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模式研究
TOD发展现状分析与开发模式探索
47区域治理DETECTION作者简介:艾 毅,生于1988年,讲师,博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TOD 发展现状分析与开发模式探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艾毅摘要: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诸多危机。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所引发的出行结构转变,一种新的TOD发展模式使得这一系列问题有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通过分析TOD的发展特征和成功案例,总结了我国TOD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从多个角度给出了提升TOD发展水平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交通;TOD;城市开发中图分类号:U49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5-0047-0002一、TOD 产生的背景(一)中国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无限扩大,其结果反映在交通系统上就是导致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
加之交通技术越发先进,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小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多,城市交通的变革,城市用地的性质、结构、功能及数量随着城市交通的变革正在发生变化。
(二)城市交通危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挑战。
截至2017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04亿辆,其中汽车2.0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71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8亿人。
由于人们工作和居住的严重分离,直接导致了人们采用小汽车这种最具标志性的交通工具出行,从而引发了各种交通问题,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最突出的规划难题[1]。
(三)郊区化所带来的危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普及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87年的18%上升到2014年的55%,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也带来了城市郊区化的效应。
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那么公共设施用地将会越来越少,土地开发利用率低将导致资源浪费,逐渐出现西方国家的“郊区化”现象,进而影响我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2]。
城市中心生态空间建设及运营模式探索—以珠海香山湖湿地公园为例
城市中心生态空间建设及运营模式探索—以珠海香山湖湿地公园为例摘要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镶嵌在城区的山体不断被城市开发活动慢慢侵蚀,开发与保护产生了矛盾。
为响应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保护的号召,有效保护好香山湖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着力解决自然保护地建设中破碎化管理,保护体制不清晰,清退私搭私建等历史遗留问题。
探讨了珠海香山湖湿地公园保护和利用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及运营模式供借鉴经验、开阔思路,引导城市中心发展需求与自然保护和谐发展共赢的生态格局。
关键词:城市中心,生态空间,建设,运营模式1引言珠海特区成立四十年以来,因独特的城市风貌——山海相拥、陆岛相望、城山相依、海天相映,获得了“宜居城市”的称号,初步取得了“生态共赢”的成效。
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镶嵌在城区的山体不断被城市开发活动慢慢侵蚀,开发与保护产生了矛盾。
为响应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保护的号召,有效保护好香山湖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着力解决自然保护地建设中破碎化管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生态空间运营模式,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引导城市中心发展需求与自然保护和谐发展共赢的生态格局。
香山湖省级湿地公园属于自然公园类型下的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范围面积308.8公顷。
是珠海城市中心区最大的省级湿地公园,名副其实的珠海“绿心”。
2018年通过凤凰山森林公园总体编制要求,在香山湖进行省级湿地公园建设。
将亲近山体的空间还之于民,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同时,通过公共活动空间利用阻隔城市不良建设行为对山体的侵蚀;让既有的城市品牌注入新的内涵。
(图1)图1 珠海市香山湖省级湿地公园范围图2场地问题及解决对策香山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珠海市主城区凤凰山脚下,场地曾经作为红门楼水库使用,废弃后无人管理。
陆地部分被违法圈占成为垃圾倾倒点及菜地等,土壤污染严重;湿地部分被圈占养殖鱼类、禽类,水质污染严重,成为劣五类水;农业开发后生产物种单一、生物链断裂;水系被圈占堵塞,互不连通,严重影响原有雨洪调蓄功能;场地生态圈遭受严重的安全威胁。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广场设计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
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
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
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
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
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
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
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
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
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
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
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
节日时,可点缀花卉。
tod发展模式历程
TOD发展模式历程1. 理念提出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发展模式,即公交导向型开发模式,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
它强调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进行紧凑、混合、多样化的城市开发,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TOD理念最早由美国建筑师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在《下一个美国都市》(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一书中提出。
