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第一篇
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
西方哲学史——(英)伯特兰·罗素前言:有这样的一群人,曾存在于久远的过去,并将一直存在于未来的世界当中,他们手持怀疑和批判的利剑,癖好寻根问底、并持理性、挑战权威,不懈地探索真理、揭示本质,他们只是极少数,然而他们却在为所有的人活着。
正是极少数的他们,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脉络走向。
他们的人生总是历尽磨难,始终不能摆脱误解、诽谤和陷害。
但是他们宁可蒙受屈辱、宁可一无所有、甚至宁可抛弃生命,也不会亵渎自己的信念、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不会放弃自由。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思想者。
希腊文明是一个已经失落的文明,正是这个失落的文明孕育了欧洲的绚丽灿烂。
它的消逝已离文明生活的时代两千余年。
但创造者以其独特的理性和智慧建构起来的巍峨宏阔的文化大厦,至今仍令世人惊叹不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古代的系统哲学,虽然大多是唯心主义,但其中包含的理性主义因素,在以后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中,起过重大的作用。
柏拉图是一位思想者,也是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公认为是哲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
柏拉图是古代西方第一个留有大量著作于世的哲学家,这些作品使我们可以深入洞察两千多年前复杂又有见解的雅典社会的文化和信仰。
雅典城邦已沉淀为遥远的历史,经过宗教的改革、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思想自由、个人自由终成为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
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如孟德斯鸠、亚当·斯密、康德、黑格尔、叔本华、托克维尔、马克思、马歇尔、尼采、弗洛伊德、罗素等等,尽管这些思想者们的思想、经历、理论迥然不同,但他们却共同继承了西方人文精神的传统:他们那样热切地关注着人的现实,关注着人的命运与未来……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
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
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
卷一古代哲学第一篇前苏格拉底哲学01——希腊文明的兴起02——米利都学派03——毕达哥拉斯04——赫拉克利特05——巴门尼德06——恩培多克勒07——雅典与文化的关系08——阿那克萨哥拉09——原子论者10——普罗泰戈拉第二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1——苏格拉底对于历史学家来说,研究苏格拉底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题目。
西方哲学史最全笔记
西方哲学史最全笔记第一编:古希腊哲学(一)自然哲学时期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滋养料,万物种子本性潮湿,希腊神话海神创世说。
(用物质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恩格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的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具有某种固定形式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如泰勒斯在水里去寻找。
”)万物充满着神灵。
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
"根据这一学说,连石头也是有灵魂的生物。
泰勒斯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说: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
神灵——非精神实体。
能动的东西都是有灵魂的东西,原始“物活论”。
阿那克斯曼德本原是没有固定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原始物——无限者。
有限者不能成为本原,因为有生有灭。
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
宇宙起源说:本原永恒运动,分立出对立物,冷热湿干形成漩涡运动,火水云雾,日月星辰。
生物起源说:生物从湿元素中产生,人从水里的动物变化出来。
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的始基。
万物由气的稀薄或凝聚所致。
气体是万物之源,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
三者评价:恩格斯:“关于所有这些人,亚里士多德说得很正确:他们没有说明运动的起源。
” 赫拉克利特:万物的始基是火。
火的创造就是它的毁灭,而它的毁灭就是它的创造的表现。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
逻各斯: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
这就是“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进一步将对立面统一与和谐的规律归结为逻各斯,逻各斯不仅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原理原则,也是人摒弃感觉印象,通过语言和理性思维所把握的世界规律。
一切皆流: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运动绝对,但不否认相对稳定。
西方哲学史第一章
• 神从属于“永恒的活火”,世界是熊熊燃 烧的活火; • 神是矛盾统一体,是完满的“一”,蕴藏 在活火之中。 • “这个神是昼又是夜,是冬又是夏,是战 又是和,是盈又是亏。他流转变化,同火 一样,混合着香料时,就按照各自所发出 的气味得到不同的名称”; • 对神的真正信仰,在于真正地知道神,在 于通过思想把握“逻各斯”;
小结
•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的数本原论虽然还没有摆脱开
感性经验的限制,是米利都学派与爱利亚学派之
间的中间环节。
• 抛开米利都学派事物本原“无定”原则,确立
“数”本原原则,对后来定量自然科学发展的影 响;灵魂与肉体分离,灵魂不死、轮回转世对苏 格拉底、柏拉图、基督教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四、爱利亚学派
•
爱利亚学派流行于公元前 6 世纪与公元前 5 世 纪之间,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其 他代表人物有色诺芬尼、芝诺。 • 爱利亚学派是早期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流派。 一是他们开始转变哲学研究的重心,变本原的追 溯为存在的探讨;二是他们首次使用了逻辑论证 方法,为哲学思想的表述确定了基本的话语方式, 最终演变为整个西方哲学主要的表达方式。
二、赫拉克利特
• 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鼎盛年公元 前 504-501 年)出生于米利都以北的另一 座商业城邦爱非斯的一个贵族之家。 • 据传他因为不满于社会现实而愤世嫉俗, 放弃王位,隐居山林。他性格内向、语言 晦涩、思想深邃,当时就有“晦涩哲学家” 之称。 • 他的哲学观点要比米利都派更丰富,尤 其是在关于运动和变化问题的认识上。
(二)数是万物的本原
• 数有两种形式,即奇数和偶数,其中奇数 是有定形的,偶数是无定形的,所以奇数 是完满的,偶数是不完满的。 • 自然万物的本原是“一”,“在整个自然 中数目是最初的,数目的元素也就是所有 存在物的元素”; • “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整个有规定的宇 宙的组织,谐
《西方哲学史》知识提要
第一部分《西方哲学史》知识提要第一编古希腊哲学第二编中世纪哲学第三编近代哲学第一编古希腊哲哲学从本原的数目是一还是多,是变化还是不变的角度看,早期自然哲学可分为:1.人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
2.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3.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
4.认为本愿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派。
一,米利都派(一)泰利斯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2.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
(二)阿那克西曼德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
2.认为万物的生成是“无定”的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复归于“无定”。
3.认为一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
他把这叫做“补偿原则”,这也意味着他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运动必然性和原因观念。
(三)阿那克西美尼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2.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二,赫拉克利特(一)火本原说1.从外在形态来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2.从内在性来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二)逻各斯学说1.逻各斯的含义、;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
2.认为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
