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以理论线为主描述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史
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比较严谨的看来,西方的管理理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自从历史上第一步成文的法典——《汉莫拉比法典》在2000多年前颁布开始,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长河便由此开启。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研究,西方管理理论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体系,并且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
从对其发展历史的研究,可以得出许多值得我国管理理论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古代管理思想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以及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每个阶段都形成了叫完整的思想或理论体系。
而且各个阶段的理论思想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所发展。
特别是20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调整和发展。
试图分开讨论各个阶段对我们的启示以及综合讨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之处。
标签:经济与生产管理;组织管理;行为科学理念中圖分类号:F21 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及其启示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大致可以分为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以及组织管理思想。
1.1 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的代表便是西方各个古国在治理国家中所形成的思想。
2000多年前,《汉莫拉比法典》的颁布,开启了西方管理思想的先河。
这是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典,它成为西方管理思想体系中具有开元意义的第一步成文的法典。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管理体制中对政权和法制的重视程度。
之后,古罗马帝国统治欧洲很长一段时间,其疆域几乎涵盖整个欧洲。
要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疆域的国家,在管理体制上是需要严格的制度和成型的体系的。
1.2 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所提出的“分工协作”的理论思想。
这种思想为以后机械设备的发明使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可以说,“分工写作”思想的提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深远的。
埃及金字塔能够成功的建立起来少不了分工协作思想的功劳。
情牵叙述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基本历程并谈谈你的体会
情牵叙述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基本历程并谈谈你的体会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管理思想。
西方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晶,在管理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地位。
考察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历程,有利于我们从中正确地吸收和消化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我国管理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1传统管理阶段人类最早的管理活动是从原始家庭组织开始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展,社会组织结构也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管理活动也随之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
18世纪60年,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人们开始把科学思想用到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卓有贡献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进入了传统管理阶段,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和罗伯特·欧文等。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斯密在1776年发表《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提出了经济人观点,认为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2)查尔斯·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巴贝奇1832年发表《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认为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为现代劳动工资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3)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欧文提出要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工资、改善住房,并在自己的企业进行改革试验证明: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大利润。
在传统管理阶段,管理基本上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为后来泰勒等人创立科学管理体系打下基础,开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
2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该学派把管理分为三个主要职能计划、组织、控制。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古典组织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这个管理学派认为可以从“科学”的观点去分析所干的工作和对劳动进行监督,通过客观事实分析并利用从经验中得到的数据应能找到进行工作的最好办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 花很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
同时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 ——弗里德克·W ·泰罗
19
➢主要著作 4个:《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 (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在美国国会上 的证词》(1912年)。其中,《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是其 代表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石。
⑧节俭:勤俭治国、勤俭持家。 ⑨法治:包括:明法:将发条公布于众
一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2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在 1776年发表《国富论》,奠定了“自由经济之祖”的地位
亚当·斯密在劳动分工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 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 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 间 ➢ 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 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⑥求实:包括:量力:量力而行,即:不强求+充分发挥 时空:办事时注意时机和地点等客观条件
