作,为观众呈现“去神”后,回归平民的凡人“姜子牙”。

浅析《楚国八百年》中情景再现的特点及作用

浅析《楚国八百年》中情景再现的特点及作用

浅析《楚国八百年》中情景再现的特点及作用摘要近几年来,纪录片的创作风格日趋多样化,其中情景再现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组成部分。

情景再现中的两大手法为真人扮演和动画再现。

这两种手法作为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视听手法,巧妙地被融合到以真实为本质的纪录片当中。

这种艺术化的表现方式使得纪实影像的创作手法上升到一个审美的高度,《楚国八百年》就呈现出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的动画元素和具有独特特点的真人扮演,充实了作品。

本文以这部纪录片为例,分析真人扮演和动画元素在纪录片在故事化的表现方式中的作用。

关键词:情景再现特点作用《楚国八百年》是一部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该片将第一次完整地讲述楚国800年的历史,并通过大量情景再现的影像呈现方式和多元化的视觉表现手段,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

其中情景再现的主要方式为真人扮演和使用动画元素再现,让两千多年前的文物和故事活了起来。

一、真人扮演的特点及作用《楚国八百年》讲述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故事,所以不可避免地用到许多真人扮演再现历史场景的段落,这部纪录片中真人扮演的最大特点是将人物的动作进行慢化处理,特别是一些关键的细节更是慢动作。

这样的处理方式将纪录片内容倾向故事化,吸引观众看下去。

其具体作用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人物情绪,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在这部纪录片的许多场景中,人物的动作都比较慢,处理成慢动作造成一种情绪积压的氛围,更好地表现人物深处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商王逼迫自己的父亲自尽的历史还原的段落中,商王拔剑是一个手部特写,商王的手缓缓地将剑从剑鞘拔出,然后剑锋指向自己的父亲。

这个动作显现出商王的心狠手辣,因为动作虽慢但却是毫不犹豫,缓慢的动作反而代表着商王早就预谋篡位,而今终于实现的心理活动。

这种类似的场景还出现在许多弑君篡位的片段中,摇曳的烛光,缓慢而坚定的脚步,拔剑、刺杀。

这一系列慢动作用无声的语言向观众娓娓道来一段历史,表现了楚国弑君篡位的传统,也显现出了楚国人不遵守礼仪约束的野蛮行为,与解说词相互映衬,点明了主题。

动画对纪录片“真实”的解构、颠覆与重构-2019年精选文档

动画对纪录片“真实”的解构、颠覆与重构-2019年精选文档

动画对纪录片“真实”的解构、颠覆与重构动画是否能成为纪录片是近几年备受学术界争议的话题。

眼下,历史类动画纪录片《苍狼之决战野狐岭》强势上档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也让国内学术界关于“动画与纪录片界限为何”、“纪录片真实底线何存”的探讨又掀起热潮。

所谓动画纪录片,就是采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利用电脑生成的虚拟场景,全部或部分代替现实社会不存在的、无法复原的视觉景观的纪录片。

[1]由于动画纪录片从影像的产生、处理、合成到复制等过程都是数字链信号,故形象称之为动画纪录片。

从本质上看,动画纪录片与其母体——传统纪录片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本文旨在从纪录片本质出发,探究动画对纪录片“真实”的解构、颠覆与重构。

动画对纪录片的介入是否有悖记录精神与其真实本质,动画纪录片的底线是什么,其发展的路径如何,皆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纪录片的“真实”本质纪录片的本质之争由来已久。

人类学影像鼻祖罗伯特·弗拉哈迪曾提出,纪录片是“记录边缘的历史”;而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却认为,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这两种认识基本涵盖了之后该领域对纪录片本质研究的两条界限:“反映现实”或“处理现实”。

也有不少纪录片理论对于纪录片本质的探析游走于两者之间。

然而,不论何种纪录片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纪录片必须立足于追求影像和意义的真实,这是衡量纪录片存在正当性的重要标准。

我们通常认为纪录片的“真实”包含了“表层真实”与“本质真实”两个层面的含义。

表层真实是指表层视觉线索的原样,具体体现为纪录片中所有的影像元素。

纪录片作品中的人物、景观、拍摄手法、动画技术等均是组成表层真实的元素。

而本质真实则是我们通常说的“真相”,也是历史事实。

它总是被隐藏于事物表象之下,不易被揭露。

鉴于这两者的关系,人们对“纪录片真实”的普遍解释为:真实是一种由表及里、由外至内的立体过程。

仅仅达到表层的真实并不意味着能触及本质的真实,任何事物的表象之下可能是事实真相,也可能是虚假或虚构。

解构与重构设计理念

解构与重构设计理念

解构与重构设计理念解构与重构是软件设计中常用的两种设计理念,它们帮助开发人员在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时更加高效和灵活。

