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秉忠状元卷的文学文献价值
赵秉忠状元卷简析
赵秉忠状元卷简析赵秉忠状元卷简析赵秉忠(公元1574—1626年),字季卿,号其阳,明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市)人。
15岁补府学生,24岁中举人,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 年)25岁参加殿试,一举考取第一甲第一名,中了状元。
人们现在看到的状元卷,是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先生于1983年捐献给国家的,属国家一级文物。
据史书记载,中国的科举制度时间长达近1300年,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770余人,但能让后人目睹状元答卷其风采的,唯有赵秉忠这一份。
作为国家的重要机密,这份卷子是怎样从宫廷传到民间的?这恐怕是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谜。
现将卷子的内容简析如下:一、国家要有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
殿试题目一般由皇上亲自钦定,赵秉忠参加殿试时出的题目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这个题目非常明确,就是要求答卷人站在帝王的立场上,回答如何执政和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执政的问题。
赵秉忠在答卷中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回答,帝王执掌国家政权,要把国家治理得和谐兴旺,就必须有“实政”和“实心”,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和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
接着,他对这种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作了解释。
所谓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就是国家要定纲立纪,要颁布法规法令,并且要把这些法规法令放到各种文件之首,张挂到各级官府的大门口和室内最显眼的地方,下发到全国各地,让全国的百姓不但熟悉,而且要自觉遵守。
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实行了,全国上下就有法可依,人们的目标明确,视听不乱。
所谓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就是要振奋懈怠懒惰的人,激励精明能干的人,从朝廷到地方,全国上下,一呼百应,步调一致,法度不乱,人们的精神意志无不畅达,想的和做的都一样。
全国各级官员才能配合默契,百姓口服心服。
有了这样的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国家不仅有驾驭天下的能力,而且能昭示国人守住天下;不仅有约束天下的法令条文,而且能统一百姓的思想。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达到长期兴盛的局面。
中国状元殿试卷及其价值
中国状元殿试卷及其价值本文摘自《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状元和科举取士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殿试产生。
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被录取的士子分为三甲,一甲的第一名称之为状元。
殿试理论上由皇帝在殿廷亲自主持,一般认为起自唐武则天时期(690年),到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亲试制举,殿试开始成为相对稳定的制度,明清是它的完备期,清末随科举制度一起被废除。
状元在殿试之中的答卷称为状元殿试卷。
这些答卷内容博大精深,包罗宏富,对儒家修、齐、治、平之学的讲究,是它的主旋律。
其文虽属立马造桥之作,但也不乏真知灼见——对历史兴衰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对君主的殷殷期望与诤谏,对社会腐败现象的无情揭露,在国运维艰之际治国安邦的良策……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满腔豪情,也体现了状元们超群的才智、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高尚人格。
读其文,可想见其为人,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状元殿试卷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一部凝结着政治智慧与爱国爱民思想的历史教科书。
但是,一百多年以来,人们对状元殿试卷的价值认识还很不够,而且有很深的误解。
比如现存青州博物馆的明代状元赵秉忠的试卷,大家都以国宝视之,但我们在网上搜索时却发现,人们在谈到它时,几乎一律都把它看作是八股文,其中竟有教授、博导,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由此可见,沉冤者何止科举制度,又何止八股文,更可冤者状元殿试卷是也!因此,我们下面将以上海教育出版社新版《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为文本,讨论状元殿试卷的价值。