2. 实践探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TOD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发展。
例如,美国旧金山、波特兰等城市通过实施TOD模式,成功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并提升了城市生活质量。
同时,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在城市中心区域实施了TOD开发模式,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中心。
3. 全球推广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TOD发展模式逐渐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和推广。
国际知名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在其全球房地产趋势报告中指出,TOD模式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碳排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 中国引入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引入TOD发展模式,并将其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
例如,以上海市为例,该市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进行了TOD综合开发,通过建设商业、办公、住宅等多元化功能区域,打造了多个宜居宜业的城市新中心。
同时,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也开始积极探索TOD模式,如万科、华润等。
5. 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发展理念的变化,TOD发展模式将面临更多新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TOD模式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的发展。
例如,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推动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降低碳排放;促进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城市街边微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口袋公园为例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 2021年9月第18卷总第402期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69城市街边微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口袋公园为例陈芃序,王天扬(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资源的代表,是对城市公园的重要补充,也是目前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重要发展趋势。
本文结合了口袋公园的相关案例,分析了其设计特色及不足之处,总结了口袋公园人性化、地域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并针对口袋公园的道路、照明、绿化、设施等细节提出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街边微型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袋公园;城市;街边;微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中图分类号]TU958.12+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27.13Research on the Design Strategy of Urban Street Micro Public Space—— A Case of Pocket ParkChen Pengxu, Wang Tianyang(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Abstrac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urban micro public space resources, pocket park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urban park and also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green space planning. Combined with the cases of pocket park,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summariz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humanization, regional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cket parks, and puts forward desig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road, lighting, greening, facilities, etc. of the pocket park,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street micro public space.Key words: pocket park; city; street-side; micro public space; design strategy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完善,城市的总体空间结构基本趋于稳定,城市规划建设开始从增量向存量方向转型[1],小规模的微空间更新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摘要: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是城乡居民重要的活动载体,也是人的自然化实践的关键环节。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优化重构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并根据发展阶段特征构建有机整体式和统筹共生式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体系。
从生态建设理念和生态美学思想出发,探讨两种体系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最终,指导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建设,实现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3)06-0022-04(1.合肥学院设计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31)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是城市边缘区中城乡居民的活动载体。
但在传统的园林规划中,城市边缘区空间中生产和生态空间消极保护的治理方式早已不能满足人民大众对高品质城乡公共空间的需求。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对边缘区结构性绿地有效管控,不断蔓延的城市开发建设已经影响城市市域生态安全。
[1]2019年,中央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旨在通过对区域空间的用途管控,构建系统性、复合性、战略性的景观生态网络,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使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设计重点由边缘区乡村聚落空间设计转向边缘区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在内的全域空间重构,进而构建新型边缘区公共空间体系。
