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先行组织者的化学简单例子

先行组织者的化学简单例子

先行组织者的化学简单例子好嘞,今天我们聊聊化学里的“先行组织者”,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方法,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一些复杂的概念。

想象一下,就像在学校里,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记住知识,常常会先给我们讲个小故事,或者画个图,把那些乏味的公式变得生动起来。

这种方法可不是随便来的,而是有科学道理的。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里就像是那位神秘的老大,坐镇后方,指挥一切。

它的作用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理解化学的那扇门。

比如说,想想分子的结构。

很多人看到那些复杂的化学式时,脑海里可能就冒出一大堆问号,心里想“这是什么鬼?”这时候,先行组织者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我们可以先学一下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简单明了的概念会让我们心里有底儿。

然后再去看那些复杂的式子,哎,瞬间觉得不那么恐怖了。

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哎呀,这种方法是不是有点幼稚呀?我跟你说,别小看了这个。

很多成功的科学家都在用这种方式来学习和教学。

比如,有时候你去参加一个化学实验,看到试管里冒着五颜六色的烟雾,那种感觉简直太酷了。

但如果事先没有了解这些反应背后的原理,你可能就只会在一旁傻傻看着,连“哇”都不敢喊出来。

所以,先行组织者就像是那位耐心的导游,带你游览化学的世界,让你能提前对即将看到的东西有个大致的了解。

再比如,讲到酸碱反应。

哎呀,这个话题一提起来,很多人就头疼了,听起来像是无底洞。

但是如果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酸,什么是碱,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这时候你就能发现,哦,原来酸和碱并不是那么难以接近的朋友。

就像生活中那种调皮的兄弟,虽然性格各异,但有时候又能一起搞出大事情,没错,化学反应就是这么神奇。

先行组织者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联想。

比如,讲到化学键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爱情”的比喻,简单的说,原子之间就像恋爱中的人,亲密关系需要化学键来维系。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好像更加形象了呢?哎,化学不就是这样,既有理性又有感性,既科学又生活。

用这种生动的比喻来引导,让我们更容易记住那些原本乏味的知识。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例析5页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例析5页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应用例析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9.003环顾我们家里日常生活用品,如锅、壶、刀、水龙头等,它们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着,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有关金属感性知识,铝利用要比铜与铁晚得多,但在短短100多年里产量大幅度提高并被广泛应用,这与金属化学性质有关。

“研究物质一般步骤与方法”是新课程标准中主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意义学习方法。

笔者针对课标要求与教材内容,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对其教学设计试作剖析。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通过剖析金属化学性质方法与步骤,让学生有机会主动地体验剖析过程,在知识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在“做科学”剖析实践中形成学习意识与能力。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生活情景中感受到知识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学会剖析与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先行组织者”(advnceorganizer)最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1960年)提出。

“先行组织者”是指在将学习新材料之前,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学习材料更加抽象、概括与具体综合性,并且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与新学习任务联系(奥苏贝尔等,1978年)。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前设计恰当“先行组织者”,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新旧知识间联系,关注知识整体性、结构性,能促使学习者更关注激活已有认知结构中知识,从而进行有意义学习。

因此,本节课设计思路为:1.整合教材文本,设计出链接学生认知结构,使新知识同化到元认知中,这样才能真正产生有意义学习,剖析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确定教学中知识重点与难点。

2.剖析学生已有知识,并剖析其与所授知识之间联系,促使学生有意义学习向更深处延伸。

通过设计好“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建立有意义学习心向,来帮助学习者认识当前学习内容与自己头脑中原有认识结构中那一部分实质性联系,促进有意义学习发生及习得意义保持。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质”这一上位概念之下 ,并 与乙烯的结构 、性质一起成为类属于它的下
“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 基本 类型反应 的关 系如何 ? ” 通过这一系列 问题 的思考 , 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 的理解更进一步。接下来学生就会思考 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会有化合价 的变化呢?借助多媒体 , 模拟氯化钠和 氯化氢的形成 , 有利于学生形象的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 ,而且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深刻理解 ,氧化与还原这两个相反的过程总是 同时 存在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中的原因。这样一来 , 学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
先行组织者也可 以分成三类 :上位组织者 、下位组织者 、并列组 织者, 因此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相应地也有三种不 同的策略 。

