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期待探析

合集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课程思政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内容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高校课程思政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健康发展。

一、问题分析1. 内容设置不合理在高校课程思政中,内容设置不合理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一方面,有些课程思政设置的内容过于抽象、理论性强,难以让学生产生实际的共鸣和认同;有些课程思政设置的内容过于功利化,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2. 师资力量不足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一些老师缺乏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同,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教学方法的死板,影响了学生成长。

3. 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参与度不高。

他们缺乏对课程的兴趣,出现了应付和敷衍的现象,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效果。

二、对策研究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应该根据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实际需求,适度调整课程思政的内容。

可以通过开设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2. 提升师资水平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高校应加强对课程思政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机制。

通过举办专业的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激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3. 创新教学方法为了解决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设置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推行学生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三、措施建议1. 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升其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2. 推行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HigherEducationResearch 高教研究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47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文/王丰摘要:大学阶段学生所接受到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是学生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相关教育部门一直在重点攻克的教学任务。

但就高校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发展的整体状况而言,由于学校相关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对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理解有误,导致我国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流于表面和形式,无法有效发挥其教学价值。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针对大学阶段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展开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实践;高校;教学问题;教学建议对于当前我国大学阶段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讲,探索思政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有效发挥大学阶段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成长的价值,促进大学阶段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序发展,是其当前排在首位的重点工作重心。

而对于大学阶段的思政教学活动来讲,其在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

无论是在大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构建上,还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上,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参考与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有关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文件,明确并论述了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本质内涵。

在探究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价值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践难题。

针对这些实践难题也提出了一些笔者本人的建议,希望能够有效地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教学思路,促进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发展。

1 关于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内涵的探究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本质内涵出发,其是指,通过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大学生接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其具备了正直正向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27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文/徐国光(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摘要: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青海省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 问题研究一、调研说明1.调研背景如何进一步加强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市城市学院、青海省警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五所高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了专门调查,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2.调研目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如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是我省各高校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的管理方法,我们特此展开 调研。

3.调研方法此次调研我们采用的是现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我们的问卷共设置了60道题,其中包括59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一式350份,将所有参与学生分成7个组,一组50份,利用调研时间带着问卷对5所高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了专门调查,回收整理后将所有问题进行了分析、统计,得出结论和对策。

二、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的调查分析调查表明,目前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思路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思路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思路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高校教育中,“课程思政”建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目的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本文将围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矛盾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

一、主要矛盾问题1. 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矛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常常出现课程内容与实际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有些高校“课程思政”设置过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缺乏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这导致学生学习“课程思政”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降低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 教师队伍结构与素质矛盾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队伍结构与素质存在矛盾。

一方面,老师队伍中存在一些思想政治觉悟不高、教学水平不够高、课程思政理念不够深入人心的教师,他们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质量。

由于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时代性和复杂性,新时代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扎实的思想理论功底、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当前一些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中仍存在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 学生学习动力与实际表现矛盾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学生学习动力与实际表现也存在矛盾。

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逃避课程的现象。

这与思政教育的初衷相悖,也反映了课程设计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些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程时,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对理论知识的领会和实践运用能力较弱,呈现出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二、解决思路为解决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矛盾问题,需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注重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设置。

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

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

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摘要:在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432名2010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校开设思政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但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充分利用高校思政课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使高校思政课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最有帮助、最有吸引力的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

因此,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

为了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特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开展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调查。

一、调查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0级本科生中的432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文科类学生156人,占36.1%;理科类学生217人,占50.2%,艺术类学生59人,占13.6%。

(二)调查工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根据学生对开设思政课必要性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2)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类型的评价、实践教学五个方面了解课程的教学状况;(3)学生的学习收获与自我评价的调查。

(三)调查程序本次调查采取填答问卷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问卷432份,收回432份,收回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问卷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一)开设思政课的必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高校是否有必要开设思政课的回答中,63.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26.1%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其余的同学则表示对是否有必要开设不太清楚。