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作为人的自然化实践空间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城市与自然相融相和。
目前,国内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结构根据发展阶段先后可分为早期圈层式和后期混合式。
这两种在传统城市规划导向下形成的边缘区空间结构,由于没有将边缘区内田地、林地、草地、湖泊水系等要素构成完整的生境单元,难以对边缘区空间进行高效利用和可持续经营。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下,国土空间规划摒弃“城市中心主义”,从区域系统入手,根据生态优先、资源共享的方式布置城镇、乡村,从制度上保障了城市边缘区及其公共空间的建设。
城市综合体中TOD开发模式的发展研究
城市综合体中 TOD开发模式的发展研究摘要:新时期下,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在不断加快,而与此同时,机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二者双重压力作用下,TOD模式凭借其人性化特征与环境改善、土地高效利用、合理化空间使用,以及缓解交通压力等特点和功能,在我国掀起了一股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热潮。
TOD模式为我国城市规划者们提供了解决现实矛盾的思路,在解决城市土地有效利用问题的同时,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生存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TOD;交通建设;集约化;城市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引言TOD模式注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与良好生态环境塑造,提倡土地紧凑化利用与混合用途的实现,更强调在城市开发中要预留出高品质的公共开放空间。
该模式所蕴含的这些理念,可推动我国目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有序增长,对于优化城市结构、增添城市活力、实现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等方面都拥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TOD开发模式概述(一)TOD概念TOD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资源开发模式,其产生于20世纪后期的美国,最初目的是为解决二战后美国城市的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利用率。
TOD的早期雏形由新城市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彼得·卡尔索普提出,他提倡以公交站为中心,以400米长为半径,在此区域内建设住房、商业大厦,以及各种具有学习、生活、娱乐等功能的场所,形成一个“圆形”公交社区,区内任意方向和角落都要留有足够的步行空间,减少人们对私人汽车的依赖。
该设计理念被命名为“步行口袋”。
(二)TOD基本原则2013年,交通与政策发展研究所(ITDP)发布了《公交导向发展评价标准》,简称《TOD标准》,并提出八项基本原则:第一,步行。
以行人为导向、增加行走体验;营造积极、活跃的步行环境,增强建筑和街道空间渗透力;创建舒适的步行空间,能够遮阳、挡雨。
第二,骑行。
提倡组建非机动交通网络,最大限度减少对机动车有依赖的公共活动场所;营造安全、合理的自行车行驶环境;建设充足、科学、完整的自行车停放设施。
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综述作者:张晓文公伟来源:《设计》2020年第06期摘要:旨在为日后的社区公共空间相关设计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文章通过对社区公共空间现有研究和文献的回顾,从社区公共空间概念的形成入手,深入探讨了国内外社区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综合分析了近年来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热点。
对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局限性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对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社区公共空间概念研究历程研究热点展望中图分类号:TU24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3-0117-03一、社区公共空间相关概念的研究(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社区”(community)词源于拉丁语,最初是以人的角度论述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
1887年,德国学者费迪南德,滕尼斯在《共用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阐述了“社区”的概念,他将社区定义为具有相同价值取向,人口性质较强的社会共同体。
国内社区的概念是在1933年辗转翻译而来,费孝通将其定义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组织。
近年来,社区的概念被广泛认知,在描述居民生活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居住区、住区等概念一同出现。
住区概念发展相对较早,指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场所,城市整体系统中的居住空间”,。
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在某一特定地域内,在不断形成的社会联系、社会文化下产生的,以居住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组织体系。
关于“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目前学界的研究角度各有不同。
一类是从社区的实体空间层面出发,探究其物质属性,学者们将社区公共空间定义为社区中可供居民自由出入,并进行运动、休憩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的公共场所,其使用权属于全体居民[2]。
另一类研究则侧重于研究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有学者认为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居民为满足自身利益诉求和社区协同的公共领域[3]。
目前,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还在探讨的过程中,从广义的程度上来讲,所谓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或社区群中,社区居民进行公共交往的,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
城市公共绿地开发经营模式探讨
基 金 项 目 : 育 部 科 研课 题 研究 成 果项 目( 6 R — 1 ) 教 O 一 1 8
收 稿 日期 :O 6 O — 1 2 O一 5 7
维普资讯
多 的税 款 , 而缓 解 政府 的压 力. 者是 政府 在修 建公 共 绿地 之前 寻找 合作 伙伴 , 从 或 由合作 公 司 出资 , 府 负 政
责 修建 、 管理 、 营. 经 建成后 , 地周 边 的土地 可 以 由该 公 司优先 购 买 , 绿 绿地 的建 设 必 然 会 引起 周 边 地 块 价 值 的提 升 , 由此就 可 以达 到双赢 的效果 . 种按 照谁受 益 谁负 担 的原则 进行 的公益 性建设 已经成 为 国外 城 这 市 建设 的准 则之 一. 募 捐也 是寻 找公 共绿 地 建设 资金 的一个 来 源 , 别是 随着人 们生 活水 平 的 日益 提 高 , 来 越多 的人 已 特 越 经 意识 到优 质 的生 活需要 高 品质 的环 境空 间 , 而且 随着 人 们文 化 水平 , 环境 意 识 的增强 , 多有 识 之 士 愿 很 意 将资 金无 偿投 入 到公共 绿地 的建 设 中来 . 国纽 约 中央公 园后 期维 护资 金 一直 采取 着这样 一 种方 式. 美 近 年 来 , 约 园林 部 门又发 动各 种力 量 , 纽 动员更 多 的人投 资 建设 市 内其 它公 共绿 地 , 并取 得 了一定 的成 效 . j 3 2 政府 和私 人 共 同投 资 , 同建设 管理 . 共