(三)生成辩证法1.向对立面转化的关系。
2.对立和谐的关系。
3对立也是统一的关系。
4.对立是相对的关系。
三,毕达哥拉斯派(一)数本原说1.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数的规定性。
2.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二)灵魂观念1.灵魂不朽。
2.最好的和谐,净化灵魂的手段,是音乐和数学。
四,爱利亚派(一)克塞诺芬尼1.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
2.“神”是唯一的,绝对的,普遍和不变的。
3.“神”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
(二)巴门尼德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2.认为的“是者”的认识有如下两点是重要的:(1)“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
西方哲学史txt整理版
有这一切,并不影响柏拉图一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生命力”,它们继续
“存活”,的确是“大命-大年”了。
“哲学”因其“无(小)用”而“命大”,得享“大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
庄子要阐明的意思,这个意思,跟古代希腊对于哲学的态度,基本上
是一致的。“哲学”好像一棵“大树”,在人的精神世界生根成长,因其
“大”而不能、不必一更不舍得“用”,“大材”不能、不必一也不舍得“小
用”。所谓“舍不得”,乃是“珍惜”它的“(大)用处”,不轻易用它。西方
语言很难找到对应“舍得一舍不得”的语词,可用英文的“save”理解。
事后来更是层出不穷。传说一位哲学家渡河,问船主懂不懂得哲学,
听到否定的答复后,喟然叹曰,如不懂哲学,生活的意义去了一半。
霎时间狂风大作,白浪滔天,船夫问哲学家会不会游泳,当听到否定
的答复时,船主大呼,如果不会游泳,生命的意义就全部没有了。种
种讽刺,无非说明“哲学”虽为“智慧”之学,而在实际的利害关头,哲学
“save”有“救”的意思,用在这里,也很恰当。“树”、“牛”因其“大”,而
得“救”——庄子所谓的得(享)“大年”。
我们看到,“哲学”比起其他科学一学科来说,真可谓得(享)“大
年”了。
当然,“科学”都具有跨越时间的特点,某种意义来说,“物理”、“化
学”等学科,竟然可以是“永恒”的,不会有哪一天说“物理学-化学”这
的话一样。庄子也以寓言反驳道,狸猫倒是很小了,东蹿西跳,掉进
了陷阱,“死于网罟”;而大斄牛要它逮耗子固然不行,但是它也中不
了机关,掉不进陷阱里,而那棵大树,因其大而无用,“不天斤斧,物无
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五篇模版)
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五篇模版)第一篇: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 | ***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学院:******** 学号:******* 姓名:***从现代哲学观点看,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实体。
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
人的世界也因此具有物质精神二象性。
自古希腊哲学文化开始繁荣之际,在大量众多的神学论中开始诞生如米利都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等的自然哲学思想,与宗教不同,他们更加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即人类对物质的客观存在具有初步认识,即便当时还不成熟。
而自苏格拉底起,他主张客观真理,认识事物的可能,并且首次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这就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雏形。
古希腊哲学与现代哲学的渊源都是可以逐步去深究的。
物质精神二象性人的本质问题,就是哲学的本质问题。
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从人的角度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
不少人对物的偏执崇拜是唯物主义,对精神的单纯追求则出现不完整的世界观。
道德冲突的实质就是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冲突。
物的功能迅速提高,人的道德却徘徊不前,这是人类的智慧与道德的“精神分裂症”。
爱因斯坦写道:“物理学当前的局面可以概括如下:有一些现象可以用量子论来解释,但是不能利用波动理论来解释,如光电效应;有一些现象只能用波动理论而不能用量子论来解释,如光遇到障碍物会弯曲的现象;但是又有一些现象既可用量子论又可用波动论来解释,如光沿直线传播。
那么对于这么多对光的定义,到底哪一个才能确切说明其特性,最终证明,波粒二象性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结果。
波粒二象性是物质的辩证属性,从此也体现了现代物理学的新思维方式,更反映出,在辩证物质与精神的观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物质与精神的在当代社会下的相互依存关系。
不得不说,物质有点像粒子,精神有点像波,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是互补的。
例如:物质是本原,精神是派生物;物质是实体,精神不是实体;物质无需载体,精神必须以物质为载体;物质受时空限制,精神不受时空限制;其次,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是必须的,故从哲学的立足点出发,我们必须同意物质精神二象性这一说法。
西方哲学史第一章
希腊神话自公元前9世纪已经形成体系,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以探讨自然界的 奥秘为己任,企图以各种原理去解释自 然乃至整个宇宙的统一性。
(万物的本原、理性的思考)
1
Hale Waihona Puke 西方哲学思辨的前提人凭借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从自然本身 找到了借以解释万物的要素。
第一,人成了观照自然并解释自然的能 动的主体。
6
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
自然、本原、基质、存在 (是者)、理性(逻各 斯)、灵魂(心灵)、原 子、宇宙、神
7
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 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 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 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 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 好的例证。
4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5
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是宗教和神话
印度:对宗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精致 思辨和系统论述,主要是说教。
中国:儒家和道家,对待宗教若即若离、 无可无不可,用引证比喻等方式。
希腊:与宗教决裂,充满着论辨、推理 和证明等说理方式,以神话为主。
1、静观2、辩证3、演绎4、理智5、实践
8
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二、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
重要的思想渊源
9
外部条件
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 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10
内在原因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 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阔人们对生活 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西方哲学史完整版
(1)灵魂轮回说
理念论和灵魂轮回转世说是柏拉图认识论的基础。
(2)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回忆就是心灵在外部事物的刺激 与影响下,唤醒其所固有的理念的过程。
对于目的论的继承:
理念是具体事物所追求的目的; 理念世界本身也是一个目的论的体系,善是最高的理念,是其它理念所追 求的目的,是宇宙的最高目的, 各种理念在善的统治下,形成一个有条 理的真实的世界。 哲学的任务就是用逻辑思维来把握这个理念世界的本质和内在秩序。
(2)理念的特征
①本原性 ②超感性 ③永恒性 ④绝对性 ⑤客观性 ⑥真实性 ⑦目的性 ⑧单一性和多数性 ⑨等级性
3、理想国
理想国实质是斯巴达奴隶主贵族制在雅典
的理想化。
斯巴达人自古以来酷爱打仗,他们的生活方式举世 闻名,为柏拉图和希特勒所钟爱。生活在斯巴达的 人有三种:希洛人、裴里欧齐、斯巴达人。
斯 巴 达 自 然 景 观
傳說斯巴達妻子送別丈夫上 戰場時,多半會說一句話: 去打勝仗榮耀地凱旋歸來吧! 要不然就讓別人用盾牌抬你 回家。
3、方法论和概念论
苏格拉底批评智者派对真理的相对主义的态度, 确信人们可以达到可靠的知识,他的首要任 务就是澄清一个人是如何达到可靠知识的, 这个方法就是理智的助产术。 理智的助产术是通过揭露对方意见中的矛盾 以求得真理,包括讽刺、助产术、归纳、结 论或定义四个环节,已经触及到人类认识从 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 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亚里士多德。
西方哲学史赵林邓晓芒
西方哲学史赵林邓晓芒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1.米利都学派(试图以某种自然物质来说明万物的本源,奠定了自然哲学的基础)米利都三杰:泰勒斯(泰利斯)水本原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用否定来表示,深入事物表面的背后)阿那克西美尼气本原(否定之否定,通过冷热导致聚散)------火比气更稀薄,更无定形→→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