一状元殿试卷对于研究社会政治之作用1.对政治环境之反映宋代宽松的政治环境,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太祖粗定天下,约誓有三,其中一条即“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所以两宋士大夫虽多有贬谪,但是没有被杀的。
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宋代的士大夫们动辄向皇帝上万言书,反映在状元的对策上,也多是洋洋上万言,痛斥时弊,少有忌讳。
明代赵秉忠《状元卷》中的治国思想
明代赵秉忠《状元卷》中的治国思想范市兵【摘要】赵秉忠的殿试对策真迹是中国科举史上现存惟一的一份状元卷,为国家一级文物.赵氏以惊人的才华答写了这份举世闻名的状元卷.他以犀利的文笔、简洁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论述了他的治国思想:"盖以实心行实政,因以实政致弘勋."把实心与实政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治国理论与经国措施结合起来.并且提出了谁先谁后的问题.文章着重探讨了状元卷中思想背景、治国理论的特点、现代启示.【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1)002【总页数】3页(P70-71,75)【关键词】赵秉忠;状元卷;治国思想【作者】范市兵【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1.45赵秉忠,字季卿,明代青州府益都县人。
万历二十六年高中状元,曾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并晋礼部尚书。
《明史》中有关他的记载有三条:其一,卷二十二,本纪二十一,《神宗二》:“二十六年春正月,官军攻倭于蔚山,不克,杨镐、麻贵奔王京。
三月癸卯,赐赵秉忠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其二,卷九十七,志第七十三,《艺文二》:“赵秉忠《江西舆地图说》一卷”;其三,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三,《黄尊素传》:“天启二年,擢御史,谒假归。
明年冬还朝,疏请召还余懋衡、曹于汴、刘宗周、周洪谟、王纪、邹元标、冯从吾,而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通政丁启睿顽钝。
秉忠、应元俱引去”。
这三则材料,文字虽然不多,但是却分别反映了赵氏从高中头名到参预编著《江西舆地图说》,再到遭到弹劾,辞官归隐的人生历程。
此人参加殿试答卷,即《状元卷》,历经385年的岁月沧桑,由其十三世孙赵焕彬老人,于1983年捐献给山东省青州博物馆。
明代万历年间,诸多的尖锐矛盾不断恶化,整个封建王朝,江河日下,不断衰落。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矿监税监横行无忌,民变此伏彼起。
山东地区尤其严重,官民关系十分紧张,社会动荡不安。
刍议明朝状元卷折射的中国科举制度
刍议明朝状元卷折射的中国科举制度作者:张宇辰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7期【提要】我国的科举制度历经1300余年,既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又为现代人才选拔制度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本文主要针对明朝状元卷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我国的科举制度,以期为研究科举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状元; 科举制度; 明朝在山东省潍坊市的青州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这就是明朝赵秉忠的状元卷。
这份状元卷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新科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子,距今有420年的历史了,保存较为完好,是我国历史上留下来的明朝唯一一份殿试卷子真品,对研究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以及明朝的历史,都有重要的价值。
一、状元卷及主人公的基本情况这份试卷是一本折子史的书册,有三层宣纸装裱,封面和封底则以全绫装裱,长3.48米,宽0.47米,共19折,每折都有八开纸大小。
全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长约70厘米,主要是是考生姓名以及本人简历。
是用仿宋字写成的,共四行。
先介绍自己乡试、会试、殿试的历程,又介绍了祖上三代的情况,此后还列举了自己所学的经书。
卷子上方盖有“礼部之印”四字方印,此外还带有封条,封条上盖有“弥封官防”的水印,考生交卷后将其名字和简历封印起来,避免泄密。
卷首还有“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亲笔御批的。
正文长约两米,有2460字,用娟秀的小楷书写,属于馆阁体,全文没有一处笔误。
卷尾长约55厘米,有九位阅卷官员的名字以及职务,其中有三位是吏部、户部、礼部尚书,他们都是从六部九卿中选派出来的。
二、科举制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秦朝的军功爵制度,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选材的功能,但由于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逐渐出现了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门阀士族垄断等弊端。
