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译文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标点及翻译

古代汉语标点及翻译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①。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译文】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泥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

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大破贼兵。

”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列子说符第八》昔齐人有欲金者①,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②。

吏捕得之,间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③?”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译文】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趁机拿了金子就走。

官吏抓到了他,问道:“人都在那儿,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看不见人,只看见了金子。

”《程敏政夜度两关记》予告谒南归[1],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2],抵大柳树驿时[3],日过午矣,不欲但已,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4]。

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5],颇险恶多虎。

心识之[6]。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7],挟铜钲束燎以行[8]。

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9],仰视不极[10]。

石栈岖崟[11],悉下马,累肩而上[12],仍相约,有警,即前呼噪为应。

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

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

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

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

予默计此关,乃赵点检破南唐擒其二将处[13]。

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

夜二鼓[14],抵滁阳[15]。

【译文】我请假探亲回南方,在成化十四年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到达大柳树驿站。

当时时间已经过了正午,不想就此停下来,向驿站的小吏打听,小吏胡乱地说:“等天黑就能赶到滁州。

”骑马走了三十里,渐渐听到随从有人说:“前面有处清流关,非常险要可怕,老虎多。

古代汉语翻译

古代汉语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

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齐桓晋文之事作者:孟子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

古代汉语上册译文

古代汉语上册译文

鲁施氏有二子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爱好学术,另一个爱兵法。

爱学术的儿子用文学之道去求得齐侯任用,齐侯接纳了他,让他做诸位公子的老师。

爱好兵法的儿子到了楚国,用以武强国的方法向楚王求职,楚王非常喜欢他,让他担任军正之职,他们的俸禄让他们家里发了财,他们的爵位使亲族显耀。

施氏的邻居孟氏,同样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的也和施氏的儿子相同,但却被贫困的生活弄得非常窘迫,对施家的富有很羡慕,因此便跟随施氏请教升官发财的窍门。

施氏的两个儿子把实情告诉了孟氏。

孟氏的儿子便一个跑到秦国去,以学术去向秦王寻求官职,秦王说:“如今各诸侯国靠武力争霸,他们所努力从事的是练兵和聚粮罢了。

如果用仁义道德来治理我们的国家,这无异于亡国之道。

”结果将他处以宫刑,驱逐出境。

孟氏的另一个儿子跑到卫国,用兵法来求得卫侯任用,卫侯说:“我的国家是个弱小的国家,而又夹在大国中间。

对于大国,我们只有侍奉它,小国家我们则安抚它,这才是求得平安的策略。

如果依靠用兵的权谋,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如果让你好好地回去,你跑到别的国家去,对我的后患可不小。

”于是将孟氏的这个儿子砍了脚再送回鲁国。

孟氏的两个儿子回来后,孟氏父子都跑到施氏家里捶着胸来责骂施氏。

施氏说:“凡事抓住了时机便会发达,错过机会便会招致灭亡。

你们的学业和我们相同,但结果大不一样,这是因为你们运用不合时宜,不是你们的行为有什么错误。

况且天下的事理没有总是这样的,也没有总不是这样的。

以前采用的东西,现在有的已经抛弃了;现在丢弃的东西,后世可能又会加以使用。

这种用与不用,是没有一定的。

抓住时机,见机行事,灵活地处理问题,才算聪明。

如果你智力不够,即使像孔丘那样渊博,象吕尚那样富有谋术,又怎么能不处处碰壁呢?”孟氏父子听了,心情开朗,消除了怒气,说:“我们懂了,你不必再讲了。

”九方皋相马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

古代汉语译文

古代汉语译文

颜渊死,颜路颜渊死,颜路(1)请子之车以为之椁(2)。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3)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可徒行也。

”【注释】(1)颜路:“颜无繇(yóu),字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45年。

(2)椁:音guǒ,古人所用棺材,内为棺,外为椁。

(3)鲤:孔子的儿子,字伯鲁,死时50岁,孔子70岁。

(4)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们的后面,意即当过大夫。

孔子在鲁国曾任司寇,是大夫一级的官员。

【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

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

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

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

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评析】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孔子多次高度称赞颜渊,认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学上进。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买椁。

