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注:本诊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结合我科特色制定。
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骨关节软骨损伤和骨质增生为特点的慢性关节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
可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疼痛明显时可有关节的肿胀发热,晚期可出现膝关节畸形,多见于老年人。
一、诊断标准:本病种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 < 2000个/m1;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注: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 2条或1+ 3+ 5+ 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进行分期:0期:正常;1期: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2期: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3期: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4期: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二、中医诊疗方法:采用我科膝痹病3+X综合疗法,即以中药辨证治疗、针刀松解、手法松动治疗作为我科膝痹病核心治疗方案,其余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案。
现分述如下:1、中药辨证内服本病种证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主要证型分为四型:(1)瘀血凝滞证特点: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如针刺,得寒温均不缓解,舌质暗,脉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组方:当归、牛膝各15g,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没药、黄芪、地龙、甘草各9g,羌活、秦艽、香附各6g。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一、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或骨痹(TCD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0X003或M17.900X00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吲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痰瘀痹阻证:曾有外伤或扭伤史,或痹病反复发作,日久入络,关节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不得屈伸,或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皮色暗紫,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而干涩,脉细涩。
肝肾两虚证: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致骨节变形,筋脉拘急,肌肉萎缩,难以屈伸,腰酸肢冷,尿少便溏,或心悸气短,或头晕耳鸣,舌质淡白,或舌红少津,脉沉细,或沉细而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骨痹或骨痹(TCD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0X003或M17.900X004)。
中医诊疗方案计划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4、具体诊断标准综条, 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关节不稳。
X线表现(II - 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1 范围本指南提出膝痹病(膝骨关节炎)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健康管理。
本指南适用于膝痹病(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针灸科、推拿科、风湿免疫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膝痹病(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中医“骨痹”、“痹证”范围。
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病变和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1]。
3 诊断[2]3.1病史有膝关节过度负重等劳损史,多见于中、老年人。
3.2症状体征[3]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下楼梯更明显,休息后缓解。
根据病证不同,关节或有疼痛重着;或红肿热痛;或疼痛如刺;或隐隐作痛及酸痛不适。
严重者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
关节局部有肿胀、压痛、屈伸运动受限,晨起时有关节僵硬及发紧感,持续时间常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
多数在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摩擦感,有骨摩擦音。
3.3实验室检查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RP和ESR轻度升高。
出现滑膜炎者可有关节积液。
一般关节液透明、淡黄色、黏稠度正常或略降低,但黏蛋白凝固良好。
可显示轻度白细胞增多,以单个核细胞为主。
滑液分析有助于排除其他关节疾病。
3.4影像学检查[4]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帮助确诊OA。
而且有助于评估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性和治疗反应;及早发现疾病或相关的并发症。
X线是常规检查,早期多见正常,中、晚期可见关节间隙不对称性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部分关节内可见游离体或关节变形。
影像学分级可参照Kellgren和 Lawrence影像分级方法分为5级:0级正常;I 级可能有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Ⅱ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有硬化性改变;Ⅳ级大量骨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BNV09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1)早期(2)中期(3)晚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证候:风寒湿痹证:膝关节重着、酸楚,疼痛,或有关节肿胀,甚至屈伸不利,痛处多固定,亦游走,每遇阴雨天或感寒后加剧,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风湿热痹证:膝关节疼痛,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瘀血痹阻证:膝关节疼痛,拒按,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