⑦对策:在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活动中, 都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 其中: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 一是预测:有备无患 二是运筹:战国时期,田忌和齐王赛马; 宋朝丁谓修复焚毁的皇宫: 取土、运料、处理垃圾。
➢通过4个试验总结出了科学管理思想。这4个试验是:工 时研究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铁锹试验和金属切削试 验。
理论的内容:
1.科学制定工作定额。泰罗提出要用科学的观测分析方法对 工人的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归纳出标准的操作 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 (搬运生铁块试验)
管理思想发展史
二、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计性工作、安全性工作和管理性工作。 管管理理理原论则丛缺林乏之弹六性:。管理科学学随派着组织层次中职位的提高,对人员技术能力的要求降低, 1、 这一学派是一门有关决对策过管程、理准能则、力类型的及要方法求的较提完高整的。理论体系。 二瑟、诺弗芬雷的德劳里动克分工·赫思兹想伯2:制格、鞋的管双因理素理的论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另(一3)方组面织,内人的群各关种系职理位3论都、的应研管按究照成理权果责的也合遭基一到的了本等一级原些原质则则疑组和:织非起议来。;
管2、理企理业论中丛存林在之道着六非家:正管式思理组科想织学。学派
2、特点: (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三、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的X理论-Y理论 1、照明试验(1924——1927年) (7)每个组织都必须建立一套规章制度,以保证组织内各项工作的统一协调。
法家思想 管理理论丛林之三: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早期的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 管理理论的丛林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n 埃及金字塔 n 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 n 古希腊的管理思想:
n亚里士多德:专业化和分工、权利集中和分散、领导、 协作。 n瑟诺芬的劳动分工思想:制鞋 n 马基埃维里的领导四原则: n1)得到群众的拥护 2)使组织有凝聚力; 3)强烈的生存意志; 4)高尚的品质和非凡的能力
管理理论丛林之一:管理过程学派
(一)管理过程学派 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代表作《管理学》 主要内容: 1)该学派将管理视为一种程序和许多相互关联的职能,以此为 基础提供了一个分析研究管理的思想框架,把一些新的管理 概念和管理技术容纳到这一框架之中。 2)该学派从对职能的分析中归纳出若干原则,同时强调管理职 能的共性。
管理学发展史
然而,工厂的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带来了其他效应。 福特让他的工人工作越快,工人越不高兴。1913年, 产量达到380%,而福特不得不雇佣比他所需要的 数量多10倍的工人来维持生产线开动。福特曾一度 采取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措施,就是工资翻倍以得到 最好的工人,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公布工资增 加一倍的随后几天,成千上万的人来到福特工厂寻 求工作。不得不叫来警察来控制人群。
Individual Interests to the General Interests) (7)个人报酬 (Remuneration)
21
(8)集权(Generalization) (9)等级链(Scalar Chain) (10)秩序(Order) (11)公正(Equity)) ( 12)人员稳定(Stability of Staff) ( 13)首创精神(Initiative) (14)集体精神
Part Two 管理思想的产生与管 理理论的发展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主要内容:
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18世纪) 管理学产生的萌芽阶段(18世纪~19世纪末)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
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30年代~60年代)
3
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2)
管理学产生的萌芽阶段(18世纪~19世纪末)
背景:欧洲在14、15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过18、
19世纪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 亚当· 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 著《国富论》,提出劳动分工论和劳动价值论。 查尔斯· 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英国数 学家和机械学家。著《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发展 了斯密的观点,分工后不同的劳动支付不同的工资。 罗伯特· 欧文(Robert Owen,1732-1792),英国空想社 会主义者。提出在企业中应重视人,“现代人事管理之 父”
管理学原理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
杨芳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
早期 管理思想
古典 管理思想
中期 管理思想
现代 管理思想
19世纪以前
从古代的管理 实践中逐渐形 成了一些朴素 的管理思想
19世纪末到 1930年之间
以泰勒与法约 尔等人的思想
为代表
1930年到 1945年之间
2020/1/11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
8
2.1 早期的管理思想——国外
国外早期管理思想及代表人物
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
• 企业内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 认为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
的利润
科学管理先驱—查尔斯·巴贝奇(1792—1871,英)
理论准备:古典管理思想的形成
人性假设 经济人
基本特征
以市场经济中组织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使企
业在市场的时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把企业获得最 大利润作为最终目的。最终以组织为整体,以企业 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代表人物 及理论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组织理论
2020/1/11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
12
2.2 泰勒的科学管理
弗里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1856-1915)
2020/1/11
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 从19岁进入钢铁厂当工人,做过技工、工 头、车间主任、总工程师,长期的切身观 察使泰罗认识到,工人“磨洋工”一方面 是因为懒惰;另一方面是因为落后的管理。 他认为工人的生产率只达到应有水平的1/3, 于是他作了一些著名的实验,花了20年时 间以极大的热情寻找从事每一项工作的 “最佳方法”。后来逐步形成被称为“科 学管理”或“泰勒制”的管理理论和制度。 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时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学”这一概念,强调领导力的重要性,他认为领导者应具备为了整体利益而服务的品质。
在中世纪的欧洲,对组织和领导的研究较少,但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管理思想逐渐受到重视。
16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的概念,认为权力应该被合理地分配和限制,以避免滥用。
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为管理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背景。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经济学和管理思想的奠基人,他强调劳动分工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出了“动机”的概念。
