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梳理(精品)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借助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比较,会判断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2、过程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感恩、爱国、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年历卡、2月份月历卡、合作卡、小组探究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是个有意义的日子,因为同学们第一次在咱们录播室录课,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日子记住,现在是2018年4月x日xx时xx分xx秒(板书),黑板上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这里还藏着几个较大的时间单位,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吧。

瞧,他们都是谁?(年、月、日)2、大家可别小看这三个朋友,它们总是帮咱们记录着生活中一些快乐的、难忘的甚至是激动的事情,下面老师邀请大家坐上时光快车,一起去看看年月日是怎么来的吧3、你们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地球是这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你们想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多长时间吗?课件演示:依次演示地球自转一周,地球绕太阳一周,月亮绕地球一周,同步配音: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月亮绕地球一圈就是一个月;地球绕太阳一圈就是一年。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板书:认识年月日)【设计意图】通过充满奥秘的宇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

从科普知识的角度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时光快车看大家对年月日这么感兴趣,准备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可是他记录时间的法宝,你知道是什么吗?1、出示谜语:一张宝宝真神奇,印的全部是数字。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十五课时备课时间:.5.25上课时间:.5.31序号:55综合应用:纸与我们的生活课型:实践课教学目标:、在交流、调查的过程中,了解纸的用途,感受节约纸张的意义。

2、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调查的方法,提高搜集信息、整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际应用,全面巩固知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调查纸的用途师生谈话:纸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吗?请学生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要用到纸。

(学生调查汇报:学习需要纸,生活需要纸、手工制作有时也需要纸,纸与我们的生活随时相伴),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纸与我们的生活。

板书课题:纸与我们的生活。

二、合作探究,搜集、整理用纸数量(该综合应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吨、千克、克及两位数的乘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一)、学生提出自己本课想解决的问题,教师予以整理。

如:我们每天要用掉多少纸呢?一张纸大约有多重?我们每天会用掉多少纸呢?……(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调查整理第一个问题:你每天会用掉多少纸?(可通过自己每天写作业和生活中所用纸的数量来确定大约有多重。

)2、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调查结果。

3、解决“一张纸有多重?”这个问题。

教师出示:一摞1000张的纸约3千克,请学生估计一张纸有多重。

4、你一天大约会用掉多重的纸?学生谈论汇报。

5、小组统计完成下表,统计一周会用掉多少千克纸。

姓名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合计6、完成表格后,请学生计算全校一周会用掉多少千克纸?一个学期用掉多少?一年呢?(教师可引导学生来制做表格)三、拓展延伸,讨论节约用纸的意义请学生对得出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了解纸的作用和节约用纸的意义。

四、提倡议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调查得出的数据,想向同学们提出什么倡议,以使学生的不同感受和想法得到抒发,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