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高校开设思政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索与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索与思考
重 视 思 政课 的学 习 。
较注重追求 理论学 习的深 度和 知识 面的广 度 ,部分 学生对思政课 的学 习具有 一定兴 趣 。文科 学生 大多
来 自高 中阶段 的文 科 班 ,政 治 课 是一 门主 要课 程 , 也是高考 的必考课 。因此 ,他们 比较重视这 门课 程 。
文 科 学 生 进 入 大 学 阶 段 后 ,对 思 政 课 学 习 的 重 要 意
且还直接影 响到学 生的关 注和 兴趣 。我们认 为 ,以
下几种 “ 导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
1 .问题 导 入 法 :这 种 方 法 就 是 设 难 置 疑 ,引 起
借 助联 想 、类 比、想象 等方法 ,对形 象信 息进行 加
工处 理 ,以认 识 和 反 映 客 观 事 物 的思 维 方 法 。形 象
在运用 案例教 学 中,选好 范例是 重要基 础 。作 为教 师来说 ,必 须事先 对范例 进行精 心挑选 ,力求
选取 最典型 、最具 说服力 、并且是 学生所 关注 和熟 悉的 ,容易让他 们理解 和参 与讨论 的 ,与教学 内容 紧密相关而又能说明问题的范例 。 3 媒体导入法 :这是一种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 。 . 形象思维 是 通过 生动 具体 的感 性形 象 和观 念形 象 ,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部分大学 生对思想 政治 理论课 学 习的重 要 意义认识不足 ,缺乏学 习的动力和 目标 。我们 认为 ,
值 观的必修 课 ,而 且也是 大学 毕业 后考研 、考公 的 重要 基础课 。由于他们 在高 中 阶段 对政 治理 论课程
的学习缺乏 整体性 和系统 性 ,因此 文科 生对 思政课 的学 习一般都 具有 内在动 力 和 目标 。文 科学 生相对 于理科学生来 说 ,对社会 现 实问题 有较 为深入 的思 考 ,所 以他们思考 的问题有一定 的理论 深度和难 度 , 需要认真对待 。 2 理工科学生 的特点 :理工科 学 生的马 克思主 . 义基础理论知识 较为 薄弱 ,对 思政课 的学 习相对 来

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状况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录关键词、摘要 (2)关于调查的对象、地点、时间、主题以及调查方法等的说明 (3)对调查结果进行的整体分析 (3)对调查数据的简要分析 (3)对调查数据的总结 (5)在调查报告后的建议 (5)总述 (8)附件1:问卷调查表 (9)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状况调查与分析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状况直接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对此,我们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但是,目前这部分青年精英对于思政课的认识整体上正确的,但学习兴趣仍然不高很难做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政治课的认识程度既有令人振奋的方面同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成分,对此,关于如何改进这门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好的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让理论与实际更好的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调查,教育方式一、关于调查的对象、地点、时间、主题以及调查方法等的说明(一)调查的对象、地点:1、调查对象: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全体学生2、调查地点:图书馆、学生寝室等(二)调查的时间:2013年3月—— 2013年4月(三)调查的主题: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现状分析,其中可以分为5小点:1、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态度;2、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教学要求;3、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认识;4、学生对于授课老师的要求;5、学生对于思政学习的总体进行评价;(四)调查的主要方法:1、问卷调查:设置问卷,到图书馆、寝室等地点,向同学发放,问卷详见附件1;2、同学互相的谈话和日常学习的所见所闻: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同学的一些言行中,或者相互的讨论中了解到一些,也可以作为这次报告的一些论证观点。

二、对调查结果进行的整体分析(一)对调查数据的简要分析:1、在本问卷中首先问到的是同学对于时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本问题,目的在于了解同学是否有兴趣与能力对时事政治进行正确的思考和理解,根据调查所获得数据,总体情况如下:(1)约78.8%会去主动关注时事,在这其中,只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会去多多关注并比较客观地分析”;(2)余下的约21.2%的同学对于时事“不怎么去思考”或是“根本不会花时间考虑”;由此可看明显看出,大多数同学对于时事政治有一定兴趣,但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正确的理解客观地分析时事新闻还有所欠缺。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方法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方法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方法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刘丽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侧重分析思想政治课程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根据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对评价方法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存在很多问题:以老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兴趣,缺乏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程评价没有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紧密结合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一般,学生不重视的现状。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考试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察和学习能力评价的意见,《意见》对于探索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