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
肝肾亏虚证:膝腿酸软无力,或绵绵作痛,常伴腰腿痛,喜按喜揉,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脉沉细或沉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
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TCD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半年以上,X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c23宜席弃爹亠申确噹喘膝痹病(膝矢节骨性矢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西医病名:膝矢节骨性尖节炎(ICD1O编码:M17.901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尖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 •临床表现:膝尖节的疼痛及压痛、矢节僵硬、尖节肿大、骨摩擦音(感)、矢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表现为非对称性尖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尖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矢节内游离体,矢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1 )近1个月内反复膝尖节疼痛(2 )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尖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性变、尖节缘骨赘形成(3)尖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V200个/ml(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W 3分钟(6)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 )+ (2 )条或(1) + (3) + (5) + (6)条或(1) + (4) + (5) + (6)条,可诊断膝矢节骨性尖节炎。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尖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尖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離骨研磨试验(+),尖节活动可。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離骨研磨试验(+)5矢节不稳。
E 口 LL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业,压痛,°2彳官席弃爹亠申确噹喘離骨研磨试验(+),矢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稔-------------------------- (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尖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尖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膝痹病,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初起症状为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气候变化加重,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等。
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___1995年制定的KOA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临床和放射学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治疗方面,需要进行辨证论治。
对于风寒湿痹证,表现为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治疗方法为散寒除湿,祛风通络,可使用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等方药。
对于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治疗方法为清热疏风,除湿止痛,可使用大秦艽汤加减等方药。
此外,还有一些中成药可供选择,如风湿骨痛胶囊、追风透骨丸、蠲痹口服液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保持适当的休息和营养,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关节的温暖,避免受凉。
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品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瘀血闭阻证:如果曾经有外伤或扭伤的经历,或者是痹病反复发作,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到络脉,导致关节刺痛、掣痛、疼痛剧烈等症状。
疼痛可能会定位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或者是痛并伴有麻木感,甚至会导致关节僵硬变形。
此时,关节及周围皮肤会呈现暗紫色,舌体也可能会有暗紫色或瘀点、瘀斑,苔白而干涩,脉细涩。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羌活15g、独活15g、乳香6g、没药6g、五灵脂10g、川牛膝10g、全蝎6g、蜈蚣2条、穿山甲10g、炙甘草6g。
加减:痛在腰腿者,加乌梢蛇10g、土鳖虫10g;痛在肩颈者,加片姜黄15g、葛根15g。
中成药:大活络丹、小活络丹、舒筋活血片、九味通痹散等。
4.肝肾亏虚证:如果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致骨节变形,筋脉拘急,肌肉萎缩,难以屈伸,腰酸肢冷,尿少便溏,或心悸气短,或头晕耳鸣等症状,就可能是肝肾亏虚所致。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计划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
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Ⅱ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Ⅳ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