第十六课时备课时间:.5.25上课时间:.6.2序号:56整理和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知识点目录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知识点目录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知识点目录一上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1.5以内数的认识(数数、读写、组成、数序)2.0的认识3.6-10的认识(数数、读写、组成、数序意义)4.认识“>”、“<”和“=”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1.分类2.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1.5以内的加法2.5以内的减法3.得数是6、7的加法4.被减数是6/7的减法5.得数是8、9的加法;被减数是8、9的减法6.得数是10的加法;被减数是10的减法7.连加、连减8.加减混合四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1.认识上下、前后、左右2.智慧广场: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1.11-20以内数的认识2.20以内的加减法六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9加几2.8加几3.7、6加几4.十几减95.十几减86.十几减7、6、5八总复习智慧广场: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一下一下雨了-----认识钟表1.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二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1.100以内数的认识2.比较数的大小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几;几十几减几十;几十几减几4.智慧广场:用有序列举的方法,找符合条件的数三牧童-----认识图形1.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四绿色行动-----100以内的加减法(一)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3.两位数减整十数4.整十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五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1.认识元、角、分2.元角的简单计算六大海边-----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竖式)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5.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运算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1.求相同加数的和2.认识乘法3.有关1和0的乘法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1.认识厘米,认识线段2.认识米九我换牙了-----统计1.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智慧广场:列表格有序列举,解决递增递减问题二上一看杂技------表内乘法1.5的乘法口诀2.2的乘法口诀(1的乘法口诀)3.3、4的乘法口诀4.相关链接:乘加、乘减计算(口诀)二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2.锐角、直角、钝角3.智慧广场:分类有序地数图形三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1.6的乘法口诀2.7的乘法口诀3.8的乘法口诀、倍的认识4.9的乘法口诀、学习竖式5.口诀的回顾整理四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1.认识平均分2.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3.学习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4.0的除法五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1.认识生活中和平面图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六制作标本------表内除法1.用5以内口诀解决问题、学习除法竖式2.用5以上口诀解决问题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4.相关链接:乘除混合运算(口诀)5.回顾整理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1.根据实物、照片或直观图等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简单物体八野营------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的认识(直观得到结果)2.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能计算结果)会根据实际情况取结果(进一法或)3.智慧广场:小彩旗(图形的周期)九休闲假日------解决问题1.分两步解决问题(乘加、乘减)2.分两步解决问题(除加、除减)十过年------总复习二下一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千和千以内数2.认识万和万以内数3.认识近似数和书的大小比较4.口算(整百(千)(万)数的加减)5.数的估计策略二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毫米、分米的认识2.千米的认识3.智慧广场:搭配问题三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口算:32+45,45-322.不进位笔算:三位+三位,三位+两位3.估算:大约有多少,认识约等号4.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5.验算四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图形的拼组五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1.连续进位加2.连续退位减3.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纸条图分析问题)4.解决问题:两步加减问题六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1.克、千克、吨的认识七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20×22.不进位笔算3.进位笔算4.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线段图分析问题)八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和不进位笔算2.进位笔算3.因数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估算九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分类统计2.用正字法收集数据3.奇妙的动物世界十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数字谜三上一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1.口算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商是三位数)二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1.八个方向2.平移和旋转三采摘节------混合运算1.加减和乘法的混合运算2.加减和除法的混合运算3.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四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1.时分的认识2.时间段的计算3.秒的认识五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1.认识周长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六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口算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被除数最高位不够除)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4.回顾整理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2.笔算(不进位)3.笔算(进位)八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1.连乘、连除应用题2.归一、归总问题九我家买新房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1.面积和面积单位2.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周长和面积的比较4.智慧广场:等量代换十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分数2.简单分数大小比较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十一谁长得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变化的影子3.点击双休日三下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1.对称二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1.万以上数的认识及读数2.写数3.数的大小比较、改写以万(亿)为单位4.认识近似数和四舍五入三走进天文馆-----年、月、日1.12时和24时计时法2.年、月、日四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比较2.小数加减法五繁忙的工地-----线与角1.线和角的认识2.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六保护大天鹅-----三位乘两位数1.口算2.笔算和估算3.相关连接:积的变化规律4.回顾整理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1.认识平行2.认识垂直3.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八收获的季节-----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2.笔算和试商3.笔算和调商4.相关连接:商不变的规律九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1.路程、速度和时间,相遇问题十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1.单价、数量和总价,不带括号的三部混合运算2.带小括号、中括号的三部混合运算十一新校服-----条形统计图1.一格表示一个单位2.一格表示多个单位3.智慧广场植树问题4.数字编码四上一泰山古树-----计算器1.计算器二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1.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字母表示公式和数量关系三快乐农场-----运算律1.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2.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3.乘法分配律四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1.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分类2.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内角和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梯形的认识五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2.小数大小比较和小数的意义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4.小数名数改写5.求小数的近似数和小数的改写六趣味拼搭-----观察物体1.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3个或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1.小数加减法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3.智慧广场:重叠问题八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2.小数乘小数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积取近似值)和简便运算九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1.平均数2.分段统计十游三峡-----小数除法1.小数除以整数2.小数除以小数3.求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4.小数四则混合运算5.图形的密铺6.消费知多少四下一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1.方程的意义2.等式性质一及解X+A=B X-A=B3.等式性质二及解X×A=B X÷A=B4.用方程解决较简单问题5.用方程解决较复杂问题二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3.梯形的面积4.组合图形的面积5.相关连接:公顷和平方千米三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2.2/3/5倍数的特征3.质数与合数四中国的热极-----认识负数1.认识负数五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与性质1.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分数的基本性质六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1.轴对称图形2.图形中的平移与旋转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1.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2.约分及同分母分数加减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5.相关连接: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八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1.单式折线统计图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3.智慧广场:排列问题五上一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1.数对确定位置2.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二关注环境-----分数加减法(二)1.通分2.异分母分数加减3.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三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体积和体积单位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5.相关连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四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2.分数乘分数3.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4.分数连乘应用题5.相关链接:倒数五摸球游戏-----可能性1.确定、不确定,可能性有大有小六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1.分数除以整数2.一个数除以分数3.用分数除法解决简单的问题4.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问题七人体的奥秘-----比1.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按比例分配八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2.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九爱护眼睛-----复式统计图1.复式条形统计图(设计调查表)2.复式折线统计图3.智慧广场:尝试枚举4.聪明的测量员五下一完美的世界-----圆1.圆的认识和扇形的认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和环形的面积二体验中的百分数-----百分数(一)1.百分数的意义2.相关链接: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百分率4.智慧广场:鸡兔同笼三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2.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成数)3.纳税问题(折)4.相关链接:利息四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1.认识圆柱和圆锥2.圆柱的表面积3.圆柱的体积4.圆锥的体积五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的意义3.反比例的意义4.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问题六快乐足球-----比例尺1.比例尺的认识2.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3.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4.相关链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七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1.认识扇形统计图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八回顾整理1.数的认识2.数的运算3.量与计量4.比与比例5.式与方程6.图形的认识与测量7.图形的位置与运动8.统计与概率9.策略与方法。

