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
试论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大学生民族复兴意识增强问题研究
1 . 课时 安排 不 稳定 。中 国近 代史 作 为 一 门大 学 必修 课, 一般的课时要求在每周 四课 时, 但很 明显 由于高 校层 次 不 同, 教育方向存在差异 , 导致部 分高 校的 中国近代 史教 学 的课时安排不 同 , 有的少 , 有 的多 , 不管是课 时的减少还是课
当前全 国已经有 越来越 多的高校将 中国近代史 作为 大 学生 的- -I ' q 必修课 , 通过 中国近代 血泪史 、 抗争史教 学 , 使 大
学生深刻认识 “ 落后 就要挨 打 ” 的道理 , 激 发大 学生 的爱 国 主义精神 , 吸引更 多 的大学 生 自觉接 受 中华 民族 精神 的洗
摘
径。
要: 大学生是 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 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主体 , 高校在新的历史 时期培养和增强大学生民族
复兴意识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而中国近代 史教 育则是 高校 实现增强大 学生 民族复兴意识这一 目标 的有 效途
关键 词 : 近 代 史教 育 ; 民族 复兴 ; 大 学 生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1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8 4 ) 0 5 6 - 0 2
时 的增加都影 响到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 习的效果 , 从而在 一
定 的程度上影 响到了教师对 民族复兴 精神 的传 递 以及学 生 对 民族 复兴 意识 的树立 。 2 .教学 方式 方 法单 一 。当下 高 校在 中 国近代 史 教 学 上, 虽然对教材版本 的选 择不一样 , 但是 普遍存在 “ 重 教材 ,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21世纪的曙光已经来临,人类经济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全新时代。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观念,其中“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现代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意识,是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主要指观念中对现实的再现能力,同时也指这种再现在它的不同水平上的特殊形态。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现代意识就是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
这种再现,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结的。
学习历史,接受历史教育,应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演进的社会,并不断与现实对话,不断从现实中寻求历史规律的延伸轨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的变革。
二、如何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包括哪些方面呢?简要地说,它包括民族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科技意识和国际意识等。
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注意并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这里仅就中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1.民族意识的培养民族意识是指在当前社会,立足于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自觉及时积极地吸取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因素(如科技、观念、方法等),以全民族的利益和发展为出发点,进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历史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本民族曾经的优秀文明或屈辱历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地肩负起维护本民族利益和推动本民族与时俱进的时代责任。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教材(特别是中国古代史)为载体,挖掘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适时补充相关文化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进展等,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或不足,增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继承的自豪感和勇于面对自身不足并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优点加以及时改正的探索、创新精神。
历史教育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历史教育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是我们过去的经验与记忆,也是我们未来的指导与借鉴。
在当今社会,历史教育对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历史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认识国家的发展进程以及理解世界的多样性。
本文将讨论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历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情感。
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事实,而是包含着各种故事、人物和事件。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被历史中的鲜活人物和感人故事所触动,从而培养出对历史的情感。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抗战英雄的事迹,体会到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通过学习古代文明的历史,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的重要性。
这些历史情感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进而对历史展现出更强烈的意识。
第二,历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研究需要学生具备系统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将接触到各种历史事件和背景,需要他们去辨别和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影响和启示。
例如,通过学习历史中的政治决策,学生可以理解到历史事件的根源和演变过程。
同时,历史教育也能让学生学会辨别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历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责任感。
了解历史教训对于预防历史悲剧的重复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认识到历史的进程是由无数个个体的选择和作为所共同构成的。
他们能够从历史中看到人类的智慧和错误,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比如,通过了解二战的历史教训,学生可以明白战争的惨痛后果,从而更好地珍视和追求和平。
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责任的认识,引导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的公民。
除了以上提到的重要作用,历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历史中的伟人和杰出人物,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道德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学生可以开拓眼界,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了解历史认识过去与现在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了解历史认识过去与现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了解历史,认识过去与现在历史意识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历史,他们能够认识到过去和现在的联系,并从中汲取智慧与经验,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使他们对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并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与现在的关联。
一、探索历史的多元性历史是多元的,它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记录或者一堆数据,而是一个丰富的故事和人们的命运交织。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以探索者的眼光去了解历史。
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文物、观看历史影片等方式,将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二、培养分析历史的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分析历史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认识过去与现在的关联。
因此,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等。
让他们能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共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三、提供实践与体验的机会理论知识只是学习历史的一部分,真正的历史意识需要通过实践与体验来培养。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氛围。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研究、文化传承等实践活动中,让他们亲自去探索和体验历史的过程。
四、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生需要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历史事件与当前事件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于现实的影响和启示。
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历史事件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决定了现在,为未来提供了借鉴和思考的空间。
五、培养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生需要具备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地认识过去与现在的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社会问题和困境,激发他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上的伟人和先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发展和进步中。
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成为了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需要在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