维普资讯
第 2 第 3期 8卷
Vo . 8 No 3 2 0 12 . 0 7
城市发展中集约型公共空间与城市交通的整合策略探究
城市发展中集约型公共空间与城市交通的整合策略探究周扬;钱才云【摘要】在当今城市集约化建设不断发展进程中,城市空间与交通问题也日益严重。
针对这些现状问题,本文主要从城市设计层面对集约型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交通的整合策略进行了探讨。
文中对加强城市设计整体策划、利用城市空间发展动态非确定性以及以网络化公交为导向建构集约型空间体系三大策略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对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起到有益的指引作用。
%The problems of urban space and urban transit are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the process of today's urban intensiv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cur 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grated strategies of intensive public space and urban transit mainly from the aspect of the urban design. In this paper, three strategies are elaborated,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overal planning of urban design, using the dynamic uncertainty of urban spac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ng intensive space system through the network of urban transit. We hope that the strategies discussed can be the benefici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102-104)【关键词】集约化;城市公共空间;城市交通;整合发展【作者】周扬;钱才云【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在当今城市集约化发展不断加强的状况下,对城市公共空间与交通的整合研究将会较以往达到一个更加重要与紧迫的阶段。
浅析TOD开发模式下的城市设计
浅析TOD开发模式下的城市设计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开发模式是一种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合理布局交通、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在交通枢纽周边打造出便捷、宜居、功能完善的城市区域。
这一模式着眼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居住质量,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在TOD开发模式下,城市设计成为了特别重要的一环,下面将从交通规划、建筑设计和社区环境等方面浅析TOD开发模式下的城市设计。
交通规划是TOD开发模式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TOD模式强调公共交通的重要性,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覆盖范围和可持续性。
在交通规划上,TOD模式通常会选择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周边进行开发,例如地铁站、火车站等地点。
需要结合周边道路网和步行系统,打造一个便捷的出行环境。
在城市设计中,应当合理布局公共交通站点和路网,打破传统的“以车辐射”的城市规划思维,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出行方式,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建筑设计是TOD开发模式城市设计的另一重要方面。
在TOD模式下,建筑应当与周边交通枢纽和城市空间相协调,以满足居民对便捷交通、优质生活和文化娱乐设施的需求。
在建筑设计上,应当注重建筑的尺度感和空间感,打造开敞、宜居的城市环境。
建筑的功能性和多样性也是TOD城市设计的重点,应当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供便利的购物、学习、医疗和休闲设施。
建筑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是TOD模式城市设计的重要考量,应当采用绿色、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实行节能减排,打造低碳宜居的城市环境。
社区环境是TOD开发模式城市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TOD模式下,城市的社区应当充分满足居民的社交、文化和娱乐需求,打造一个热闹、多样、有活力的社区环境。
在社区规划和设计上,应当充分考虑社区内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和社区活动场所,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也应当注重社区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保留和重建传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让居民在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城市公共空间活动方案
城市公共空间活动方案
一、背景介绍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利用这
些公共空间丰富居民的生活,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城市的公共空间利用率不高,缺乏吸引力和活力。
人们往往只是匆匆
过客,而公共空间并没有成为人们聚集交流的场所。
三、活动方案
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我们提出以下活动方案:
1. 文化活动
•组织音乐会、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吸引市民参与,丰富其文化生活。
2. 健身活动
•设立户外健身器材,开展团体健身操、瑜伽等活动,促进市民健康。
3. 游戏竞赛
•举办篮球赛、足球赛等游戏竞赛活动,营造欢乐的氛围。
4. 农民市集
•定期举办农民市集,让农产品直接进入城市居民的餐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活动效果
实施以上公共空间活动方案,可带来以下效果: - 提升公共空间的活跃度,使
其成为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 融入文化元素,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 促进市民
健康,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 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实施步骤
为确保活动方案的顺利实施,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制定活动计划和预算; 2.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3. 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 4. 实施活动并
进行效果评估。
六、结语
通过合理利用城市的公共空间,并结合多样化的活动方案,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增加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希望城市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行的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如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公共空间如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公共空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社交互动的场所,更逐渐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公共空间,简单来说,就是城市中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和使用的区域,如公园、广场、街道等。