同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者卡尔·门格尔强调市场竞争和个体的自由选择,也对管理思想产生了影响。
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科学管理的兴起,管理学开始进入科学化的时代。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的代表者,他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分析和改进,提出了“一切就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这一观点。
同时,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也成为了管理思想的重要范例。
20世纪初至中期,随着组织理论的发展,管理者开始关注组织文化和组织的人类方面。
埃尔顿·梅约提出了“人本主义”,认为组织应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激励,而不仅仅关注任务完成和效率。
同时,伊曼纽尔·雄伯格提出了“社会系统论”,将组织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强调组织与环境的互动。
到了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管理学开始更加注重创新、变革和领导力的研究。
同时,透明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成为管理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总的来说,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领导力、分权和动机的研究,到工业革命和科学管理的兴起,再到组织理论和人文主义的出现,最终到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这些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不断适应着不同时代和背景下的管理需求。
西方的管理思想的演变
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⑴“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其代表作——《国富论》,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重大的影响,主要观点如下:①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②提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③强调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性。
⑵“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⑶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查尔斯·巴贝奇2、科学管理思想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⑴“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及主要观点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②主张一切问题实行科学化。
③提出了管理职能和作用职能的分离。
根据以上观点,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四原则:①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②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
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自己挑选工作,并尽自己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③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④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过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到了工人们头上。
⑵“经营管理学之父”法约尔及观点法约尔于1916年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
⑶“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3、行为科学思想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⑴梅约及其人群关系理论通过霍桑实验,梅约得出了如下结论: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
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如何发挥功能和获取目标方面对人的因素的新的重视,同时也导致家长式管理的增多。
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按其发生的顺序,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演变总结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演变总结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历时数百年的过程,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管理学派和理论。
本文将总结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并探讨其主要特征和影响。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有关领导和治理的思想。
柏拉图认为最优秀的领导者应是具备悟性、勇气和公正的哲学君主。
亚里士多德则强调领导者应具备道德和聪明才智。
这些思想奠定了西方管理思想的基础。
在中世纪,基督教的价值观对管理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会组织的永恒原则,如等级制度和官僚化,影响了很多组织的管理方式。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管理思想开始出现变革。
18世纪和19世纪,工业革命成为了管理思想发展的关键节点。
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和杰里米·边沁的效率思想提供了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1751年,斯密的《国富论》探讨了市场经济的原理,成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奠基石。
杰里米·边沁则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劳动效率,并强调分工的重要性。
到了20世纪初,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发展。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科学管理原理》强调通过研究和标准化劳动过程来提高效率。
另一位重要管理学家亨利·福尔德提出了生产线原理,通过流程再造来改进组织效率。
与科学管理运动同时期,人类关系学派的兴起为管理思想并入了人性和社会关系因素提供了基础。
埃尔顿·梅约和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等学者把人的需求和动机纳入到组织管理中。
他们的研究表明,员工的满意度和心理健康对组织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20世纪中叶以后,系统论和信息论的发展改变了管理思想的理论取向。
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这种观点意味着管理者需要全局思考,注重整体优化。
信息论则强调信息的重要性,把组织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管理者需要有效地收集和传递信息。
管理理论发展史
• 核心思想:不存在“唯一”、“最好”普遍适用 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管理工作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 外条件相应改变。
• 权变变量:包括工艺技术、企业规模、外部环境 的稳定程度、工作性质、成员素质、领导风格等等。
➢ • 人事管理:超“Y”理论:管理方式应根据组织的工作性质、 成员素质来决定。
⑶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整理ppt
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产生,情感与 友情是主要的维系力量,保护成员利益,存在非理性色 彩.