一、课程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是检验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收获的重要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评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第一,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引导学生和教师朝着教学目标前进,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评价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方向前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二,诊断功能。

通过课程评价,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或疑难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是否恰当。

第三,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过程及结果的反馈,让评价者了解学习者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者教育方法过程等存在的问题。

从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的优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第四,激励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指通过评价,让评价者了解自己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形成一种动力。

要重视积极的评价在激励功能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的评价能增强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一、引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在中国高校中,许多思政课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单一化、教师理论水平不够等。

本文将探讨高校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1. 内容过于单一化当前,高校思政课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

此外,缺乏对当代重要理论和热点问题的全面解读和讨论。

这种单一化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们对多样性和复杂性世界认知的机会。

2. 教师理论水平不够一些高校教师在思政课上存在着理论水平不足的现象。

他们对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社会热点问题了解不深入,无法提供学生全面客观的信息,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判断。

同时,在演讲技巧和互动性方面还有改进空间,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降低。

3. 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思政课的内容被认为是非常理论化和抽象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参与度较低。

由于缺乏实践支持和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许多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不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

4. 考核体系不完善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考核主要是以书面考试为主。

这种单一化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估,并更加重视思政课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综合作用。

三、高校思政课存在问题的原因1. 教师教育与培训不足在中国高校系统中,思政课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往往接受过程法、专业方向知识培训较少,并缺乏独立开设思想政治理论类授课相关性培训的机会。

这导致教师在思政课授课时遇到困难,无法提供理论深度和实践经验。

2. 体制机制不健全在目前高校评价体系中,往往更加强调学术成果和科技创新。

这种体制对于思政课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因此,高校没有足够动力来关注并推进思政课程的全面发展。

3. 教育环境与氛围不利于有效教学当前,在高校中存在着功利化教育倾向,追求分数、文凭而非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于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态度及实效性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态度及实效性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态度及实效性调研报告发布时间:2021-07-15T11:24:15.34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期作者:崔丽[导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崔丽江西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它为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

一、调研基础背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富有实效性。

优化教学内容,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改进教学方法,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保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载体;加强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学的实效性是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和生命力所在。

二、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评价良好,但自觉学习的兴趣依然不高。

大部分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比较高,通过上思政课,了解了国家大事方针和社会热点事件,并结合教材内容,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正向的思考,有利于正确三观的建立,且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

然而也出现了在上思政课时,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会写其它课程的作业做其它的事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玩手机开小差等现象。

2、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总体评价比较满意,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1.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生命教育强调尊重和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和责任意识。

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可以通过生命教育的理念来探讨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情感与人格生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人格,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提升他们的同理心和情感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他人的处境和需求,以及如何以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1.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以及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

可以选择一些关于生命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感受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理念。

2.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互动,引导他们分享对于生命教育的理解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

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动力,增强他们对生命教育的认同感和实践力。

3.社会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深刻意义。

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孤儿院等地进行志愿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1.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应该充分考虑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内涵,将生命教育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学生部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学生部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学生部分)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和支持。

你填写的内容将会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重要依据,我们期待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完整地填写这份问卷,对你的付出我们表示真诚的感谢!第一部分个人信息性别政治面貌①就读院校所在学院民族已修课程③所学专业所在年级③学历层次④填表说明:①“政治面貌”,只填数字,其中“1”代表“正式党员”,“2”代表“预备党员”,“3”代表“入党积极分子”,“4”代表“普通团员”,“5”代表“普通群众”。

②“已修课程”,含正在开设的课程。

本栏只填数字,其中“1”代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2”代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3”代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4”代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5”代表“《形势与政策》”。