这些看似寻常的地方,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首先,优质的公共空间能够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想象一下,一个拥有美丽公园、宽敞广场和宜人街道的城市,与一个公共空间匮乏、环境恶劣的城市相比,哪一个更能吸引人们前来居住、工作和投资?答案显而易见。
当城市具备了良好的公共空间,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入驻。
人才的聚集会带来创新和创造力,企业的增多则会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例如,一些科技公司在选择办公地点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周边公共空间丰富、生活品质高的城市,因为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灵感激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其次,公共空间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仅仅满足于参观景点,他们更渴望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具有特色的公共空间,如历史悠久的街道、充满艺术气息的广场等,能够成为城市的独特名片,吸引游客驻足。
游客的到来不仅会直接带动旅游消费,如餐饮、住宿、购物等,还会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城市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以成都的锦里古街为例,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充满了成都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小吃,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了成都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再者,公共空间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许多公共空间周边会逐渐形成商业街、购物中心等商业区域。
这些商业设施与公共空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公共空间带来了人流,而商业活动则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比如,一些城市的地铁站周边会建设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人们在乘坐地铁的同时,可以顺便购物、就餐、休闲,这种便捷的消费模式极大地刺激了消费,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公共空间还可以举办各种集市、活动和展览,为小型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展示和销售产品的平台,促进了创业创新和经济的多元化。
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策略及建设模式研究
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策略及建设模式研究摘要:基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交通需求的提升,传统的公交场站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数量和出行需求。
因此必须加快公交场站建设的步伐,积极开展公交场站的建设工作,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本文从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的现状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提升公交场站的综合效益,为城市交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建设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公交场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承担着枢纽和换乘的功能,对于城市出行的便利性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公交场站仍存在一些诸如功能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
如何更好地发挥公交场站的潜力,提高其综合效益,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的现状(一)公交场站区域设置不合理许多公交场站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未充分考虑用地的多功能性和综合利用,往往导致公交场站用地面积相对较大,但仅用于乘客候车和公交车停靠的功能,大量用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了用地空间的浪费,无法充分发挥场站用地的潜力。
同时,场站用地的单一功能设置意味着周边社区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
例如,场站周边可能缺乏商业设施、餐饮服务、文化活动场所等,这使得乘客在等车过程中无法方便地满足其他需求,也影响了场站在社区中的融合和发展。
如果场站仅用于乘客候车和公交车停靠,就无法吸引更多商业机会,限制了场站的经济回报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一些公交场站的候车区域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候车区域的面积过小,无法容纳大量的候车人群,导致乘客拥挤和排队混乱,或者候车区域与站台设计不协调,场站出入口的设计不合理,无法容纳大型公交车辆的转弯半径,停靠站台与车道的高度差较大,造成车辆的行驶阻力和不稳定。
这些问题会影响公交车辆的正常运行,造成人流和车流的冲突,延长乘客的候车时间和出行时间,长此以往不仅给乘客的候车体验带来困扰,还会影响公交运营的效率。
浅析TOD开发模式下的城市设计
浅析TOD开发模式下的城市设计TOD是“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缩写,即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
TOD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TOD开发模式下,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将以公共交通设施为中心,将居住区、商业区和办公区紧密结合起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本文将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TOD开发模式进行浅析,探讨TOD模式在城市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TOD开发模式的意义1. 交通规划:在TOD模式下,城市的交通规划将更加注重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包括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和非机动车道等。
还需要考虑公共交通设施与周边用地的整合,促进多种交通模式的衔接与联动。
城市的道路布局和交通组织也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TOD模式下的交通需求。
2. 土地利用:TOD模式下,城市的土地利用将更加紧凑和集约,将公共交通设施作为节点,围绕公共交通线路进行城市的开发和建设。
这样可以减少城市的用地消耗,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高效的城市布局。
