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二历史上册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I)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第一章第四节宗教改革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第一章第四节宗教改革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教案第一章第四节宗教改革教案第一章第四节宗教改革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宗教改革前的西欧天主教会;马丁路德和德意志宗教改革;加尔文和瑞士宗教改革;法国王权与胡格诺的长期斗争;英国国教地位的确立和清教的出现;新教的传播与意义。

二、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着反封建的政治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通过对马丁路德等人在宗教改革中斗争精神的讲述,培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敢于斗争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能力培养目标1.分析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叙述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等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难点:西欧各国宗教改革的原因和社会各阶层要求宗教改革的目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1.挂图《西欧政区图》。

2.图影仪。

教学设计导入展示图影1:照片《瑞士日内瓦大学宗教改革者墙》。

同学们,在上正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照片。

它是瑞士日内瓦大学后面城堡公园内的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革者墙)。

它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诞辰400周年而修建的。

在碑的正中,有四尊高大的全身雕像,加尔文和其他三位改革者并肩而立,碑的上方,刻着一行醒目的拉丁文大字:“黑暗过去即光明”。

同学们,在16世纪,欧洲曾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

德意志的马丁路德最先吹响了向天主教宣战的号角,接着各国纷纷响应。

30年代中,当路德教被封建诸侯利用,逐渐衰落之际,加尔文接过宗教改革的大旗,将这场伟大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那么,在16世纪,欧洲为什么会出现宗教改革呢?下面,我们来学本课内容。

一、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实质1.宗教改革的背景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然后由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后,分别由一位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高二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宗教改革 二中

高二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宗教改革 二中

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 2 -
结合上述材料和文本,你认为路德与罗马天主教会争论的核心会是什么?两者思想主张有何
不同?分析加尔文是如何继承和发展马丁·路德思想的?
自助餐:1909年,为纪念欧洲宗教改革,在瑞士日内瓦建立了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碑的上有一行大
字:“黑暗过去是光明”。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是历史学
习的重要方法,结合所学知识,以“黑暗过去是光明”为主题,写一则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300字左右
- 3 -。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教案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教案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教案第一章:宗教改革的背景1.1 宗教改革的概念与意义1.2 中世纪欧洲宗教状况1.3 宗教改革的原因与触发点1.4 宗教改革的先驱者:约翰·胡斯与杰罗姆·归尔甫斯第二章: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2.1 马丁·路德的生平与信仰2.2 论纲与九十五条论纲2.3 德国宗教改革的爆发:沃尔姆斯会议与改革家的流亡2.4 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教会与国家权力第三章:宗教改革在欧洲的扩展3.1 瑞士宗教改革:卡尔文与苏黎世教会3.2 英国宗教改革:亨利八世与圣公会3.3 法国宗教改革:胡格诺战争与南特赦令3.4 宗教改革在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第四章:尼德兰革命与荷兰独立4.1 尼德兰的宗教状况与改革运动4.2 西班牙统治下的尼德兰4.3 荷兰独立战争的爆发4.4 荷兰独立的影响与尼德兰共和国的建立第五章:宗教改革与尼德兰革命的影响5.1 宗教改革对欧洲宗教格局的影响5.2 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5.3 尼德兰革命对全球贸易与殖民主义的影响5.4 宗教改革与尼德兰革命对后世宗教自由与民主制度的影响第六章:宗教改革在欧洲的深入发展6.1 丹麦宗教改革与信义宗的建立6.2 瑞典宗教改革与路德宗的传入6.3 意大利宗教改革:罗马天主教与新教的冲突6.4 波兰宗教改革:约翰·卡齐米日与宗教宽容第七章: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运动7.1 反宗教改革的意义与目的7.2 罗马天主教会的改革措施:特兰托会议与天主教教义的确定7.3 耶稣会士与反宗教改革运动7.4 反宗教改革运动对宗教改革的影响与挑战第八章:宗教战争与欧洲的动荡8.1 德国三十年战争:宗教冲突与欧洲权力的重组8.2 法国宗教战争:胡格诺战争与天主教与新教的斗争8.3 英国内战与清教徒革命8.4 宗教战争对欧洲社会、政治与宗教的影响第九章:尼德兰革命的后续发展9.1 荷兰与西班牙的和平条约:十二年休战9.2 荷兰的殖民扩张与贸易帝国9.3 荷兰科学与艺术的繁荣:黄金时代9.4 尼德兰革命的遗产与荷兰共和国的地位第十章: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历史评价10.1 宗教改革对欧洲宗教多样性与信仰自由的影响10.2 尼德兰革命对现代民主与资本主义发展的贡献10.3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10.4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在今天的启示与反思第十一章:宗教改革对欧洲文化的影响11.1 宗教改革与印刷术的普及11.2 宗教改革与文学作品的变化11.3 宗教改革对艺术风格的影响11.4 宗教改革与欧洲教育的改革第十二章:宗教改革后的欧洲宗教格局12.1 罗马天主教会的变化与改革12.2 新教教派的多样性与发展12.3 宗教少数派与宗教宽容的兴起12.4 宗教多元主义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第十三章:尼德兰革命的全球影响13.1 荷兰帝国的建立与殖民扩张13.2 荷兰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13.3 尼德兰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13.4 尼德兰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第十四章: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比较与对照14.1 宗教改革与尼德兰革命的异同点14.2 宗教改革与尼德兰革命对欧洲宗教、政治、经济的影响14.3 宗教改革与尼德兰革命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与评价14.4 宗教改革与尼德兰革命对后世革命运动的启示第十五章: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教育意义15.1 宗教改革与教育改革的关系15.2 尼德兰革命对现代教育的影响15.3 从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中学习到的历史教训15.4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在当今世界的启示与借鉴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围绕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展开,涵盖了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学案例: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学案例: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4.总结归纳: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并对讨论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点评,使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了清晰的认识,帮助他们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强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5.作业小结:布置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作业,如撰写关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提醒学生关注历史知识的巩固和拓展,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如查阅相关资料、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将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有机地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发学生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实际运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分配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如让学生小组共同制作关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宣传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探索历史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为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文化素养的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策略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学案例: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案例背景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宗教改革则是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的针对罗马天主教教义和实践的改革运动,使欧洲宗教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高二历史欧洲宗教改革(1)-202004