到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确立了科举制。
明代状元卷中的治国智慧
明代状元卷中的治国智慧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01期在山东省青州博物馆中,有一件明代赵秉忠殿试中状元的答卷,这是国内现存唯一一件明代状元殿试卷真迹。
通观全卷,2000余字的文章不仅书写工整、行文流畅,而且思想深邃、见解独到,文中很多观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赵秉忠,明朝万历二十七年的状元。
生于1573年,卒于1626年,正是明朝从强盛走向衰亡的年代。
赵秉忠崇尚正义的东林党派,痛恨魏忠贤祸国殃民的阉党。
他看透了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腐朽场面,于1625年致仕还乡。
但终未逃脱魏忠贤的魔掌,被朝廷以“与刘仲英久依门户”的罪名,削官夺俸。
史载,天启六年(1626年),赵秉忠因愤懑而病不治而亡,年仅53岁。
直到崇祯初年(1628年),崇祯帝重振朝纲,听了大臣的建议,才为赵秉忠平反,恢复原官职,并加封太子太保,按大臣规格重新安葬,赐祭葬。
据史书记载,中国的科举制度时间长达近1300年,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770余人,但能让后人目睹状元答卷风采的,唯有赵秉忠这一份。
通观赵秉忠的状元卷,2000余字的文章不仅书写工整、行文流畅,而且思想深邃、见解独到,文中很多观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严格选拔人才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有一批能人干将,就容易出高计良策,也便于高效贯彻落实。
应该怎样选拔人才呢?赵秉忠在状元卷中说:“有所逞于外之靡,必不深于中之抱矣!则因言而核之实,考实而责之效,使捷巧不得与浑朴齐声,悃幅不至与轻浮共誉,又今日所当速返者也。
”平时爱夸夸其谈、言辞华丽的人,往往没有深沉远大的抱负,考核官员要听其言观其行,注重其工作实效,要大力赞赏踏实做事、言行一致的人,惩戒光说不做、轻浮虚伪的人。
各司其职选官要严格,用官也要严格。
官员被赋予权力,但权力的使用不能肆意妄为,要受到严格的约束与监督。
赵秉忠提出:“而诞慢成习,诚有如睿虑所及者,故张官置吏,各有司存。
而越职以逞者,贻代庖之讥。
有所越于职之外,必不精于职之内矣!则按职而责之事,随事而稽之功,使春官不得参冬署,兵司不得分刑曹,此今日所当亟图者也。
赵秉忠状元卷观后感
赵秉忠状元卷观后感
你知道赵秉忠状元卷不?我看了那可真是感慨万千啊。
刚看到这状元卷的时候,我就想,这可不得了啊。
这小小的卷子,承载着一个古人大大的梦想和满腹的才华。
你看那一笔一划的小楷,写得那叫一个工整,就像印刷体似的。
我自己写个字歪歪扭扭的,跟人家这比起来,简直就是鸡爪子在纸上乱扒拉和书法大师精心创作的区别。
再看内容,那真是文思泉涌啊。
赵秉忠把自己的治国理政的想法,什么对皇帝的劝谏,对国家治理的规划,写得是头头是道。
感觉他就像一个超级智囊团,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考虑到了。
我就寻思,这脑袋咋长的呢?我有时候想个明天吃啥都得纠结半天,人家那可是在规划整个国家的走向呢。
从这状元卷里,我还能感受到当时科举考试的严格和残酷。
这得是经过多少挑灯夜读,多少苦学才能写出这样的卷子啊。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缩影,在那个年代,无数的学子都在为了这科举的荣耀拼命努力。
就像现在我们参加高考似的,不过高考可没这科举那么难,毕竟科举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只能有一个状元呢。
这赵秉忠的状元卷也像是一扇通往古代文化和社会的窗户。
透过它,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对人才的重视,对文化知识的尊崇。
在现在这个时代,虽然我们不需要写这样的状元卷来证明自己,但是那种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想啊,要是我能有赵秉忠一半的勤奋和智慧,那在我的小世界里,估计也能混得风生水起了。
青州赵秉忠状元卷内容
青州赵秉忠状元卷内容
青州赵秉忠状元卷内容旨在展示赵秉忠的卓越才华和深厚学识。
该状元卷通过对历史、文学、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精彩阐述,展示了赵
秉忠的博览群书之能。
他在历史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和社会变迁,并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广博的知识给予了独特的解读。
在
文学方面,赵秉忠展示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对诗词的造诣。
他的作品优美而创意独特,引人入胜。
此外,赵秉忠在科学方面也展
示了他对科学原理和实践的熟悉和深入研究。
他详细阐述了多个科学
领域的基本知识,既有理论上的探讨,也有实际上的应用。
以赵秉忠
状元卷内容为例,可见其广博的知识和深思熟虑的思考能力,充分展
示了他的状元之风采。
通过赵秉忠的状元卷内容,我们可以深刻感受
到古代学子的文化水平和学术造诣,也能够从中汲取到许多学术的、
思想的和美学的启示。
青州赵秉忠状元卷内容饱含睿智和才情,值得
我们细细品味和推敲。
《明赵秉忠〈状元卷〉译注》订误