③“所在年级”,只填数字,其中“1”代表“大一”,“2”代表“大二”,“3”代表“大三”,“4”代表“大四”。

④“学历层次”,只填数字,其中“1”代表“专科”,“2”代表“本科”。

第二部分调查内容一、老师的教(1-11题为不定项选择题,请在所选选项的括号内打“√”)1.你希望“思政课”老师在理论教学中运用哪些教法?A.讲授式:A1照本宣科型(),A2自由发挥型();A3重点讲授型(),A4系统讲授型()。

B.启发式()C.对话式()D.研讨式()E.专题式()F.案例式()G.问题式()2.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思政课老师?(1)按对学生的态度划分A.严格型()B.放任型()C.宽严相济型()(2)按个人素养划分A.学术知识型()B.智慧思想型()C.实践技能型()D.道德风尚型()E.幽默风趣型()3.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A.老师是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B.老师的年龄、性别()C.老师的言谈举止、个人修养()D.与学生关系的融洽度()E.其他()4.有的思政课老师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A.对马克思主义半信半疑()B.理论功底欠缺,掌握的本学科知识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C.讲授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照本宣科()D.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E.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F.课堂规模偏大、教学设施老化()G.上课仅为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缺少与学生的沟通()5.除思政课老师的自身素质外,你认为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亟待采取的措施是A.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大家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B.缩小课堂规模()C.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D.加强实践教学环节()E.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6.对思政课老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效果,你的感受是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你的理由7.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你认为PPT课件与教学内容怎样结合比较好?A.课件展示梗概,简洁明了()B.课件展示全貌,全面细致()C.课件展示特色,生动活泼()D.课件展示难点,重点突破()E.其他()8.关于思政课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你希望老师怎么做?A.全面检查,全部讲解()B.重点抽查,重点讲解()C.重点抽查,师生交流()D.不必检查,全部讲解()E.不必检查,重点讲解()F.其它()9.关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课后交流,你认为(1)主要通过哪些形式开展课后交流?A.面谈()B.QQ()C.短信()D.电话()E.组织课后交流小组()F.其它()(2)主要交流哪些内容?A.教材难点()B.时事热点()C.社会问题()D.思想困惑()E.生活感悟()F.学习方法()G.其它(3)课后交流效果怎样?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好()10.你认为思政课理论教学存在哪些问题?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E.其它()11.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你认为(1)主要通过哪些形式开展?A.听报告看录像()B.参观考察()C.志愿者服务()D.课堂讨论()E.演讲辩论()F.其它()(2)开展的效果如何?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好()12.你认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给你留下哪些印象?(1)大家对思政课老师的总的评价如何?(2)与其他课程比,思政课老师有哪些突出的地方,有哪些不足?(3)一个好的思政课老师,你觉得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二、学生的学(13-24题为不定项选择题,请在所选选项的括号内打“√”)13.你对思政课A.非常感兴趣()B.比较感兴趣()C.不太感兴趣()D.有点反感()E.非常反感()14.你上思政课的主要原因有A.对思政课感兴趣()B.思政课理论的感召力()C.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D.老师讲授生动()E.老师的人格魅力()F.考研需要()G.遵守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H.应付考试拿学分()15.你最喜欢的思政课是A.“基础”课() B.“纲要”课() C.“概论”课() D.“原理”课() E.《形势与政策》()16.你认为哪门思政课对你来说最难学?A.“基础”课() B.“纲要”课() C.“概论”课() D.“原理”课() E.《形势与政策》()17.你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一般以哪种方式为主?A.自学()B.听课()C.考前突击()D.其他()18.你在思政课学习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A.学习目标不明确()B.学习动力不足()C.学习内容抽象难懂()D.学习氛围不好()19.你认为其他同学在思政课课堂的表现怎么样?A.认真听讲()B.认真做笔记()C.踊跃发言()D.只听讲不做笔记()E.做其他事情()F.其它()20.在思政课课堂中,面对老师的提问,你的感觉和行为是A.非常感兴趣,愿意去思考()B.担心被提问,被迫去思考()C.