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 -
学校传染病

学校常见聚集性(或爆发、突发性)疫情定义
一、手足口病疫情
1.聚集: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2.暴发及突发: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二、集中急性胃肠炎疫情
1.聚集:3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3例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
2.暴发:7 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20例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实验室诊断病例。
3.突发: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三、集中发热疫情
1.聚集:2天内,学校托幼机构在同一班级或集体单位同一部门出现集中发热病人5例以上(含5例),或同一宿舍或同一办公室超过3例以上(含3例)
2.暴发:7天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 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
3.突发:7天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 1 -。
学校常见传染病

❖严防病从口入 1、“三管一灭”:管饮食、管水、管便、灭蝇 2、洗净手:正确的洗手方法 3、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不吃不卫生食品,
不吃小摊小贩食品,不吃过期食品
4、注意用水卫生:不喝生水,使用自来水,不 使用井水
5、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接种疫苗(甲肝疫苗、霍乱疫苗)
❖临床表现: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 脑炎等并发症,重症发展快,可引起死亡。
❖隔离期:痊愈后一周
❖预防: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勤通风 晒衣被
❖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人 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眼睛红,有刺痒、异物感,分泌物 增多,怕光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5日起间歇送大便培养,2 次阴性解除隔离
❖预防:注意饮食、用水卫生
❖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称“甲 肝”,俗称“黄疸肝炎”
❖临床表现:发热、黄疸、乏力、厌油等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3周 ❖预防:接种甲肝疫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 于5岁以下儿童
❖ 临床表现:低热、乏力、咳嗽、咯血或痰 中带血
❖ 主要通过X片临床确诊 ❖ 传染期:涂阳病人
❖ 治疗:抗痨治疗(至少半年)
❖隔离传染源(最重要)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经济实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
高自身抗病能力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接种疫苗预防(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
苗、卡介苗)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可表 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
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所以每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一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可产生反复持续的、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感染。
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
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在冬未、初春季节。
90%患儿年龄在10岁以下,高峰为6~9岁,但亦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新生儿期。
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
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出疹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约7~8天。
潜伏期11~21天,一般14天左右。
水痘病毒经口、鼻侵入人体,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然后侵入血中,产生病毒血症,引起皮肤及内膜损害而发病。
【并发症】水痘个别病例病变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胰等处,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细胞侵润及局灶性坏死。
带状疱疹受累的神经节可出现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性变。
(一)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
(二)血小板减少:常有皮肤、粘膜出血,严重者有内脏出血,包括肾上腺出血,预后不良。
(三)水痘肺炎:儿童不常见,临床恢复迅速,X线改变常持续6~12周,偶有死亡报道。
(四)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肝炎、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及睾丸炎均有少数病例报道;喉部损伤可引起水肿,严重者致呼吸窘迫。
(五)神经系统:脑炎常在出疹后数日出现,呈现小脑症状者如共济失调、眼球震颤、颤抖等较出现惊厥及昏迷等脑症状者预后为好。
存活者中15%有癫痫、智能低下及行为障碍等后遗症。
其他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格-巴综合征、横断性脊髓炎、面神经瘫痪、伴暂时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炎和下丘脑综合征等。
Reye综合征在水痘后发生者占10%。
校园传染病健康教育内容

