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高原现象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0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0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材料题请点击右侧查看材料问题_____A : 高智能型B : 高创造型C : 场依存型D : 场独立型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所谓场,就是环境,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 威特金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

这种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即场依存型;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即场独立型。

2、简答题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参考答案:(1) 经常性; (2) 地方性; (3) 简便性; (4) 互利性; (5) 教育性; (6) 幼儿园、社区和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原则。

3、单选题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_____的统一体。

A : 社会文化B : 精神文化C : 人文文化D : 地方文化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故选 B。

4、单选题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_____。

A : 正强化B : 负强化C : 惩罚D : 消退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5、单选题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

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_____。

A : 政治与经济制度B : 生产力水平C : 科技水平D : 文化传统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6、单选题“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知觉的_____。

A : 选择性B : 整体性C : 理解性D : 恒常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6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6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_____。

A : 综合课程B : 潜在课程C : 活动课程D : 学科课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D[解析]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亦称“分科课程” 。

学科课程可以是一个大类,如自然、社会;或是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等。

根据学科课程的定义可知,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所以本题选 D。

2、多选题人格的本质特征有_____。

A : 独特性B : 稳定性C : 综合性D : 复杂性E : 功能性参考答案: ABCDE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CDE。

参考解析:人格的本质特征有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复杂性、功能性。

故选ABCDE。

3、单选题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包括学习过程与_____。

A : 学习资源B : 学习内容C : 教学过程D : 教学内容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4、多选题想象的基本特征有_____。

A : 新颖性B : 离奇性C : 生动性D : 形象性参考答案: A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AD[解析]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

5、简答题简述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参考答案:参考解析:教师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 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2)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3) 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4)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6、判断题相同要素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这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概括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这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四):崔佃金如何做教科研工作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四):崔佃金如何做教科研工作

拾级而上,从教师到专家的教育科研之路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崔佃金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加工作32年来,我沿着教育科研之路拾级而上,从关注鲜活的教育案例起步,到从众多案例中发现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再到从教育实践和专题研究中提炼研究课题,以科研的方式探求教育规律。

教育科研使我从一个年轻教师成长为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

一、关注鲜活事例,让案例研究伴随教育过程教育科研并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但也不是轻易就能掌握的。

作为一名教师从教育案例入手,是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方式的有效入门之径。

对教育实践中那些让人感动、顿悟的精彩故事进行案例研究就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

20年前“排球赛失利之后”的案例令人难忘。

高一女排决赛在我们91级2班、8班之间进行,结果第一局取胜后又连输两局,终以一比二失利。

当时赛场十分紧张,队长张秀玲的嘴被球垫破肿得老高,仍坚持打完三场球。

比赛后回到教室,她和她的队员们都趴在桌上,“呜”的一声哭起来。

见此情景,我故意问张秀玲:“你的嘴很疼吗?”,张秀玲扬起满是泪水的脸,向老师说:“我,我哪里是嘴疼,我是为咱班,……,唉!”半句话道出了女排队员不服输不甘落后的决心,也激起了全体同学的共鸣!我及时召开主题班会,介绍中国女排胜不骄、败不馁多次夺得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故事。

分析失利原因,号召全体同学学习女排顽强拚搏的精神。

特意安排张秀玲担任值日班长,她在总结球赛后说:“赠上几句话让我们共勉吧!一句是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永远不是好士兵’,另一句是:成功了可以庆幸,失败了可以哭泣,可是朋友不要忘记庆幸和哭泣之后,仍应潇洒的站起!”博得了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她还在班级日志中写道:“多么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我充实了很多,激动人心的排球赛就在今天,我们虽然输了,可我深深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愿我们总结经验争取下次夺魁!!!”最后还注上三个大大的惊叹号。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
答案:面对失业人们应该动用一切力量寻找工作。人应首先对自己的兴趣、才能以及所倾向的生活方式作出彻底评估。其次,应该收集有关的其他可选择工作、公司和行业信息,据此对工作环境作出评价。与此同时,人们还应该对有关事务的类型设定一个暂时目标,作为寻找工作是的努力方向。
第12题:(0分)
论述题
你如何看待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第26题:(0分)
进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案:进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步骤是:第一,进行岗位分析;第二,进行员工基本素质测评;第三,建立与职业生涯管理相配套的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第四,制定较为完备的人力资源规划;第五,制定完整、有序的职业生涯管理制度与方法。
第27题:(0分)
组织职业生涯对企业的作用有哪些?
第14题:(0分)
职业生涯中期如何进行自我评估。
答案:在职业生涯中期进行自我评估,除了考察个人的价值、兴趣和才能之外,主要应了解自己对中年期的真实感受,对工作、家庭及自我发展三者之间优先次序改变的真实感受。特别是应该做出定期的自我评估与再评估,老确定自己的兴趣、价值标准、技能是否与已建立的目标、计划相符合。
3.胜任力是可以学习和发展的,与此相反,特质和特性是遗传获得的,并很难改变;
4.胜任力是可见的、可理解的,人们可以理解并发展出达到绩效所必需的胜任力水平;
5.胜任力和有意义的生活结果联系在一起,这些有意义的生活结果描述了人们在现实世界里一定会表现的方式,而绝非是只有心理学家才能理解的深奥的心理特质或构造。
第9题:(0分)
列举职业锚的类型
答案:(1)技术/职能能力型职业锚
(2)管理能力型职业锚
(3)创造型职业锚
(4)安全/稳定型职业锚