尽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却不愿意卖掉车子。

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大夫一级的官员,而大夫必须有自己的车子,不能步行,否则就违背了礼的规定。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对礼的严谨态度。

二;卫人迎新妇选自:《战国策》卫人迎新妇[文言文/古文原文]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者曰:“借之。

”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

”[文言文翻译/解释]:卫国有家人迎接新娘,新娘上车(时),问:“骖马,是谁的马?”驾车的人说:“借的。

”新娘对赶车的仆人说:“抽骖,不要抽打服。

”[文言文/古文原文]: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

”[文言文翻译/解释]:拜别的时候,让送亲的老婆婆:“把灶灭了,(不然)会失火(的)”[文言文/古文原文]: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

[文言文翻译/解释]:进房时看见石臼,说:“移到窗下去,防止往来的人(偷)”主人笑话她。

[文言文/古文原文]:此三言,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古代汉语》全译文

《古代汉语》全译文

《古代汉语》全译文1神话四则1)形天——《山海经·海外西经》可能在战国时代成书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译文】形天与天帝在神威方面进行比斗,天帝弄断他的头,把他葬在常羊山。

于是用乳头作为眼,用肚脐作为口,持盾和戚(类似斧的兵器)挥舞着(继续与天帝抗争)。

2)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神话中的巨人,善奔跑,传说是大地之神后土的孙子。

父:古代用在男子名后的美称,又写作“甫”)与太阳赛跑。

赶上(接近)了太阳,口渴,想要得到喝的水。

到黄河、渭水中去喝水,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

到北边去喝大湖里的水(大泽:神话中的大湖),还没赶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丢下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邓林(即桃林)。

3)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从前,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与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争为帝王,(共工)发怒碰撞不周之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4)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古人把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九州,这里泛指大地)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颛:纯朴厚实),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译文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译文

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第一单元巫山、巫峡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

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

【译文】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

巫峡是杜宇王时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

郭仲产说:“按照《汉书·地理志》,巫山在巫山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山在巫山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长江经过巫峡,往东流去,经过新崩滩。

这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塌过一次。

崩塌的时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几十丈高的浪头。

现在滩上的石头,有些圆的象箪,有些方的象笥,象这样一类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滚落下来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汹涌,所以叫它做新崩滩。

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个山岭,还算是高耸突出的。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凃所处。

《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凃,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凃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

”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译文】新崩滩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峡所没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争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并列;它遮护统领周围的各个山峰,高与云平,还要到霄汉去衡量它们的高低啊!神入孟凃就居住在这大巫山上。

《山海经》记载:“夏朝君主启的臣子孟凃,这人在巴地主管神灵之事。

巴地的人到孟凃那里诉讼,孟凃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来了,被抓的人请求饶命,孟凃赦免了他,让他居住在这丹山的西边。

”郭景纯给《山海经》作注说:“丹山在丹阳,属巴地。

”丹山西就是巫山。

古代汉语文选译文3

古代汉语文选译文3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 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左传 鞍之战
后来,孟尝君拿出记事的本子来询问他的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冯谖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并签上一个“能”字。孟尝君见了名字感到很惊奇,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面呢!”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冯谖回答道:“愿意去。”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动身了。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就看我家里缺什么吧。”

00536古代汉语背诵篇目解析翻译-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

00536古代汉语背诵篇目解析翻译-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

必背篇目7
7.北冥有鱼(背诵)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填空】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 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古代汉语必背篇目
背诵)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chún;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 耀。 译文: ①淳淳:淳朴厚道。②察察:严格冷酷。③缺缺:全都躲避。④倚:靠着。⑤伏:隐藏。⑥极:祸 福转换的极限处。⑦其无正邪:这极限处没有准确的标准。⑧正复为奇:找到准确的标准就是奇迹。 ⑨善复为妖:善转过了就是祸患。⑩方而不割:品行正直不伤害人。⑪廉而不刿:廉洁公正不乱治 人。⑫直而不肆:直率却不妄为。⑬光而不耀:光彩却不炫耀。
古代汉语必背篇目
古代汉语 背诵篇目
小莫老师
小莫老师
必背篇目1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背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释词】
不会超越法度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 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 出规矩。
古代汉语必背篇目
小莫老师
必背篇目4