(完整word版)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完整word版)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姓名★写卷子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最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 ,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

(如:“?〞)3、画图、连线时必定用尺子 ,画图要用铅笔 ,要清楚;4、口算题做一道马上在心里演算一道。

5、检查时 ,要注意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对称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完满重合。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切记: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1、读:先分级,尔后从数位的高位开始 ,一级一级地读。

如:46┆3800┆6254 读作:四十六亿三千八百万六千二百五十四2、写:先从读法中找到“亿〞、“万〞字,将其视作分级线 ,再从高位往低位写。

假设某一位上没有数字以 0 补充。

如:六千八百亿三千零二十万五千六百零八写做 :6800┆3020┆5608※注:除了最高等 ,每一级都有 4 位数,在写数的时候 ,假设某一位没有数字 ,必定填“0〞补充。

3、读零法那么 :每一级尾端的零都不读 ,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 0 时,都只读一个零。

例:用 4 个 8 和4 个 0 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数字 :※一个零都不读 :8888┆0000 ,8880┆8000 等②只读一个零 :8808┆8000 ,8088┆8000 等③读两个零 :8808 0800 ,8808 0080 等※注:在写含有几个零或读几个零这类题型时 ,写出此后必然要读一遍 ,看与要求可否吻合。

4、求近似数 (省略尾数 ,或有约字),并以“亿〞或“万〞作单位 :改变数的大小 ,要用“≈〞 ,56789要入,01234 要舍去。

第一,先分级,假设省略“亿〞后边的尾数 ,那么先将亿后边的一位 (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亿后边的数字全部去掉 ,并添上一个“亿〞字 ;假设省略“万〞后边的尾数 ,那么先将万后边的一位 (千位)进行“四舍五入〞 ,再将万后边的数字全部去掉 ,并添上一个“万〞字。

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植树问题》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植树问题》 青岛版(五四制)

教案:《植树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概念,并能运用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概念2.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3.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植树问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植树问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含义。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个具体的植树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解决方法:讲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步骤。

5. 实际应用:通过一个实际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 总结:对植树问题的概念、解决方法和实际应用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一些植树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树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 教学课件:植树问题的PPT课件3. 教学视频:植树问题的教学视频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

2. 在解决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课本知识点整理资料

2024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课本知识点整理资料

第一单元土壤和岩石1.土壤为我们提供了什么?答:土壤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食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2.土壤有点湿,说明土壤里有水分;把土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3.在加热土壤的实验中,思考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进的,就是反思。

4.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

腐殖质主要是由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5.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3类:含沙多的是沙质土;含沙少的是黏质土;含沙适中的是壤土。

这3类土壤的渗水能力不同。

6.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的冰沼土……黑土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质层厚度有的径达1米。

7.人们是怎样保护土壤的?答:植树造林、捡拾地膜、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

8.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9.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敲开岩石后,用手指甲、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硬度,用手指甲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较软;用小刀划后才留有划痕的岩石很硬,用小刀划后也没有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

10.大理岩:一般呈白色,因其内部含有不同杂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花纹,较软。

砂岩:常见的多呈黑色、深灰色、褐红色或灰绿色,光泽较暗,很硬。

花岗岩:花斑状,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等,很硬。

11.花岗岩含有石英、长石、云母等。

砂岩含有石英、长石等。

大理岩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

12.石英、长石、云母、白云石等都是矿物,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13.石英一般用于光学仪器、石英钟等产品零件的制造,还可以用来制造精密仪器的轴承、研磨材料或陶瓷等。

14.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称为矿产。

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15.安全小常识:不要随意触摸不熟悉的矿石,一旦接触后要及时洗手;不认识的矿石不要捡;远离具有剧毒、放射性等危险标识的物品和场所。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行与相交》优秀教案1(1)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行与相交》优秀教案1(1)

《平行与相交》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平行线、垂直线。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判断平行与垂直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彩笔、白纸、小棒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来看晓明的爸爸设计的大桥二、新课学习认识相交与平行1.分类比较,初步感知相交、平行两种位置关系。

