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教育史》复习
资料
《中外教育史》函授复习资料
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一、中国教育史
1.西周教育中基本学科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2.孔子总结的教学方法:①学、思、行结合。学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最后要学以致用,行是目的;②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③因材施教,前提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④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好学和乐学、不耻下问的态度,研究任何问题都要重视证据、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观成见。
3.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学校专以尺牍、辞赋、字画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内容,它打破了入学独尊的教育传统,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4.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放鸟出笼再捉鸟,解开马的缰绳再去追捕,还不如不要放鸟、不要解开马缰,这样反而更容易。
5.我国古代胎教的内容有:①注意精神因素影响与陶冶。孕妇要“养心”,多看悦目的东西,多听悦耳的声音,多想美好的食物,多诵诗书,多陈说礼乐;②重视饮食影响与调摄,“割不正不食”,饥饱适中,多食清淡食品,戒酒,注意食物禁忌;③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居处简静,优雅、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利因素、噪音干扰;④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注意卫生保健,劳逸有节。
我国古代胎教的方法有:①监督法,主要用于宫廷,由太师、太宰等监督王后。
②小劳法,孕妇参加一些轻微体力劳动或户外活动,活动筋骨,流通血脉;③瘦身法,孕妇控制饮食,使胎儿不过于肥胖。
6.《颜氏家训》中国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虽然之前有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和《赤子诗》、嵇康的《家诫》等家庭教育著作,但这些都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理论。
7. 公元606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形成。
8.中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①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制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洋务官僚办的工业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城市手工业和农民家庭手工业的破坏,使不少妇女走进工厂,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承担已不适应。这便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要求。②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引起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波动。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了部分开明的官僚知识分子,而后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提出建设学前教育的新主张,为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③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理论基础。鸦片战争后,进步的思想家、教育家关于改革教育的主张,为清末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
9. 20世纪初,梁启超在《论幼学》一文中强调了儿童教育。
10.我国第一所幼稚园是湖北幼稚园,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下令拨官款,在省城武昌阅马场创办幼稚园,开我国幼儿教育之先河。湖北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是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户野美知惠任园长,是日本来华的最早的幼教工作者。她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规定“重养不重学”的原则。幼稚园保育幼儿包括发展身体、开发智识、培养行为习惯三方面。课程有行仪、日语、训话、幼稚园语、手技、唱歌、游嬉七项。
11.按照“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蒙养院是学制体系上的教育机构,但不占学制年限,并未单独成为学制系统中的一级。壬戌学制确定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12. 厦门集美幼稚园,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在厦门集美学校内成立,是一所私立的独立设置的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是一所实验性质的幼儿园,陈鹤琴创办,以研究幼儿心理与教育为中心;北京香山慈幼院,是一所官督民办的综合性教育机构,主要收容无家可归和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创办人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3. 陶行知关于儿童创造教育的思想。
(1)创造教育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1943年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种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这种人不是少数人,而是广大人民大众。同时,“真善美的活人”又是手脑双全的人。这种人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因此,“手和脑在一块儿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2)创造教育在于启发人的创造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对于创造教育的作用,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认为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只是长期以来,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包缠了起来。只要“把他们的头脑灌输成科学化”,就能“使他们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国家创造,为民族创造。”正因为如此,他大声疾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3)创造教育以生活为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要求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因为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只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才是创造教育。而且强调教学做合一,指出创造教育,非但要做,并且要学着做。他尤其重视做,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为什么呢?因为做是劳力上劳心,它含有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的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所以,“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践、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寻出路。”陶行知重视“做”在创造教育中的地位,突出了实践的价值,符合认识论,是有道理的。
(4)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实行“六大解放”、“三大需要”、“一大条件”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既是一种遗传素质,更是需要经过后天的精心培养才能充分发展的。因此他主张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有了上述六大解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