三、“ 整台协调”策略 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 于当前 教学内容 , 但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 同的属性时,对 于教学 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 “ 整合协调”策略O 、
去积极思考分析 ,突破了重点 ,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特征 。这
位概念。显然 。 通过上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整合过程 , 学习者的原有认
知结构得到扩充并形成 了新的稳定而协调的结构。在教学 中,教师根据 教学需要 ,可以不失时机地 引导 学生采用不同 的组织者 策略学习新 知 识 ,或多种运用策略一起使用 ,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意义。 通过上述 “ 结构 一 性质 一 用途”教学 内容组织策略就可 以使关
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复习化合价的有关知识 ,为接下来用化合价是
否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做好铺垫 ,思考 “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 同时发生? …‘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 么?什 么是 非氧化还原反应? ”
于乙炔性质的新知识 被纳入到学 习者认 知结 构中关于 “ 不饱和烃 的性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者 . 通过 比较新 知识 与认 知结 构 中类 似 的或邻 它 化 学教 与学 2 1 第 1期 00年
5 — 4‘ —

复 习指 导 .
近 的知 识 的异 同 .提 高二 者 的 可辨 别性 .从 而促
进对 新 知识 的学 习 二 、 先 行 组 织者 ” 学策 略 在化 学复 习课 教 “ 教
中图分类号 : 624 G 3 .1
文献标识码 : B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推进 . 一线教师对教学设 学 习者就倾 向于机械 地记忆 材料 内容 。 计理论 的学 习和研究在 全 国蓬勃 开展起 来 .呈现 出喜人 的研究 局面 。 在新课程 的课堂 教学设计 中 . “ 先行 组织 者 ” 教学 策 略 已被教 师普 遍关 注 . 在 并 教学 中发挥重要作 用 。 然而 , 对 当前 中学化学课 在 奥 苏 贝尔 主张 . 正式学 习新知识 前 。 在 向学生 介绍一种他们比较熟悉 ,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
含了正式学习材料 中的关键内容.这些内容在抽 象、 概括 和包 摄水平 上普遍 高于新 知识 , 并且 能清
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 联 。这 些引进 的 内容 , 当新 旧知识联 系 的桥梁 , 充
奥苏 贝尔称 之为 “ 织 者 ”ognzr。 由于这些 组 (rai ) e
奥苏 贝尔认 为 .先 行组织 者在 三方 面有助 于
堂教学密切 结合起来 . 出了富有创造 性 的“ 提 先行
组织者” 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 “ 的提出建立在以 下理论 基础之上 : 认知结 构是按 层次加 以组织 的 , 学习者关于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在认知结构中遵循 不断分 化的认识 组织原 则 具体 来讲 . 当新 材料进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平衡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平衡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平衡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毛利中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0期“先行组织者”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Ausubel)于1960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容性较广的、最清晰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呈现的,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由此可见,“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息固着点,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增强新旧知识的联系,顺利完成新学习任务。

奥苏贝尔根据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与学习者已经知道的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并列学习、上位学习、下位学习三类。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时,首先应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且深刻剖析新旧之间的联系,然后对新旧知识进行加工、提练、形成组织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变换“先行组织者”的运用策略。

一、并列学习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仅仅与认知结构中的相关内容的一般背景相联系,而不能与认知结构中的某些特定内容构成上、下位关系,这时的学习就是并列学习。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是高中学生学习中普遍感到较难学习的内容。

作为教师教学前应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学习情景。

一般说来,学生能不能成功地建构新知识,不在于建构知识的能力,而在于教师创设的学习情景是否恰当。

如果教师能找准切入点,从如何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问题情景创设找原因,即想方设法寻找“先行组织者”来组织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化难为易。

在化学平衡教学时可组织下列材料。

(一)“先行组织者”材料1.固体溶质溶于水,同时存在可逆的两个过程即溶解和结晶,两者的关系如图1。

2.在一定条件下的溶液中,当溶质的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时,称为什么状态?(溶解平衡)3.溶解平衡有哪些特征?(1)等:溶解速率=结晶速率。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例析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例析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例析作者:徐顺英吴兆根来源:《化学教与学》2011年第09期摘要: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主线,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已经知道”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总结并凸显了思维的张力,突出了知识的过程性、探究性、概括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设计;例析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9-0006-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9.003环顾我们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锅、壶、刀、水龙头等,它们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的应用着,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有关金属的感性知识,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但在短短的100多年里产量大幅度提高并被广泛的应用,这与金属化学性质有关。