《明赵秉忠〈状元卷〉译注》订误申百臣本文对《明赵秉忠〈状元卷〉译注》进行考订,指出“休”当作“嘉庆、福佑”解;“贻代庖之讥”的“讥”应为“讥议、非议”之义;“守圭”借指“贵族”;等等。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明朝赵秉忠殿试状元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实有译注的必要。
栾绪夫先生的《明赵秉忠〈状元卷〉译注》(潍坊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2年第2期)的注释相对而言比较准确、丰富,但仍有许多欠妥当之处。
现摘其要者献疑,以就教于方家。
1 人人沾浩荡普济之泽,在在蒙含弘广大之休栾注:休:荫庇。
按:“休”确有“荫庇”义,但此处释“荫庇”疑不妥。
《尔雅·释言》:“休,庆也。
”邢昺疏:“谓嘉庆也。
”《拾雅·释训中》:“休,福禄也。
”《国语·周语中》:“以承天休。
”韦昭注:“休,庆也。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以礼承天之休。
”杜预注:“休,福禄也。
”《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杜预注:“民无灾害,则上下和而受天佑。
”“蒙含弘广大之休”即“承含弘广大之休”,“休”当解释为“福佑、嘉庆”。
2 粤稽唐虞之世,君也垂裳而治栾注:垂裳,谓穿着长大的衣服,形容无所事事或文绉绉的样子。
按:“垂裳”也作“垂衣”、“垂衣裳”,语出《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韩康伯注:“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
”汉王逸《机赋》:“帝轩龙跃,庶业是昌。
俯覃圣恩,仰览三光。
爰制布帛,始垂衣裳。
”汉王充《论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
”关于“垂裳”,前人已经作出种种解释,虽然莫衷一是,用法却是一致的,即后人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
如:南朝陈徐陵《劝进元帝表》:“无为称于华舄,至治表于垂衣。
”唐高适《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余议。
青州博物馆一级文物
青州博物馆一级文物
青州博物馆是一座位于山东省青州市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包括但不限于:
1. 赵秉忠的殿试状元卷:这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青州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也是中国近一千三百年科举考试历史上唯一尚存的状元卷,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 “宜子孙”玉璧:这是青州出土的东汉时期的大型出廓玉璧,由整块和田玉料雕琢而成,寓意“子子孙孙宜室宜家”,为全国同时期罕见。
除了以上两件一级文物外,青州博物馆还有大量珍贵文物,建议前往博物馆官网查看。
观 状元卷 有感
参观“状元卷”的感受
今天,我有幸参观了著名的“状元卷”,那是明朝状元赵秉忠的书法作品。
卷面的巨型书法作品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是一种沉静、淡然,却带有强烈气势和力量的美。
我细看卷首部分,上面有朱笔题写的“第一甲第一名”六字,这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御书,遒劲有力,气势不凡。
而卷面的正文几乎均为1厘米见方的馆阁体小楷书,字迹端庄典雅,整个答卷没有一笔潦草,没有一处涂改,卷面也是干干净净,没有沾一点废墨。
我听到解说员介绍说,这是赵秉忠在殿试中答万历皇帝出的题目《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的试卷,整个卷面共有2460字。
他在这篇答卷中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治、法制与德制的关系,建议皇帝依法治理国家,以德材衡量用人,二者并举才能达到目的。
他还论述了法制、德制以及廉政对于安抚民心、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重大作用。
我惊叹于赵秉忠扎实的书写基本功和条理清晰的说论。
我想象着他在考试时,是如何一丝不苟、一笔一画秀雅清俊地书写,而且是一挥而就,不涂不改。
这样的功夫真是让人惊叹,又让人羞愧。
参加科举的学子们的勤奋和严谨,有值得我深思和学习的地方。
他们日以继夜地学习、背诵、练习,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泪水。
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
参观“状元卷”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我不仅欣赏到了美妙的书法艺术,还了解了明朝科举制度下学子的勤奋和坚韧。
我深深地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机会和学习环境。
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我们也能够成为像赵秉忠一样的优秀人才。
国宝背后的故事:赵秉忠状元卷,中国现存唯一一份状元试卷
国宝背后的故事:赵秉忠状元卷,中国现存唯一一份状元试卷位于古城青州南阳湖畔的青州市博物馆是中国的博物馆中唯一一座位于县城中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它在山东乃至全国的文博界都是名声斐然。
青州市博物馆不但环境优美,而且藏品数量众多,馆藏各类文物5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就有3000多件。