“非正式组织”客观存在:感情色彩浓厚、有共同兴趣 爱好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同时 约束成员行为。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有利有弊,应引起管 理者重视。
-泰勒注重于工人劳动 效率和管理人员工作 效率的提高——标准 化和例外管理等。
-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 管理原理和方法。
-法约尔着眼于管理效 率的提高——管理的 五大职能和管理十四 条原则。
-韦伯注重组织整体效 率提高——官僚组织。
-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 和基本管理原则。
-提出了从技术上而言 效率最高的组织结构形 式。
➢ • 领导风格:领导方式的选择要由企业特点、领导个人状况和 被领导者素质定。
整理ppt
(四)决策管理理论
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 理论要点: ➢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西蒙对决策的程序、准则、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异同及其决策技术等 作了分析。 ➢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 化”准则。 ➢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了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发展各历史阶段及其代表学说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五点 十五分。
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特点:
仍未摆脱小生产者的思维,主要靠个人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 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和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但对于促进生产及以后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五点 十五分。
第二节 古典管理思想的发展
归纳为十项: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 ;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个人生活; 工作条件;地位。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五点 十五分。
管理小故事: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转换
有一个故事:有一群小孩子,总是在一起玩闹,骚扰了一个邻居老 头。这个老头想了一个办法:只要这些小孩子来玩,那么就每天给 10元钱,一开始这些小孩子很开心。过几天以后,老头说,我只能给5元; 这些小孩子有些不情愿了。再过几天,老头说,我没有钱可给了。这 些小孩就不愿意再到他那里去玩了。
泰勒和同期的其他学者的理论和实践共同构成泰勒制:
亨利· L.甘特:协助泰罗完成科学管理实践;创立甘特图;采用 记件奖励工资制。
杰布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电影法、方法研究等方面做出出色贡献。( 操作方法、流程分析)
亨利·福特: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和科学管理的实行者,流水线大量生
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五点 十五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五点 十五分。
代表人物3: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
著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主要观点或贡献:行政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之父 ”
马克斯·韦伯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劳动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人员的甄选任用 (4)正式的规则和法规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管理者与所有者分离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许多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想法,并成为了管理思想的先驱。
然而,直到近代工业革命的发生,管理思想才真正开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18世纪末,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组织管理的需求。
在这个时期,管理者开始研究和实践各种管理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著名的是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该模式通过将生产过程分割成许多步骤,并分配给不同的工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制造速度和质量。
20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管理,并通过分工、标准化和激励来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当时工业界的主流管理方法。
在科学管理理论之后,人们开始逐渐关注人性和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这导致了人际关系学派的兴起,该学派认为有效的管理应该注重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互动。
人际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梅奥,他的哈桑实验表明,员工的态度和情绪会对工作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管理思想是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和影响。
系统理论强调管理者需要考虑整体系统的目标和效果,而不仅仅是各部分的优化。
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潮流,即管理科学思想。
管理科学通过数理模型和信息技术来解决管理问题,并提供决策分析和运作研究的方法。
管理科学的典型应用是线性规划,用于优化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
在20世纪70年代,管理学界开始提倡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追求超越单纯追求效率和利润的目标,强调组织应该以顾客满意为中心,并通过不断改进过程来提高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典型实践是日本公司的质量圈和日本汽车工业的成功经验。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变。
现代管理倾向于强调创新、灵活性和知识管理。
管理思想的演变(完整版)
5
• ①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
• 人们主要是为了谋求利益而从事经济活动,但社会中 每个人的利益又总受他人利益的制约,必须兼顾他人 利益,由此产生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以 个人利益为基础。 • ②提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 增加国民财富只有通过减少非生产性劳动,增加生产 性劳动,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 ③强调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性。 • 分工的优点: • A.可以发展生产者的技能 • B.可以节约由于工作变化而损失的时间 • C.有利于从事专项作业的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如果把对一个企业的评价和分析放入一个较长如果把对一个企业的评价和分析放入一个较长的时间背景中一层层剥掉其外在显现的表皮你很容易的时间背景中一层层剥掉其外在显现的表皮你很容易发现一个简单的核心发现一个简单的核心成功的企业内部所有掌握成功的企业内部所有掌握着资源的人也就是经理人们高度一致地追求一个共同着资源的人也就是经理人们高度一致地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谨慎地分配有限的资源
