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概述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随着学校季节性传染病的增加,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它的流行特点、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常见学校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流行特点学校传染病是指在学校中大范围流行的传染病。
它的流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染性强:学校群体生活密集,学生之间接触频繁,传染病易于通过呼吸道、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
2.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由于学生集中在一起,传染病易于在学校内产生局部或大范围的疫情。
3.季节性变化:有些传染病在季节交替时更容易爆发。
二、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加强环境清洁:学校应定期对学生宿舍、教室、食堂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学校环境的卫生整洁。
3.加强疫情监测:学校应建立传染病监测系统,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传染病的爆发。
4.采取隔离措施:一旦发现学生有传染病症状,学校应立即将其隔离,并组织及时的治疗,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
5.加强饮食安全:学校食堂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防止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6.搭建信息通道:学校应建立健康信息平台,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发布传染病预防知识,加强对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三、应急预案为了应对学校传染病流行的紧急情况,在预防措施之外,学校还应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1.建立指挥部:学校应建立一支专门的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各项防控措施。
2.及时发布信息: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学校应立即发布疫情信息,提醒学生和家长注意预防。
3.积极的应对措施:学校应根据疫情情况调整学生的作息时间、课程安排等,避免疫情扩散,同时与卫生部门合作,开展应对措施。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随着学校里人群聚集、交往频繁,学校传染病防控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以下是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1. 流感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学校传染病,特别是在冬季流感高发期间。
预防措施包括教育学生正确洗手、讲授咳嗽与打喷嚏礼仪、定期通风和清洁学校环境、推行流感疫苗接种等。
学校应加强对流感症状学生的监测和隔离措施。
2. 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学生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减少人员密集活动、及时隔离患病学生,并要求确诊学生休学疗养。
3. 腹泻腹泻是学校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饮水、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保持干净的学校环境、做好厕所的清洁与消毒等。
4. 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可经飞沫传播。
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宣传教育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和传染病知识,提醒学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保持室内通风等。
5. 传染性脑膜炎传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学校传染病,可通过飞沫传播或与患者接触而感染。
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加强清洁和通风,提倡学生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在疫情爆发时,学校可以考虑暂停集体活动,减少聚集。
6. 结膜炎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学生之间不共用眼镜、洗脸毛巾等个人用品,加强手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及时清洁和消毒学校环境。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通风,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并在疫情出现时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学生和家长应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避免共用个人用品等行为。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和管理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
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加上学校又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因此,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流行特点是什么?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
临床表现:可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传染源:流感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隔离期:退热后2天。
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传染源: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隔离期: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一种)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
传染源:水痘患者。
传播途径: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隔离期: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 14日。
4、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粘膜疹,在手、足、臀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控制流程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控制流程
一、常见传染病类型
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传染病类型:
1. 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水痘、麻疹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 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霍乱等,主要通过接触污染水源或食物传播。
3. 接触性传染病:如红眼病、手足口病等,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二、预防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患者。
2.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4.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5. 限制外来人员进入: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避免传染病的传入。
三、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及时隔离:将患者送往医院隔离治疗,并对其接触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2. 消毒处理:对患者的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的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
3. 停课措施:根据传染病防控需要,对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班级或全校进行停课处理。
4. 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向师生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5. 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1. 引言1.1 学校传染病的定义学校传染病是指在学校内传播的各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密切接触或者共用物品传播。
常见的学校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传染性腮腺炎、麻疹等。
这些疾病在学校中容易发生集体暴发,给师生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学校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爆发往往难以控制,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师生的学习生活。