校园传染病健康教育内容
校园传染病健康教育内容不要标题的话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们在校园中容易接触不同的传染病。
为了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校园传染病和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
1. 流感: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使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定期洗手,特别是接触公共设施之后。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和喉咙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接触他人。
2. 感冒: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过度接触等。
他们也需要了解如何区分感冒和其他常见疾病,以及何时需要就医。
3. 手足口病:学生应该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特别是手部卫生。
他们应该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并避免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
如果出现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 腹泻:学生应该加强饮食卫生,特别是避免食用生肉和海鲜等可能带来腹泻的食物。
他们也应该定期洗手,并避免与腹泻患者接触。
5. 结核病:学生应该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该尽量避免在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待太久,避免与结核病患者过度接触,并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校园传染病和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校园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01
02
03
04
空气传播
如流感、麻疹等,通过飞沫、 气溶胶等形式传播。
接触传播
如肠道传染病,通过接触污染 的物品或食物传播。
血液传播
如乙肝、丙肝等,通过血液接 触传播。
昆虫传播
如登革热、疟疾等,通过蚊虫 叮咬传播。
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
影响学习
传染病可能导致学生缺 勤,影响学习进度。
危害健康
传染病可能引发严重的 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定期清洁消毒
学校应定期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时应使用含有有效氯或酒精的消毒液 ,并注意通风换气。
垃圾分类与处理
学校应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别处理 。特别是医疗垃圾,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和无害化 处理。
宣传教育
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 意识。
身。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麻疹疫苗、避 免接触病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等。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类通 过食物、水或接触传 播的疾病,如霍乱、 痢疾等。
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 食卫生、勤洗手、避 免饮用生水等。
症状包括腹泻、呕吐、 腹痛等。
其他传染病
01
其他学校常见的传染病包括风疹 、腮腺炎、百日咳等。
命。
心理压力
社会负担
传染病可能引起恐慌和 焦虑,对学生的心理健
康造成影响。
传染病的传播可能给社 会带来经济和医疗负担。
02 学校常见传染病类型
流感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 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具
学校常见传染病(小学)

04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控制
建立健康档案
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包一次健康检查,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以及常见 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开展健康教育
开展卫生知识宣传
宣传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
为了预防和控制学校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 以下措施可以采取
加强健康教育:学校 应该开展健康教育活 动,提高学生和教职 工对传染病的认识, 让他们了解如何预防 疾病传播。
保持个人卫生:学生 和教职工应该养成良 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以减少疾病传播的 可能性。
加强校园管理:学校 应该建立健全的卫生 管理制度,定期开展 环境卫生检查和消毒 工作,保持校园卫生 环境良好。
共同参与防控
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参与防控工作,建立起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 同行动,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症状
不同的传染病症状各异,如发热、咳嗽、乏力、头痛等。
病程与并发症
病程
指从感染到康复的时间过程,通常有一定的规律性。
并发症
指在病程中出现的其他疾病或症状,如肺炎、脑膜炎等。
03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提高卫生意识
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宣讲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卫生专家或医生进行卫生知识宣讲,让学 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 的卫生意识。
为什么关注学校常见传染病
• 由于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学生和教职工之间的接触频繁,一 旦有传染病在校园内传播,很容易导致大规模的感染。此外,学校传 染病的传播还可能影响到家庭和其他社区成员的健康,对社会公共卫 生造成威胁。因此,关注学校常见传染病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其传 播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常见的传染病

一、学校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疹、风疹、水痘、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腋下温度≥38.5℃)、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隔离时间:发病之日起至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正常后2天,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隔离时间:发病之日起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左右时间,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
隔离时间:发病之日起至完全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隔离时间:症状消失后1周。
感染性腹泻: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发病及、涉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隔离时间:症状消失后2天。
二、在学校、幼托机构易发、高发的原因:1. 学生来自多个家庭,经常性甚至每天流动,把社会疫情引入校园。
2 .带病上课率高,难以杜绝发热咳嗽学生教职员工带病上课。
3. 每天长时间同处在教室、寝室等室内,特别是冬春换季时节气温偏低,春季下雨季节室内活动时间延长,且空气不流动等都利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
4.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和使用公共教学器械工具、活动场所。
5.学生打闹嬉戏密切接触,使传染病易于实现传播。
6.不注意劳逸结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活动后易着凉、淋雨,抵抗力下降。
7.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忽略社会公德(经常用手搽揉鼻子、口腔,不注意洗手、咳嗽和流涕未正确处理使用纸巾等)三、防控要求1、加强因病缺课监测,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加强晨检、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
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学校未认真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特别是部分初中和高中缓报、不报现象较为明显。
学校常见传染病

