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对影响机插水稻产量的分析

对影响机插水稻产量的分析
有 利条 件 。 水 的 管 理 应 根 据 “ 水 分 基本 苗 ,才 能 为水 稻高 产 创造 有 薄 三 、 好机插 大 田的肥水 管理 蘖 ,浅 湿 长 胎 ,落干 黄熟 ,够苗 利条 件 。后期 的管 理是 保证 禾 苗 做 肥 水 管 理 的 原 则 为 : 干 长 露 田,拔节 晒田”的原 则。浅水有 不 至 于早 衰 ,能有 充足 的养 分 供
2插植 深度 .
的情 况 下 越 浅 越 好 , 深 度 在 晚两 稻前 期 重施 ,那是 因为要 促 健 生 长 ,使 禾 苗 吸 足 充 分 的养 1r 0 m范围最 佳。浅栽 使秧苗低 禾苗早生快发 ,达到早 够苗 ,早控 分 ,为穗 大粒 多 奠定 基 础 。稻株 a 位分蘖 ,更利促其早生快发 ,提 苗 ,早炼苗 ,提高成苗成穗率 。 的 主 穗 往 往 是 粒 最 多 、穗 最 大 高成 苗 成 穗率 ,为稳 产 高产 创 造 2水 的管理 . 的 ,因此 在插 植 时保 证 足够 的 亩
息贷款 ,为钟 山农 机化事业的发 致 ,使 农 机 与农 艺有 机 地结 合 为农 村最具 活力 的服 务产 业 。 ( ) 加 大 培 训 力度 ,着 力 六 展 营造 一个 良好 的氛 围 。 起 来 ,以充 分发 挥 现有 农 业 机械

( ) 加 快 土 地 流 转 , 实行 的作 用 。 三
或 8 / .m ,插植 的 株 距 大 , 料 的吸 收加 快 。 因此早 稻 田的施 节期 前 已确 定 ,后期 生 长 只有 减 0穴 3 3
亩基本苗少 ,田块的肥力一定要 肥 应 掌握 在 前期 重 施 。 中后期 看 少 不会 再 增加 。如何 使 稻株 能 够 足 ,才能促其早生快发 , 保证有 禾苗的生长情况宜薄施 ,晚稻的 穗大 粒 多 ,关键 取决 于 前期 和 中 足 够 的有 效 苗 。 气 温 由 高到低 ,因此 禾苗 对 肥料 期 的生长 ,而前 期 能使 禾 苗茁 壮 的吸收 由快到慢 ,施肥 的原则应 生长关键在育好壮秧 ,插后尽快 插 植 深度 应 掌握 在 不漂 不 倒 为两 头 重 、中期 不施 或 轻施 。早 促 禾 苗早 生 快发 ,及 早 炼 苗 ,稳

机插秧每穴苗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机插秧每穴苗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通 讯 作 者 :梁 加 寺 ( 1 9 8 8一) ,男 ,助 理 农 艺 师 ,主 要 从 事 农 业 科研工作 。
D之 间差 异达极 显 著水平 ( 见表 2 ) 。
2 6
大麦与谷类科学
B A R L E Y A N D C E R E A L S C I E N C E S
摘要 :选用淮稻 5号 ,以每穴苗数为处理 因素 ,进行较为系统 的研究 ,以期确定 机插秧 每穴最佳 苗数 。结果 表明 ,不 同基 本苗对产量及其构成 因素均有影 响。在穴数相 同时 ,每穴苗数 过少时 ,成穗 数不足 ,制 约了产量 的提高 ,虽穗型大 ,但 每 穗粒 数的增加弥补不 了穗数减少 的损失 。反之 ,每 穴苗数过 高 ,穗数增加不 明显 ,但 因穗 、粒 之间 的矛盾 ,反而导致每穗 粒数减少 ,千粒重降低 ,不利于高产 。
试验 设 在 掠港 农 场 农 科 所 试 验 田里 ,实 验 前 茬 为大麦 ,供 试 土 壤 为 砂 性 潮 盐 土 ,试 验 田地 势
2 结果 与分 析
平坦 ,土壤肥 力 中等 。
1 . 2 供试 材料 2 . 1 对产 量 的影 响 从 表 1中看 出 ,处 理 B条 件 下 产 量 最 高 达
6 6 7 m ,其 次 是 处 理 C 为 2 8 . 8 2万/ 6 6 7 m ,处 理 2 . 5 对 千粒 重 的影 响
关 键 词 :机 插 秧 ;苗 数 ;产 量 ;影 响 因素
密度 是水 稻超 高 产 栽 培 的 重 要研 究 内容 之 一 。 移栽 密度 对 水 稻群 体 结 构 以及 产 量 影 响较 大 ,适 宜 的移栽 密 度 能 有 效 利 用 光 能 ,充 分 利 用 地 力 , 保证 个体 的 正 常 发 育 和 群 体 的 协 调 发 展 ,使 单 位 面积 上穗 数 、粒 数 和 粒 重 得 到 统 一 ,从 而 获 得 高 产 。移栽 密度 主要 分 为 穴 间 密 度 和 穴 内密 度 。本

不同穴距对水稻生育及产量影响

不同穴距对水稻生育及产量影响

K y wo d : c ; p c n t e r w; e f g ; i e ig r t ; f c ie p nc e r t;Dr t r Yil e r s Rie S a e i h o L a e T l rn a e E f t a il ae y mat ; e d a l e v e
Ab ta t Usn a fn 4 o s d h rwt n il frc y c mp r t e t s, h e u t n ia e h te lr e s a e i s r c : i g Y n e g 7 t t y t e g o h a d y ed o e b o a a i e t t e r s l i d c t d t a n a g p c n u i v s t e r W c n e h n e t l r g r t n o mi g s i e a s h ie s e it n e o ln . h n t e d sa c e w e h o h O a n a c i e i ae a d fr n p k r ie t e d s a e r ssa c fp a t W e h itn e b t e n t e r ws l n wh c a d X2 wa 3 c l m, e n tp n ce ,d y mat ry ed o t rt n p r d a d t e p o o t n o r t r ih n me s 3 mx 5 e p ru i a il s r t il fmau ai e i n h r p r o f d y ma t e o o i e
随 着 穴距 的加 大 , 高 了植 株 分 蘖 发 生 率 和 成 穗 率 能 力 , 强 了植 株 抗 病 性 。行 穴 距 为 3 mx 5 c 的 x 提 增 3 c l m 2处 理 , 单 位 其