2017年青州市博物馆和青州古城、云门山组成青州古城旅游区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这让青州市博物馆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加。
青州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说起青州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不得不提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的状元殿试卷,这份状元试卷填补了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成为海内外的孤本,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份状元试卷。
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赵秉忠出生于青州府益都县的郑母店。
在赵秉忠考中状元之前,郑母店已经走出国一个状元,他就是北宋咸平五年的三元状元王曾,此后这里的先贤名士、文臣武将层出不穷,一共走出过两名状元、五名进士和九名举人,其中三品以上的大员就有八人。
青州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赵秉忠的父亲赵僖官至礼部右侍郎,因此赵秉忠算是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
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赵秉忠从小就喜欢读书,并且十分聪明,在十五岁时就是补府学生。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春天,25岁的赵秉忠来到京城参加当年的戊戌科殿试,早在前一年的会试中,他已经成功考中举人。
这一年的殿试考试题目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赵秉忠用工整的小楷洋洋洒洒的写了两千四百多字,最后被万历皇帝御笔朱批“第一甲第一名”,成为那一年的状元。
青州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根据史料介绍,考中状元后的赵秉忠先是授翰林院修撰,后又历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
明熹宗天启二年赵秉忠因遭著名学者黄宗羲之父、“后七君子”之一的黄尊素弹劾而去职,四年后在家乡去世,享年53岁。
四年后的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年)赵秉忠被朝廷追复原官,并赠太子太保,赐祭葬。
赵秉忠画像(图片来源网络)青州市博物馆中的赵秉忠画像青州市博物馆二楼展厅中的这份殿试卷就是四百多年前赵秉忠在殿试中作答的状元试卷,试卷右上角有万历皇帝御笔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因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加上中间朝代的更迭战乱缺乏保护,御笔朱书的“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字颜色已经变浅了很多。
明赵秉忠《状元卷》译注
作者: 栾绪夫
出版物刊名: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页码: 18-26页
主题词: 赵秉忠 明万历 “民本”思想 雍熙 以法治国 太子太保 陈实 安邦 古代帝王 社会矛盾
摘要: 《状元卷》比较中肯地分析了明万历年间尖锐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吏治的腐败,并针对时弊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政策和策略.作者认为要达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必须“陈实政”、“立实心”;健全法制,以法治国;加强政教风化,移风易俗.两者缺一不可,而后者尤为重要,“以实心行实政,因以实政致弘勋”,它是治国之本.试卷的另一个闪光点是“天民”说,它是我国历史上儒家进步的“民本”思想的反映.当然文中也不乏对皇帝的谀美之词,是应当剔除的.总之,文章中心突出,内容宏富,熔经铸史,涵盖古今,才情横厉,有说服力,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实有撰文译注之必要.。
读“状元卷”有感
作者: 王怀春;程鹏
出版物刊名: 运城学院学报
页码: 46-50页
主题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诗经》的分类 政治思想教育 状元 俗语 德育教学 表现手法 羝羊触藩 比喻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要: 在我国卷帙浩繁、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中,有一份鲜为人知却异彩独放的瑰宝——“状元卷”。
它是明代万历26年山东青州25岁的学子赵秉忠赴京殿试时一举夺魁的状元答卷。
卷子为8开19折册页,开头有密封试卷开启印痕和用仿宋体写的赵秉忠家世简历。
正文后有9位阅卷官的职务、姓名。
最后定夺其名次的6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即状元),则由朱笔御批于正文之前顶天处。
该卷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我国自隋朝开科取仕到满清结束,虽然先后共出状。
青州明代状元卷是怎样发现的?有何文物价值?