(1)小组活动,根据两直线的位置,按一定的标准将选取情况进行分类。

(2)全班交流分类情况预案:学生可能会忽略直线可无限延长的特点,出现a 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b 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c 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正确分类。

a 现在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吗?b 在老师的点拨下,请学生将黑板上的一些直线延长。

c 小组再次进行分类,并说出正确分类的理由。

3.揭示平行的意义(1)指着平行的一组提问:想象一下,画长点儿能相交吗?(不能)再长点儿呢?无限长呢?(不能)课件演示:两条直线延长,中间宽度一样。

(2)我们把这样的两条直线交作平行线。

生试说:什么叫互相平行?(3)电脑出示定义,生找出重点词语,并加以解释。

(4)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学生问了,师:这个问题问的好!!(赞扬的语气)怎么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看屏幕,这是一个长方体,他有几个面?哪六个面?(上、下、左、右、前、后)如果两条直线都在它的前面,想一想会出现几种情况?生:会出现相交和平行,(课件演示)再来看,那如果一条直线在它的前面。

另一条直线在它的右面),同学们看两条直线会相交吗?那它们平行吗?还能不能说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为什么?(不在同一平面上),对!只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互相平行。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积的变化规律-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积的变化规律-青岛版(五四学制)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积的变化规律-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2. 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2.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观察积的变化a. 出示两组乘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找出积的变化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验证积的变化规律a. 出示更多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运用总结出的规律进行验证。

b.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中的特殊情况。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将规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的积的变化现象,与家人分享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积的变化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如出示一组乘法算式,让学生回顾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关注积的变化。

2. 探究新知(1)观察积的变化a. 出示两组乘法算式,如:第一组:2×3=6,4×3=12,6×3=18,8×3=24第二组:3×2=6,3×4=12,3×6=18,3×8=24让学生观察这两组算式,并找出积的变化规律。

第五单元信息窗2《角的度量》(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信息窗2《角的度量》(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量角器,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操作量角器量不同大小的角,感受量角器的结构和作用,在“玩角”过程中,积累操作经验,丰富学生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角的度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量角的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量角器。

学具:量角器、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中有一个滑梯和一个翘翘板,引出角的度量的学习。

2. 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量角器教师向学生展示量角器,并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形状、结构及数字,让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

(2)学习量角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去量黑板上的角,并思考怎样使三角板上的角与黑板上的角重合。

然后用量角器去量黑板上的角,使学生掌握量角的方法。

(3)学习画角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画角,并尝试用自制的量角器画角。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画角,并交流画角的方法。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角的度量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度量2. 量角的方法: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

3. 画角的方法: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然后在量角器所画角的大小的地方点一个点,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夹角就是所要画的角度。

七、作业设计1. 课后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找一找身边的角,并尝试用所学方法量一量、画一画。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使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的方法。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汇总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汇总

平行与相交知识点汇总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和()2、()有两个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

3、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直线、射线。

4、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它们的交点叫做(),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两条直线的交点叫()。

5、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6、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7、在长方形中,()的两条边互相平行,()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8、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条叫另一条的()9、通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可以画()条,相交的线可以画()10、通过一点可以画()直线,通过两点可以画()直线。

1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最多有()个交点。

3条()个交点,5条()个交点12、两点之间()最短。

点到直线()最短,这个长度叫()13、5厘米长的线段两端各延长100米,得到()14、手电筒射出的线看成是(),2条平行线之间能画()条垂线段。

15、三点钟和九点钟分针和时针()16、小红画了一条4厘米长的直线。

()判断,原因()17、四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互相垂直。

()判断,原因()18、直线比射线长。

()判断,原因()19、相交成四个角都是直角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判断,原因()20、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判断,原因()2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判断,原因()22、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垂直就一定平行。

判断,原因()23、两条直线相距5厘米,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判断,原因()24、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也垂直。

判断,原因()25、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判断,原因()26、斑马线是()线,铅锤是()线,27、画一条从A村到公路最近的路线,并量出其长度。

·A村28、计算机的开关键(),清除健()。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知识汇总1、一个自然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倍数的个数是()2、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最大倍数是()3、最大能填几25×()<155 ()×24<210 448÷45≈()4、商是一位数:□04÷32 7□6÷75 商是两位数:□21÷82 3□9÷34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数(),商不变。

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 青岛版(五四制)

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2. 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3. 路程、时间、速度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路程、时间、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交通工具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有哪些相关因素。

2. 新课内容介绍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路程、时间、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在讲解实例时,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后作业要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分析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路程、时间、速度知识的运用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的数学要素。