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0~I级)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X线表现(Ⅱ~Ⅲ级)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包含经验方万金消痛散和中药外敷技术
郝晓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郝晓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①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②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③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④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 年制定的KOA 诊断标准:①临床标准:a.近1 个月里大多数日子时间有膝痛;b.有骨摩擦音;c.晨僵≤30min;d.年龄≥38 岁;e.有骨性膨大;满足a+b+c+d 条,或a+b+e 条或a+d+e 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②临床+放射学标准:a.近1 个月里大多数日子时间有膝痛;b.X 线片显示有骨赘形成;c.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d.年龄≥40 岁;e.晨僵≤30min;f.有骨摩擦音;满足a+b 条,或a+c+e+f 条或a+d+e+f 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三.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膝痹中医诊疗方案
引言膝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传统中医认为,膝痹的发生与患者肾阳不足、湿热蕴结等因素相关。
因此,中医在膝痹的诊疗中采用了一系列针对这些病因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膝痹诊疗方案。
诊断根据中医的观点,膝痹的诊断主要基于四诊合参的方法。
具体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1.望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外观,包括肿胀、红肿和变形等情况,来判断病情。
2.闻诊:医生通过听患者的关节是否有骨骼摩擦的声音,判断是否有关节损伤。
3.问诊: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发作时间等,来判断病情。
4.切诊: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来判断肾阳是否不足、湿热是否蕴结等情况。
综合上述四诊,医生可以对膝痹做出准确的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针对膝痹的病因和病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
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膝痹主要通过温阳祛寒、疏风祛湿、活血化瘀等作用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1.当归活血汤:适用于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的患者。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中药材。
2.红药酒:适用于膝关节寒痛、僵硬的患者。
–组成:枳壳、附子、干姜、紫草等中药材。
3.桂枝茯苓丸:适用于膝关节红肿痛热、活动受限的患者。
–组成:桂枝、茯苓、芍药、丹皮等中药材。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膝痹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病痛。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1.阳陵泉穴:位于膝盖下方,能够改善膝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
2.阳明穴:位于足背中部,能够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
3.照海穴:位于小腿后侧,能够改善膝关节的驼背变形。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中医治疗膝痹的常用方法,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手法来改善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僵硬。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1.捏: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适度的捏揉,以促进血液循环。
2.推:用掌心轻轻地推动膝关节,以活血化瘀,缓解病痛。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炎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等。
CT影像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
MRI可清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疾患及关节软组织改变。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 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中老年患者(≥40岁)(4)晨僵≤3分钟(5)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4)+(5)条或(1)+(3)+(4)+(5)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者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 分钟(6)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自动保存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 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1)早期(2)中期(3)晚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证候:风寒湿痹证:膝关节重着、酸楚,疼痛,或有关节肿胀,甚至屈伸不利,痛处多固定,亦游走,每遇阴雨天或感寒后加剧,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风湿热痹证:膝关节疼痛,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瘀血痹阻证:膝关节疼痛,拒按,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
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