青州明代状元卷是怎样发现的?有何文物价值?中国自隋代开科取士到清末结束科举,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号称出了“八百状元”。
状元是科举制的宝塔尖,录取状元的考试,是由皇帝亲自在殿廷主持的,所以又称殿试,亦称对策。
状元卷什么样?今天的人们却很少能亲眼看到。
1983年春,终于在山东青州发现了一份完整的明代状元殿试卷真迹,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真是喜出望外,立即引起全国学术界参观、研究的兴趣。
一、状元卷的“真容”据目睹状元卷的人介绍,那状元卷折叠成“折子”的样子,共十九折,锦缎裱面。
拉展开来,则有3.3米长,38厘米宽。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明代状元赵秉忠(1573—1626)的对策面一部分约有70厘米长,是填写考生的姓名、籍贯、上溯三代的情况。
这部分,考生填好之后要密封起来,以防考官徇私。
中间2米多长部分是正卷,绵软挺括的明代宣纸上,工工整整地用馆阁体小楷写着2460个字的考生作文,每个字大小相差不多,都是小指甲盖那么大。
书法非常漂亮。
正文开头处,有明万历皇帝御批的六个大红字:“第一甲第一名。
”卷中也有御笔划的圈圈点点。
后面一部分,55厘米长,是审阅卷子人签章的地方,上面列有9位“读卷人”的官职和姓名。
卷首、卷尾加盖了“弥封关防”“礼部之印”两个大红印,显得十分庄重。
二、状元卷作者赵秉忠这份状元卷,是明代状元赵秉忠(1573—1626)的对策。
赵祖籍青州郑母村。
这个小村庄,历史上居然出过四名宰相、尚书级高官,是一个书香之村。
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25岁时,高中状元,后官至礼部尚书。
他在朝举贤荐能,刚直不阿,同魏忠贤奸党作对。
后来由于实在看不惯上面的腐败,便未老而告退,隐居故里。
但奸党并不放过他,又将告退的赵秉忠,削职夺禄,致使赵秉忠53岁便愤懑而死。
直到清代崇祯时,才得以平反厚葬。
赵秉忠为什么要将他的状元卷随身带回老家来?他又是怎样从宫廷档案中取出这份状元卷的?至今,还是个谜。
需知这件事非同一般,不是个小动作。
赵秉忠状元卷内容
赵秉忠状元卷内容介绍赵秉忠赵秉忠,字希徵,是中国宋代的状元。
他于1033年考取进士第一名,成为了状元。
赵秉忠的状元卷被认为是非常出色的作品,为后人所称道。
下面将详细介绍赵秉忠的状元卷内容。
状元卷的主题赵秉忠的状元卷主题是”厚德载物”。
他在状元卷中强调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并倡导为人处世应有的胸怀与情操。
他提到了”厚德”、“载物”两个关键词,旨在教育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并将自己的才智用于造福社会。
状元卷的内容状元卷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1. 品德修养赵秉忠在状元卷中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言行合一。
只有通过修养自己,才能够带动家庭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2. 勤学苦读赵秉忠十分注重学习的重要性。
他在状元卷中强调了勤学苦读的态度。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够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才智,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
赵秉忠鼓励读者要有自律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
3. 关爱他人赵秉忠十分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他在状元卷中提到了家庭、友情、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关系。
他强调了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朋友之间的坦诚相待,以及对弱者的帮助和关怀。
他认为只有通过真正的关爱他人,才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
4. 诗词歌赋赵秉忠在状元卷中也展示了自己的诗词才华。
他以深情表达了对家人、朋友、社会的思念和祝福。
他的诗词富有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赵秉忠的诗词才华也使他的状元卷更加生动和有趣。
总结赵秉忠的状元卷内容涵盖了品德修养、勤学苦读、关爱他人和诗词歌赋等多个方面。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读者传递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他的状元卷被视为对后人的教诲,鼓励后人要有高尚的品德,并用自己的才智为社会做出贡献。
赵秉忠的状元卷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推崇的范本。
秉正为民卓荦著雄文 忠君斥奸铁肝凝诗魂——赵秉忠《状元卷》及其诗歌
