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与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诗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诗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诗及赏析【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我无人引荐,如想要渡水而无舟楫;我在圣明的朝代闲居安卧,深感惭愧。
今日得见张丞相,我十分钦佩;但我结网无丝,只能临渊羡鱼,顿增慨叹。
【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题解】洞庭湖在湖南北部,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烟波浩淼,港汊纵横,渚青沙白,芳草如茵。
湖中有风景秀丽的君山,湖畔有岳阳楼等名胜古迹。
孟浩然曾多次游洞庭,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秋。
作者一生落寞,显宦中惟张九龄最为知己,此诗确如清纪昀所说,实以咏洞庭湖起兴,希望得到张的援引。
故此诗的前半部分写洞庭湖的浩瀚,后半部分以“欲济无舟楫”喻无人援引的.苦闷。
托意而不露干谒之相。
诗题中的“张丞相”即张九龄。
此诗虽另有寓意,然描写洞庭湖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句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注释】①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境内,为湖南众水之汇,周围八九百里,有东、西两道与长江相通。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代政治家、诗人。
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②涵:涵蓄。
虚:太虚,指天。
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阔而无阂。
”李善注:“太虚,谓天也。
”太清:指天。
左思《吴都赋》:“鲁阳挥戈而高麾,回曜灵于太清。
”刘渊林注:“太清,谓天也。
” ③云梦译:古泽薮名。
《周礼·夏官·职方》:“荆州,其泽薮曰云梦。
”本在今湖北省境内,分跨长江南北。
东北为云,江南为梦,面积广八九百里。
后世淤积成陆地,遂并称之曰云梦。
岳阳城,今湖南省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北。
④端居:平居。
此处指隐居。
圣明:旧时对皇帝的颂辞。
此处指因皇帝圣明而出现的清平盛世。
⑤坐观垂钓者: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1:八月洞庭水满,河岸边几乎相平,湖水空明,与蓝天相接。
云梦泽上蒸腾像雾一样的水汽,湖中波涛澎湃动荡摇撼岳阳城。
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圣明时代无事可做,感到羞愧。
坐着观看垂钓的人,只是空有对鱼的羡慕之情。
译文2: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译文3:仲秋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
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
(正像)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旁观垂钓的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
【词语解释】涵虚:水汽浩茫。
云梦泽:古大泽名。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面。
济:渡过。
端居:闲居。
坐:因为。
徒:徒然。
背景: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
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
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
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
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及赏析
【导语】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仕,⼜称之为孟⼭⼈,是唐代的⼭⽔⽥园派诗⼈。
孟浩然⽣当盛唐,早年有志⽤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
孟诗绝⼤部分为五⾔短篇,多写⼭⽔⽥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役的⼼情。
其中虽不⽆愤世嫉俗之词,⽽更多属于诗⼈的⾃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把孟浩然与盛唐另⼀⼭⽔诗⼈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湖⽔平,涵虚混太清。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秋⽔胜涨,⼏乎与岸平,⽔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体。
云梦⼤泽⽔⽓蒸腾⽩⽩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勤临河垂钓,只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具,船桨。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宗开元⼆⼗⼀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副知院⼠,⼆⼈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诗赠给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学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的诗⼈,官⾄中书令,为⼈正直。
孟浩然想进⼊政界,实现⾃⼰的理想,希望有⼈能给予引荐。
他在⼊京应试之前写这⾸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云梦,古泽名。
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
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④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河。
⑥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⑦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坐观:坐视,旁观。
徒:白白地。
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
“混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广阔无边,湖光山色构成大自然壮丽的画卷。
湘江自洞庭湖而来,激荡着波涛,浩渺无垠。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向张九成写信,表达了对久别之人的思念之情与对洞庭湖壮丽景色的赞美。
以下是孟浩然的这首诗的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茫茫洞庭水,浩浩湘江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创作背景与赏析]孟浩然写信给张九成的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他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久别之人的思念。
孟浩然与张九成都是唐朝时期的文人,他们曾一起在洞庭湖畔共同生活、学习、交流。
孟浩然在这首诗中以洞庭湖的雄伟壮丽为背景,向张九成写信,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洞庭湖山水的赞美。
首句“茫茫洞庭水,浩浩湘江风。
”写出了洞庭湖辽阔无边的景象,以及湘江激荡的壮丽景色。
茫茫洞庭水和浩浩湘江风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宏大与豪迈。
接下来的两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写了春天来临时,洞庭湖畔的景色,早莺争鸣,新燕嬉戏,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
继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表现了洞庭湖的春景,花朵繁茂,草地嫩绿,给人一种朦胧之美,又道出了洞庭湖的独特之处。
最后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东岸风景的钟爱之情。