常见传染病-流腮
• 俗称痄腮、大黄蜂
• 病毒附在病人口和 鼻的分泌物中,随 空气经呼吸道传染
常见传染传播 • 尘埃传播 • 痰
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常见传染病-甲型肝炎
• 出现黄疸
传播途径: • 主要由不洁食物、 未经煮熟食物、食 水、贝壳类及海产 类等。 • 人与人接触也可以 传染。
通过
空气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通过 未经煮沸的食水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不要太接近 病患者
良好的习惯
吃饭前 洗手
上厕所后 洗手
不要吃 街边的熟食
不要饮 未经煮沸的水
食物要 彻底清洗
贝壳类等食物要 彻底煮熟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
作息要
注意食物营养
定时 均衡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注意保持环境
卫生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常见传染病-霍乱、痢疾
症状:
腹 泻
呕 吐
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
症状:
• 可以通过粪口、呼吸道、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可以 通过物品传播(毛巾、玩具、书)
常见传染病-红眼病
症状:
• 通过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物品传播 (毛巾、玩具、书)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通过和病人 接触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通过 不洁食物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接受各种
防疫注射
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
能将病菌或病毒 传染给第三者的疾病
非传染病
不会传染给别人的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肺结核 甲型肝炎 腮腺炎
艾滋病 霍乱
红眼症 寄生虫病
水痘
痢疾
麻疹
风疹
常见传染病-水痘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REPORTING
校园环境卫生标准与要求
01
教室、宿舍、图书馆等 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无垃圾堆积。
02
校园内公共区域如操场 、食堂、洗手间等应定 期清扫,保持地面无积 水、无污渍。
03
垃圾应分类投放,及时 清理,避免病媒生物滋 生。
04
定期对校园进行全面清 洁,消除卫生死角。
。
推广健康食材
通过宣传教育、课堂讲解等方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暴饮暴 食等。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和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指导,如为 肥胖学生提供减肥餐单,为素食 学生提供素食食谱等。
PART 05
疫苗接种与预防措施宣传 普及
REPORTING
疫苗接种在预防传染病中作用
注意事项
在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实施中,应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确保预案能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优化
总结经验教训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要及时 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提出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优化
根据总结的经验教训,对应急预案进 行修订和完善,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加强 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健康教育课
学校应将传染病预防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 程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相关知
识。
主题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活动, 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对相
关知识的兴趣和参与度。
宣传资料
学校可以制作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资料, 如宣传册、海报等,张贴在校园内显眼位 置,供师生阅读。
学校常见病预防

勤洗手、勤换衣、不随地吐痰等良好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呼吸道 疾病。
合理饮食营养搭配建议
均衡饮食
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多吃蔬菜水果
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 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适量饮水
每天保持适量的饮水量,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分平 衡,促进新陈代谢。
外界物质过敏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晒被 褥。
个人清洁用品选择注意事项
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清洁用品 和化妆品,避免使用含有酒精 、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注意清洁用品的保质期和使用 方法,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当使 用导致皮肤问题。
根据自身皮肤类型选择合适的 清洁用品,如干性皮肤可选择 保湿型洁面乳。
如发现视力下降或其 他眼部问题,应及时 就医并配戴合适的眼 镜。
眼部保健操推广活动组织
学校可组织定期的眼部保健操推广活 动,提高学生们的眼部保健意识。
通过举办比赛、设立奖励等方式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眼部保健操活动。
眼部保健操简单易学,能有效缓解眼 部疲劳,预防近视等眼部问题。
感谢您的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如腹泻、肠胃炎等,常与饮食 卫生习惯不佳有关。
眼部疾病
如近视、沙眼等,与学习压力 大、用眼不卫生等因素有关。
皮肤疾病
如手足癣、疥疮等,易在集体 生活中传播。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病原体传播
学校人群密集,易于病原体传播,增 加感染风险。
卫生条件不佳
学校卫生设施不完善、清洁不彻底等 ,易导致疾病传播。
学生免疫力低下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学校常见传染病