秉正为民卓荦著雄文忠君斥奸铁肝凝诗魂——赵秉忠《状元
卷》及其诗歌
栾绪夫
【期刊名称】《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2
【摘要】赵秉忠,是明代一位有强毅操守的硕学和贤者,曾和罪大恶极的魏阉集团作过坚决的斗争。
著有《(山其)山集》十二卷《江西舆地图说》一卷。
他的《状元卷》真迹,是现存海内外的孤本,为国家一级文物。
其内容宏富,才情横厉,文辞华赡,是优
秀的文学作品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六卷。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形式多样,更继承了白居易讽谕诗的优良传统,真实地反映了万历后期和天启年间社会各阶层的现状,以及一个热爱祖国、憎恶邪恶、
关心人民的封建士大夫的心态。
他的诗,在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明代诗坛上独树
一枝。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栾绪夫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秉正为民卓荦著雄文忠君斥奸铁肝凝诗魂(续)——赵秉忠《状元卷》及其诗歌[J], 栾绪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永安市初中毕业班第二次中考模拟历史试题友情提示:1.全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长江下游发掘的新石器时代良渚古城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还出土了大量玉器。
据此可推知,长江下游地区()A.出现早期国家,进入文明社会B.城市功能完备,有统一规划C.已有明显的社会等级制度D.粟作农业与手工业较发达2.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
该历史时期“变”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B.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C.百家争鸣D.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3.下表呈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治”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4.下图为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文物,可以用来研究()A.中西物种交流频繁B.汉朝科技领先世界C.汉朝对西域的管理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的改革是()A.建立郡县制B.实行“和亲”C.推行汉化措施D.设置都护府6.下表所示唐朝兴盛的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方面表现政治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发展商业文化办学校,兴科举法律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实行法德合举的治国方略A .吸取教训,励精图治B .关注民生,发展生产C .制度创新,以德治国D .勤政爱民,多措并举7.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找出西藏在下图中的位置()A .①B .②C .③D .④8.下表内容共同反映明代科技成就的特点是( )人物贡献李时珍在前人基础上,纠正错误,增补遗漏,完成《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做了系统总结徐光启《农政全书》总结了前人的农学成就和生产经验A .领先世界潮流B .注重总结经验C .致力发明创新D .深受西方影响9.传统观点认为,明清严格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后来学者研究发现,从“海禁”“一口通商”和其他限制性政策来看,官方并非长期的“闭关锁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 院修 撰 。历 任侍 读学 士 、 礼部 侍 郎 , 官 至礼 部 尚书 。 的状元 卷与 其说 是一 篇对 策文 章 , 不如说 是一 篇针 砭 熹宗 天启 二年 ( 1 6 2 2年 ) 被 黄尊 素 弹劾 去 职 。天启 六 年( 1 6 2 6年 ) 去 世 。思 宗 崇 祯 三 年 ( 1 6 3 0年 ) 追 复 原 官, 加 太子 太保 。 赵秉 忠 的父 亲赵 僖 为人 忠厚 , 雅 爱 诗 书 。据 《 临朐 续 时弊 的檄文 , 一 篇对 政治 社会 弊端 深刻 阐发 的时文 。 时间 回到 明万历 二 十六年 , 意气 风发 的赵秉 忠赶 赴 明 王朝 的 都 城 北 京 , 去 年 他 刚 在 山东 乡试 考 中举 面对 富丽 堂皇 的宫 殿 , 面 对 当朝 君 主 , 面 对危 机 四伏
乱等 人 为原 因 , 现存 的状 元 卷 在 大 陆 仅有 一 份 , 即山