2.毕达哥拉斯学派(初步涉及了事物的抽象本质,开启了形而上学源流)数本原说(“1”是本原,象征与模仿,毕达哥拉斯定理).点线面体3.爱非斯学派(既延续和推进了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又进一步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抽象思想,力图在一与多,永恒与流变,抽象的本质与具体的现象之间建立统一性)赫拉克里特双线:火本原说火气水土万物逻各斯(起决定作用)辩证法:火=>意见巴门尼德逻各斯=>真理4.爱利亚学派(强调矛盾范畴之间的绝对对立,极力用一否定多,用静止来否定运动,用本质来否定现象)克塞诺芬尼理神论巴门尼德存在:克塞诺芬尼所说的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神”。
非存在: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
真理和意见芝诺悖论(是为了证明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否定运动(二分法,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飞箭不动,运动场)↓↓↓否定运动的连续性,肯定间断性。
否定运动的间断性,肯定连续性。
↑↑↑诡辩(克拉底鲁)否定多(大小论证)麦粒梭非存在不是不存在,而是不真实的存在。
虚空是不存在。
巴门尼德:存在非存在麦粒梭:存在非存在虚空5. 智者派(精神商品的零售商)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表达一种感觉主义的认识论)柏拉图(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理论的相对性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
即使认识了,也无法告诉别人。
6. 原子论者及其先驱恩培多克勒(四根说爱与恨流射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心灵即努斯)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原子与运动影像说)总结:古希腊米利都学派非存在存在,存在不存在。
第一篇 导言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 早期的朴素唯物论发展为原子论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与此同 步,原始唯心论也发展为范畴众多、论证缜密的形而上学体系; 而朴素辩证法通过智者的悖论、苏格拉底的对话法、柏拉图的辩 证法、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以及怀疑论的辩驳,演化出异彩纷 呈的思维和表达形式。古希腊罗马哲学的认识环节、范畴和发展 线索体现了人类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为西方哲学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古希腊罗马哲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公元前6世纪 至公元前4世纪的起源阶段,公元前4世纪的繁 荣阶段,以及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希腊化和罗马 阶段。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雅 典的学园,标志了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终结。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第一篇导言
• 古希腊罗马哲学逐步发展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及辩证法与形而上 学既相互对立、又彼此促进的思想形态,又经过长期发展,随着 科学和文化各方面知识的丰富,唯物论与唯心论及辩证法与形而 上学朝着成熟的、发达的形态发展。
西方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西方哲学史教材编写课题组
西方哲学史 第一篇导言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哲学
导言:
• 古希腊所处的地域包括地中海沿岸的小亚细亚(今土耳其)两岸、 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半岛南部。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 希腊已进入奴隶社会,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的城 邦,古希腊和罗马建立了发达的奴隶制。
• 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们提出的各种思想反映了奴隶制社会统治阶级 或者的意识形态,不同哲学理论和派别的哲学争论间接、曲折地 表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彼此敌对的阶层和派别的利益和诉求。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一篇导言
• 公元前1世纪后期,希腊诸城邦被罗马人征服后, 在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产生 出用拉丁文写作的罗马哲学。
西方哲学史 第一章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第一节 伊奥尼亚哲学 ——有形体质料说
一、米利都学派的本原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美尼,均为米利都人 (一)泰勒斯——水本原说 泰勒斯(Thales,鼎盛年约公元前585/584年)被公认为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哲学之父”)。他第一 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 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其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命题 中:(1)“大地浮在水面上”,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 原 。 (2)“灵魂是一种具有活动能力的东西”。
(二)宇宙是天体的和谐 1、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天体的和谐。 “和谐”(harmonia)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 主要指一定的数的比率关系。 2、“宇宙”(cosmos)的本来含义是“秩 序”,后来逐渐从“秩序”转变为“世界秩序” 或“有秩序的世界”即“宇宙”。 3、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一切美好的东西 都是和谐,或产生于和谐。 4、与伊奥尼亚学派的本原说相比,数本原的 “秩序”与“规定性”的思想更有利于说明知 识的可能性和确定性。
(四)毕达哥拉斯学派思想的主要意义: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思想虽然 有不少牵强附会甚至神秘荒诞的内容,但 是其主要方面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他们 提出了不同于伊奥尼亚学派的本原模式, 试图用数量关系和几何结构来解释一切; 他们第一次引入了和谐概念和宇宙概念, 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秩序和关系上而不是事 物上;他们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灵魂问题, 思考精神现象与其它现象的统一。
(一)克塞诺芬尼的一神思想
克塞诺芬尼(Ksenophanes,盛年约在公 元前570-540年),是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
在欧洲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创造神的观点, 也是第一个对神人同形同性的希腊神话进行公开 批判的人。其哲学思想主要有三方面:关于神、 关于万物的生成和关于真理认识。 对爱利亚学派有直接影响的是他关于神的观 点。克塞诺芬尼对于神话中流行的神人同形同性 论进行了讽刺性的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 神的新见解: 神是唯一的;神是不动;神永恒存在、主宰一切。
西方哲学史---01--前苏格拉底哲学--01
(2) Other understanding of apeiron
A. Aristotle: the intermediate B. Simplicius: the mixed
(3) Why apeiron is over water (4) Cosmology
A. Universe as a closed, concentric system B. Universe is in the necessary and eternal motion from the motivation of apeiron
• 2. Anaximander
(1) The apeiron as the principle
The apeiron, an eternal substance, boundlessly large and without any definite characteristics: neither hot nor cold, neither wet nor dry, neither white, black, nor any other color.
The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 PreTexts:
(1) Diels, H., Die Fragmente der Vorsokratiker, 6th ed. revised by Walter Kranz, Weidmann: 1951. (2) Kirk, G. S., Raven, J. E., Schofield, M., The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 2nd ed. Cambridge, 1983.