而且由于学生之间的密切接触和共同生活环境,学校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更高。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增强对学校传染病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有效地减少疫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1.2 学校传染病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危害学校传染病会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由于学校集中人群密集,传染病易在学校内传播,一旦发生传染病暴发,将会导致多人同时患病,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
而且,学校传染病多数为呼吸道传染病,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较大,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学校传染病会给学生和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传染病的传播会引发人们的恐慌和焦虑情绪,尤其是在学校这样一个需要和谐稳定氛围的地方,传染病的传播不仅会让人们担心自身健康安全,也会增加人们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学校传染病会影响学生和教职工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一旦出现疫情,学校可能会被迫停课或者暂停办公,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职工的工作进度。
疫情期间学校会进行隔离措施,使得学生和教职工的日常活动受到限制,生活质量大幅降低。
学校传染病的危害不容忽视,预防和控制工作至关重要。
2. 正文2.1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保护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 手部卫生:教育学生和教职工养成经常洗手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接触食物、鼻涕或咳嗽后。
2. 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工对传染病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1、引言本文档旨在指导学校师生进行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障校园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涉及以下内容:传染病概述、传染病防控流程、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2、传染病概述2.1 传染病定义:传染病是指因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的,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
2.2 常见传染病:流感、麻疹、水痘、痢疾等。
3、传染病防控流程3.1 监测与报告:建立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机制,及时掌握学校内传染病的发生情况。
3.2 感染源控制:对发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封控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3.3 消毒措施:加强校园内部的经常性消毒工作,特别是公共场所和接触面较多的区域。
3.4 环境改善: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与卫生环境,尽量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3.5 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对传染病的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
4、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4.1 流感防控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
4.2 麻疹防控措施:接种麻疹疫苗、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接触等。
4.3 水痘防控措施: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患者的皮疹等。
4.4 痢疾防控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勤洗手、避免饮用未消毒水源等。
5、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1 应急组织机构:成立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明确职责和指挥体系。
5.2 救治与救护措施:组织学校医疗资源,做好患者的救治和紧急救护工作。
5.3 情况通报与信息发布:及时向学校师生及家长通报传染病情况,发布防控指南。
5.4 校园封控与清洁消毒: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校园封控和清洁消毒工作。
6、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传染病防控流程图、传染病防控手册、应急联系人名单等。
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传染病防控法:指对传染病进行防治和控制的法律法规。
7.2 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指对学校内传染病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报告的制度。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01
02
03
04
空气传播
如流感、麻疹等,通过飞沫、 气溶胶等形式传播。
接触传播
如肠道传染病,通过接触污染 的物品或食物传播。
血液传播
如乙肝、丙肝等,通过血液接 触传播。
昆虫传播
如登革热、疟疾等,通过蚊虫 叮咬传播。
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
影响学习
传染病可能导致学生缺 勤,影响学习进度。
危害健康
传染病可能引发严重的 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定期清洁消毒
学校应定期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时应使用含有有效氯或酒精的消毒液 ,并注意通风换气。
垃圾分类与处理
学校应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别处理 。特别是医疗垃圾,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和无害化 处理。
宣传教育
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 意识。
身。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麻疹疫苗、避 免接触病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等。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类通 过食物、水或接触传 播的疾病,如霍乱、 痢疾等。
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 食卫生、勤洗手、避 免饮用生水等。
症状包括腹泻、呕吐、 腹痛等。
其他传染病
01
其他学校常见的传染病包括风疹 、腮腺炎、百日咳等。
命。
心理压力
社会负担
传染病可能引起恐慌和 焦虑,对学生的心理健
康造成影响。
传染病的传播可能给社 会带来经济和医疗负担。
02 学校常见传染病类型
流感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 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具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多发病的预防和控制

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该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 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学校中如果有学生感染手足口病,很容易在幼儿园 和小学的儿童中传播。
结核病
总结词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 慢性传染病,通常通过飞沫传播。
详细描述
结核病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低热、 盗汗等。学校中如果有学生感染结核 病,很容易在师生中传播,因此需要 及早发现和治疗。
05 学校传染病及多发病案例 研究
某学校流感爆发案例分析
流感爆发时间:XXXX年 春季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 触传播
症状表现:发热、咳嗽、 喉咙痛、肌肉酸痛等
防控措施:加强晨检、隔 离治疗、教室消毒、宣传 教育
水痘在学校的传播与控制
水痘爆发时间:XXXX年秋季
症状表现:发热、头痛、咳 嗽、乏力等,皮肤出现红色
02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呼吸 道传播、消化道传播
学校结核病防控成功案例
症状表现:低热、 盗汗、咳嗽、咳痰 等
防控措施:加强晨 检、隔离治疗、教 室消毒、宣传教育
结核病爆发时间: XXXX年春季
传播途径:飞沫传 播
经验教训:加强师 生健康教育,提高 防控意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斑疹、丘疹、水疱等
02
01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水疱液
传播
03
防控措施:加强晨检、隔离 治疗、教室消毒、宣传教育
04
05
经验教训:加强学生个人卫 生习惯培养,提高家长和师
生防控意识
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实践
手足口病爆发时间:XXXX年 夏季
04
防控措施:加强晨检、隔离 治疗、教室消毒、宣传教育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