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分析(一))

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分析(一))

2017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分析(一)一、小李的职业发展困境小李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

当时家乡种地需要的暖棚材料价格,父母觉得制造暖棚定能赚大钱,于是便萌生了让小李报考材料系的想法。

一向缺乏主见的他遵从了父母的意愿,考入了某交大高分子材料系。

其实,打小时候在少科站得触了计算机,电脑一直是他最大的兴趣。

于是他在本科期间双管齐下,获得了材料和计算机双学士文凭。

由于成绩突出,校方给了他材料系硕博连读的机会,看看别人找幕的眼光,他把兴趣用在一辺,顺理成章地踏上了学校为其铺就的光明大道,后来由于导师推荐改换专业方向,辗转6年完成了博士学位。

期间,兴趣的驱动让他考出了微软的计算机认证,有过网站维护的兼职经历,但后来随着本专业课程的加重,便无暇顾及计算机的学习。

毕业后,注重研究型的科研机构他不愿意去,而想去的企业却需要应用型人才,他也想过靠计算机本科文凭求职,在喜欢的领域做,但他读博期间就再也没有学习过,早已生疏!相比计算机专业人才,完全没有竞争优势,况且多年学成的博士专业完全放弃,也未免可惜。

他空有名校博士的荣誉,却无路可走,百般后悔。

答案:(1)职业生涯发展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2)职业生涯选择中兴趣起到较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职业生涯初期。

影响职业生涯管理的因素:个人的心理特质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和个性,如智能、情商、性格、潜能、价值观、兴趣,动机等。

生理特质包括性别、身体状况、身高、体重以及外貌等。

学历经历包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训练经历、学业成绩、社团活动、工作经验、生活目标等。

(1)组织特色包括组织文化、组织规模、组织气氛、组织阶层、组织结构等。

(2)人力评估包括人力需求预测、人力规划、人力供需、升迁政策、招聘方式等。

(3)工作分析诸如职业分析、工作能力分析、工作绩效评估,工作研究等。

(4)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事管理方案、工资报酬、福利措施、员工关系发展政策等。

小李的困境在于没有充分认识自身的影响因素,而更多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左右。

教师模拟面试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模拟面试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模拟面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通常是指什么?A. 学习动机下降B. 学习效率停滞不前C. 学习兴趣丧失D. 学习目标不明确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A. 多媒体化B. 网络化C. 个别化D. 标准化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答案: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评价要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性原则强调评价要涵盖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发展性原则注重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激励性原则则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答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案例分析题某班级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普遍成绩不理想,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答案:首先,我会收集学生的考试试卷,分析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问题,是否存在普遍的难点。

其次,我会与数学老师沟通,了解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困惑,互相帮助。

此外,我会安排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最后,我会与家长沟通,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四、论述题请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易懂;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远程教育则可以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中职教师如何走出职业高原期