“研究物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主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意义的学习方法。

笔者针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对其教学设计试作探析。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通过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形成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先行组织者”(advnceorganizer)最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1960年)提出的。

“先行组织者”是指在将学习的新材料之前,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的学习材料更加抽象、概括和具体综合性,并且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奥苏贝尔等,1978年)。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前设计恰当的“先行组织者”,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关注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能促使学习者更关注激活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从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单位:郎溪县第二中学姓名:汪国华内容提要: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例举了作者使用“先行组织者”进行教学的几个事例,用这些事例来介绍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提要: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例举了作者使用“先行组织者”进行教学的几个事例,用这些事例来介绍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公共汽车原理;大个子小个子问题;数数中的学问;分数;正比例关系。

正文: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入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

这类引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期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我们所说的“先行组织者”就是学生已经学会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与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内在的关联。

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

奥苏贝尔有句名言: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学会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

一、“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实例1、以生活素材为“先行组织者”的应用实例1.1 公共汽车原理公共汽车到一个站台,经上、下人后车内的人数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从两种不同角度都可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比较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谁多谁少,二是比较车内原来人数和现在人数。

公共汽车原理的化学本质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应用实例:例:在CO还原赤铁矿石的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质量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分析:可把玻璃管内固体看成一辆公共汽车,利用第一种思维方法:点然结合化学方程式3CO + Fe2O3 2Fe + 3CO2,上车的是CO(相对质量54),下车的是CO2(相对质量132),上车的少,下车的多,玻璃管内固体质量变小了,同时也可看出气体质量增加了;利用第二种思维方法:结合化学方程式,固体原来是Fe2O3(相对质量160),现在是Fe(相对质量112),公共汽车内的“人”变少了,固体质量变小,同时还可看出固体质量变小的原因是Fe失去了氧元素,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例析-最新教育文档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例析-最新教育文档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例析“燃烧与灭火”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下“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二级主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一个具体实例。

同时“燃烧与灭火”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较丰富。

笔者针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对其教学设计试作探究和分析。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通过启发、引导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

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每位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展示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到“做科学”的乐趣。

从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最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1960年)提出的。

“先行组织者”是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涉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或“抓手”,将它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前,要设计恰当的“先行组织者”,能够促进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吸收新知识,从而可以为不同角度理解新知识提供帮助,促进学习者有意义学习。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确定教学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并研究其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联系。

根据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顺序,通过整合教材文本,设计出与学生已有知识链接的“先行组织者”,使学生在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同他们“已经知道”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缩短学习者“已知”与“新知”之间的差距。

有助于建立有意义学习的方向,促使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向更深处延伸,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及习得意义的保持,以帮助学习者使新知识同化到元认知中,这样才能真正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例析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例析
中的新 内容 , 属于大学 有机 化学下移 到 中学化学 的部分 内容 。由于编排 了大量的现代有机分析技 术 的新知识 , 教师普遍感到难 以驾驭 。因此 , 笔者
分析教学 内容 的知识线索 , 确定教学 的知识脉络 ; 其二 , 分析学生 已有知识 与新知识之 间的联 系, 确 定教学过程 中学生的认 知结构 ; 其三 , 根据知识 的 逻辑结 构 与 学 生 的 认 知 顺 序 , 计 “ 行 组 织 设 先 者 ” 以此为教学导航 , , 讲解 每个知 识点 ; 最后 , 进 行 总结评价 。


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 ( 最简式 )
() 1 体验研 究有 机化 合 物 的一般 过 程 , 习 学 科学 探究 方法 ,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
1 李 比希法 .
2 现代元素分析法 .
( ) 阅资料 , 2查 了解鉴 定某有机化 合物 ( 物 药 试剂 、 染料 、 食品添加剂等 ) 过程与科学方法 。
1 知 识 与 技 能 .
() 1 知道确 定有机化合 物实验 式 、 分子 式 、 结
构式的一般过程 ; () 2 知道有机化合物 实验式 、 分子式 、 结构式
测定的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 ;
圈 2
() 3 了解 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 的相关原理 。
2 过 程 与 方 法 .
3 板 书设 计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二、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确定分子式 1 质谱法 .
基于奥苏贝尔 的认 知 同化 学 习理 论 , 师在 教 教授新知识前 , 能设计 恰 当的 “ 要 先行 组织 者 ” , 能使学生更清楚地 认识新 知识 与旧知识 之间的联 系 , 注知识结构 的整体性 , 关 更好地注意 到 自己认 知结构 中已有的固定概 念 , 并将 新知 识建立 于其 若为满分 , 则归为水平5 部分得分, , 则归为水平 4 。 这种评分标准将学生 间的细微标 准区分开来。知 识, 实用性强 , 但难度 较大 , 在新课 程标 准 中属 且

