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译文
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译文参考
家中深闺内室和风送暖,田间小路花草飘香。
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太阳升在空中光辉闪耀,露珠落在地上色彩斑烂。
阳光照射得尘埃光彩绚丽,大地袭来的气息春意盎然。
攀桃折李啊不忍别离,送子出征啊泪湿罗衫。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
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
至于离别到极远的国家去,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望着高大的树木,与故乡告别;站在北边桥头,和亲人长辞。
左右仆从感情激动,亲戚朋友泪流不息。
可班荆兮赠恨,唯樽酒兮叙悲。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
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铺草在地而坐,相赠以恨别诗篇;只有杯酒送行,叙说这别离悲情。
正值秋雁南飞的日子,露珠降下的时令。
怨而又怨啊,此去远山路曲曲弯弯;走了又走啊,迢迢长河岸哪有尽头?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
又如丈夫住在淄水的西面,妻子住在黄河的北边。
曾经是夫妻在晨光中同起梳洗,傍晚共坐一室燃起炉香。
如今丈夫做官在千里之外,可怜妻子虚度青春时光。
愧对闺中琴瑟,因别离而无心弹奏;懒上高台,致使帷幕长掩而暗淡昏黄。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
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春天,庭院里关闭着青苔的颜色;秋夜,罗帐中照耀着明月的清光。
夏日辗转竹席白天难度,冬夕孤守银灯黑夜漫长。
织成织锦曲啊眼泪已经流尽,制就回文诗啊顾影独自悲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或有在华阴山求仙的方士,服食丹药回到深山。
法术已经奥妙却还继续修炼,道行已很高超但尚未得到真传。
他们专心守着丹灶而不过问世事,为炼丹药正心定志坚。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蹔游万里,少别千年。
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成仙即可驾鹤飞越河汉,得道便能乘鸾翱翔云天。
古代汉语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
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齐桓晋文之事作者:孟子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
古代汉语上册译文
鲁施氏有二子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爱好学术,另一个爱兵法。
爱学术的儿子用文学之道去求得齐侯任用,齐侯接纳了他,让他做诸位公子的老师。
爱好兵法的儿子到了楚国,用以武强国的方法向楚王求职,楚王非常喜欢他,让他担任军正之职,他们的俸禄让他们家里发了财,他们的爵位使亲族显耀。
施氏的邻居孟氏,同样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的也和施氏的儿子相同,但却被贫困的生活弄得非常窘迫,对施家的富有很羡慕,因此便跟随施氏请教升官发财的窍门。
施氏的两个儿子把实情告诉了孟氏。
孟氏的儿子便一个跑到秦国去,以学术去向秦王寻求官职,秦王说:“如今各诸侯国靠武力争霸,他们所努力从事的是练兵和聚粮罢了。
如果用仁义道德来治理我们的国家,这无异于亡国之道。
”结果将他处以宫刑,驱逐出境。
孟氏的另一个儿子跑到卫国,用兵法来求得卫侯任用,卫侯说:“我的国家是个弱小的国家,而又夹在大国中间。
对于大国,我们只有侍奉它,小国家我们则安抚它,这才是求得平安的策略。
如果依靠用兵的权谋,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如果让你好好地回去,你跑到别的国家去,对我的后患可不小。
”于是将孟氏的这个儿子砍了脚再送回鲁国。
孟氏的两个儿子回来后,孟氏父子都跑到施氏家里捶着胸来责骂施氏。
施氏说:“凡事抓住了时机便会发达,错过机会便会招致灭亡。
你们的学业和我们相同,但结果大不一样,这是因为你们运用不合时宜,不是你们的行为有什么错误。
况且天下的事理没有总是这样的,也没有总不是这样的。
以前采用的东西,现在有的已经抛弃了;现在丢弃的东西,后世可能又会加以使用。
这种用与不用,是没有一定的。
抓住时机,见机行事,灵活地处理问题,才算聪明。
如果你智力不够,即使像孔丘那样渊博,象吕尚那样富有谋术,又怎么能不处处碰壁呢?”孟氏父子听了,心情开朗,消除了怒气,说:“我们懂了,你不必再讲了。
”九方皋相马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
古代汉语译文
颜渊死,颜路颜渊死,颜路(1)请子之车以为之椁(2)。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3)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可徒行也。
”【注释】(1)颜路:“颜无繇(yóu),字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45年。
(2)椁:音guǒ,古人所用棺材,内为棺,外为椁。
(3)鲤:孔子的儿子,字伯鲁,死时50岁,孔子70岁。
(4)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们的后面,意即当过大夫。
孔子在鲁国曾任司寇,是大夫一级的官员。
【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
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
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
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
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评析】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孔子多次高度称赞颜渊,认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学上进。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买椁。
尽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却不愿意卖掉车子。
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大夫一级的官员,而大夫必须有自己的车子,不能步行,否则就违背了礼的规定。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对礼的严谨态度。
二;卫人迎新妇选自:《战国策》卫人迎新妇[文言文/古文原文]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者曰:“借之。
”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
”[文言文翻译/解释]:卫国有家人迎接新娘,新娘上车(时),问:“骖马,是谁的马?”驾车的人说:“借的。
”新娘对赶车的仆人说:“抽骖,不要抽打服。
”[文言文/古文原文]: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
”[文言文翻译/解释]:拜别的时候,让送亲的老婆婆:“把灶灭了,(不然)会失火(的)”[文言文/古文原文]: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
[文言文翻译/解释]:进房时看见石臼,说:“移到窗下去,防止往来的人(偷)”主人笑话她。
[文言文/古文原文]:此三言,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古汉翻译——精选推荐
古代汉语《左传》郑伯克于段与鄢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齐桓公伐楚晋灵公不君秦晋案之战楚归晋知蓥祁奚举贤子产不毁乡校蹇叔哭师冬,晋文公卒。
庚辰,将殡于曲沃。