§1. The Early Ionians
《西方哲学史》罗素_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罗素_读书笔记第一篇:《西方哲学史》罗素_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史》导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书,在很多正统哲学学者眼中都算不上是一本好的著作,更遑论是一本好的哲学史了。
这大概与罗素个鲜明的个人作风,不加掩饰的独立臧否和较为特立独行的行文风格有关。
然而,在学习了其他较为正统的哲学史和哲学理论(如门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等)之后,回过头来看罗素这本文字优美、简洁流畅且角度独特的哲学史,却也别有一番收获。
在此,笔者略过通常较为引起,尤其是中国的哲学系学生关注的古希腊部分与近现代哲学部分,选择其卷二,即天主教哲学一章进行阅读和思考。
按照罗素的定义来说,这一时期包括了上起奥古斯丁,下至文艺复兴之前的时间阶段。
这是欧洲思想与文化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此前与此后,希腊精神(以及与其有关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形态等)都较为显著地统治了西方人的生活;而这一漫长的,经常被冠以黑暗、蒙昧等形容词的历史时期却在西方社会的核心深处打上深刻的希伯来烙印。
两种文化根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交缠融会,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西方模型。
忽视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或者给其一个较低的评价,是无法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今日西方人心中一些根深蒂固的,几乎成为文化上的集体无意识的东西的,哪怕这一时期的哲学从任意角度来看也与其他时期显示出更大的不同。
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或者宗教)的关系不断引起思考和争论,也给历来的哲学史撰写者增加了难度。
为了避免一种陌生与无目的的盲目(也许与中世纪的世俗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同等盲目),罗素首先考察了教会制度以及教皇制的成长。
以次为开端,不但僧侣们在修道院中苦思冥想所得的见解得到关注,中世纪的普通人群或说是平信徒们的思考和信念也通过教权王权之间彼消此长的大势得到了间接的体现。
第一篇教父1、受虐:有关犹太人在教父篇章的一开始,罗素便为我们描绘了整个犹太民族从诞生、繁衍、生息至今的整个过程。
当然,由于史料的缺乏,许多相关资料我们除了从圣经旧约中获得之外,别无他法。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详细目录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详细目录.目录第一章录格拉底的前录 1.1什录录西是持存的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 1.2万物的基录数学录哥拉斯达1.3解录录化的录录赫拉克利特巴录尼德芝录恩培多克勒阿那克录戈拉 1.4原子录者原子和空虚知录理录和录理学第二章智者派录格拉底与 2.1智者派普录泰戈拉高录吉录塞拉西录柯2.2录格拉底录格拉底的生平作录哲家的录格拉底学录格拉底的知录理录,思想的助录录录格拉底的道德思想录格拉底的录判和死亡第三章柏拉录3.1柏拉录的生平 3.2知录理录洞穴录段理念录3.3道德哲学灵概魂念录的原因,无知或录忘恢录失去的道德作录功能之录录的德性 ..3.4政治哲学巨人般的家国哲王学国家中的德性理想的衰录国 3.5宇宙录第四章录里士多德4.1录里士多德的生平 4.2录录学范和推理的起点畴三段录4.3形而上学界定形而上的录录学作录事物的首要本录的录体录料和形式录化的录程,四因潜与能录录不被推录的推录者 4.4人的地位,物理、生物和心理学学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4.5录理学“目的”的录型人的功能作录目的的幸福作录中道的德性录和录录慎沉思4.6政治学国家录型差不平等异与好的政和革命体 4.7录录哲学第二部分希化录期和中世录的哲腊学第五章录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5.1伊壁录录主录物理录理学与学神和死亡..快录原录快录社正录与会 5.2斯多录主录相录于快录的智慧和控制斯多录派的知录录学作录一切录在之基录的物录万物中的神命和天意运人的本性录理和人的录录学自由的录录世界主录和正录 5.3录疑主录录求心的安灵宁明录的事情和不明录的事情5.4普录提录作录太一的神流溢的录录造成录的原因得救第六章古斯丁奥6.1古斯丁的生平奥 6.2人录知录信仰理性与克服录疑录知录感录与光照录6.3上帝6.4被造世界从无中录世录录6.5道德哲学录的作用录失序的录与作录录的原因的自由意志6.6正录6.7录史和座城两第七章中世录早期的哲学7.1波埃修..哲的慰藉学共相的录录7.2录狄尼修斯奥录上帝的知录7.3录翰 ? 司各脱 ? 录留根录录翰 ? 司各脱 ? 录留根录的生平自然的分区7.4解共相录录的新方法决奥极多和威廉姆,端录在录洛色林,唯名录阿伯拉录,念录或和录在录概温 7.5安瑟录的本录录明体安瑟录的录在录本录录明体高尼录的反录安瑟录录高尼录的回答 7.6穆斯林和太思想中的信仰和理性犹阿录森录阿威录伊摩西 ? 录蒙尼德第八章阿奎那和他的中世录录期的录承者 8.1阿奎那的生平波那文都和巴黎大学 8.2哲神学与学信仰理性与8.3上帝存在的录明从运录、致录因以及必然存在出录的录明从完录性和秩序出录的录明录录明的录价8.4录上帝本性的知录否定的方式录比的知录8.5录世被录造的秩序是永恒的录 ?无中录世录是最好的可能世界录 ?作录缺乏的录被录造的存在的等录排列,存在之录 8.6道德和自然法..道德的成构自然法8.7家国8.8人的本性和知录人的本性知录8.9司各、脱奥康以及艾克哈特唯意志录唯名录神秘主录第三部分近代早期的哲学第九章文录录录录期的哲学 9.1中世录的录束 9.2人文主录和意太利文录录录录运皮科录基雅录利9.3宗改教革路德伊拉斯录9.4录疑录和信仰蒙田帕卡斯9.5科学革命新的录录和新的方法近代原子录9.6 弗朗西斯 ? 培根培根的生平学状录的病心的灵假相录录的方法9.7 托录斯 ? 霍布斯霍布斯的生平几学霍响何录布斯思想的影录运体录中的物,思想的录象录于人的思想的机械录录点政治哲道德学与自然录状自然录中的录录状社会契录..民法录自然法第十章大录理性主录 10.1笛卡录笛卡录的生平录定性的确追求笛卡录的方法作录方法的录疑上帝和外部事物的存在心和灵体身 10.2斯录录莎斯录录莎的方法上帝,录和性体属世界作录上帝性的录式属知录、心和灵体身录理学10.3莱布尼茨莱布尼茨的生平录体上帝的存在知录和自然第十一章英国录录主录11.1洛克洛克的生平洛克的知录理录洛克的道德和政治理录 11.2录克莱录克的生平莱存在的本录物录和录体11.3休录休录的生平休录的知录理录什录存在于我录之外 ?录理学第十二章蒙哲启学12.1自然神录和无神录英国自然神录法哲人派国 12.2录梭..录梭的生平学录的悖录社会契录12.3录德录德的生平录录念录的批判常录信念与直接录在录第四部分近代录期和19世录哲学第十三章康德13.1康德的生平13.2康德录录的形成13.3康德的批判哲和他的哥学白尼革命批判哲的方法学先天知录的本录先天录合判断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13.4理性思想的录构思想范和畴直录形式自我和录录的录一录象录在和本录在体作录录录性念的录概粹理性的先录理念二律背反和理性的限度上帝存在的录明13.5录理性践道德知录的基录道德理性与被定录录善良意志的“善”定言命令道德录录13.6美学,美美是不录任何利害而令人愉悦的录西美是普遍愉悦的录象美的录象中的目的与合目的性必然性、共通感和美第十四章德唯心主录国14.1康德录德思想的国响影 14.2黑格录黑格录的生平录录精神..录在的本录录理政治与录录精神14.3叔本录叔本录的生平充足理由律作录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悲录主录的基录有可能录“意志”录脱 ? 第十五章功利主录和录录主录 15.1录沁录沁的生平功利原录法律和录录录沁的激录主录15.2录翰 ? 斯录录特 ? 密录密录的功利主录自由15.3孔德孔德的生平和录代录录主录的定录三录段法录孔德的社和“人道”会学教第十六章克录录廓录、录克思尼与采 16.1克录录廓录克录录廓录的生平人的存在作录主录性的理真美学录段录理录段宗教录段16.2录克思录克思的生平和影响录史的录录段,录克思的辨录法基录,物录秩序录录化异上录建筑,录念的来源和作用 16.3尼采尼采的生平..“上帝死了”阿波录精神与独俄尼索斯精神主人道德与隶奴道德录力意志重估一切道德超人第五部分20世录和代哲当学第十七章录用主录和录程哲学 17.1录用主录17.2皮录士皮录士的生平意录理录信念的地位方法的要素 17.3詹姆斯詹姆斯的生平作录方法的录用主录录用主录的理录真自由意志相信的意志 17.4杜威杜威的生平旁录者录录与录录、智力和录学事录世界里的价录 17.5录程哲学17.6柏格森柏格森的生平录行和录入科学的分析方法形而上的学直录方法录延的录程录化和生命录冲道德和宗教 17.7录特海录特海的生平录录定位的录录自我意录把握..永恒客体第十八章分析哲学18.1伯特录 ? 录素录素的任录录录原子主录录录原子主录的困录 18.2录录录录主录录录原录卡录录普的录录分析录录录录主录的疑录蒯因录录录主录的批判 18.3录特根斯坦录特根斯坦的哲之学路新的录特根斯坦录言游录和遵守录录澄清学形而上的录言 18.4录翰 ? 奥斯汀奥独斯汀的特方法“录解”的念概日常录言的录点第十九章录象学与存在主录 19.1埃德蒙德 ? 胡塞录胡塞录的生平及影响欧学洲科的危机笛卡录和意向性录象和录象学号的加括生活世界19.2录丁 ? 海德格录海德格录的生平作录在世的此在作录操心的此在 19.3宗教存在主录雅斯录录斯的生存哲学录塞录的存在主录 19.4录 - 保录 ? 录特录特的生平存在先于本录自由和录任虚与坏无的信仰 ..人的意录录克思主录与重新录录自由19.5 莫里斯 ? 梅洛 - 录蒂梅洛 - 录的生平蒂知录的第一性录录的相录性知录政治与第二十章录近的哲学 20.1身心录录录录的机器中的幽灵同一录和功能主录塞录的中文房录录录 20.2录蒂录的分蒂学析哲录用主录的影响录言的偶然性自我的偶然性共同体的偶然性 20.3重提美德理录安斯康录的录录录丁斯的录录美德录录录20.4大录哲学录主录构后录主录构后录代主录重要录录延伸录录英录录录索引录者跋出版后录以上录世界录录出版公司北京公司版斯通普夫《西方哲史学》;修录第版,目录~来国网自,家录录录站国家录录录文津录录录录录介录。