不同播量和不同秧龄钵苗机插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量和不同秧龄钵苗机插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随 着农 村 劳动 力 的大 量 转 移 和 老龄 化 现 象 的加 剧 , 推进 以 机插 秧 为 主 的水 稻 机械 化 高 产 种 植 技术 , 对 于稳
2 . 5 c m, 每盘 4 4 8 孑 L , 孔径 1 . 6 c m。试 验 设 播 量 和秧 龄 2 个 因子, 播 量设 3 个水 平 , 分 别 为 、 B 6 、 B , 每孑 L 分 别为 5 粒、
钵状营养 土的钵苗进行栽插 , 具 有栽 插不伤根 、 缓苗 期 短、 秧体干重大 、 充实度高 、 产量高的特点 。但 由于钵 苗机插水稻栽插行距较大 , 易造成基本苗低 , 大面积生产 中往往会 出现穗数不足的问题 , 但过大增加播种量 , 又对
水 稻 秧 龄 的弹 性 造成 负 面 影 响 。为此 , 笔 者 以 中熟 中 粳 水 稻 品种 武运 粳 2 7 为试 验 材料 , 采用3 个播期 , 每个 播
量和与之相配套的秧 龄 , 为充分挖掘钵苗机插水稻 的高 产潜力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 与 方法
1 . 1 供试品种 供试 品种 为 武运 粳 2 7 , 由江 苏 ( 武进 ) 水 稻研究所 、 江 苏 中江 种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以加 4 5 ( 浙江 ) / 9 5 2 0 , / 武运粳 2 1 号, 于2 0 0 7 年育成 , 属 中 熟 中粳 稻 品种 。 该 品 种 株 型较 紧凑 , 群 体 整 齐度 好 , 抗倒性强 , 后 期转 色
稻钵盘育秧不 同播种量和不 同秧龄栽插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 明, 以每孔播入 6 粒( 即每盘播入
7 3 g  ̄ 关键 词 : 水稻 ; 钵 苗机 插 ; 播量; 秧龄 ; 秧 苗素 质 ; 产 量
中图分类号

不同播种量和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种量和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2.14
1.78
3.83
3.06
1.4356
0.3504
1.365 0.244
2.19
2.10
5.85
4.1
1.9999
0.5772
1.561 0.289
1.93
2.28
8.13
6.32
2.4133
0.8935
1.911 0.370
理的白根数占比为 80.93%,从秧苗充实度和根冠 比上可以推出该处理培育的秧苗较健壮;再次是 P3M1 处理。
27.64
18.03
136.0
112.5
·15·
温州农业科技 2019-4
播种量 P1 P2 P3
秧龄 苗高(cm) 叶龄
M1
10.87 2.92
M2
13.13 3.61
M3
13.66 4.16
M1
10.45 2.81
M2
12.17 3.38
M3
12.74 4.05
M1
10.52 2.57
M2
12.81 3.26
M3
12.89 4.37
2. 测定项目及方法 移栽前 1 天取样 130 株,其中 30 株用于考查 秧苗素质,测定苗高、叶龄、叶挺高、茎基宽(cm/10 株)、总根数和白根数。烘干后测定地上干重(g/100 株)和地下干重(g/100 株),并计算根冠比和秧 苗充实度。 成熟后,取样统计产量构成因子,并进行小 区实割测产。
21.03
124.5
109.1
87.63%
26.82
18.14
148.8
121.1
81.38%
26.27

栽插密度与穴栽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栽插密度与穴栽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4 试 验 过 程 .
试 验 安 排 在 四 都 镇 大 坪 村 4组 刘 运 进 的 责 任 田 中 进
行。 土壤 类型为 中潴 红砂泥 田, 土壤肥 力 中等 , 前作 早稻 。
1 . 试 验 材 料 2
供试 品种 为杂交 晚稻 中 9优 2 8 8。
6月 2 日播 种 , 0 7月 1 8目移 栽 ,0月 l , 有利于提 高 结实 率 。
22 各 处 理 的 产 量 效 应 分 析 . 由 表 2可 知 , 理 2实 际 产 量 最 高 , 80 25 gI z 处 为 6 . k,m ; 0 l
注 : 中 小 写 字 母 表 示 在 00 表 .5水 平 的 差 异 性 ; 写 字 母 表 示 在 0O 大 .l 水 平 的 差异 性 。
9 . o 变 幅 为 9 .~ 57c 穗 长 变 化 也 较 小 , 长 为 36 m, 23 9 . m。 最
2 .9c 最 短 为 2 .9c 干 粒 重 变 化 不 大 , 均 为 2 . 27 m, 1 m。 2 平 53 0
g 影响产 量的主 要 因素是单 位面积 上 的实粒 数 。 管是 插 1 , 不
粒谷 苗还 是 2粒 谷 苗 , 随着 密度 的加大 , 位面 积 有效 穗增 单 加 , 穗 实粒 数 则减 少 , 单 位面 积 上 总粒 数 随之 增 加 , 每 但 导
致单位 产量 也 随之增 DI2 在插 1粒 谷苗 的情况 下 , ; ] I-。 t 随着 密 度 的减 少 , 每穗 总 粒数 增加 , 实 率 也随 之提 高 , 明在 稀 结 表
1 .5万 蔸/m (00 x 6 7e ( )蔸 栽基 本 苗设 2个 87 h 2 . c 2 . m) ; 0r u 6 水平 : 苗 1粒/ ( ; 谷 蔸 B ) 谷苗 2粒/ ( :。 验 具体 设 计方 蔸 B) 试 案见 表 1 小区面 积为 3 I 小 区间用 5 1 分格 行隔 开 。 。 21 , T 011 3 1