出绛,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译文:从前,秦穆公发兵偷袭郑国,蹇叔劝谏说:“不行。
我听说过,偷袭别国城邑,用战车不能超过百里,用步兵不能超过三十里,都是凭着士兵土气旺盛和力量强大,因此进攻敌人能消灭他们,撤离战场能够迅速离去。
现在要行军几千里,又要穿越其他诸侯国的领上去偷袭郑国,我认为这不行。
请您慎重考虑。
”穆公不听从他的意见。
蹇叔送军队出征送到城门外,哭着说;“将士们啊,我看到你们出去却看不到你们回来啊。
”蹇叔的两个儿子叫申和视,参加军队一起出征。
蹇权对他的儿子们说;“晋国如果阻击我军,一定在肴山。
”秦穆公听说这件事,派人责备蹇叔说:“我出兵打仗,还不知结果怎样,现在你哭着给军队送行,这是给军队哭丧啊。
”蹇叔回答说:“我不敢给军队哭丧。
我老了,有两个儿子,都跟军队一起出征,等队伍回来时,不是他们死了,就一定是我死了,因此才哭的。
”秦军经过周地向东进发。
郑国商人弦高、奚施将要西行到周地做买卖,半路上遇到秦军,弦高说:“哎呀!秦军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这一定是去偷袭郑国。
”立刻让奚施回国报告,自己就假托郑伯的命令慰劳秦军,说:“我们国君本来听说贵国军队要来,已经好久了。
《古代汉语》全译文
《古代汉语》全译文1神话四则1)形天——《山海经·海外西经》可能在战国时代成书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译文】形天与天帝在神威方面进行比斗,天帝弄断他的头,把他葬在常羊山。
于是用乳头作为眼,用肚脐作为口,持盾和戚(类似斧的兵器)挥舞着(继续与天帝抗争)。
2)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神话中的巨人,善奔跑,传说是大地之神后土的孙子。
父:古代用在男子名后的美称,又写作“甫”)与太阳赛跑。
赶上(接近)了太阳,口渴,想要得到喝的水。
到黄河、渭水中去喝水,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
到北边去喝大湖里的水(大泽:神话中的大湖),还没赶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丢下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邓林(即桃林)。
3)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从前,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与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争为帝王,(共工)发怒碰撞不周之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4)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古人把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九州,这里泛指大地)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颛:纯朴厚实),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
自考《古代汉语》全译文(5)
20、《苏武传》——《汉书》主要作者班固(东汉) 武字⼦卿,少以⽗任,兄弟并为郎,稍迁⾄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恐汉袭之,乃⽈:“汉天⼦我丈⼈⾏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斥候百余⼈俱。
既⾄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汉所望也。
⽅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归汉。
会武等⾄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闻汉天⼦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余,单于出猎,独阏⽒⼦弟在。
虞常等七⼗余⼈欲发,其⼀⼈夜亡告之。
单于⼦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杀,胜惠共⽌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何⾯⽬以归汉?”引佩⼑⾃刺。
卫律惊,⾃抱持武。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
武⽓绝,半⽇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遣⼈候问武,⽽收系张胜。
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副有罪,当相坐。
”武⽈:“本⽆谋,⼜⾮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富贵如此。
苏君今⽇降,明⽇复然。
空以⾝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为⼈⾂⼦,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为见?且单于信⼥,使决⼈死⽣,不平⼼持正,反欲⽃两主观祸败。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译文
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第一单元巫山、巫峡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
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
【译文】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
巫峡是杜宇王时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
郭仲产说:“按照《汉书·地理志》,巫山在巫山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山在巫山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长江经过巫峡,往东流去,经过新崩滩。
这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塌过一次。
崩塌的时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几十丈高的浪头。
现在滩上的石头,有些圆的象箪,有些方的象笥,象这样一类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滚落下来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汹涌,所以叫它做新崩滩。
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个山岭,还算是高耸突出的。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凃所处。
《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凃,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凃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
”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译文】新崩滩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峡所没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争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并列;它遮护统领周围的各个山峰,高与云平,还要到霄汉去衡量它们的高低啊!神入孟凃就居住在这大巫山上。
《山海经》记载:“夏朝君主启的臣子孟凃,这人在巴地主管神灵之事。
巴地的人到孟凃那里诉讼,孟凃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来了,被抓的人请求饶命,孟凃赦免了他,让他居住在这丹山的西边。
”郭景纯给《山海经》作注说:“丹山在丹阳,属巴地。
”丹山西就是巫山。