中职教师如何走出职业高原期
5寻找 新 的发展 机会 。一 是通 过进 .
门,嫁错郎”的感 叹。 2教 师 职业情 感淡 化 ,品 德示范 作 . 用减 弱。教 师职业情感 是指教 师对 于 自 己所从 事 的职业 能否 满足 自身社会性 需 要而 产生的 内心体验 。教师 良好 的职业 情感在 道德行 为和 品质上为学 生树立 了 尚德求 知 、奋 发有为 的榜样 ,对学 生思 想 、学习 、成 长等各 方面都起 着重要 的
巾 职教 U 伺走 出 职 业高原 期 iO l i g
口广 西电大工商分校 何 器
【 摘
要 】 学校和 教 师两 个方 面探 从
的他上 课学 生就会 睡倒一 大片或 者做 其 他 与课 堂教学 无关 的事 。甚 至有 一次 还
和学生 吵架 ,班上要 联名 罢免他 。学 生 管理这一块也 出现不少 问题 。
( ) 一 职称 到 顶 论
中职教 师 不像 高 等 院校 教 师那 样 ,
评 了副教 授还 能评教 授 。中职学 校 的教 师 一生 职称 的顶 点是 高级讲 师 。一旦评
中职教 师 出现 职业高原 现象 ,在一 定 程度上 也与学校 许多 因素有关 ,如学
校 校风不 良、管理 不 民主 、关心 教职工
评 教 中很 多学生 都 留言 :盼望刘 老师 每 天都 能给我 们上课 。在 班主 任这一 块也
做 得不 错 。他所带 的班 级 ,多次获 得优
秀 班级 称号 。 由于上课 和学 生管理 工作
上高级讲师后 ,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就达
到 了峰点 。处 在这一职业高原期 的教 师 , 往往 成就 动机减 弱或者 终止 。上述 案例
动为主动 ,找到前进 的方 向。
4积极 与 同事和 学校 沟通 。当 出现 . 职业 高原现 象后 ,中职教 师应积极 与 同

临界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临界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临界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作者:刘建新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49期【摘要】本文对临界生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归类分析,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临界生;对策所谓的临界生,是指在历次模拟考试中成绩中不稳定,在相应分数线附近徘徊的考生。

这一类学生的成绩暂时不能达到相应的资格线,但经过适当的努力或调整是可以达到相应的划线。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成为临界生的成因有很多。

下面以生物学科的临界生为例,来探讨其产生原因和转化方法。

一、生命观念缺框架这部分学生的突出表现是:概念体系没有结构化。

他们只记住零散的、缺乏系统生物学的知识和大量的、细枝末节的生物事实性知识。

生物的概念性知识之间缺乏系统的有效整合,并没有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框架。

对于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度并没有进行适当的总结和区分。

案例1:学生小H就属于这种情况。

他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但课后不能及时地对知识梳理、归类,记住的都是零散性的知识,导致学习知识不够系统。

在高一、高二学的知识量还不太大、知识间的联系还不多的情况下,对于考试尚能勉强应付。

但是进入高三后,因为用到的知识跨度比较大,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一直在本科临界线徘徊。

理性分析:这类学生学习态度是端正的。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方法,导致成绩提高不快。

对于完成作业,往往疲于奔命,缺乏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的意识,也缺乏投入。

应对策略:(1)引导进行系统知识梳理,从而建构生命观念的框架。

我们通过引导小H 整理知识提纲、完善概念图等形式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通过制作韦恩图,列表比较、画图比较等方式对易混点进行区分。

(2)精选判断题,厘清易混概念;通过做判断题理清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和区别。

二、科学思维缺方法这一类学生的突出表现是:(1)对概念原理缺乏深刻理解。

由于对概念、原理缺乏深刻的理解,导致思维或缺广度、或缺深度,或缺灵活度、或缺发散度。

(2)思维方法缺套路。

2020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测】材料分析题

2020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测】材料分析题

2020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测】材料分析题【一材料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4分)答案:案例中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是错误的。

过多过量的惩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从记忆的有关规律来看,首先,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影响记忆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任务越明确、具体,识记效果越好。

因此,要求学生识记前,应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识记任务,让学生知道应当识记什么、识记到何种程度等。

同时,还应训练学生主动、自觉地提出学习和记忆的目的任务。

其次,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效果好些,但有意识记需要意志努力,时间一长,会使人疲倦。

而无意识记是一种很轻松的识记。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必须要生动形象,难度适中,教学形式要新颖、多样化,使学生能凭无意识记记住更多的知识。

再次,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只有理解了的、系统化了的知识,才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在需要的时候提取出来。

因此,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利用思维去理解所学的内容,使之对其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

教师还应把讲授的内容系统化,如果能把要识记的内容归结为公式、定理或归纳为几个方面,写成提纲,择要而记,就能有更好的识记效果。

最后,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一般地说,具体、形象的东西比抽象、言语的东西更容易识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利用生动的形象和表象帮助学生记忆。

【二材料分析】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生“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的情况,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的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为天平这种测量工具造成的误差。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讲,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一、填空题1.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发展关注阶段。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有: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3.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有:系统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观摩、从事科学研究、自觉教学反思。