7
•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 ⑴资本家是生产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由拥有资本的 资本家直接担任企业管理者。
• ⑵靠个人的经验从事生产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操作规 程和管理方法。 • ⑶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和协作问题,以保证生产的 顺利进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8
• 三、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 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三四十四,一般行政管理理论还强调了管理教育和人员培 训的重要性。 • 例如,法约尔最早全面地提出了关于企业人员素质及 其业务能力的要求,强调管理能力对于各类企业人员 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提高管理能 力的有效途径。 • 局限性 : • 首先,它同科学管理一样,把人看成是一种“经济人” 和“机械人”,视同“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而忽 视了人的思想感情的因素和人的能动作用。 • 其次,它同科学管理一样,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脱 离周围环境而存在的封闭系统。早期的一般行政管理 理论几乎没有触及企业的外部环境问题,它所阐述的 各项管理职能都是就企业内部活动而言的。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李雪妮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有两点转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也就是说在管理理论所研究的管理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一是文化,包括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潮流文化等,尤其是民族文化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鉴于此,本文将西方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分为两个大板块:人性假设的演变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启发的管理创新。
启示一:以人为本——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演变及其启示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基石和演化线索,我们可以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人性假设的演变里获得一些启示。
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先后出现了六种主要的人性假设,即“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道德人”。
1.“工具人”假设。
前泰勒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管理范围往往只限于家庭或手工业作坊。
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基于“工具人”假设至上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主要用暴力取得绝对集权、组织结构简单、经验管理、以维护自身的权威与地位的稳定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2.“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劳动分工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又称社交人,是人际关系学家埃尔顿·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于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的。
“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不仅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比满足人的经济物资需要更能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
4.“自我实现人”假设。
这种人性假设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该假设认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
5.“复杂人”假设。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866 次) 时间:05/07/16 13:51 来源:江上郎管理运动(1886)在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历史上,美国"管理运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现代公司制度在美国确立,企业的规模、数量不断扩大,管理人员碰到了许多以前没有碰到过的问题,于是研究新的管理理论、规则和方法形成一个社会性潮流,直接导致Tailor制度等现代管理理论的出现。
因此,"管理运动"是现代管理的前奏,是古代管理走向现代管理的标志。
回顾现代管理一百多年的历史,不能不从美国的"管理运动"开始。
历史上,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的演变与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经济组织的演变为管理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而管理研究的进展又为新型组织的巩固提供了支持和保证。
这种如影随形的互动关系是管理思想和理论演进的根本动力。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处于手工劳动阶段,技术水平低,交通、通讯不便,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成本高、有效性低,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规模小、结构简单。
因此,那时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观察、判断和直观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尽管管理思想源远流长,管理理论却进展甚微。
工业革命后,机器劳动取代手工劳动使社会生产力取得了飞跃发展,新的经济组织--工厂制度普遍建立,组织规模扩大,北部结构复杂。
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使管理难度空前增大,管理成本大为上升,大量工厂的经营不善和破产倒闭使传统的经验管理遇到了挑战,改进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成本成为当务之急。
于是以小瓦特、欧文、亚当.斯密、巴贝奇等人为代表,人们开始真正重视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从此生产计划、技术和劳动分工、设备的合理使用、劳资关系等成为管理者的研究专题,管理思想从经验直觉进入了较系统的研究。