漫不经心地思考()D.没去思考,等其他同学或老师自己回答()21.有的学生在思政课课堂逃课,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A.有其他重要的活动()B.对思政课不感兴趣()C.老师讲授效果不好()D.与专业课学习关系不大()E.学生自身纪律性不强()22.你认为其他同学完成思政课课后作业的情况如何?A.认真完成()B.合作完成()C.抄袭别人()D.随便乱写()E.根本不写()23.你如何解决课后遇到的与思政课相关的问题?A.上网查询()B.到图书馆阅览查询()C.和同学交流()D.向老师请教()24.通过思政课的系统学习,你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A.帮助自己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明确了前进方向,增强了发展动力()B.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C.增强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D.加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E.没太大收获()25.你认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1)思政课教育教学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如何?(2)对各门课程的具体感受如何?(3)对你帮助最大的思政课是哪门课?为什么?三、教学管理(26-3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请在所选选项的括号内打“√”)26.你上思政课时,(1)课堂学生数一般在A.在80人以下()B.80-100人()C.100-120人()D.120人以上()E.自己没太注意()(2)你的座位情况是A.一般坐在前几排()B.一般坐在后几排()C.一般坐在靠中间()D.随便坐() D.按排定座位就坐()E.按规定滚动就坐()(3)多数老师的考勤方式是A.一般不考勤()B.逢节假日抽查()C.平均抽查5次以下(含5次)()D.平均抽查5次以上()E.每堂课交代由考勤班长清查人数()(4)学校和教学院部到课堂抽查学生到课情况的形式有A.一般不抽查()B.平时不抽查,逢节假日抽查()C.偶尔由老师抽查后上报()D.平时经常抽查()E.自己没太注意()(5)其他老师到课堂听课的情况为A.没有()B.偶尔有老师听课()C.经常有老师听课()D.自己没太注意()(6)你认为哪种课堂组织形式比较好?A.教师中心型()B.学生中心型()C.师生互动型()D.其它()(7)你喜欢哪种课堂氛围?A.轻松型()B.严肃型()C.紧张型()D.活跃型()E.其它()27.你认为,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应该侧重在考察学生的A.思想政治理论知识()B.思想道德素质()C.科学思想方法()D.对时事热点的关注程度()E.其他方面的素质()28.某个同学有一门思政课卷面成绩不及格,你认为,这说明了这个同学A.思想理论基础较差()B.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C.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D.考前准备不充分()E.考试心理素质差()F.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29.你认为,思政课应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考核才有可能达到课程目标?A.老师出卷,学生答题()B.学生出卷,交换答题()C.无领导小组讨论考核法()D.分段考核与期末汇总()E.论文加答辩()F.实践考核法()G.其他()30.你认为思政课的教学管理A.严格()B.比较严格()C.不太严格()D.老师不太管()31.在思政课课程考试中,舞弊现象屡禁不止,你认为主要原因有效对策四、外部环境(32题为单选题,请在所选选项的括号内打“√”)32.你认为影响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最大的外部因素是A.家庭教育()B.社会环境()C.学校和院系的重视程度()D.专业课教学()E.往届同学的影响()33.你对改善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外部环境有什么看法?(1)你认为对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的外部因素具体有哪些?(2)你认为应该怎样营造有利于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外部环境?第三部分意见与建议34.你对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意见与建议主要有(1)你认为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有哪些特色?(2)你认为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哪些问题?(3)你对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有哪些建议?。

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探索与反思

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探索与反思

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探索与反思引言高校思政课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比如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不高,以及缺乏具体的实践引导等。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和反思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

一、教师角色与改进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1.培养师资队伍:高校应注重培养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思政课的教师具备良好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师德师风。