机插株行距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

机插株行距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

机插株行距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作者:徐洪德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我国是水稻种植最为主要的国家之一,水稻作为中国南方地区以及部分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对于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立足于现今不同行距水稻的现状,结合水稻生产的现实情况,分析不同机插株行距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机插株行距;水稻;生长产量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和总量最多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量。

但是,其现代化程度不高、集约化发展水平较低等不利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水稻大面积机械化生产的绊脚石之一。

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的转移,导致水稻种植的人力成本以及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因此,利用机械化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已经刻不容缓。

一、不同行距栽插水稻现状现今,众多农业企业与推广部门都将小行距插秧机的研究与应用推广作为发展的重要任务,最为常见的行距有23.3cm、24cm以及25cm等。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将30cm的机插株行距与25cm的机插株行距水稻进行实验对比后发现,25cm的机插株行距的水稻产量稍高于30cm的机插株行距的水稻产量,部分学者通过对不同栽插行距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缩小机插株行距与加大栽插的密度等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单位面积的麦穗数量,增加结实率,从而提升水稻产量。

此外,还有学者通过研究我国北部地区的水稻不同机插株行距对产量的影响表明,26.4cm的机插株行距在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中具有先天的优势,又是在对大穗型稻种上影响更为显著。

二、不同行距对机插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1.不同机插行距对栽插质量的影响不同机插行距对栽插质量的影响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表述:首先,在行距相同而株距不同的情况下,基本苗会随着株距的不断降低而逐渐增加。

其次,在株距相同而行距不同的情况下,设定30cm行距的基本苗的栽插质量要优于设定30cm行距的基本苗的栽插质量。

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作者:赵海红来源:《农学学报》 2015年第4期赵海红(农业部佳木斯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为了探明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插秧密度,以‘空育13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穴距为10 cm、每穴插3 株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0353.26 kg/hm2。

显著高于穴距为16 cm、每穴插 2 株的处理,此处理主要是通过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增加产量,产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与结实率也存在较小的正相关关系、与每穴着粒数和每穴穗数呈负相关。

结实率与每穴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每穴着粒数与每穴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

本试验条件下,穴距为10 cm、每穴插3 株处理的插秧密度最好,是水稻实现高产的理想密度。

关键词:水稻;插秧密度;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2+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887基金项目: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实验站建设(CAR-04-CES05)。

作者简介:赵海红,女,1981 年出生,黑龙江五常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作物高产研究及植物病理研究。

通信地址:154007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安庆街269号,Tel:0454-*******,E-mail:haihong51job@。

收稿日期:2014-09-04,修回日期:2014-10-27。

0 引言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全国约有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稻谷生产对中国粮食单产和安全性影响较大[2]。

高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个好品种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措施,才能发挥其增产潜力。

‘空育131’因熟期适中、米质优良、产量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从1996 年的2.99 万hm2[3]增加到2010 年的76.7 万hm2[4],但‘空育131’由于推广面积大,种植时间长,稻瘟病日益严重,高产稳产受到影响[4]。

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对机插秧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对机插秧水稻产量的影响
2 0
大麦 与谷类科学
B A R L E Y A N D C E R E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 2 . 2 0 1 4
不 同行距不 同密度对机插秧 水稻产量 的影 响
徐年龙 叶仁宏 王 升 于洪喜 顾施耀 陈春英
( 江苏省农 垦农业 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 ,江苏 射 阳 2 2 4 3 0 0 )
设置早栽组和晚栽组 2 组试验 ,早栽组移栽 1 3 期 为 6月 1 3日,晚栽 组移 栽 日期 为 6月 2 3日。两 组试验按相同方案进行处理 。具体见表 1 。每组试 验设置 6 个处理 ,随机区组排列 , 3次重复。小区 设置为 3 m× 8 m,面积 2 4 m ,小区穴数固定 为 7 2 0穴 ( 2万 穴/ 6 6 7 m ) 。栽 插 苗采 用 2 3 c m 钵 型 秧盘育秧 ,秧龄 2 0 d即可移栽。密度定 项 目及 方 法 水稻 出苗 后 调 查 基 本 苗 、跟 踪 茎 蘖 动 态 。 在 水稻 成熟 期 ,每个 小 区随 机抽 取 1 O株 测 定 水 稻 株 高 、穗长 、单穗 重 、单 穗粒重 、单穗 总粒数 、单 穗实粒数 。将每个小区全部收获 ,测定产量 。
3 0 c m行 距 处 理 ,3 0 c m 行 距 处 理 表 现 出 植 株 瘦
弱 ,千粒重低 、分蘖不足。 。 行距固定为 2 5 c m时 , 基本苗 6 万/ 6 6 7 m 处理的株高 、穗长、每穗总粒 数 、每穗 实粒 数 、千 粒重 均 明显高 于其 他处 理。 行 距 固定为 3 0 c m时 ,基 本 苗 6万/ 6 6 7 m 处理 的 每穗实 粒数 明显 高 于 其他 处 理 ,基 本苗 l 2万/ 6 6 7 m 处理的株高 、穗长高于其他处理。

机插秧每穴苗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机插秧每穴苗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机插秧不同的穴内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其它农艺措施与大田常规高产栽培管理相同。
的影响。
1. 4 调查内容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成熟前,每个小区取 10 穴,调查穗数。每个 小区抽取 3 穴,调查每穗粒数、结实率。成熟后,
1. 1 试验地概况
各小区单收单晒计产,并从计产的水稻中取样测
试验设在弶港农场农科所试验田里,实验前 定千粒重。
NO. 2. 2013
大麦与谷类科学 BARLEY AND CEREAL SCIENCES
25
机插秧每穴苗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先如 吴 明 陈次娥 梁加寺*
(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弶港分公司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东台 224236)
摘要: 选用淮稻 5 号,以每穴苗数为处理因素,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确定机插秧每穴最佳苗数。结果表明,不同基 本苗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影响。在穴数相同时,每穴苗数过少时,成穗数不足,制约了产量的提高,虽穗型大,但每 穗粒数的增加弥补不了穗数减少的损失。反之,每穴苗数过高,穗数增加不明显,但因穗、粒之间的矛盾,反而导致每穗 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不利于高产。 关键词: 机插秧; 苗数; 产量; 影响因素
《大麦与谷类科学》 杂志编辑部
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毥
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毥
理 A、C 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 A、B、C 与处理
D 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 见表 2) 。
26
大麦与谷类科学 BARLEY AND CEREAL SCIENCES
NO. 2. 2013
表 2 不同栽插密度下各处理产量效应