教师可以引入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事件的教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座、讨论、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历史认知和文化自信心。
二、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历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与文学、艺术、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
教师可以组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背景和内涵,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三、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更容易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增强对历史和文化的意识和自信心。
学校可以组织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开设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设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如历史文化摄影、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历史文化讲座等。
通过主动参与这些课程和社团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自己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五、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和交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组织线上讨论和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六、加强师资培训和教育改革教师是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推动者。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改革,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几点思考
2011年第11期(总第226期)世纪桥Shi Ji Qiao No.11,2011(General No.22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几点思考陈少武(辽宁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辽宁沈阳110847)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当代大学生一门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旨在提高大学生对近现代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明确自身的历史方位与历史使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培养:一是在讲解历史事件过程中,渗透历史思维,让大学生明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二是在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中,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思想的生成和行为的抉择,做到知人论世、论世知人,培养大学生科学判断历史文化发展潮流的意识;三是通过对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总体上的理解和阐释,培养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教学;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收稿日期:2011-04-11作者简介:陈少武(1983-),男,福建漳州人,辽宁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国家为当代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旨在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也在于提高大学生对近现代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明确自身的历史方位与历史使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培养:一是在讲解历史事件过程中,渗透历史思维,让大学生明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二是在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中,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思想的生成和行为的抉择,做到知人论世、论世知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大学生科学判断历史文化发展潮流的意识;三是通过对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总体上的理解和阐释,提高大学生对历史文化发展的整体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和素质。
新形势下大学生近现代史观现状与教育对策-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
新形势下大学生近现代史观现状与教育对策-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错、相互激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
伴随着这些的涌现,人们对于中国近现代史范围内重大历史、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出现了争议。
这一方面开拓了大学生认识历史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和分析中国近现代史,深入理解中国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选择、为什么要选择道路等带来了难度和困惑。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深入调查了解,并通过比较分析,概括总结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基本方法。
一、多元社会背景下大学生近现代史观的现状分析1.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争议问题的认识我们发现,大学生普遍认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是争取民族、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认为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对侵略有功、侵略有理的观点并不认同;认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是正义的、必要的,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地半封建社会。
大学生大多支持近代中国的,告别论,认为近历史的主旋律是,这是历史的选择,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决定了是中国在半地半封建状况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
大学生普遍肯定五四运动的积极意义,对五四运动是新主义的开端,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道路持支持态度。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争议问题,少数大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对于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一些大学生认为侵略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给中国送来近代文明;对于近现代历史上的与改良的争议,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和改良都是手段,在不同的时期适合不同的国情.2.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的调查(1)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历史人物是那些对国家、民族及社会变革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
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历史人物前十名依次为、孙中山、、李鸿章、、、林则徐、曾国藩、张学良、慈禧。
这说明,大学生对为民族国家作出过贡献的、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导历史发展的重要历史人物最为关注。
利用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现代意识
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古昌学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由此可见,了解历史,知道历史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才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
所以我们做为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那么现代意识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笔者以为,它主要包含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环保意识、国际意识等。
一、民主法制意识的培养。
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
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步履艰难。
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对阻碍历史进步的专制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知道专制与民主出现的历史背景、了解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
本学期我在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中,当讲授到“明清君主专制统治”一课时,我在学生学完本课所有内容之后,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题:“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创设怎样的社会环境?”学生经过2分钟的思考和交流后,基本上都能得出结论:那就是要创建一个“民主、自由、开放”的社会。
到这里,可以说我在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的“民主法制意识”是完全达到了。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民主法制意识。
而本学期我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我在课文的最后组织学生思考:你是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你对今天中国政治的民主与西方的民主政治是如何看待的?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生的民主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历史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doc
在历史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作者:成锐航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3期[摘要]把现代意识教育引入学科教学,努力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责任。