TOD模式还会促进城市中心的再生和更新,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形象。
3. 建筑设计:TOD模式下,建筑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对公共交通设施的便捷连接,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并创造舒适、便利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体量和密度将适应TOD模式下的城市布局,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效益,推动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
4. 公共空间:TOD模式下,城市的公共空间将得到更好的规划和设计,以满足市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公共广场、步行街和绿地等公共空间将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改善市民的生活体验。
5. 生态环境:TOD模式下,城市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恢复,通过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绿色交通系统,减少城市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
TOD调研报告
TOD调研报告TOD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成为一项重要议题。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即以公共交通为依托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TOD模式在中国城市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本次调研对TOD进行了详细研究。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针对城市居民和开发商的问卷,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涵盖了居民对TOD模式的了解程度、对TOD模式的认可度以及开发商对TOD模式的采纳情况等。
其次,我们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了实地观察。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了这些城市在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建设和土地利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居民对TOD模式的认可度较高: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城市居民表示赞同或者非常赞同TOD模式的理念。
居民们认为TOD模式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并提高居住质量。
2.开发商在TOD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差距:开发商中有很多人对TOD模式的概念还不够清晰,认为TOD模式只是简单地将住宅区建在公交站附近。
因此,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他们未能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资源,导致了一些TOD项目的运营效果不尽如人意。
3.城市规划水平不均衡:在实地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新建的住宅区远离公共交通站点,缺乏与周边配套设施的衔接。
这导致了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居民数量较少,交通效率没有明显提升。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提高居民对TOD模式的认知度: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对居民对TOD模式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TOD的概念和好处。
2.加强城市规划和公共交通建设的衔接: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到公共交通的发展需求,合理规划住宅区的位置和布局,以便更好地与公共交通站点和其他配套设施相连。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与管理策略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与管理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被广泛利用的资源,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模式和管理策略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模式与管理策略展开讨论。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是指在城市地下空间中,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可以有多种开发利用模式。
1. 地下商业模式地下商业是指将商业活动转移到地下进行的一种模式,可以缓解城市地面的交通拥堵和用地压力。
地下商业可以包括地下购物中心、地下超市和地下商业街等。
这种模式可以提供更多的商业服务和就业机会,同时也能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购物环境。
2. 地下交通模式地下交通模式包括地铁、地下通道和地下停车场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提高,地下交通模式可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城市交通流动性。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地下交通网络,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交通服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 地下公共设施模式地下公共设施模式是将一些城市公共设施转移到地下进行的模式,如地下地铁站、地下垃圾处理中心和地下排水系统等。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减少占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并提供更加安全和便捷的公共服务。
二、城市地下空间管理策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来保障其正常运营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城市地下空间管理策略。
1. 规划管理策略规划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步骤,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进行规划设计。
规划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地下空间的用途和布局,建立合理的开发标准和规范,确保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
2. 安全管理策略安全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首要考虑因素。
地下空间涉及到电力、供水、排水、通风等多个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监测、检测、维护和紧急处理等措施,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可靠运行。
浅析城市社区公园复合开发模式——以成都麓湖红石公园为例
研究与探讨□长春张爱研杨凡立--以成都麓湖红石公园为例魏析掀市社区公园夏合开发模式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要也逐 渐提高。
人们需要在居住区周围拥有 享用环境优美,可供运动、休闲、娱乐且可达性高的社区公园。