古代汉语文选译文3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 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左传 鞍之战
后来,孟尝君拿出记事的本子来询问他的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冯谖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并签上一个“能”字。孟尝君见了名字感到很惊奇,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面呢!”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冯谖回答道:“愿意去。”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动身了。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就看我家里缺什么吧。”
古代汉语译文
古代汉语译文————————————————————————————————作者:————————————————————————————————日期:郑伯克段于鄢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叫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是倒着生的,使姜氏受到惊吓,所以给庄公取名寤生,于是姜氏就很厌恶他。
姜氏宠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
到庄公就位的时候,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
庄公说:“制是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
如果您要其他地方,我唯命是听。
”姜氏就请求京地,庄公便让段住到那里,人们称段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邑的城墙如果超过一百雉,是国家的祸害啊。
先王的制度,大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不人合乎法度,这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会承受不了。
”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做,我怎能避开祸患?”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早点给公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
假使蔓延,起来就难以设法对付了。
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除掉,何况您那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摔跟头,您姑且等着瞧吧!”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既服从庄公,又归属自己。
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分属二主的情形,您对这件事怎么办呢?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太叔,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假如不想给他,那就请您铲除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说:“不用,他将会自己赶上灾祸的。
”太叔又收两属之地为自己的封邑,一直到了廪延一带。
子封说:“可以(动手)了,他的土地日益扩大,将会得到广大的人民。
”庄公答道:“做不合道义的事情,人民就不会亲近他,土地扩大了,也必将崩溃。
”太叔修葺城墙,聚集民众,整治铠甲武器,准备步兵、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夫人姜氏也将为太叔打开城门做内应。
庄公探听到共叔段偷袭的日期,就说:“可以(动手)了。
”他命令子封统率战车二百辆,去讨伐京邑。
王力·古代汉语 文选译文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译文(一)牢牢抓住八条:(1)"四到"法眼至──繁体字,一笔一画看看认真;只看见一个大概的轮廓没用,例如:"寿(壽)"、"刚才(纔)"的"才"的简体中文。
存有注释,逐条看看。
"不求甚解",至少学语言课没用。
口到──寓记忆于吟哦,培养"语感"。
西谚:"与其记在心间,不如记在唇边。
"运动记忆不易忘。
心至──用心记,记特定音义,记特定句型等等。
多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官》)。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史记·五帝本纪》)这八个字就是古今多少学问家顺利的共同秘诀。
手到──记笔记,并及时地加以整理;做卡片,定期分类,努力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有生字,要勤翻工具书。
(2)以文选为中心"语言就包含在言语作品中。
"我们要精熟上百篇周秦汉的源头范文,做到能正确诵读、解释、翻译;要熟悉到随便举出其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立刻就能记起是哪一篇里的。
首先练好这一项基本功,然后再谈"深造"二字。
(3)以词汇为重点语音、词汇、语法这三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快,须特别注意。
对于古今词义不同的词,尤其是那些"微殊"的,要细心辨析,留心记住。
读古书误解往往在这些词上头。
如"信"、"书"(《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一年中,我们要扎实地掌握个左右常用词;对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项,要相当熟悉。
我们结合文选讲解一些,大量的还要靠大家课外自己看教材,研究、归纳。
(4)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这就是说,对于文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古汉语语法现象,也要给予相当的重视。
古代汉语片段翻译
颜渊死【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想请求孔子把他的车让出来去给颜渊做外棺。
孔子说:“不管有才还是无才,但各人总是向着自己的儿子。
(我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只有棺材而没有外棺,我没有让自己天天走路而把车子拿去给他做外棺。
因为我好歹也是一个大夫品级,是不能天天徒步走路的。
”卫人迎新妇【译文】卫国有人迎娶新娘,新娘上车后,就问:“两边拉套的马是谁家的马?”车夫说:“借来的。
”新娘对仆人说:“鞭打两边拉套的马,中间驾辕的马也跑,可以免受鞭打之苦。
”车到了新郎家门口,扶新娘下车时,她又对送新娘的老妇说:“把灶火灭了,以防失火。
”进了新房,看见舂米的左臼,说:“把它搬到窗户下面,免得妨碍室内往来的人。
”主人觉得她可笑。
新娘这几次说的话,都是切中要害的话,然而不免被人笑话,这是因为新娘刚过门,就说这些,失之过早了。
晋侯赏从亡者【译文】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
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
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
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
”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
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
”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
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盲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
”他的母亲说:“能够象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