湖东地区绿树成荫,白沙垄堤,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诗人的喜好与对张九成的思念在这里交融在一起,增加了诗作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展示了湖光山色的壮美景色,并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孟浩然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将景物描写得生动而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寓自己的思念之情,使得这首诗既具有艺术性,又蕴含着人情味。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孟浩然对洞庭湖和山水景色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张九成的怀念之情。
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注释及译文
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注释及译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望w àn ɡ 洞d òn ɡ 庭t ín ɡ 湖h ú 赠z èn ɡ 张zh ān ɡ 丞ch én ɡ 相xi ān ɡ【唐t án ɡ】孟m èn ɡ 浩h ào 然r án八b ā月yu è 湖h ú 水shu ǐ 平p ín ɡ,涵h án 虚x ū 混h ùn 太t ài 清q īn ɡ。
气q ì 蒸zh ēn ɡ 云y ún 梦m èn ɡ 泽z é,波b ō 撼h àn 岳yu è 阳y án ɡ 城ch én ɡ。
欲y ù 济j ì 无w ú 舟zh ōu 楫j í,端du ān 居j ū 耻ch ǐ 圣sh èn ɡ 明m ín ɡ。
坐zu ò 观ɡu ān 垂chu í 钓di ào 者zh ě,徒t ú 有y ǒu 羡xi àn 鱼y ú 情q ín 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注释: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涵虚:包含天空,指水映天空。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1】坐着看那些垂钓的人,我没有钓竿,只是心里羡慕钓鱼者而已。
徒:空。
【意思2】我看到了那些钓鱼的人,空有羡慕的心情,可是手里没钓鱼工具。
婉转地表达了求人推荐提携的心情,但话说得曲折含蓄,不露痕迹。
“坐观” 二字,再加一个“羡” 字,已经把作者的心情全部写出,写得如此得体。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没有希望做某事,徒有羡慕之心,或形容只是袖手旁观别人做事,并不想参与其中。
[例] 一种是,面对大好形势,虽有动于衷,啧啧称赞,但只闻,不见行动,在跃进声中立马踟蹰,在新长征中盼顾不前,颇类似唐诗写的那种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李善阶《从“羡鱼”和“结网”谈起》)【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全鉴赏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曾被人誉为“有唐五律之冠” (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引“无名氏”语)。
诗题一作《临洞庭湖》。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至十七年(728—729)曾西游长安,在京城结识了张九龄,两人结为忘形交。
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此诗即是张九龄为相期间孟浩然寄赠给他的一首干谒诗,表达了诗人自伤不遇,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推荐援引而出仕从政的心情。
首联两句写洞庭湖水面空阔,混茫无边。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境内,长约二百里,广约百里。
仲秋八月,湖水暴涨,渺无涯际,与岸齐平;在阳光的返照下,天空如同涵容在湖水中,浩瀚无垠的湖水仿佛与天空混而为一,水天一色,极为壮观。
“平”、“涵”、“混”三字用得极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水平湖,与天相接的景象。
“虚”与“太清”,均指天空。
颔联两句写洞庭湖的水气与波涛。
湖面蒸腾的水气,如同淡淡的薄雾,笼罩着茫茫的云梦泽一带;湖水掀起的波涛,声如擂鼓,势若雷霆,汹涌澎湃,震天撼地,连巍巍雄踞于湖边的岳阳城似乎也被波涛所摇动。
初中语文文言文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
“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初中语文 文言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
“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翻译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翻译赏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翻译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
张丞相:一说为张九龄,一说为张说。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至二十四年(736)为宰相。
湖水平:八月长江水涨,湖水漫溢,与岸齐平。
平:此指秋天湖水上涨,水面与岸齐平。
涵:包涵,包容。
虚:虚空,即天空。
太清:道家称天为太清。
气蒸:水气蒸腾。
云梦泽:即古代云、梦二泽。
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大都淤成了陆地。
此指洞庭湖。
撼:撼动。
此为拍击之意。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欲济:想渡过(洞庭湖)。
济:渡。
楫:船桨。
端居:指隐居,因为上有圣明之君而不去报国,感觉有愧,故曰“耻”。
垂钓者:钓鱼的人。
圣明:指升平时代。
古人皆认为皇帝圣明则天下太平。
羡鱼情:比喻自己有出仕的愿望。
这意思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援引。
《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又《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这两句写洞庭湖的景色——八月湖水上涨,几乎和岸平了;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天好象被水包容,混同不可分辨了。
极写洞庭湖开朗、涵浑,汪洋浩,与天相接,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润泽着千花万树。
描述洞庭湖八月的景色,极有气势。
[译诗、诗意]八月的洞庭湖水涨得平平满满,浩的湖面与天浑然一体。
蒸腾的水气笼罩着广阔的云梦二泽,湖中的波涛拍击着坚固的岳阳古城,我想出仕无人援引,犹如想渡湖却没有舟楫一样,在这圣明之世置闲真使我惭愧不已。
坐在岸边望着垂钓之人,我心中不禁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赏]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诗人写给他的。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
八月水涨,湖水几乎与岸平。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临洞庭上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
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
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
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
这是一首;干禄
优质文档你我共享第1页共1页。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译文赏析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译文|赏析《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及注释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
“混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翻译及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 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 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 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 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 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 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赏析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