然而,现 今城市社区公园建设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 来的城市中,将有数量众多且分布广 泛的的社区公园以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
对于怎样在城市中规划建设 大量优质社区公园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公园绿地是现代城市绿地系统 建设的骨干内容,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居民游憩生活水平。
现 如今,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斑块型的绿地在城市中占地面积小、分布广泛、辐射范围大,便成为城市绿地 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各个城市的 绿地系统规划中,也倾向于开发更多的社区公园。
一、城市社区公园建设现状及 问题城市社区公园在居民生活中起到着重要的作用,它为一定居住范围的居民提供了可以开展各项休闲活动的 绿色空间。
然而,在我国各地大小城 市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且可达性高的社区公园却并不丰富。
究其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社会合作。
在我国,几乎 所有的公共设施产品及服务都是由政府统一管控,社区公园的建设同样是 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即政府作 为社区公园的建设执行主体执行所有 操作,社会资本与人民群众很少涉足于建设中的任何环节。
这种缺乏社会合作的建设模式造成了两大矛盾:一 是建设大量高品质的社区公园可能会 导致政府财政紧缺,二是居民长久生活在缺乏绿地资源的城市环境下会降低生活质量。
2.建设理论偏差。
当前我国的社 区公园大多建成于上个世纪或本世纪初,由于当时缺乏现代景观建造的理 论与技术支撑,国内大多数社区公园 都相对简陋,主要表现为活动场地分散、功能单一、设施条件简单、后期 维护与管理粗放等。
简单的桌椅布置 再搭配一些植物就成为供当地居民享用的“社区公园”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有更多的居住社区没有配套的 社区公园。
POD城市公园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探索以漳州古塘湿地片区研究为例
POD城市公园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探索以漳州古塘湿地片区研究为例POD(People-Oriented Development)城市公园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注重以人为中心,以公共空间为核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和实践。
本文以漳州古塘湿地片区为例,探索POD城市公园导向下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以体现公众利益、提升城市品质的目标。
漳州古塘湿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是一片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众多人文景观的湿地区域。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城市发展的不合理,湿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区域内缺乏公共空间和便捷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城市品质有待提升。
为了恢复古塘湿地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本文提出了POD城市公园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
该模式首先强调公众参与,以确保公众的需求能够充分被考虑进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
在漳州古塘湿地片区开发中,应组织相关利益方的参与,包括居民、环保组织、民间团体等,共同探讨发展方向,制定整体规划和策略。
通过开展市民讨论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公众对于古塘湿地的需求和期望,确保城市发展与公众利益相契合。
其次,POD城市公园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注重创建多样化的公共空间。
在古塘湿地片区,可以建设生态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休闲健身区等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同时,应注重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升生态景观的品质。
通过绿化、景观塑造等手段,打造宜人的环境,激发居民和游客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此外,POD城市公园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强调便捷的可持续交通系统。
在古塘湿地片区,应发展完善的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同时,在交通规划中应注重连接古塘湿地与周边社区、商业区等功能区域,促进区域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建设人行步道、自行车道和公交站点等基础设施,提升可达性和出行便利性。
最后,POD城市公园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公共空间活化活动方案策划
公共空间活化活动方案策划概述:公共空间活化是指通过各种活动和手段,将传统的公共空间转化为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场所,以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和社交功能,从而满足公众的各种需求。
本文将针对一个具体的公共空间——城市中心的市政广场,策划一系列的活化活动方案,以提升市民的参与度和活力。
1.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在策划任何活动之前,需要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和兴趣。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市民对市政广场的看法以及希望在该空间中体验到的活动。
调研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适合的活化活动类型和内容。
2.活化活动类型: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种活化活动类型:(1)文化艺术活动:包括音乐会、演出、展览等,以丰富市政广场的文化氛围。
(2)体育健身活动:比如晨跑、瑜伽课程、公共运动场等,以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3)社交互动活动:组织各类社交活动,例如户外大型派对、交流沙龙等,以促进市民之间的交流和社区建设。
(4)亲子活动:组织适合家庭和孩子的互动游戏和娱乐项目,如亲子运动会、手工制作工作坊等。
(5)主题市集:定期举办主题市集,提供各种小吃、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吸引市民前来购物和体验。
3.活动内容:(1)文化艺术活动:安排各类音乐会和艺术展览,邀请本地艺术家和演员参与,丰富演出内容,如爵士乐、合唱团、二胡演奏等。
(2)体育健身活动:创建健身角落,配备器材,提供免费的健身指导,定期组织公共健身活动,如瑜伽课程、晨跑等。
(3)社交互动活动:组织各类派对、沙龙和讲座,设立讲台和天幕,提供充足的音响设备和活动空间,邀请专家和知名人士进行演讲和交流。
(4)亲子活动:设置儿童游乐区和亲子休息区,提供免费的亲子游戏和娱乐设施,定期组织亲子运动会和手工制作工作坊。
(5)主题市集:定期举办农贸市集和手工艺市集,吸引本地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商家参与,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和免费的品尝活动。
4.活动宣传和推广:为了确保活动的成功,需要进行充分的宣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