但在此之后,尽管工厂制度极其管理经验从英国推广到其他国家,但由于缺乏持续的技术和组织创新动力,因此管理理论没有大的进展。
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苏文凤
1
变革时代管理思想变迁的特点
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 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 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 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 在此过程中,战略管理是这场转变的中心。对这
一趋势能前瞻性把握的企业将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
美国学者穆尔1996年出版的《竞争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发生了重 大的突破,他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打破了传统以行业划 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
9
2、新旧战略管理理论的区别
90年代后期以前 竞争优势的 基点 资源与战略 的关系 对外关系上 一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理想的竞 争位置,企业一旦得到这个位 置,其优势便一劳永逸 为取得最好的业绩,应在各个 方面都拥有最好的资源和条件 通过外包和联盟的形式获取效 益,但是形式本身的缺陷导致 成功率不高。 根植于少数几个关键因素、重 要资源和核心竞争能力 灵活适应极度竞争和行业变化 90年代后期以来 一个公司有一个独特的位置, 在变化中寻求最适合的环节形 成构建竞争优势 企业的各种活动应该围绕企业 的战略来“度身定制” 一定要将企业定位于一个相对 与竞争对手此消彼长的位置, 不相容的位置。 来源于行动体系,而不是各个 部分,该体系是为一个特定竞 争位置而构建的 较长时期坚持不懈追求明确战 略,以及不断提高的日常运行 效率
(四)、90年代后期的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联盟的出现,使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企业间的各种形式的联 合,这一理论强调竞争合作,认为竞争优势是构建在自身优势与他 人竞争优势结合的基础上。但联盟本身还存在其固有的缺陷。 90年代后期,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的加快,竞争 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企业认识到无论增强自己的能力还 是拓展新的市场,都的与其他公司共同创造消费者感兴趣的新价值。 企业必须培养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在此背景下,通过 创新和创造未来超越竞争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以理论线为主,描述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史摘要:在工业革命后,西方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宰。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史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丰富着。
本文以理论线为主,通过阐述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来描述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史。
关键字: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的思想文化也会相应的产生并且随之发展。
所以当西方的经济社会进入工业革命的大发展时期时,西方的管理思想理论应运而生。
此后,西方管理思想经历漫长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多个理论体系。
一、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是在复式记账法的产生、詹姆斯·斯图亚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前人的思想影响下诞生的。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一部分,也是最早产生的管理理论。
泰勒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科学管理思想,并且使科学管理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
由管理思想上升到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
泰勒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探索是通过以下三个著名的实验来实现的:1、搬运铁块实验2、铁锹实验3、金属切削实验泰勒这三个实验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可以说也都取得了成功。
这些实验的成功为他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奠定了实践基础,充分证明了科学管理理论可实现性和效用性。
此后,泰勒终于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现科学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进行友好合作。
泰勒的实践精神值得后来的企业家学习,同时他提出的管理制度,也是给现代企业管理的借鉴和启发。
虽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它依然存在着局限性。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认为人是纯粹的“经济人”,工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金钱收入,忽视人的社会因素;2、由于泰勒的事业始于基层,所以他的理论也局限于基层管理,偏重管理技术,只注重工作现场作业效率的提高,未能从企业整体上考虑如何解决好经营管理问题。
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但与此同时,卡尔·乔治·巴斯、亨利·劳伦斯·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等也为丰富科学管理的内容,传播科学管理的思想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二)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也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一部分,继承了泰勒“经济人”的假设和对科学管理的研究。
但与科学管理理论不同的是,组织管理理论是站在高层管理的角度来研究管理方法的。
这在某些方面弥补了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同时也是管理思想的一次发展。
组织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约尔和韦伯。
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的核心是:1、将企业的全部活动概括为六大类别,管理是其中的一类;2、管理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提出了管理工作的十四条原则。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比较强。
他对管理的五大要素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框架,提出的管理原则具有普遍的意义,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的一次进步。
组织管理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韦伯。
韦伯提出的是行政组织理论,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是通过职务和职位来管理的,而不是通过传统的世袭地位来管理。