机插稻每穴不同移栽苗数的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研究

机插稻每穴不同移栽苗数的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研究

由于生长量大 , 需肥量 也多 , 此时正值基 部节间伸 长 , 但 若 施肥不 当易造成茎秆 抗倒力下降。一 般在2 中旬早施春肥 , 月 每 亩施尿素 7 5 g, 月底 ~3 .k 2 月上旬在 苗色褪淡 时每亩施尿
相 关 。 Y= 2 1 5 7 5 X, -- .4 8 。 7 . 5 - .6 r 0 9 4 ”
2 2 3 分 蘖成穗节位相对 集 中。考察表明 , .. 每穴成穗加权 平均为 i .7 , 2 4 穗 与成穗 苗相 当的时间出现在 7 月5日, 叶龄 为 9 8叶,苗数为 1 .3 ,前 已明确机插 稻的分蘖起始 时 . 25 苗 间为 6 2 月 5日,叶龄 7 1 . 叶,到 7 5目的总分蘖节位是 3 7 月 . 的叶位 ( . - .+1 , 9 8- 1 ) 这表 明 , 插稻的分蘖成穗相对集 中 7 机 在4~7 这4个叶位 中。4~7 叶位 分蘖发生率除 1 /穴外 。 苗 其 余 的亦 与 每穴 苗 数 呈极 显 著 的负相 关 ,其 回归方程 为 y 2 .4 一l .8 7 F 一0 9 1”, =12 74 1 8 5 x, - .7 4 分蘖 发生 率最 高的是 = 每穴 2 苗的 ,达 16 7 %。这 表明有 2 0 .6 次分蘖发生 ,分蘖发
维普资讯
上海农业科技
2 0 —3 08
机插稻每穴不 同移栽苗数 的分蘖动态及产量 构成研究
李 布 黄伟丽 + 李 萍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区农业干部学校 2 36 ) 1 11
合理的基本苗是建立 水稻高产群 体的起 点。水稻机械化 栽插 ,由于受移栽时苗体 小 、 植伤 重等 因素 的干扰 ,其分蘖 动态和成穗 规律与常规 手栽稻相 比 ,既有其共 同的普遍性 , 又有其特殊性 。本研究 旨在探讨机插水稻在不 同苗数情况下 每穴 的分 蘖动 态 、 成穗规 律和产量 构成 , 以期为大面积机插 水稻夺取稳产 、 高产 提供 科学 依据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试验 地点 . 试验在武进 区前黄镇 水稻核心方进行 。5 月 2 5日播种 , 月 1 6 3日移栽 , 移栽 叶龄为4 3 , . 叶 移栽规格 3c 0m ×1 .c 3 7m,亩实栽 16万穴 ,供试 品种 “ 6 5 。 . 2 4 ” 1 2 试验 方法 . 在移 栽后第 3天 ,于该 核心方 的一 田块 内 定6 个点 ,每点 连续 2 穴 ,查每穴基 本苗 ,建 好终身档 案, O 每 5 查苗考察 1 d 次。各项管理 同丰产 方大 田相 同 , 肥料 按斯

不同播种量及穴苗数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群体生育性状的影响

不同播种量及穴苗数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群体生育性状的影响

不同播种量及穴苗数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群体生育性状的影响随着社会是不断的发展,我国农业种植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

因此,用户们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扩大穴之间的距离,这样会减少种植面积以及水稻产量穗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如果采用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其分蘖能力、抗倒伏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由此可见,做好不同播种量及穴苗数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群体生育性状的影响的研究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地概况该种植技术的试验方法设定在黑龙江省857农场中,在试验过程中,以传统的土壤类型为试验中的白浆土,这种土壤肥力平均,具有一定的理性化,其土壤pH值为6.08、有效磷在19.14mg。

这种土壤中种植一些一年一熟制的水稻品种,并保证土壤中的无霜期在2380℃左右,不能超过2450℃,水稻生长的孕期在生长过程中有130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稻正常剩下去。

2.试验材料在水稻秧苗试验过程中,其主要使用的品种有空育131水稻、三江1号水稻、垦稻15水稻、龙粳26等品种,同时这些品种的特更适合不同播种量及穴苗数对寒地水稻秧苗生长。

3.试验方法在不同播种量及穴苗数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群体生育性状试验过程中,需要将采用对应的小区对比设计进行试验,并保证每个品种的平均值在3、7、9株左右,同时还要将这些株数添加到对应的穴苗数中进行处理,保持在63m2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播种量及穴苗数对寒地水稻秧苗健康生长下去。

另外,在对水稻秧苗调查处理期间,需要时刻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检查其中的病虫害,如果发现病虫害问题需要对应进行及时解决处理,并在水稻成熟之后需要采取以1m2为基础的样本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其中的收获情况。

二、试验结果1.水稻田间生育状况在对水稻品种进行种植试验过程中,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其的总结可以更好的看出这些水稻的生长状况,虽然说这五种水稻是同时插秧,由于品种的不同,水稻在在生长过程中其秧苗的生育期正在逐渐的发生变化。