(完整word版)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完整word版)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录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1、对称现象2、轴对称图形第二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读数、写数2、大数的大小比较3、大数的改写4、求近似数5、编码第三单元走进天文馆——年、月、日1、24时计时法2、时间的简单计算3、年、月、日第四单元家具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初步认识2、小数的大小比较3、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第五单元繁忙的工地——线和角1、线段、直线和射线2、角的认识和度量3、角的分类第六单元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3、笔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4、乘法的估算 5.探索规律第七单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1、平行与相交2、距离第八单元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2、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3、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4、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5、商不变的性质第九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1、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相遇问题3、解决问题第十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2、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一单元新校服——条形统计图1、画条形统计图2、条形图统计图中数据表示的意义智慧广场——植树问题二、教材分析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共11单元,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展开学习,“数与代数”包括第二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年、月、日、第四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八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第十单元混合运算,共7个单元;“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一单元对称、第五单元线和角、第七单元平行与相交,共3个单元;“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十一单元条形统计图,共1个单元。

由此可看,本学期以“数与代数”为主,加强孩子计算能力以及数感;三、单元分析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内容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二、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三、教材的基础和地位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对称知识的基础.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5页.教材分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画对称轴.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谈话: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谈话: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开始吧!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谈话: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通过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重合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不会用完全重合来表达;对折的方法一般是相同的.学生对对折后打开所看到的折痕表述不会很好.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发现有条理的表达完整.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板书:重合对称)谈话: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你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扣杯图)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扣杯的一边有把.一边没有.谈话:真的不是吗?你能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吗?学生演示折.谈话: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图形对折后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可能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图形中有的地方重合而有的地方没有重合.即是部分重合;而另一种是两边重合后没有多出来的.也没有缺少的.有少数学生会说出这是完全重合.谈话: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老师也想折一折.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对称图形借给老师用一用?注意看.老师开始折了.我这样折得到一条折痕.这样折又得到一条折痕.这两条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一般用点划线把它画出来.注意看老师是怎么画的.请你在你刚才对折的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谈话: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我们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谈话:现在你知道这些体操动作为什么这么美了吗?再回到课的伊始.学生现在会恍然大悟.用数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些图片.发现对称的美.感悟对称的美.谈话:那你能从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按要求完成课本第21页自主练习第1、2题.学生交流如何判断.三、验证猜想.巩固练习谈话:打开学具盒.请你在钉子板上拼一个以前学过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平面图形.告诉大家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学生可能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不同的图形.谈话:请小组长打开2号袋.找到你围的那个图形.动手验证一下你围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2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2种情况.三角形3种情况)谈话: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可能出现一些争论.对正方形、长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因为情况比较复杂.象三角形中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有四条边都相等的菱形.是学生争辩的焦点.也是学生探究的难点.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学具准备.谈话:在我们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请你从这些图形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并请你的同位帮你看一下.你画的对吗?谈话:请大家打开课本4页自主练习.请你从第3、4题中.选一道题你喜欢的做在书上.分题订正.投影出示.四、动手实践.创作图形谈话: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对称.学生从生活中找对称.谈话:生活中的对称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也搜集了几幅轴对称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演示)谈话:看了这么美的轴对称图形.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创作一幅?谈话:你可以用学具盒上的钉子板围一围.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还可以用剪刀剪一剪.还可以用彩笔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创作活动.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作品.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的作业就是找一找自己家里的轴对称图形说给爸爸妈妈听.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谈话:同学们.请你做一个动作.告诉大家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好吗?学生做出不同的对称动作造型.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新问题.好吗?[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示出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可谓一举两得.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谈话:想一想.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如果出现回答不完整.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并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谈话:那么.你知道这些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吗?请你打开课本第22页看第5题.先仔细观察.想一想.然后再连一连.学生展示汇报做法.学生做这道题一般不会出现错误.如果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原因.再请别的同学帮助他.谈话:对.我们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给你轴对称图形的一般.你能画出它的另一半吗?请你自己完成第6题.学生相互展示自己是如何画的.并互相交流画的方法.这道题学生常出现将格子数错而导致画错图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看图、数格子.提醒学生画完后一定要看一看两边是不是一样.谈话: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出示第23页第7题)请你仔细看图.看看图中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老虎跳到水里去了?你能看图编出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吗?让学生在编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弄清楚老虎、狐狸和它们在水中的倒影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镜面对称.谈话: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很有用处.那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吧.(出示“我学会了吗?”)谈话:请你自己在书上完成这道题.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丰收园”进行评议.[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层次递进.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对称的知识来装扮一下你自己的房间吗?请你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你是如何用对称的知识装饰自己的房间的.好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自己总结课堂所学的知识.梳理知识.系统知识.培养学生每一节课都要知道自己所学的内容的习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仅促进学科融合.而且培养了学生以数学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观点的能力.二、大数知大数——万以上数的认识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计算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观看第一个信息窗.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求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1.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3.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5.巩固练习.完成第4页“做一做”.6.学习读数.(1)投影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多少.(2)小组讨论:A.含两级的数怎么读?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3)反馈交流讨论信息.由学生总结.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三、巩固练习:完成第9-10页“自主练习”.四、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亿以上数的写法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写出亿以上的数.2. 能力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小组交流: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的.这样是帮助学生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二、练习一(1)读出下列各数:(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读1人判断.再换过来读.有争议的可以举手.)8300000000 578000000 2070060010001000000 620300400000 4600800000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反思表1.六个数.你读对了()个数?2. 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①自己看书②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④其他.(设计这个反思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此有意识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反思让学生关注自己是怎么学.用什么方法学会的.