先行组织者案例分析

先行组织者案例分析

(5)化学实验策略:指教师以化学实验作为组织者引 导学生建构新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 (6)图形图解策略:指教师把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 材料以图形或图解的方式来呈现的一种教学策略。 (7)媒体播放策略:指教师利用电脑、录像机等多媒 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将一些枯燥、抽象的化 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 其声的一种较为直观化的教学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比较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的建立有何异同? ——(增强学生的认知结构) • 动画模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当水箱进水的速度与出水的速 度相等时,水箱中的水位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强化溶解 平衡是动态平衡) ——生活体验策略 • 投影讨论:若开始将0.01molCO2和0.01molH2通入容积为1L的密 闭容器里,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到800℃,达到平衡时, 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并作出c-t和v-t图。 ——媒体播放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四)剖析和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并与溶解平衡比较
• 思考结合上述分析,请你给化学平衡状态下一个定义, 并分析化学平衡状态具有哪些特征?
——设疑提问策略
• 讨论 (1)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这时反 应是否停止了?(强调v正=v逆≠0,平衡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2)为什么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强调动和静以及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3)化学平衡状态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强调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相对的平衡;强调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设疑提问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二)提出学习的课题———化学平衡
• 讨论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18O2,加入V2O5并加热。 若隔一段时间后做同位素示踪检测,在哪些物质中存在18O原子?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最终能否得到2molSO3?为什么? ——设疑提问策略 • 讲解: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不仅涉及反应进行的快慢问题, 还涉及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是化学反应速 率问题,而后一个问题是化学平衡问题。 ——讲解叙述策略

举例说明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他所主张的主要学习形式。

他特别强调个体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而先行组织者是改进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保持的主要手段。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

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但是在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时,必须仔细解释这些概念或者命题的基本特征。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新课伊始,指一名学生男生(女生)问:我们都多少名学生?(48)多少名男生?(26)多少名女生?(22) 你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你占男生(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导语:四十八分之二十六、四十八分之二十二都是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分数。

化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呈现方式及其应用-最新教育资料

化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呈现方式及其应用-最新教育资料

化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呈现方式及其应用一、“先行组织者”简介“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

奥苏贝尔非常强调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他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意义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新知识被同化到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因此,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讲授新知识之前,应先向学生提供一个与教学内容适当相关的具有包摄性较广、概括性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然后,学生利用这一材料去同化新学习的知识。

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

奥苏贝尔指出“先行组织者”能促进学习者关注并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在学习者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原有概念)和“需要知道的”(新概念、新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使原有观念能对新概念、新知识起到固定、吸收作用(成为新知识的“固着点”),促进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或者新知识顺应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先行组织者可以是一条定律,一个概念或一个公式,也可以是一段概括性说明文字或一张图片或形象化的模型等。

在化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最宜于两种情况下运用。

第一,当学生面对新的化学知识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已有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学生所学新知识的组织者,让学生先学习这一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第二,当学生面对新的知识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概念,但原有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间异同的组织者,使学生在比较和鉴别中掌握新知。

浅谈“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黄玉叶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6期【摘要】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起点教育,教师应该以“先行组织者”策略来促使初中生养成勤思考、勤动手、勤探究的好习惯。

本文将从先行分析学情、引入学生经验、延伸现实生活三个角度来分析“先行组织”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关键词】初中化学“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39-01化学这门自然科学对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化学教育是在初中三年级开始的。

这就说明初三学生不仅要开展一门新的学科学习任务,还要在短暂的初三学年内完成整体复习任务。

所以,初中化学教育任务是比较繁重的。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主动发挥初中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现实经验,在生活与化学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以便让初中生主动参与化学探究活动。

所以,这就涉及到“先行组织”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这种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与学习经验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从无意义学习变成有意义学习,以便使学生获得长远的学习发展。

具体来说,教师可遵循以下教学流程:一、先行分析学情分析学情是落实“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基本前提,因为这种教学理念本身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的。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分析学情,了解初中生对某个化学知识与化学现象的掌握程度,据此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便利用初中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激发他们的积极思考。