4.“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停时停顿或者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名词解释)5.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是: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

二、单项选择题1.大多数教师在从教一年后,开始关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等。

这一阶段的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A )。

A.任务关注阶段 B.自我关注阶段 C.发展关注阶段 D.生存关注阶段2.教师对职业生涯中的外在需求的表现是(A )A.外生涯发展目标B.内生涯发展目标C.教学效能D.高原现象3.教师个体自身要达到的职业成熟是(B)A.教学效能B.内生涯发展目标C.外生涯发展目标D.高原现象三、名词解释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在教师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如何实现?)影响的关键是教师的主观因素。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第三章)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是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四、判断分析题1、专家型教师就是有教学专长的教师。

答:错。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专门知识,能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就在工作年限上。

答:错。

(1)与新手比较,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2)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对问题的表征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专家对问题的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接近本质;(3)专家型教师低熟悉的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比新手要快,具有直觉性的特点;(4)专家型教师在解读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他们是机遇的策划者,能够迅速地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而新手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具有刻板性。

教育心理学-高原反应

教育心理学-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高原反应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 滑的现象,通常出现在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压力增大或者学 习方法不当等情况下。
高原反应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因人而异,但普遍表现为学习成 绩的下滑或停滞不前。这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 信心,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如何预防高原反应的发生
原因
心理因素可能导致学习或技能习得的动力不足、自信心下降、焦虑和压力增加等,进而影 响学习或技能习得的进展。
应对策略
针对心理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应积极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绪,增强自信心 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克服高原反应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或技能习得效果。
03
高原反应的应对策略
调整学习策略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强化心理素质培养
教育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 正确面对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THANKS
感谢观看
积极自我评价
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积 极性。
减轻心理压力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规划学习和休息时间, 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导致 的疲劳和压力。
放松身心
通过适当的运动、音乐、 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缓 解学习压力。
寻求支持
与同学、老师或家长交流, 寻求支持和帮助,共同应 对学习压力。
04
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的高原反应,保持积 极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鼓励自己 克服困难和挑战。
05
结论
对教育心理学的启示
重新审视学习过程
01
高原反应现象提醒我们,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瓶颈期,此时
需要调整学习策略,重新审视学习方法。
关注个体差异

认识“高原现象”,携手走出“高原期” 教案高中心理健康

认识“高原现象”,携手走出“高原期” 教案高中心理健康

认识“高原现象”,携手走出“高原期”教案--高中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原现象”的定义、表现和产生原因。

2. 培养学生识别自身是否出现“高原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应对“高原期”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高原现象”的定义和表现。

2. 学会应对“高原期”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高原现象”的定义、表现和产生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识别“高原现象”。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应对“高原期”的方法和策略。

4. 经验分享法: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学生分享应对“高原期”的心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

2. 收集典型案例。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PPT展示“高原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高原现象’吗?它是什么?”2. 讲解“高原现象”(10分钟)讲解“高原现象”的定义、表现和产生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高原现象”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忧。

3. 案例分析(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是否存在“高原现象”,并讨论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10分钟)a. 你是否经历过“高原期”?如果有,你是如何应对的?b. 你认为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走出“高原期”?c. 你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如何支持同学们度过“高原期”?5. 经验分享(5分钟)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学生分享应对“高原期”的心得,激发学生信心。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应对“高原期”。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学科领域中的“高原现象”,如体育、艺术等。

2. 探讨“高原现象”与个人成长、学习习惯的关系。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之高原现象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之高原现象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之高原现象一、理论框架心理学认为,人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止不前,在练习曲线上出现近于平缓甚至下降的一部分线段,即“高原现象”。

而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产生学习效率低、学习进步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高原现象”。

因为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般都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①学习开始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

一般说来,学习是比较费劲的,所以学习提高的速度比较慢,但总的来看,学习效率是向上的趋势;②迅速进步阶段。

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规律和方法,学习兴趣日益浓厚,进步迅速,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直线上升;③高原阶段。

由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主观和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各种障碍,使学习进步速度缓慢,学习效率不佳,提高甚少,或者有明显下降,使学习处于波动甚至停滞状态;④克服高原阶段。

当学生主观不断努力,积极改变和寻求有效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环境的促使下,克服种种障碍,从而掌握了新的学习规律和技巧,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又得到了提高。

“高原现象”不是学习极限。

它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

不少考生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

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

有的考生由于高原期存在,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

由于考生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不能正确对待与克服,负面的心态影响了他的复习。

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心态与学习方法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志品质薄弱,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