赵林: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绪论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第一节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梗概第二节早期希腊哲学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2、阿那克西曼德3、阿那克西米尼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赫拉克利特四、爱利亚学派1、克塞诺芬尼2、巴门尼德3、芝诺4、麦里梭第三节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一、智者派1、普罗塔戈拉2、高尔吉亚二、原子论者与其先驱1、恩培多克勒2、阿那克萨哥拉3、留基波4、德谟克利特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1、苏格拉底2、小苏格拉底学派3、柏拉图四、亚里士多德第四节希腊哲学的衰颓一、伊壁鸠鲁学派二、斯多葛学派1、早期斯多葛学派2、晚期斯多葛学派三、怀疑主义1、早期怀疑主义2、晚期怀疑主义四、新柏拉图主义1、斐洛2、普罗提诺3、波菲利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教父哲学一、教父哲学对待理性和信仰的基本态度1、"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2、超理性的信仰3、基督教基本教义的确立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第三节经院哲学一、实在论与唯名论1、"共相〞问题的来由2、安瑟尔谟3、最初的唯名论者4、阿伯拉尔二、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思想三、反托马斯主义的方济各修会经院哲学家1、罗吉尔·培根2、约翰·邓斯·司各脱3、威廉·奥卡姆第三章16—18世纪西欧哲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文艺复兴与##改革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二、##改革第三节早期经验论哲学一、弗兰西斯·培根二、霍布斯三、洛克四、英国自然神论第四节唯理论哲学一、笛卡尔二、伽桑狄与马勒伯朗士1、伽桑狄2、马勒伯朗士三、斯宾诺莎四、莱布尼茨第五节晚期经验论哲学一、贝克莱二、休谟第四章18世纪法国哲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法国自然神论者一、伏尔泰二、孟德斯鸠三、卢梭第三节法国唯物主义者一、狄德罗二、拉美特利三、爱尔维修四、霍尔巴赫第五章德国古典哲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康德一、"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与批判哲学的形成1、"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2、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二、批判哲学的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1、感性2、知性3、理性4、未来形而上学的方法三、批判哲学的道德哲学:《实践理性批判》1、道德问题的提出2、道德律3、自由4、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和道德##四、批判哲学的美学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1、康德两大批判的对立与调和的努力2、审美判断力批判3、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第三节费希特和谢林一、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行动哲学〞1、对康德哲学的批判2、知识学的基本原理3、理论知识的基础4、实践知识的基础二、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1、对费希特的批判和"绝对同一性〞的提出2、自然哲学3、先验哲学4、艺术哲学第四节黑格尔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总结和开拓二、逻辑学1、存在论2、本质论3、概念论三、应用逻辑学1、自然哲学2、精神哲学第六章近代哲学的终结与向现代哲学的过渡第一节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哲学一、"实体〞和"主体〞之争二、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学和直观唯物主义第二节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一、马克思的感性学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三、马克思的辩证法第三节非理性主义的兴起一、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二、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三、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哲学第四节实证主义哲学的滥觞一、孔德的社会学的实证主义二、穆勒的归纳逻辑与其运用三、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绪论在这篇绪论中,我们对全书的基本线索作一个总的提示,即指出西方哲学史各个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首先我们将看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基本上都是一种有关客观世界的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即使是这一阶段后期的人生哲学,也是以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为基础、并以人对外部世界〔包括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这个时期的一切哲学努力都是为了搞清客观世界与其原因或规律究竟"是什么〞〔包括人作为客观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为此人们创造了数学方法、辩证法和逻辑.这是西方理性思维的萌芽时期,理性思维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主观和客观分离开来,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去把握客观规律.所以西方哲学在古希腊的诞生同时也就是西方科学精神的诞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构成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哲学主要是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哲学和一神论的##哲学.主观精神的世界比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更深邃的世界,但只有在探索客观世界的历练中掌握了适用于一切对象的逻辑理性工具之后,对这个世界的深入才不会流失于不可言说的内心体验,而能有步步为营的创获.所以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虽然是对古代哲学的一次彻底否定,但本身却是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前提的,没有希腊哲学的修养,我们无法理解中世纪哲学.同时,中世纪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精神的一种自我深化,西方哲学以上帝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据点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以文艺复兴为开端的近代哲学.这种哲学的主题是立足于独立化了的主观精神去探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种探讨本身又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文艺复兴和##改革分别表达了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的原则和人〔包括支配自然的人〕的原则,这两大原则在上帝的保证下相互过渡和统一,形成近代精神的X力.其次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展开了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即认识论问题,表现为由笛卡尔所开创的理性派哲学和由培根所开创的经验派哲学对人类认识之谜的探讨,其中双方又就认识对象的本体论问题各自分化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不同的方向.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则将这种认识论的成果向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全面放大,并冲击到上帝的统一性纽带而导向无神论.第三个层次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大师们开始了用主观能动的精神去建构客观世界并由此实现主客同一的伟大目标的进程,最终在黑格尔那里构成了一个认识论、本体论和逻辑学三统一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西方哲学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现代和当代哲学,这不是我们这本西方哲学史所要讨论的主题.