“南粳5055”不同栽插行距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南粳5055”不同栽插行距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m 栽1 . 7 0 万穴 , 每穴苗数 4 . 8 O 苗, 基 本苗为 8 . 1 5 万苗 / 6 6 7
m 。6 月1 5日施 基 肥 , 6 月2 6日、7 月1 0日分 2 次施分蘖肥 , 2 . 3 产 量 结 构 比较
8 月l 1日施穗肥 。 1 0月 2 5日测产。
图1 不同机插 行距的茎蘖动 态对 比
1 8 1 6
试验 品种为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 区种植 的早 熟晚粳品 种“ 南粳 5 0 5 5 ” , 该品种为 张家港市 主栽品种 , 穗型 中等 、 米
质优。
l _ 2 试验 地 点

1 4
耋1 2



试验于 2 0 1 2 年设 在张家港 市杨合镇 南新村稻米基地进 行 ,该基地 内沟渠配 套 、排灌方 便。
上海农业科技
2 0 1 3 ~ 5
“ 南粳 5 0 5 5 ” 不 同栽 插 行 距对 产量 的 影 响 研 究
顾 明柯 钱 伟东 王科 峰 孙 晨 ( 江苏省 张 家港市 作物 栽培 技 术指 导站 2 1 5 6 0 0 )
摘 要 :为解 决苏南 地 区机 插水稻 成穗 数不 足而影 响产量 这一 问题 ,对 当地主 栽 品种 “ 南粳 5 0 5 5” 机插 栽培
关键 词 : 机 插 水 稻 ;南 粳 5 0 5 5; 不 同 栽 插 行 距 ; 产量
目前 ,水稻 机插栽 培 已成为苏 南地 区主要水 稻栽培方 式。经过几年的调查 发现 , 由于 育秧质量 参差不齐 、 大 田整 地 水平差 、 插秧机手技术水平低 等原 因, 栽插存在一定缺棵 、 漏棵现象。大 田实 际栽插 密度往往少于 设置密度 , 补苗成本 又较大 , 常 规粳 稻成穗数不 足已成为抑制水稻产量进 一步提

穴插秧棵数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穴插秧棵数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苗, 产 量 随 插 秧 苗 数 的增 加 而 增 高 , 超 过 3苗 则 随 着 穴 插 秧 苗 数 的增 加 而 下 降 , 适 宜 的插 秧 棵 数 为 2 ~ 4苗 , 以每 穴 3苗 产 量 最 高 。 单 穴 插秧 苗 数 减 少 ( 1  ̄ 2苗 ) , 穴有效穗数下 降 , 单 苗 分 蘖 数 量 和穗 粒 数 提 高 , 饱满粒率 、 生物产量降低 ; 穴 插 秧 棵 数增加 ( 5 - 8苗/ 穴) , 单苗分蘖数量减少 , 穴有效穗数 、 穗粒数 、 生物产量下降 。每穴插 l ~ 3苗 糙 米 率 、 精米率 、 整精米率 ,
s t u d i e s a n d r e p o r t s l i mi t e d i n 1 - 5 s e e d l i n g s w i t h i n t h e s c o p e o f p r o d u c t i o n a p p e a r s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o f c l u s t e r p l a n t i n g s e e d l i n g s o n t h e y i e l d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ic r e i n t h e c o o l ic r e p l a n t i n g a r e a t h e r e h a v e b e e n f e w r e p o r t s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o f
下降每穴插秧14苗分蘖穗占单穴总穗数的比2结果与分析例由9511下降到8578每穴插秧58苗分蘖穗所占的比例由8100下降到6262穴插21不同穴插秧棵数的产量表现秧棵数越少分蘖穗占单穴总穗数的比例就越大一12一赵秀哲等穴插秧棵数对水稻产lb与品质的影响研蔫loo一嚣丑嚣辐v糟籁确避上籁怔罐粼求l234567812345678穴插秧棵数苗穴穴插秧棵数苗穴图1不同插秧棵数的单穴穗数图2不同插秧棵数的分蘖穗占单穴穗数的比例o5分蘖数量就越少每穴插1棵苗单苗有效分蘖穗数为195穗每穴插2苗单穴分蘖穗为102穗o下降了4800从每穴插3苗到8苗单苗分蘖5数量从85穗下降到17穗

不同行距精量穴播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行距精量穴播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5 C m 处地 表温 度 分别 较其 他 2个 处理 高 3 . 2 、 2 . 1℃, 在 此期
渠 O ~
2 0 c m耕 层 土壤 有 机 质含 量 1 . 2 7 3 %、 全氮 O . 2 7 8 1 %、 碱 解 氮 1 3 3 . 5 m g / k g 、 全磷 0 . 2 4 6 %、 速效磷 1 . 8 3 1 %, 前茬为小麦 , 中 上肥 力 , 具有 代表性 。
质看 , 2 0 e m行 距 其株 高达 1 4 . 3 e m, 分别 较 其他 2个处 理 高
1 . 8、 0 . 8 c m; 茎粗达 2 . 3 5 mm, 分 别 较 其 他 2个 处 理 高 0 . 6 0 、
0 . 4 5 m m; 叶 片数 3 . 6片 , 分别 较其 他 2个 处理 高 0 . 6 、 0 . 8片 ; 百 株鲜 重达 2 8 . 6 g , 分 别较 其他 2个 处理 高 7 、 9 g 。 在 拔节 期 , 2 5 e m 行距 水 稻冠 层 、 中部 、 基 部光 强分 别 占
1 . 2 试 验 设 计
间测定其根条数 为 3 4 . 3条 , 分 别 较 其 他 2个 处 理 多 4 . 3 、 3 . 8条 , 根 条 数增 多 与根 系活 力增 强 , 各 层错 落 分 布 , 从 而使 其 吸收 养 分 与 抗倒 伏 的能 力增 强 。 加 之 栽培 方 式 上稀 中 有
播 生产 中 的一 些技 术 问题 , 取得 了一 定 的成效 。 为 了探 索水
2 . 1 不 同 行 距 处 理 水 稻 的 生 育 性 状
在苗期 , 从 出 苗 时间看 , 行距 2 5 c m较 其他 2个 处 理 分 别提前 l 4 、 1 2 h: 从 抗性 看 , 2 5 e m 行距 立 枯病 病 株 率 3 . 1 %,