古代汉语译文

古代汉语译文

古代汉语译文————————————————————————————————作者:————————————————————————————————日期:郑伯克段于鄢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叫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是倒着生的,使姜氏受到惊吓,所以给庄公取名寤生,于是姜氏就很厌恶他。

姜氏宠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

到庄公就位的时候,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

庄公说:“制是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

如果您要其他地方,我唯命是听。

”姜氏就请求京地,庄公便让段住到那里,人们称段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邑的城墙如果超过一百雉,是国家的祸害啊。

先王的制度,大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不人合乎法度,这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会承受不了。

”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做,我怎能避开祸患?”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早点给公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

假使蔓延,起来就难以设法对付了。

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除掉,何况您那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摔跟头,您姑且等着瞧吧!”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既服从庄公,又归属自己。

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分属二主的情形,您对这件事怎么办呢?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太叔,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假如不想给他,那就请您铲除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说:“不用,他将会自己赶上灾祸的。

”太叔又收两属之地为自己的封邑,一直到了廪延一带。

子封说:“可以(动手)了,他的土地日益扩大,将会得到广大的人民。

”庄公答道:“做不合道义的事情,人民就不会亲近他,土地扩大了,也必将崩溃。

”太叔修葺城墙,聚集民众,整治铠甲武器,准备步兵、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夫人姜氏也将为太叔打开城门做内应。

庄公探听到共叔段偷袭的日期,就说:“可以(动手)了。

”他命令子封统率战车二百辆,去讨伐京邑。

王力·古代汉语 文选译文

王力·古代汉语 文选译文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译文(一)牢牢抓住八条:(1)"四到"法眼至──繁体字,一笔一画看看认真;只看见一个大概的轮廓没用,例如:"寿(壽)"、"刚才(纔)"的"才"的简体中文。

存有注释,逐条看看。

"不求甚解",至少学语言课没用。

口到──寓记忆于吟哦,培养"语感"。

西谚:"与其记在心间,不如记在唇边。

"运动记忆不易忘。

心至──用心记,记特定音义,记特定句型等等。

多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官》)。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史记·五帝本纪》)这八个字就是古今多少学问家顺利的共同秘诀。

手到──记笔记,并及时地加以整理;做卡片,定期分类,努力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有生字,要勤翻工具书。

(2)以文选为中心"语言就包含在言语作品中。

"我们要精熟上百篇周秦汉的源头范文,做到能正确诵读、解释、翻译;要熟悉到随便举出其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立刻就能记起是哪一篇里的。

首先练好这一项基本功,然后再谈"深造"二字。

(3)以词汇为重点语音、词汇、语法这三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快,须特别注意。

对于古今词义不同的词,尤其是那些"微殊"的,要细心辨析,留心记住。

读古书误解往往在这些词上头。

如"信"、"书"(《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一年中,我们要扎实地掌握个左右常用词;对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项,要相当熟悉。

我们结合文选讲解一些,大量的还要靠大家课外自己看教材,研究、归纳。

(4)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这就是说,对于文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古汉语语法现象,也要给予相当的重视。

古代汉语片段翻译

古代汉语片段翻译

颜渊死【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想请求孔子把他的车让出来去给颜渊做外棺。

孔子说:“不管有才还是无才,但各人总是向着自己的儿子。

(我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只有棺材而没有外棺,我没有让自己天天走路而把车子拿去给他做外棺。

因为我好歹也是一个大夫品级,是不能天天徒步走路的。

”卫人迎新妇【译文】卫国有人迎娶新娘,新娘上车后,就问:“两边拉套的马是谁家的马?”车夫说:“借来的。

”新娘对仆人说:“鞭打两边拉套的马,中间驾辕的马也跑,可以免受鞭打之苦。

”车到了新郎家门口,扶新娘下车时,她又对送新娘的老妇说:“把灶火灭了,以防失火。

”进了新房,看见舂米的左臼,说:“把它搬到窗户下面,免得妨碍室内往来的人。

”主人觉得她可笑。

新娘这几次说的话,都是切中要害的话,然而不免被人笑话,这是因为新娘刚过门,就说这些,失之过早了。

晋侯赏从亡者【译文】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

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

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

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

”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

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

”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

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盲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