健康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 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并处 理传染病病例。
疫苗接种计划
实施疫苗接种计划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制定 学校疫苗接种计划,确保 学生按时接种相关疫苗。
宣传疫苗重要性
向师生普及疫苗接种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接种 率。
建立免疫档案
为每位学生建立免疫档案 ,记录疫苗接种情况,以 便追踪和管理。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引言 •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 学校传染病控制策略 • 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 •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意识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
学校作为学生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 传染病传播,因此加强学校传染病预 防控制至关重要。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针对不同传染病的应急 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
定期演练与培训
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控演练和培训,提高师生应对 突发疫情的能力和意识。
疫情报告与信息管理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明确疫情报告的责任人、报告程序和时限,确保及时发现、及时 报告。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疫情信息的实时更新、 汇总和分析。
麻疹
风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表现为发热、咳嗽、 流鼻涕、结膜炎等,同时出现皮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主要通 过飞沫传播,表现为发热、头痛、喉咙痛 、肌肉疼痛等,同时出现皮疹。
02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传染病知识讲座
邀请专业人士进校,为学生和教职工讲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 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在学校这种集中人群的环境中,传染病的发生是非常普遍的。
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可能造成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对于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 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学校是流感传播的高风险地区,因为学生在学校密集的环境下容易相互传播。
预防流感的关键是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免疫力,避免接触已经感染的人群。
定期开展流感疫苗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
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学校是手足口病的易发地区,因为学生接触频繁,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个人卫生意识,避免接触已经感染的人群。
在学校开展定期的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3. 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学校是麻疹传播的高风险地区,因为学生集中,易造成麻疹的传播和流行。
预防麻疹的关键是加强免疫力,规范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
加强对麻疹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麻疹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上述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
2. 加强个人卫生管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居家通风、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禽畜、食用生熟不明的野生动植物等。
3. 定期开展传染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4. 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和疑似患者,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5. 加强学校的卫生检查,严格管理食品安全,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防止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学校传染病是指在学校集体中易于发生传播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致病性,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不良影响的疾病。
常见学校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流感、肺结核、痢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以下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健康教育等方面分析,简单介绍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措施:一、环境卫生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是预防校园传染病流行的基础。
学校应定期对教室、宿舍、餐厅等地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消毒物品最好选用1:1000的漂白粉水溶液或其他有效消毒剂。
对公共场所如图书馆、阶梯间、洗手间等,要保持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频度要加强。
二、个人卫生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教育,如嘱咐学生勤洗手,正确使用手帕或纸巾,妥善处理垃圾,尽量避免与疾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同时,对宿舍、餐厅等公共场所,要定期清洁、通风消毒,减少病毒和细菌的存活和传播。
此外,注意季节性病毒的传染,如流感等,应主动提醒学生注意保暖和口罩佩戴等。
三、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疾病预防和自我保护的知识。
如源头预防,疾病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等方面。
对于易感人群,如免疫力低下的学生、有慢性疾病史的学生等,应该加强健康管理与优化个人生活方式。
此外,家校共同合作,强化学生家庭卫生和保健及疾病防控宣传,提高学校和家庭的卫生水平。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关键在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健康教育的综合治理。
学校应该从管理、教育、科研等多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学校应当重视疾病预防,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开展追踪、隔离和治疗,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摘要】学校传染病是指在学校范围内传播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
常见的学校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预防措施包括在学校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的防疫措施、指导学生个人防护措施、开展教职员工防疫培训。
学校传染病的控制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机制,并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合作,共同维护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全体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播途径、常见疾病、校园环境卫生、防疫措施、个人防护、培训、传染病控制、防控机制、卫生部门合作。
1. 引言1.1 学校传染病的定义学校传染病是指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易发生、易传播的各类传染病。
学校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食物、水等途径传播,具有传染性强、易扩散的特点。
常见的学校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手足口病、麻疹、风疹等。
这些传染病在学校中易发生集体性暴发,给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带来威胁。
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是学校及卫生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的防疫措施、进行学生个人防护措施和教职员工防疫培训,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关乎每一位师生的健康,也关乎整个学校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只有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控的重视,建立健全的机制,并与卫生部门密切合作,才能有效降低学校传染病的发生率,切实保障师生的健康。