不同行株距机插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行株距机插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分蘖肥在插后 5 8 d 施用 ,穗 肥在水稻倒 2叶开始抽 出时施 用。
1 . 2 . 4 田 间数 据 调 查
插 秧机械选用久保 田 3 0 c m行距 手扶插秧机 和小 精牌 2 5 c m行距插秧机各 1 台。 试验 田为沙质壤土 , 肥 力中等 , 排灌条件较好 。
1 6 . 9 c m、 1 9 . 2 e m、 2 3 . 3 1 2 I / 1 等 4个处理 ,另设 3 0 c m行
距, 株距 为 1 4 . 0和 1 6 . 0 c m 2 个处理作对 照( 见表 2 ) 。 3 次重 复 , 小区面积 8 4 m 。
2 5 e m行距 插秧 机根据 株距不 同设株距 1 2 . 6 c m、
1 3 . 6 e m、 1 6 . 9 c m、 1 9 . 2 e m等 4个处 理 ,另设 3 0 c m行 距, 株距 为 1 2 . 0 e m和 1 4 . 0 c m 2个 处 理作对 照 ( 见 表 1 ) 。3 次重复 , 小 区面积 8 4 m z 。
在双季稻生产 中的适应性及配套增产栽培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参试 品种及机械
早稻 品种 为 中早 3 9 ( 中国水 稻研究所 选育 ) , 晚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为 甬优 1 5 ( 浙 江省宁 波市农科 院选育 ) , 均为乐 清
市主栽品种。
1 3 k g / 6 6 7 m , 基肥 、 分蘖肥 、 穗肥 比例 为 4 : 4 : 2 ; 过 磷酸 钙2 5 k g / 6 6 7 I T I ,全 部作基肥 施用 ;氯 化钾 1 5 k g / 6 6 7 m 2 基肥 、 穗肥 比例为 5 : 5 。基肥在第 2次 翻耕 前施入 ,

不同取秧量对机插双季早稻的影响研究

不同取秧量对机插双季早稻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11)不同取秧量对机插双季早稻的影响研究朱德胜1杨昌法1吴小文2吴晨阳2张晓红2尹玲2潘志军2(1庐江县万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安徽庐江231512;2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庐江231500)摘要:为推动庐江地区双季早稻水稻机插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设置5个不同的机插取秧量,选取早熟常规籼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对其不同机插取秧量条件下的机插质量、生长特性、产量形成等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当取秧档位为4和1时(对应的穴取样量分别为2株/穴和4~5株/穴),2个处理产量最佳,分别为9474.0kg/hm2和9448.5kg/hm2。

关键词:双季早稻;机插取秧量;穴基本苗数;庐江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11-0111-03摸索适宜于机插双季早稻的栽插取秧量和基本苗数,结合机械栽插和双季早稻的特性,构建适宜庐江地区机插双季早稻的高产苗架,是破解机插双季早稻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途径。

为此,笔者开展了机插双季早稻高产栽培的适宜取秧量和穴基本苗数筛选试验,为建立合理的机插早稻群体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与地点供试水稻品种为浙辐203;供试肥料为“红四方”牌45%(15-15-15)复合肥,“心连心”牌尿素(46%N),中石化产氯化钾(60%K2O)和农用硫酸锌。

试验田选择在庐江县万山镇龙潭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承包田,前茬为双晚茬冬闲田。

供试土壤为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形成的潴育型水稻土亚类沙泥田土属沙泥田土种,土壤肥力水平中上等,田块肥力均匀,土壤理化性质为:土壤pH6.0,有机质31.1g/kg,全氮0.83g/kg,有效磷(P2O5)3.6mg/kg,速效钾(K2O)40.0mg/kg。

1.2试验设计试验采取工厂化培育毯状秧,试验用秧块均匀一致,栽植株行距统一为25cm×11.3cm,穴数约35.4万穴/hm2;试验设5个不同取秧量处理(T1、T2、T3、T4和T5),调整取秧档位,将基本苗控制在60万~180万株/hm2,栽植后测定实际栽植密度,取秧处理配置见表1;每个处理小区面积80.0m2,3次重复,试验区四周设2.0m以上保护行。

不同机插株距和取秧面积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机插株距和取秧面积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机插株距和取秧面积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李木英;黄程宽;谭雪明;潘晓华;石庆华【期刊名称】《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年(卷),期】2016(017)005【摘要】选用株两优819和中嘉早17为供试品种,通过不同株距和取秧面积的机插移栽,探讨机插规格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机插规格导致不同基本苗数,产量与移栽基本苗数显着相关。

基本苗数随移栽株距的减小和取秧面积的增大而增多。

机插漏蔸率随着取秧面积的增加下降。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总积累量的大小与机插不同规格的基本苗数量高度相关。

株距11.5 cm处理的平均产量高于株距13.8 cm处理的平均产量。

株距13.8 cm处理中,随着取秧面积增大产量提高,产量最高的取秧面积是2.31 cm2,株两优819产量为8174.16 kg/hm2、中嘉早17产量为7925.54 kg/hm2;株距11.5 cm2处理中,产量最高的为取秧面积1.83 cm2处理,继续增加取秧面积产量下降,株两优819产量为8492.94kg/hm2、中嘉早17产量为8000.23 kg/hm2。