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 师生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强化培训指导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提高 防控能力和水平。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科学素养教育
开展科学素养教育,提高师生员工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 疾病传播。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整身体状态,提高 免疫力。
均衡饮食
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饮,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多 吃蔬菜水果,减少油炸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06
学校传染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传染病传播规律
加强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针对性流行病学调查,深入了解学校传染病传播途径和规律 。
重视科学研究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预防 控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
建立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传染病疫 情。
完善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社会宣传教育
健全预防控制措施
完善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制定应急预案, 加强校园卫生管理、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
3
本大纲旨在介绍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类型、传播 途径和预防措施,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参考。
常见传染病的定义和种类
01
常见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
02
学校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
足口病、结核病、细菌性痢疾等。
这些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具有一定的
03
潜伏期和传染性。
学校常见传染病2024

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在学校环境中,教室、食堂、宿舍等人员密集的区域,常常成为传染病传播的场所。
学校常见传染病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加强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正文内容:一、呼吸道传染病1. 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开窗通风,定期接种流感疫苗等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2. 麻疹: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预防麻疹的关键是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同时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注意勤洗手等。
二、消化道传染病1.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病室和公共场所,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2. 腹泻病毒感染:腹泻病毒感染是一种通过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的消化道传染病。
定期对食堂、食品生产加工场所进行卫生检查,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等都是预防腹泻病毒感染的措施。
三、传染性皮肤病1.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预防水痘的重要措施包括接种水痘疫苗、避免与患者接触、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
2. 虱子感染:虱子感染主要通过传染物品、近距离接触传播。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衣服、床单等,定期对教室、寝室等进行清洁消毒,是预防虱子感染的关键。
四、眼传染病1. 结膜炎:结膜炎是一种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常见眼部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预防结膜炎的关键是保持眼部卫生,勤洗手,不共用眼部用品等。
2. 角膜炎:角膜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引起的眼部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定期洗手、不戴彩色隐形眼镜、避免与患者接触等是预防角膜炎的重要措施。
五、其他常见传染病1.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定期进行校园结核病筛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学校传染病发病统计

学校传染病发病统计从发病种类来看,我校传染病的发病种类较为丰富。
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肺结核等。
其中,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率最高,是水痘和手足口病。
从发病季节来看,我校传染病的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冬季。
这是因为春季和冬季的气候条件适宜于病毒的传播和繁殖,导致传染病发病率上升。
春季和冬季也是学校集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时候,学生之间的接触频率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传染病的传播。
再次,从发病人群来看,我校传染病主要以低年级学生为主。
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同时,低年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也有待提高,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二是加强学校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
学校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病例,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同时,学校应定期开展传染病排查工作,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三是加强学校的疫苗接种工作。
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疫苗接种,提高学生的免疫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学校还应关注学生的疫苗接种情况,对于未接种疫苗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完成疫苗接种。
四是加强学校的环境卫生管理。
学校应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消除卫生死角,防止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五是加强学校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同时,户外活动还有助于学生们呼吸新鲜空气,减少病毒在室内的传播。
针对发病种类的多样性,学校应定期举办传染病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对各类传染病的认识。
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使大家了解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以便在发病初期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学校还可以组织师生参加传染病防控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演练、互动问答等,使大家在参与中掌握更多的防控知识。
针对发病季节的规律性,学校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春季和冬季到来之前,提前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消毒,并加强通风换气。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和教职工的密集接触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学校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传染病预防措施。
二、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1. 流感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了预防流感的传播,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并鼓励学生和教职工勤洗手;- 定期进行教室和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 鼓励学生和教职工佩戴口罩,特别是在疫情高发期间;- 鼓励学生和教职工接种流感疫苗。
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对教室和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鼓励学生和教职工勤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和接触口腔、鼻腔等黏膜部位后;- 教育学生和教职工不要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 及时隔离患病学生,减少传播风险。
3. 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为了预防水痘的传播,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鼓励学生和教职工勤洗手;- 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并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鼓励学生和教职工接种水痘疫苗;- 及时隔离患病学生,减少传播风险。
4.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包括腹泻、肠炎等疾病,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为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确保食堂和食品供应商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鼓励学生和教职工勤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和接触食物后;- 定期对食堂和厨房进行清洁消毒;- 加强对食品供应商的监管,确保其食品安全。
三、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措施1. 建立健康档案学校应建立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档案,记录个体的健康状况、接种疫苗情况等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疫情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预防意识,让他们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校常见疾病与管理制度