这是一首投 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 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1/5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 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 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 实 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 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
洞庭本来就号称 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
此 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 太清”,足见其阔。
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 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 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 一个“蒸” 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 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文解释:八月洞庭水满,河岸边几乎相平,湖水空明,与蓝天相接。
云梦泽上蒸腾像雾一样的水汽,湖中波涛澎湃动荡摇撼岳阳城。
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圣明时代无事可做,感到羞愧。
坐着观看垂钓的人,只是空有对鱼的羡慕之情。
词语解释:涵虚:水汽浩茫。
云梦泽:古大泽名。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面。
济:渡过。
端居:闲居。
坐:因为。
徒:徒然。
背景: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
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
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
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
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
" "张丞相当指张说"。
诗文赏: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次来到长安,并赠给当时宰相张九龄一首诗。
这是一首他在游历洞庭湖时写的。
诗人借洞庭湖起兴,描写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色,进而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政治抱负,希望有人引见的心情。
这首诗写得得体,有分寸,同时也没有失了自己的身份,不着痕迹,流露心迹。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山水诗的另类题材的佳作。
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
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
该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
远碧水蓝天,上下浑然。
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写湖水声势。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古诗原文意思赏析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古诗原文意思赏析古诗《临洞庭上张丞相》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品赏析【注解】: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韵译】: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评析】:这是一首“干禄”诗。
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
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
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
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诗人写给他的。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
八月水涨,湖水几乎与岸平。
向湖中看,水天相接,水跟天混合一体,分不清彼此,所以称“混太清”,“太清”指天。
但洞庭湖上的水天相混,与一般的水天相接不一样。
水天相接,还是水是水、天是天,只是人的视力造成的错觉,这里的水天相混,是水与天混而不分,在水与天之间的一段虚空已包含在湖水里,所以是水和天相混了。
“气蒸云梦泽”,水面上有蒸发出来的水气,把虚空包含了,这个水气也把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
古代的云梦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方圆八九百里,这里泛指围绕着洞庭湖一带。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朝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词句注释⑴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
⑵“八月”二句:湖水上涨,与岸齐平;天水相连,混为一体。
虚、太清:均指天空。
⑶云梦泽: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变干变淤,成为平地,并称为云梦泽,约为今洞庭湖北岸一带地区。
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盖城据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
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⑷“欲济”二句:是以比喻的方式说,想做官却苦无门路,无人引荐,但不做官又有辱圣明的时代。
⑸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中记载:“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这句仍是表示作者希望入仕,企盼有人引荐。
译文八月的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水天迷蒙。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只能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前两联描绘洞庭湖壮丽阔大而充满活力的景色;后两联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
全诗“体物写志”,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
此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拓展:鱼丽原文翻译赏析鱼丽原文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
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
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鱼丽译文及注释译文鱼儿落进捕鱼篓,鲿鱼魦鱼都鲜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对照翻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对照翻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对照翻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对照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对照翻译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三、拓展:《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整体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虚”,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混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关于战争的诗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原文_翻译和赏析_孟浩然古诗
【关于战争的诗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原文_翻译和赏析_孟浩然古诗【关于战争的诗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原文_翻译和赏析_孟浩然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并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存有羡鱼情。