要使行政组织发挥作用,管理应以知识为依据进行控制,管理者应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应该依据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意志来领导。
韦伯的理论在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中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对后世的行政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典管理理论的贡献是开创了管理新时代的里程碑,对以后的管理学这一学科的完善起了巨大的作用:一是指明了管理是有组织的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要素,确认了管理的领域;二是明确了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职能,为训练管理人员提供了依据;三是提出了履行计划、组织、控制职能的方法和原则;四是为管理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主要是从金钱刺激和严格的控制方面来讨论管理问题的,但是有的时候这些方法并没有给劳动效率的提高带来巨大的作用,反而使劳动效率甚至有所下降。
因为行为科学理论认为,导致劳动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在管理中对人的忽视,劳动效率不仅取决于劳动的物质环境和工作条件,还跟员工的情绪态度密切相关。
所以不得不说,行为科学理论重视对人的研究,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
行为科学理论主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其他行为科学把关于人类行为的知识扩展到劳动的环境之中。
在这些研究之中,最著名的是埃尔顿·梅奥等人组织的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第三阶段: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梅奥等人在分析了实验结果之后提出了如下具有行为科学理论代表意义的结论:1.、人是“社会人”。
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方面外,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对企业成员的职位、任务、责任、权力等进行明确划分而形成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是与正式组织相对的。
非正式组织是影响人们生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而不是作业方法、工作制度、工作条件,管理人员应该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霍桑实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开辟了管理理论的新领域,弥补了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丛林,具有复杂性、渗透性、交互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包括了多个学派,而且这些学派经过了前人的探索,在现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新的变化。
(一)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继承了古典管理理论中法约尔的思想发展起来的。
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约尔、詹姆斯·穆尼、拉尔夫·戴维斯、哈罗德·孔茨。
管理过程学派研究的对象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因此,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划分为一些职能,通过履行职能来实现企业目标。
(二)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管理的,把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同时他也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巴纳德的研究主要有三个部分:1,、组织系统的特征;2、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3、经理人员的任务和作用。
(三)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的过程。
同时,他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所以决策理论学派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决策的步骤和决策的准则。
(四)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理论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贝塔朗菲、申农和卡特斯。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是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
除了上述的管理学派,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还包括数量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计算机管理学派等。
综合各个管理学派,可以得出,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是,通过计划和控制熟练地运用数学和运筹学、统计学的手段来解决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
现代管理理论理论使管理思想由“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由“定性分析”向“定性、定量”分析结合转变,并且将科学的技术方法引入并运用到管理之中,所以是西方管理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
四、当代管理理论西方管理思想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各种理论体系。
而各种管理理论体系与当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了有当代特色的管理理论,并且还在不断创新发展之中。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当代管理理论出现的新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核心竞争力2、企业流程再造3、价值管理4、供应链管理5、外包6、顾客关系管理7、标杆管理8、学习型组织9、团队合作10、平衡记分卡当代管理理论出现的各种新思想的观点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它们并非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它们体现了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和在不同社会环境下进行管理的成果。
在产生新观点的过程中,各种理论观点相互融合、综合发展的趋势将继续存在。
当代管理理论出现的新思想表明了,管理思想的内容是在不断丰富的,管理思想的发展史在不断的更新和向前继续发展着。
西方管理思想史是一部管理思想在经济的发展进步中诞生、成长、成熟、并且永不停止更新的活历史。
它包含的各种管理理论,不管是对当时还是当代的企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借鉴,并且在管理实践中继续探索出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不断丰富管理思想的历史。
参考书目:1、《西方管理思想史》郭咸纲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现代企业管理学》吕殿平李晓静余元冠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科学管理原理》泰勒(美)著马风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