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做好知识和方法的准备)(2)亿以上数的写法.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2级的数.请同学们打开练习2.你能试着写出下面这些数吗?三、练习二1.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四百八十亿写作:十二亿七千六百万写作:三十亿零六十万写作: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写作: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先自己思考.再小组间说说)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2. 学生反馈:(1)首先全班交流数写的对不对.订正.(2)重点处理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形式进行方法总结.3. 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4.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之间读一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5.小结:(1)怎么写亿以上数的.(2)自己是怎么解决新问题的.再次回头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三、巩固练习:完成第13-14页“自主练习”.四、总结让学生谈谈收获、体会、遗憾.世界地理知识知多少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借助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2.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万以上的数的大小.同时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3. 情感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认识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改写的简捷性. 教学重难点:比较万以上的数的大小.同时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活动一: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世界地理知识中的大数信息.谁先来汇报?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世界地理知识知多少.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世界地理知识中的大数信息.(多媒体出示教科书11页信息窗)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仔细观察统计表并提出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活动二: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大?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小?师:要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大?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小”这个问题.应比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交流:可以先比较位数.也可以先比较最高位……师:怎样比较9600000、1707000、9373000的大小呢?学生在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先分级.再比较简单.师板书:1707┇0000>960┇0000>937┇3000师:这说明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学生交流.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师:我们已经比较出了俄罗斯的陆地面积最大.那么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呢?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师板书:13┇0000┇0000>2┇8700┇0000>1┇4500┇0000师:通过比较这几个国家的陆地面积和人口数.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引导学生体会我国陆地面积和美国差不多.可人口比美国多的多.激发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活动三:师:这些数据怎样改写.能使记录更方便?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可能会改写成“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都应充分肯定.然后.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师: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我国陆地面积与人口数呢?探索交流改写方法.体会改写的简捷性. 活动四:师:改写大数给我们记录带来很大的方便.你能按要求很快地记录出下面大数吗?出示自主练习第3、4题是利用现实性比较强的素材进行数的改写题目.练习时.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独立进行改写.然后交流或订正.活动五:完成第16-18页“自主练习”.活动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世界之最知识知多少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 能力目标:感知“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 情感目标: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活动一: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大数.谁能来说一说你们收集的数据?(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教师把有些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对有些问题做一些适当的追问.)师:这组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收集数据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学生交流.可能会有:报纸上查到的、上网收集、在书刊上查找……师:老师也与同学们一样.收集了世界之最中的一组数据(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5页的情境图).谁来说说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师:请大家注意.我还带来这么几条消息:“光速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每秒约30万千米.”这是怎么回事?师:观察上面的几组数.你发现了什么?生交流:这些数前都有“约”字.都不是很准确的数.师:这些同学说的很好.像这样的数我们叫近似数.(板书:近似数)师:在生活中有些数不需要精确的表现出来.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现在谁能说一说你收集的数据中哪些是近似数?活动二:师:同学们请看11030最接近多少万.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分组讨论.师:谁能说说你推测的结果.并且说说你的想法.师:178680000最接近多少亿?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后交流.得出结论:1┇1030≈10000=1万 1┇7868┇0000≈200000000=2亿.把一个数准确到万位和亿位.也就是求他们的近似数.用什么样的方法比较方便.你能说给小组的人听听吗?师: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怎样确定是舍还是入?小组讨论交流总结.教师总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应该先分级.然后看万位或亿位后面的数够不够5.再求近似数.活动三:自主练习:1-7题联系时首先让学生知道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到万位或亿位.求他的近似数.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活动四:求现实生活中大数的近似数.借助现实素材求近似数既有助于学生对大数的估计.又能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意义.练习方法与第1题相同.数字编码(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1~P115以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教学具准备:1、一个邮寄过的信封.2、一张身份证.3、调查了解相关数字号码的编排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50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28号、17号``````)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从而揭示课题: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邮政编码1、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封面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邮政编码)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3、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①、师生共同学习书P113的邮编448268是怎样编排的?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②、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二)身份证编码1、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一张.让学生观察并互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身份证上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发放日期和有效期、编号.2、师生共同学习身份证上的编号是怎样组成的?①、指名介绍身份证号码中自己知道的某些数字表示的意思②、你还知道其他的号码有什么意义吗?③、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补充和小结:实际上.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④、从身份证号码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刚才我们学习了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编排的.你能试着给自己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吗?再与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一下.3、学习例3.我们来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一个学号.。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汇总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1.8+4.5=6.3
1.
8
+
4.
5
6.
3
1-0.6=0.4
1.
0
-0.6Fra bibliotek0.4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不要忘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四 居家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4.5读作四点五
8.13读作八点一三
十四点五写作14.5
六点零七写作6.07
认识小数:像0.5、1.3、0.65,…这样的数叫作小数
小数的组成: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中间的圆点是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1减去零点几的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1写成1.0的形式,再计算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再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如果是0也必须读出来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包括零)
比较小数的大小
6.4>2.78
1.26<1.54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四制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四制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五四制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全册备课
 图书知多少-----第一课时(新授课)
 图书知多少——第二课时(新授课)
 世界人口知多少-------第三课时(新授)
 世界人口知多少-------第四课时(练习课)
 世界地理知识知多少---------第五课时(新授课)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第六课时(新授)
 第七课时巩固求近似数(练习课)
 拓展平台--编码(第八课时)
 我学会了吗?(第九课时)(复习课)
 走进天文馆单元备课
 课题:走进天文馆(新授)----24时计时法
 走进天文馆(新授)——《年、月、日》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年、月、日》练习课
 第三课时《年、月、日》练习课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复习课
 第三单元《小数初步认识》单元备课
 书房和客厅里的小数(新授)----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比较大小(新授)
 厨房与书房中的小数(新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四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第5课时)。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锦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锦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锦一、填空1、一个数,它的百万位、十万位上都是5,百位上是8,其余各个数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一个数的亿位、十万位、千位和百位都是6,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3、一个九位数,亿位和百万位上都是8,千位上是5,个位上是6,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 ),读作( )4.如果“百万、百万”地数,数( )次就是一亿5.人的大脑中约有00细胞,若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个细胞6.省略1中万位后面的尾数时,结果约为()万0读作( )7、七百五十三万六千零一写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是( )8.在6和9之间填上( )个0,这个数オ能成为六亿零九读作(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9. 由6个千万、2个万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