解构设计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问题拆分成若干个相对简单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

它通过将系统拆解为模块、类、函数等的组合,使得每个组件的功能相对独立,易于管理和维护。

解构设计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逻辑,减少代码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此外,解构设计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复用性,使得相似的问题可以使用同样的解决方案。

重构设计是指通过对已有代码的修改和重组,以改善系统的结构和设计质量。

它并不改变系统的功能,而是优化系统的性能、可读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品质。

重构设计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发现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重构设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多次迭代,逐步改进系统的设计,使之更加符合软件工程的原则和规范。

解构设计和重构设计是相辅相成的。

解构设计帮助开发人员从整体上理解系统,找到系统中的独立模块,并定义好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关系。

而重构设计则是在解构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中的每个模块进行改进和优化。

解构设计提供了一个好的起点,而重构设计则是不断迭代和演进的过程。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解构设计和重构设计常常会交替进行。

首先,开发人员通过解构设计来理解系统,并将其拆解为更小更简单的部分。

然后,通过重构设计来改善每个部分的设计,提高系统的整体质量。

这种迭代的方式可以帮助开发人员逐步完善系统,同时也可以让开发过程更加可控和可预测。

总而言之,解构设计和重构设计是软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

解构设计帮助开发人员从整体上理解系统,找到系统中的独立模块,并定义好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关系。

而重构设计则是通过修改和重组已有代码,以改善系统的结构和设计质量。

解构设计和重构设计相辅相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高效地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

毕加索的语录艺术是一种炸

毕加索的语录艺术是一种炸

毕加索的语录艺术是一种炸毕加索是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以其突破传统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方式而闻名于世。

他的艺术作品不仅令人震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思想。

一、多样性与个性的融合毕加索的语录艺术突破了传统艺术的限制,他将多样的视角、元素和风格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而前卫的艺术形式。

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等不同艺术流派的痕迹,这种多样性展示了他超越传统、激发创造力的独特视野。

毕加索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多样性与个性的融合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二、颠覆与重构毕加索的语录艺术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建构方式。

他以一种炸裂的方式解构了传统的形态和结构,将艺术打破重组来展现新的美学观。

他的作品常常以多个视角和碎片化的形式来表现,通过视觉上的冲击和重复,达到超越现实、表达内心情感的目的。

他的艺术作品不仅让人们反思传统的定义和规范,更启发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重新认知。

三、艺术与政治的结合毕加索的语录艺术蕴含着对社会、政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了战争、冲突和社会不公正的主题,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批评。

他的作品《格尔尼卡》就是对于西班牙内战的抗议和表达,同时也代表了人们对于战争带来破坏、痛苦和悲剧的深思。

毕加索的艺术不仅仅是美的探索,更是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表达。

四、自我的表达与接受毕加索的语录艺术是他内心世界的呈现,是他对于人类存在的思考和感悟。

他通过艺术的形式诉说自己的心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毕加索认为艺术是一种可以触动人心的力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他的语录艺术以开放的姿态面向观者,鼓励他们去理解、接受和参与其中。

毕加索的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媒介。

总结一下,毕加索的语录艺术是一种炸裂的创作方式和表达形式。

他突破了传统的艺术限制,将多种流派和元素融合在一起,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建构方式。

同时,他的作品也融入了对社会、政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实”的解构、颠覆与重构
作者:冷凇
来源:《声屏世界》2008年第04期
中国纪录片发展的30年,是“真实”这一概念被不断解构、重构、颠覆的30年。

历数中国纪录片的数次起承转合,都表现为一种对“真实”的矫枉过正。

曾几何时,连篇累牍的宣传与说教受到了批判,带来了“原生态真实纪录”的矫枉过正,一时间“长镜头,跟腚拍,同期声”成为关键词;扔掉脚架,摇晃颠簸,成为时尚。

晃动中,纪录片人的尊严和对主流题材的关注慢慢地被“摇晃出局”。

纪录片从领袖与历史的选题中将架子慢慢放下,镜头对准普通人,随后对准底层人,最后对准边缘人——这种矫枉过正,使得一批走了边缘化误区的纪录片人(DV人)终被主流播出平台扬弃,只好怀揣着梦想奔赴各国际电影电视节。