1.2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学校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路径和方式。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水源传播和矢量传播等。
空气飞沫传播是其中最常见和重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原体会被呼吸道毒素悬浮在空气中,他人吸入这些空气后就可能感染疾病。
接触传播是通过触摸感染源或被感染物品表面,将病原体带入自己的身体内,引发传染病。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一、学校常见传染病及症状:1、出疹性疾病: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
好发于冬春两季。
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
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
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
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
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
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
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
可能导致:1、男生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
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2、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
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
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3、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
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约3周时间。
3、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
手、足、口腔可发现皮疹、丘疹或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是学校保障师生健康的重要工作,也是社会公共卫生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结合常见的学校传染病,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常见学校传染病1、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疾病。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易在学校环境中传播。
2、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患者在出疹前2天至出疹后5天易传染他人。
3、疫苗预防疾病麻疹、百日咳、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都有相应的疫苗可以预防。
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学校要开展针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包括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
学生和教职工应加强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维持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学校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开展通风、消毒工作,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3、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学生和教职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随意咳嗽和打喷嚏,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4、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学校应积极配合当地疾控部门,组织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定期的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5、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隔离患者一旦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学校应立即进行隔离,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2、消毒和通风对已经被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和通风,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活,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3、限制集体活动一旦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应暂停学校的集体活动,减少师生接触,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4、及时治疗和追踪密切接触者对已经发病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观察,防止传染病的继续传播。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学校传染病也越来越普遍。
学生们常常是传染病的高危人群,久坐在教室中,接触到大量的人体液,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害。
本文将就常见的学校传染病进行预防及控制分析,以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一、手足口病预防及控制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因易在公共场所等密集活动场所传播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1、加强学生的卫生宣传。
通过班会、公示栏、宣传画等多种途径,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醒学生勤洗手、勤通风、注意不贪吃零食等。
2、保证学校卫生条件。
要求环境卫生人员每日消毒公共区域,保证学生用具卫生,督促学生住校学生消毒家庭物品,保持个人卫生。
3、及时做好病例上报与防控协作。
对于发现手足口病病例,要及时进行上报和隔离,并对密切接触者、同病室者和同校同学进行排查和观察。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针对症状的治疗手段使该病的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但是,依然需要从源头上进行预防。
以下是预防控制流感病毒的建议:1、接种疫苗。
流感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病,接种疫苗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轻流感病毒的传播。
学生可在接种流感疫苗前请家长咨询医生。
2、勤洗手、勤通风和保持良好卫生。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3、及时防控。
如果在学校发现流感病例,应立即着手做好防控工作,隔离病患,打开窗户通风,清洗消毒学校公共区域等。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传播速度较慢,但是一旦被感染则很难治愈。
在学校中预防控制结核病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学生日常卫生管理。
学校要加强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并及时清洗和消毒公共区域、学生用具等物品,建立个人卫生档案。
2、把握前期预警信号。
学校应该建立疾病预警机制,对于学生呈现出体重下降、盗汗、疲乏、发热等症状,及时为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同时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做好防病措施。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随着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病例的增加,学校传染病成为了当前非常普遍的问题。
很多的学校都采取了一些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学生们的健康。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感染,由一种称为肠道病毒的病毒引起。
手足口病病毒通常通过空气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到他人身上。
有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其中包括:1. 常规洗手:常常洗手,并教育学生要正确洗手。
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洗20秒钟。
2. 避免污染:避免与已感染的人接触、接触污染的地面和物品。
不要和病人分享食品和饮料。
3. 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学校应常规消毒,保持公共场所清洁和卫生。
4. 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教育宣传,周密贯彻落实卫生防疫措施。
