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与重生——浅谈绘画中的解构与重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与重生——浅谈绘画中的解构与重构作者:段晓刚
来源:《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
段晓刚
一、解构与重构画面的意义
解构一词起始于现代主义运动中的解构主义,它涉及了哲学、语言学、美学等诸多方面。
在艺术领域中主要是指后现代主义的思维形态。解构就是意味着突破原有的系统,打开其封闭
的结构,排除其本原和中心,消除其二元对立。另一方面意味着将瓦解后的系统的各种因素暴
露于外,看看它隐含着什么,排除了什么,然后使原有因素与外在因素自由组合,使它们相互
交换、相互重叠,从而产生一种无限可能性。我们所熟悉的模仿再现的模式,即写实性绘画对
现实自然结构的模仿,是他律的。重构性的形式语言,其所遵循的创作观念是“形式自律”和“主观创造”。它可以满足艺术家的创造欲望,充分释放艺术家的创造潜力,发挥艺术家的自
主创造力,在作品中将自然形象解构,重新组织画面结构,建构一种非写实的全新的艺术形象,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简化是重构画面的重要途径
▲减法的过程
在现实对象中所呈现的因素常常是多方面的,包括点、线、面、外形、光影、质感等,绘
画写生中的解构就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化与抽离。其中简化是必然的方法手段,就是把物象复杂
多样的外部形态组织在一个单纯统一的结构程序中,使自己要传达的意图用最明确的方式表现
出来。抽离,就是将隐含在对象中纯粹的形式结构因素抽取和分离出来。这里的解构是要将形
式元素从自然形态中抽离出来,用简化的方式加以表现。其实,早在解构、重构的观念被提出
之前,就早已出现类似解构与重构的形式。比如中国的龙的形象就是将现实世界里的很多动物
的形象进行解构删减,只将其寓意强势的、美好的部分重构在一起,这样全新的龙的形象便产
生了。中国龙的形象具备了鹿角、虎眼、狮鼻、牛耳、鹰爪,就这样新的和谐形象诞生了,并
被赋予了超越现实非凡的意义。当然,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解构与重构。
在这里简单地讲,解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部的基本原始单位,重构就是
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部的基本原始单位重新组合,构成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以前的
新物体结构。塞尚的几何形式的简化和三维空间的压缩,直接开辟了毕加索、布拉克的立体派
简化体积的先河,也启发了蒙德里安、布朗库西等人的几何抽象、构成主义艺术。当然,“视
觉的简化”并不表示贫乏简单,从严格的技法角度来看,塞尚是个非常深奥微妙的画家。塞尚
的简化形式是一种简化了的自然主义。
毕加索说过:“立体主义的艺术旨在处理形象。当形象处理得宜,就有生命。”形象重组
是立体主义绘画的命脉。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想
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力求组织起
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虽然其作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具象性,但是从根本上看,他们的
目标却与客观再现大相径庭。
他们从塞尚那里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例如在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一画上,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
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
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被评论家形容为“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
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
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
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
我们有时之所以被动地照抄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说只会做模拟客观物象的“加法”,
缺少的恰恰就是简化的过程。简化并非轻而易举,一个刚迈入艺术大门的人,一般谈不到简化,走向简化有时甚至要倾注艺术家毕生的精力。康定斯基说过:“在精神基础之上的建设是一件
缓慢的事情。”一个画家不仅要训练他的眼睛,还要陶冶他的心灵,只有这样,他的心灵才能
在其艺术创作中审度各种色彩,并成为决定的因素。倘若我们马上打破自然的樊篱,全力以赴
地追求纯粹色彩和独立形式的结合,那么我们所创造的不过是一些简单甚至俗气的装饰作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必然是单纯而伟大的,那些提供视觉美感的享受,
没有映现个人人格特质与时代气息的艺术,不论技巧多么高妙,终不能有恒久的共鸣与吸引力的,雕饰的美固然是一种美,但向来不被认为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简朴的美才是最高境
界的美,要达到这种境界,便需要一个“雕琢复朴”的过程,即简化的过程。
▲学会运用形状语言
人们所感知到的物体形状,并不一定与该物体的实际边界线等同,一件物体的真实形状是
由它的基本空间特征所构成的。把握好形体特性,往往能使艺术家得到更多的表现自由,所以
艺术家往往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处理形体的。以塞尚的“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
自然”的理论为基础,将幻觉透视的物象和题材摒弃,将物体加以分解,并借助造型的元素,
将单纯化的图像重新组合,而不再重现自然。
画家莫奈曾经说过:“自然界中没有线条,只有色块,彼此映衬着。”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将几何体写生练习放在学习绘画的最初阶段是有道理的,把复杂的事物理解为简单的几何
形状是让绘画变得简单的秘诀。一个复杂的人体或一个自然景观,更是由无数的物体组成。我
们绘画过程中要思考的是这些形状的大小、比例、角度,以及相互穿插的关系,它们只是不同
形状的组合而已。如果把它们划分成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面和体积,仅仅是画简单的形状,
绘画就变得“简单容易”了。我们要先画出大的形状,再在大形状中找出小的形状,再在这些
小形状中画出简单的色彩变化,就可以轻松地描绘出不同属性的事物了,这样我们就不用去太
在乎是在画人物、静物或是风景的区别了。它是什么样子的?直的还是弯曲的?是三角形还是
四边形?相对于另一个形状它是大还是小?距离有多远?从什么角度倾斜?几个形状是怎么组
合在一起的?你不需要考虑它是人或者是树,它们只是不同的形状组合。学会根据事物的形状
去观察事物以后,画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因为我们什么都可以画好,什么都一样对待,无论
是人物、建筑、动物还是风景。因此不存在我不能画或者不会画的事物,只有你会不会用正确
的形状语言去观察和表达的事物。
三、强化画面的构成意识
无论是东方绘画还是西方绘画,传统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我们会发现,画面中的构图是直
接影响人们视觉的基本因素,绘画中构图的形体和色彩、明暗的合理穿插分配、疏密变化,会
使视觉感受达到一种均衡稳定,并且是突出个性的重要手段。构图就是一幅画的骨架,是起到
支撑整个画面结构的基本形式,还包括考虑布局画面的明暗色块的分配。
▲黑白构图
这种创造性的重构形式语言中,构成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在解构与重构画面时,黑白构
成不只是简单指画面中物象的形或形体,重要的是还包括了主体和背景空间的黑白灰关系。画
面中黑白灰的分配布局是画面中最稳定的因素,是画家对画面整体黑白关系的主动控制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