但本书也特别设立了"向现代哲学过渡〞的一章来阐明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我们认为,尽管现代和当代哲学五花八门,但从纯粹哲学的角度看无非四种形态,即先验哲学、经验哲学、非理性哲学和辩证哲学.因此我们在这一章中讨论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辩证哲学、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哲学、孔德等人的经验主义的实证哲学,最后还提到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必须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内以往的西方哲学史通常都是把马克思的哲学排除在外的,这样做的理由显然并不是一种学术性的理由〔如西方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不算一个哲学家之类〕,而恰好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教条化的做法.马克思的哲学既然产生于西方哲学的肥沃土壤中,它当然就是一种西方哲学,回避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这早已是人所皆知的常识.但时至今日,这一常识竟然尚未得到西方哲学史教科书的体现,似乎德国古典哲学没有产生出它最重要的成果就直接跳到了现代西方哲学,这是极不正常的.本书的这一尝试则力图克服这种违背常识的偏见.认真读完本书的读者当不难发现,将马克思的哲学还原到它在西方哲学史中的客观历史位置,并不会有损于它的真理的光辉.恰好相反,由于这种承前启后的位置,马克思哲学获得了它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新的生命力,展示出了它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第一节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梗概在希腊语中,"哲学〞〔φιλόσοφια〕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而只有那种探寻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追问自然万物的本原和根据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这种狭义的哲学即对于自然万物的最普遍的原理与原因的探索,是希腊民族所首创的一门独立学术.希腊哲学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哲学阶段,第二阶段是在逻各斯的基础上从自然哲学走向形而上学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亚里士多德哲学解体并专注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阶段.第二节早期希腊哲学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指爱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学派和爱非斯学派,南意大利地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哲学思想.它们是希腊哲学的最初形态,第一次摆脱了希腊神话的传统思维模式,以哲学的方式提出了关于万物的"本原〞的问题.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泰勒斯〔Thal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被誉为"哲学之父〞,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尝试.这是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而非神话的方式〕表述关于本原的思想〔尽管"本原〞这个概念是由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首先使用的〕.他由此被看作希腊哲学的创始人.2、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70年〕是泰勒斯的朋友和学生,据说他最早使用"本原〞〔άρχή,又译作"始基〞〕这个概念,认为本原应当是一切"无定形之物〞〔απειρον,即"无定形〞之意,又译作"无限〞,或音译为"阿派朗〞〕."无定形〞是阿那克西曼德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式的表述,这意味着哲学思维层次的提高.与泰勒斯不同,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事物的产生不是由于某种基本元素〔如水〕的转化,而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中分离出来,因此,所谓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3、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46年〕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提出了气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如果说泰勒斯的水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肯定性的表述,而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性的表述,那么阿那克西美尼的气则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表述.气一方面是一种与水一样的自然物质,另一方面却比水更加具有无定形的特点,它是一切无定形之物中"最〞无定形的一个,因而能作为一切无定形之物的代表."气本原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物质与精神未分化的思想.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31年〕早年曾就学于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曾到埃与、巴比伦等到地游学,从那里获得了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数〞,他们认为万物的本原应当是有定形的东西,而万物共同的有定形的东西就是"数〞,这是一种与米利都学派完全不同或相反的思维倾向.除了从感性的东西上升到抽象原则之外,他们还抛开了前人推崇"无定形〞的做法,通过数的确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种"有定形〞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对后世西方哲学和科学〔直到近代定量化的精密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从奥尔弗斯##那里继承并发展了关于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思想,这种强调灵、肉分离甚至相互对立的思想突破了希腊人传统的灵肉统一观念,构成了源远流长的西方唯灵主义的雏形.它后来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而融入基督教中,成为基督教神学的理论砥柱.三、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4—前501年〕是爱非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他出身于爱非斯王族,本应是王位的继承人,但却由于热爱哲学而隐退山林,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赫拉克利特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愤世嫉俗、蔑视民众,满脑子精英意识,他远离城邦政治,潜心于一种神秘的沉思生活,由此造成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极度晦涩.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在留存至今的著作残篇中明确表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与米利都学派一样,坚持用某种无定形之物来说明世界的产生和变化.不同的是,他把万物的本原规定为火.但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的创新意义并不在于用另一个不同的东西来说明万物与其转化,而在于强调了这种转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的,亦即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这种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又被赫拉克利特表述为"逻各斯〞.逻各斯"逻各斯〞〔λóγος〕一词的原意是"话语〞,也由此而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逻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它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西方哲学中语言学精神的出现,语言与其规律和结构〔逻辑〕从此成了哲学家们离不开的一个参照维度.从毕达哥拉斯的数当然也可以很自然地就过渡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具有数或量的必然规律,但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并不仅仅是量的必然性,而更主要的是一种质的必然性,这种质的必然性只有通过逻各斯〔话语〕才能表达.