学校常见疾病与管理制度一、学校常见的疾病1. 传染病传染病是学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因为学生在校园里共处密集,传染病容易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在学生中蔓延。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流感、麻疹、水痘、猩红烧热等。
传染病的传播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也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感冒、咳嗽、鼻炎等。
由于学生在校园内密集活动,空气流通量小,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传播。
3. 消化系统感染学校饮食条件良好,但在食品加工和餐具消毒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等消化系统感染。
4. 运动损伤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运动损伤也是学校常见的疾病之一。
比如扭伤、摔伤等。
5. 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生活压力大,学业繁重,部分学生可能面临心理健康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等。
二、学校疾病管理制度1. 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宣传传染病的防控知识、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养生知识。
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 疫情监测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制度,每日对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疾病传播动态,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
3. 隔离与治疗对已经感染的学生及时进行隔离,并安排相关的治疗。
做好病情的跟踪和报告工作,保障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健康。
4. 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学校的环境卫生管理,加强校园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保障学生的生活环境卫生。
5. 食品安全管理学校食堂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食品制作、储存和加工的安全卫生,避免发生食源性传染病。
6. 心理健康服务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7. 运动损伤防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措施。
确保学生的身体安全。
8. 师生健康监管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师生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学生和教职员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
9. 网络健康管理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健康管理,防范网络游戏成瘾、过度使用手机等问题,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疤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
手足口病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 者(1:100) )。 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手足口病有哪几条传播途径
多途径传播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亦可发生感染-
粪口途径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故与 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空气飞沫传播
主要经口-粪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咽喉分泌物排除病毒经呼吸 道传播。病毒进入人体在咽部机肠粘膜细胞增殖后,侵入血流, 形成病毒血症。
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婴儿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夏秋季高发。 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流行的报道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cox16,ev71)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3岁以下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极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 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
1 .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 或动物。
传染病人
病原体携带者
受染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 所经过的途径。主要传播途径有:
空气传播
水传播、饮食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 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常见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预防控制措施
①管理传染源:病人隔离治疗1周,或至退热后2天。不住院者外出应戴 口罩。单位流行应进行集体检疫,并要健全和加强疫情报告制度。 ②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用食醋或过氧乙酸熏 蒸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不到 病人家串门,以减少传播机会。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 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 ③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强自 身抗病能力,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 ④接种流感疫苗:在疫苗株与病毒株抗原一致的情况下,均有肯定的预防 效果。接种时间: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 11月份。接种对象:所有希望减少患流感可能性,没有接种禁忌,年龄在 6个月以上者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禁止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1)对鸡 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3)怀孕3个 月以内的孕妇;(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5)慢性病发作期;(6) 严重过敏体质者;(7)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 8) 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定为丙类法定传染病,成 为我国第38种法定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大约2-7天,大多数感染后没有 临床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其中的大部分 病例经过几天后会自愈,无需特殊治疗。 疾病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微的感冒症状。 典型症状为口腔、手掌、脚掌出现水泡、 溃疡,可能合并发热,病程为七至十天。
ECHO病毒感染
埃可病毒(ECHO)(ECHO-viruses)病毒即肠性细胞致病 性人类孤独型病毒(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只对人类有感染性,多发于夏、秋季,绝 大多数是隐性感染。ECHO病毒分为30多个型(1~34型)。 各型致病力和致病类型也不同,如ECHO6、19型致病力较强, 它类似于柯萨奇病毒B型引起急性胸痛和心肌病(Bell及 Grist,1970)。