”他的母亲说:“能够象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

”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

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梗阳人有狱【译文】有个梗阳人与别人打官司,眼看就要败讼,于是就向魏献子纳贿托情,魏献子打算答应下来。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_翻译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_翻译

墨子【非攻】原文: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

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

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

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拖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

古代汉语翻译+标点

古代汉语翻译+标点

楚归晋知罃晋人归⑴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⑵知罃。

于是⑶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⑷,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⑸。

执事不以衅鼓⑹,使归即戮⑺,君之惠也。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shū)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⑻也,两释纍囚,以成其好.。

二国有⑼好.,臣不与及⑽,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⑾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

”对曰:“以君之灵,纍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⑿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⒀,亦死且不朽。

若不获命⒁,而使嗣宗职⒂,次及于事,而帅偏师⒃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其竭力致死⒄,无有二心,以尽臣礼。

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

”重为之礼而归之。

词类活用:臣不才.然则德.我乎而求纾.其民以成其好.二国有好.其谁敢德.判断句:执事不以衅鼓⑹,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所以报也宾语前置句:又谁敢怨其谁敢德何以报我双宾语句:为之礼固定句式:何以报我注释⑴归;送还。

公子谷臣:楚庄王的儿子。

连尹襄老:连尹是楚国官名,襄老是楚国的大臣。

连尹、楚国主射之官。

⑵求:索取。

⑶于是:在这个时候。

佐中军;担任中军副帅。

⑷治戎:治兵,演习军队。

这里的意思是交战。

⑸馘(guo2):割下敌方战死者的左耳(用来报功)。

这里与“俘”连用,指俘虏。

⑹鼓:取血涂鼓,意思是处死。

⑺即戮(lu4):接受杀戮。

⑻惩:戒,克制。

忿:怨恨。

⑼出现。

一说通“宥(you4)”。

⑽与及:参与其中,相干。

⑾任:担当⑿外臣:外邦之臣。

臣子对别国君主称外臣。

⒀宗:宗庙。

⒁不获命:没有获得国君允许杀戮的命令。

⒂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

⒃偏师:副帅、副将所属的军队,非主力军队。

⒄致死:献出生命。

译文:晋人归还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首给楚国,以此要求交换知罃。

古代汉语00536 文选译文自考整理笔记2019

古代汉语00536    文选译文自考整理笔记2019

一夫子之於是邦也【子禽问子贡说:夫子他老人家每次到一个地方,一定会知道这个国家的正事,你说他是求教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着温和,恭谨,节俭,谦逊的人品得来的消息,夫子得来的方法与别人不尽相同。

】贫而无谄【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器,象牙,玉器、石器一样,切磋它,琢磨领会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啊(子贡的名)你能从我已经说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说到的意思,会举一反三,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背熟)【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学识品行都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了;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容易迷惑糊涂;五十岁,听见什么话都习以为常了不会再感到逆耳了;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话语,便能辨真假明是非;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超越出常矩了。

】哀公问社【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时,用什么材料做木牌。

宰我说:夏朝用松木,殷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意思为了使人战战栗栗】孔子听了宰我牵强附会的说法,批评宰我说已经做了的事不便解释:已经完成的事情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了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我未见好仁者【孔子说:“我不曾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

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

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

大概这样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

”】女与回也孰愈【孔子对子贡道:“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子贡答道:“我么,怎敢和回相比?他啦,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咧,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孔子道:“赶不上他;我同意你的话,是赶不上他。

”】颜渊季路侍【译文】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

孔子道:“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道:“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古代汉语全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全文及翻译

《夫子至于是邦也》【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能够听到那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求教得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先生温和、善良、恭敬、谨慎、谦让,是凭着这些德性得到的。

先生求取的办法,大概不同于别人求取的方法吧!”《贫而无谄》【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其斯之谓与: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译文】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哀公问社于宰我》【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站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

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

”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评析】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