夹缝中生存的人们成为民间影像追求“真实”的主体,却越来越远离对真实的思辨与判断。

长期以来,人们将纪录片中“真实性”概念与传统新闻理论中“真实性”概念混淆在一起,“真实性”成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今天,在有关纪录片的大小审片会、研讨会甚至评奖会中,用真实当作标尺的话语依然不绝于耳。

然而面对日趋肩负市场化特质的业界,其创作趋势对于知名学者若干年前的“底线”论述似乎表现出一种漠视:纪录片已由纯纪实画面转变为越来越多的“导拍”与“虚构”成分。

创作者们在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不再追求“长镜头”和“纪实段落”,不再沉迷这种“粗糙的朴素”,不再满足于不加选择地罗列生活。

我们现在不得不又一次沉下心来,去探讨“真实”这个概念和纪录片之间的关系。

“真实”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關于真实的判断因时而异。

在本体论阶段,真实是与世界本源的契合,在德谟克利特等人的哲学里,“真实”或真理与直接呈现的现象同一。

后来出现的二元区分的柏拉图哲学里,真实与现象被分离,它只属于三级世界中的“理式世界”,“现实”与“艺术”均与真实无关,套用柏拉图的“真实”观点诠释纪录片这种“艺术”,即使反映了再多的“现实”,也与真实无关,因为艺术只是“真实的影子”。

之后法国美学家布瓦洛及相关流派区分了艺术的“逼真”和现象的真实,按照这种观念:即使是纪实风格的纪录片也无法接近真正的真实,因为“主观真实”是艺术家的唯一真实。

之后的哲学流派对于“真实”的论述万变不离其宗,借鉴到纪录片艺术领域,无非是三类:一、无论怎么拍都真实。

二、无论怎么拍,都与真实无关。

三、无论怎么拍都仅仅是“逼真”。

这样一来,无论站在哪种哲学立场上,对于纪录片是否真实的讨论都变得没有必要了,因为大家脑中假想的“真实”评判标准和标尺的中间状态是不存在的。

如果承认纪录片是艺术作品,它便属于文艺范畴。

文艺领域的“真实”问题虽然不能与各种哲学对于真实的判断直接等同,但人们关于艺术真实问题的讨论显然与人们的哲学观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文艺真实观一直主导着中国的文学理论。

八十年代前后,文艺“真实”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这一时期的讨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一些理论家坚持“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而1980年8月《人民日报》发表的王蒙等人的文章则力图排除认识论,认为真实就是“合情合理”,“归根到底是一个艺术说服力问题”——换句话
说只要今天的纪录片作品合乎情理,能够说服观众,便可以称其为真实。

但艺术的说服力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讨论“真实”与否就又变得虚无缥缈,毫无意义了。

无论是从哲学的还是艺术的角度,特定时代的思维模式、历史环境决定了人们对于“真实”的不同的理解,但我们最终可以试探性的得出一个结论:“真实”与否不足以界定纪录片,“真实”更不应该成为衡量纪录片水平高低的依据。

既然我们无法确定纪录片一定是真实的,更无法确定其真实的定义与特性,那么传统纪录片的定义也应该做出调整,纪录片离不开真实,但又不应当以真实作为评判的标准,因此越为模糊的定义,包容性越为宽泛。

那么纪录片中关于“真实”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是“真实”与“真实的感觉”被混淆了。

真实的感觉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悟,这种感悟可以是一种错觉,但一定是审美记忆中的一种期待视野。

鉴赏纪录片的期待中,受众记忆中的类似感觉被再次唤起,便与作品有了心理的共鸣与交流。

纪录片创作是关于“真实感觉”的重构和创造。

因此,它的创作过程和审美消费过程依赖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感悟,这是一个不断重复想象、建构、理解现实的过程,并最终逼近、达到“真实感觉”。

高鑫教授曾经将纪录片分为三等,并在能与观众建立共鸣的基础上与观众有心理交流的纪录片定为优秀的标志。

这里的“心理交流”也就是对“真实感觉”的分享。

在八十年代看多了电视专题片的观众,会一下子被九十年代电视纪录片的那种真实朴素的纪实手法征服;而今天看惯了快节奏的情节剧和喧嚣狂欢的电视节目后,观众却很难被质朴的原生态和所谓“真实”所折服,更多地需要题材上的创新、故事化的情节及悬念设置的刺激。