高二历史欧洲宗教改革(1)-202004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改革的原因、条件
• ①受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 ②受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_的影响 • ③深入研究______宣传__________ • ④支持宗教改革的_________的邀请
2.内容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③个人通过《圣经》就能够与上帝直接联系, 不需要教会的中介。 ④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⑤主张“先定论”(思想核心),宣扬选民和弃民 ⑥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成功,具有 节制、忍耐等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⑦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 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改革的原因
• ⑴_________不仅在经济上控制和掠夺英国, 还不断干涉_________ 事务。
• ⑵16世纪英国____________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冲 破封建神学的束缚。
• ⑶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播, 英国_________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日益 强大的__________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的人物则
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 ②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动机何在?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
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目的是维护日益强大的王
权。
• ③是什么原因引发了的英国宗教改革?其实质反 英映国了宗什教改么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高二历史·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高二历史·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高二历史·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宗教改革的背景,西欧国家宗教改革中的主要教派;德意志、法国、英国宗教改革;尼德兰资本主义发展和各种社会矛盾;尼德兰的地理概念;尼德兰人民争取独立的历史过程;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通过对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次革命是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通过对封建专制和西班牙统治者的暴行的认识,引导学生发展痛恨专制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情感。

通过了解尼德兰人民独立斗争的经历,引导学生体会珍爱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感情和不畏强暴,敢于对恶势力抗争的精神。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并列,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一场反封建斗争,而且,它更加广泛、深刻,因为它触及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还同他们的经济、政治利害息息相关。

而尼德兰革命既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革命的成功同时宣告了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领域中的胜利。

北方独立后,荷兰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通过对尼德兰革命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中的因果关系和追踪历史演变进程的能力。

通过对尼德兰革命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与尼德兰革命相关的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地、全面地理解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本节的重点是宗教改革的原因、影响。

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另一场反封建斗争,其影响比文艺复兴更为广泛、深远。

尼德兰革命的前因后果。

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成果——荷兰,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①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教会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②为什么早期资产阶级会反对天主教神学?反对天主教会的实质是什么?③西欧哪些阶层要求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⑤宗教改革的意义⑥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⑦尼德兰革命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影响和尼德兰革命的前因后果。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教案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教案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教案第一章:宗教改革的背景1.1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状况1.2 宗教改革的起源和发展1.3 宗教改革的主要因素1.4 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意义第二章: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2.1 马丁·路德的生平简介2.2 《九十五条论纲》的提出2.3 信仰唯独论和圣经唯独论2.4 马丁·路德的影响和贡献第三章:约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3.1 约翰·加尔文的生平简介3.2 加尔文教义的要点3.3 加尔文的教会组织和管理3.4 加尔文主义的影响和传播第四章:尼德兰革命的爆发4.1 尼德兰的宗教状况和矛盾4.2 尼德兰革命的起因和过程4.3 尼德兰独立战争和宗教战争4.4 尼德兰革命的结果和影响第五章: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影响5.2 宗教改革对欧洲文化和思想的影响5.3 尼德兰革命对欧洲政治和宗教的影响5.4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第六章:宗教改革在欧洲其他国家的扩展6.1 德国宗教战争6.2 瑞士的宗教改革6.3 英国宗教改革6.4 法国宗教战争第七章: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7.1 罗马天主教会的对策7.2 反宗教改革的运动和机构7.3 天主教会在宗教改革中的辩护和反击7.4 反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成果第八章: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8.1 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8.2 宗教改革对家庭和婚姻的影响8.3 宗教改革对艺术和音乐的影响8.4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结构的影响第九章:尼德兰革命的后续发展9.1 荷兰共和国的建立9.2 荷兰海外殖民和贸易的发展9.4 尼德兰革命对现代民主制度的影响第十章: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历史评价10.1 宗教改革的正面和负面影响10.2 尼德兰革命的成就和不足10.3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10.4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启示第十一章: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对全球的影响11.1 宗教改革对美洲殖民化的影响11.2 尼德兰革命与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11.3 宗教改革与全球宗教传播11.4 尼德兰革命与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第十二章: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历史遗产12.1 宗教自由和信仰多样性的发展12.2 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的初步形成12.3 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12.4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文化遗产第十三章: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争议和评价13.1 宗教改革的保守和激进之争13.2 尼德兰革命的民族独立与宗教自由之争13.3 历史学家对宗教改革的多元评价13.4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争议和反思第十四章: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影响至今14.1 宗教改革对现代欧洲宗教格局的影响14.2 尼德兰革命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影响14.3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4.4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历史延续第十五章: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专题研究15.1 宗教改革的比较研究15.2 尼德兰革命的经济与社会影响15.3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的文化交流15.4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研究的未来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起源:理解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状况,以及导致宗教改革的多种因素,如教会腐败、教义争议等。