肝肾亏虚证:膝腿酸软无力,或绵绵作痛,常伴腰腿痛,喜按喜揉,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脉沉细或沉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半年以上,X 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2024膝痹病治疗方案(1).pptx
⑥考前须知:明显关节肿胀者只以远道取穴方式治疗。艾条灸、电针、针刀治疗、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亦可选 择运用。
.耳穴治疗
依据全息医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双耳“膝痛区”贴敷中药王不留行籽可有效改善颈部不适病症。同时协 作相应脏器及特点穴位反响点,可进一步缓解其它伴随病症。
外洗方:麻黄20g,桂枝20g,细辛I。g,制南星20g,威灵仙20g,白芷20g,鹿含草20g,花椒10g。
.特色针灸
在治疗骨关节炎时,多实行“以痛为输”的取穴方法,也就是局部选取痛点针刺,一般不局限于某一经络,同时 结合远道取穴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两者相辅相成,提高疗效。也可以结合神经节段和神经干的走行路途 取
方法:医用橡皮旁剪成6X6Innl斜型方块,将经过炮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2-3粒贴压固定于“膝痛区”耳穴处,拇食 二指分别按压耳穴,直至耳廓酸胀、热痛、潮红,并活动膝部。
.中药离子导入:
按病人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剂,详细参考辨证论治。
.针刀治疗
体位:坐位或卧位。
取穴:阿是穴(阿是穴多为肌肉附着点处)。
用药特点:风寒湿痹证:关节肿胀或积液,可加茯苓30g、泽泻20g:如服药后有咽干、咽痛者,可酌加玄参10g, 麦冬10g.
知母10g。风湿热痹证:关节热甚加忍冬藤30g,关节肿胀明显加防己15g、生米仁30g,关节游走痛加海风藤15g 。瘀血闭阻证:痛在腰腿者,加乌梢蛇I。g、土鳖虫10g;痛在肩颈者,加片姜黄15g、葛根15gβ肝肾亏虚证:腰膝 难受较重者,加骨碎补20g、补骨脂10g、狗狰20g;兼头晕耳鸣者,加天麻15g、枸杞子15gβ
②留意休息,适当进展一些活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难受严峻者应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凹凸 肢。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治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 年版)。
(1)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
(3)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
(4)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OA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 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OA 。
附: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膝痹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骨性关节炎)一、诊断中医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西医诊断本病种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膝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min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炎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等。
CT影像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
MRI可清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疾患及关节软组织改变。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中老年患者(≥40岁)(4)晨僵≤3分钟(5)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4)+(5)条或(1)+(3)+(4)+(5)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者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寒湿痹证治则: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推荐方药: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
防风、防己、黄芪、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川芎、木香、乳香、甘草。
2风湿热痹症治则:清热疏风,除湿止痛。
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当归、甘草、羌活、防风、白芷、熟地、茯苓、石膏、川芎、白芍、独活、黄芩、生地、白术、细辛等。
3瘀血闭阻证治则: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五灵脂、地龙、川芎、没药、香附、羌活、秦艽、牛膝、甘草。
4肝肾亏虚证治则: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二)手法治疗1.一般操作体位:患者先取仰卧,下肢伸直放松,膝关节下垫低枕。
(1)先以滚法施于患肢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内收肌群约3分钟。
(2)然后摩、揉或一指禅推法施于内外膝眼、阿是穴,每穴操作约40秒。
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
(3)推髌骨。
向上下内外各方向推动髌骨,先轻柔地推动数次,再将髌骨推至极限位,维持2—3秒,反复三次。
(4)然后摩、揉或一指禅推法施于内外膝眼、阿是穴,每穴操作约40秒。
体位:取俯卧位,下肢伸直放松,踝关节下垫低枕。
(5)治疗者以拿法或滚法施于大腿后侧(腘绳肌)、小腿后侧约2分钟。
(6)推、揉腘窝部2分钟。
(7)膝关节拔伸牵引:患者屈膝,治疗者弯腰双手环握患侧小腿近端,患肢足背搭于治疗者肩部,双手突然发力向下牵引膝关节,力量以有膝关节牵开感,反复1-3次;手法剂量:手法力量要求均匀柔和,患者舒适耐受为度。
每次治疗约20分钟,每周2次,三周为一疗程。
(三)针灸治疗1.常规针刺:(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
(2)取穴主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犊鼻穴、膝眼。
配穴:风寒湿痹证:关元、阴陵泉、足三里风湿热痹症:血海、曲池、大椎瘀血闭阻证:血海、隔俞、太冲肝肾亏虚证:足三里、太溪、肝俞、肾俞(3)方法:进针前穴位皮肤碘酒消毒,再用75%已醇脱碘消毒;采用指切或夹持进针法,垂直于皮肤进针,针刺深度按部位不同在10-25mm范围,捻转得气(局部痠,胀,重,麻感)后留针,留针20分钟后起针,起针后以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约3分钟。