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增强大学生现代意识的重要意义,明确历史教学开展现代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现代意识教育历史教学[作者简介]成锐航(1964- ),女,北京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
(河南鹤壁 458030)[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0-0082-02现代意识即当代的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当代一切社会活动过程和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
不同的意识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较强现代意识的人会在现代社会中更适应,更有作为。
大学生是青年的先锋、祖国的未来,在大学阶段对他们施以适当的教育,增强其现代意识,对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成长成才将大有裨益。
历史教学在现代意识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发挥学科优势,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现代意识教育,努力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充分认识增强大学生现代意识的重要意义1.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学生具有现代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活动范围、生活方式、就业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必须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而现代意识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着力培养千千万万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祖国的栋梁,是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理应是未来社会千千万万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中的一员。
因此,大学生必须具有现代意识。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强化现代意识教育。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了解过去与现在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了解过去与现在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和镜鉴,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至关重要。
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过去的故事、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以及为未来做出正确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并让他们了解过去与现在。
第一,了解历史概念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首先需要他们了解历史概念和重要事件。
教师可以通过详细讲解和引导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历史的基本概念,如时间、年代、事件等。
同时,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重要历史事件,如世界大战、文艺复兴等,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等形式将历史事件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是必要的。
学校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都是宝贵的资源,可以提供不同历史时期的书籍、文物和展览。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地方,让学生亲身接触历史,直观感受历史事件的影响和历史人物的伟大。
另外,利用互联网也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途径,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优质的历史网站和视频资源,供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第三,启发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与现在的联系,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比如,在学习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与现实生活中相关的事例,让学生反思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让他们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
第四,开展历史项目和实践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开展历史项目和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调研、历史展览、历史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历史的再现和演绎中。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主题,深入研究和了解,并通过展示和演出的方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又增强了他们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观念创新
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观念创新历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和价值观。
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历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观念,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观念创新。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指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来分析问题、理解历史事件和进行历史推理的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忆,但缺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案例、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价值。
二、开展体验式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述、学生听讲为主,缺乏学生主体性的参与。
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历史教学也可以引入体验式学习的方法。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真实场景。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模拟实验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借助电子教具、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演示,教师可以将历史事件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呈现给学生,丰富课堂资料,使历史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历史教学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案例,与学生一起讨论当时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选择,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五、注重跨学科教学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跨学科教学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一项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文化传承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文化传承历史意识的培养和文化传承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学科,能够了解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同时,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一、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历史教育,学生可以了解过去的人事物和事件,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敏感和思考能力。
历史教育使学生明白历史对当前社会的影响,激发他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历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多样而复杂的,避免狭隘和偏见。
二、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历史故事、教学资料展示、实地考察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对于历史探究的方法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的关键所在。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历史资料,以及通过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展示历史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和时事热点,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当代的影响。
四、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注重文化传承的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尊重和保护自己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和欣赏戏剧、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五、文化传承的实施方式为了有效地实施文化传承,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开展文化课程和俱乐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文化传承的过程。
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包容性。
如何在大学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如何在大学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在大学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是一项重要而挑战性的任务。
历史学并非仅仅是过去的事实和事件的堆积,而是一个复杂的叙事网络,它通过时间的长河连接起人类的种种经验和思想。
作为历史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洞见并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首先,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我们需要以一种挑战性的方式呈现历史。
历史并非静止不动的过去,而是一个充满争议和解释的领域。
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激发他们对不同观点和解释的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通过提出问题如何影响了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挑战他们现有的理解,从而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