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

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

-第一单元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遗弃了他的手杖,化成桃林。

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在很早很早以前,但又在盘古时期的开天辟地之后,天的四周塌下来了,与地连在了一起。

包括九州在内的中国版图并不完整,它们并非完全相连接的一个整块。

天,不是完整的天。

地,不是完整的地。

尚有天地未分,互相粘连的地方。

有时,冲天烈火熊熊燃烧,森林大火蔓延不息。

有时,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很多地面被水覆盖,到处是一片汪洋。

(在这种情况下),凶禽猛兽,经常伤害百姓。

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娲带领人民,采用焚烧木材“炼五色石”的方法,来修补出现漏洞的苍天。

通过“砍断大海龟脚”的方法,使天的四周不会塌下,不再与大地互相粘连。

通过“杀死黑色的龙”,来解救中原大地的黎民百姓。

通过堆积草木灰,来吸干并阻止泛滥横流的大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从前,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不符合法制,您将要不能控制。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如何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很难铲除干净,何况是您那受到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趋灭亡,你姑且等待。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暗中归自己控制。

公子吕说:“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国君的统治,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

”庄公说:“不用管他,他自己会遭到灾祸的。

”太叔又把两处地方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更多老百姓的拥护。

”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也终将崩溃。

”共叔段修整了城郭,聚集人民,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修缮盔甲兵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袭击郑国都。

武姜准备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做内应。

庄公知道了共叔段偷袭郑的日期,说:“可以出击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讨伐京邑。

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

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到共国。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

”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意为大哥),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隐含责难郑伯逼走共叔段的意思。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后悔了。

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特意把贡品献给郑庄公。

庄公赐给他饭食。

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

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一个母亲,我吃的东西她都吃过,只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

”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为什么这么说?”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颍考叔他后悔的心情。

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忧虑的?只要掘地挖出泉水,挖个隧道,在那里见面,那谁能说您违背誓言(不是跟誓词相合)呢?”庄公依了他的话。

庄公走进隧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于是姜氏和庄公作为母亲和儿子跟从前一样(即恢复了母子关系)。

公元前589年六月十七日,齐、晋双方军队在鞍摆开阵势。

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当为戎右(古代战车,将领居左,御者居中。

如果将领是君主或主帅则居中,御者居左。

负责保护协助将领的人居右)。

晋国的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当戎右。

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

”不给马披上甲就驱马奔驰(之:指驾车的马)。

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没有中断擂鼓,说:“我受重伤了(古代病重、伤重、饥饿、劳累过度造成体力难以支持,都叫‘病’)。

”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射中的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我哪敢说受伤?您(‘吾子’比‘子’更亲切些)忍著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地势不平,我必定下去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不过您确实伤势很重难以支持了。

”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鼓声和战旗,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

这辆车上只要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

怎么能由于伤痛而败坏了国君的大事呢?穿上盔甲,手执兵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伤痛还不至于死,您(还是)努力指挥战斗吧!”解张将右手所持的辔绳并握于左手,腾出右手接过郤克的鼓槌擂鼓。