”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
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梗阳人有狱【译文】有个梗阳人与别人打官司,眼看就要败讼,于是就向魏献子纳贿托情,魏献子打算答应下来。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_翻译
墨子【非攻】原文: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
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
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
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拖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
古代汉语00536 文选译文自考整理笔记2019
一夫子之於是邦也【子禽问子贡说:夫子他老人家每次到一个地方,一定会知道这个国家的正事,你说他是求教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着温和,恭谨,节俭,谦逊的人品得来的消息,夫子得来的方法与别人不尽相同。
】贫而无谄【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器,象牙,玉器、石器一样,切磋它,琢磨领会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啊(子贡的名)你能从我已经说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说到的意思,会举一反三,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背熟)【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学识品行都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了;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容易迷惑糊涂;五十岁,听见什么话都习以为常了不会再感到逆耳了;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话语,便能辨真假明是非;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超越出常矩了。
】哀公问社【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时,用什么材料做木牌。
宰我说:夏朝用松木,殷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意思为了使人战战栗栗】孔子听了宰我牵强附会的说法,批评宰我说已经做了的事不便解释:已经完成的事情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了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我未见好仁者【孔子说:“我不曾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
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
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
大概这样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
”】女与回也孰愈【孔子对子贡道:“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子贡答道:“我么,怎敢和回相比?他啦,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咧,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孔子道:“赶不上他;我同意你的话,是赶不上他。
”】颜渊季路侍【译文】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
孔子道:“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道:“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古代汉语00536 文选译文自考整理笔记2019
一夫子之於是邦也【子禽问子贡说:夫子他老人家每次到一个地方,一定会知道这个国家的正事,你说他是求教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着温和,恭谨,节俭,谦逊的人品得来的消息,夫子得来的方法与别人不尽相同。
】贫而无谄【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器,象牙,玉器、石器一样,切磋它,琢磨领会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啊(子贡的名)你能从我已经说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说到的意思,会举一反三,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背熟)【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学识品行都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了;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容易迷惑糊涂;五十岁,听见什么话都习以为常了不会再感到逆耳了;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话语,便能辨真假明是非;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超越出常矩了。
】哀公问社【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时,用什么材料做木牌。
宰我说:夏朝用松木,殷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意思为了使人战战栗栗】孔子听了宰我牵强附会的说法,批评宰我说已经做了的事不便解释:已经完成的事情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了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我未见好仁者【孔子说:“我不曾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
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
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
大概这样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
”】女与回也孰愈【孔子对子贡道:“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子贡答道:“我么,怎敢和回相比?他啦,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咧,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孔子道:“赶不上他;我同意你的话,是赶不上他。
”】颜渊季路侍【译文】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
孔子道:“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道:“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古代汉语全文及翻译
《夫子至于是邦也》【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能够听到那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求教得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先生温和、善良、恭敬、谨慎、谦让,是凭着这些德性得到的。