其次,互动性和参与感在促进创新思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的,学生被 passively接收信息。
然而,通过使用互动的学习方法,如小组讨论、辩论和项目制学习,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故事的重塑和解释中去。
例如,通过模拟历史事件的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心态,从而培养他们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
另外,跨学科的方法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历史与其他学科如文学、艺术、科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这些交叉点,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多维度影响,并鼓励他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
例如,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作家是如何通过虚构叙事来探索历史事件的不同解释。
最后,创新思维需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挑战传统观点,并支持他们尝试新的方法和理解历史。
通过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历史教育中能够建构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总之,促进大学历史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思维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挑战性的问题、互动性的学习方法、跨学科的探索以及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来共同推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当代意识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当代意识培养一、引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的见证,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现象和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当代意识。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当代意识,使他们能够理解并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
二、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关系历史意识是指对历史过程和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当代意识是在历史意识基础上形成的,它强调以历史为基础的当代存在和行为。
历史意识是培养当代意识的前提和基础。
三、培养历史意识的必要性1. 让学生明白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当代社会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尊重,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当代意识的方法1. 借鉴当代素材:通过引入当代案例和新闻报道,激发学生对当代问题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当代社会事务的意识。
2. 引入历史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思维应用到当代社会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 理论联系实际:将当代社会问题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在历史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
五、历史课程中的课堂活动设计1. 历史角色扮演: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想和行为。
2. 探讨历史经典著作: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历史著作,激发他们对历史思维和历史故事的兴趣,并让他们思考这些经典著作对当代社会的指导作用。
3. 参观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使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沉浸和生动。
六、历史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1. 历史与文学: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及人物背后的故事,从而培养他们的当代意识。
2. 历史与地理:通过地理环境的变迁,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七、培养历史思维的重要性历史思维是指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他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文化自信在当今社会,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成为了人们不容忽视的重要素养。
对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一、促进历史教育的改革历史意识的培养需要有有效的历史教育。
在学校中,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历史教育更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历史事件的解读。
同时,历史课程的内容应当注重历史对当代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研究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提供多元化的历史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教育工作者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历史资源。
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种文化遗址都是非常好的资源,可以让学生亲身接触历史文物和实地考察。
此外,现代科技为学生了解历史提供了更多便利。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浏览历史图片等,增加对历史的感知和认知。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历史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献的编纂和解读过程,培养他们辨别历史真伪的能力,避免盲目接受不准确的历史观点。
四、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文化自信是历史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外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同时,也应当注重当地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使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尊重。
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还需要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公益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参与文化事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参观展览等方式,增加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历史综合实践教案:如何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一、引言历史综合实践是指结合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等领域的实践活动,以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历史综合实践教学法是最近几年来国内外历史教学领域的先锋,也被认为是一种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今天,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二、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活动将学生从教室和书本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探索和发现历史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科学。
三、学生的历史意识学生的历史意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思维意识。
学生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将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信息联系起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
2、历史知识体系。
学生应当构建一个稳定的历史知识体系,以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历史文化。
3、历史价值观。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多种历史事件和展现多种价值观。
他们应该知道不同文化背后蕴含的价值,以及如何就这些价值建立借鉴。
4、历史判断力。
学生应该具备判断力,能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他们应该能够评估历史事件在当时和未来的影响。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客观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建立一个适当的历史意识。
四、实践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1、博物馆博物馆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和文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博物馆展览和文物的陈列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感性地理解课程。
学生还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培养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2、考古在考古实践中,学生可以亲自了解和掌握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在考古实践中,学生还可以增加实际的考古经验,培养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
3、口述历史在口述历史实践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下个人的历史经历。
口述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释和感觉。