每次20分钟,每周治疗2次。
2.灸法:直接灸、隔物灸、雷火灸等。
(四)外用药物治疗涂擦疗法将中药沿局部涂抹于膝关节皮肤表面,用TDP治疗仪照射,时间持续30分钟,每日一次。
(五)关节腔内治疗适应症:膝关节疼痛明显,关节腔积液不多,浮髌试验阴性,用玻璃酸钠,用法:每次4-5ml,每周一次。
(六)中药熏洗疗法将中药置于盆中,加水1500~2000ml煎沸20~30分钟,将患肢放在盆口上方高于药液30cm左右,并在膝关节处盖上毛巾,熏蒸10-15分钟(注意防止烫伤),待药液温度在60℃左右时,将患膝放入盆中浸洗,边洗边按摩膝关节,并做主动伸屈关节的运动至药液变凉。
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
也可借助腿浴治疗器、熏蒸床等设备进行治疗。
(七)拔罐、刮痧、蜡疗、磁疗、中频电、超短波、微波、干扰波、全科治疗仪等,日一次,选择治疗。
(八)运动疗法运动治疗:以轻微的肌肉活动为主。
当患者关节发炎、肿胀时,为了避免关节挛缩,可以使用主动辅助性运动。
由于患者运动时可以控制自己的关节,比较不会引起肌肉痉挛,对关节亦较无伤害。
应鼓励患者在白天进行每小时2~3分钟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以防止肌萎缩。
这种部分辅助运动练习方法可减少发生拉伤的可能,而促进了在被动活动时不能被激发的本体感受反射。
治疗师及医生必须仔细观察患者的耐受性,控制活动量。
如在运动后疼痛和痉挛时间超过l小时,就意味着运动过度,在下次治疗时必须减少运动强度。
1.肌力训练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踝泵):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
每日2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
等长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等长肌力训练是一种静力性肌肉收缩训练,可以减轻关节周围肌肉的抑制,提高肌力,具有防止肌肉萎缩、消除肿胀、刺激肌肉肌腱本体感受器的作用。
训练时不需要关节活动,因此比较适合老年人、关节肌力较弱和关节活动过程中有明显疼痛的患者,不需特殊仪器,在家中或床上即可进行。
如仰卧位的直腿抬高训练,不仅增强股四头肌的肌力,而且还增加股二头肌、髋关节内旋及外旋的肌肉力量,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①60°等长训练法。
患者仰卧位,将患肢放于脚凳上,屈膝于20°-60°之间做主动等长,运动10次为1组,作5~10分钟。
②直腿抬高法(Straight leg raising exercise,SLR)o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踝关节部施加负荷(重锤、沙袋、米袋等均可),嘱患者直腿抬高患肢,使与床面呈10°~15°(约离开床面15cm),并要求保持该肢位5秒,然后腿放下,让股四头肌充分松弛,然后再按上述要求直接抬高,反复练习。
训练开始时,先测出患膝伸直位的最大负荷量,即患肢直腿抬高10°~15°,并能维持5秒钟的最大负荷量,然后取其1/3做为日常训练负荷量。
每天早晚各练1次,每次20回。
达不到20回的患者,可嘱其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尽力而为,逐渐增加,争取每次完成20回。
2.关节活动度训练仰卧位闭链屈膝锻炼:要求屈膝过程中足跟不离开床面,在床面上活动,称为“闭链”。
也可以采用足沿墙壁下滑锻炼来代替;或可以坐在椅子上,健侧足辅助患侧进行屈膝锻炼。
每日锻炼4次,每次约1小时。
(九)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重、具有相应适应症的患者,可以选择关节镜清理、截骨、软骨移植和关节臵换等治疗。
(十)护理1.一般护理(1)耐心细致向病人讲述疾病治疗及康复的过程、注意事项,介绍同种疾病不同个体成功的例子,消除紧张和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一些活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
疼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下肢。
(3)膝关节注意保暖,勿受寒冷刺激,戴护膝保暖,保护膝关节。
(4)进行必要的锻炼,如练气功、游泳、散步等,以维持肌力和保持关节活动,但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引起损伤。
(5)病人因体位改变,出现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应立即扶病人平躺,协助医生帮助病人松解关节,减轻疼痛。
(6)病人行走不方便,卧床期间要做好生活护理,定时洗头抹身、修剪指甲胡须,整理床单位,使病人舒适。
(7)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忌生冷、发物及煎炸品。
(8)膝关节肿胀较甚,疼痛加重,应警惕关节内积液。
及时报告医生在局麻下抽出积液,并常规送检,加压包扎。
2、辨证施护(1)风寒湿痹证: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做好生活护理。
注意保暖,尤其阴雨天气,戴护膝保护,病房温湿度适宜。
观察膝关节肿胀、疼痛的变化。
行膝关节穿刺抽液后,要加压包扎,患肢减少活动。
予祛风散寒的中药外洗患处,加强热疗,热敷。
饮食宜祛风胜湿,温经通络之品,如姜蒜辣面条、防风葱白粥或牛膝、独活煲猪胰等,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
中药汤剂宜温服。
(2)风湿热痹证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做好生活护理。
观察膝关节肿胀、疼痛的变化。
予祛风除湿清热的中药外洗或外敷患处。
饮食宜祛风胜湿清热之品,忌食生冷、辛辣、滋腻之品,服用中药汤剂以不热为度。
(3)瘀血闭阻证观察膝关节肿胀、疼痛的变化。
病人卧床休息,不宜下地行走,做好生活上的护理,患肢软枕抬高,协助生活护理。
膝部予艾灸、热敷或推拿疗法,以达到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
注意饮食,宜活血通络,温经壮阳之品,如参芪当归煲粥、乌鸡熟地汤。
中药汤剂宜温服。
(4)肝肾亏虚证卧床休息,做好病情观察及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病人跌倒损伤。
病房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音,保证病人得到充足的休息。
关节、腰部酸痛按医嘱予理疗,如干扰电、频谱照射以缓解疼痛。
头晕耳鸣明显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对症处理。
食宜补益气血,益肝肾,可用熟地、当归、黄芪煲鸡汤,杜仲、牛膝煲猪脚筋,桃仁粥。
中药宜分次温服。
3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减轻关节的负担a)减肥:改变不良的饮食时间及饮食习惯,防止骨质疏松。
b)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如上下楼梯,爬山,长时间行走,可骑自行车运动。
c)注意关节的保暖,使血循正常,防止疼痛,如药物护膝。
2)加强肌力,肌力增强防止关节破坏,与关节囊挛缩之后的关节屈伸障碍。
3)最大限度的伸展和屈曲膝关节。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临床治愈:膝痛、肿胀完全消失,行走及上下楼无不适感。
2显效:静息无膝痛,无肿胀,偶有活动时疼痛,不影响工作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