5. 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学校校园卫生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监控晨检和健康档案建设等多种途径,对手足口病隐患开展全面排查,随时检测疫情监控。
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的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其中包括甲型、乙型和C型流感病毒。
有些预防流感的方法,其中包括:1. 定期打流感疫苗。
2. 常洗手。
3. 避免接触病人,特别是在疫情高发期,减少外出次数。
4.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5. 身体健康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营养和睡眠。
三、痢疾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痢疾主要通过水或食品污染传播,因此,预防和控制的措施包括:1. 监测和管理饮用水质量。
2. 消毒食物和饮水。
3. 确保厕所卫生。
4. 打痢疾疫苗。
5. 强化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干燥。
四、传染性结膜炎传染性结膜炎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眼球表面的炎症。
传染性结膜炎的预防方法包括:1. 避免直接接触眼睛。
2. 避免使用别人的眼镜。
3. 不要经常揉眼睛,以防止细菌感染。
4. 使用清洁的毛巾和面巾纸擦拭眼睛。
5.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眼部区域之后。
以上方法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许多常见的学校传染病。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近年来,学校传染病频发,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对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减少学校传染病的发生。
一、常见学校传染病1. 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咳嗽、咳痰、嗓子痛、乏力等。
流感病毒非常容易在学校中传播,一旦有学生感染,很容易引发集体性的传播。
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部和脚部出现红斑、水疱等。
手足口病在学校中容易传播,因为学生们的卫生习惯相对较差,很容易通过接触传播。
3. 大小孢病大小孢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大小孢病的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结痂等。
在学校中,大小孢病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一旦有学生感染,非常容易在班级中传播。
(1)加强学校环境的消毒工作,定期对教室、图书馆、食堂等进行消毒。
(2)加强师生的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等。
(3)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提高学生的免疫力。
(1)加强学校饮食卫生管理,确保学生食品安全,避免食物污染。
(2)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定期对学校进行卫生消毒,保持学校环境清洁整洁。
(3)提倡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衣物等。
(1)加强教室的通风工作,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2)加强学生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现有学生感染大小孢病,立即进行隔离和治疗。
1. 加强学校环境的清洁管理学校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地方,保持学校环境的清洁整洁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至关重要。
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清洁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确保学校环境的卫生。
2. 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3. 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免疫程序,促进学生的免疫力提高,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1. 引言1.1 学校传染病的定义学校传染病是指在学校集体生活环境中,病原体通过空气、食物、水源、接触等途径传播给学生、教职工及其他工作人员,引起疾病流行或散发的疾病。
学校传染病的传播速度较快,易在人群中蔓延;病原体种类繁多,疾病症状也各异。
常见的学校传染病包括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
学校传染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引起大范围流行等方面。
学校传染病的定义不仅仅包括传染病本身,还包括对于学校环境和学生健康的危害。
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和控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1.2 传染病在学校的危害传染病在学校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染病在学校易于传播,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导致全校范围的流行。
传染病的传播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传染病还会增加家长和教师们的担忧和负担,为学校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对于一些传染病严重的学生,可能会导致学习时间的缺失,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
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促进学校传染病的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运转。
2. 正文2.1 常见学校传染病及其特点1. 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疲劳等。
流感易在学校中传播,尤其是在冬季高发期。
3. 腹泻病:腹泻病是由各种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
腹泻病在学校中易传播,尤其是食品和饮用水卫生不良时。
4.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包括皮疹、发热、头痛和全身不适等。
水痘传染性强,易在学校中传播。
以上是常见学校传染病及其特点的简要介绍,学校在预防和控制这些传染病时需要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以遏制疫情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病。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 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 最长4日。
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和流行过程短是流感的流
行特征。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大流行主 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当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时, 人群普遍易感而发生大流行。一般每10~15年可发生一次 世界性大流行,每2~3年可有一 次小流行。乙型流感多 呈局部流行或散发,亦可大流行。丙型一般只引起散发。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 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 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 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
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 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 流行。
预防控制措施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临床特点为为恶心、呕
吐、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 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 或水样便。此外,头痛、轻度发热、寒颤和肌 肉痛也是常见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该病潜 伏期短(潜伏期4~48h,少数在18~72h),传 染性强,传播迅速。
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
进食受污染的食品,饮用受污染的水。
昆虫或动物媒介 昆虫通过沾有病原体的足部或口部,将病原体散播;有些病原体要先 在昆虫体内寄居一段时间繁殖后,才具传染性。 血液/体液传染 母婴传染 通过输血、文身、穿耳、被污染的针具扎伤或性行为传播。 病原体由母体进入胎儿,使胎儿受到感染。
人群传染病发病频率分级:
密切接触21天,被免者28 天
4天 7天 7天
集体机构人员4天 医学观察7天
风疹
水痘 流腮 流脑 甲肝 乙肝
10-12天
14-16天 14-21天 2-3天 30天 60-90天
5天
10天 8天 数小时 15天 45天
25天
24天 30天 7天 45天 160天
必要时5日内接种高效价 球蛋白
21天 21天
手足口病有哪些并发症
心肌炎 脑炎 脑膜炎 弛缓性麻痹
发现传染病怎么做
报告 洗手 停课 消毒 晨检与因病缺课登记 隔离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洗手---正确的洗手步骤