就如在“燃烧和灭火”一课中,笔者便全面分析了本班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认识,以及他们的化学学习水平。

初中生在生活中见到过大量的燃烧、灭火的生活现象,对燃烧、灭火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虽然初中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却从未从化学层面来思考燃烧、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第一篇: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

目的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

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应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即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组织者”。

由于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媒体呈现出来,目的是通过它们的先行表述或呈现帮助学习者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不仅有助于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而且还能帮助学习者认识到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哪一部分有实质性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成三类:(1)上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高于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下位观念。

新学习内容类属于组织者,二者存在类属关系。

(2)下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所学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上位观念。

组织者类属于新学习内容,二者存在总括关系。

(3)并列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新学习内容,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这时在组织者与新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是并列组合关系。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以下两个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1)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概括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2)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实施步骤第一,确定先行组织者。

第二,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1)“渐进分化”策略(2)“逐级归纳”策略(3)“整合协调”策略例如:历史内容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类比。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谢杰妹来源:《化学教与学》2010年第01期摘要: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已被教师普遍关注。

但在复习课教学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文以笔者的复习课案例为依托,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内涵及教学应用进行阐述,为拓宽新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化学;教学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1-0054-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1.021随着化学新课程的推进, 一线教师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呈现出喜人的研究局面。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已被教师普遍关注,并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在对当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观察中发现,教师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认识不够到位,突出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先行组织者”在导课环节可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和课堂小结中不提倡使用;二是课型的选择问题上,“先行组织者”适合新课,在复习课中意义不大。

因此,新课标下“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以“探索物质的变化”复习课为例,总结了一些本人在复习课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当代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立足于学校实际,把认知心理学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的提出建立在以下理论基础之上:认知结构是按层次加以组织的,学习者关于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在认知结构中遵循不断分化的认识组织原则。

具体来讲,当新材料进入认知领域时,即同认知结构中原有较高包摄性的观念相互作用,并类属于它们之下。

如新知识能与认知结构中稳定的原有观念相联系,材料就有可类属性,学习者就理解新知识,同时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三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CO2的实验室制法”为例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三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CO2的实验室制法”为例

作者: 高雪[1]
作者机构: [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江苏南京210023
出版物刊名: 化学教与学
页码: 79-81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2期
主题词: “先行组织者”策略;初三化学;气体制备
摘要:“先行组织者”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其目的在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文章以“CO2的实验室制法”为例,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与所需学习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找合适的“先行组织者”进行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实际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以实现帮助学生自主地对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再次扩充,最终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 图形式先行组 织者 、 比较性先行 组织者在化学概念教 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先行组织者策略; 化学概念 ; 应用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最基础 、 最关键 、 最 核 心 的 内容 , 是 学 生 液与不饱 和溶液” 这两个概念 时 , 可 以设计 先行组织 者——人 吃
学好化学知识 的首要前提 , 它是人们 对化 学研 究最本质的概括和 饭 的 饥 饱 状 态 ,这样 的组 织 者 设 计 就 能使 概 念 由理 性 变 为 感 性 ,
含有 H 的 溶 液 显 含 有 O H一 的 溶 于 水 后 阳 溶 于 水 后 阴
概念 酸性
溶液显碱性 离子 全 部是 离 子全 部 是 H 的化合物 O l { 韵 化合物
【 实验方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条件 :
( 1 ) 比较 两物 质 溶 解 性 大小 , 必 须在 相 同 的 条件 下 ; ( 2 ) 比较 两物 质 溶 解 性 大小 , 必 须在 相 同 的
以获得真正 的领悟 , 对溶 解度概念产 生较好 的感 解释质 量守恒定律 的微 观实质 , 即在化学变 化过程 中 , 原子 的种 念 内容相 联系 ,
条件 下 ;