2.创新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引导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与拓展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应紧密结合当下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拓展思政课的内容,能够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1.关注当代社会问题:思政课应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时政新闻,培养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注重实用性教学:思政课的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3.拓展学科边界:思政课教学应当拓宽学科边界,引入多学科交叉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三、评估方法与反馈机制有效的评估方法和及时的反馈机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思政课的学习,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1.多元化评估方式:思政课的评估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如课堂参与度、作业质量、期末考试和小组讨论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的反馈机制:思政课的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问题的存在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思政课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无实际意义的传统理论课程,缺乏吸引力和互动性。

其次,在一些地方高校,思政课仍然强调灌输式教育和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并且过于侧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与实践相结合。

再者,由于缺少创新性和实践内容,导致了一些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兴趣不大、参与度低。

二、问题的原因1. 观念转变不彻底。

在长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教育体系中,“分数至上”、“功利化”的观念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

这种观念也渗透到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

许多学校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了应试成绩上,认为这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这种功利化观念使得相关同志和部门把资源聚拢到考试等只有“硬性指标”可以量化的方面,而轻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培养。

2. 缺乏与现实问题结合的教材内容。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材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基础,讲授理论知识居多。

这些内容虽然重要,但与学生实际需求和热点问题相距甚远。

因此,学生难以从中找到与自身生活、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并在其中得到有效启发。

如果思政课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真正改变社会、提升个人自我价值的渴望,那么他们将很难产生浓厚兴趣参与其中。

3. 教育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传统上,在高校开设的大部分普通理论科目都采用讲授式教育、单一评估等模式进行教育。

而对于思政课这样一门植根于社会实践和时代背景之中的特殊科目来说,传统模式显得过于僵化。

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出现了固守陈旧观念、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现象。

这使得课堂呈现出医生式、说教性质强的教学场景,难以激发起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

4. 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高校思政课的授课老师是保证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当前不少学校中,存在着师资缺乏经验和研究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些老师忽视自身素质提升与专业知识更新,只满足于上台讲一个“知易行难”的通则条文表面功夫。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才培养探析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才培养探析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才培养探析一、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是指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的特点,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需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更加深入人心。

要注重思政课程的创新和多样化。

新时代的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样性,传统的思政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我们需要注重思政课程的创新与多样化。

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思政课程内容,如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崇尚真善美。

要注重思政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和抵触情绪。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注重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课堂游戏、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要注重思政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新时代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理论学习往往需要结合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开展一些实践性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参与社会实践、主持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将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的社会责任。

在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新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综合素质是一个人在文化、道德、智力、体魄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

在新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所突破,更加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好的思政课要能回应学生需求

好的思政课要能回应学生需求

好的思政课要能回应学生需求作者:李松林来源:《小康》2017年第01期思政课完全可以做到内容有新意、教学手段灵活,并且让学生参与进来,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好的思政课要能回应学生需求,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能用、好用、管用、受用。

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突出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对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立德树人”,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教师,我认为,首先,高校在办学上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学上应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方向迷茫、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改进中加强思政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怎样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呢?第一要坚持正确导向。

思政课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

第二要坚持立德树人。

思政课教师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坚持以身作则,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第三要坚持问题导向。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就要敢于并善于联系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进行讲授。

如果教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思政课又怎么可能有生命力?第四要坚持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教学中的突出作用。

真正实现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同影视、纪录片和图片相结合、可视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切实做到思政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场面。

高校思政课教学何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以“概论”课教学设计和教案集体编写为例

高校思政课教学何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以“概论”课教学设计和教案集体编写为例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2、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学仍采用传统的 讲授方式,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参与度。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3、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脱节。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学没有紧密结合实际生活 和社会需求,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内容摘要
再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和社会适应能 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 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 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摘要
最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得到和支持。这有助 于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教育机会的差距,同时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
2、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互动性和参与度。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 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增强教学互动性和参与度。同时,可 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开展第二课堂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和交流平台。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
3、加强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的。高校应该加强思政课教学与实际生活和社 会需求的,通过引入时事热点、社会案例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同时,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和创新精神。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成 长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实中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 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和热情。 因此,如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对讲授思政课的设想和建议