口述历史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4、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维护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维护实践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和家庭关系,进一步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传承与创新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传承与创新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历史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既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形成身份认同,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视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育系统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并探索如何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一、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过去发生事件的记录,更是对这些事件和过程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它不只是关于过去的知识,更是关于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
通过历史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各种历史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传承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并从中汲取启示。
其次,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学习到不同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最后,历史教育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了解历史,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前人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能够了解到过去的错误和失败。
这样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过程中,我们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
传统是历史意识的基石,它是由过去的经验和智慧积累而成的。
传统的坚守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然而,单纯的传统并不足够。
在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世界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应对变革的能力。
历史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智慧去创造新的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
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上的创新思维和行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历史意识的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可以引入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并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
2. 增加实地考察和体验式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式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历史的底蕴。
中国近现代史对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的作用浅析
中国近现代史对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的作用浅
析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加奋斗史,让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前所未有的扩大化,从官方对话到民间合作,都彰显了现代社会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依赖。
所以,让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是怎样从殖民地发展为今天的大国的,可以了解国家发展的历程。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1. 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可以为我国在新时期建立一支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队伍。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竞争,靠的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大学生正是科技水平的创造者。
所以,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让学生学习近现代史,让学生放眼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放眼全球,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俯瞰我国的发展,才能谋划我国的发展。
2. 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可以起到培养大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怀和精神的作用。
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是爱国形式的表现,爱国主义情怀是祖国发展的有力的功力。
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大学生,培养
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国爱国主义情怀的特征是: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祖国的统一,各民族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团结友爱互助互信,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
而且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全球化的思想意识是互相促进的,只有把祖国放在心中,才能在国际的合作与交流中,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
所以,让大学更好的认清祖国、热爱祖国,是报效祖国的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历史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摘要]把现代意识教育引入学科教学,努力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责任。
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增强大学生现代意识的重要意义,明确历史教学开展现代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现代意识教育历史教学现代意识即当代的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当代一切社会活动过程和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
不同的意识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较强现代意识的人会在现代社会中更适应,更有作为。
大学生是青年的先锋、祖国的未来,在大学阶段对他们施以适当的教育,增强其现代意识,对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成长成才将大有裨益。
历史教学在现代意识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发挥学科优势,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现代意识教育,努力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充分认识增强大学生现代意识的重要意义1.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学生具有现代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活动范围、生活方式、就业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必须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而现代意识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着力培养千千万万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祖国的栋梁,是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理应是未来社会千千万万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中的一员。
因此,大学生必须具有现代意识。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强化现代意识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现代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创新精神教育。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现代意识是衡量人们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尺度。
因此,学校要推进素质教育,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强化对学生的现代意识教育。
3.改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需要开展现代意识教育。
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是青年的优秀群体。
总的来说,他们思想观念新、创新意识强、进取向上,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
但是,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并不平衡。
就现代意识方面来看,他们中的许多人受多种因素影响,现代意识淡薄。
有的循规蹈矩,高分低能,创新意识差;有的竞争合作意识淡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知所措;有的心理素质较差,经不起失败与挫折的打击;有的娇生惯养,自主意识、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有的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法制意识淡薄;有的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国家民族意识淡薄,缺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
凡此种种,都要求高校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现代意识教育,以改善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必胜的信心、顽强的斗志去适应现代社会。
二、在历史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现代意识的教育内容历史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它展现了广阔的历史视野,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材,积淀了深刻的人类经验。
由于历史所涉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深刻性、人文性,为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供了大量素材,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此,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我们从以下方面突出了对学生的现代意识教育,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1.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进步、不创新落后是历史得出的结论,创新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出路。