( 或者: 比较 两物 质 溶 解 性 大 小 , 必须在相 同的
件下 )
使学生的学习从 机械学习变为有意义学习 。
二、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 中化学概念教学 中的应用 1 . 利用 生活体验先行组织者进行概念教学 “ 生活化学化 , 化学社会化” 的S T S 教 学理念是 新课 程改革的 基本理念之一 。如果教师在教学 中能根据化学与社会 、 生活等的 紧密联系 , 设计生活体 验组织者 , 就可 以帮助学生学 习、 理解相关
水 的质 量有 的图片 , 最多用 F l a s h动 画来作为学生学习资源 , 结合教师的讲解 地意识到某种 固体物质 在水 中的溶解性强 弱与温度 、 关 , 因而要表示某 固体物质 的溶解 度( 固体物质溶 解性强弱 的定 仍然很难让学生接受 , 死记硬背 的话则效果更 差。此时可以设计 , 就水到渠成想 到要 规定温度 、 使用 的水 量 , 并 在溶解 达 先行组织者——换 位子 , 对此学生深有体验 , 即在换位子过程 中 , 量表 示 ) 到饱和状态 的情况下来衡 量。从而让学生把 已有 知识经验和新概 人的性别 、 人 的数 目、 人的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由此引导、 迁移 、
造成学生概念越来越模糊 , 学 习负担越来越重 。因此 , 在初 中化学 知性的特点。在学生学习新化学概念之前 , 依照 由浅入深 、 螺旋上
教学 中, 概念的教学成 为首要 问题 。但是 在化 学概 念教学中经常 升的方式 , 设计一个或一系列与该化学概念密切相关 的化学实验 会遇 到一些 问题 , 比如 , 学生 经常无法很好地建立 新 旧概念 之间 作为先行组织 者 , 可 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增强学生 对概念 的 的联 系, 很难 找出概念 的本质属性等 。奥 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 感 性认 识 , 培 养学 生 的思 维 品质 。 略, 可以为此类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 促使学生有意义地学 习, 提高
案例展 示
完亍 ;组 织 者 策 略 " 莅 初 审 代 掌 概 食 教 审 曲 应 用
文/ 李 娟

要: 初 中化学作为化学科 学的启蒙课程 ,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 学是化学教学的首要 问题 先行 组织者策 略是促进学 习迁移 的一
种有效策略, 可 以使学生的学 习从机械 学习变为有 意义 的学 习。结合相应的案例 , 主要探讨 了生活体 验先行 组织者 、 实验式先行 组织
( 3 ) 比较两物质溶解度大小 , 必须
实验 方 法 :
方法 一 : 方法 二 :

【 实验验证 】 略
的、 较抽象 的化学概念。
【 实验结论 】 在一定条件 下
在水 中溶解
例如 , 初 三化学 中对 于“ 质量 守恒 定律” 微观实质 的学习 , 学 性 大 。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 ,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 的观察 和分析很 清晰 生感到 比较抽象 , 教师也觉得 比较难讲 。在传 统教 学中仅有静态
认识 , 深刻反映了过程 中最本质 的化学特征 。义务教育初 中化学 易 理解 和记 忆 。 作 为化学科学 的启 蒙课 程 , 如果学生开始没 有清楚地 、 准确 地理
解 和掌握化学基本 概念 , 那么随着知识 的不 断增加和深 化 , 势必 2 . 利用实验式先行组织者进行概念教学
化 学 是一 门 以 实验 为基 础 的科 学 , 化 学 实 验 具 有 直 观 性 和感
教学效率 。

案例 : “ 溶解度” 概 念
食盐 和蔗糖在水中哪个溶解性大?

先行组织者策略
【 提 出猜想 】
酸 性
在水中溶解性大。
碱 性 酸 碱
先行 组织者策 略是 美国心理学家 奥苏贝尔学 习理论 的主要 内容 。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 的策略是利用适 当相 关 的和包摄性较广 的 、 最 清晰和最稳定 的引导材料 , 由于这 些引 导材 料是在学生正 式学 习新知识 之前呈现 的, 所 以称之 为“ 先行 组织者” 。 这种策略是促进学习迁移 的一种有效策 略。 使用先行组 织者 的 目的有两点 : ( 1 ) 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可利用 的固定点 , 增 强 旧知识的可利用性 和稳定性。( 2 ) 说 明新 旧知识 间的本质区别 , 增强新 旧知识间的可辨别性。
— —
先行组织者如果设计得恰当 ,有助于促进学习和保持信息 。 首先 , 它们是在学生 的最 近发展 区内 , 作为 吸收新 信息 的固定点
和储 存室提供 给学 生 ,并引导学 生在此基础上建 立新 的认 知结 构; 其次 , 他们通过积极调动有关方面 的知识 , 并对各种知识 的基 本原 理进行统括说 明 , 这样就为新知识 提供 了一种脚 手架 , 从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