对讲授思政课的设想和建议

对讲授思政课的设想和建议
最近思政课已经走入各大高校课堂,成为许多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科目。

你对思政课有什么好的建议呢﹖以下是我对对讲授思政课的几点设想和建议:
一、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绝对不能使得教学内容过于死板,不然会造成学生的厌烦,你可以结合一些当今热点新闻,用一些正面以及反面例子让学生们自己领会,然后你点明你想告诉大家的道理和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

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生活举出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例子,或是让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帮助其领会思政课特点和内容。

不要一味的照搬课本讲理论,这样会比较枯燥。

教材老套,从小学到大学总是学重复性的东西,实际的案例很重要,而且你应该考虑如何把死板的思政课改成大家积极参与进来,可以适当组织课堂活动啊,比如比赛,辩论赛,或者演讲,不过活动做得一定要吸引人才可以,让大家愿意去学思政课。

二、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贲任感;要兽于创新教学方法,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考察和实践教学,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要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和鲜活案例融入教
学,回应学生关切和期待,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亲身体验,充分发捶思政课的示范效应,强化思政课教学实效。

三、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加之广大理论教育工作者的共间努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从目前诸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所作来看,缺乏感染性和实效性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背景介绍与意义课程思政是指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学科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旨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道德观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在当前教育环境下,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改进措施。

二、教材内容浅化问题1. 教材选择不当:由于现行教材编写者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有些教材内容浅化且缺乏系统性。

这使得学生无法深入了解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难以真正掌握其核心内涵。

2. 知识结构薄弱:部分教材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方面缺乏针对性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实际应用和理论内涵理解不足,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教材编写者的专业素养培养,并进行系统审查。

同时,加强教材的内容设计、融通各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和生成思政课教材标准化,保证教材质量。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足1. 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由于缺少具备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导致部分思政课授课效果不佳。

一些老师在处理抽象概念时缺乏启发性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等方式,使得学生难以将知识融会贯通。

2. 教师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很多高校对于思政课授课并未有明确评价体系,在聘任和晋升方面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使得一些有能力和潜力的青年教师在教育中更倾向于追求一时表面效果而非扎根基础。

为改善这些问题,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引进。

在引进教师时,要考察其综合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教学经验,并合理构建思政课的评价体系,使之能够真实反映教师的整体水平。

四、课程内容单一化问题1. 偏向于意识形态灌输:某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对特定观点的灌输,缺乏多样性和批判性思维。

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设计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和知识浅尝辄止。

2. 视野狭窄:部分课程内容过于重视争议性话题,而忽略了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的开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期待探析王孝如(伊犁师范学院新疆伊宁835000)[收稿日期]2017-09-08[作者简介]王孝如(1984~),女,汉族,新疆石河子人。

新疆伊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5年度伊犁师范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YB201502)《我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定势及教学对策研究》阶段成果。

[内容提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大责任。

把握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发方法的期待,有针对性的提升教师自信、激发教师教学激情,精耕细作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切实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期待探析[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7.04.028[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87(2017)04-0097-04一、满足学生期待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前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点,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①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因为课堂学习是最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学习,课堂教学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大责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直接、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

满足学生期待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前提。

“期待是一种根据先验知识对可能出现的刺激做出的主观判断,是一种主动的准备状态。

”②人们总是对某一事物有期待才会愿意参与该事物、接纳该事物,如果连对某事物的期待都没有,无论该事物向何发展,人们都会以事不关己之心态处之。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望即是指学生希望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取得怎样的收获,满足自己什么样的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而教学的前提和过程要求必须了解学生,把握学生。

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即学生都想什么,需要什么。

”③而学生到底有哪些期待,需要我们深入探寻和研究,只有准确掌握了学生的期待,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只有满足了学生的期待,学生才能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到亲切感,进而才能最大强度的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动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化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刺激物存在,包含多个活动要素,如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这些要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是学生最易于产生期待的要素。