相关内容译文及注解作者:佚名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水气黑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企及。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悠闲地观赏别人辛勤临河泛舟,就可以白白艳羡被皮切成的鱼。
注释①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后谪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明:与天师第一体。
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涧。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自绝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指出皇帝圣明社会就可以安稳。
⑧徒:只能。
⑨楫:(jí)独木舟用具,船桨相关内容赏析作者:佚名首先代普雷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知当年秋汛滚滚,一个“平”字,可知湖水涨漫,已外溢堤岸,导致湖水与湖岸德兴的景象。
洞庭本来就名副其实八百里,加之这样的庞大水势,其水岸相连、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减茫茫气势。
此时,诗人直面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二者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连的景象,观眺望,天空映衬湖中,似乎就是湖水王士性了天宇,“涵虚”,由此可见其大,“混太明”,由此可见其阔。
如此壮丽的湖面,自然风云迸发,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水气,壮丽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德帕伦不已,一个“煎”字,一个“畏”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备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获得了舞动的动势,由此可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相关内容孟浩然孟浩然(-),男,汉族,唐代诗人。
临洞庭上张丞相赏析
临洞庭上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云梦泽: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变干变淤,成为平地,只剩洞庭湖,人们习惯称云梦泽。
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盖城据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
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解读】这是一首干谒(yè)求进(指请别的官员推荐其做官)诗,意在得到在朝宰相张九龄的赏识和推荐,全诗表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有志难酬、不得已而为之的难言之情。
在前四句诗歌中,诗人抓住洞庭湖八月水势大的特点,极力表现了洞庭湖水流光涌的气势。
这不仅是为了描写洞庭美景,更主要是为了渲染氛围并为下文的抒情作好铺垫,因为这样宏大的场面更能凸显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宽广胸怀。
诗歌的后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表达出诗人渴望报效祖国却没有途径,所以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推荐,从而一展抱负的心情。
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想要为国效力,却苦于没有机会;紧接着以“耻”字,写诗人为自己至今没有功名,仍然隐居的现实感到担忧和惭愧,言下之意是说明自己非常希望被荐举入仕。
在尾联中,诗人化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更加明确地表明了自己渴望得到引荐,入朝为官的心愿,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同时也将诗人那种急切却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表达了出来。
【评诗】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张丞相”是张九龄。
上半首是写洞庭湖,下半首却是赠张丞相的话。
第五句的“济”字是一个关键性的字。
济字的本义是渡河越水,引申而有工作或事业成功的用法。
孟浩然说“欲济无舟楫”,表面上仍是在说洞庭湖。
隐藏的意义却是说:我要获得一官半职,可是没有人帮助我。
他希望得到张九龄的荐举、提拔,好比给他一条船,使他能渡过大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赏析]
这是孟浩然山水诗作的另类题材。
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
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
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角,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
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映带。
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
给人一种汪洋姿肆,海纳百川之感。
颔联特写湖水声势。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读之使人倍感大气磅礴,心胸激荡。
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
然而“岳阳城”又似乎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护。
这不禁让人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一个人的力量与蝼蚁又有何异?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怎么能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弦外之音:假如没有皇恩浩荡,人们何来受享恩泽?此处妙笔生花,一语惊人,很好地将下文引出,不愧为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前一半意思是说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
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
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耻愧颜的心情。
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自己多么希望被荐识出仕为官。
孟浩然曾在《书怀贻京邑同好》诗中写道:“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羡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这里十分清楚地表明他早在“而立”之年求仕的希望就破灭了,然而,一心期待朋友们援引的心情诚恳迫切。
“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其字字生泪,悲切无奈。
这里抒情暗扣主旨,婉曲传旨,引人入胜。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次句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渊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
喻指自己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
这是对“颈联”的进一步深化。
“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
也恳请他的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
意思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以免使自己的愿望落空。
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既恋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细腻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焉向往,又怕无门的思想感情。
诗人那种有志难酬而不得已为之的难隐之情“溢”于言表。
从此诗来看,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
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逸士风神与高人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