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 搓: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两手交叉 并互相摩擦,两手搓揉手掌及手背, 作拉手姿势以擦洗指尖,此动作至 少须20秒。(搓手心、手背、手指 尖)
预防控制措施
①管理传染源:病人隔离治疗1周,或至退热后2天。不住院者外出应 戴口罩。单位流行应进行集体检疫,并要健全和加强疫情报告制度。 ②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用食醋或过氧乙 酸熏蒸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到公共场所应戴口 罩。不到病人家串门,以减少传播机会。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 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 ③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 强自身抗病能力,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 ④接种流感疫苗:在疫苗株与病毒株抗原一致的情况下,均有肯定的 预防效果。接种时间: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推荐接种时 间为9至11月份。接种对象:所有希望减少患流感可能性,没有接种禁 忌,年龄在6个月以上者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禁止接种流感疫苗的人 群:(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 者;(3)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5) 慢性病发作期;(6)严重过敏体质者;(7)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 全病毒灭活疫苗;(8)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传染病人
病原体携带者
受染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 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传播途径有:
空气传播
水传播、饮食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 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 传染过程 通过与感染者身体的直接接触,如抚摸、拥抱等。 通过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如毛巾、梳子、衣物和文具等。 吸入感染者打喷嚏、咳嗽、吐痰、讲话时喷出的飞沫; 空气或飞沫传播 手触摸沾有飞沫、痰液的污染物或地面,再触摸眼、口、鼻等粘膜进 行传播;病原体附着在微尘或水雾中,在空气中漂浮,经呼吸道进入 体内。 食物或水 (共同的污染源) 传染疾病种类 疥疮、水痘等 头虱、结膜炎(红眼病等) 非典型肺炎 流行性感冒 肺结核等 霍乱、细菌性痢疾 甲型肝炎等 乙型脑炎、疟疾(蚊子传播)、 肠道传染病(苍蝇、老鼠传 播)、狂犬病(狗传播)等 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先天性梅毒、艾滋病等
20天,可同时服疫苗预防
不检疫
5天,并连续3次粪检阴性
7天。
预防接种
目前最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
学校和托幼机构: 组织配合协调 接种证查验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患者或携 带者(携带病
毒)
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
病原体
飞沫悬 浮于空 气中
散播 病原体
健康人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感
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 ——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
结疤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
手足口病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 感染者(1:100) )。 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手足口病有哪几条传播途径
多途径传播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亦可发生 感染-粪口途径传播
隔
离
1、经正规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可在家或者住 院隔离治疗。
2、医院出具复课证明且达到隔离期时间。 3、隔离期内老师需跟踪了解病情进展。 4、在家隔离治疗时不参加聚集活动。 5、做好家长工作,争取支持理解配合。 忌:心太软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
病名
麻疹 流感 猩红热 手足口
潜伏期 常见
8-12天 1-3天 2-4天 3-7天
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
宜昌市CDC 曹亚军
2018年11月3日星期六
传染病基本知识---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毒、病菌、
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 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
行性。
传染病概述---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 人或动物。
(1)散发 (2)暴发 (3)流行:微流行、小流行、大流
行、 国际大流行
8
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1、学校的特点 相对封闭 人群聚集 容易相互传播 接触面广 (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2、学生的特点 个体的免疫力较低 容易受传染 自我保护意识差 (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等,易感人群都 是儿童与青少年 )
什么是手足口病
婴儿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夏秋季高发。 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流行的报道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cox16,ev71)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3岁以下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极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
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
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通常 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 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 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 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疹子有哪些特点
四部曲 ——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
个部位
四不像 —— 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
“红眼病”-急性结膜炎
“红眼病”医学上称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
染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夏季流行 的“红眼病”多属于病毒性结膜炎。
红眼病传染性强,发病急,传播快。患儿的眼泪和眼
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健康人如果接触了患儿 污染了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以及 门把手、钱钞等,常常在24小时之内就发病。另外, 游泳也是传播“红眼病”的主要途径。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定为丙类法定传染病,成 为我国第38种法定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大约2-7天,大多数感染后没
有临床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其中的大 部分病例经过几天后会自愈,无需特 殊治疗。 疾病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微的感冒症状。 典型症状为口腔、手掌、脚掌出现水 泡、溃疡,可能合并发热,病程为七 至十天。
预防控制措施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
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
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疫情报告内容(2)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冲:将双手冲洗干净
捧: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擦:用干净的毛巾、擦手纸将手擦 干
晨午检与因病缺课
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
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 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学校和托幼机
构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进行病因追查和 登记,即对就诊的患儿要及时向家长了解 诊疗情况,根据病情,患病儿童可居家或 住院隔离治疗,以减少交叉感染。
2018/11/3
9
常见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的病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