高考前的复习,范围广、容量大、时间长,与高一高二新课程相比,缺乏新意,形式单调。

轻装上阵过“高原”

轻装上阵过“高原”

这三位同学的情况明显属于“高原现象”,该现象指的是人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成绩会暂时停止不前甚至下降。

高三生中,通常指的是在某一阶段产生厌学、烦躁、失眠、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等现象。

由于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与心态不同,因此高考复习阶段出现“高原现象”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习方法没有适应新环境
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比较自信的。

老师在高三一开始就会加快复习进度、提高学习强度,但大部分学生缺乏随学习环境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一味地苦学在刚开始时也许有些成效,但这种方法缺乏持续性。

以往的知识漏洞在高三逐渐暴露
高三的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与高一、高二不断有新的课程相比,缺乏新意、形式单调。

一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不愿紧跟老师的步伐,为了追求刺激而反复刷题。

有的学生在高一、高二期间凭着小聪明与题海战术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可是基础没有打牢,在全方位考查基础知识的模拟考试中,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

高强度学习引发身心疲劳
高三生每天都进行着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有些学生又额外地给。

心理学实例分析题

心理学实例分析题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 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 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 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 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 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 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
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 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 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 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 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 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 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 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 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 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 话,没有人的理性。
„分析‟:属于听觉适应。适应 是因为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 受器,使感受器的感受性发生变 化。
案例
一个班上几十个学生,他们拿的笔 不一定相同:有的拿的是钢笔、有的拿 的是铅笔,有的拿的是圆珠笔,有的拿 的是毛笔,有的拿的是中性笔。但我们 可以得出所有笔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写字 的工具。
• 〔分析〕:这是思维的概括性的体现
案例
1910年美军的一个部队命令是这样 传达的: 营长告诉值班军官:明晚8点 钟左右,哈雷彗星可能会在附近出现。 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 所有士兵穿上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 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罕见的天文现 象。如果碰上下雨,就在礼堂集合,我 会给大家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值班 军官告诉连长: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 点
[分析]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 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 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 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 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 生进行意义识记。

探索高效之路实现育人梦想

探索高效之路实现育人梦想

探索高效之路实现育人梦想发布时间:2022-05-05T03:49:15.0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月2期作者:吕新国[导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吕新国蔡山镇第一初级中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大严峻的课题,而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主要是我们教师。

我们学校响应上级号召,在实施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上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弯道超车,努力实现教育教学高效、跨越式发展。

一、面对现实,盘活教师资源,激活教育的原动力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教育诸多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

教师问题得不到解决,所有的有效和高效的说法将只是一句空谈。

蔡山镇一中地处黄梅县最偏僻的西南角,在地域优势对优秀教师有着“吸星大法”这方面。

蔡山镇一中是“没有梧桐树,难引凤凰来”。

师资方面一是教师年龄偏大,二是刚进教育战线的小青年缺乏教育和教学经验。

这样我们搞教学面临的问题一是年龄老化、倦怠明显、观念陈腐和教师水平发挥的“高原现象”(美国教育学家发现的某些教师教育水平和艺术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就很难再升高,就像高原那样没有奇峰凸起)。

二是年轻老师抗压能力不够,心理不够稳定,缺乏教育实践经验。

当然还有不容忽视的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问题等等。

也就是说我们面临的教育现状是处于一种四面包围之中。

所以要想实施高效课堂,就要能做到突出重围,盘活现有的教师资源,走杜郎口之路。

所以我们在解决上面所讲的两大难题之一就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减轻”,二是“调节”,三是“克服”。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我们一是减轻教师负担,这并不是说减轻教师负担就是减少课程量。

而是我们要求教师要做的只是务实,不搞务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案例——如何克服“高原现象”
李翠丽2011-9-3
请注意,这里要说的不是“高原反应”,而是“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是高原地形海拔高,但就其本身的地面而言却比较平坦,人在高原上行走了很长时间,海拔并未上升。

在学习中常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例如,在刚开始复习阶段,学生学习效率高,收获大,进步也很快。

但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深入,虽然与原先同样甚至更加努力的学习,却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越来越模糊,原来记住的概念、定理在头脑中不再清晰。

有时一点都学不进,甚至走神。

如果学生不能克服高原现象带来的心理影响,成绩将会停滞不前,甚至下滑。

因此,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我是初二第二学期中途接手16班,当时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这让我感到欣慰。