第一章 第四节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人教版

第一章 第四节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人教版

第四节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宗教改革的背景,西欧国家宗教改革中的主要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的基本史实;德意志、法国、英国宗教改革的基本史实;尼德兰资本主义发展和各种社会矛盾;南北方的分裂和荷兰共和国的建立;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要求学生认识1.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通过对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次革命是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对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与尼德兰革命相关的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地、全面地理解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影响;尼德兰革命的前因后果。

二、本课难点:德意志宗教改革中,“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究竟是什么意思?社会各阶层在宗教改革中的目的和活动;尼德兰南北分裂的问题;尼德兰革命与宗教的关系问题。

教学要点一、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的背景2.德意志的宗教改革3.加尔文教派4.法国的宗教战争5.英国的宗教改革6.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二、尼德兰革命1.主要社会矛盾2.资产阶级革命3. 革命的影响教学思路1.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贯穿着资本主义发展及对封建的上层建筑进行改造这一条主线。

因此,应以此为突破口树纲立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扫清障碍。

2.具体内容则可以通过设问激疑,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或讨论,适时启发、引导、点拨规范。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4、15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首先在意大利,随后在西、北欧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新航路的开辟及文艺复兴运动,从不同的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鸣锣开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I)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与宗教改革的相互关系;西欧国家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主要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的基本史实;德意志、法国、英国宗教改革的基本史实;尼德兰革命的基本史实。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对宗教改革前因后果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德意志宗教改革
教学方法:教授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资产阶级除了要在经济上发展自己的实力以外,也必须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政治和意识形态。

同时,要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清除自己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一种形式是文艺复兴,另一种形式就是宗教改革。

讲述新课:
一、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实质。

①宗教改革是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下开展
的政治运动。

②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拥有各种政治和经济特权,并且控制着
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因此,西欧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

③15世纪以来,教会日益腐败,成为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没收教
会的土地和财产,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因此,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

2、德意志宗教改革:16世纪初,马丁路德为代表。

①背景:15-16世纪,德意志的经济有了显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但是封建割
据的政治局面依然存在,政治上的分裂便利了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勒索,成为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摆脱教会的压榨和束缚,是德意志发展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特点:马丁路的主张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客观上有
反封建的作用。

③后果:16世纪50年代,德意志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新教在德意志的广大地区
取得了合法地位,并传播到德意志以外的一些地区。

3、加尔文教和瑞士的宗教改革。

①16世纪30年代,加尔文提出新的神学观点,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提出建立民主教会的主
张,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②加尔文教派的主张更适合新时代的要求,是新教中的激进派,影响遍及欧洲。

3、法国的宗教战争。

①长期以来,法国的王权强大,国王控制了教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但仍
坚持天主教信仰,反对宗教改革。

②随着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的传入法国,加尔文教在法国南方得到了巨大发展,加尔文教在法国
成为“胡格诺”,得到资产阶级和中小贵族的支持。

③16世纪下半期,胡格诺和北方天主教两大集团之间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宗教战争,最终天
主教认为法国国教,但新教也取得了合法地位。

4、英国的宗教改革。

①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亨利八世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的推行了宗教改革,改
革的主要成果是在英国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使英国教会成为国教教会,进而加强了君主专制的统治。

②英国国教中保留了许多旧教残余,不适应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再加尔文教的影响下,在英
国出现了清除旧教残余,摆脱王权的控制,建立资产阶级领导的教会的主张,被称为“清教徒”。

5、总结:
国家和地区新教名称
德意志路德教
瑞士加尔文教
法国胡格诺
英国国教,清教徒
二、尼德兰革命。

1、16世纪初,尼德兰在西班牙统治之下,经济上,北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宗教上,加尔文
教盛行;北方的资产阶级以加尔文教为旗帜,要求推翻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建立独立国家,发展资本主义。

2、1572年,尼德兰北方首先爆发反对西班牙的起义,1581年,北方各省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
成为独立的荷兰。

3、荷兰独立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造船业和航海业处于当时欧洲的领先地位,被称为“海上的
马车夫”。

课后一得:这一课头绪较多,应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规律,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例如,对宗教改革时期不同教派、不同国家的比较,可以加深认知程度,把握历史现象的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