学生期待的要素一: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国家政治方向和价值标准的方向标,是教专业论坛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No.420172017年第4期··97师队伍中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排头兵,是大学生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的人生导师,他们对学生思想、观念、言行的影响最为直接。

教师是架起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桥梁和纽带,在学生接受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面对的最具体化的存在,科学研究表明,具体存在要比抽象存在更能激起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教师的一切都是影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教师有着怎样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老师的学识见略、人格魅力、言行举止都是学生期待的视角。

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富有激情和人格魅力的思政理论课教师最受期待。

在“您最期待怎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题中,五个选项“风趣幽默,富有人格魅力”占43.22%,而在“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课缺乏吸引力,您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一题中,四个选项中49.64%的学生选择了“上课缺乏激情,没有感染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期待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课堂上富有激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本身的严肃性和政治性,使得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如何将具有严肃性和政治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讲授的富有激情,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期待,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挑战。

学生期待的要素二:教学内容。

党和国家根据社会发展及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而确定的,承载着大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信息,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血肉,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度和接受度是判断思政理论课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标准,只有当学生认同并接受了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政治思想和价值理念,教学的实效才得以体现,而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增强是以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期待为条件的。

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期待既是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又是对自我成长的愿想。

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想听的,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都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渴求和期待。

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较大的期待。

在“您感兴趣的思想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哪些?”一题中,60.14%的学生选择了“历史文化”,体现了学生对系统了解中华文化的一种期待,59.86%的学生选择了“时政要闻,热点评析”,体现了学生希望接收到既有生活气息,又比较接地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从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期待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情有独钟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热切关注,都能反映出学生心系民族命运和祖国发展的责任感。

学生期待要素三: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方法,就是联系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各种实体的关系因素、中介因素,是在教学活动中才存在的动态因素,没有教学活动就不存在教学方法,没有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也就无从开展。

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

感兴趣、愿意听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感染学生,就应该用大学生喜欢并接受的话语和活动方式。

只有大学生喜欢了,才愿意接受和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传达的价值观才能被学生认可。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期待,即是喜欢以怎样的方式、手段、路径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递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学生参与体验的课堂最富吸引力。

在相关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参与要求比较高,比如在“您认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哪些问题?”提问中,有68.3%的学生选择了“灌输型的理论说教模式,学生参与度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您会?”一题中,48.13%的学生选择“非常感兴趣,愿意去思考”,在“您①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13②肖鑫.期待调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的神经活动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5月.③上官苗苗、王立仁.学生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60··98No.42017 2017年第4期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向哪些教学模式发展”一题中,70.6%的学生选择了“互动式”。

在“您认为哪种方式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最好”一题中,有61.48%的学生选择了“课堂讨论”。

调查结果明确反映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有很强的参与意愿。

参与是满足获得感的关键途径,习近平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①著名经济学家刘志彪认为,“获得感”强调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

翟慎良认为,“‘获得感’与‘参与感’密切关联。

”②由此,笔者认为,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获得感即是学生积极参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需求和期待在课堂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满足。

但现实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反映却是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意愿和行为表现形成了强烈反差,如何满足学生的意愿,将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活动的意愿转化为参与课堂教学的实际行动是需要我们进行探索的。

了解了学生的意愿,我们才能找到具有针对性的举措。

三、满足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教学期待的建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腰杆硬、底气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满足学生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期待,让学生有所得到,教师才能腰杆硬、底气足,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才能得以保证。

2017年被教育部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任重道远,教育部出台了《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

在《总体方案》中,“大提升”紧扣重点环节,以教材、教师、教学建设为突破口,在“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三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一)师资攻坚:努力提升教师自信。

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是解决自信问题,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己都不信,道理都说不透,怎么可能说服学生去信。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功能日显突出的今天,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信异常重要。

为此,“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③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党和国家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到了相当高的位置,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和国家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学只是树立思政理论课教师自信的外因,真正的自信还需要思政理论课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打造和磨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理论课教师立德树人的示范教育功能更加强大,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要处处为人师表。

育人先育己,“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教育者将面临许许多多新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地予以阐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