探索发现中的《刑事侦缉学系列》、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郑和下西洋》,没有人怀疑其“真实”属性,但是两部片中却拥有大量的虚构成分。

刑侦学题材中,90%以上的“现场勘察,病理化验,案情分析”等素材均为后期导拍搬演,《郑》片中也拥有大量的诸如“郑和率领大队人马整装待发”的大规模搬演场景。

这些简单的看图说话形式却换来最大化的市场价值,不能不说是摆脱“真实”枷锁束缚后获得的市场化成功。

西方调查类纪录片的兴起,促使国内诞生了一批主题探讨式的纪录片,这些具有开放性结局的新片更成为一种质疑传统“真实”,颠覆既定“真实”的武器。

从近年来国际选片会来看,《躁动》《唐山地震三十年祭》《大国崛起》《弦》(评委会大奖)、《油菜花开》(最佳摄影奖)和《大唐西游记》(最佳制作奖)等都将定位聚焦于突破传统“真实”概念,树立“真实的感觉”新观念上,一些后现代主义纪录片的创作趋势更表现为对“真实”的一种或浅表化或忽视化的态度。

法国FIPA国际电影节秘书长让·米歇尔认为,纪录片是一种思考方式。

他强调主观理念对客观事务的统领,赞扬个体独立的世界观,强调创作者的自身在建构真实时的作用,强调创作者的视野和视角对现实的影响,并认为纪录片是介于直接记录和较多感受之间的。

澳大利亚梅铎大学华裔教授朱宁子博士直言不讳:在澳洲纪录片学界,纪录片和真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

如此看来,西方纪录片传媒领域中的所谓“真实”至多是一种对复杂信息的处理态度与角度。

例如:法国每年都有关于毛泽东的纪录片问世,但是关于毛泽东的影像素材却不见增多,任何历史的所谓“真实”都是一部当代史的“真实”,它在变化中发展,由于社会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的不断变化使得“毛泽东”的纪录片常做常新。

中国传媒大学朱羽君、胡智锋等教授认为观众对真实的要求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的。

成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是印证,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实”将永远保持着相对的面貌。

从画面配解说的真实,到原生态同期声的真实,扮演的真实,动画技术塑造的真实,直到最后“思想”上的主观真实——“真实”确实是个捉摸不定的动态问题。

“真实再现”是2000年以后纪录片领域的高频词,(今天更应称作“真实感再现”)它指的是电视工作者用一种虚构的类似影视剧中的扮演方式,对时过境迁的重要情节由演员扮演,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再现某种特定历史性时刻的环境氛围,这是一种从虚构类片种中借鉴过来的叙事技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

现在,“真实再现”已由当初不得已为之的做法,演变成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并成为业界将“采访语言”变为“画面语言”的最有力手段。

诸多学者认为:运用“真实再现”必须坚持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必须让观众知道这是在搬演,必须了解观众对这样一种形式的接受程度。

“真实再现”使用的底线是不能掩盖我们对历史真相把握的信念——但谁又能说清楚历史的真实面貌呢?看来,“真实”对于纪录片来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概念。

伴随着纪录片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际纪录片交流日趋火热,西学东渐成为时尚,对纪录片“真实”概念的探索呈现出分化和论争的多元趋势。

时至今日,业内人士仍上下求索“真实”的内涵和外延。

其实,纪录片也好,纪实类的娱乐节目也罢,成功之处都是抓住了某些与真实有关的感觉,而并非达到了真实境界。

今天,纪实领域的弄潮人考虑更多的应该是纪实类节目的大发展问题。

二十年前,中国纪录片的有志之士扬弃打造了多年的专题片形式,用纪实主义追求“真实”。

那时依靠“真实”的力量,纯纪实类长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上露了一些头角,但如今《探索发现》和《国家地理》却引领了“专题化”制作的回归,它们通过专题系列策划和主题推介的形式占据着国际纪实频道市场。

另一方面,创意类、后现代类纪录片却频频登上欧洲艺术电影的领奖台。

当然,电视的“产品时代”和“多元融合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纯纪实类纪录片在未来会萎靡,但纪录片如果不鼓励新的样式突破,时刻紧抓着“真实”这根稻草,注定会为其所害。

(作者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
栏目责编:陈道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