因此,早稻适宜机插规格,株距11.5 cm、取秧面积1.83 cm2,常规稻品种取秧面积亦可增至2.23 cm2。

%The effects of rice transplanters' transplanting settings (plant spacing and finger sticking area) on rice yield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early-season rice culti-vars: hybrid rice cultivar (Zhuliangyou 819) and conventional rice cultivar (Zhongji-azao 1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settings resulted in differ-ent numbers of transplanted basic seedlings, and the rice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transplanted basic seedlings. The number of trans-planted basic seedlings increasedwith the decrease of plant spacing and the in-crease of finger sticking area. The rate of lost hil s of machine transplanting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inger sticking area. The leaf area index and amount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transplanted basic seedlings. The average yield of the rice transplanted with a plant spacing of 11.5 cm was higher than that with a plant spacing of 13.8 cm. In the field trans-planted wit h the rice under the plant spacing of 13.8 cm, the rice yield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inger sticking area, and the finger sticking area of 2.23 cm2 showed the highest rice yield of 8 174.16 kg/hm2 of Zhuliangyou 819 and 7 925.54 kg/ hm2 of Zhongjiaozao17. In the field transplanted with the rice under the plant spacing of 11.5 cm, the rice yield was the highest with the finger sticking area of 1.83 cm2,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large finger sticking area. Under the plant spacing of 11.5 cm, the highest rice yields of Zhuliangyou 819 and Zhongjiaozao17 were 8 492.94 kg/hm2 and 8 000.23 kg/hm2,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preferred machine transplanting settings for double-season early rice are a plant spacing of 11.5 cm and a finger sticking area of 1.83 cm2, while the finger sticking area should be increased to 2.23 cm2 for conventional rice cultivars.【总页数】7页(P1089-1095)【作者】李木英;黄程宽;谭雪明;潘晓华;石庆华【作者单位】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南昌330045;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南昌330045;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南昌330045;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南昌330045;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南昌330045【正文语种】中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行株距机插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行株距机插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行株距机插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胡文杰【摘要】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machine with 25 cm row spacing and 30 cm row spacing on yield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25 cm spacing transplanting machine had obvious yield advantage in early rice, but the increasing effect was not obvious in late hybrid rice. In practice, we shoul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density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type of transplanting machin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ice.%引入25 cm行距的插秧机,与生产上常用的30 cm行距插秧机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以探讨该型插秧机对乐清市早、晚稻的适应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应用25 cm行距插秧机具有比较明显的增产优势;而连晚杂交稻应用行距25 cm插秧机的增产效果不明显.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类型水稻的特征特性,正确掌握插秧密度,充分发挥各类插秧机的增产优势.【期刊名称】《中国稻米》【年(卷),期】2017(023)004【总页数】3页(P180-182)【关键词】双季稻;机插;行距【作者】胡文杰【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农业站,浙江乐清32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45近几年乐清市水稻机插秧发展迅速,但生产中插秧机的机型过于单一,行距多为30 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摘要:以超级稻盐丰47 为材料,研究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通过降低取样量或增大穴距减少移栽基本苗数可促进水稻植株个体生长发育,增加单穴茎蘖数、收获穗数及每穗成粒数,提高成穗率及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增加个体干物质积累量与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及收获指数,但仍无法弥补因群体生长量与叶面积指数小、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及颖花量不足所造成的减产。

行穴距30 cm X 8 cm、取秧量40株/穴,移栽基本苗93 万/hm2 的B3 处理群个体矛盾协调较好,获得单产0 7280 kg/hm2 。

关键词:机插水稻;取秧量;穴距;叶面积指数;干物中图分类号:S504 文献标志码:A随着水稻机械化生产程度的日益提高,研究与机插水稻相配套的高产农艺栽培技术已成迫切之势,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6] 。

在以往的机插水稻生产中,也常出现产量较高的田块,但总体上表现产量不稳、不平衡,影响了机插稻的推广。

对此有的专家认为机插水稻移栽基本苗过多、成穗率低、每穗粒数少、以穗取胜的类型容易造成中期猛发、群体过大而影响最终产量[7-9] 。

为完善辽宁省盘锦滨海稻区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3 年开展了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为确定机插水稻最适移栽密度及其配置、实现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奠定基础。

材料与方法材料试验在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西安试验基地进行。

供试土壤为滨海盐渍型水稻土,耕层土壤(0〜5 cm)含有机质2859 g/kg、全氮22 g/kg、碱解氮725 mg/kg、速效磷96mg/kg、速效钾8498 mg/kg、全盐30 g/kg、pH 值749。

供试水稻品种为当地主推的超高产水稻品种盐丰47,全生育期56〜60 d,55〜60 张叶,5 个伸长节间。

2 方法203年4月6日播种(播量00 g/盘),5月6日移栽(叶龄30〜32 )。

各处理的氮肥(N : 2700 kg/hm2 )、磷肥(2O5: 050 kg/hm2 )、钾肥(K2O : 525 kg/hm2)施入量相同,氮肥分为底肥20%、蘖肥(一、二次蘖肥比例6 : [KG-3]4 )50%、穗肥(促花肥、保花肥比例7 : [KG-3]3 )30%;磷肥分为底肥50%、二次蘖肥50%。

钾肥分为二次蘖肥67%、促花肥33%。

其他管理措施按高产水稻栽培实施。

试验设B、B2、B3、B4、B5 等5 个处理,采用久保田SW-68C 插秧机移栽,随机排列,2次重复,小区面积080 m2,去掉取样调查点及边行,小区实际收获面积720 m2。

各处理行距30 cm, B、B2、B3处理穴距80 cm,取样量约为30、40、50株/穴,单位面积移栽基本苗数B为57万/hm2、B2为75万/hm2、B3为93万/hm2 ;B4、B2、B5处理取样量约为40株/穴,穴距40、80、250 cm,单位面积移栽基本苗数B4为93万/hm2、B2 为75 万/hm2、B5 为57 万/hm2。

3 调查内容与方法)干物质量: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每小区取3穴有代表性植株测定植株干物质量。

成熟期测定籽粒和茎叶干物质量。

首先将茎叶、穗(成熟期)分开,分别装入样品袋,用05 C杀青30 min,然后在85 C下烘干至恒质量。

2)叶面积指数:利用调查干物质量的植物样首先测定每穴植株拔节期、齐穗期的叶面积。

齐穗期分株测定有效叶面积与无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和低效叶面积。

叶面积值等于叶片长宽之积乘以系数075。

3)收获指数:利用调查干物质量的植物样测定收获指数。

收获指数为成熟期的籽粒干质量除以籽粒与茎秆干质量(包括植株地上的穗轴、茎、叶及叶鞘)之和。

4)产量构成与实产:成熟期每个处理取具有代表性的植株5 穴,进行室内考种,调查每穴平均穗数、株高、穗长,调查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饱粒质量),收获脱谷记实产。