玉 雪静 秀 , 望 之 翩翩 仙 也 。 ” … 赵 秉 忠 自幼 聪颖 好 学 , 1 5岁 补府 学 生 , 2 4岁 中 乡 试 举 人 , 2 5岁 中一 甲一 名 状元 , 后“ 授修撰 , 历 中允 、 谕德 、 庶子 、 少詹事 , 迁 礼 部侍郎, 赠 太子 太保 ” 。他 于 “ 甲辰 知 贡 举 , 所 得 士 多 以文 章勋业 显 ” , “ 如张玮之介直 , 周顺 昌之 忠 节 , 皆
赵秉忠 ( 1 5 7 3年 一1 6 2 6年 ) , 字季卿 , 今 山东青
州 郑母 镇 东郑 村人 , 明万历 二十 六年 状元 。赵 秉 忠生 于神宗 万 历元 年 ( 1 5 7 3年 ) , 1 5岁补 府 学 生 。万 历 二 十六 年 ( 1 5 9 8年 ) 殿 试 一 甲第 一 名 进 士 ( 状元 ) , 授翰
为一 代名 臣 。 ”
东省青州市博物馆珍藏 的明代赵秉 忠殿试 状元 卷。
可 以说 这份 状元 卷是 国之珍 宝 , 是 研究 明代 社会 的重
赵秉忠退隐之前 , 正值魏忠贤专 断国政之时 , 此
时 明朝 由盛 转 衰 , 民族 矛 盾 、 社 会 矛 盾 已全 面 激 化 。
要文献 , 也是古代科举制度的真实写照。当前学界对
科举考试 自隋创立至清末共持续了 1 3 0 0余年 , 所敬。其“ 稍长 , 眉 目皎皎 , 动止轩轩 , 如松风徐行 ,
其 中殿 试 第一 名又 称状 元 。他 们经 过 十年寒 窗 , 从数 以万 计 的读 书人 中脱 颖而 出 , 是古代 士 子梦 寐 以求 的 人 生 理想 。状 元在 应 殿 试 策 问时 的答 卷称 之 为状 元 卷, 这些 试卷 不仅 具 有 珍 贵 的 历 史 价值 , 而且具有重 要 的文学 价值 和 文献 价值 。但 由于历史 冲刷 , 加之战
试题中实心与实政的关系本身就是那个时代思潮的体现在面对当时危急的形势时许多士子却高唱颂歌提出的具体建议较少反映出明代学术的弊正因如此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如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怀着亡国之恨对明代王学末流进行深刻的批判至清代学风转变作为阳明心学的反面乾嘉考据学应运而生
第2 8 卷第 4 期
2 0 1 5年 7月
2 9
2 0 1 5年 第 4期
孟鹏 程 : 论 赵 秉 忠 状 元 卷 的文 学 文 献 价 值
场 的赵秉 忠必 须尽 一 位 知 识 分 子 的责 任 。礼部 官 员 1 4 . 1 厘米 , 每折 6行 , 行宽 2 . 4厘 米 , 天头 8 . 6厘 米
赵秉忠出生于明代青州府一个书香 门第 的家庭 , 人, 今年他参加京城的会试 , 又得到贡士之名。此 时 志 一 附录》 载, 赵僖 曾为山西省文水县丞 , 甚为百 姓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5— 2 5
的王朝 , 面对黎民忧叹、 社稷不宁的现实 , 站在殿试考
作者简介 : 孟鹏程 ( 1 9 8 9一) , 男, 山东 临朐人 , 烟台大学硕士研究生 。
论赵秉忠状元卷 的文学 文献价值
孟 鹏 程
( 烟台大学 人文学 院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0 5 )
摘要 : 珍 藏 于 山东省 青 州市博 物馆 的赵 秉 忠殿 试 状元 卷 是 大 陆仅 存 的 一份 状元 卷 , 记 录着 万历 二 十 六 年赵 秉 忠状 元及 第 的历程 , 具有 文 学和历 史的 双 重价值 , 是 一份珍 贵 的文 化 遗产 。明代 的政 治 、 经 济、 文化 、
潍 坊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WE I F ANG E NGI NEERI NG VOCAT I ONAL C OLL EGE
V0 1 . 2 8 No . 4
J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2 0 8 0 . 2 0 1 5 . 0 4 . 0 0 8
、
赵秉忠及其状元卷
谓少年得志 , 青年 中状元、 步入仕途 , 一路从翰林 院修 撰升任礼部尚书, 然其为人刚正不阿, 不从流俗 , 后来
遭 受排挤 , 抑 郁 而终 , 可谓 中国文人 之悲 剧 , 这 也是 晚 明的 时代 悲 剧 。晚 明社 会 矛 盾 与 明 神 宗长 期 身 居 官 中, 不 理朝政 , 大 臣消极政 事息 息相 关 。因 而 , 赵秉 忠
文学、 学术 都 能从 状 元卷 中得 到反 映 。笔 者试 从 文 学和文 献 角度 分 析 其 意义 和 价值 。状 元 卷 不仅 是 文 学和
文化珍 品 , 也是研 究科举 制 度 的重要 文献 。
关键词 : 赵秉忠; 状 元卷 ; 文 学文献 ; 价值 中 图分类 号 : I 2 0 6 . 2 文献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9— 2 0 8 0 ( 2 0 1 5 ) 0 4— 0 0 2 9— 0 3
状元 卷研 究 较少 , 本 文试 从文 学 文献 角度 探讨 状元 卷 的意义 和 价值 。
一
至天启四年( 1 6 2 4年) 赵秉忠因不满魏的专横 , 辞官
归 隐青 州 状 元 府 内 , 不 久被 罢官去 职 , 于 天 启 六 年 ( 1 6 2 6年 ) 去世 , 年仅 5 3岁 。纵 观 赵 秉 忠 的一 生 ,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