因此,在高校现代意识教育中,创新教育应是其核心内容。
历史学科在创新教育方面素材很多。
比如,当代中国从“人治”到“法治”的进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一国一制”到“一国两制”的飞跃,从沿海经济特区设立到西部大开发号角吹起,从“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到“嫦娥一号”绕月航行等历史性变化发展,都是改革创新的结果。
据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结合中外史实对学生开展创新意识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而且还可以使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主权意识。
主权是国家民族尊严的体现,是每一个国家应享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权力。
近代百余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的领土遭到分割,主权遭到践踏。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令炎黄子孙至今羞愧。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迅速增强,香港、澳门相继回归,领土主权得到捍卫,中国正向全面小康的目标前进。
据此,我们在近现代史教学中,要把主权意识教育贯穿始终,让学生牢记主权问题,清楚地认识到主权只有完整地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完成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3.科技意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这是近代历史留给人类的重要启示。
在世界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德国的振兴、日本的崛起、美国的强大,靠的就是科技进步。
中国自明清以来科技落后于西方,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国力不强、被动挨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重视科技、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尊重知识、发展科技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认识。
据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科技篇章的相关内容,注重向同学们介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国家强盛的重要作用,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科技意识和强国之志。
4.竞争合作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竞争与合作的趋势越来越强。
无论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要求的发展,都必须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不争事实。
因而新形势下历史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竞争合作意识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用优胜劣汰的法则告诫学生:竞争是无情的,竞争靠的是实力,实力靠的是努力,以激发其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此外,我们还采用课堂讨论、分组竞赛等方式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竞争与合作的环境和氛围,努力增强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
5.改革开放意识。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封闭的状态下发展。
纵观中外历史,改革开放利国利民、因循守旧祸国殃民是历史的结论。
唐朝对外开放,繁荣昌盛,领先世界;清朝闭关锁国,国家衰弱,落后挨打;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新加坡、韩国改革内政,“四小龙”成就令人瞩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成就更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富民强国之路。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改革开放意识教育,努力增强学生的改革开放意识非常必要。
6.民主法制意识。
民主与法制是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体现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法制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适应发展的法制体系。
但由于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时间太长,封建君主专制的影响深远,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因而提高我国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仍然任重道远。
据此,在教学中,我们可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史实向学生揭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并要教育学生知法守法,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7.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是各国历史的核心。
无论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泱泱大国,还是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的小国,无论是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的欧美强国,还是原始愚昧、贫穷落后的亚非弱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始终是人们最强烈、最执著的追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华夏各民族人民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新时期,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民族意识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因此,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既是历史教学的内容,也是时代发展对广大青少年的现实要求。
8.世界意识。
自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强。
目前,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对人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刻,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我们以开阔的眼界看世界,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世界。
一句话,我们必须有较强的世界意识,必须把我国置于世界的大环境中。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世界意识非常必要。
在实践中,我们注重联系中外历史,把相似史实进行比较,如把郑和下西洋与麦哲伦环球航行比较,把康熙皇帝与彼得大帝比较,把我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比较等,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分析认识问题。
这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世界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懂得了只有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以开放的心态投入到国际竞争中去,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三、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现代意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现代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教师的思想意识、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思想进步、观念现代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思想落后、观念陈旧的教师,也会对学生产生消极不利的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完善的能力结构、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强烈深沉的爱心外,还必须有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现代思想意识。
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现代意识,是历史教学开展现代意识教育的基本前提。
2.要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现代意识教育包含的内容很多,在有限的历史教学时间里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做到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具体来说,一是要联系学科教学实际,围绕历史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确定历史教学进行现代意识教育的侧重点,把现代意识教育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要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针对大学生在现代意识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如创新意识、合作意识、适应意识淡薄等问题,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教育。
三是要联系时代要求、时代特点,在教育中引导学生认清形势、找准坐标,努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与时俱进的现代思想意识。
3.要把握分寸、辩证地开展教育。
在大学生中进行现代意识教育,还必须把握好分寸,辩证地开展宣传教育,以避免学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比如,在开放意识的教育中,既要培养学生吸取外来精华、海纳百川的心胸气魄,也要坚持爱国爱家的传统思想教育;在自主意识的教育中,既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也要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使他们在追求个人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商品意识的教育中,既要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利润效益等基本经济常识,又要培养其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在竞争意识教育中,既要鼓励学生抛弃有碍竞争的陈旧观念,满怀激情地加入到竞争行列中去,又要教育学生公平竞争、诚信竞争,不因竞争而丧失道德、违犯法律。
[参考文献][1]张伟英.加强现代意识教育,促进高校德育工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5).[2]马丽.试论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意识教育[J].许昌师专学报,2001(6).[3]陈化文.农业类高职生现代意识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7).[4]沈桂英.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