10.一个五位数,最高位和千位上都是3,这个数是( );一个数是由6个万、3个千、6个百组成的,这个数是( )。

11.用5个3和3个0组成的八位数中,只读一个“零”的八位数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最大的八位数是( ),读作( ),一个“零”也不读的最小的八位数()。

12.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0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3、把55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肥城市去年桃花节的旅游收入是0元,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元。

14. 要使□75÷46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 )。

16. 口 13÷35,如果商是两位数,口里可以填( ),如果商是一位数,口里最大可以填( )17、一部电影14:30开始放映,其放映1小时30分钟,结束时刻()18、从烟台开往济南的2581次普快列车上午9:30发车,下午4:54到达终点站济南。

列车从烟台到济南一共用了( )小时( )分1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3分=( )元 6米5分米=( )米6角=( )元 89厘米=( )分米2元4角=( )元 3日=( )小时5时=( )分 180秒=( )分48个月=( )年 72小时=( )日2年=( )个月 4元7角=( )元6厘米=( )米 2元6角=( )元2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线和角1 认识线段、射线和角教案教学设计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线和角1 认识线段、射线和角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射线和角◆教学内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

◆教学提示学生已初步认识了角,了解了它的一些基本特征,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角的定义。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宜采用直观感受法,利用几何直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图形的联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重点、难点重点角的意义。

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多媒体出示天安门图片:师:你认识这些地方吗?感觉哪里最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彩灯的光线从哪里来?可以照多远?你能把这些光线画出来吗?学生交流。

教师描述:像这样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板书:射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和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同时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喜欢的物体说说形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

利用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车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顺势提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熟悉的场景创设情境,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

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汇报交流自主学习结果。

1.我记得以前学过关于线段的知识:线段有 _________个端点。

2.我能画出一条线段:3.仔细观察课本情境图。

(1)我发现图上有很多________ 、________ 、还有车灯射出的光线。

我想提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

(2)在我们身边物体的面上有很多角,比如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上都有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姓名★写卷子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

(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画图要用铅笔,要清晰、干净;4、口算题做一道马上在心里演算一道。

5、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对称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切记: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正方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第二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1、读:先分级,然后从数位的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如:46┆3800┆6254 读作:四十六亿三千八百万六千二百五十四2、写:先从读法中找到“亿”、“万”字,将其视作分级线,再从高位往低位写。