然而,上了初三以后,原来进步的同学不再进步了,甚至还出现了“退步”。

第一次单元考时,我已注意到他们的退步,但是我只是以为那是由于他们一时不能适应初三的学习所导致的,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可是情况慢慢变得让我害怕,连续两次的单元考原来高分层的同学都没有考好。

看来我有必要找这些同学聊聊天了。

我首先找到物理科代表樊某某,我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问:“感觉初三物理学得轻松吗?”樊某某很沮丧的跟我诉说:“老师,不好啊,老师,怎么办啊?我觉得还没有初二的电学好学,力学好难啊。

”我问:“听说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去补习班上课,你是不是也有啊?”樊某某答:“有啊,不过都没什么效果。

”学生很困惑,觉得自己学习那么勤奋,一点偷懒的机会都不给自己,为什么还不如别人轻轻松松就拿高分。

在聊天中,我还发现她的时间安排太满了,想想,一个本来就勤奋的中学生她平时已经在学校上五天课,周六、日还参加如此多的补习班,说实在的,即使是成年人也承受不了。

其实,人跟弹簧一样不能总是处于工作状态,要适当的放松,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学习。

可是学生并不明白这个道理,越是紧张,越是不放松,成绩就越上不去一个新的台阶,总是处于原有的水平时,学习不进则退,稍有退步,心理压力更大,更加不能以轻松的心态去学习。

心态不轻松,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成绩也自然没办法提高。

班里还有好几位同学也出现了类似的形象,而且都是女生。

到底是什么原因
造成这一结果呢?在不断的沟通中,我尝试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初中的女生在学理科的时候,面对一些原理时,容易应用学文科的思维去学习,未能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

在加上初三科目多,作业多,为了应付中考,有时难免会陷入“题海”中,在面对众多试题时,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有限,很多时候没有时间深入探究。

除了找出这部分同学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外,在平时的讲评中,我尝试一题多解,锻炼学生的思维,避免学生思维定形,也注意不要填鸭式教学,知识点尽可能的讲清楚。

课余时间给学生选做“兴趣题”,这些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量不多,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课间找老师或同学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慢慢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

2、由于学生超长学习,学习效率低下。

我利用月考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学生分析现阶段部分同学出现的问题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让家长孩子不过过份的紧张,学生千万不要质疑自己的能力。

家长更不要给孩子施加无形的压力,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要多鼓励孩子,相信孩子。

不要动不动就提中考,要将重结果转化为重过程。

过程做好了,结果也绝不会差。

另外,不能因为成绩一时没提高,就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一定要给孩子一段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孩子自主总结知识点,找出不懂的知识点和易错点。

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学习进步到一定层次后没办法拔高,很大原因也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透彻。

在中考复习阶段,更要注重基础。

要盖高楼,地基一定要打牢。

但是复习基础不是一味炒冷饭,同一锅饭,可以有很多种做法。

同样,同一道题也可以有很多种讲法,比如:一题多解,锻炼发散思维;学生评讲,锻炼语言表述能力;呈现错误的解法,让学生找出错误,等等。

4、良好的心态正是克服困境最好的方法,我利用课后多与这部分同学谈心,并且我跟他们说到自己读书时也遇到这种情况,但是自己及时调整心态,其实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坚持下去就可以见到曙光。

学生听了老师的事例,在心灵上就会更加坚信自己也可以做到的。

不过,这个信心不是一下子就能重新树立起来的。

在中考临近阶段,为了再次给学生树立信心,我根据他们平时考试成绩,预设了一个目标分数,这个分数其实都比平时平均下来的水平稍偏高,这跟平时所定目标不同,平时所定的目标学生是有心理负担的,认为达不到就会受到惩罚。

这个中考预设目标实际是告诉学生,在这里老师心目中他们有能力达到的目标。

心理暗示有时候作用是很大的,你认为行,你就真的行!在不断心理暗示的作用下,学生也坚信自己的确是有这个能力,正如老师所说平时之所以取不到高分,都是因为自己不够细心。

只要自己足够细心,自己完全有能力超过老师预设的目标。

幸好,在最后的中考中,出现高原现象的学生在物理科所取得的成绩都是让人满意的。

其实自己之前并不真正明白这是什么现象,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了“高原现象”这一心理效应时,我后悔了,如果当初我能早点懂得什么是“高原现象”,我应该更早意识到问题,更及时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我的学生去克服学习的困境,他们就有机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高原现象只是学习的一个阶段,并非极限,更不是不能进步的代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