2 结果与分析2 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群体茎蘖的影响由表可知,穴距一定时,B、B2、B3三处理N-n期(N :主茎总叶片数;n:伸长节间数)、拔节期、齐穗期的茎蘖数及成熟期收获穗数随着取样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BB2>B3 。

单位面积移栽基本苗一定时,B4、B2、B5 等3个处理拔节期、齐穗期茎蘖数及成熟期收获穗数随着穴距的增大而降低,表现为B4>B2>B5 , B4处理成熟期收获穗数3777万/hm2,比B2、B5 处理分别增加了25%、44% ; B4、B2、B5 等3 个处理的茎蘖成穗率随着穴距增大而增加,表现为B4<B2<B5 。

[FK (W8][HT6H][Z] 表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群体茎蘖的影响[HTSS][STBZ][H5][BG(!][BHDFG3 ,WK2,WK8,WK52,WK32W]处理[ZB(][BHDWG2 ,WK8W] 茎蘖数(万/h m2 )[ BHDWG2 ,WK42 。

4W][XXZSX2-ZSX72] 移栽期N-n 期拔节期齐穗期[ZB)W]成熟期穗数(万/hm2)成穗率(%)[BHDG2,WK2,WK42。

4DW,WK52DW,WK32DWW]B570 3344 4802 3873 3579 745[BHDW]B2750 3693 5048 3894 3684 730 [BH]B3930 3987 5433 4088 3894 77[BH]B4930 48 5330 403 3777 709[BH]B55703275 4833 3884 368 749[H][BG ) F][FK ) ]22 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群体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由表2可知,穴距一定时,B、B2、B3等3个处理拔节期、齐穗期水稻群体叶面积指数( LAI )及齐穗期有效叶面积率随着取样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BB2>B3 。

单位面积移栽基本苗一定时,B4、B2、B5 等3 个处理拔节期、齐穗期水稻群体叶面积指数及齐穗期有效叶面积率随着穴距的增大而降低,表现为B4>B2>B5 ,B4 处理齐穗期叶面积指数67,比B2、B5 处理分别增加了40%、57%;B4、B2、B5等3 个处理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随着穴距的增大而增加,表现为B4<B2<B5 。

23 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穴距一定时,B、B2、B3等3个处理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取样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BB2>B3 。

[2] 单位面积移栽基本苗一定时,B4、B2、B5 等3 个处理拔节期、齐穗期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B4>B2>B5 ;成熟期则表现为B2>B4>B5 ;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及收获指数随着穴距的增大而增加,表现为B4VB2VB5。

[FL )][FK(W8][HT6H][Z] 表2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群体叶面积指数的影响[HTSS][STBZ][H5][BG !][BHDFG3 ,WK4 ,WK7 。

2,WK42W] 处理移栽期LAI 拔节期LAI[ZB ( ][BHDWG2 ,WK42W] 齐穗高效LAI 低效LAI 无效LAILAI 高效叶面积率(%)有效叶面积率(%)[ZB ) W][BHDG2 , WK4 , WK7。

2DW , WK6。

4DW , WK9。

2DWW]B0022 3927 429 55 0228 5962 708 962[BHDW]B20029 454 4476 766 022 6454 694 967[BH]B30035 490 4495 97 0202 664 680 969 [BH]B40035556 4466 2052 093 67 665 97 [BH]B50022 3866 4509587 0252 6348 70 960 [H][BG )F][FK )][FK(W8][HT6H][Z] 表3 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HTSS][STBZ][H5][BG (! ][BHDFG3 , WK6 , WK36 , WK9。

2W]处理[ZB (][BHDWG2 , WK36W]干物质积累量(kg/hm2) [BHDWG2 ,WK9 。

4W][XXZSX2-ZSX352] 移栽期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ZB )W] 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收获指数[BHDG2 ,WK6,WK9。

6DWW]B653 69592905 69757470560[BHDW]B2204 02009 65706 3257370554[BH]B32704 900 03806 75207260552 [BH]B42704 3770006806 535690545 [BH]B5653 7258 7390523557570563[H][BG )F][FK )][FL (2K2]24 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表4 结果表明,各处理单位面积收获穗数以B3 处理最高,表现为B3>B4>B2>B5>B ;各处理颖花量仍以处理B3最高,为4899 X 06/hm2,比处理B2、B、B5、B4分别增加了48%、63%、87%、7%;各处理每穗成粒数以处理B 最多,表现为B>B2>B5>B3>B4 ;各处理的结实率、千粒质量差异较小。

处理B3 单产0 7280 kg/hm2 ,居首位,比处理B2、B、B5、B4 分别增产8%、35%、5%、88%。

[FK (W7][HT6H][Z] 表4 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HTSS][STBZ][H5][BG (!][BHDFG3 ,WK2 ,WK42 ,WK52 ,WK4 。

2, WK42。

2W]处理[3]穗数(万/hm2)颖花量(X 06/hm2)成粒数(粒/穗)结实率(%)千粒质量(g)单产(kg/hm2)[BHDG3 ,WK2 ,WK42DW ,WK52DW ,WK4 。

2DW,WK42 。

2DWW]B35794607 79962520 3335[BHDW]B236844676 459022550 5375 [BH]B33894489938992540 7280 [BH]B43777484 998902569 8625[BH]B53684506 37932520 2045[H][BG ) F][FK ) ] 3 结论与讨论降低机插水稻取样量与加大穴距可减少单位面积移栽基本苗数,由于植株个体所占空间的增加,通风、透光及养分供给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水稻植株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单穴茎蘖数与收获穗数及每穗成粒数的增加,有利于茎蘖成穗率与齐穗期高效叶面率的提高,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量与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及收获指数的提高[4,0-4],但仍无法弥补因群体生长量小,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及颖花量不足所造成的减产[5-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