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被公认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辩证思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第二,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第三,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四、爱利亚学派1、克塞诺芬尼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40年>是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个对神人同形同性的希腊神话进行公开批判的人.众所周知,神人同形同性是希腊神话的最基本的特点,克塞诺芬尼的批判正是针对着这一基本特点而展开的.他之所以要否定与人同形同性的多神教,是由于他在哲学上总结米利都学派的"本原〞〔"有一个东西,万物产生于它,万物又复归于它〞〕、毕达哥拉斯派数学本原的"一〞、赫拉克利特的"一切是一〞的逻各斯,而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一〞.唯有"一〞才是"神〞,神则是唯一的.这种归谬法尽管非常粗糙,其中的一些论证明显地带有牵强的色彩,但是他毕竟开创了一种逻辑论证的方式,这种论证方式在爱利亚学派的其他哲学家那里被发展为一种具有深刻的思辨内容的"诡辩〞,并经过智者派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在苏格拉底那里形成了希腊的辩证法.2、巴门尼德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0年〕出身于爱利亚的豪门望族,曾经为母邦立过法,他用六韵步诗体写过一部哲学著作,在那里他不点名地批评了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存在与非存在克塞诺芬尼的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神〞被巴门尼德表述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存在〞〔ˊεον,又译作"是〞、"有〞等〕,而与此相区别的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则被他称为"非存在〞.巴门尼德自觉地站在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面上,认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根本区别.3、芝诺芝诺〔Zenon,鼎盛年约在公元前468年〕是巴门尼德最喜爱的学生,虽然他本人在哲学思想上并没有什么新建树,但却运用克塞诺芬尼开创的归谬方法,系统地论证了其师的基本观点.巴门尼德的"存在〞的基本特点是不变不动和独一无二,这是只有靠抽象的思维才能把握住的特点;芝诺则要用归谬法来说明,作为感官对象的运动和多在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从而来反证巴门尼德的观点.否定运动的论证在否定运动这一方面,芝诺的论证有"二分法〞、"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飞箭不动〞和"运动场〞等.否定多的论证在否定多这一方面,芝诺提出了"大小的论证〞、"数的论证〞、"地点的论证〞、"谷粒的论证〞等,这些论证无非是要说明,如果存在物是多,则必然导致自相矛盾.对于芝诺的这些论证,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无聊的诡辩,而应该从这些带有诡辩色彩的论证中发掘出深刻的辩证成份.亚里士多德把芝诺称为辩证法的创始人,是有着充分根据的.4、麦里梭麦里梭〔Melissu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441年〕是巴门尼德的一位更为年轻的学生,他与芝诺一样,对老师的存在论进行了逻辑论证.同时,麦里梭也对巴门尼德的某些观点进行了修改,尤其是把"存在〞的空间特性从有限〔有定形〕改变为无限〔无定形〕.麦里梭也不像芝诺那样断然否认感性事物的运动与众多,而是认为感性事物的运动与众多并不会影响"存在〞本身的不动不变和自身同一.第三节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在这一时期,雅典成为希腊文化的中心,上述各位思想巨擘除恩培多克勒和德谟克利特之外,都麇集于雅典〔德谟克利特也曾访问过雅典〕.从伯里克利从政〔约公元前469年〕到亚历山大去世〔公元前323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雅典城邦成为各种哲学思想大放异彩的繁茂园圃.一、智者派希波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文化的中心,在希腊社会中,出现了一批专门以教授"智慧〞为生的人,他们向人们传授论辩术、修辞学等方面的技巧,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人被时人称为"智者〞.智者派严格地说来并非一个统一的学术派别,智者们彼此在哲学思想、政治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是他们都擅长于逻辑推理和语言技巧,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其思想中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充斥着惑人耳目的诡辩.1、普罗泰戈拉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前421年〕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阿布德拉城,是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而且也是第一个采用所谓"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方法〞的人.普罗泰戈拉将注意力集中于城邦生活的智慧,而对古希腊先贤们所讨论的自然哲学和神学宇宙论缺乏兴趣.如果说希腊早期的学派——无论它们彼此之间的观点是如何对立——都把世界本原问题当作关注的焦点,那么普罗泰戈拉则是古希腊第一个撇开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家.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因此,"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①]"人是万物的尺度〞无疑是对希腊作为"一〞和"尺度〞的"逻各斯〞的解构.但他并没有抛弃逻各斯,而是把逻各斯"打碎〞成了每个人内心的主观原则,使神圣的"一〞变成了世俗的"多〞.可见他虽然强调人的感觉的相对性,但并不是一个感觉论者,而只是以感觉的相对性为例来证明人的判断或逻各斯的相对性.理论的相对性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有一条基本原则,即"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这条原则在实践上源于智者们进行论辩的需要,而在理论上则开创了一种主观辩证法,即把赫拉克利特所发现的客观世界的对立引入到思想中,使之尖锐化而成为矛盾.他将矛盾仅仅看作是主观方面的分歧,认为这些分歧只要言之成理,就都是可以成立的,从而导致了一种"一切皆真〞的相对主义.2、高尔吉亚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5—前380年〕出生于西西里的雷昂底恩,著有《论自然或非存在》等书,活了一百多岁才无疾而终.高尔吉亚同样把矛头对准了爱利亚派,他严格坚持爱利亚派的逻辑论证方法,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专注于从理论上证伪爱利亚学派的基本命题.高尔吉亚的怀疑主义还力图证明,一切客观对象都是假的,进而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也是假的,再进而我们对这种认识的表述仍然是假的.他用了三个命题来表达这三层意思:"第一个是:无物存在;第二个是:如果有某物存在,这个东西也是人无法认识的;第三个是:即令这个东西可以被认识,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②]"无物存在〞高尔吉亚首先设定了其反命题"有物存在〞,然后运用归谬法来证明命题"有物存在〞不成立,即通过揭露反命题的荒谬性来证明命题本身."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对此他仍然运用归谬法从两个方面来证明:第一,"如果我们所思想的东西真实存在,凡是我们所想的东西便都存在了〞[③],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天上飞或者一辆车在海上行驰,而显然这些事情并不存在.第二,"如果我们所想的东西真实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就思想不到了〞[④],但是六头十二足的女妖和吐火怪兽这些并不存在的东西却可以被思想.因此,爱利亚派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这一命题不能成立,由此证明了"如果有某物存在,这个东西也是人无法认识的〞."即使认识了,也无法告诉别人〞对于第三个命题,高尔吉亚认为,"我们告诉别人时用的信号是语言,而语言并不是给予的东西和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语言,语言是异于给予的东西的.〞[⑤]因此,即使我们对某物有了认识,也不能告诉别人.高尔吉亚的怀疑主义也仅限于一种形式论证,他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纯粹从逻辑上对爱利亚学派的观点进行了反驳.高尔吉亚的这三个命题关注的是思想的形式而非内容.二、原子论者与其先驱1、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2—前432年〕是西西里岛南部的阿克拉伽人,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不仅在天文、气象、生物等方面卓有建树,而且精通医学,他也是阿克拉伽新建立的##政权的重要领导人,晚年由于遭政敌的陷害而被迫流亡,不知所终.