洗手---正确的洗手步骤
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 搓: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两手交叉 并互相摩擦,两手搓揉手掌及手背, 作拉手姿势以擦洗指尖,此动作至少 须20秒。(搓手心、手背、手指尖) 冲:将双手冲洗干净
捧: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擦:用干净的毛巾、擦手纸将手擦干
停课
患儿应该暂时休学,去正规医院看病,等病愈 后返校,一般需要一周左右 与患儿同桌或者经常一起玩耍的儿童应暂时回 家,进行医学观察,确定没有发病后再返校。
健康教育
1. 教师、保育员要给孩子勤洗手,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洗 手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 教师、保育员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 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餐具及毛巾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手足口病的病死率高吗
大多数患者,症状都很轻微,甚至没有 症状,而且极大一部分人可以不经治疗 而自愈。只有极少数发生并发症的患者 才会死亡,根据专家估计,99.9%的患者 还是能康复的。
手足口病有哪些并发症
心肌炎 脑炎 脑膜炎 弛缓性麻痹
儿童健康无小事
• 托幼机构和学校人群聚集,容易发生某些传染
常见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患者或携 带者(携带病
毒)
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
病原体
飞沫悬 浮于空 气中
散播 病原体
健康人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 该病潜伏期短(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
学校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6.4) 传染病防治法(2004.12.1)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6.1)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 作规范(试行)(2005.12.27)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试行)(2006.4.6)
消毒
教室和宿舍要经常保持开窗通风(呼吸道 传播途径) 患儿使用过的课桌椅、玩具、餐具等要进 行消毒。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 进行清洗消毒;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 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接触传播 途径) 对书籍、被褥等物品进行曝晒(接触传播 途径) 患儿使用过的书籍、毛巾、被褥等在阳光 下曝晒2小时以上。
皮肤、粘膜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 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及 医疗器具等-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有特殊治疗的药物吗
目前仍无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殊的药物,主要 是进行对症治疗。 也无疫苗
感染手足口病后会复发吗
手足口病康复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抗体,抗体持续时间较久,能预防同 型病毒的侵袭。 但是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很 多,所以仍然有可能造成复发。
肠道传染病的病人和 带菌者均是传染源。 病人及其带菌者体内 的病原体随病人或携 带者排出的粪便污染 环境后,经水、食物、 手、苍蝇、蟑螂等媒 介由口而入引起感染。 发病夏秋两季为多。
肠道传染病---霍乱
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临床特点为为恶心、呕吐、 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 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此外,头痛、轻度发热、寒颤和肌肉痛也是常见症 状,严重者出现脱水。该病潜伏期短(潜伏期4~ 48h,少数在18~72h),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呼吸道传染病---红眼病
“红眼病”-急性结膜炎
“红眼病”医学上称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 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夏季流行的“红眼病”多属 于病毒性结膜炎。 红眼病传染性强,发病急,传播快。患儿的眼泪和眼分泌物 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健康人如果接触了患儿污染了的东西, 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以及门把手、钱钞等,常常 在24小时之内就发病。另外,游泳也是传播“红眼病”的主 要途径。
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概述
夏秋为病毒性脑炎多发季节,引起病毒性脑炎病 原很多,如虫媒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单 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及慢病毒 等等多种病毒,但主要以肠道病毒为主。 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群、B群和埃可病毒 (ECHO病毒)的许多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 可引起此类疾病。自2008年5月2日,由EV71 型和COX-A16型手足口病引起的脑炎引起广泛 关注。
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和流行过程短是流感的流行特征。 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大流行主要由甲型流感病 毒引起,当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时,人群普遍易感而发生大 流行。一般每10~15年可发生一次世界性大流行,每2~3年可 有一 次小流行。乙型流感多呈局部流行或散发,亦可大流行。 丙型一般只引起散发。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 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通常在7 -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 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 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 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疹子有哪些特点
四部曲 ——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 个部位 四不像 —— 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 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 ——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
病的传播和流行; 同时托幼机构和学校也是社会 敏感部门, 家长和社会关注度高。 因此, 做好 托幼机构和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意义非同 一般。 为此托幼机构和学校应高度重视该项工作。
发现传染病怎么做
报告 洗手 停课 消毒 晨检与因病缺课登记 健康教育
疫情报告
托幼机构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幼儿园保健医 生或传染病管理人员每天晨检后汇总幼儿园晨 检结果,发现患儿时,要及时向辖区医疗机构 和教育部门报告,城区托幼机构也可向市疾病 控制中心报告。 如针对手足口病,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或2 例以上临床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或1个幼托 机构出现 5 例或 5 例以上手足口病病例,疾控机 构可根据情况提出关园或部分关园的建议,关园 时间为2~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