先生求取的办法,大概不同于别人求取的方法吧!”《贫而无谄》【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其斯之谓与: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译文】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哀公问社于宰我》【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站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
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
”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评析】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伯克段于鄢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叫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是倒着生的,使姜氏受到惊吓,所以给庄公取名寤生,于是姜氏就很厌恶他。
姜氏宠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
到庄公就位的时候,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
庄公说:“制是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
如果您要其他地方,我唯命是听。
”姜氏就请求京地,庄公便让段住到那里,人们称段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邑的城墙如果超过一百雉,是国家的祸害啊。
先王的制度,大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不人合乎法度,这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会承受不了。
”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做,我怎能避开祸患?”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早点给公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
假使蔓延,起来就难以设法对付了。
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除掉,何况您那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摔跟头,您姑且等着瞧吧!”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既服从庄公,又归属自己。
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分属二主的情形,您对这件事怎么办呢?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太叔,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假如不想给他,那就请您铲除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说:“不用,他将会自己赶上灾祸的。
”太叔又收两属之地为自己的封邑,一直到了廪延一带。
子封说:“可以(动手)了,他的土地日益扩大,将会得到广大的人民。
”庄公答道:“做不合道义的事情,人民就不会亲近他,土地扩大了,也必将崩溃。
”太叔修葺城墙,聚集民众,整治铠甲武器,准备步兵、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夫人姜氏也将为太叔打开城门做内应。
庄公探听到共叔段偷袭的日期,就说:“可以(动手)了。
”他命令子封统率战车二百辆,去讨伐京邑。
京邑的人也背叛太叔段,段就逃到鄢邑,庄公又在鄢邑讨伐段。
五月辛丑这一天,太叔逃亡到了共国。
鞍之战癸酉这天,齐晋两国军队在鞌地摆开阵势。
邴夏给齐侯驾车,逢丑父做车右。
晋军解张给郤克驾车,郑丘缓做车右。
齐侯说:“我们姑且剪除消灭晋军之后再吃早饭!”不给马披上铠甲就驱马进攻。
郤克被箭射伤,血一直流到鞋上,仍然没有停止击鼓。
说:“我伤得很重!”张侯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穿进我的手和肘;我折断箭继续驾车,左边车轮都被染成深红色。
怎么敢说伤得很重呢?您还是忍住它吧。
”郑丘缓说:“从一开始交战,如果有难走的路,我必定下来推车。
您难道知道这些吗?然而您却说伤得很重。
”张侯说:“军队的注意力在于我们的旗帜和鼓声,前进、后退都听从它。
这辆战车只要有一个人镇守它,就可以使大事成功。
怎么能因为受伤而坏了君王的大事呢?穿上铠甲,拿起兵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伤重还没有死,您还是努力坚持吧!”解张把缰绳并在左手,右手拽过鼓槌来击鼓,战马狂奔不能停止,军队跟随主帅的车向前冲。
齐军大败。
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追赶不止)。
韩厥做梦梦见父亲子舆对自己说:“早晨要避开兵车左右两侧。
”因此他代替御者,立在车中央驾车追赶齐侯。
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人,他是君子。
”齐侯说:“称他君子而又射他,不符合礼。
”于是射他左边的人,左边的人坠落到车下;射他右边的人,右边的人仆倒在车中。
綦毋张失去了兵车,跟随韩厥说:“请允许我搭乘您的车。
”綦毋张站在韩厥的左边和右边,韩厥都用肘撞他,让他立在自己的身后。
韩厥低下身把他右边被射倒的人放稳当。
逢丑父和齐侯调换了位置。
快要到华泉时,兵车两旁的马绊在树上而停住。
(交战前一天晚上)逢丑父睡在棚车里,一条蛇从他的身下爬出,他用手臂击蛇,手臂受伤但他隐瞒了这件事,所以不能推车而被晋军赶上。
韩厥拿着绊马索站在齐侯马前,拜了两拜,然后下跪低头至地,捧着酒杯加上美玉来进献,说:“我国国君派群臣替鲁国、卫国请求(您不要再进攻他们),说‘不要让晋军深人您的国土。
’我很不幸,恰巧遇上您的兵车行列,没有地方逃避躲藏,而且怕因为逃跑躲避给两国国君带来耻辱。
我充数当个战士,冒昧地禀告您我不会办事,暂且任个职务以弥补人才匮乏(但我既任此职,只好勉强做我应该做的事了----俘虏您)。
”逢丑父让齐侯下车到华泉去取水。
郑周父驾着副车,宛茷做车右,载着齐侯逃走免于被俘。
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将要杀他。
逢丑父大喊道:“从今以后不会再有能代替自己国君承担患难的人,现在这里有了一个,还将要被杀掉吗?(因为这里有一位,将要被杀戮了!)”郤克说:“一个人不把用自己死而使他的君王免于被俘当作难事,我杀了他不善。
赦免他,来鼓励侍奉君主的人吧。
”于是没有杀他。
勾践灭吴范雎说秦王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西鄙北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至于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
有献于公,公赐之食。
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鞌之战左传癸酉,师陈于鞌。
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
晋解张御卻克,郑丘缓为右。
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齐师败绩。
逐之,三周华不注。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
”故中御而从齐侯。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韩厥俛定其右。
逢丑父与公易位。
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壁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邵献子将戮之。
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卻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赦之,以劝事君者。
”乃免之。
勾践灭吴国语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
”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