四根说恩培多克勒在综合早期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四根说〞,第一次明确地把本原理解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有四种——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每一种都是永恒不变的有定形的"一〞,不能互相转化;但它们结合和分离则产生变化和"多〞,它们"在时间的流转中轮流占据上风〞,但总量不变,只是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世间万物.爱与恨恩培多克勒在哲学上的第二个重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在作为原素的本原〔四根〕之外,又提出了两个独立的作为动力的本原——爱与恨,认为正是这两个东西造成了四根的聚散和万物的生灭——爱的力量使四根组合而生成万物,恨的力量则使四根分解而毁灭万物,两种力量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交替占上风.恩培多克勒虽然已把爱和恨置于四根之外作为独立的动力因,但尚未从性质上与物质元素完全区别开来.流射说恩培多克勒也是第一个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认识论的哲学家,他在"流射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同类相知说〞的认识理论.他认为,客观事物发出一种流射,作用于人的感官.正是由于同类元素在孔道中的相通,我们的感觉才能够发生,认识才成为可能.2、阿那克萨戈拉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的希腊殖民邦克拉左美奈城,他是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他的思想渊源是米利。
目录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十五章 黑格尔哲学 第一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顶峰 第二节 精神现象学 第三节 逻辑学 第四节 应用逻辑学和哲学史研究 第五节 法权哲学 第六节 黑格尔学派的解体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第一节 斯宾诺莎 第二节 莱布尼茨 第十一章 英国经验论 第一节 洛克 第二节 贝克莱 第三节 休谟 第四节 苏格兰常识哲学
第第十一二节章启1蒙8世主纪义法者国哲哲学学 第二节 百科全书派哲学 第三节 卢梭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四篇 德国古典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十六章 费尔巴哈哲学 第一节 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第二节 唯物主义的“自然学” 第三节 人本学 第四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一节 物理学 第二节 形而上学 第三节 心理学和认识论 第四节 伦理学 第四章 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 第一节 伊壁鸠鲁派 第二节 斯多亚派 第三节 怀疑派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二篇 中世纪哲学
导言 第五章 教父哲学 第一节 早期教父哲学 第二节 奥古斯丁 第三节 黑暗时代里的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西方哲学史教材编写课题组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一篇 古希腊罗马哲学
导言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第一节 伊奥尼亚派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派 第三节 爱利亚派 第四节 原子论 第二章 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 第一节 智者运动 第二节 苏格拉底 第三节 柏拉图
梯利-西方哲学史
梯利-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梯利序论第一编希腊哲学第一篇自然哲学第一章早期希腊思想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前智者学派哲学的发展第三章实体问题第四章数的问题第五章变化的问题第六章变化的解说第二篇知识和行为问题第一章智者时期第二章苏格拉底第三篇重建时期第一章柏拉图第二章亚里士多德第四篇伦理问题的探讨第一章概观第二章伊璧鸠鲁主义第三章斯多葛主义第四章怀疑主义和折中主义第五篇宗教运动第一章犹太希腊哲学第二章新柏拉图主义第二编中古哲学第一篇基督教神学的兴起第一章基督教的开端第二章基督教神学的发展第三章奥古斯丁的宇宙观第二篇经院哲学的开端第一章黑暗时期第二章中世纪的精神和基督教哲学第三章约翰·司各脱·伊里杰纳第四章一般概念的问题唯实论和唯名论第三篇经院哲学的唯实论的发展第一章坎特伯雷的安瑟伦第二章彼得·阿贝拉和十二世纪的经院哲学家第三章神秘主义和泛神论第四章不安的征兆第四篇经院哲学的鼎盛时期第一章阿拉伯哲学第二章亚里士多德的卓越地位第三章托马斯·阿奎那第四章反经院哲学的倾向:神秘主义、泛神论和自然科学第五篇经院哲学的衰落第一章约翰·邓·司各脱第二章唯名论第三章神秘主义第四章自由思想的发展第六篇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第一章新启蒙思潮第二章新哲学第三章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第四章布鲁诺和康帕内拉第五章新国家理论、宗教哲学和怀疑主义第六章宗教改革第三编近代哲学近代哲学的精神第一篇英国经验主义第一章弗兰西斯·培根第二章托马斯·霍布斯第二篇大陆的唯理主义第一章勒奈·笛卡尔第二章笛卡尔的后继者第三章斯宾诺莎第三篇经验主义的发展第一章洛克第二章洛克的后继者第三章贝克莱第四章休谟第五章英国唯理主义反对派第四篇德国唯理主义的发展第一章莱布尼兹第五篇启蒙运动哲学第一章启蒙运动的进展第六篇康德的批判哲学第一章伊曼努尔·康德第二章康德的后继者第七篇德国唯心主义第一章费希特第二章谢林第三章施累尔马哈尔第四章黑格尔第八篇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第一章赫尔巴特的实在论第二章唯意志哲学:叔本华和哈特曼第三章新康德主义第四章新唯心主义第九篇法国和英国的哲学第一章法国实证主义及其反对者第二章苏格兰的唯理主义哲学第三章穆勒的经验主义第四章斯宾塞的进化论第五章英美的新唯心主义第十篇现代对唯理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反动新倾向第一章新实证主义的认识论第二章实用主义第三章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第四章实在论对唯心主义的反动第五章唯理主义及其反对者增订本补遗一、近代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二、近代哲学中的实在论倾向三、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 国家是从个人的本性 中发展出来的,因此个人 在逻辑上先于国家。
节制之德—— 勇敢之德—— 智慧之德
劳动者—— 保卫者—— 统治者
观察
亚里士多德
形式与质料是不可分的。 形式逻辑 三段论 不被推动的推动者 目的论和中道的德行
对于非自愿行为,我们只能宽容。 (1)是出于特定情况下的无知 (2)是外部强迫的结果 (3)为了避免更大的恶
政治学 君主——贵族——共和 僭主——寡头——民主 差异与不平等 艺术 诗歌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性,比历史更高:因为诗歌力图表现普遍的东西, 而历史表现的则是特殊的东西。
芝诺:感官欺骗了我们。
种子落地
阿基里斯追乌龟
恩培多克勒:
承认与否认运动变化的论证 都有各自的价值。
物质微粒和四种元素。 自然界中两种力:爱与恨。
毕达哥拉斯
智者派:
普罗太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一个事物有多少感知它的人,就有多少特性。 道德判断也是相对的。不存在自然法。 高尔吉亚:拒绝承认任何真理的存在。 语言只是符号或标记,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是绝不相同的。 转向研究修辞学。 塞拉西马柯:不正义比正义更可取。 “有力即是有理。”——“胜利即是正义。” 法律是统治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
西方哲学史
——古希腊哲学篇读后分享
一、哲学和我们的生活
二、苏格拉底的前辈们 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
遥远、枯燥、令人困惑?
猪栏的理想
Europe
Chall
仁
希腊哲学的诞生地— —米利都城,其规划 者希波丹姆在历史上 被誉为“城市规划之 父”。
构成世间万物的是 水。
阿那克西曼德:构成世间万 物的是不确定的无限制者。
阿那克西米尼:构成世间万 物的是气。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基本元素。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巴门尼德: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东西(one), 它从不变化,没有任何部分,永远不可能毁灭。
种子——橡树——死亡 不存在——存在——不存在 现象只能产生意见,而实在是真理的基础。
BC469-322
苏格拉底
柏拉图的《对话集》
灵魂
知识与善
思想的助产术 定义的重要性
柏拉图——各得其所
洞穴寓言 线段: 善(理念) 数学事物 事物 影像
知识 思想 信念 想象
理念论:理念是那些不变的、永 恒的、非物质的本质或原型。 灵魂——回忆
欲望——精神——理性
恶:无知或遗忘 身体才是导致无知、鲁莽、 贪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