张侯所驾的马狂奔起来(由于单手持辔无法控制),晋军跟随他们。

齐军崩溃。

晋军追赶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遍。

韩厥梦见子舆(韩厥父,当时已去世)对自己说:“次天早晨避开战车左右两侧!”因此(韩厥)在战车当中驾车追赶齐侯。

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是个贵族。

”齐侯说:“称他为贵族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

”(按,乃齐侯愚蠢之举)射他左边的人,坠落车下;射他右边的人,倒在车里。

(晋军)将军綦毋张(晋大夫,綦毋氏,名张)失去战车,跟随韩厥,说:“请搭车。

”跟在左边或右边,(韩厥)都用肘制止他,使他站在自己身后(按,韩厥由于梦中警告,所以这样做,以免綦毋张受害)。

韩厥弯下身子,把倒在车中的戎右安放稳当。

逢丑父和齐侯交换位置(这是逢丑父为了保护齐侯,乘韩厥低下身子安放戎右的机会与齐侯交换位置,以便不能逃脱时蒙混敌人)。

将要到达华泉(泉水名,在华不注山下)时,(齐侯)两边的(中间两马为服,旁边两马为骖)被树枝等钩住。

(昨天夜里)丑父睡在轏车(一种卧车)里,有蛇从他身底出现,以臂击蛇,手臂受伤却隐瞒了伤情(按,这是为了交代丑父之所以不能下来推车而补叙的头天夜里的事)。

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追上。

韩厥手持拴马绳站在齐侯的马前(絷:拴缚马足的绳索),拜两拜,然后下跪,低头至地(这是臣下对君主所行的礼节。

春秋时代讲究等级尊卑,韩厥对敌国君主也行臣仆之礼)。

捧著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向齐侯献上,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军队深入齐国的土地。

’臣下不幸,正好在军队任职,没有地方逃避隐藏(我不能不尽职作战)。

而且怕由于我的逃避会给两国的国君带来耻辱。

臣下不称职地处在战士地位,冒昧地向您报告,臣下不才,代理这个官职是由于人才缺乏充数而已(外交辞令:自己是不得已参加战斗,不能不履行职责,来俘获齐侯你)。

”逢丑父(充齐侯)命令齐侯下车,往华泉去取水来给自己喝。

郑周父驾著齐君的副车,宛茷担任副车的车右,载上齐侯使他脱身。

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的将领手下要杀掉他。

呼喊道:“从今以后不会有代替他的国君承担患难的,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一个人不畏惧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

赦免他,用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

”于是赦免了逢丑父。

齐国有一人叫冯谖。

因为太穷而不能养活自己。

他便托人告诉孟尝君,表示意愿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

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擅长。

回答说没有什么擅长。

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本事。

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旁边的人认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让他吃粗劣的饭菜。

(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等(车客)出有车;中等(门下之客)食有鱼;下等(草具之客)食无鱼。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没有鱼吃。

”左右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说:“让他吃鱼,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外出没有车子。

”左右的人都取笑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

孟尝君说:“给他车子,按照上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此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没有能力养家。

”此时,左右的手下都开始厌恶冯谖,认为他贪得无厌。

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问他:“冯公有亲人吗?”冯谖说:“家中有老母亲。

”于是孟尝君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

于是从那之后。

冯谖不再唱歌。

后来孟尝君贴出一张布告,向门下所有门客征询:谁是学财务(就是会计)的,能为我(田文)在薛地收债?冯谖署名说:能.孟尝君很奇怪,说:这是谁啊?侍从们说:就是那个唱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着说:客人果真有能耐,我从未接见过,真对不起他.就请他来面见孟尝君。

道歉说: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沉溺于国家大事之中,得罪了先生。

先生不以为羞耻,还愿为我到薛地收债吗?冯谖说:我愿意。

于是就准备行李,备好车马,将债券都装车运走。

向孟尝君告辞说:收完债,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吗?孟尝君说:家里少什么就带点什么吧。

冯谖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

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

百姓都高呼“万岁”。

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

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

”“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

冯谖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

”孟尝君听后很不快地说:“嗯,先生,算了吧。

”又过了一年,有人在齐愍王面前诋毁孟尝君,愍王便以“寡人不敢把先王的臣当做自己的臣”为借口罢掉了孟尝君的相位。

孟尝君罢相后返回自己的封地,距离薛邑尚有百里,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孟尝君。

孟尝君此时方知冯谖焚券买义收德的用意,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出于孟尝君政治地位还不巩固的考虑,冯谖对孟尝君进言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并且说愿意“为君复凿二窟”。

孟尝君便给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去游说魏国。

冯谖西入大梁,对魏惠王说齐国之所以能称雄于天下,都是孟尝君辅佐的功劳,今齐王听信谗言,把孟尝君放逐到诸侯国去了,孟尝君必然对齐王不满。

孟尝君的治国谋略和才能是世人皆知的,先生若能接他来梁国,在他的辅佐下,定能国富而兵强。

惠王也久闻孟尝君的贤名,一听这话喜出望外,立即空出相位,让原来的相国做上将军,派出使节,以千斤黄金、百乘马车去聘孟尝君。

冯谖先于魏国使臣赶回薛地,告诫孟尝君说:“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