若某一位上没有数字以0补充。

如:六千八百亿三千零二十万五千六百零八写做:6800┆3020┆5608※注:除了最高级,每一级都有4位数,在写数的时候,若某一位没有数字,必须填“0”补充。

3、读零法则: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0时,都只读一个零。

例:用4个8和4个0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数字:※一个零都不读:8888┆0000;8880┆8000 等②只读一个零:8808┆8000 ;8088┆8000 等③读两个零:8808┆0800 ;8808┆0080 等※注:在写含有几个零或读几个零这种题型时,写出之后一定要读一遍,看与要求是否符合。

4、求近似数(省略尾数,或有约字),并以“亿”或“万”作单位:改变数的大小,要用“≈”,56789要入,01234要舍去。

首先,先分级,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则先将亿后面的一位(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亿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则先将万后面的一位(千位)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万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

例: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省略尾数):573┆8000≈574万495┆4460┆0000≈495亿5、改写,并以“亿”或“万”作单位不改变数的大小,要用“=”首先,先分级,若改写成以“亿”做单位,则先将亿位与千万位之间画上分级线,再将分级线后面的0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若改写成以“万”做单位,则先将万位与千位之间画上分级线,,再将分级线后面的0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

6、比较大小先分级,位数越多,数越大;如果位数相同,再从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大的那个数大。

7、相关链接:数字编码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例如: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车牌号码、条形码、参赛号码、电报译码等身份证号码的组成一定要记住。

前六位表示出生地址代码(省市区)、7到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15到17位是顺序码,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表示性别,单数为男性,双数为女性。

参赛号码为了号码的整齐划一,不满10的数字前面用0占位,此处要注意。

你知道吗?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三单元年月日(一)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平年) 91天(闰年)4、5、6月——第二季度91天7、8、9月——第三季度92天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2、记大小月的方法: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31天永不差;四、六、九、冬(十一),30天,平年二月28,闰年二月29。

3、①平年:2月(28)天, 全年(365)天; 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 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4、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先判断是不是整百年份)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5、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①1小时= 60分②1分= 60秒③1日=24小时④1周= 7天1日=24小时,1年=12个月,1世纪=100年(二)计时法:1、1日=24时→24时也叫0时。

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中午以后+12 并去掉时间前面的词)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中午以后—12 并加上凌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这些词)例如:上午8点(普通计时法)→8点(24时计时法)下午4点(普通计时法)→ 16点(24时计时法)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4、经过时间的小时数(时间段):结束时间(时刻)-开始时间(时刻)=经过时间(时间段)5、时间段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段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6、重要日子必须记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 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第四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1分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01米,也就是0.1米。

2分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是102米,也就是0.2米。

其它的以此类推。

分母是10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一位小数(0.1、0.2、0.3、0.4、0.5、0.6、0.7、0.8、0.9)。

0.1表示1个十分之一。

2、1厘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001米,也就是0.01米。

55厘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55份是10055米,也就是0.55米。

其它的以此类推。

分母是100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两位小数(0.01、0.02、0.03……0.98、0.99)。

0.01表示1个百分之一。

3、(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2)实际应用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3、小数加减法计算: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并且要从低位开始算起。

在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出现得数为几点0,例如3.0直接写3就可以了。

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出现整数减小数的情况,可以把整数看做小数减,不容易出错。

例如:1—0.7= 计算时可以计算1.0—0.7,便于小数点对齐。

4、小数的组成及读法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几。

(像读电话号码一样)。

单位转化:(用大的单位表示不够1,就用小数表示。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1角=0.1元1分=0.1角=0.01元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分米=0.1米1厘米=0.1分米=0.01米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如:5.1 >5 ;1.3 > 1等)6、会在数轴上表示数第五单元线和角1、线段、射线、直线区别: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测量;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测量;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2、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角的组成: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4、度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量角时要做到“点点重合,线边重合”。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在放大镜下看角,角的度数不变。

5、画角的方法:先确定顶点,再画一条射线作角的一条边;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看好刻度点上点,再画出另外一条边;标上角的符号及度数。

6、平角、周角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从开始旋转到恰好成一条直线时行程的角叫作平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作周角。

7、周角=360°,平角=180°,钝角大于90°并且小于180°,直角=90°,锐角小于90°。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8、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15×200=(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4 、估算:1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信息、问题中都有大约要用准确算)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7、积的变化规律: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或除以)几。

这叫做积的变化规律。

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可以使解决问题变得简单。

(1)例如:根据67×35=2345,直接写出下题的得数。

670×35= 67×3500= 670×350=如果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可以分两步,先让一个因数发生变化,得出一个结果,然后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再让另一个因数发生变化,最后就能求出结果。

(2)一个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120平方米,将这个长方形草坪的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不变。

扩建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个也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8、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简便写法)因数末尾有0,先把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注意列竖式计算时,末尾的0放在一边,0前面的数的数位要对齐。

荡秋千综合实践活动:在相同的时间内,荡秋千的次数与质量无关,与绳长有关。

第七单元平行与相交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与相交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